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小儿哮喘治疗原则:降气化痰,平喘。推拿方:清肺经,推揉膻中,揉天突,搓摩胁肋,揉肺俞,运内八卦。发热加清天河水,畏寒加推三关,揉外劳;久病体虚,肾不纳气者加推三关;补脾经,补胃经,揉丹田,清肺经改为补肺经。
清肺经
位置:环指掌面。(无名指掌面)
推拿手法:拇指在患儿的无名指掌面,自指根向指尖直推100-300次。
推拿功效:清肺经能清热宣肺。主要用于治疗哮喘,感冒,咳嗽,自汗,盗汗等。
推揉膻中
位置:位于两乳头连线之中点处。
推拿手法:中指按于患儿膻中穴,顺时针旋揉50-100次,再逆时针旋揉50-100次。
推拿功效:推揉膻中能止咳平喘,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哮喘,咳嗽等。
揉天突
位置: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推拿手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揉按天突30-50次,力度轻柔,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揉天突可以降逆止呕,理气平喘,主治小儿哮喘,打嗝,咳嗽,呕吐,咽喉炎,咽喉肿痛等症。
揉肺俞
位置: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先以顺时针方向揉按肺俞50-10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50-100次。
推拿功效: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主治哮喘,咳嗽,痰鸣,胸闷,胸痛等症。
儿童哮喘推拿哪个部位 小儿哮喘日常养护
1.哮喘发作期应注意让患儿在安静的环境下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饮食宜清淡消化,忌食过咸,过甜,生冷食物。
3.缓解期应加强营养,多见阳光,适当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防止感冒。
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治疗原则:降气化痰,平喘。
推拿方:清肺经,推揉膻中,揉天突,搓摩胁肋,揉肺俞,运内八卦。发热加清天河水,畏寒加推三关,揉外劳;久病体虚,肾不纳气者加推三关;补脾经,补胃经,揉丹田,清肺经改为补肺经。
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外感风邪哮喘推拿手法
主证:恶寒,头痛,发热,无汗,咳嗽气喘,痰声漉漉,唇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则:解表发汗。
取穴:揉阳池穴,揉一窝风穴,揉小天心各5分钟;推清肺经8分钟;推退下六腑10分钟;拿列缺2-3分钟。配穴:揉掌小横纹5分钟,推下板门6分钟。
推拿功效:揉阳池,一窝风,小天心疏解风邪散寒;推清肺金,推下板门,揉小横纹,顺气化痰,止咳定喘;拿列缺穴,使邪随汗解;推退下六腑以清热退烧。
婴儿哮喘推拿手法图 痰饮哮喘推拿手法
主证:突然发作,气促喘急,喉中有哮鸣声,痰多不易咯出,甚则抬肩欠肚,呼气延长,往往不易平卧,经过一段时间,痰涎咯出,略见平静,稍停又复喘促,食欲减退,比准色青明显,面黄,苔薄白,脉沉细或紧。
治则:宣肺,散寒,定喘。
取穴:推补脾土10分钟,推下板门10分钟,运肺经10分钟,揉外劳宫12分钟,揉二人上马12分钟;配穴掌揉小横纹8分钟,逆运内八卦8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脾土,揉外劳宫以健脾温中化饮;推下板门,运肺金以疏通三焦,降逆肃肺,祛痰定喘;揉二人上马与揉外劳宫配伍,可起到温肾阳,回生脾土,增强运化机能的作用,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痰消喘自止。
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小儿哮喘症状分析
寒哮:寒主收引,肺气闭郁,宣肃失司,则气逆喘急;气逆痰动,痰气搏结,上击咽喉,气息阻滞,以致喉中痰鸣,哮喘发作;阳为寒困,气不化水,故痰涎清稀,或咳白沫;卫阳阻遏,腠理闭塞,形体湿温,故恶寒蜷卧,无汗,鼻塞声重,四肢欠温;舌脉,指纹以皆风寒之象。
热哮:痰火气结,郁滞于肺,肃降失司,上搏咽喉,气道壅塞,故见咳嗽气喘,喉间痰鸣,息粗气急,张口抬肩;肺胃热炽,伤津炼液,故痰稠色黄,口干多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痰火扰心,心神不宁,则烦躁不宁;面色,舌,脉,指纹亦皆痰热之象。
