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病都有什么症状
弓形虫病都有什么症状
1、免疫功能正常人的获得性弓形虫病:大多数病人无症状,有症状者约10%—20%,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全身不适,夜间出汗,肌肉疼痛,咽痛,皮疹,肝,脾肿大,全身淋巴结肿大等,淋巴结肿大较为突出,除浅淋巴结肿大外,纵隔,肠系膜,腹膜后等深部淋巴结也可肿大,腹腔内淋巴结肿大时可伴有腹痛,肿大的淋巴结质硬,可伴有压痛但不化脓,症状和体征一般持续1—3周消失,少数病程可达1年,个别病人可出现持续性高热,单例视网膜脉络膜炎,一过性肺炎,胸腔积液,肝炎,心包炎,心肌炎,吉兰—巴雷综合征,颅内占位病变和脑膜脑炎等。
2、免疫功能缺陷病人的获得性弓形虫病: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患者感染弓形虫的危险性极大,特别是潜在性感染的复发,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性弓形虫病的淋巴结病变可不明显,可能出现广泛播散和迅速发生的致命性感染,表现为高热,肺炎,皮疹,肝脾肿大,心肌炎,肌炎,丸炎,甚至引起脑弓形虫病,典型的脑弓形虫病以亚急性方式起病,有头痛,偏瘫,癫痫发作,视力障碍,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发热与脑膜刺激征较少见,脑脊液检查可见少数红细胞,单核细胞轻度增多,蛋白稍增高,糖可完全正常,偶有降低,CT检查显示脑炎改变,也可呈现单个或多个对比度增强的占位性病灶,直径小于2cm,多发生于基底神经节,强化后呈环形或结节状增强。
孕妇感染弓形虫有什么症状
专家指出:人感染弓形虫后,多数是没有症状的带虫者,只有少数人发病,其中轻型为隐性感染,重者可表现为多器官损害的严重症状。如果你有弓形虫病症状表现的话,一般是淋巴结肿大,但不痛。其他轻微症状可能包括肌肉痛、疲倦、头痛和发热,也可能出现咽喉痛或皮疹。
临床资料表明:感染弓形虫的孕妇,除可出现流产、早产、围产儿死亡外,其妊娠中毒症、产后出血、胎膜早破、产后子宫复位不全及子宫内膜炎的发生率均可见升高。弓形虫可通过胎盘屏障或羊水进入胎儿胃肠道而感染胎儿,使胎儿发生先天性弓形虫病,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造成各种畸形或缺陷。
孕妇感染弓形虫若不进行治疗,约有60%的可能会感染其胎儿。胎儿的感染率往往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增加,但对胎儿的损害以前3个月感染者最为严重,胎儿发生感染越早,发生流产的危险性也越大。胎儿的多发性畸形表现复杂,可有脑积水、无脑儿、小眼、无眼症等种种怪异病状。部分病儿出生时表面虽无异常,但因脑组织已经受损,待若干年后仍可出现智力迟钝或因视网膜炎而失明。
弓形虫病的表现
多数是没有症状的携带者,仅少数人发病,临床上多为隐形感染,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
先天性弓形虫病 主要发生在初次感染的孕妇,呈急性经过,母体感染如发生在妊娠早期,多引起流产、死产或生下发育缺陷儿,妊娠中期感染,多出现死胎、早产和严重的脑、眼疾病,妊娠晚期感染,胎儿发育可正常,但可能早产,或出生数月或数年后才逐渐出现症状;
获得性弓形虫病 因虫体侵袭部位和集体反应性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轻者多为隐形感染,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重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在艾滋病及恶性肿瘤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表现为脑炎、脑膜脑炎、癫痫和精神异常;
弓形虫病的症状
弓形虫病一般根据感染时间不同,分为先天性弓形虫病和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两类,这两种弓形虫病均以隐性感染为多见。弓形虫病的症状多由新近急性感染或潜在病灶活化所致。
1、先天性弓形虫病:弓形虫症状表现复杂。多数婴儿出生时可无症状,其中部分于出生后数月或数年发生视网膜脉络膜炎、斜视、失明、癫痫、精神运动或智力迟钝等。下列不同组合的临床表现:视网膜脉络膜炎、脑积水、小头畸形、无脑儿、颅内钙化等应考虑本病可能。
