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坏血病的诊断检查

坏血病的诊断检查

诊断依据

①长期未摄入新鲜水果蔬菜或不适当烹调史、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或为人工喂养婴儿;

②较典型临床及X线表现;

③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④治疗试验:经维生素C治疗效果迅速;

⑤血清、白细胞维生素C浓度减低;

⑥凝血酶时间延长。本病应与一般牙龈出血及其他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所致的出血、类似结缔组织病体征——关节痛、关节肿胀及Sj?gren综合征(干性角膜结膜炎、口腔干燥)等鉴别。幼儿下肢肿胀及假性瘫痪应与骨髓炎、关节炎、脊髓灰质炎、先天性梅毒和骨软骨炎鉴别。

实验室检查

⒈血浆维生素C测定它只能反映维生素C的摄入情况,而不能反映体内维生素C的储存情况。空腹血浆中维生素C含量的评价标准(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是100ml为不足,0.4~0.8mg/100ml为足够,>0.8mg/100ml为充裕,1.4mg/100ml为饱和。

⒉白细胞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它能反映组织中维生素C的储存情况,正常值为>113.6μmol/108白细胞。

⒊尿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全天尿维生素C含量测定(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的评价标准:100ml为不足,7~12mg/100ml为足够,>12mg/100ml为充裕。

⒋维生素C耐量试验取维生素C按每千克体重20mg,以生理盐水配成4%的溶液,静脉注射,4h尿液中含量>85μmol/L,可排除坏血病。或口服维生素C500mg,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总维生素C,4h尿维生素C排出量13mg为充裕。

其他辅助检查

⒈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⑴压迫法:用两手拇指与食指在患者皮肤上用力夹紧1min,观察患者皮下有无出血点,并计数出血点的数目。

⑵正压法(量血压法):按测血压的方式,水银柱升至6.7kPa(50mmHg),维持压力15min,然后用直径为60mm的橡皮圈印在受试者肘窝部,计数圈内出血点8个有诊断价值。

⒉X线检查

可见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变密、增厚,普遍性骨质稀疏,并可引起骨折及骨骺分离、移位。增生的骨骺盘向两旁凸出,形成骨刺,称为侧刺,为维生素C缺乏的特殊表现,具有诊断意义。骨骺中的骨化中心密度降低,呈毛玻璃样,骨小梁结构消失,周围呈细环状致密影,即本病典型的温伯格(wimberger)环。此外,长骨骨骺区骨膜下出血,可使骨皮质与骨膜分离,干骺端可有血肿形成。小儿肋骨前端增宽,顶端圆突如压舌板状,易与佝偻病的肋骨杯状末端相区别。

烟雾病诊断检查

1.病史 询问有无脑膜炎、钩端螺旋体病、头颅部感染、外伤或放疗史;有无肢体瘫痪、失语、癫痫、剧烈头痛、昏倒及意识障碍。注意发病缓急及病程长短。

2.体检 有无眼底水肿、肢体瘫痪、失语和脑膜刺激征。

3.实验室检查 作血清和脑脊液的梅毒、钩端螺旋体免疫反应、血沉,有助于了解病因。

4.腰椎穿刺 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可见血性脑脊液。

5.脑血管造影 见颈内动脉虹吸上段和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狭窄,脑底烟雾状异常血管网和广泛的侧支循环形成。应与脑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和动静脉畸形鉴别。

6.CT扫描 继发脑梗死者可见血管分布相符的低密度区。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可见密度增高或血肿形成。

性病检查最佳时间

性病给很多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负担,给身体造成了很多的痛苦,消沉了患者的意志,其实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先不要过分焦虑,也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羞于去医院诊断。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对于任何疾病来说都显得尤其的重要。那么性病诊断检查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是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医生是怎么说的:

男性性病最佳检查时间

感染性病多长时间能检查出来?梅毒4~8周;软下疳2~5天;淋病2~10天;非淋1~3周;尖锐湿疣1~8个月;生殖疱疹4-5天;艾滋病6个月至8~10年或更长。

女性性病最佳检查时间

感染性病多长时间能检查出来?梅毒4~8周;软下疳2~5天;淋病2~10天;非淋1~3周;尖锐湿疣1~8个月;生殖疱疹4-5天;艾滋病6个月至8~10年或更长。

便血的诊断检查

一、病 史

急性细菌性痢疾常有不洁饮食史或与痢疾患者接触史,结肠癌、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有较长时间的藏液便及脓血便史,常常有腹痛,有时可触及腹块。结肠息肉患者常常有家族史。内痔便血常在排便前后出血,血呈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出鲜血。肛裂患者常在排便时及排便后便血,伴有排便时难以忍受的肛门部疼痛。肠伤寒患者均有发热,便血出现在第二周末及第三周初。肠套叠、肠扭转,肠系膜动脉栓塞发病急,伴有严重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便血的同时常有全身出血倾向。

