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抢救
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抢救
1、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升高时,会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时应让病人卧床休息;家中如有血压计,应立即测量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若血压较高,可给予硝苯地平(心痛定) 或卡托普利(开博通)1~2片,口服或舌下含服,并在20~30分钟后复查血压。
2、心绞痛
这是冠心病患者最易发生的急症,多在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天气寒冷、吸烟过多时发生。发病时心前区呈压迫性或窒息性疼痛,历时5~10分钟。心绞痛一旦发作,应立即停止任何活动,就地安静休息,并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1片或消心痛1~2片,在2~5分钟内即能见效。
3、急性心肌梗塞
疼痛的部位与心绞痛相同,但持续时间较长,程度重,并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具有濒死感,这时应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松解领口,保持室内安静和空气流通。有条件者可立即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或消心痛1~2片,同时立即呼叫急救中心,切忌乘公共汽车或扶病人步行去医院,以防心肌梗塞的范围扩大。
耳鸣是什么引起的
1.听觉系统疾病
(1)外耳外耳道耵聍栓塞、肿物或异物。
(2)中耳各种中耳炎、耳硬化症。
(3)内耳梅尼埃病、突发性聋、外伤、噪声性聋、老年性聋等。
2.全身性疾病
(1)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低血压等。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抑郁等。
(3)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
(4)其他:神经退行性变(如脱髓鞘性疾病)、炎症(病毒感染)、外伤、药物中毒、颈椎病、颞颌关节性疾病或咬合不良等。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养成健康身体的重要指标,科学实验证明,25岁~55岁之间的人,每天早上5点~7点间起床因为这个时候最适合中年人的体质,这个时间段起床可以将血液的粘稠度降到最低。晚上9点~11点之间休息,可以充分保障身体各个机能有效地自行调理,对一天以来的身体欠缺(比如一天当中的营养进食不足)进行修复。55岁以后的老年人一直保持着早起的习惯就可以了,每天至少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足以调理自身机能。
多加运动。多运动有益身体健康,运动不分年龄,因人而异,建议大家多多晨练,跑跑步,多呼吸新鲜空气,晚饭后不要坐着,出去散散步,平衡一下良好的心态,舒缓一下不平的情绪。
多食鱼类和富含精氨酸的食物。精氨酸补肾填精有助于补充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的形成。而鱼类则富含甲硫氨酸、黄牛氨酸等优质蛋白,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减少血液脂肪沉淀。海参、泥鳅、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籽的都是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多食有益。
进补要适当。我国中医素来就有冬季进补的说法,冬季本来运动就少,再加上冬季的饮食丰盛,进补的药酒等,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个人建议,养生保健要依据个人体质进行,不可盲目进补。
适量的葡萄酒。很多人都喜欢喝葡萄酒,更多的人把葡萄酒当做保健酒对待,适量的喝一点,有助于身体健康。由于葡萄酒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因此能够很好地维持和调节身体机能,尤其对身体虚弱并且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人有效,还可以扩张及软化血管,加强血液流畅度,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天热须防心脑血管疾病突发
首先,有高血压病史的病人要坚持服药,控制血压。
其次,要生活在清凉的环境里。
及时开门窗通风,使空气对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内有空调装置,温度不可降得过低,以免温差过大引起“空调病”。
第三,天气炎热出汗多,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喝白开水。
夏季气温高,体液过多地消耗,是导致老人心脑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常见的是血液流速缓慢,易造成血压升高,致使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性脑中风、心肌梗死等,甚至因失水过多,引起体内酸碱度不平衡造成的中毒反应,这些疾病都易危及生命。为此,莫等口渴才饮水,要适时补充体内水分,就是夜间也应在床头放上杯凉开水,以便及时饮用。
第四,饮食要清淡、低盐,不食油腻、辛辣食物。
夏季人体排汗多,营养消耗也大,要调理好膳食营养,可适当多食些瘦肉、鱼类、蛋类、豆制品和新鲜蔬菜,以补充体内的蛋白质、糖、钙、维生素等的消耗。还应多食些清热、解毒、解暑的瓜果,如苦瓜、丝瓜、黄瓜、西瓜、香瓜、西红柿等。
此外,合理安排好家务,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夜间睡眠和午休。盛夏的午睡,对老人非常重要。午睡时间不宜太长,太长会影响心脑供血不足;太短疲劳得不到恢复,午睡一小时左右为佳。要避免情绪波动,不看刺激性电视,不长时间坐在麻将桌上。
6件日常小事最易引来高血压
1、在床上趴着看书
当你懒懒的趴在床上看书看电视时,你的腹部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腹肌也开始收缩,这种状态下身体就开始自己的升压了,没错,是自动升压!
