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可分为几种类型
脂肪肝可分为几种类型
何谓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人肝脏内脂肪含量占湿重的2%-4%,脂肪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以上的肝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见脂肪小滴,称之为脂肪肝。
(1)根据肝细胞内脂肪形成的脂滴大小以及肝细胞核位置不同,将脂肪肝分为小泡性脂肪肝和大泡性脂肪肝两种。
(2)根据肝脏脂肪含量占肝湿重的比率及脂肪变性肝细胞所占的比率,将脂肪肝分为:
轻度脂肪肝(30%-50%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中度脂肪肝(50%-75%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重度脂肪肝(75%以上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3)酒精性肝病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四种类型。
有哪些常见的脂肪肝类型
1,肥胖性脂肪肝:由于营养过剩,肝脏周围脂肪组织过多,肝脏动员和利用脂肪和能力减退或发生脂肪的代谢产物脂肪酸分泌,排泄障碍,最终导致脂肪在肝内堆积。一般情况2个胖子中就有一个脂肪肝,而且肥胖和脂肪肝患者患有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风险极大提高,或者伴有必然趋势。所以建议肥胖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有必要的可以周期性服用葵花护肝片等保肝药以防治脂肪肝,并降低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2,酒精性脂肪肝:75%~95%慢性嗜酒者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目前国内几乎所有解酒产品只是一种保健食品,其成分多为兴奋剂、维生素、氨基酸、牡蛎提取物或者葛根(花)、干酵母、洋蓟和仙人掌果等,只能缓解酒后头痛、麻醉、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根本不具有“解酒保肝”功能。
3,糖尿病性脂肪肝: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病人患脂肪肝的几率较低 ,约为 4.5%左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病人患脂肪肝的几率较高 ,可达 37%。
4,营养缺乏性脂肪肝:因长期厌食,节食,偏食,素食,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胃肠旁路手术等原因 ,造成人体缺乏营养而消瘦,需要经常动用组织中的脂肪,但又不能在肝脏内实现正常转化,以致脂肪在肝内堆积导致脂肪肝形成。
5,药物性及毒物性脂肪肝: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抗肿瘤药,四氯化碳,苯,砷,铝等 ,可引致脂肪肝的发生。上述脂肪肝的治疗一般采用促进代谢,帮助蛋白质合成,保肝,清热的药物,临床上常用甘草酸制剂,葵花护肝片等。
脂肪肝和肝硬化什么关系
血脂高的人,没必要担心脂肪肝而过分不安;发现脂肪肝的人,也不必频频抽血检查血脂,即使血脂降下来,脂肪肝也不一定就会全好。
是不是只有胖人才得脂肪肝呢?不可否认,肥胖人群确实是脂肪肝的高发人群。约有50%的肥胖症患者合并有脂肪肝(一般人群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10%)。主要原因是肥胖者血液中含有大量游离脂肪酸,源源不断地运往肝脏,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便会引起肝脏脂肪堆积,造成肥胖性脂肪肝。但是,也并不是只有胖人才得脂肪肝,肥胖只是诱发脂肪肝的因素之一。
嗜酒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8%,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脂肪肝发病率为50%;还有药物性脂肪肝、妊娠性脂肪肝等。所以,有的人可能并不太胖,但是照样可以有脂肪肝。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病人,一位原来并不算胖的舞蹈演员,因为节食减肥而“饿”出来个脂肪肝。这是因为人为地节食,长时间的饥饿,可导致神经性厌食、肠道吸收不良、热能供应不足、蛋白质供应低下等,结果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释放出来,进入肝脏,使肝内脂肪蓄积,造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所以,胖人不必对脂肪肝过于恐惧(起码半数胖人没有脂肪肝),而瘦人也不可“沾沾自喜”。
轻度脂肪肝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和肝功能异常;中度脂肪肝可有食欲不佳、恶心、腹胀、肝区隐痛、右肩背疼痛发胀、易疲劳等症状,体检时可见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
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到了脂肪肝性肝硬化的后期,还会出现蜘蛛痣、腹水,个别患者会发生脂肪性栓塞,甚至出现急性重症肝炎或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脂肪肝是肝硬化的“序曲”
脂肪肝和肝硬化什么关系?脂肪肝可以发展成肝硬化。因为,长期大量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使其血液、氧气供应及自身代谢均会受到影响,造成肝细胞肿胀、炎症浸润及变性坏死。一旦肝脏有纤维增生,就会成为肝硬化。