2、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弓形虫症状病情轻重不一,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可表现急性淋巴结炎最为多见,约占90%。免疫缺损者如艾滋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主要为霍杰金病等)常有显著全身症状,如高热、斑丘疹、肌痛、关节痛、头痛、呕吐、谵妄,并发生脑炎、心肌炎、肺炎、肝炎、胃肠炎等。
3、眼弓形虫病:多数为先天性,后天所见者可能为先天潜在病灶活性所致。弓形虫症状有视力模糊、盲点、怕光、疼痛、泪溢、中心性视力缺失等,很少有全身症状。炎症消退后视力改善,但常不完全恢复。可有玻璃体混浊。
弓形虫可致胎儿脑积水
孕期感染弓形虫可引起胎儿脑积水、脑内钙化等严重后果
弓形虫可通过母体的血液、胎盘、子宫、羊水、阴道等多种途径,使胚胎或胎儿感染,引起很多不良结果。患急性弓形虫病的孕妇,发生垂直传播的可能性较大,感染时胎儿越小,妊娠时间越短,胎儿受损越严重。若胎龄小于3个月,多引起流产。幸存者弓形虫滋养体可经形成病灶的胎盘感染子宫内的胎儿,引起先天性弓形虫病,为全身感染性疾病,有视网膜脉络膜炎、脑内钙化、脑积水三大临床表现。
猫是弓形虫主要传染源,怀孕前后尽量别接触
很多哺乳动物都可能传染弓形虫,尤其是猫,是已知惟一能产生卵囊的家畜,是人畜的主要传染源。弓形虫寄生在猫的肠黏膜上,它的虫卵随猫的便便排出,在泥土中能存活1年之久。
弓形虫多藏在这些地方:猫窝里受污染的东东;被猫的便便污染的土壤;生的、半生不熟的家禽类肉食;未经消毒的羊奶、酸乳酪和奶酪;没洗干净和经过烹饪的蔬菜水果等等。
补充阅读:如何预防弓形虫感染对胎儿的影响
1、怀孕前:应先去做弓形虫抗体检查
孕妇感染弓形虫后一般没有症状,难以识别。因此,在怀孕前就应到医院进行咨询,特别是既往有过不良孕产史、免疫功能低下、家中喂养了宠物、喜欢吃半熟肉类食物或有生食蔬菜等习惯的女性等高危人群,一定要抽血检查一下体内抗弓形虫抗体是否为阳性。
2、怀孕后:抗体检查结果决定宠物的去留
如果IgM抗体为阳性,多说明近期内有感染,暂时不能怀孕,需要进行治疗,待治愈后方可考虑怀孕。
如果抗体均为阴性,多说明身体还未受到过感染,那么在孕前及孕后更要小心。如果觉得自己难以保证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保险起见在怀孕期间还是暂别宠物为上策。因为,身体里没有相关抗体,又属于易感人群。最好在妊娠早、中、晚期分别进行复查。
吃烧烤寄生虫 弓形虫:和人一样爱吃涮锅
弓形虫病最会隐藏,除了接触过猫狗,最多的原因就是涮火锅一味追求鲜嫩口感,肉片入锅蘸蘸热水就出来,真是名副其实的“涮”。不少患者查出弓形虫还以为检查结果有误,明明家里家外都不接触猫狗,气呼呼找医院理论,在感染科才了解真相。
一般来说,羊群中弓形虫的感染率为61.4%、牛为13.2%,弓形虫的幼虫往往藏匿在这类受感染的动物肌肉细胞中,肉眼是无法看到的。人们吃火锅时,往往只把肉片稍稍一烫,这种短暂的加热并不能杀死寄生在肉片细胞内的弓形虫幼虫。
症状:正常人感染弓形虫绝大多数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只有少数人初次感染时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关节痛和腹痛,几天或数周后随着人体产生免疫力,症状消失。但是,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或有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弓形虫感染便会转为急性或亚急性感染,这时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有的甚至发生严重的后果。
注意:吃火锅时,火锅肉要切薄、煮熟。涮火锅时各类肉制品要煮熟,使食物在火锅汤料温度达到100℃时涮煮并保持一定的时间,目测鸡肉、鱼肉变成白色,猪牛羊肉变成浅褐色,虾蟹变成橙红色,加热食物的体积较大时,要延长加热时间。
孕妇过密接触宠物易感染弓形虫
弓形虫病或无症状 可不治自愈
对于正常人来说,感染弓形虫只是无关痛痒。绝大多数人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往往感染后没有察觉就不治自愈了。只有少数人初次感染时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关节痛和腹痛等症状,几天或数周后随着人体产生免疫力,症状消失,只是形成的包囊在身体里存在几个月、好几年或者更长时间,一般也可自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如爱滋病人等,如果发生感染,后果就不容小觑了。此外,对于准妈妈来说,感染弓形虫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也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后果。
