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三九灸什么时候开始 三九天艾灸好不好
2021三九灸什么时候开始 三九天艾灸好不好
有一定保健作用。
三九天艾灸与夏治“三伏”中的“三伏灸”一样,是采用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穴位功效、年历中24个节气规律和时间治疗学原理,根据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选择在冬季三九天时候,通过中药药物贴敷在特定治疗作用的穴位上,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有明显治疗作用,而且三九天艾灸治疗时间性强,疗效好,儿童成人均适宜。
三九天艾灸灸哪里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定。
三九天的时候是很适合进行艾灸的,三九天预示着寒冷天气的到来,天气越来越冷,人体不注意保暖就很容易出现疾病,艾灸作为一种中医养生法,可以帮助预防以及治疗一些疾病发生。
其次就是三九天这天也是数九天的开始,这时候可以开始进行三九灸,三九灸是冬治“三九”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技术,具有很好的驱寒暖身、温经散寒以及增强体质的作用。
由此可以知道三九天是很适合进行艾灸的,艾灸主要是对准人体穴位进行,人体穴位比较多,不同穴位艾灸所起到的效果不一样,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决定艾灸的部位。
一般要是养生艾灸,那么常见的艾灸部位有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等。
三九灸是什么意思
三九灸是一种中医理疗方式。
三九灸专指在三九天的时候进行艾灸,是我国中医理疗的一种形式之一,“三九灸”是冬治“三九”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技术,与夏治“三伏”中的“三伏灸”一样,属于中医治疗学中的“天灸”,三九天的时候进行三九灸可以起到温中驱寒、调养体质的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若有需求的话,可以在三九天的时候进行三九灸来调养身体。
2022年三九天时间表 三九天可以艾灸吗
若有需要的话,可以在三九天的时候进行艾灸。
三九天艾灸有一个专属名词,叫三九灸,三九对应的是三九天,灸对应的是艾灸,三九灸是传统中医用于预防冬病的一种方式,三九灸可以温中驱寒、活血益气,三九天天气非常寒冷,是关节退行性变、颈肩腰腿痛、过敏性鼻炎、面瘫、哮喘、胃肠道疾病、亚健康等常见病的高发时段,古籍《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肺、脾、肾脏器的虚弱(亦即免疫功能的低下)是疾病致病的关键,所谓“寒者热之”,三九灸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温热疗法,可以有效的调养身边,预防或者缓解这些病症,所以,有需要的话,可以在三九天的时候进行艾灸。
三九灸后洗澡了怎么办 三九天艾灸的最佳时间
三九灸最佳艾灸时间是三九天期间,今年是2021-2022年,具体如下:
三九灸预热灸:2021年12月12日-2021年12月20日;
一九灸:2021年12月21日-2021年12月29日;
二九灸:2021年12月30日-2022年1月7日;
三九灸:2022年1月8日-2022年1月16日;
三九灸加强灸:2022年1月17日-2022年1月至25日。
三九天艾灸的最佳时间 三九天艾灸多久做一次合适
具体如下:
三九灸主要是三九天的时候进行,分别在一九、二九、三九等时间段进行,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每一个九天至少需要进行1-2次,要是自身情况比较特殊,那么需要进行3-4次,由此可以知道,三九天艾灸多久做一次是因人而异的,并不能以偏概全,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比较好,自己不要擅自操作。
三九灸是什么意思 三九灸可以天天灸吗
不要天天灸。
艾灸的时候,会对局部穴位进行施灸,若天天艾灸的话,皮肤表面容易受到损伤,时间长了,局部容易破损或者是引起不适,所以,不建议三九天的时候天天进行艾灸,按照上述的周期进行即可,及调理了身体,也不容易对皮肤引起不适。
三九天时,天气较为寒冷,怕冷或者体质较为虚弱的人群可以进行三九灸来进行身体的调理,也能起到预防冬病的作用。
三九天要怎样养生 三九天可以天天艾灸吗
建议不要天天艾灸。
艾灸是中医养生方式,三九天的时候做艾灸是用来调养体质和养生的,艾灸是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柱或者艾条产生的热刺激,来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三九天进行艾灸的时候最好是顺应三九天的日期进行理疗,天天艾灸的话,容易损伤皮肤,引起身体不适等,反而会不利于身体健康了,所以,三九天时不要天天艾灸。
三九天艾灸有什么禁忌
三九灸是具有特定时间操作的,需要在三九天的时候进行,这样才会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对人体健康才具有好处。其次进行三九灸的时候要注意时间,一般建议不要超过一小时。
艾灸完之后,人体艾灸部位毛孔是张开的,这时候不宜马上出门,否则很容易导致寒气入侵体内,导致人体受寒,导致感冒发烧等情况发生。
三九天的时候进行三九灸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好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行三九灸的,像皮肤病患者、经期女性、过饱过饥者以及大汗淋漓者都不适宜进行艾灸,否则会对其健康造成伤害。
三九灸的好处 什么三九灸