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小儿哮喘推拿方解
寒哮:揉风池,上推天门,揉二扇门,黄蜂入洞,推三关以祛风散寒,开腠发汗;泻肺经,推膻中,拿丰隆以宣降肺气,祛痰平喘;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凤凰展翅,揉外劳以温里散寒,化痰降逆;补脾土,揉板门以健中运湿,而除顽痰。
热哮:清肺经,板门,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名月,以清热泻火;清肺经,下推膻中,拿丰隆,以宣降肺气,化痰平喘;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按弦走搓摩,苍龙摆尾,揉内劳,以清热除痰,行气降逆;清脾土,揉掌小横纹,以健运除湿,消顽痰。
缓解期:补脾土,揉板门,足三里,猿猴摘果以补脾和胃,健运消积;补肺经,揉肺俞,推三关以益气补肺,固表;补肾水,揉外劳以补肾培元;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按弦走搓摩,以行气活血。
小儿推拿哮喘手法图解 小儿哮喘主证
寒哮:咳嗽气喘,喉间痰鸣,痰涎清稀,或咳白沫,恶寒蜷卧,无汗,鼻塞声重,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浮紧,指纹青红。
热哮:咳嗽哮喘,喉间痰鸣,息粗气急,张口抬肩,痰稠色黄,烦躁不宁,口干多饮,面唇舌红,或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苔黄,脉滑数,指纹青紫。
小孩哮喘推拿手法图 揉天突
位置: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推拿手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揉按天突30-50次,力度轻柔,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揉天突可以降逆止呕,理气平喘,主治小儿哮喘,打嗝,咳嗽,呕吐,咽喉炎,咽喉肿痛等症。
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中医认为,小儿肺、脾、肾三脏不足,特别是先天禀赋不足,脾气虚弱、痰浊内生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因素。哮喘发作主要表现:喉间哮呜,呼吸困难,咯痰不爽。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
哮喘宝宝推拿保健法着重于宣肺、健脾、补肾,化痰平喘。家有哮喘宝宝的父母们在这个季节可以用一些小儿推拿的方法来给孩子做保健预防。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咳喘患儿的发病症状,并通过配合饮食的调控,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的提高,经过一个或几个疗程的推拿,甚至可以控制和治愈小儿哮喘。
推拿取穴:
1、擦后背肺俞部位和前胸膻中部位至局部发热;
膻中穴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
操作方法:用掌擦法,称擦膻中。
功用:理气化痰、止咳平喘
肺俞穴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方法:用掌擦法,称擦肺俞。
功用: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化痰。
2、揉定喘1-3分钟;
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为大椎穴,大椎穴旁开0.5寸,左右各一。
操作方法:指端揉。
功用:止咳平喘,通宣理肺。
3、补脾经300-500次;
位置:拇指桡侧指端到指根。
操作方法:向心(指尖向指根方向)推为补,称补脾经;
功用:补脾经:健脾胃、补气血。
此外,哮喘宝宝在调理和养护方面也要格外注意,譬如,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并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接触有刺激性的气体、灰尘等过敏原,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等。
小儿哮喘的推拿疗法
1、揉按天突
穴位: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操作:用拇指指腹揉按天突1~2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2、揉按膻中