胡淑君主任建议,对早期妊娠检测TOX-IgM抗体阳性者,建议终止妊娠;对中晚期妊娠检测TOX-IgM抗体阳性者,可适当服用乙酰螺旋霉素、乙胺嘧啶片、磺胺类药物治疗。
初次感染弓形虫 可获终身免疫
胡淑君主任指出,正常人初次感染弓形虫之后,即可获得终身免疫。当体内存在保护性抗体的孕妇再次感染弓形虫时,其未出生的胎儿可受到准妈妈的免疫系统的保护。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感染过弓形虫呢?一般情况下感染弓形虫后身体的免疫能力启动产生TOX-IgG,这种抗体能够对再次进入身体的弓形虫起到抵抗作用,故TOX-IgG为保护性抗体。孕前检测如果TOX-IgG呈阳性,证明既往曾感染弓形虫,目前已产生保护性抗体。
弓形虫是怎样传播的
任何动物食入弓形虫的包囊,卵囊或活体,都能受到感染而患弓形虫病。猫科动物的粪便中,常带有卵囊。可以污染草原、牧场、蔬菜、水果等。猫的身上和口腔内常常有弓形虫包囊和活体。直接接触猫易受感染。狗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也可以传染弓形虫,但是它的粪便和排泄物却都没有传染性,所以单纯和狗接触不会感染弓形虫病。其他家畜、家禽,如:鸡、鸭、鹅、猪、牛、马、羊等动物体内有时带弓形虫包囊和活体。所以食用肉、蛋奶也可能感染,鱼肉体内有时也有弓形虫包囊或活体。
鱼也是一个传染源,另外某些吸血昆虫,叮咬人时也可以感染。人和人之间也可以互相传染。怀孕妇女,可以把弓形虫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患弓形虫病的妇女,在怀孕期如果有血播期(即弓形体、燕形体、尖形体活动)胎儿一定被感染。所有胎儿80%为隐伏性的慢性弓形虫病患者,携带终生。还有一部分成为多病型体质,实际是多病型弓形虫病患者。很少一部分成为死胎畸形、弱智。在哺乳期,因婴儿成为"带病免疫"者,所以尽管母乳中带有弓形虫,婴儿并无大碍,每喂一次奶,便接种一次活疫苗。婴儿可以照常发育成长。但症状轻重不一。患有弓形虫病的妇女,在月经期弓形虫活动最强烈。妇女所排的经血里面常含有大量的弓形虫包囊,是一个不小的传染源。决不应忽视。
另外,患弓形虫病人的尿液中,唾液中、眼泪中、鼻涕中、男人的精液中、有时带有弓形虫包囊。人类通过性行为可以互相传染。急性发作的病人的喷嚏,可以成为飞沫传染源。市售的各种肉制品、香肠、火腿肠、罐头也都可以成为传染源。奶制品、奶油制品、蛋类制品、蛋糕、各类饼干、点心、冰点有时也能成为传染源。总之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鱼、肉、蛋、奶及其制品、都有可能传染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真的能导致不孕吗
弓形虫病是一种全球性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性传染病,我国感染率占总人口的5%一20%,弓形虫病是可以导致不孕,危及胎儿。此外,弓形虫还是肿瘤患者、艾滋病人致死的原因之一。家畜感染后则容易导致成批死亡。弓形虫是分布于细胞内的寄生虫,在猫体内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在有性繁殖时产生卵囊,随粪便排出,感染人类。弓形虫病感染的途径有:
一、经损伤的皮肤、黏膜等感染人类,常见于外科、口腔科工作者、助产士、屠宰工人、饲养员等。
二、经空气、尘埃(含卵囊)传播,常见于环卫工人。
三、胃肠道,如进食含卵囊的水果、蔬菜等。
四、接触传播,如接吻、性交等。
五、经输血传播。
六、孕妇经胎盘传至胎儿。
弓形虫在人体内只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滋养体。滋养体在肌肉、脑等细胞内形成包囊,可长期存在 于宿主(人体)的组织内。人食用含包囊的未熟的肉、乳、蛋 等,也可感染。人和动物的血、分泌物、排泄物中含有弓形虫 的滋养体,也可在短期内引起人畜感染。妇女感染弓形虫病后 因80%一90%无症状而被忽略,出现症状也无特征。起病时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经2—4周,出现低热、全身不适、咽痛、淋巴结肿大,重者有斑疹,肝脾大。慢性弓形虫病可有子宫内膜炎、子宫肌壁损害、间脑损害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故而致不孕、重复流产。
养猫会导致胎儿畸形吗
由于猫是一种弓形虫的终宿主,养猫的女性极易受其影响而染上弓形虫病,通过胎盘侵染胎儿。弓形虫属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球虫目艾美尔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病因。
胎儿受弓形虫的先天感染,可导致流产、死产、婴儿弓形虫病。在美国,每年大约出生3000名先天性弓形虫病患儿,而在其他的一些西方国家,每千名活产婴儿中大约也有1~7名患有弓形虫病。
