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的营养特点
坚果的营养特点
1、脂肪含量比较高,为44%-70%。但坚果中的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有利于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利于健康的)的含量、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对于预防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作用。
2、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占5.3%-25%。
3、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镁、钾、铜和硒等矿物质既能调节多种生理功能,也是合成体内抗氧化酶类的重要元素。坚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硒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成分,具有延缓衰老和抗肿瘤的作用。
产后吃什么补品
1、红糖
营养特点:含铁量高,给产妇补血。营养作用: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能够利尿、防治产后尿失禁,促进恶露排出。一般饮用不能超过10天,时间过长增加血性恶露,并且在夏天会使产妇出汗更多而体内少盐。
2、鸡蛋
营养特点:含蛋白质丰富而且利用率高,还含有卵磷脂、卵黄素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含有的脂肪易被吸收。有助于产妇恢复体力。维护神经系统的健康。每天吃4-6个已足够,过多会使蛋白质过剩而诱发其他营养病。
3、芝麻
营养特点:富含蛋白质、脂肪、钙、铁、可提高和改善膳食营养质量。如果选用黑芝麻要比白芝麻更好。
4、小米
营养特点:含较多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纤维素含量也很高。帮助产妇恢复体力,刺激肠蠕动,增进食欲。
专家提醒:小米粥不宜太稀薄,而且在产后也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以免缺乏其他营养。
5、肉汤
营养特点:含有易于人体吸收的蛋白质、矿物质。味道鲜美可刺激胃液分泌,提高食欲,并还可促进泌乳。
坐月子感冒营养特点
⒈增加餐次:每日餐次应较一般人多,以5~6次为宜。这是因为餐次增多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保证充足的营养。产后胃肠功能减弱,蠕动减慢,如一次进食过多过饱,反而增加胃肠负担,从而减弱胃肠功能。如采用多餐制则有利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胃负担。
⒉食物应干稀搭配:每餐食物应做干稀搭配。干者可保证营养的供给,稀者则可提供足够的水分。奶中含有大量水分,乳母哺乳则需要水分来补充,从而有利于乳汁的分泌。产后失血伤津,亦需要水分来促进母体的康复;服用水分较多,可防止产后便秘。食物中干稀搭配较之于单纯喝水及饮料来补充水分要好得多。因为食物的汤汁既有营养,又有开胃增进食欲之功能,而单纯饮水则反而冲淡胃液,降低食欲。除喝汤外还可饮用果汁、牛奶等,要多喝汤和其他营养饮料。
⒊荤素搭配,避免偏食:从月子营养角度来看,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种类及数量不同,而人体需要的营养则是多方面的,过于偏食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缺乏。一般的习惯是,月子里提倡大吃鸡、鱼、蛋,而忽视其他食物的摄入。产后身体恢复及哺乳,食用产热高的肉类食物是必需的,但蛋白质、脂肪及糖类的代谢必须有其他营养素的参与,过于偏食肉类食物反而会导致其他营养素的不足。就蛋白质而言,荤素食物搭配有利于蛋白质的互补。从消化吸收角度来看。过食荤食,有碍胃肠蠕动,不利消化,降低食欲,“肥厚滞胃”正是这个道理。某些素食除含有肉食类食物不具有或少有的营养素外,一般多有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防止便秘。
⒋清淡适宜:一般认为,月子里饮食清(尽量不放调味料)淡(不放或少放食盐)为妙,此种观点并不正确。从科学角度讲,月子里的饮食应清淡适宜,即在调味料上,如葱、姜、大蒜、花椒、辣椒、酒等应少于一般人的量食,食盐也以少放为宜,但并不是不放或过少。放各种调味料除能增加胃口,促进食欲外,对产妇身体康复亦是有利。从中医学观点来看,产后宜温不宜凉,温能促进血液循环,寒则凝固血液。在月子里身体康复过程中,有许多余血浊液(恶露)需要排出体外,产伤亦有瘀血停留,如食物中加用少量葱、姜、蒜、花椒粉及酒等多性偏温的调味料则有利血行而不促进血凝,有利于瘀血排出体外[6] 。
