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佝偻病的治疗方法 改善营养

佝偻病的治疗方法 改善营养

除采用维生素D治疗外,应注意加强营养,保证足够奶量,及时添加转乳期食品,坚持每日户外活动。

尽量采用母奶喂养:由于母奶中所含的钙、磷比例适当,使奶中的维生素D及钙均易于吸收,因此,有条件时应尽量让孩子吃母奶。

及时添加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品:如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等。另外像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和海产品、添加维他命D的营养强化食品,也含有维生素D。


婴儿佝偻病推拿有用吗

婴儿佝偻病推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婴儿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一种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为主的慢性营养缺乏疾病,以3岁以下的小儿多见,防治佝偻病以补钙,补贴为主,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肾主骨,推拿相关穴位,可调补脾肾,缓解小儿佝偻病。婴儿佝偻病主要采用以下推拿手法。


佝偻病的的预后

1. 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治疗的原则应以口服为主,一般剂量为每日2000IU~4000IU,或1,25-OH2-D3 0.5μg~2.0μg,一月后改预防量400IU/日。大剂量治疗应有严格的适应症。当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大剂量肌肉注射维生素D20万IU~30万IU一次,3个月后改预防量。治疗1个月后应复查,如临床表现、血生化与骨骼X线改变无恢复征象,应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鉴别。

佝偻病2.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每日膳食钙供给量0~6个月为300 mg,7~12个月为400 mg,l~3岁为600 mg。只要母乳充足或摄入足够的配方奶,可满足婴幼儿的钙营养。佝偻病的治疗一般无需补钙,除非并发手足搐搦症等低钙表现。

3. 除采用维生素D治疗外,应注意加强营养,保证足够奶量,及时添加转乳期食品,坚持每日户外活动。

4. 其他 对已有骨骼畸形的后遗症期患儿应加强体格锻炼,可采用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对于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危因素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避免过早的承力性运动(如避免过早练习坐、站、扶掖下蹦跳等)。如已经出现下肢畸形可作肌肉按摩(O形腿按摩外侧肌,X形腿按摩内侧肌),增加肌张力,以纠正畸形。严重骨骼畸形可考虑外科手术矫治。[4]

预防护理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可预防的疾病,如果婴幼儿有足够时间户外活动,可以预防发病。因此,现认为确保儿童每日获得维生素D400IU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1.母乳喂养或者部分母乳喂养足月婴儿,应在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IU/日;均补充至2岁。如果生长速度快,即便夏季阳光充足时,也不宜减量或停用维生素D。一般可不加服钙剂,但乳类摄入不足和营养欠佳时可适当补充微量营养素和钙剂。

2.非母乳喂养的婴儿、每日奶量摄入小于1000ml的儿童,应当补充维生素D400IU/日。

3.青少年摄入量达不到维生素D400IU/日者,如奶制品摄入不足、鸡蛋或者强化维生素D食物少,应当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IU/日。

佝偻病早期有什么症状 佝偻病能治愈吗

如果是单纯由于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导致的佝偻病,一旦婴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户外活动,同时补充生理剂量的维生素D,是可以治疗佝偻病的。

但如果是先天发育异常导致的骨骼病变,甚至是有遗传性的疾病,导致维生素D吸收障碍,这个时候佝偻病治疗,困难是比较大的,一般可能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后遗症。

还有像明显的肾功能障碍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肝功能异常导致维生素D的生成障碍的话,佝偻病也是比较严重的。

所以佝偻病治疗要根据小孩的情况来看,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维生素D的缺乏,明确病因进行治疗,才能保证治愈。


佝偻病治疗

佝偻病的起因是缺乏维生素D和钙。钙是造骨头的主要养料,维生素D是帮助钙消化吸收的。缺少维生素D,钙就吸收不了。因此二者都不可缺少。

佝偻病的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

包括喂养、护理和加强体格锻炼。如饮食缺钙,可给乳酸钙或葡萄糖钙,但每日不得超过l克。如钙磷都缺乏,可用磷酸钙与维生素D同服,并多给蔬菜、水果及蛋黄等食物。加强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

2.维生素D治疗。

1)普通疗法:

口服维生素D浓缩制剂(包括浓缩鱼肝油)每日0.5万一2万国际单位。持续一个月后改投预防剂量。夏天口服鱼肝油可减量,但不宜完全停止。以上剂量和疗程,可随地区和病情不同而适当增减。

注意:用大量维生素D时须注意防止中毒,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突击疗法:

晚期或重症患儿或有长期泻痢、黄疽以及其他迁延性疾病的 患儿,必要时可用浓缩维生素D制剂作大剂量突击治疗,口服或注射均可。口服时可将总剂量在两星期内分次给予。肌肉注射大多以30万一60万单位一次注入, 一般注射一次即可。无论口服或注射,每次不超过60万单位。突击疗法只为应急,不可持续滥用。每次洽疗前应先给钙剂,一般口服10%氯化钙溶液,每次10 毫升,每日3次,用3天。对严重营养不良、身体特别虚弱的患儿,不可用突击疗法。

3.钙剂治疗:

在给维生素D的同时,可服适量的钙剂或骨粉。如葡萄糖酸钙每天l一3克,口服;或元素钙每天500一600毫克。钙剂应长期服用,一般持续数月或者数年。中药龙牡壮骨冲剂也可配合使用。

4.人工紫外线疗法:

天然日光为最经济的维生素D来源,但受季节气候的限制。必要时可用人工紫外线(如水银石英灯)治疗。每星期照射3次,每次5一20分钟。每一个疗程为4一6星期。有皮肤不良反应时可暂停。

5.矫形疗法:

经过上述治疗后,病情较轻者,骨骼畸形多能自行恢复,不需矫形。晚期佝偻病较重的畸形不一定能完全复原,需在4岁以后佝偻病停止进展时考虑手术矫形。为了预防胸部畸形,可将患儿置于俯卧位,使其头部抬起,每日2一3次。

另外,活动期佝偻病应依据临床表现给予积极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活动和防止畸形。

活动期轻度:维生素D20~30万IU,1次口服或肌注,间隔1个月,可再给1~2次,同时给钙剂,每次0.5~1克,每天2~3次,连服1~2个月。

活动期中、重度:维生素D20~30万IU,1次口服或肌注,间隔1个月,可再给2~3次,同时给予钙剂,每次0.5~1克,每日2~3次,连续2~3个月。

恢复期:一般可不用维生素D,多晒太阳,改善营养即可。但在冬春季节为防止复发可投给维生素D20~30万IU,一次口服或肌注。

温馨提示:给上述维生素D治疗量,可维持作用2~3个月,因此不必再给维持剂量口服,以防止维生素D中毒,多晒太阳即可。许多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食、厌食的现象,从而导致机体缺乏一些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锌)。

佝偻病的治疗方法

1.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治疗的原则应以口服维生素D为主,一般剂量为每日2000IU~4000IU,或1,25-OH2-D30.5μg~2.0μg,一月后改预防量400IU/日。大剂量治疗应有严格的适应证。当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大剂量肌肉注射维生素D,3个月后改预防量。治疗1个月后应复查,如临床表现、血生化与骨骼X线改变无恢复征象,应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鉴别。

2.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国每日膳食钙供给量0~6个月为300mg,7~12个月为400mg,l~3岁为600mg。只要母乳充足或摄入足够的配方奶,可满足婴幼儿的钙营养。佝偻病的治疗一般无需补钙,除非并发手足搐搦症等低钙表现。

3.除采用维生素D治疗外,应注意加强营养,保证足够奶量,及时添加转乳期食品,坚持每日户外活动。

4.对已有骨骼畸形的后遗症期患儿应加强体格锻炼,可采用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对于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危因素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避免过早的承力性运动(如避免过早练习坐、站、扶掖下蹦跳等)。如已经出现下肢畸形可作肌肉按摩(O形腿按摩外侧肌,X形腿按摩内侧肌),增加肌张力,以纠正畸形。严重骨骼畸形可考虑外科手术矫治。

佝偻病患者的注意事项是哪些

佝偻病是一种比较难彻底治疗的疾病,各位朋友在治疗佝偻病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各位佝偻病患者的家属,一定要多注意患者的情绪,及时开解患者。佝偻病患者是有许多事要多加注意的,现在一起来了解下佝偻病患者的注意事项。