大部分受感染的胎儿没有症状,但却埋下了隐患,因为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会在成年后约二三十岁时发病,出现视力不足、失明及智力障碍、癫痫,甚至死亡。
对准妈妈而言,最重要的是远离弓形虫。这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消灭病猫,少与猫咪接触;搞好环境卫生,特别是水、粪管理,防止猫粪污染水源、食物和饲料;遵守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不吃生的或不熟的肉和生乳、生蛋等;饭前便后要洗手。
此外,由于妊娠初期感染本病多引发胎儿严重畸形,故遇此情况应进行人工流产;药物治疗仅适用于怀孕4~5个月以后的准妈妈。但不管属于何种情况,使用何种药物,都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后天性弓形虫病和先天性弓形虫病分别是什么
按照弓形虫感染人体的不同时机,分为后天性弓形虫病和先天性弓形虫病:
(1)后天性弓形虫病就是人体在出生后被弓形虫感染,常被称为获得性弓形虫病;
(2)先天性弓形虫病是感染了弓形虫病的孕妇通过胎盘感染了子宫内的胎儿。
人感染弓形虫的症状有什么
1、 急性感染:
重型急性感染少见。可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可上升到40摄氏度或更高伴有寒颤。呈驰张热或稽留热,持续2- 3周,随体温上升,急性症状加重,头痛剧烈,全身肌肉疼痛以眼部和背部疼痛为甚。面部潮红眼球结膜充血、出现神情滞呆、无欲状态、还可出现嗜睡、昏迷或狂躁等精神、神经症状。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病情经过较严重,可造成死亡。有的患者可出现斑疹,麻疹样皮疹,红斑结节性皮疹,可持续两周,有的可留无色栗粒小疹,或紫褐瘢痕,数十年。也可出现淋巴结、肝、脾肿大。常伴有脑膜脑炎、肝炎、肺炎、心肌炎、心包炎、可导致死亡。有的患者出现视网膜炎、脉络膜炎。急性感染是全身的,受损部位可以是全身的,也可以是某一器官或某几个器官。
轻型急性感染,全身症状不太明显,类似一次感冒,或一次急性胃肠炎。
2、 慢性弓形虫病急性发作
慢性弓形虫病急性发作,其症状和急性感染大致相同。只是因患者大多有免疫,因此症状大都不太重。有些患者是先天弓形虫病。初次感染是在胎盘内发生的。急性发作有的属于重复感染;有的属于体内原有的弓形虫周期性活动,或某种原因宿主免疫力下降,弓形虫突然活动。
急性弓形虫病,除少数死亡外,全部转为慢性弓形虫病,弓形虫在人体内潜伏下来,以破坏大脑和心血管系统为主的周期性活动,伴随宿主终生。
3、 爆发性
当免疫受到抑制时,或患有肿瘤、白血病、艾滋病、或慢性弓形体病晚期等病时,患者免疫力大幅度下降,可导致弓形体爆发,引起死亡,此为爆发型。
弓形虫治疗方法
先天性弓形虫病的预后的较严重,无论有无症状,都必须治疗。后天性感染凡有症状者也都需要治疗。弓形虫眼病患者应同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目前有一定疗效的药物有三种:
1.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并用急性期可合并应用。磺胺嘧啶50~150mg/kg·d,分4次口服,乙胺嘧啶1mg/kg·d,分2次口服,经2~4天后将剂量减半,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25mg。两种药合用疗程约2~4周。乙胺嘧啶排泄极慢,易引起中毒,发生叶酸缺乏及骨髓造血抑制现象,故用药时给叶酸5mg口服,每天3次,或醛氢叶酸5mg肌注,每周2次,并可给酵母片口服以减少毒性反应。
2.螺旋霉素(spiravngcin)有抗弓形虫作用,且能通过胎盘,孕妇每天口服3g,脐带血中浓度高出3~5倍。有认为应用螺旋霉素可使胎儿先天感染减少50%~70%。本药对胎儿无不良影响,适用于妊娠期治疗。治疗方法常与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交替使用,20~30天为一疗程。先天性弓形虫病需用乙胺嘧啶-磺胺嘧啶2~4个疗程,每疗程间隔期为一个月,这时公用螺旋霉素治疗,剂量为100mg/kg·d,1岁以后可停止用药,待有急性发作时再重复治疗。
近来有报道复方新诺明对细胞内弓形虫特别有效,并容易通过胎盘,对胎儿弓形虫感染的疗效优于螺旋霉素。对人体霉性明显低于乙胺嘧啶-磺胺类。
弓形虫脉络膜炎应先用乙胺嘧啶-磺胺嘧啶20~30天,然后用螺旋霉素加用皮质激素强的松治疗1~2mg/kg·d,直至炎症病变吸收,逐渐减量至停药,以免发生临床反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