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为什么癌症会出现性别差异

为什么癌症会出现性别差异

由于男女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不同,其所患的某些肿瘤,如生殖系统肿瘤,自然也就不同,而且肿瘤的性质、恶性程度也不尽相同。此外,相同功能系统的肿瘤,男女均可发生,但男女所占的比例则有所不同。因此,总体而言,癌症病种、性质、恶性程度及发病率,与人的性别有较大关系。

男女患肿瘤出现性别差异,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一是生理结构差异。除了生殖系统肿瘤完全不同外,还有一些癌肿也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如喉癌九成发生在男性,可能与喉是男性第二性器官,是男性激素的靶器官有关。实验证明,喉癌患者中血清睾酮水平升高,也许与睾酮(LH)影响有关。二是内分泌差异。如乳腺癌和子宫颈癌都被认为与雌激素有关。三是性格差异。相对而言,男性性格外向者居多,容易激动与暴躁,这些精神因素的刺激与影响,可损害机体的免疫力,易诱发某些癌症。四是生活方式差异。一般而言,嗜烟酗酒者多为男性,两者极易引起相关系统器官的恶变。五是职业差异。一般男性劳动强度大,多数人从事艰苦、有毒行业的工作,如致癌因素较多的职业采矿、石化、装修等。

知道了这些差异,对男女双方都有好处,可以自觉、主动地采取相应的保健和预警措施,把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癌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自闭症为什么男孩多 自闭症与性别有关吗

自闭症与性别有关。自闭症具有家族遗传性,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特别是性染色体。而男女的性染色体差异就决定了自闭症的性别差异,患自闭症的男性远远多于女性,患病比例大约为五比一。


食管癌临床病理及演变趋势有哪些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40岁以上的男性中老年人发病较多。早期病人基本上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可逐渐出现异常感觉。开始时因这种感觉并不影响生活起居而不易引起重视。等到影响到生活的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食管癌病人年龄性别分布:男与女之比为3.05∶1,平均发病年龄为59.6岁。

食管癌病理类型:食管鳞癌占88.9%;食管腺癌占10.3%;未分化癌占0.8%。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因食管癌而死亡的人数已列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发病情况有明显的地区差异。食管癌的高发区一般位于较贫困、经济水平低、饮食缺乏营养的地区。

研究显示,高发年龄在45~65岁,尤以50~65岁为最多。食管癌发病存在性别差异,以男性发病率高,可能与男性吸烟率高有关。

对于食管癌发病率的变化,食管腺癌发病率相对稳定;国内对食管癌发病情况的报道总体显示经济文化发达地区食道癌发病呈稳定或下降,而相对落后地区呈上升趋势。

由于癌症症状是比较隐匿的,所以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癌症缠身。应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与我们的医生进一步沟通交流。

心房颤动的发生存在性别差异

大家都知道,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据调查估计,中国现有心房颤动患者900万。心房颤动对患者主要有两大危害:

(1)一方面由于心房同步收缩性丧失,心室反应不规则及过快的心室率,造成患者的心功能损害;

(2)另一面由于心房内血流缓慢,并产生涡流,内膜受损,形成左房血栓,血栓脱落形成周围血管栓塞,造成患者致残,甚至致死。因此加强对心房颤动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据调查发现,心房颤动的发生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40岁以后心房颤动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65岁以后房颤的发生率陡然增加,而各年龄段男性的发生率均比女性高。据国内最新报道,男性心房颤动发生率比女性要高。心房颤动的性别差异有:

(1)男女性发生心房颤动的预测因子是不同的:男性心房颤动与冠心病有关;而女性心房颤动与心脏瓣膜病(如风湿性心脏病)相关:

(2)女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过程更为复杂。据研究:

①心房颤动发作时的心率女性比男性更快,持续时间更长。

②女性非风湿性心脏病发生的心房颤动比男性更易引发栓塞。

③阵发性心房颤动经电复律或药物复律后,女性更难维持正常窦性心律。

据人群普查结果提示,女性绝经期前极少发生心房颤动,至65岁以后才明显增加,而且女性由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术者多在45岁左右,这味着在这一年龄由于雌激素水平开始下降而症状较多,故有人推测雌激素(“雌二醇”)可能有对抗房性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作用。