1、佝偻病的保健需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保证小儿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2、多晒太阳是佝偻病的保健中很重要的措施,应广泛宣传大力推广。尽量暴露皮肤并逐渐增加晒太阳的时间。佝偻病患儿平均每日户外活动应在一小时以上。

3、对体弱儿或在冬春季节,补充富含维生素D,利于吸收的体恒健钙之缘片,以满足身体对钙的需求。这也是对于佝偻病的保健措施。

4、佝偻病的治疗上可采用维生素D疗法。佝偻病患儿应多到户外活动,接受日光和新鲜空气,必要时可用紫外线灯照射,不要久坐、久站或多走,更不要勉强学站、学走。

这四个方面是佝偻病患者特别需要注意的事情,各位朋友一定要注意均衡饮食,少食多餐,不能挑食,还有在作息规律上一定要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是保证早日治愈佝偻病的前提。

怎样治疗佝偻病

1.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治疗的原则应以口服维生素D为主,一般剂量为每日2000IU~4000IU,或1,25-OH2-D30.5μg~2.0μg,一月后改预防量400IU/日。大剂量治疗应有严格的适应证。当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大剂量肌肉注射维生素D,3个月后改预防量。治疗1个月后应复查,如临床表现、血生化与骨骼X线改变无恢复征象,应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鉴别。

2.除采用维生素D治疗外,应注意加强营养,保证足够奶量,及时添加转乳期食品。

3.对于佝偻病除了一方面是由于缺钙引起的,另一方面还是会造成一些鸡胸或者是胸骨外翻的情况,这个时候要想达到治疗的效果我们就必须要通过一定的主动和被动的运动来进行改善,比如说平时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做俯卧撑或者是扩胸运动等等,这些对于佝偻病的治疗,都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口服锌剂可辅助治疗佝偻病

佝偻病患儿常伴有缺锌临床表现,经血清锌测定证实低锌血症的存在,因此常规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效果不佳,可能与同时锌缺乏有关。因为锌缺乏可能导致小肠粘膜维生素D受体功能发生改变,影响维生素D与其结合从而影响钙吸收。

国外研究表明,锌与骨骼发育有密切关系,维生素D受体是介导1,25(OH)2D3发挥生物效应的载体,在靶细胞与1,25(OH)2D3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维生素D受体是含有两个锌指结构的锌指蛋白,本质上是一种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在维持机体钙磷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可能是锌指蛋白维生素D受体通过影响钙的吸收而影响钙代谢。有研究提示缺锌使小肠黏膜维生素D受体及钙结合蛋白的基因表达下调,影响钙的吸收,导致骨生成障碍。

有研究者让佝偻病患儿口服锌制剂2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每天服10~20毫升。停用后给予维生素D每天4000~6000单位,持续1个月,改为预防量每天400单位2个月,并同时给予口服元素钙每天100~200毫克3个月。通过采用口服锌制剂在治疗佝偻病中作用的观察表明,对于低锌血症的佝偻病患儿,应先口服锌制剂,使体内锌缺乏状况得到改善,再给予维生素D和钙剂,才能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得到有效治疗。

怎样通过食物预防佝偻病

误解一:把佝偻病称为“缺钙”。

所以,一些家长认为补钙就是预防佝偻病,这种认识虽然较过去明显减少,但仍然存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缺钙”是继发于维生素D不足,当然,也有部分小儿是单纯摄钙不足,或两者兼而有之,也就是说,V-D不足,摄钙不足,或两者兼有,都可导致佝偻病,而最常见的是V-D不足,所以把佝偻病称为缺钙是不恰当的,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由于这样的误解,在没有医生指导下,一些家长十分重视补钙,给小儿吃各种各样的钙,而不补充足量的V-D,结果是无效补钙,相反,补钙过多,不能有效利用,从大便中排泄,不但浪费药源,还导致小儿便秘,影响胃肠道功能,造成小儿厌食。