2、吃饭速度快
吃饭速度极快的小伙伴们,你们在挑战高压知道吗?特别是血压已经偏高的小伙伴们,大家一定要细~嚼~慢~咽~,切莫狼吞虎咽和暴饮暴食!
3、脾气太冲
突然的大发脾气很容易让血压一下子飙升,对心脑血管疾病来说这是一个高发的时间段!
4、领带系太紧
长期领带过紧会压迫到动脉,会影响脑部的供血量。而长期的供血不足会导致脑部的细胞缺血和缺氧,很容易会引发意外!
5、听节奏过快的音乐
音乐节奏过快会让人精神紧张,内分泌功能会收到影响,血压也会上升,随时都有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几率。
6、一下子用力
患有高血压的病人突然用力,即便是不大的用力或是在健康人承受能力之内的用力,也有可能引起血压骤升,导致心脑血管病的突发而危及生命。
秋天晨练要注意什么 秋季晨练前适量补水
晨练前适当补水可使循环血量增加,血液粘稠度降低。但要注意补水要少量多次,不要一次饮水过多,一次以150到200毫升为宜, 以免突然增加心脏以及胃肠道的负担,间隔15到20分钟后再补充等量的水分。运动量比较大的人,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食盐或是白糖。补充水分能降低血液浓度,使动脉管腔变宽,血液循环顺畅,有效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突发。
耳朵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外耳外耳道耵聍栓塞、肿物或异物。
(2)中耳各种中耳炎、耳硬化症。
(3)内耳梅尼埃病、突发性聋、外伤、噪声性聋、老年性聋等。
2.全身性疾病
(1)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低血压等。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抑郁等。
(3)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
(4)其他:神经退行性变(如脱髓鞘性疾病)、炎症(病毒感染)、外伤、药物中毒、颈椎病、颞颌关节性疾病或咬合不良等。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一)合理膳食
各种调查研究证明营养与寿命和老年病密切相关,喜食肥腻、偏嗜咸甜均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故应强调老年人低脂肪、低热量饮食的重要性,并应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无素及粗纤维食物为主。近年来也有人担出低盐饮食可减轻骨质疏松的程度,恢复已硬化的动脉弹性,并强调低盐饮食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方面的重要性,因此低盐饮食也是老年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条件之一。
(二)科学生活
1、加强体育运动: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戒烟限酒: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
(三)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
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四)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
(五)定期体检
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也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折叠负离子对心脑血管疾病作用机理主任医师,博导陈景藻主编的国家重点图书《现代物理治疗学》中对空气离子疗法做出以下阐述:血液中的正常红细胞、胶体质点等带负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由于电子被争夺,带正电荷,由于正负相吸、则将红细胞凝 聚成团。负离子能有效修复老化的细胞膜电位,促使其变成正常带负电的细胞,负负相斥从而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沉减慢。同时负离子能加强血液中胶体质点 本身负极性趋势,使血浆蛋白的胶体稳定性增加,保持血液的正常健康状态。
临床实验表明:负离子可有效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调整心率使血管反应和血流速度恢复正常,从而对缓解心绞痛,恢复正常血压有良好效果,通过心 电图X线发现,负离子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心肌营养不良状况。基于以上两种机能,空气负离子对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病有良好的作用。医学研究表明:对人体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是小粒径负离子。因为只有小粒径的负离子才易于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发挥其生物效应。大子自然中的空气负离之所以造就众多长寿村,是因为小粒径的负离子比例高,小粒径的负离子由于活性高、迁移距离远从而在长寿地区上空形成负离子浴环境,目前很多负离子家电之所以效果不佳,是因为采用传统负离子生成技术很难生成小粒径的生态负离子。对人体的医疗保健作用一般,只有除尘降尘作用,一般用在空气净化领域较多。目前国际上能够生成生态级小粒径负氧离子的技术只有负离子转换器技术(专利号ZL201010167796.1)和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专利号ZL201020263299.7).折叠心脑血管病的实验及研究文献《中国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专家组编著的《空气负离子在医疗保健及环保中的应用》一书中收录了大量空气负离子对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病的实验及研究文献,现部分展示如下:
●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人民医院所作临床实验结果表明: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匹配高浓度负离子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辅助降压作用,同时,具有降血脂作用,能减少药物服用剂量及不良反应,适宜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采用。文献名称《低强度运动匹配负离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 济南部队青岛第二疗养院对65例高脂血症患者用空气负离子治疗高脂血症患者后,甘油三脂降低非常明显,总胆因醇降低不够理想,但亦达显著程度。文献名称《空气负离子治疗高脂血症65例》。
● 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所作临床实验结果表明,空气负离子疗法对人脑血流图疗前阻值较高或较低者,可以使其趋于中等值,对脑血管的充盈度及弹性有调理作用,对植物神经有良好的影响。文献名称《空气负离子疗法对人脑血流图的影响》。
● 广州市岭头疗养院应用空气负离子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100例,其有效率为99%,显效率为61%,并通过对脑血流对照研究,证明有肯定的疗效。文献名称《空气负离子吸入对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病人脑血流图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 中国空气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香港玛丽医院选取高脂血症患者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活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负氧离子生成机进行治 疗,结果显示负氧离子治疗组,三酰甘油降低显效率为81。2%,总有效率为91。9%,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负氧离子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显著、稳定、无副 作用,且有改善机体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的整体效应,尤其适用于伴有多种慢性病的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是一种理想的非药物疗法,值得推广。文献名称《人工空气负氧离子对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 济南军区第二疗养院应用负氧离子治疗高脂血症30例疗效观察结果表明:负氧离子作为安全、有效的降脂手段,其前景是令人满意的。文献名称《负氧离子治疗高脂血症30例疗效观察》。
●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学者蔺春生发表《空气负离子吸入治疗头痛的疗效观察》一文中采用空气负离子吸入治疗100例头痛患者。其中椎动脉型劲椎病头痛80 例,外伤性头痛12例,脑性头痛(脑梗塞、脑出血、脑萎缩等)8例。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治愈20例、显效56例,好转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 99%。文献名称《空气负离子吸入治疗头痛的疗效观察》。
●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对同期入院的高脂血症病人78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空气负离子疗法的自然因子实验组TG(甘油三酯)降低显效率为 80%,总有效率为87。5%。均高于对照组(即仅服药物组)。空气负离子景观匹配适当的体育运动治疗高脂血症有药物治疗难得的整体效应。文献名称《负离子景观对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 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即“四高一多”的特点。
临床上心脑血管疾病有两种:一种是肺气虚,就是血压正常,但是血脂稠所导致的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另一种是肾脏虚,导致肝脏分解脂肪的功能下降所形成的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
日常生活中脑血管的危险信号有拇指或食指指甲上有黑色的竖道,容易脑梗;拇指或食指指甲上有白点,容易脑血栓;拇指或食指指甲上有红点,容易脑出血;脸上有红血丝,拇指有竖道,容易脑出血。容易出现脑血管问题的人一般头皮比较软,头皮越软,气滞血瘀的越严重,越容易出现脑血管的问题,这也是脑血管疾病判断的而一个依据。
心脑血管疾病症状
