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的尺寸
尿布的尺寸
由于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所以尿布选用的材料要柔软、清洁、吸水性能好。旧棉布、床单、衣服将是很好的备选材料。也可用新棉布制作,经充分揉搓后再用。用深颜色的布料可能对宝宝的皮肤产生刺激作用,以致引发尿布皮炎。故尿布的颜色以白、浅黄、浅粉为宜,忌用深色,尤其是蓝、青、紫色的。
2、掌握尺寸大小
尿布的尺寸一般以36cm×36cm为宜,也可作成36cm×12cm的长方形。尿布的数量要充足,一个婴儿一昼夜约需20—30块。尿布在宝宝出生前就要准备好,使用前要清洗消毒,在阳光下晒干。
3、包裹务必正确
先用长方形尿布兜住肛门及外生殖器,男婴尿流方向向上,腹部宜厚一些,但不要包过脐,防止尿液浸渍脐部;女婴尿往下流,尿布可在腰部迭厚一些。三角形尿布包在外边,从臀部两侧兜过来系牢,但不宜系得过紧,以免影响腹部的呼吸运动。另一个角最后向上扣住即可。由于婴儿髋关节臼较浅,所以包裹尿布时,婴儿两腿的自然位置应摆成“M”形,酷似青蛙的两条腿。
儿童自行车尺寸
骑车是一项运动、一门“技术”、一种交通方式。让小朋友学习骑车可以锻炼身体、学习平衡技巧、培养课余爱好,好处多多。下面来看看关于儿童自行车的尺寸:
1、以车轮直径为准的标号。通常所说的12寸、16寸、20寸都是指车轮的直径,寸是指是指英寸,每英寸等于2.54厘米,所以16寸的自行车的车轮直径应为40.6厘米,最大的29寸自行车的车轮直径应为73.7厘米。
2、以车架高度为准的标号。除了以车轮直径为准的自行车型号以外,还有一种以车架高度为准的说法。车架高度从脚蹬底部开始、到座椅杆顶为止,常见的成人自行车型号从15寸到22寸,15寸自行车通常适合150厘米-165厘米的身高,而22寸则更适合185厘米以上身高。
3、无论是以车轮直径为准还是以车架高度为准,自行车型号主要用来表示自行车的高度。当然,越高的自行车通常也会更长,车把也会更宽。
12寸的自行车适合80CM-110CM以上的宝宝使用,而14寸的自行车则适合90-120CM以上的宝宝使用。考虑到3岁左右的宝宝身高增长快、自行车玩的少的因素,所以我们建议各位可以忽略掉12寸的型号,直接为宝宝购买14寸的儿童自行车。全球通用的自行车标准只有12、16、20寸等型号的产品,而14寸、18寸事实上是国内个别厂家根据市场需要所做的一种积极“创新”。这也是某些国际化品牌没有14、18等中间型号的原因。
由于座椅高低、车把位置可调,通常一辆自行车可以满足多个不同年龄段的使用要求。例如,16寸的儿童自行车可以适合身高为105CM-135CM的宝宝使用,18寸的儿童自行车可以适合身高为115CM-150CM的孩子使用,两种型号之间有20厘米的交集(115CM-135CM)。就是说,我们可以为身高为115CM-135CM的孩子购买16寸或者18寸的自行车。因为不同尺寸的自行车不但有高度的差别,同时还有长度、车把宽度、扭力等方面的差异,所以最好不要选择太大的型号,我们的建议是取居中偏大的型号。例如,16寸的自行车虽然适合身高为105CM-135CM的宝宝使用,但个人建议只为身高在110CM以上、125CM以下的孩子选择16寸的儿童自行车。这个原则用一句话来概括:就高不就低,莫要跨两级。
四件套尺寸选择
四件套尺寸的选择:
1、床单尺寸选择
如果床的规格为150cm宽×200cm长的话,那么床单就需要230cm宽×250cm长。如果是180cm宽×200cm长的床,打算用方角床单而又不想挨地板的话,推荐250cm宽×250cm长的尺寸(床头部位掖进去部分床单长度)。
2、枕套的选择
枕套一般分单人枕套和双人枕套。单人枕套的国家标准规格是内径48×74cm(请注意是内径),每张床上一般摆放2个。而双人枕套,那么就需要分用在5尺床或6尺的床上。5尺的床上一般用内径为48×115cm的枕套一个。6尺床一般用内径为48×145cm的枕套一个。
3、床的大小
一般家用的双人床是150cm宽×200cm长(俗称5尺床,其实是4尺半)和180cm宽×200cm长(俗称6尺床)。
4、被套尺寸选择
现在的被套一般都是200cm宽×230cm长,还有220cm宽×240cm长或其他规格的。一般情况下5尺床要用200x230cm的被套,这样被套套上被芯后放在5尺(150宽×200cm长×50cm高)的床上显得比较协调。6尺的床用220cm宽×240cm长以上的规格的被套最好,但是要考虑到家里现有的被芯尺寸。
电热毯可以铺沙发上吗
看沙发材质。
沙发的材质有很多种,比如纯布料的、皮革的等等,而如果是纯布料的沙发是可以铺沙发的上的,并不会对沙发造成损害,但如果是皮革的沙发就不建议铺电热毯的,因为皮革加热会收缩,进而使沙发的形态受到影响。
并且沙发的形状、大小各异,而电热毯的尺寸都是根据常见床铺尺寸设计的,所以电热毯的尺寸很难和沙发相匹配,而电热毯又不能折叠使用,所以电热毯多出来的部分不能自然垂直在边缘。
