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如何鉴别诊断?
肿瘤如何鉴别诊断?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点明显不同,因而对机体的影响也不同。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对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组织分化程度:良性肿瘤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恶性肿瘤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别大。
2核分裂像:良性肿瘤核分裂像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像;恶性肿瘤核分裂像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3生长速度:良性肿瘤缓慢;恶性肿瘤较快。
4生长方式:良性肿瘤多见膨胀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恶性肿瘤为浸润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不清楚,故通常不能推动,后者伴有浸润性生长。
5继发改变:良性肿瘤很少发生坏死和出血;恶性肿瘤常发生坏死、出血和溃疡形成。
6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恶性肿瘤常有转移。
7复发:良性肿瘤手术后很少复发;恶性肿瘤手术等治疗后经常复发。
8对机体影响:良性肿瘤较小,主要引起局部压迫或阻塞,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恶性肿瘤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有时并无绝对的界限,某些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于两者之间,称为交界性肿瘤。如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即使是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亦各不相同。有些良性肿瘤可发生恶性变化,个别恶性肿瘤也可停止生长甚至消退。如结肠息肉状腺瘤可恶变为腺癌,个别的恶性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也可由于机体的免疫力增强等原因,可以停止生长甚至完全消退。又如见于少年儿童的神经母细胞瘤的瘤细胞有时能发育为成熟的神经细胞,有时甚至转移灶的瘤细胞也能发育成熟,使肿瘤停止生长而自愈。但这种情况十分罕见。
... ...
纤维肉瘤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纤维肉瘤具有比较均匀一致的组织学特征。为了避免与其他肿瘤相混淆,需要在病灶中的许多部分切取组织学标本。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发病年龄较大,其组织学特征为螺环式的组织结构,伴有巨大的多核肿瘤细胞,其胞浆丰富,强嗜酸性,有时呈泡沫状,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也可能存在显著的胶原化区,并伴有致密的纤维——透明蛋白物质,其中同样包埋散在的细胞。然而,所不同的是,这些病变区存在螺环形的组织结构。并常与细胞丰富区相联合,同时可呈现类似于上述多形性细胞的外观。
与恶性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要点在于后者的组织结构比较细致(基于单纯组织学的观察不可能进行鉴别)。临床上,恶性神经鞘瘤常有源自神经干或与特征性神经纤维瘤病同时存在的剧烈疼痛。在组织学方面,细胞很少排列为清晰的人字形纤维束,而更多地成为螺旋状或栅栏状。此外,还可能有来自恶性神经鞘瘤和良性神经纤维瘤的过渡型病变。
与梭形细胞单相滑膜肉瘤的鉴别也可能很困难。
除上述鉴别诊断外,纤维肉瘤尚须与平滑肌肉瘤鉴别,但实际上,由于所有肉瘤均具有梭形细胞,因而单纯从组织学方面进行鉴别并无大的临床实用价值。与良性肿瘤或其他局部恶性肿瘤的鉴别则很必要。例如结节性筋膜炎的病变为小的结节性肿块。其生长迅速,而无致密的“人”字形组织结构。虽然纤维肉瘤具有显著的粘液样成份及一定量炎性紊乱的组织结构,同时也存在有丝分裂现象,但并不影响鉴别诊断,因为尽管结节性筋膜炎也经常存在以上现象,但后者不论在形体、所在部位、生长速度,以及无致密的“人”字形结构等方面均具有其与纤维肉瘤不同的组织学特征。
纤维样肿瘤的改变与分化良好的Ⅰ级纤维肉瘤类似。事实上,两者之间的鉴别诊断非常困难。支持纤维样瘤诊断的依据是其细胞结构不厚,核的染色不深,而且几乎无有丝分裂现象,同时还含有丰富而稠密的胶原万分。纤维样肿瘤和Ⅰ级肉瘤的鉴别诊断,还应结合对其临床资料和病变进程的分析研究,同时,更应根据大量而广泛组织标本的组织学研究,因为支持纤维样肿瘤或Ⅰ级纤维肉瘤诊断的组织学变化,可在同一肿瘤中同时出现。