二、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 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及阿米巴肠病,便常规检查均可呈脓血便,但溃疡性结肠炎粪便反复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而细菌性痢疾可培养出致病菌。阿米巴肠病患者,新鲜粪便反复镜检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

2、血液检查 伤寒患者血培养可找到致病菌,白血病患者周围血检查可发现幼稚细胞,骨髓检查可确诊。血小板减少症周围血及骨髓检查均可发现血小板异常减少。

三、器械检查

1、X线钡餐及钡灌肠检查X线钡餐,特别是气钡双重造影能提高X线诊断率。必要时结合小肠造影及钡灌肠检查对小肠的恶性淋巴瘤J肪瘤、息肉、慈室、肠结核。克罗恩病,结肠的肿瘤及溃疡性结肠炎等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内镜检查 纤维结肠镜检查可发现直肠、乙状结肠及整个结肠的病变,尤其是电子结肠镜的广泛应用对大肠病变有了更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操作过程中可以录像,病变部位可以刷片、活检、电切、止血等进行诊断和治疗。近年来小肠镜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对不明原因的小肠出血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因操作难度大,仍未广泛推广使用。

鼻出血检查诊断

一、对早出血暂停或已进行止血者

1、首先询问病史:近期有无感冒、外伤史。既往有无反复鼻出血史。对儿童单侧鼻出血者,应考虑鼻腔异物。对中、老年患者,要询问有无高血压、动脉硬化史。

2、查出血原因:局部应详细检查鼻腔、鼻咽部,必要时应行 X线平片、CT扫描、鼻及鼻窦内窥镜检查。对伴有高热者,应做必要的血液及细菌学的检查,以除外血液病及急性传染病。

3、迅速找出血位置 以含有0.1%肾上腺素棉片放于出血鼻腔内,一分钟后取出,在鼻腔下寻找出血部位。

(1)鼻中隔前下方 该处鼻粘膜内有来自筛前动脉、鼻腭动脉、上唇动脉的分支,在粘膜浅层互相吻合成网状。该处称为Kiesselbach区或Little区,是常见的出血部位。

(2)鼻中隔前端底部 若该处有搏动性出血,可用手指压迫该侧上唇。如果出血减少或停止,表示上唇动脉鼻中隔支破裂,治疗时须考虑上唇动脉结扎术。

(3)鼻腔顶部 头面部外伤时应注意鼻腔顶部检查,血液自鼻腔顶部下流,提示筛前动脉破裂。筛前动脉在筛窦气房中走行,筛窦骨折时可发生严重出血。

(4)如头部外伤数日后发生严重鼻出血,应检查患者视力、眼肌功能,警惕中颅窝骨折、颈内动脉破裂形成的假性动脉瘤。 颈内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依据:①头部外伤史。②视力减退或失明。③动眼神经麻痹。④经潜伏期后有大量鼻出血。⑤颅内血管杂音。⑥颅内血管造影。

(5)鼻内窦镜检查 如出血发生在鼻中隔偏曲后方、鼻中隔后缘、中鼻甲后方、下鼻甲前后端及鼻底、鼻壁,可借助鼻内窥镜发现确切的出血部位。

4、时间允许,应行鼻窦X线照片。

二、对继续出血且出血量较多者

1、应先止血(前、后鼻孔填塞). 2、估计出血量:若估计出血量达500-1000ml时应及时补充血容量,以防休克发生。

3、判断血供来源:必要时应采取手术结扎相应的血管。

低血糖检查诊断

一、病 史

1、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临床最常见,症状轻重与药物剂量或病情轻重有关,合并有植物神经损害者可无交感神经受刺激表现,常以低血糖脑病为主要表现。但有特殊病史可供鉴别。

