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骨刺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足跟骨刺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足跟骨刺的方法很多,按摩、熏蒸、药浴、中药内服、贴敷、手术等等,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种非常简单、非常省钱又能彻底治愈的方法,我用此法治愈了几个患者,效果很理想。
取鲜姜50克,陈醋适量。先将鲜姜剁成细末,用适量陈醋调成稠糊状,晚上睡觉前,先用热水泡脚,然后把调好的醋姜平摊在脚跟部,用纱布包好,外面在包一层塑料布,以防汁液渗出来。第二天起床后除掉,晚上睡时再敷。连用10--15天即可治愈。不愈者可多敷几天。
如何避免出现足根骨刺
很多人对于足跟骨刺可能还不是很了解,其实足跟骨刺也叫做足跟骨质增生,是病发于足跟部的一种慢性疾病,危害性极大所以对于患了足跟骨刺的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做好足跟骨刺的治疗与预防。
由于足跟骨刺在不同的患者身上的病情状况是不同的,所以足跟骨刺患者在治疗时,就要对因对症。止痛药只能暂时缓解疼痛,当时有效但不能持久,所以相对止痛药而言,外用药对于足跟骨刺治疗是安全、方便的;治疗方式是相对更好一些的。
对于足跟骨刺的预防,首先要减少以足部为主的大幅度运动,然后就是常做足的跖屈运动,最后就是选择合适的鞋子,年轻女士要少穿或不穿鞋跟过高的鞋子。老年人要穿平底且舒适的鞋。
以上介绍的就是一些足跟骨刺的预防常识,总之,足跟骨刺的治疗与预防还是要靠足跟骨刺患者自己,倘若患者在生活中做好足跟骨刺的护理,就等于是在治疗足跟骨刺,这样不仅可以控制足跟骨刺的病情,还能预防复发。
足跟骨刺有哪些治疗方法
足跟骨刺的症状是足根压痛,走路时脚跟不敢用力。那么足跟骨刺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请专家给大家讲解一下足跟骨刺的治疗方法。
足跟骨刺的治疗方法有什么呢?下面是对足跟骨刺的治疗方法的介绍:
一、封闭治疗。经口服药治疗无效的病人就考虑用封闭治疗。足跟皮肤质韧,注射时本身疼痛较重,并有感染的可能。足跟骨刺的治疗方法中的封闭疗法也只能是暂时缓解疼痛,当时有效但不能持久,主要是不能从根本上治疗。
二、在西医治疗中多采用手术疗法,将其骨刺切除,结果创伤面较大,而引起骨刺的韧带更加挛缩,对于老年患者一般不建议手术。
三、外用涂剂。患者可在家中进行,对中老年人来说是一种方便的治疗方法。外用涂剂要注意使用方法。用药之前,应先用温水泡脚,然后用药。用药后要按摩一段时间。
以上是对足跟骨刺的治疗方法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足跟骨刺的治疗方法有所了解,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足跟痛是怎么回事
1、跖筋膜炎
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 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
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
如果出现足跟痛的时候,则可以垫高足跟,从而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而减轻病痛。同时也可以进行药物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
2、跟垫痛
常发生在老年人,跟垫是跟骨下方由纤维组织为间隔,以脂肪组织及弹力纤维形成的弹性衬垫;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吸收振荡。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跟垫痛与跖筋膜炎不同,在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治疗方法为使用海绵跟垫或局部药物注射。
中老年骨刺为何易足跟
中老年骨刺为何易足跟?随着年龄的增长,足跟长期、慢性的磨损,同时足跟是人体承受压力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部位,老年人的足跟经历了众多难以计数的磨擦和冲击,所以很多老年人容易发生足跟骨刺。
据临床观察,有的老人是两足同时或先后发病,但大部分发生在单侧。而一般在早晨起床刚下地走动时疼痛较重,走一会儿疼痛反而减轻,长途步行引起劳累后疼痛又会加重,如走路时不慎踩在砖瓦块上或下楼梯时,足部着地用力过猛,会引起剧烈疼痛。有时在足跟中央有一个压痛点,用手指触压疼痛剧烈。X光片显示足跟骨有骨赘形成。