腹膜间皮瘤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腹膜间皮瘤应与结核性腹膜炎、腹腔内转移性肿瘤、其他原发于腹膜和网膜的肿瘤相鉴别。
1.结核性腹膜炎 恶性腹膜间皮瘤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而予抗结核治疗的病例屡有报道,后因抗结核治疗无效而行剖腹探查方确诊。一般来说,结核性腹膜炎以中青年居多,临床上除有腹痛、腹胀、腹水及腹部包块外,发热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PPD阳性、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血沉)增快,支持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腹水以渗出液为多,单核细胞为主,腹水PCR检查以及涂片、培养如发现结核杆菌对鉴别诊断有意义。腹水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活性增高,可能是结核性腹膜炎。测定腹水乳酸脱氢酶(LDH)对鉴别有一定帮助,腹水中与血清中LDH值的比值大于1提示为恶性腹水,临床上对高度怀疑结核性腹膜炎的病例可在严密观察下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对抗结核治疗无效或两者鉴别诊断有困难时,应争取尽早行腹腔镜检查或手术探查,病理上发现干酪样肉芽肿,则易与腹膜间皮瘤鉴别。
2.腹膜转移性肿瘤 腹膜转移性肿瘤常来自胃癌、卵巢癌、胰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等。其中腹膜假性黏液瘤常是由于卵巢黏液囊腺瘤破裂、腹膜种植引起(也可由阑尾或胰腺囊肿破裂引起),表现为肿胀、腹水、腹腔内肿块,其腹水呈胶冻状黏液。当原发癌的临床表现隐匿时,腹膜转移性肿瘤很难与腹膜间皮瘤鉴别。腹水细胞学检查如果方法得当可提高阳性率且假阳性少,如腹水找到癌细胞,腹膜转移癌可确诊,并借助于消化内镜、消化道造影、腹盆腔超声和CT、扫描、血AFP以及其他相关肿瘤糖抗原的检测,甚至腹腔镜检查以仔细寻找原发肿瘤。有时,即使上述检查未发现原发性肿瘤,临床上也不能完全排除腹、盆腔内病变为转移性肿瘤的可能,在病理检查时,仍应注意将间皮瘤与转移性腺癌和卵巢来源的上皮性肿瘤区别开来,在鉴别有困难时,应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甚至电镜检查。
3.其他原发于腹膜的恶性肿瘤 腹膜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又称非典型输卵管内膜异位症,原发性乳头状腹膜肿瘤及低度恶性腹膜浆液性小乳头瘤病,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腹膜的病变。常发生在女性,任何年龄均可受累,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下,主要症状有腹部或盆腔部疼痛,慢性盆腔炎症状,甚至有肠粘连或闭经现象。病理上可与腹膜间皮瘤作出鉴别诊断,本病预后好。
其他原发于腹膜的肿瘤有腺癌、纤维肉瘤、脂肪肉瘤等,十分罕见。临床上很难将其与腹膜间皮瘤区别开来,大多是在尸检时发现。
神经纤维瘤的诊断与鉴别
神经纤维瘤的诊断
(一)辅助检查:X线平片可见各种骨骼畸形;椎管造影、CT及MRI可发现中枢神经肿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听神经瘤有较大诊断价值。基因分析可确定NFI和NFⅡ类型。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①NFI诊断标准(美国NIH,1987):6个或6个以上牛奶咖啡斑,青春期前最大直径>5mm,青春期后>15mm;腋窝和腹股沟区雀斑;2个或2个以上神经纤维瘤或丛状神经纤维瘤;一级亲属中有NFI患者;2个或2以上Lisch结节;骨损害;
②NFⅡ诊断标准:影像学确诊双侧听神经瘤,一级亲属患NFⅡ伴一侧听神经瘤,或伴神经纤维瘤、脑脊膜瘤、胶质瘤、Schwann细胞瘤中的两种,青少年后囊下晶状体浑浊。
2、鉴别诊断:
应与结节性硬化、脊髓空洞症、骨纤维结构不良综合征局部软组织蔓状血管瘤鉴别。
血管硬化的鉴别诊断
1、神经衰弱
早期症状类似,但神经衰弱发病年龄40岁,症状常于用脑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记忆力减退明显,无神经系统体征和实验室证据不支持脑动脉硬化的诊断等可以鉴别。
2、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
关键在于原发病的鉴别诊断,即脑动脉硬化与原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临床上很难鉴别。因为,往往两种原发疾病同时存在。一般讲,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病人发病年龄较早,精神症状出现前已有多年高血压史,精神因素常是诱发因素,精神症状发生较为迅速。情感障碍多为恐惧、焦虑,意识障碍多见,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较多。