1.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症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可见胸闷、心悸不宁、心慌气短;心率不齐;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气紧、晕厥、虚弱、嗳气;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舌质紫暗、脉沉弦为主症的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上腹痛、恶心、呕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
2.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脑中风的症状(包括脑血栓、脑栓塞等):可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眩晕等。或肢体无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觉障碍;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活;语言障碍,说话不利索;记忆力下降;看物体突然不清楚;或眼球转动不灵活;小便失禁;平衡能力失调,站立不稳;意识障碍;头痛或者恶心呕吐;头晕、耳鸣。
耳鸣是什么原因
1.听觉系统疾病
(1)外耳外耳道耵聍栓塞、肿物或异物。
(2)中耳各种中耳炎、耳硬化症。
(3)内耳梅尼埃病、突发性聋、外伤、噪声性聋、老年性聋等。
2.全身性疾病
(1)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低血压等。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抑郁等。
(3)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
(4)其他,神经退行性变(如脱髓鞘性疾病)、炎症(病毒感染)、外伤、药物中毒、颈椎病、颞颌关节性疾病或咬合不良等。
老人身体不适请及早检查
老年人冠心病常可以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性发作,可无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时也无疼痛或疼痛部位不典型。发生心力衰竭,症状也常不典型,仅表现为夜间睡卧后咳嗽、胸闷、憋气,坐起来后才感舒适。
老年人甲亢可无食欲亢进,无甲状腺肿大、突眼、无脾气暴躁,相反表现为忧郁、反应淡漠。
老年人肺炎可无咳嗽、咳痰,体温也不高,直到休克才就诊。
老年人溃疡病可无典型性溃疡病疼痛症状。老年人内脏穿孔引起的腹膜炎也常无剧烈疼痛,无肌肉强直紧张。
老年人糖尿病常无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症状。
老年人肿瘤肝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宫颈癌早期无症状,肺癌早期症状也不典型。
所以,为了健康,老人身体出现任何异常,都应及早进一步检查。
有资料显示,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尤其是中老年人,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不敏感,如果房间不通风,出汗后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往往容易中暑。若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与闷热的室外频繁进出,导致身体调节失衡,这些都有可能造成猝死。
专家指出,预防夏季心脑血管疾病突发,首先不能擅自停药,应坚持服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如复方丹参片等;其次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汽车如果匀速行驶,耗能就少;而突然加速或刹车,耗能就多。人和汽车一样,规律作息、避免心脏超负荷工作,是心脏健康的保证。
另外,夏天出汗多,补充足够的水分非常重要,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更是如此。充足的水分能帮助身体散热,还能使血液的黏稠度下降,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的危险。
老人江边晨练猝死
近段时间医院频频接诊晨练突然发病的老人。前天早晨,一名在番禺江边晨练的老人突发心脏病被送到武警医院番禺分院抢救。由于错失了最佳抢救时间,老人最终不治身亡。
前天早上7时,武警医院番禺分院在丽水湾江边接到了一名心脏病突发的老人。据赶到现场的医生介绍,他们赶到时发现老人只有微弱的呼吸,面色发绀(音赣,青色之意),于是在采取简单的急救措施后将老人火速接回医院进行抢救。由于错失了最佳抢救时间,老人最终宣告不治。
据患者亲属介绍,老人70多岁,有心脏病史,自从退休后把每日的晨练当成了“上班”,每天天没亮就出家门到江边锻炼,一直以来身体都无大碍,可能是由于最近天气骤变,早晨寒冷加上穿衣服又少而诱发了心脏病。
最近以来,武警医院先后接到多起因晨练出事老人。11月21日至24日相继在天平架附近和天河客运站附近接到两名晨练发病的老人,所幸抢救及时。
武警医院急诊科吴金辉主任指出:近期天气寒冷导致血管痉挛,容易引发人体潜在疾病的突发,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针对老年人如何进行科学晨练他提出6点建议:一是晨练前应先吃些食物;二是出太阳后再进行晨练;三是室外运动半小时为宜;四是室内锻炼注意空气流畅;五是做足准备,防止突发疾病;六是不要天天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