误解二:佝偻病小儿血钙低。

这是不全面的认识,V-D缺乏可导致两种情况,一种是V-D缺乏性佝偻病,以骨骼改变为主要表现。血钙可在正常范围或偏低,一种是V-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多见于六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以血钙低为主要表现。这主要是由于当V-D缺乏时,甲状旁腺代偿性分泌也不足,不能使低血钙恢复,出现低血钙表现。因此,患佝偻病时血钙不一定低。

误解三:预防佝偻病和治疗佝偻病分不清。

预防佝偻病是在小儿未患佝偻病前,给预防性投药,维持小儿每日生理需要,防止佝偻病发生。一旦患了佝偻病就需要治疗了,治疗佝偻病与预防性使用V-D和钙剂的量差异很大,治疗后病情稳定,仍需要使用预防性给药。

误解四:佝偻病的骨骼后遗畸形可通过治疗消失。

通过治疗,骨骺的X线改变可逐渐消失,但出现的骨骼后遗畸形,如“X型”腿,“O型”腿,鸡胸等不能恢复,可随着下肢骨的生长延长,胸大肌的发达,畸形部分被掩盖,畸形严重者需要手术矫形,因此,预防佝偻病是很重要的。

误解五:只要补充足量的V-D和钙剂就不会患佝偻病。

对于占绝大多数(95%以上)V-D缺乏性佝偻病是这样的,但对于少数非营养性的V-D缺乏性佝偻病则不然,经过常规预防或治疗仍不?效的佝偻病,应除外特殊原因造成的佝偻病,如:家族性低磷血症;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V-D依赖性佝偻病;肾性佝偻病等。

误解六:多汗、烦躁、易惊、枕秃是佝偻病特异性表现。

诊断小儿是否患有佝偻病,仅依据临床表现,其准确率是很低的。哪一个表现都不是特异性的,正确诊断必须源自对病史资料,临床表现,血生化检测结果和骨骺X线检查的综合判断。血清25-(OH)D在早期即明显降低,是可靠的诊断标准。

孩子有佝偻病怎么办呢

1 首先,需要了解佝偻病小儿的症状,得了佝偻病的小儿生长大多数比别的小孩缓慢,智力发育也比较迟缓,很多时候还会异常的躁动不安,长牙也比别人慢,这时候父母一定要警惕孩子的一举一动,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

2 其次,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应该经常抱着孩子到户外晒晒太阳,不要因为偷懒,在家通过玻璃晒太阳,这样是没有效果的,太阳的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皮肤生出维生素D,有效的帮助钙,磷,锌的吸收,可以改善佝偻病的症状。

3 再者,可以进行食疗的办法,平时多给孩子吃些有营养的食物,比如蛋黄,水果,蔬菜,肉类,千万不能让孩子有偏食,挑食的习惯,要保证孩子能够从多方面获取营养元素,改善孩子佝偻病的症状。

4 最后,孩子得了佝偻病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之下,服用一些维生素D和钙剂,根据医生说的给宝宝服用,这样可以补充佝偻病孩子身体缺少的维生素D和钙,改善佝偻病的症状。

相关推荐

佝偻病和鸡胸什么区别

1 在临床上,佝偻病在婴幼儿时期是最为的常见的,该病是因为患者人体维生素D缺乏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并且,该病症可以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2 而鸡胸主要是指儿童的胸骨有了明显的突出的现象,并且两侧的肋骨向下向内倾斜下陷,致使胸部变成象鸡、鸽、鸟类胸骨一样的形态,故名“鸡胸”。一般来说,轻度的鸡胸对心、肺影响并不太大。3 在临床上,佝偻疾病

佝偻病患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孩子的健康是父母最为挂心的,哪一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贝能快乐健康的成长,但是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让父母心焦不已。其中佝偻病是婴幼儿比较常见的疾病,那么当孩子患上佝偻病时要注意什么?要怎么防治呢?我们可以从下面四方面来防治佝偻病。1、佝偻病的保健需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保证小儿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2、多晒太阳是佝偻病的保健中很重要的措施,应广泛宣传大力推广。尽量暴露