很多足跟骨刺患者都有一种看法:认为足跟骨刺只要多走路就能把骨刺消除掉。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正是这种荒谬的认识,延误和加剧了许多患者的病情。
因为足跟骨刺的产生其实是人体对超过它承受能力的力并使之均匀分布,降低受力强度的一种反应方式,足跟受力超出可适应强度越大,骨质增生骨刺就会发展得越快越严重。
脚骨刺的治疗方法
运动治疗,平时做些有助于病情的运动,有效并且没有副作用,身体靠近墙壁,双臂张开,一只腿弯曲一只腿伸直,后脚跟紧贴墙根。保持姿势半分钟,左右腿互换,重复做。每天坚持做可以缓解和治疗脚跟骨刺。
手术可以治疗脚跟骨刺,手术可以切除增生的骨刺。手术治疗快速,但是需要住院治疗,手术治疗恢复的时间较慢,需要很长的恢复期。而且大多数骨刺都长在靠近血管的位置,所以手术治疗需要慎重。
药物治疗病情不是非常严重的骨刺,治疗骨刺的药物大多以辅助和缓解疼痛的效果。消炎止痛为主。中药也能有效的缓解和治疗脚跟骨刺。服用中药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细节。有的中药有碍于睡眠。
脚后跟长骨刺指脚后跟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
足跟骨刺即足跟骨质增生,其症状是足跟压痛,走路时脚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
脚跟骨刺又被称作为跟骨质增生,小编提醒您不能因为前期的病情比较轻而不注意,由于自身的疏忽导致病情的加重,上可能会影响到你以后健康,希望大家在认真阅读以上内容之后,知道脚跟骨刺的治疗方法,小编建议你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锻炼,定时的去医院进行体检。
脚后长骨刺是怎么回事
足跟骨刺,非常多见,可不要说这种病属于少见病,如果你稍微注意一下,现在在农村,几乎所有的劳动力都有这种病,只是轻重不同,有的需要马上治疗,有的时间很久了也没有发展. 所以说找到必要的保守治疗是很关键的,保守治疗最有效地方法是建议中医外敷药,贴与体表的药物可通过毛孔内体吸收药物,达到开窍透骨,钝化骨刺,软化周围组织.对治疗有积极的作用,如有帮助可以随时咨询祝早日康复.
足跟骨刺易发人群是中老年人群,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足跟长期,慢性的磨损,同时足跟是人类承受压力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部位,老年人的足跟不知经历了多少难以计数的磨擦和冲击,所以很多老年人容易发生足跟骨刺. 要预防跟骨刺,一应避免长期剧烈运动,二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三是饮食上应注意钙质的补充.
右脚后跟疼是预示什么
1、跟骨骨刺
多见于老年患者,当有足跟痛时,经过拍摄X光片,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
隆起的骨刺,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其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而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
2、距骨下关节炎
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X射线照片上前跗窦处,负重时疼痛加重。若保守治疗失效,则应进行跟距关节融合术。
陈旧性跟骨骨折或少见的跟骨肿瘤或结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症者,有类风湿性脊椎炎,压迫骶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小腿的胫神经挤压等。
3、足底部筋膜炎
足底部筋膜炎引起的脚跟痛很常见。一般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足跟着地站立时,足跟出现疼痛。刚行走时疼痛加剧,走几步后疼痛有所缓解,但随着步行距离或站立时间的增加,疼痛又会加剧。
走路久了脚后跟痛怎么回事
外伤在走路时,足跟踩着硬物或足跟部着地过猛等都可导致足跟部的组织损伤,引起疼痛。
长期负荷过重或韧带松弛这些情况能使跟骨的受力点发生变化,在新的受力点发生损伤和产生无菌性炎症时出现疼痛。
骨质增生当跟骨骨刺形成时,反复挤压和刺激可造成局部炎症反应,诱发足跟痛。