阴茎与身体的比例
1、阴茎和身体并无恒久不变的特别关系。
马斯特和琼森博士在对312位男子的身体和阴茎的尺寸比例进行比较之后发现,这两者几乎可以说毫不相关。他们评论说:“与人类身体其他部位的器官比较而言,阴茎的大小和身体的生理发展并无恒久不变的特别关系。”在其研究调查中发现,拥有最小的阴茎尺寸的男人身高足有5尺11寸,重178磅;而拥有最惊人的阴茎尺寸的身高也不过5尺7寸,体重仅152磅。
2、阴茎大小和性生活美满与否几乎无关。
从某些角度来看,阴茎大小和性生活美满与否几乎无关。一是因为,从耻骨开始量起,平常男性的阴茎萎缩时长度约是2.8~5.6英寸,而勃起的阴茎尺寸与此相比却相差不多。勃起时,尺寸小的性器膨胀的比率反而较大。
谈到使女人满足,更重要的一点是就算是阴茎再长,也不见得就特别好用。女人最敏感的部位是包括了阴蒂和大小阴唇在内的阴道口湿粘的那一范围;越往内部,其神经末梢分布就越不足,所以感觉也就越不敏锐。以硕大的性器来进入阴道其实并不代表什么。此外,阴道又有“包容性器官”的特性,它可以适应任何大小尺寸的性器而扩张或者收缩。
3、不要白费力,大小长短天注定。
既然有那么多人对于尺寸大的阴茎有所偏爱,我们不禁要问:是否有任何方法可以使小尺寸的阴茎变得硕大?回答是:没有。由于阴茎的部分并没有肌肉分布,所以无论做多大的努力,无论怎样锻炼也无法将它的大小改变。
纸尿裤尺寸如何选择
很多妈妈都很关心纸尿裤尺寸的问题,纸尿裤的尺寸对宝宝很重要,大的纸尿裤很容易测漏,小的纸尿裤有很可能勒着孩子的大腿。
而且,随着宝宝的成长,纸尿裤也要更换新的尺寸。今天我们来看看您的宝宝该选择多大的纸尿裤吧。
纸尿裤型号:
NB初生号 0-5公斤 柔软干爽表层,保护幼嫩肌肤
S 小号 5-8公斤 幼婴尺码,提供周全舒适的保护
M 中号 7-11公斤 给活跃爬行宝宝薄而贴身的剪裁
L 大号 10-14公斤 裤裆更修身,减少溢漏
XL加大号 13公斤以上 高腰设计,符合好动宝宝所需要提醒妈妈注意的是,同样体重的宝宝由于体形的不同,选择纸尿裤的号也可能不同。所以,建议妈妈们,先选择小包装试用,并时时关注宝宝是否需要换新型号的纸尿裤,一次不要买的过多纸尿裤,以免用不完浪费。
避孕套的尺寸
避孕套尺寸较为固定,普通避孕套长约19厘米,避孕套顶部有一个长约2厘米长的贮精囊。近端开口部(套口)有一个略有松紧的橡皮圈,主要起生殖器固定作用。
避孕套的尺寸和型号、规格有关。一般来说,避孕套的规格按开口部直径大小可分为大、中、小、特小等四种型号。开口部直径35毫米为大号(周长约110MM,宽度55MM),33毫米为中号(周长约104MM,宽度52MM),31毫米为小号(宽度49MM),29毫米为特小号。
国内绝大多数避孕套型号为中号,包装上的标称宽度为“52正负2毫米”(安全套开口部周长的一半)。如果不知道避孕套型号怎么选,可以先测量自己的生殖器,以勃起状态的数值为准。
三焦经上可以拔罐吗 三焦经具体穴位
定位: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解剖:有指掌固有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舌强,热病,心烦。配伍:配内关、人中治中暑、昏厥。刺灸法:浅刺0.1寸,或有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附注:三焦经井穴。
定位: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解剖: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主治:头痛,目赤,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疟疾,手臂痛。配伍:配鱼际治喉痛。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附注:三焦经荥穴。
定位: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解剖:有第四骨间肌;皮下有手背静脉网及第四掌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目痛,耳聋,耳鸣,喉痹,肩背肘臂痠痛,手指不能屈伸,脊膂痛,热病。配伍:配角孙治耳鸣耳聋;配太白治大便难;配支沟、内庭治嗌痛。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附注:三焦经输穴。