2、非糖尿病者中以功能性(餐后、反应性)低血糖最常见,低血糖症发作病史可较长,但症状轻、持续时间短,常在餐后2-4h发作,虽多次发作但无进行性加重,无昏迷病史。部分患者有胃肠手术史。如低血糖症病史较久,进行性加重,常在空腹期或运动后发作,以脑功能障碍为主,多为器质性低血糖症。胰岛素瘤是器质性低血糖症中最常见病因。

应详细询问有无肝病史、内分泌疾病史、饮食情况及饮酒史、慢性消耗性病史(肿瘤、结核史、长期发热等)、胃肠疾病及手术史等。

二、体格检查

详细的体格检查是病因诊断的又一主要线索。体态较胖的中年女性应注意功能性低血糖症。如为向心脏肥胖伴多毛、痤疮、紫纹应考虑皮质醇增多症。如体态消瘦、皮肤色素减少、毛发脱落、性腺及乳房萎缩常提示垂体功能低下;如体态消瘦、色素加深、低血压等又提示阿狄森病的可能。黏液性水肿体征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存在。肢端肥大症外貌提示垂体生长激素瘤的存在。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加剧应除外嗜铬细胞瘤的存在。皮肤、淋巴结、胸腹部检查对肝源性低血糖、胰腺内或外肿瘤等的诊断常提供重要依据。

三、实验室检查

1、血糖测定(血浆真糖)

多次测定空腹或发作时血糖<2.7mmol/L(50mg/dl)。

2、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

胰岛素瘤多数为典型低扁平曲线,服糖后lh呈早期低血糖症者对本病诊断有助。但部分本病患者曲线属正常型或耐量减退型,这可 能与胰岛素瘤分泌胰岛素的自主程度、分泌胰岛素的量、瘤外正常胰岛 B细胞功能受抑制的程度有关。因此在OGIT同时应测定血浆胰岛素及C肽(称胰岛素释放试验).

3、正常空腹静脉血浆胰岛素浓度在5一20 mU/L,很少超过30 mU/L。胰岛素瘤患者胰岛素分泌呈自主性,其浓度常高于正常,可达160 mU/L。高胰岛素血症也见于肥胖症、2型糖尿病早期(肥胖者)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妊娠后期等,故血糖及胰岛素须同时采血反复测定才有助鉴别。

4、C肽测定

正常人空腹血清C肽为(①0.4+0.2)nmol/L,24h尿C肽为(36+4)μg、胰岛素瘤者高于正常。

5、刺激试验

(1)口服75 g葡萄糖(或25g静脉注射)后作胰岛素释放试验(与OGTT同时做),各次取血后同时测血糖及胰岛素,胰岛素瘤患者血糖呈低扁平曲线而胰岛素曲线相对较高,且高峰>V50 mU/mU/L,分析结果时应除外早期2型糖尿病及肝病。

(2)甲磺丁脲(D860)试验:口服 D860 2 g(同时服NaHCO3 2 g)前后,每30 min采血测血糖及胰岛素,如血浆胰岛素明显升高而同时血糖明显下降达下列标准时有助于胰岛素瘤诊断:①血糖下降>基础值的65%,或降至<1.7mmol/L (30mg/dl);②血糖降至<2.2 mmol/L(40 mg/dl),持续3h以上而不能自行恢复者,但如有神经缺糖症状出现时应立即终止此试验;③血浆胰岛素上升达60-130mU/ L,或高峰值>120mmol/L。也可用静脉注射 D860/g(5%20 ml)2min内推注完毕,于注射前及注射后5、20、30、60、90、120及 180 min取血测血糖及胰岛素,胰岛素瘤者胰岛素高峰见于5-10 min(比口服法早20一30 min),峰值>120一150 mU/L,余指标同口服法。本试验对有肝病者、营养不良者及对D860过敏者不用。

(3)胰高糖素试验:胰高糖素1mg静脉注射,5-10 min血浆胰岛素>150 mU/L支持胰岛素瘤诊断。糖原累积症及严重慢性肝病患者糖原贮备不足的低血糖症者无此反应。正常人及部分糖尿病者有时有假阳性反应。但多数<100mU/L。胰高糖素1 mg静脉注射(空腹 6-8 h后,)正常人45 min血糖达高峰,2 h恢复正常,糖原累积症患者血糖不上升或上升很少。

