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防治小儿感冒的方法
正确防治小儿感冒的方法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小儿增减衣服。由于小儿活泼好动,容易出汗,所以不要给小儿穿得太多。
3、对大一点的孩子要适当增加室外活动,增强体质。
4、在感冒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多、空气混浊的公共场所。
5、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6、哺乳期母亲患了感冒,应在洗净双手和戴上口罩后给婴儿喂奶。母亲若有发热,可将奶水挤出,煮沸后再喂或改喂配方奶。
7、家人患感冒时,可以把家中的门窗关紧后用醋熏蒸,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使用空气加湿及清洁设备。病人应尽量少与小儿接触。
8、对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儿主要应加强护理,包括多饮水、注意休息、保证营养、保暖和呼吸新鲜空气等。在确定继发了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抗生素。
夏季该给小儿准备哪些药
夏季该给小儿准备哪些药 金银花露有清热解毒,宣散风热之功,可治疗小儿暑热口渴,痱子,疖肿及感冒等。可将药液倒出一部分,兑温开水一起饮用。 板蓝根冲剂有凉血解毒,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之功,可治疗感冒,扁桃体炎,腮腺炎,咽喉肿痛等。一般每次5克,温开水冲饮。 藿香正气液(水)有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之功,可治疗小儿感冒、呕吐、腹泄、中暑,食欲不振等。
取2支藿香正气水倒入浴水中洗浴,可防治小儿暑痱,疖肿。 双黄连口服液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之功,可治疗小儿感染,支气管炎咳嗽,暑湿泻泄,小便短少或见尿黄等。
正柴胡饮冲剂 有疏风清热之功,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 小儿牛磺酸颗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疖肿,暑痱,肠炎腹泻等。 炉甘石洗剂可收敛止痒,化湿生肌,治疗暑痱,脓疱疮。
风油精可芳香驱蚊,止痛止痒,治疗蚊虫叮咬,虫咬皮炎。每日倒一点在浴水中洗浴,可防治暑痱,蚊虫叮咬,小儿感冒发热及夏季热。 云南白药粉剂及酊剂 有活血止痛之功,粉剂贴脐可治疗小儿腹泻;粉剂及酊剂外用可治疗小儿皮肤搽伤,瘀血疼痛。
在准备这些防暑保健药物时,可顺便清理一下小药箱,对过期、变质的药品应及时扔掉。高温天气,一些药物,如颗粒剂、糖衣片,容易受潮而变质,应放在阴凉处保存。糖浆剂开启后最好放在冰箱中保存。
治小儿感冒有什么中药
( 1 )九宝丹:具有发汗解表、止嗽化痰、健胃消食的功能。主要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怕冷发热、头痛肢酸、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等,每服1 丸(每丸3 克,日服2 次、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 2 )妙灵丹:具有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外感风邪、肺胃蕴热引起的头痛、发热、怕冷、无汗或微汗、鼻塞流涕、咳嗽痰多、咽喉肿痛、气促作喘、口渴、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出现惊风抽搐等症。此丹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的常用成药。每服l 丸(每丸重1 . 5 克),日服2 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下。