佝偻病治疗应该怎么补钙

总所周知缺钙是导致佝偻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都有佝偻病患儿来说,是否大量补钙就可治愈佝偻病呢?佝偻病的发生主要是缺乏维生素D,在用维生素D治疗中,可给适量的钙,一般每日不超过0.5克。因为太多的用钙剂容易引起食欲不振,并影响肠道对其它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导致营养不良,反而会加重病情。对同时患有腹泻或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扁桃体腺炎,或其它急性传染病,以及患有肾脏疾病的小儿,过量的用钙容易导致酸中毒,

软骨病可以预防吗

1、注意母亲的孕期保健:母亲在怀孕期间应加强营养,多吃些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D的食物,如鸡蛋、瘦肉及动物肝脏等;并要多晒太阳;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制剂。2、尽量采用母奶喂养:由于母奶中所含的钙、磷比例适当,使奶中的维生素D及钙均易于吸收,因此,有条件时应尽量让孩子吃母奶。3、多晒太阳:由于晒太阳既经济、方便又安全,可认为是防治佝偻病的良好措施。一般如每天坚持晒太阳2小时左右,就

佝偻病怎么检查出来 佝偻病可以治疗

佝偻病是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是可以治疗的。一般注意让小孩子适当的活动,同时补充维生素D,能够有效地控制疾病,甚至的是可以治愈的。如果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像肝脏明显的异常,或是肾脏功能异常,肾功能衰竭,甲状腺、甲状旁腺异常,甲状旁腺肿瘤,还有一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这些是需要根据病因有效控制疾病,促进体内的钙磷代谢恢复到正常,才能控制佝偻病病情。如果是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治疗难度会比较大,所以小孩子佝偻病

佝偻病不同时期的症状表现

初期(早期)佝偻病的的症状多见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等。但这些并非佝偻病的特异症状,仅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此期常无骨骼病变,若做骨骼X线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血清25-(OH)D3下降,PTH升高,血钙下降,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活动期(激期)佝偻病的的症状早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未经治疗,继续加重,出现甲

钙和锌能同时补吗

钙和锌能同时补吗?为了提高补充营养素的效率,不少家长都将同时给宝宝补充钙和锌。其实,钙和锌是可以同时补充的,只要用对方法,不会对宝宝造成什么不良影响。而且,按照科学剂量同时补钙锌会使两种元素都能得到很好的吸收,在治疗效果方面还有相互协调的作用。同服钙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同时服用使得这两种元素都得到了有效的吸收。另外,还有实验证明,补锌后能促进钙的吸收。两种元素的科学组合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体中钙铁

早期小儿软骨病如何测定

血钙、磷测定:血钙、磷受内分泌系统影响较大,调节机理复杂,灵敏度差。早期佝偻病血中钙、磷改变不明显,甚至可以正常。只有佝偻病临床表现比较明显时才出现降低,故血钙、磷检测不能准确反映早期骨钙化真实度,对早期佝偻病的诊断意义不大。发钙测定:由于头发含钙量低,毛发表面吸收阳离子,尚无可靠的方法去除外源性钙的干扰,且很难确定发钙的参考值。因此通过发钙测定钙营养状况是不可靠的。尿钙测定:尿钙由于受尿液酸碱度

佝偻病会遗传吗

佝偻病的全称叫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它是由于维生素D摄入不足、日照不足、摄入钙质不足或钙磷比例不当,以及某些肝肾、胃肠道疾病或药物的影响。所以佝偻病主要还是与小儿的营养水平相关,它并非遗传性疾病。所以,针对佝偻病,我们应该多预防。比如:母亲在怀孕期间应加强营养,多吃些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D的食物。有条件时应尽量让孩子吃母奶。还有多晒太阳:晒太阳被认为是防治佝偻病的良好措施。但要注意:夏天晒太阳时最好

佝偻需要和哪些疾病鉴别诊断

1.软骨营养不良是一遗传性软骨发育障碍,出生时即可见四肢短、头大、前额突出、腰椎前突、臀部后凸。根据特殊的体态(短肢型矮小)及骨骼X线作出诊断。2.低血磷抗生素D佝偻病本病多为性连锁遗传,亦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也有散发病例。为肾小管重吸收磷及肠道吸收磷的原发性缺陷所致。佝偻病的症状多发生于1岁以 后,因而2~3岁后仍有活动性佝偻病表现;血钙多正常,血磷明显降低,尿磷增加。对用一般治疗剂量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