总之,由于女性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心房颤动发生的情况与男性有所不同,无论发生的危险因素还是预后均与男性不同,提示在处理女性心房颤动时要考虑这些因素。

女性更易遗传失眠

研究团队从“弗吉尼亚精神和物质使用障碍双胞胎研究”中选取了7500名参与者的数据资料,并通过自评问卷来评估失眠的症状。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因素对失眠症状的影响较大,这种影响会长期保持稳定状态。此外,遗传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的失眠遗传率为59%,而男性则为38%。

发表在《睡眠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与男性相比,基因对女性失眠症状的形成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研究人员称,这是首次提出失眠存在性别差异的正式证据。这一证据也表明,未来可以考虑进行有性别差异的针对性睡眠干预。

宫颈癌疫苗男性可以打吗

可以打。

虽然宫颈癌是女人得的病,而宫颈癌疫苗又主要预防宫颈癌疾病,但这个疫苗除了宫颈癌以外,其他的因HPV病毒感染导致的病症,如:肛门癌、口咽癌和疣的致病病毒也可以预防,除了宫颈恶变以外,其他跟病毒感染有关的癌症是不分性别差异的,而且疫苗注射效果对男女同样有效,因此宫颈癌疫苗在接种性别上并没有男女之分,男性也是可以打的。


易患青光眼原因

1、性别和遗传女性青光眼患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大约是一比四,开角型青光眼无性别差异。青光眼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变,有家族患病史的人占整个发患者群13%-47%。2、局部用药药物也可导致青光眼的发生,往往眼压升高可发生在激素治疗后数天至数年,由于激素广泛使用及满意的抗炎效果,常常掩盖了无症状眼压升高,直到发现了严重的视功能损害时才被发现。3、年龄因素随着我们的年龄逐渐变大,青光眼的发病率也会越来越高的,闭角型青光眼大多是会出现在40岁以上,而50-70岁是最多的。但是开角型青光眼一般出现在20-60岁之间。再加上现在的人受到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这种疾病也在慢慢的上升。4、遗传因素青光眼的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有关,青光眼属多基因遗传性病变,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6倍,如果父母曾患有青光眼,那么子女患病的几率就很大了。

女性更易遗传失眠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等问题,近日,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研究人员针对双胞胎的研究解释了这一原因:成年人的失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而女性的遗传率要远高于男性。

研究团队从“弗吉尼亚精神和物质使用障碍双胞胎研究”中选取了7500名参与者的数据资料,并通过自评问卷来评估失眠的症状。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因素对失眠症状的影响较大,这种影响会长期保持稳定状态。此外,遗传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的失眠遗传率为59%,而男性则为38%。

发表在《睡眠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与男性相比,基因对女性失眠症状的形成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研究人员称,这是首次提出失眠存在性别差异的正式证据。这一证据也表明,未来可以考虑进行有性别差异的针对性睡眠干预。

相关推荐

什么是女性生殖器先天性畸形

大阴唇畸形大阴唇畸形:很多女性对现在所说的大阴唇整形手术不是很了解。其实大阴唇的作用是很多的,所以在大阴唇不完美的情况下会导致很多的疾病,所以我们要积极的治疗。大阴唇覆盖小阴唇、阴道口及尿道外口,不让外界有害物入侵,忠实地保卫着泌尿及生殖系的安全。大阴唇是女性外生殖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胚胎早期,男女的生殖器源于同一个胚芽。随着胚胎的发育,逐渐分成男女,生殖器随之出现性别差异。但两者的一些结构、

跑步出汗越多越好吗

什么决定你的出汗量?出汗是一种人体自我降温的过程,夏天天热的时候,在外面站一会都会出汗。它受每个人体质、环境温度、健康程度等一系列因素影响。首先汗液取决于汗腺的分泌,而汗腺的数量,不仅有性别差异,还有个体差异。另外出汗多少还取决于体液含量。有些人体液较多,运动时出汗就多;反之出汗就少。最后还要看个人的身体素质,体质强壮的人,即使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也毫不费力,出的汗自然就少;相反体质差的人稍稍活动