( 3 )小儿感冒冲剂:能够清热解表,主要用于小儿感冒发热,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均可应用。日服2 次,每袋24 克。1 岁以内每袋分4 次服,1 一3 岁每袋分3 次服,4-7 岁每袋分2 次服,8 -12 岁每袋1 次服。温开水冲服即可。
( 4 )小儿保元丹:具有清热解表、镇惊化痰之功。适用于小儿感冒风寒、痰热内闭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鼻塞不通、流清涕、咳嗽痰盛、气促作喘、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烦躁不安、神昏抽搐等症。是治疗小儿感冒未解、里热炽盛引起的高热喘促为主症的常用中成药.每服1 丸(每丸重0.9 克),日服2 次。薄荷、钩藤煎汤或温白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春季儿童感冒
感冒所致的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的先兆,家长们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
一是察脉。安静时孩子的脉搏每分钟少于60次或超过120次,或跳几下后出现较长的间隙,这种过慢或过快和不规则的脉搏,都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二是察色。由于病毒侵犯了心肌,影响了心脏的功能,使人体缺氧,孩子的烧虽说退了,但脸色总缓不过来,面色灰白,口唇发青发紫。
三是察气。平时小儿精神很好,感冒后精神“打蔫”,总叫头昏没劲,动一下就喘气、胸闷、心慌。
病毒性心肌炎关键在于预防,要及时治好感冒。小儿感冒的防治措施:
(1)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3—4次。
(2)中药调治。小儿感冒一般有风热型、风寒型、风寒挟湿等类型,但多数见风热型。中医云:“无火不伤风。”小儿感冒多系内有积热,外受风邪寒气而成。小儿感冒其病位在肺,病邪是风,因此中药治疗宜宣肺祛风、清热解毒。可选用:北杏、苏叶、银花、防风、大青叶、黄芩、红枣、生姜、甘草、茯苓,水煎服。按患儿体重及虚实情况,增感其药与量。
(3)防寒保暖。注意小儿的衣着,穿衣要适当,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4)平衡膳食。多吃牛奶、肉类、蛋、水果、蔬菜、红薯(番薯)等,以增加身体抵抗力。
(5)注意手的卫生。便后饭前要洗手。
(6)病儿症状较重时应及时到医院儿科诊治。
(7)适当运动。多增加户外活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最为适宜。
小儿感冒的6种食疗方法
1、生姜苏梗汤
食材:生姜、苏梗、陈皮、山楂6-9g。
制作:将方中各药草放入砂锅中,用非开水浸泡10分钟,再加热煮沸,滤去残渣,加白糖、食盐少许即可。每日1剂,频频饮服,3剂为1个疗程。
功效:生姜可以散风寒,行气宽中;陈皮可以理气燥湿;山楂可以消食化积;此食疗主要治疗小儿感冒见消化不良、呕吐。
2、双花饮
食材:金银花30gP山植10g,蜂蜜25go 。
做法:将金银花、山植置砂锅中,加清水适量,以文火煎煮15分钟,滤去残渣,加人蜂蜜,搅拌均匀即可。1—2日1剂,频频饮服,3剂为1疗程。
功效:此食疗可以疏风情热,消食和胃,润燥生律。主治小儿风热感冒。
3、二香饮
食材:香薷,藿香各10g,炒谷芽、炒麦芽各12g。
制法:将各味共入砂锅,加清水适量,煎开后再熬15分钟,滤去残渣,加少许白糖即可服用。每日l剂,分次喂服,5天为1疗程。
功效:此食疗祛风散寒,化湿和胃,消食去积。主治小儿风寒感冒夹食滞。
4、金蝉神曲饮
食材:金银花15g,蝉蜕5g,神曲10g。
制法:将各昧共置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煎开以文火煮15—20分钟,滤去残渣,加少许白糖服用。每日1剂,分次喂服。幼儿可每2天学龄前儿童可3天2剂,5天为1疗程。
功效:此食疗可以疏风情热,解表消食滞。主治小儿感冒挟食。
5、葱鼓茶
食材:葱白10g,淡豆鼓15g,生姜3片,红糖适量。
制法:将葱白洗净切段,与豆妓、生姜共置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15分钟,滤去残渣,加红糖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用,饮后盖被子睡觉。待发微汗为佳,3剂为1疗程。
功效:此食疗可以发散风寒,宣肺解表。主治小儿风寒感冒。