(4)亮氨酸试验:静脉注射亮氨酸 150mg,血糖下降 l.4mmlo/L(25 mg/dl)以上,提示胰岛素瘤。口服L-亮氨酸 200mg/kg,于口服前后10、20、30、40、50、60 min分别测血糖及胰岛素,服药后的30-45 min血糖下降至<2.78 mmol/L(50mg/d),胰岛素>40mU/L为阳性,支持胰岛素瘤诊断。

6、禁食试验

空腹及发时血糖>2.78 mmol/L又疑有胰岛素瘤者做本试验。一般禁食24 h约85%的胰岛素瘤者有低血糖发作,禁食48h95%有低血糖发作,另5%需禁食72 h。禁食期间每4h测定血糖、胰岛素、C 肽一次。血糖<2.78 mmol/L每小时测定一次,直至血糖<2.2 mmol/L(40 mg/dl)伴有神经缺糖症状出现,于采血后(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即刻给予葡萄糖静脉注射以终止试验。正常人随禁食时间的延长,胰岛素及C肽水平逐渐降低。如血糖<2.2mmol/L伴神经缺糖症群出现时,胰岛素及C肽水平较高可诊断为胰岛素瘤。以往认为禁食72 h无低血糖发作可除外胰岛素瘤,目前已有例外。有时于最后2h增加运动以激发低血糖发作,但此时已禁食2-3d,患者已无力运动。对于高龄及伴有心血管病者更应慎重。禁食期间主要靠糖异生维持血糖稳定,应多饮水,预防高黏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有肝病及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时,禁食也可导致低血糖症发作,应注意鉴别。

7、胰岛素释放指数

于禁食24h以上后取血测定血清胰岛素(免疫法,IRI)及血糖(G)计算其比值IRI / G>0.4(正常<0.3)支持胰岛素瘤诊断。修正的胰岛素释放指数:IRI(μu/ml)×100/G-30mg/dl≥85μU/ mg支持胰岛素瘤诊断(正常 ≤ 50μU/ mg)。G-30是因为当血糖达 1.67 mmol/L(30 mg/dl)时胰岛素分泌暂时停止。仍有20%的假阴性率。

8、C肽抑制(胰岛素耐量)试验

胰岛素0.1U/kg(体重)静脉滴注共60 min(空腹血糖>2.78 mmol/L)试验过程中如出现低血糖反应则随时终止试验。正常人血糖降至2.2 mmol/L(40 mgdl)以下,C肽也降至1.2 μg/L(3ng/ml)以下。胰岛素瘤患者只有血糖下降而C肽仍维持在3μg(ng/rnl)的较高水平。用磺脲类引起的低血糖症患者C肽也不受抑制,注意鉴别。

9、胰岛素原和胰岛素原类似物(BKRA)测定

正常人空腹血清胰岛素原及BKRA值0.05-0.4μg/L(0.05-0.4ng/rnl),不超过所测胰岛素浓度的25%,而90%的胰岛素瘤患者超过此值。胰岛素(IRI)同PLC间的比例是目前诊断胰岛素瘤最特异的一种化验。

10、肝功能、肾功能、有关内分泌腺功能检测

对于肝源性、肾源性、内分泌性低血糖症诊断有助。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尿钙磷检测对MEN-I型伴有胰岛素瘤的诊断有助。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胰(岛)外肿瘤性低血糖症的诊断有助。

11、有关遗传性酶系异常的化验

(1)糖原累积症中Ⅰ、Ⅲ、Ⅵ、Ⅸ型伴发低血糖症:①胰高糖素0.5-1mg肌注后,除皿型(脱枝酶缺乏)于高糖饮食后有升糖反应外余反应均较差或无反应。②肝活检及各种相应的酶测定有阳性发现。③界限糊精试验肝、肌肉、红细胞、白细胞中有界限糊精存在(皿型)。

(2)其他酶缺乏有关检验见鉴别诊断内容。

癌胚抗原正常值是多少 癌胚抗原升高应该怎么办

癌胚抗原升高并不能确认是哪个部位的癌症,但大多数是大肠或胃、胰脏等消化器官癌症。

CEA显示中毒以上时,必须进行以消化器官为中心的疾病诊断检查。如下部消化道实施下消化道造影检查、大肠内视镜检查,上部消化道实施胃镜,胃透视等检查。此外,肝脏、胆囊、胰脏等器官实施超声检查、CT检查。