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是什么

常超过65岁起病,性别差异小,多呈急性发病,发展较快(部分以骨关节炎 为最初表现,几年后出现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表现)。以手足水肿、腕管和跗管综 合征及多肌痛为突出表现,晨僵明显,60%〜70% RF阳性,但滴度多较低。X线 以骨质疏松为主,很少侵袭性改变。患者常因心血管、感染及肾功能受损等合并症 而死亡。选用NSAID要慎重,可应用小剂量激素,对慢作用抗风湿药(SAARD) 反应较好。

青光眼是怎么引起的

第一、屈光因素,很多屈光不正的人,特别容易引发青光眼的发生,比如,近视、远视、老花眼等患者需要多加注意。第二、年龄性别也是造成青光眼的额原因,很多青光眼的患者一般在30岁左右比较高发,而且女性鞥有居多,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第三、药物因素,有些药物也会造成青光眼的发生,因此在使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指导下服用,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第四、不良的情绪,比如喜怒无常、急躁、易怒等这些情绪也会导致眼

宝宝教养注意区别差异

生理上有差异:男宝宝出生时体重多比女宝宝重,身高和头围也略胜一筹。男宝宝大脑比女宝宝大约重10%,而女宝宝拥有更大的胼胝体使左右脑可以频繁地沟通。食量、说话、走路也有不同:一般说男宝宝胃口好的多于女宝宝,这是因为男宝宝好动,喜欢奔跑、跳跃和打斗,能量消耗大,需要补充较多的营养。女宝宝的视觉、嗅觉较男宝宝灵敏,对食物就更挑剔,不容易接受新口味,这是因为女宝宝比较安静,消耗量较小。然而男宝宝说话和走路

女性更易患过敏症

一项新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易患哮喘、过敏和自体免疫疾病。在青春期之前,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有这些健康问题。但是过敏学家雷纳塔·恩格勒在巴尔的摩举行的美国过敏学、哮喘和免疫学学会年会上发言称,这种情况会在孩子们进入成年后不久发生变化。恩格勒说:“性别差异在过敏-自体免疫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改善基于性别的医学和研究实践对于男性和女性都将带来益处。”

从男人的胸毛上能看出什么

问:人说胸毛多的男人性能力强,可我几乎没有胸毛,喉结也不是很明显,这是不是说明我的性能力弱?答:男性的喉结、胸毛,女性的乳房、脂肪分布等都被称为第二性征,这是指两性除生殖器以外的差异。它们是男女生理差异的表现,但不能和性能力画等号。第二性征主要是由于男女性腺(男性为睾丸、女性为卵巢)所分泌的性激素差异造成的。睾酮是男人血液中最为重要和最为充足的性激素。在胚胎期,睾酮决定了性器官的分化;在青春期,睾

孕妇产下胎中胎的原因 孕妇产下胎中胎的临床表现

寄生胎可寄生于宿主身体的任何部位,所以引起的症状体征也多种多样。大多数寄生胎随宿主年龄增长而长大,多数可长至200-600克,最大者可达2000克以上。寄生胎主要临床特点:发病率极低,以婴幼儿多见;寄生部位呈向心性;腹膜后和腹腔是好发部位;男女发病无性别差异

引起胆囊结石的原因是什么

1.发病年龄 大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本病在儿童期少见,其发生可能与溶血或先天性胆道疾病有关。一项调查表明,年龄在40~69岁的5年发病率是低年龄组的4倍,高发与低发的分界线为40岁,各国的报道虽有一定差异,但发病的高峰年龄都在40~50岁这一年龄段。2.发病性别差异 近年来超声诊断研究结果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2,性别比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胆固醇结石发病方面,胆

风湿寒性关节痛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1.年龄与性别 IAS多发于20~50岁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男女性别差异不明显。据哈尔滨张凤山对234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表明,IAS中20~50岁者占93.55%,在林区调查成人男性发生率为38.81%,女性为37.53%,男女间无差异;而矿区调查男性为3l%,女性16.68%,男>女,因矿工从事井下作业者绝大多数为男性,而女性多在井上从事轻体力或脑力劳动,环境与体力负荷差异较大,并非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