严重脂肪肝的危害是什么
脂肪肝的危害可以用数据来表明。已有证据显示,脂肪肝可以使50岁以下的人群寿命缩短4年,50岁以上的人群寿命缩短10年。上海的脂肪肝患病率逐年增加,而且越来越年轻化。现在几乎3个人中就有1个,已经和欧美国家旗鼓相当。
关于严重脂肪肝的危害,专家指出:严重脂肪肝可谓是肝脏脂肪化程度较严重的阶段,其危害性也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加重的,在危害性上可表现为:促进肝细胞的脂肪变性、门脉区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胆汁淤积、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最终亦可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癌的发生,但其危害性的程度也会根据其病情的进展、治疗情况及自身体制状况等因素而定,也非一概而论。
此外,严重脂肪肝由于肝脏长期受脂肪浸润,容易导致肝脏发生变性甚至坏死,且任其发展易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如发展到肝硬化阶段可能出现:肝腹水、消化道大出血、肝昏迷、肝衰竭等危险症状的出现,同时还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进而对生命安危造成威胁,因此严重脂肪肝任其发展其危害性是不可忽视的。
总而严重,严重脂肪肝的危害性是存在的,并且可以伴随着医治以及病情的程度的不一样而表现也是不一样的,不过严重脂肪肝的危害性又是能够有所防止与减低的,对于严重脂肪肝可以重视并且及时的去医院进行科学的治疗,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住病情的发展,大大减低严重脂肪肝的危害性。
脂肪肝可以吃肉吗
可以吃肉。
一旦查出脂肪肝,患者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敢再吃,这是普遍存在的误区。一方面脂肪肝的诱因并非单一的肥胖型营养过剩,很多瘦人也会出现营养不良型脂肪肝,因而首先要明确病因才能采取措施。
另一方面,即便是营养过剩型脂肪肝,养肝护肝也不能完全脱离肉类。长期素食易导致脂肪摄入过少,体脂分解过多,加重病情。肝脏需要一定的脂肪与蛋白质,且它们的比例最好都维持在20%,剩下的60%主要是由主食中摄取的碳水化合物。因而,脂肪肝患者不能一味地只吃蔬菜和水果,脂肪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肝脏调养。患者可选取一些低脂食物如瘦肉、低脂牛奶、虾等。
脂肪肝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食欲不振:这是脂肪肝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长时间食欲不振,除了怀疑胃炎以及其他疾病,也应考虑到脂肪肝的可能。
2.轻度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呕吐、厌油、上腹饱胀不适等症状。
3.中度以上的脂肪肝可以有倦怠、容易疲劳乏力的表现。
4.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蜘蛛痣,经常出现在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膀等部位。
5.脂肪肝时由于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那么人就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临床可见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角化过度等。少数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症状。
6.重度脂肪肝的男性中会出现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勃起功能障碍;女性会出现月经过多、闭经,病人体重减轻或增加等表现。
7.由于体内胆红素代谢障碍,会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渗入组织,将巩膜、黏膜和皮肤染成黄色而形成黄疸。脂肪肝时黄疸类型常为肝细胞性,常伴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
一旦出现以上症状,要在最佳的时期进行治疗,避免向肝硬化,肝癌方向恶化,以致耽误治疗。
身体出现这7个信号警惕你已患上脂肪肝
1.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是脂肪肝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长时间食欲不振,除了怀疑胃炎以及其他疾病,也应考虑到脂肪肝的可能。
2.恶心、呕吐、腹胀
轻度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呕吐、厌油、上腹饱胀等不适。恶心的症状常常单独出现。
3.疲倦乏力
中度以上脂肪肝可以有倦怠、易疲劳的表现。
4.蜘蛛痣
它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经常出现在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膀等部位。直径可以从针头大到数厘米以上。最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但在一些脂肪肝患者身上也可以看到。
5.维生素缺乏症