3、颅内肿瘤
某些局灶性症状突出且呈进行性发展的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应与颅内肿瘤鉴别。后者常表现头痛且早晨明显,因咳嗽、用力而加剧,伴呕吐、视盘水肿,病程较短,进展较快,CT或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可帮助鉴别颅内占位病变。
4、其他
伴有明显的抑郁或焦虑情绪时,应注意与抑郁症、焦虑症鉴别;伴有癫痫发作时需与原发性癫痫或其他症状性癫痫鉴别。明确的躯体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区别功能性精神病。
血管瘤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肝血管瘤主要的鉴别诊断有:
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常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史,有肝功能异常和AFP升高;转移性肝癌,多为多发,常有消化系统原发病灶;
肝棘球蚴病
患者有牧区生活史,有羊、犬接触史,肝包虫皮内试验(Casoni试验)阳性,嗜酸性细胞计数增高;
肝非寄生虫囊肿
孤立单发肝囊肿易与肝血管瘤鉴别,只有少数多囊肝有时可能与肝血管瘤混淆。多囊肝50%以上合并多囊肾,病变自开始即为多发性,大多满布肝脏,超声、CT检查示病变为大小不等、边界光滑完整的囊腔,可能有家族遗传因素;
其他
肝腺瘤、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均少见。前者发展缓慢,但肿块坚硬似橡皮;后者发展较快,具恶性肿瘤特征,多见于青少年。
脑血管硬化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1、神经衰弱
早期症状类似,但神经衰弱发病年龄40岁,症状常于用脑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记忆力减退明显,无神经系统体征和实验室证据不支持脑动脉硬化的诊断等可以鉴别。
2、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
关键在于原发病的鉴别诊断,即脑动脉硬化与原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临床上很难鉴别。因为,往往两种原发疾病同时存在。一般讲,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病人发病年龄较早,精神症状出现前已有多年高血压史,精神因素常是诱发因素,精神症状发生较为迅速。情感障碍多为恐惧、焦虑,意识障碍多见,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较多。
3、颅内肿瘤
某些局灶性症状突出且呈进行性发展的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应与颅内肿瘤鉴别。后者常表现头痛且早晨明显,因咳嗽、用力而加剧,伴呕吐、视盘水肿,病程较短,进展较快,CT或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可帮助鉴别颅内占位病变。
4、其他
伴有明显的抑郁或焦虑情绪时,应注意与抑郁症、焦虑症鉴别;伴有癫痫发作时需与原发性癫痫或其他症状性癫痫鉴别。明确的躯体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区别功能性精神病。
子宫肌瘤鉴别诊断
1、妊娠子宫
肌瘤囊性变时质地较软,应注意与妊娠子宫相鉴别。妊娠者有停经史、早孕反应,子宫随停经月份增大变软,借助尿或血hCG测定、B超可确诊。
2、卵巢囊肿
多无月经改变,肿块呈囊性位于子宫一侧。可借助B超协助诊断,必要时腹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3、子宫腺肌病
可有子宫增大、月经增多等。局限型子宫腺肌病类似子宫肌壁间肌瘤,质硬。但子宫腺肌病有继发性痛经明显,子宫多呈均匀增大,很少超过3个月妊娠子宫大小。B超可有助于诊断。但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可能会两者并存。
4、子宫恶性肿瘤
①子宫肉瘤:生长迅速,多有腹痛、腹部包块及不规则阴道流血,B超和磁共振检查有助于鉴别。
②子宫内膜癌:以绝经后阴道流血为主要状态,子宫呈均匀增大或正常,质软。应注意围绝经期妇女肌瘤可合并子宫内膜癌。诊刮或宫腔镜有助于鉴别。
③子宫颈癌: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及白带增多或不正常排液等症状,可借助B超、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宫颈活检等鉴别。
5、其他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盆腔炎性包块、子宫畸形等,可根据病史、体征及B超检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