其他跟骨滑膜炎、跟腱滑膜炎、跟骨脂肪垫变性等,也可能引起足跟痛。
如何治疗足跟痛
局部注射在明确病灶的确切位置后,通过穿刺的办法把消炎镇痛、营养神经的药物直接注射到病灶,使药物在病灶局部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同时将止痛药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这种方法能完全阻断痛感,扩张局部血管,改善病灶的血供,对足跟痛疗效很好。大部分患者可一次性治愈,部分患者经过2~3次的治疗疼痛可完全消失。
口服药物对一些伴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不适合进行穿刺治疗的患者,可应用口服消炎镇痛、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如凯扶兰、倍力、莫比可、弥可保、酰苷辅酶B12、维生素B1等,虽有一定消炎止痛效果,但治疗时间相对较长。
激光技术使用激光和超激光技术进行局部照射,可以缓解疼痛。
怎样预防足跟痛
●使用海绵跟垫,减轻足跟压力,防止跟骨损伤。
●老年人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包括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活动。
●中老年人注意补钙,防止骨质疏松。
足跟痛是怎么回事
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
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
如果出现足跟痛的时候,则可以垫高足跟,从而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而减轻病痛。同时也可以进行药物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足跟骨质增生骨刺的十种民间偏方
治疗足跟骨质增生骨刺民间偏方1、威灵仙醋调:威灵仙适量研成细末,用米醋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敷患处固定,每天1次,20天为1疗程。对颈椎及足跟骨质增生疗效佳。
治疗足跟骨质增生骨刺民间偏方2、壁虎散外敷:取壁虎6个,辰砂6克,上药焙干研粉备用。用时取适量药粉撒于患处,用强力麝香膏固定,隔天换药,1个月为1疗程。休息3~6天后可继续下1个疗程。对颈椎及足跟骨质增生疗效佳。
治疗足跟骨质增生骨刺民间偏方3、川穹散:取川穹45克,研成细末,分装在用薄布缝成的布袋里,每布袋装药末15克。以药袋放在鞋里,直接与患处接触,每次用药1袋,每天换药1次,3个药袋交替使用,换下的药袋晒干后仍可再用。
治疗足跟骨质增生骨刺民间偏方4、川乌散外敷取生川乌30克(此为1足跟用量),研末加白酒(以粮食酒为好)调成糊状,晚上睡觉前用温水将脚洗净,把药平摊在足跟疼痛处,外以塑料纸包好,用药期间不作剧烈活动。每天一次,一般连续用药2—3次。病去即止,不可久用。
治疗足跟骨质增生骨刺民间偏方5、鲜苍耳:叶外敷取鲜苍耳叶适量捣烂,以小片塑料薄膜包敷患处,干后换药,不拘次数,如有小泡发生,可按烫伤处理,伤好后继续敷药。
治疗足跟骨质增生骨刺民间偏方6、夏枯草熏洗:取夏枯草50克,放入食醋1000毫升内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先熏洗患处20分钟,每日1-3次,每剂可用2天。
治疗足跟骨质增生骨刺民间偏方7、川楝叶红糖膏:取鲜川楝叶30~60克,红糖适量。两者混合捣成膏状,外敷足跟疼痛处,24小时后更换,一般2—3次疼痛消失。
治疗足跟骨质增生骨刺民间偏方8、仙人掌外敷:取仙人掌适量,将两面的毛刺用刀刮去,然后剖成二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足跟部疼痛处,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另半片。冬天可将剖开的一面放在热锅内烘3—4分钟,待烘热后敷于患处,一般于晚上贴敷。在治疗期间穿布鞋为宜,适当活动,使气血经脉畅通。
治疗足跟骨质增生骨刺民间偏方9、臭椿树叶熏洗:取臭椿树鲜叶250克或干叶100克,加水约1000毫升,煎沸取汁,加醋酸150克,趁热熏洗患处,每天1~2次,20天为1疗程。
治疗足跟骨质增生骨刺民间偏方10、没食子皂角散:取没食子40克,皂角20克,二药研成细末,加米醋调成糊状,贴敷患处,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轻症用药1次见效,重症用药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