豆豉营养特点是什么
豆豉中含有多种营养素,可以改善胃肠道菌群,常吃豆豉还可帮助消化、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强脑力、降低血压、消除疲劳、减轻病痛、预防癌症和提高肝脏解毒(包括酒精毒)功能。
坚果营养好吃对才健康
坚果类食物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植物蛋白,能够增加细胞的活性,对于脑神经功能具有补益作用。作为常见的健脑食物,幼儿的饮食中不妨多一些坚果。
核桃常食可健脑、增强记忆力、润肌肤、乌须发。杏仁锌元素的含量很高,锌被誉为“智慧元素”,对宝宝的脑细胞发育有显著作用。板栗不仅含有大量淀粉,而且含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花生、瓜子、开心果含有一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微量元素等。腰果能提供优质脂肪,活血通络,具有预防便秘、促进骨骼发育、开胃等功效。松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有强身健体、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一般来说,孩子3岁前不宜直接食用坚果类食品。这是因为坚果质地坚硬,宝宝不易嚼碎,也不易消化。而且坚果一般体积小,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呛入气管。给2岁前的宝宝吃坚果,可以把坚果炒熟碾成粉,放进粥里或糊里。如果是2~3岁的宝宝,可以把花生、板栗等去壳、煮烂,捣碎了吃。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在父母的监护下吃坚果,一天几颗就足够了,不宜过量。
豆类食品的营养特点
豆类中所含的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营养价值接近于动物性的蛋白质,是最好的植物蛋白,氨基酸的组成接近于人体的需要。
豆类所含的脂肪,以大豆为最高,可达18%,因此可以做食用油的原料,其他豆类含脂肪比较少,豆类的含糖量,以蚕豆,赤豆,绿豆,豌豆比较高,为50%到60%。豆类供给的热量也相当高,豆类中维生素以b族维生素最多,比谷类含量高,还含有少量的胡萝卜素,还有钙,磷,铁,钾,镁等无机盐,是膳食中难得的高钾,高镁,低钠食品。
人乳的医学营养特点介绍
(1)蛋白质:人乳中蛋白质的含量较牛乳低,仅约牛乳的三分之一。人乳总蛋白含量虽低于牛乳,但能满足幼婴对蛋白质[1.5g/(kg.d)]的需要。其中乳清蛋白高达全部蛋白质的29%(牛乳约为3%)、易于水解而被吸收,它所含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很接近婴儿对氨基酸的正常需要,故营养价值是各种乳类中最高的。其中乳清蛋白以及(一酪蛋白在胃中凝块小而松软,较易消化和吸收。母乳中的清蛋白主要是α一乳清蛋白,而牛乳中主要是β乳清蛋白,后者有较高的变应原性质,容易引起乳儿过敏。由于牛乳蛋白质含量高,且以酪蛋白为主,远超过婴儿的正常需要,其代谢产物的排出大大增加肾的负荷,成为体液(水)与电解质失衡的潜在因素;而母乳喂养儿肾的溶质负荷轻,发生水和电解质失衡的风险就低得多。
(2)核苷酸:人乳中含有大量的核苷酸,它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酸是体现生命运行及实现遗传性能的结构性物质,它直接控制着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在哺乳的第5~8周,人乳中脱氧核糖核酸( DNA)含量为10~120mg/L,核糖核酸(RNA)含量为100~600mg/L,是婴儿结构性核酸的重要来源。在产后3个月内,人乳中核苷酸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而牛奶中核苷酸的含量则很低。
(3)脂肪:人乳中的脂肪在初乳中较低而逐渐增高于成熟乳中;人乳中的能量有45%~55%来自脂肪。在婴儿每次吮吸的“前奶”中脂肪含量较低、吃到后来的“压轴奶”中则比前奶的脂肪多出3~4倍,这是保证和满足婴儿热能需要的重要来源,故每次Ⅱ甫喂都应让婴儿吸空乳房。人乳本身就含有脂酶,故婴儿消化吸收母乳中的脂肪成分比消化吸收牛乳中的脂肪要快得多。
坚果营养价值高
坚果的营养价值
坚果和种仁含有烟酸、维生素B6、叶酸、镁、锌、铜和钾,以及多种抗氧化剂等多种营养成分,素食者常吃坚果有助于摄取缺乏的营养元素,以获得均衡营养。
坚果热量虽然高,却是护心健脑的好食物。坚果与种仁还可以降低患冠心病的概率,常吃坚果的人不易患心肌梗死。此外,其含有的本酚素可以降低胆固醇;硼元素会让人的反应更敏锐。常吃坚果,可获得固齿、补益、养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