定位: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解剖:皮下有手背静脉网,第四掌背动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及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主治:腕痛,肩臂痛,耳聋,疟疾,消渴,口干,喉痹。配伍:配合谷、尺泽、曲池、中渚治手臂拘挛。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附注:三焦经原穴。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配伍:配足临泣治颈项强痛、肩背痛;配大椎、曲池治外感热病;配阳陵泉治胁痛。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附注:三焦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主治:暴喑,耳聋,耳鸣,肩背痠痛,胁肋痛,呕吐,便秘,热病。配伍:配天枢治大便秘结;配双侧支沟治急性腰扭伤、胁痛。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附注:三焦经经穴。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尺侧,尺骨的桡侧缘。解剖:尺骨桡侧缘,在小指固有伸肌和尺侧腕伸肌之间;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主治:耳聋,痫证,上肢肌肤痛。配伍:配听会、耳门治疗耳聋;配大包治上肢肌肉疼痛,软组织挫伤。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附注:三焦经郄穴。
定位: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解剖:在指总伸肌与拇长展肌起端之间;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为前臂骨间背侧神经。主治:暴喑,耳聋,手臂痛,龋齿痛。配伍:配曲池、合谷、肩井治中风后遗症上肢不遂。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解剖:在指总伸肌和尺侧腕伸肌之间;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主治:暴喑,暴聋,齿痛,呼吸气短,咽阻如梗,前臂痛。配伍:配三阳络、消泺、肩髎、天髎、肩外俞治肩臂痛;配三阳络、阳溪治手指伸展不利,上肢不遂。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解剖:在肱骨下端后面鹰嘴窝中,有肱三头肌腱;肘关节动、静脉网;布有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肌支。主治:偏头痛,胁肋、颈项、肩臂痛,耳聋,瘰疬,瘿气,癫痫。配伍:配率谷治偏头痛;配天突治瘿气;配臂治瘰疬、瘾疹;配巨阙、心俞治精神恍惚。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解剖:在肱三头肌下部;有中侧副动、静脉末支;布有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肌支。主治:头痛,目黄,肩臂痛不能举。配伍:配肩髎、天髎、臑俞、养老、合谷治上肢痿、痹、瘫、痛。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臂外侧,当清冷渊与臑会连线中点处。解剖:在肱三头肌肌腹的中间;有中侧副动、静脉;布有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主治:头痛,颈项强痛,臂痛,齿痛,癫疾。配伍:配肩髎、肩髃、臑会、清冷渊治肩臂痛、上肢不遂、肩周炎。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定位: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解剖:在肱三头肌长头与外侧头之间;有中侧副动、静脉;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深层为桡神经。主治:肩臂痛,瘿气,瘰疬,目疾,肩胛肿痛。配伍:配肩俞、肩贞治肩周炎;配肘髎、外关治肘臂挛痛。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解剖:在三角肌中;有旋肱后动脉;布有腋神经的肌支。主治:臂痛,肩重不能举。配伍:配天宗、曲垣治疗肩背疼痛;配肩井、天池、养老治上肢不遂、肩周炎。