6、香仁茶
食材:香薷、藿香、薏苡仁各10—15g,山楂10g 。
制法:将以上各味共置砂锅中,加清水600nJ,以武火煎沸,再改以文火煎煮至200lnl,滤去残渣,加冰糖、食盐各少许即可。
功效:祛暑解表,化湿和胃。主治小儿暑湿感冒。
三步推拿巧治小儿感冒
1、让小孩子采取仰卧的姿势,然后家长在其右侧,家长右手五指稍微分开,然后用五指指端螺纹面为着力点,在小儿的胸部沿着患儿肋骨走向进行左右平推。时间3—5分钟为佳,在这提醒家长,在力度方面一定要尽量轻柔;
2、用中指尖点揉患儿天突穴10—30秒。力量不可过重,以免造成呛咳甚至窒息;家长左手握住患儿手部,分别用右手拇指腹擦推小儿左右两手臂外侧部,至局部皮肤红润。可先涂少许粉或油剂防止擦破皮肤;
3、患儿俯卧,家长左手托住宝宝胸部,防止口鼻部阻塞。右手掌心在其背部揉推至局部皮肤红润,以两侧肩胛骨部为重点(肩胛骨部有两肺叶所在),并点揉天宗穴,此法具有润肺作用。并用掌根揉推小儿脊柱胸段(两肩胛骨间脊柱部)3-5分钟左右,可以增强呼吸系统的免疫力。
在此,小编提醒广大父母朋友们注意:首先应该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治疗后、指导下进行配合、巩固疗效,切不可一出现咳嗽就盲目自己操作,小儿病情发展迅速、变化多端。应密切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和全身状况。患儿平时应多饮温开水,少食冷饮、饮料、奶油、炸烤及肥腻之物。如果是母乳喂养的患儿,乳母应保暖、妈妈也要对以上食物慎用,在保证营养基础上清淡为主,少食青菜、生菜,可适当食用萝卜汤、肚肺汤,平时还应加强锻炼和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
小儿迎香穴的位置在哪里
迎香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鼻为肺窍,穴居两侧,揉之能宣肺气,通鼻窍,用于感冒或慢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塞流涕,呼吸不畅,效果较好,多与清肺经,拿风池等合用。小儿推拿揉迎香有祛风通窍之功,主治小儿感冒,鼻出血,口喎,鼻流清涕,鼻塞不同,呼吸不畅,急慢性鼻炎等病症。
揉耳后高骨作用 揉耳后高骨功效主治
揉耳后高骨有疏风解表,安神除烦,防治惊风等功效,主治小儿感冒,头痛,惊风,烦躁不安等病症。
拿风池小儿推拿手法 拿风池的作用
拿风池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主治小儿感冒,头痛,发热,颈项强痛等病症。对外感或风湿所致头痛,身痛,颈强等,有良好止痛效果。对头晕目眩,流涕,流泪等有效;此外擦风池还能预防感冒,醒脑明目,具有保健功效。
小儿推拿揉迎香手法 揉迎香主治疾病
小儿推拿揉迎香有祛风通窍之功,主治小儿感冒,鼻出血,口喎,鼻流清涕,鼻塞不同,呼吸不畅,急慢性鼻炎等病症。
不要把小儿肺炎当感冒治
当心!不要把小儿肺炎当感冒治:小儿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等,发病可急可缓,一般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数天后发病。小儿肺炎有时与感冒的症状相似,容易混淆。家长有必要掌握这两种小儿常见病的鉴别知识,以便及早医治。鉴别小儿肺炎和感冒主要应注意观察以下6点:
体温:小儿肺炎大多发热,而且多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退,如用退热药只能暂时退烧。小儿感冒也发热,但持续时间较短,用退热药效果也较明显。
呼吸:小儿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息,且程度较重,常引起呼吸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或喘息一般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表现为憋气、鼻翼扇动、口唇发紫,提示病性严重,切不可拖延。
精神状态:小儿感冒时,一般精神状态较好,还能玩耍。小儿患肺炎时,精神状态不佳,常烦躁、哭闹不安,或昏睡、抽风等。
饮食:小儿感冒,饮食尚正常。但患肺炎时,食欲显着下降,不吃东西,不吃奶,不喝水,常因憋气而哭闹不安。患儿还可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睡眠:小儿感冒时,睡眠尚正常。但患肺炎后,多易醒,爱哭闹,甚至惊厥。