“三九灸”、“三伏灸”都是“天灸”。天灸是中医传统灸法中的一种,根据所要预防和调理的疾病,选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敷贴于人体的穴位或直接用艾条熏烤进行穴位的刺激,引起穴位局部皮肤的充血,甚至起泡,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北宋年间,民间广泛应用于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各种疾病。
“三九灸”是“三九天灸”的简称。我国民间对寒冬的计时方法是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9天为一个时段,称作“冬九九”,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其中每年冬至后的第1天至27天称为“三九天”。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在三九天进行艾灸,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寒冬季节是关节退行性变、颈肩腰腿痛、过敏性鼻炎、面瘫、哮喘、胃肠道疾病、亚健康等常见病的高发季节。《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肺、脾、肾脏器的虚弱(亦即免疫功能的低下)是身体致病的关键。所谓“寒者热之”,天灸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温热疗法,因效果显著,受到病人的好评。
“三九灸”最佳时间是“三九天”,当然平时也可不拘时节进行天灸治疗。“三九灸”是冬治“三九”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技术,与夏治“三伏”中的“三伏灸”一样,属于中医治疗学中的“天灸”,它是采用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穴位功效、年历中24个节气规律和时间治疗学原理,根据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选择在冬季三九天时候,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艾灸,温通经络、补阳驱寒,达到祛病养生的目的,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作用,部分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此治疗法时间性强,疗效好,儿童成人均可以接受。
一、“三九灸”养生原理
三九时节的艾灸调养仍以“补阳祛寒”为主,三九在冬至后当护阳气。《黄帝内经》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也就是要关闭所有开泄的气机,要收藏住。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三九在养生学上是个最重要的时节。中医《黄帝内经》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的说法,“三九灸”是根据“秋冬养阴,夏病冬治”的原理来治病和保健的。每年冬天进行“三九灸”,来加强和巩固三伏天灸疗效,是对“三伏灸”的有效延续和补充。
二、三九灸的好处
1、呼吸系统疾病
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者。
2、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胃痛、胃肠炎、厌食、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
3、运动系统疾病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肌肉疲劳等。
4、妇科类疾病
痛经、宫寒妇科问题及性冷等症状
三、“三九灸”主要艾灸穴位
1、呼吸系统疾病艾灸调理取穴:
过敏性鼻炎取印堂、迎香或远端取穴风池、大椎、肺俞;哮喘取穴天突、膻中、中府、尺泽、列缺、肺俞、定喘;支气管炎取穴膏盲、膈俞、胆俞、天突、膻中、定喘、肺俞;慢性咳嗽取穴天突、列缺、合谷;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者取穴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大椎、风门、肺俞。
2、消化系统疾病艾灸调理取穴:
腹泻、胃痛、胃肠炎、厌食、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主灸任脉,主要穴位:中脘、下脘、神阙、天枢、关元、足三里,可以配合中焦的其它一些穴位。
3、运动系统疾病艾灸调理取穴: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肌肉疲劳等。主灸督脉和膀胱经,主要穴位:大椎、风池、肩井、天宗、肾俞、腰阳关、腰眼、环跳、足三里、丰隆、委中、承山、太溪等。
4、妇科类疾病艾灸调理取穴:
痛经、宫寒妇科问题及性冷等症状,主灸穴位:命门、肾俞、八髎、神阙、关元、中极、子宫、归来、三阴交、太溪、涌泉。
四、“三九灸”时间表
2017-2018年三九灸时间具体如下:
九前固本:11月1日至12月11日
灸前巩固:12月12日至12月21日
一九灸:12月22日至30日
二九灸:12月31日至2018年1月8日
三九灸:2018年1月9日至17日
加强灸:2018年1月18日至28日
五、“三九灸”注意事项
1.三九灸不宜大汗,不是出汗越多越好,艾灸过程中注意保暖。
2.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
3.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4.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5.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亲爱的伙伴们,如果您错过了“三伏灸”,那一定不能再错过“三九灸”了!抓紧做准备吧,三九天给自己最暖的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