患上脂肪肝时,由于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那么人就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临床可见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瘀斑、角化过度等。少数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血丑nu)(鼻孔出血的意思)等。
6.内分泌失调
重度脂肪肝人群中有人可以有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月经过多、闭经,病人体重减轻或增加等表现。
7.黄疸
脂肪肝时黄疸类型常伴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脂肪肝病人会出现轻度黄疸,在脂肪肝被清除后黄疸即消退。
脂肪肝有多少种类型
1、肥胖性脂肪肝: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约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这类脂肪肝的治疗应以调整饮食为主,基本原则为“一适两低”,即适量蛋白、低糖和低脂肪,平时饮食注意清淡,不可过饱,适量新鲜蔬菜和瓜果,限制热量的摄入。同时要加强锻炼,积极减肥,只要体重下降,肝内脂肪浸润即明显好转。
2、酒精性脂肪肝: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治疗要从限制酒精摄入开始,轻度酒精性脂肪肝只要戒酒4~6周,转氨酶就有可能降低到正常水平。
3、快速减肥性脂肪肝:禁食、过分节食或其它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光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从已知的研究来看一般通过纯节食减肥或药物减肥一个月体重下降1/10或以上者得脂肪肝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一旦停止体重反弹也会非常快。目前许多年轻人患脂肪肝的原因就是盲目减肥引起的。
4、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如重症营养缺乏病人表现为蛋白质缺乏性水肿,体重减轻,皮肤色素减退和脂肪肝,在给予高蛋白质饮食后,肝内脂肪很快减少;或输入氨基酸后,随着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脂肪肝迅速消除。
5、糖尿病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这类病人一方面积极采取病因治疗,另一方面要求低糖低脂肪低热卡及高蛋白饮食,病人脂肪热卡占总热卡的25%以下为宜。
6、药物性脂肪肝: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硷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此类脂肪肝应立即停用该药,必要时辅以支持治疗,直至脂肪肝恢复为止。
7、妊娠脂肪肝: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临床表现为严重呕吐、黄疸上腹痛等,很难与暴发性病毒肝炎区别。及时终止妊娠可使病情逆转,少数可经自然分娩或剖腹产而脱险。
8、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控制感染后或去除病因后脂肪肝迅速改善,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脂肪肝属于一种病理现象,不需要单独作为一种病来治疗,也绝非无药可医。当你发现有脂肪肝时,应及早到医院认真检查,找出病因,对因治疗,绝大多数脂肪肝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患上脂肪肝的危害有哪些
脂肪肝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它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内贮存了过多的脂肪而导致的疾病。现在都市人节奏太快,应酬多,运动少,白领人群中高达30%患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
脂肪肝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肥胖型脂肪肝。2酒精性脂肪肝。3.快速减肥性脂肪肝。4营养不良性脂肪肝。5糖尿病脂肪肝。6药物性脂肪肝。7妊娠性脂肪肝。8.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
不同程度的脂肪肝会有不同的表现,早期脂肪肝没有什么太明显的临床表现,因此,很容易被忽略。中度的脂肪肝病状与慢性肝炎有点类似,主要表现为: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腹部疼痛等等。重度的脂肪肝则会出现上上腹剧烈疼痛,这是因为肝脏的脂肪已经负荷过重,同时也会出现下肢水肿的情况。
脂肪肝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1.饮食治疗。大多数有脂肪肝的患者都是体型比较肥大,因此合理的饮食是可以预防和控制脂肪肝。可以多摄入维生素和营养较高的食物,热量高,脂肪高的食物应免则免,主要蔬菜低脂为主,控制糖分的摄入。
2.生物治疗。利用生物的活性,经过必要的提取、纯化和培养,重新输入到病灶,最大程度的激发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3.运动治疗。主要是通过体育锻炼,通过有氧运动,消耗身体多余的脂肪,促进脂肪的消退,但是运动一定要量力而为,寻找合适自己的项目,坚持锻炼
4.药物治疗。目前为止,还没有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药物,只有保护肝细胞,起降脂作用的药物,但是这些药物都要在医生指引下使用,切勿自己购买食用。
5.中药治疗。主要是以益气活血、化痰祛瘀、消肿散结为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