当上述这些检查未显示异常时,就要实施肺、甲状腺、乳腺。卵巢、子宫等全身性的检查。

只有明确了病变部位,才能进一步的治疗。


白血病如何诊断检测呢

白血病如何诊断检测?为您介绍如下:

细胞遗传学检查:这项白血病的检查也需要抽吸2毫升左右的骨髓,用以了解白血病细胞的本质与染色体有无异常。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往往比没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差。这是最主要的白血病的检查方法。

细胞遗传学检查:这项白血病的检查也需要抽吸2毫升左右的骨髓,用以了解白血病细胞的本质与染色体有无异常。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往往比没有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差。

脑脊液检查:这项检查是从患者的腰部脊髓腔抽出一点脑脊液化验,看看患者的脑和脊髓系统(即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到白血病细胞的侵袭。

骨髓常规检查:骨髓检查是最常规白血病的检查。如果怀疑有白血病,必须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对骨髓中的各类细胞进行记数和分类。

手指甲周围起皮

手指甲周围起皮是缺乏维生素C的表现。维生素C是作用很强的还原剂,在体内被可逆性氧化和还原,因而在细胞内起着氧化还原的作用。它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代谢有关。作为一种还原剂(和氧,亚铁离子及2-酮酸一起)维生素C可激活使前胶原脯氨酸和赖氨酸羟化为前胶原羟基脯氨酸和羟基赖氨酸的那些酶。有坏血病的动物弹性蛋白羟脯氨酸变得越来越缺乏。维生素C能保护叶酸还原酶,这种酶可使叶酸转变为亚叶酸,并有助于从食物内的叶酸结合物中释出游离叶酸。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严重缺乏可引起坏血病,这是一种急性或慢性疾病,特征为出血,类骨质及牙本质形成异常。在缺少青菜、水果的北方牧区,或城、乡对人工喂养儿忽视辅食补充,特别在农村边远地区,仍因喂养不当而致发病。

病因:缺乏维生素C。

1.摄入不足如孕母营养适当,小儿出生时有适宜的维生素C储备,脐血血浆维生素C含量比母血浆高2~4倍,故3个月以下婴儿发病较少。但如孕母饮食缺乏维生素C,新生儿也可患坏血病。正常人乳含维生素C约40~70mg/L(4~7mg/dl),可满足一般婴儿的需要。

2.需要增加新陈代谢率增高时,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加。生长活跃时,体内组织的维生素C含量锐减。早产儿生长发育较快,维生素C的需要量相对较正常婴儿为大,应予较多补充。

3.其他因素如长期摄入大量维生素C,其分解代谢及肾脏排泄增加以降低血浆维生素C浓度。如突停用大量维生素C,可发生坏血病。孕期长期应用大量维生素C,新生儿即使生后每日摄入常规量的维生素C,仍可能患坏血病。

检查

编辑

维生素C缺乏还会会导致坏血病。早期症状是:性情暴躁,皮肤苍白,消化不良,抵抗力减弱等。晚期则骨骼与毛细血管受损明显,在骨骼方面,主要是骨膜下出血。

1.喂养史和临床症状:人工喂养婴儿未添加含维生素C的辅食,或乳母饮食缺乏新鲜蔬菜或水果,或乳母习惯只吃腌菜等。坏血病的好发年龄(3~18个月),结合前述某些非特异性症状和喂养史,可提供早期坏血病诊断的线索。如本病已发展到一定阶段或晚期,可根据肢体肿痛、蛙形腿、牙龈及粘膜下出血等症状诊断。

2.X线检查:四肢长骨的X线检查,对本病诊断极为重要。从膝、踝、腕部摄取X线片。

鉴别诊断

编辑

手指甲周围起皮的鉴别诊断:

1、指甲尖端内陷表示心、肝或呼吸系统有异常问题。

2、指甲易碎表示可能缺铁,甲状腺问题,肾功能受损,血液循环问题。

3、指甲脆、软易磨损,缺乏营养,可能显示甲状腺机能亢进。

4、黑指甲和/或薄、扁平、汤匙状指甲,均是缺乏维生素B12或贫血的征兆。(若手接触清洁剂、过敏物,指甲也可能变黑或变灰)。

5、指甲呈深蓝色显示肺部受阻,例如气喘或肺气肿。

诊断:维生素C缺乏还会会导致坏血病。早期症状是:性情暴躁,皮肤苍白,消化不良,抵抗力减弱等。晚期则骨骼与毛细血管受损明显,在骨骼方面,主要是骨膜下出血。

缓解方法

编辑

预防:专家建议多吃水果、蔬菜,加一些维生素B6一起服用。

1、乳维生素C含量高,是强调人乳喂养的理由之一。孕妇和乳母的饮食应包括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或维生素C片溶于水加糖口服,其维生素C的需要量约为每日80~100mg或更多,可以保证胎儿和乳儿获得足够的抗坏血酸。诸福棠(1936)曾做过实验,只要每日摄入大白菜和白萝卜各0.5kg,母乳所含维生素C的浓度即能高达60mg/L(6mg/dl)。

2、生儿生后2~4周即应补充含维生素C多而且能被新生儿消化的饮食,如鲜桔挤出之汁、番茄汁、白菜汤、萝卜汁等,4~5月时开始喂菜泥。人工喂养的婴儿每天都应补充适量维生素C。正常婴儿维生素C每日供给量为30mg,幼儿为30~35mg,年长儿为40~60mg,早产儿则应每日给100mg为我国营养学会1988年所推荐。患病时维生素C消耗较多,应予以较大剂量。

生活护理

编辑

当手指头出现脱皮的时,多数人喜欢用手去撕或者扯,一不小心把皮肤弄破了就非常容易出现感染.”

在这提醒您,一旦发现手指开始掉皮,一定要及时处理,避免接触刺激性的物质,洗手时不要用强碱性清洁剂等脱脂剂.

平日要多用温水泡手,外擦一些油性的护肤品,如果手指已经出现了感染,则要适当使用含有抗生素的药膏.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检查

一、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小板、凝血、抗凝及血液流变学检查,可早期发现高凝状态。但这些价差特异性不高,必须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方能正确判断其临床意义。

(一)血小板检查血小板粘附、聚集性增高;血浆β-TG及PF增高血浆TXA的代谢产物TXB增高和(或)前列选素代谢产物(6-酮-PG)减低啊,都反映血小板被激活。

(二)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凝血时间、APTT缩短。

(三)抗凝因子减少如抗凝血酶Ⅲ(AT-Ⅲ)减少。AT-Ⅲ乃生理抗凝因子,其减少与血栓形成关系密切。蛋白C与活化的蛋白C测定近年已被列为血栓病诊断项目之一。

(四)纤溶活性减退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测定可反应纤溶活性。FDP中D-D二聚体增多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标志。纤维蛋白肽A含量增高提示已有凝血酶形成,是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早期标志。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阳性表示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含量增高,提示凝血酶和纤溶酶生成增多。此外尚有纤溶酶原活性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测定等也可作为纤入观察指标。

二、物理学检查

(一)血管造影术是诊断血栓栓塞病较为准确可靠的方法之一。可了解血栓的部位、大小、形状,常用于肢体动脉、静脉、肺血管、脑血管检查。

(二)碘-纤维蛋白啊原扫描,对急性血栓形成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但不能诊断陈旧性血栓,常作为筛选试验。

(三)电阻抗体积描记法使用于四肢静脉血栓病的诊断,但不能鉴别是血栓还是非血栓所致的阻塞,可作为初筛试验。

(四)多普勒超声检查操作简便,但诊断符合率较低,可作为初筛检查。

以上检查各有优缺点,可先选用1—2项作为初筛检查,如为阳性再行血管造影。此外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及近年来使用的磁共振法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检查的内容,患有此病的人应该多注意自己的身体。也要多吃些亚麻籽油,这有效地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更多的知识可以随时关注小编,小编会继续为大家诚心奉献。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

相关推荐

更年期功血的相关检查

疾病诊断检查: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约50%发生在更年期。也就是常说的更年期功血,更年期妇女出现月经不规则,检查后排除妊娠、肿瘤、炎症、外伤和血液系统疾病,并确定子宫内无节育器就可诊断为更年期功血。一般认为功血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其主要表现就是月经的改变,包括周期和量的改变。更年期功血的临床表现有以下的特点:1、月经周期不规则:一种是月经周期缩短,另一种是月经周期延长,可达2―3