声音:肺炎患儿在吸气末期会听到“咕噜”、“咕噜”般的声音,称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小儿感冒一般不会有此种声音。由于小儿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用耳朵听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家长可在孩子安静时,在其脊柱两侧胸壁仔细倾听。
当心!不要把小儿肺炎当感冒治:对于小儿肺炎的判断上述几点的内容已经给出了介绍,希望对小儿肺炎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减轻孩子的痛苦。
小儿冬季感冒不妨试试以下偏方
偏方1
组成:白菜根3 个、连须葱白7 根。
用法:将上药切碎,加水煮开15 分钟,加入适量白糖,趁热服下。
主治:小儿感冒,服后令患儿卧床盖被发汗,汗出效佳。
偏方2
组成:葱白适量。
用法:将葱白切细,用开水泡汤乘热熏口鼻。
主治:小儿感冒。
偏方3
组成:大葱1 握。
用法:捣烂取汁,少加麻油和匀,蘸葱油摩擦小儿之心口、头顶、背脊等处,每处摩擦十数下,擦完后用厚衣包裹,略疏微汗。
主治:本方适用于小儿由于感受风寒,饮食不节,时行痘疹所致之发热。
偏方4
组成:葱白500 克、大蒜250 克。
用法:将上药切碎煎取浓汁,每次服10 毫升,连服3~5 天,每日3次。
主治:预防小儿感冒。
偏方5
组成:大白菜根3 个、大葱根7 个。
用法:同剁碎,加水煮开15 分钟,加白糖少许趁热喝下,卧床盖被发汗,避风。
主治:小儿感冒。
偏方6
组成:明矾12 克、烧酒适量、面粉少许。
用法:明矾用烧酒浸化后,与面粉拌匀,制成饼状,敷于患者脚心处,每日换药1~2 次,连续2~3 日。
主治:小儿感冒,风痰奎塞,呼吸困难。
偏方7
组成:黑芝麻、冰糖、蜂蜜适量。
用法:黑芝麻炒香捣碎,加冰糖或蜂蜜,用温开水冲服。
主治:小儿感冒,风寒咳嗽。
偏方8
组成:花生仁、大枣、蜜糖各30 克。
用法:将上3 味加入适量水炖至1~2 小时,喝汤。
主治:小儿感冒,久咳不止。
偏方9
组成:白萝卜5 段、生姜0.5 克、大枣10 个。
用法:一起煮,喝汤吃枣,发汗。
主治:小儿感冒,呼吸不畅,流清涕。
小儿感冒要按年龄选药
一、治疗小儿感冒一定要分年龄段
因为不同年龄小儿感冒所表现的症状不同,药物选择也应区别对待。
1、婴儿:6个月以下婴儿因为从母体中带来的免疫力,生病的几率较少,症状表现以鼻塞为主,大多不发热,所以药物的选择以滴鼻剂为主;
2、幼儿:6个月至3岁的儿童是感冒的高发人群,高热和卡他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以及咳嗽症状明显,在高热时,先退高热,待热度降至39℃以下后,及时使用感冒药如小白小儿感冒糖浆。防止单纯退热,使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加重而延误病情;
3、少儿:3岁以上的小儿感冒,其他症状相对明显,有发热但多为中度发热,药物选择也以感冒药为主如小白小儿感冒糖浆。
二、小儿发热有高低,选药各不同
小儿感冒39度以上高热,应退高热,待体温降至39度以下,即换用感冒药如小白小儿感冒糖浆对症治疗。
小儿感冒39度以下中、低度发热,小儿感冒药---小白是您正确的选择。
三、小儿感冒、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是小儿感冒治疗的原则。
咽痛、发热、肌肉酸痛,选用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急性呼吸道感染(ART)委员会推荐首选。
咳嗽可以选择氢溴酸右美沙酚和可待因,但可待因有成瘾性,而右美沙酚为非麻醉性镇咳药,被WHO和美国FDA推崇使用。
针对常见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卡他症状,常用的药物有伪麻黄碱和扑尔敏。
如果小儿感冒具有以上一种或几种组合症状,则具有通鼻、止咳、镇痛、退热作用的小儿感冒药是正确的选择。
四、警惕扑尔敏,选药要当心
因为扑尔敏作为抗过敏药,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中枢抑制作用:头晕、嗜睡;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