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肩胛部,肩井与曲垣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解剖:有斜方肌、冈上肌;有颈横动脉降支,深层为肩胛上动脉肌支;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主治:肩臂痛,颈项强痛,胸中烦满。配伍:配秉风、天宗、清冷渊、臑会治颈肩综合征、上肢不遂。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定位: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下方,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解剖: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有枕动脉的肌支,耳后动、静脉及颈后浅静脉;布有枕小神经本干,深层为副神经,颈神经。主治:头晕,头痛,面肿,目昏,暴聋,项强。配伍:配外关、率谷、治偏头痛、耳鸣、耳聋、腮腺炎。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定位: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解剖:有耳后动、静脉,颈外浅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深部为面神经干从颅骨穿出处。主治:耳鸣,耳聋,口眼喎斜,牙关紧闭,颊肿,瘰疬。配伍:配地仓、承浆、水沟、合谷治口噤不开。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勿直接灸。
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解剖:在耳后肌上;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耳后支。主治:头痛,耳聋,耳鸣,小儿惊痫,呕吐,泄痢。配伍:配翳风、耳门、听宫、听会、百会治耳硬化症,提高听力。刺灸法:平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定位:在头部,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解剖: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和枕大神经的吻合支。主治:头痛、耳鸣、耳痛、小儿惊痫,呕吐涎沫。配伍:配太冲治小儿惊痫、呕吐涎沫、瘈疭;配天冲、脑空、风池、太阳治偏头痛、头风病。刺灸法:平刺0.2-0.5寸;可灸。
定位: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解剖:有耳上肌;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布有耳颞神经分支。主治: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头痛。配伍:率谷透角孙配足临泣治眩晕。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定位: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解剖:有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主治:耳聋,耳鸣,聤耳,齿痛,颈颔痛,唇吻强。配伍:配丝竹空治牙痛;配兑端治上齿龋。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定位: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廓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解剖:有颞肌和颞浅动、静脉;布有耳颞神经分支,面神经颞支。主治:头重痛,耳鸣,牙关拘急,颔肿,鼻准肿痛,口渴配伍:配养老、完骨治耳聋。刺灸法:斜刺0.3-0.5;可灸。附注:手、足少阳,手太阳的交会穴。
定位: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解剖:有眼轮匝肌;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面神经颧眶支及耳颞神经分支。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眼睑跳动,齿痛,癫痫。配伍:配丝竹空止牙痛。刺灸法:平刺0.5-1寸。不宜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