穴位: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操作:用拇指指腹揉按膻中1~2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3、揉按中府
穴位:位于胸前壁的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操作:用拇指指腹揉按中府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4、推揉肺俞
穴位: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双手拇指指腹推揉肺俞1~2分钟,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
随症推拿疗法:
1、 风寒袭肺型
喘急胸闷,咳嗽,咳痰稀薄,面色发白, 随症加疗法 推三关、清肺经
2、风热犯肺型
喘促气急,咳嗽,面色发红, 随症加疗法 清天河水、掐掌小横纹
3、痰浊阻肺型
气喘咳嗽,痰多而粘,喉中有痰鸣声,胸中发闷,恶心,口淡无味,舌苔白腻。随症加疗法按一窝风、清天河水、揉璇玑
4、肺肾两虚型
咳痰无力,气短声低,口唇发紫。随症加疗法 清肺经、补脾经。
小儿哮喘的按摩疗法
小儿哮喘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小儿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危及小儿的生命健康,所以家长一定要学会一些护理哮喘小儿的常识,中医介绍,按摩可以有效的治疗小儿哮喘,帮助小儿尽早恢复健康。
这里所述的哮喘主要指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该病为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在秋冬二季易发病,每遇气候变化,或某种过敏因素(花粉、鱼虾、某些药物、煤烟、霉菌、棉绒、油漆和灰尘等)即可发病。
小儿哮喘的治疗:
1. 治疗原则:宣肺降气,化痰平喘。
2. 手法处方:清肺经,调脾经,运内八卦,推揉膻中,擦肺俞,揉天突,按弦走搓摩,推天柱骨。
3. 方义:清肺经,擦肺俞──清宣肺气,理气平喘。调脾经,运内八卦──调中助运,理气化痰。揉天突,按弦走搓摩,推天柱骨,推揉膻中──宽胸畅膈,理气化痰,降逆平喘。
4. 加减治疗:
⑴ 寒喘:加推三关,揉外劳宫,掐揉风池以温阳散寒。
⑵ 热喘:加清天河水,推脊柱,清大肠以清热泻火。
⑶ 虚喘:加揉关元,按揉足三里,捏脊以补益脾肾,温阳纳气。
小儿哮喘的日常护理:
1. 天气突变时,注意保暖。
2. 避免接触过敏物。
3. 适当进行室外体育锻炼。
这里所说的推拿疗法,如果你不会就要先学习推拿手法,不可再小儿身体上试手法,以免点到穴位,对小儿的身体健康不好。
小儿推拿哮喘手法图解 小儿哮喘推拿处方
治则:散寒祛痰,降逆平喘。
推拿处方:上推天门,黄蜂入洞,揉风池,外劳,二扇门,板门,泻肺经,推三关,四横纹,补脾土,凤凰展翅,逆运内八卦,推膻中,拿丰隆。
治则:泻火化痰,降逆平喘。
推拿处方:清肺经,脾土,板门,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名月,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揉内劳,掌小横纹,按弦走搓摩,苍龙摆尾,下推膻中,拿丰隆。
治则:调理脾肺。
推拿处方:补脾土,肺金,肾水,揉板门,外劳,推三关,四横纹,运内八卦,按弦走搓摩,猿猴摘果,揉肺俞,足三里。
婴儿哮喘推拿手法图 婴儿哮喘病因
外邪乘虚入侵犯肺,肺气邪气阻遏,失于宣达,痰液阻塞气通,致使肺气闭塞,影响肃降通利所致。
本症虽然是肺经的病,但局部和整体总是相互关联的,尤其与脾肾关系更为密切,归纳起来不外乎寒热,虚实两类。
婴儿哮喘可采用以下手法进行推拿。
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肺虚哮喘推拿手法
主证:胸满气逆,声音地低微,似喘非喘,气息短促,饮食不下,多汗,形体消瘦,低热,口渴,大便稀薄,舌红苔薄,脉微。
治则:健脾益气,化痰定喘。
取穴:推补脾土10分钟,推补肺金8分钟,揉外劳宫10分钟,揉小横纹6分钟。配穴:推退下六腑5分钟,逆运内八卦6分钟,四横纹掐1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脾土,揉外劳宫,推补肺金以健脾益肺,温中化湿浊;揉小横纹止咳定喘,肃肺祛痰;逆运内八卦,掐四横纹以和中降逆利膈,健胃进食;推退下六腑以清虚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