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查诊断

新生儿溶血病,常见有两种。一种称ABO溶血病,它是由于母子(女)ABO血型不配合而引起的。常可发生在第一胎,且多见于O型的母亲所生的A型或B型的婴儿。另一种称RH溶血病,它是由于母子(女)RH血型不配合而引起的,大多发生在母亲RH血型是阴性,父亲RH血型是阳性,而所生的婴儿血型是RH阳性时。RH溶血病极少发生在第一胎,一般发生在第二胎以后的胎儿。患溶血病的婴儿,出生后即可出现黄疸、贫血、水肿、肝脾

鼻出血的诊断检查

对鼻出血患者,应进行全面、精确检查。一、对早出血暂停或已进行止血者1、首先询问病史:近期有无感冒、外伤史。既往有无反复鼻出血史。对儿童单侧鼻出血者,应考虑鼻腔异物。对中、老年患者,要询问有无高血压、动脉硬化史。2、查出血原因:局部应详细检查鼻腔、鼻咽部,必要时应行 X线平片、CT扫描、鼻及鼻窦内窥镜检查。对伴有高热者,应做必要的血液及细菌学的检查,以除外血液病及急性传染病。3、迅速找出血位置 以含

脑溢血的检查诊断

脑溢血临床辅助检查(1)头颅CT检查:临 床疑诊脑出血时首选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发病后即可显示边界清楚的新鲜血肿,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 血肿周围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如脑室大量积血可见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张,1周后血肿周围可见环形增强,血肿吸收后变为低密度或囊性变,CT动态观察可发现 脑出血的病理演变过程,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时第一时间指导临

尿血的检查诊断

血尿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前者是指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通常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镜视野下有红细胞3个以上。后者指尿呈洗肉水色或血色,肉眼即可见是血尿。常见引起血尿的疾病有各种肾炎、泌尿系统感染、出血性膀胱炎、泌尿系结石、肾结核、肾肿瘤、肾及尿道损伤等等。血尿对患者的身体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在日常发现血尿的症状时,还需及早检查诊断,尽早治疗。一、检查血尿的定位分析:1、初血尿:

宫腔积血检查诊断

1、宫底观察: 剖宫产术后产妇,除常规观察生命体征、切口情况以及各管道是否通畅外,要着重观察宫底高度。术后正常宫底高度在脐下或约平脐,若发现宫底升高,应立即按压子宫,排出积血。同时注射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2、脉搏观察: 由于机体代偿功能,短时间内大量宫腔出血,往往产妇血压下降不明显,而首先出现脉搏改变。若脉搏变快变弱,提示有宫腔积血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3、面色观察: 由于麻醉药物的

癫痫病的诊断要做什么检查

癫痫病的诊断检查一、通过血象检测:血液化验通常包括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和血小板数目等。检查可明白抗癫痫药物能否招致粒细胞减少,可逆性血小板减少,以至能否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肝炎等疾病。癫痫病的诊断检查二、通过脑电图检查:这是癫痫病患者诊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依据异常放电的部位、方式、频率等特征,来协助诊断癫痫发作类型,有利于明白治疗计划,有助医生从生理角度判别大脑功用整体状况。癫痫病的诊断

低血糖检查诊断

低血糖检查诊断:一、病 史1、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临床最常见,症状轻重与药物剂量或病情轻重有关,合并有植物神经损害者可无交感神经受刺激表现,常以低血糖脑病为主要表现。但有特殊病史可供鉴别。2、非糖尿病者中以功能性(餐后、反应性)低血糖最常见,低血糖症发作病史可较长,但症状轻、持续时间短,常在餐后2-4h发作,虽多次发作但无进行性加重,无昏迷病史。部分患者有胃

血糖升高检查诊断

血糖升高检查诊断:高血糖常见的症状:1、尿多,皮肤乾燥,脱水。2、极度口渴。3、恶心,呕吐,腹部不适。4、厌食,体重减轻,虚弱无力。5、心跳快速,呼吸缓而深。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在一天之中是轻度波动的,一般来说餐前血糖略低,餐后血糖略高,但这种波动是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血糖即血液内的葡萄糖,是肌体的能源之一。正常成人的血糖水平是:空腹血糖(FBS):3.6-6.1mmol/L(69-109mg/d

高血压的诊断检查

一、高血压病人的初次体检应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1、血压。两侧血压对比核实,取较高侧的数值。如果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20毫米汞柱,较低的一侧有可能是肱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骨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2、身高、体重及腰围。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是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正如俗话所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3、用眼底镜观察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的变化可以反映高血压外周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