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脾虚便秘如何调理
脾虚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脾虚便秘如何调理
在生活上要注意。饮食中必须有适量的纤维素,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与水果早晚空腹吃苹果一个或每餐前吃香蕉几个。主食不要过于精细,要适当吃些粗粮。 治疗上可以用一些导泻的药物,但是类似于正规的泻药,应当避免吃,便秘不需吃泻药,只要调理好了脾胃即可,泻药会给身体带来严重影响,比如脱水等。
艾灸让白带异常无所遁形
让女性难以启齿的一种疾病在中医称为“带下病”。“带下病”是因患者肝脾不和,肾气素虚,又受到湿热之邪侵袭胞宫、阴器,导致任脉失固,带脉失约引起的。治疗上可采用艾灸方法,辨证取穴,疗效较好。
中医艾灸白带异常的方法有脾虚型、肾虚型两种。
肾虚型
患者白带清冷,腰膝酸软,乏力,少腹冷坠,溲清便溏,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可灸带脉、三阴交、关元、肾俞、次髎等穴。带脉、三阴交补肾健脾,益气固摄;关元与肾俞配伍可强肾培元,固涩止带;次髎疏理下焦,清散郁热,补益虚损。诸穴合用以达到滋阴补肾,培元固涩之功。
脾虚型
患者带下色白,淋漓不断,面色萎黄少华,神疲肢冷,食欲不振,小腹发凉,腹胀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滑,脉缓而弱。可取带脉、三阴交、足三里、脾俞、隐白等穴。灸带脉能益气固摄,调理任督两脉;三阴交平肝健脾利湿,补肾强精;足三里调理脾胃,利于气血化生,增强体质,促进康复;脾俞振奋中阳,健脾以助升清降浊,运化水湿;隐白补脾、益气摄血。诸穴合用可起到健脾益气,升阳除湿的作用。
在治疗时,将艾条点燃后,右手持艾条与局部皮肤成45°角,点燃一端的艾头对准穴位处,相距约1寸左右,以局部皮肤感到温热、泛红为度。每天艾灸一次,每穴施艾条温和灸15分钟,连续10天为一疗程。
宝宝可以艾灸吗 小儿艾灸保健的作用
第一清热泻火,消肿散结
孙思邈的医案中记载着用灸法给儿童清热。我们知道儿童容易发烧,发烧是我们身体的本能,用发热的方法来驱逐我们身体受到的寒气。(操作时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操作,咨询chenssjun微信互动平台,也可以接受专业培训指导)
中医认为,发烧是机体感受外邪之后,正邪对抗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人体的气机是循环无息的,当外邪进入人体后,阻滞了气机的正常运行,郁积而化热,化热的同时,艾灸可以帮助将外邪排出体外。
秋冬季节是感冒伤风的高发期,儿童容易流鼻涕、打喷嚏,这时候坚持用艾灸调理,很快就会发现鼻涕不流了,喷嚏不打了,手也暖了。
到了夏天,这个时候很多儿童爱吃冷饮,伤了脾,造成脾不运化,身体长了湿疹,此时用艾灸祛湿效果好,见效快。
我们用艾灸最主要来防病保健、增强体质,艾灸是历代以来人们所推崇的保健养生之法。
第一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大椎穴在人体的督脉上,人体手足三阳之气与督脉的阳气,在此汇合后上行头颈。因为穴内阳气充满、坚实如椎,所以名为大椎,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小儿常灸大椎穴可提高免疫力,能够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有利于儿童长高。
第二身柱穴
身柱穴位于人体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小儿脏腑娇嫩,功能尚未健全,特别是肺,脾二脏较弱,因此小儿易患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泻、消化不良等,艾灸身柱穴就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身柱穴在日本医学界被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儿童们艾灸身柱一个月,大多数儿童食欲和体重都有明显增加,精神气色也更好。
艾灸身柱穴常用于调理:儿童消化不良、吐乳、小儿泄泻、腹胀、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夜不安神、夜啼、感冒、惊风、发育不良等。
神阙位于肚脐,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气出入的门户。艾灸神阙可以调理儿童虚损症状。脾特别虚的儿童,更要经常灸一灸神阙穴。
艾灸神阙穴常用于调理:夜尿、拉肚子、便秘、疳积等。
公孙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脾为后天之母,公孙穴是脾经联络各脏的穴位,艾灸此穴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祛湿温阳等作用,能够改善儿童先天虚寒、虚弱的体质。
现在的儿童容易吃的太多、太杂,脾的气容易瘀滞,经常艾灸公孙穴,可以使得脾经的气血充盈、补益脾胃。
尤其是那些不爱吃饭的儿童或者吃完容易腹胀、咳嗽的儿童,家长可以灸这个穴位,这个穴位对改善儿童脾虚、积食有非常好的作用。
1.儿童保健艾灸效果很好,而且方法简单方便容易操作,儿童没有痛苦,无副作用,非常适用于家庭使用。
2.可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施灸,一般要坚持1-6个月,直至儿童健壮为止。
3.儿童天性好动,故在施灸时要格外小心。
4.艾灸最好在空气流通,清洁干燥的房间中进行。
冬至艾灸的最佳时间
一般艾灸养生最好的时间是上午10-11点;下午2-4点为宜。
艾灸最好的时间点是在白天日出以后,因为这个时候,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开始生发,如果这个时间艾灸的话,身体可以顺着天地之阳气上升的趋势走,可以说事半功倍,像有一些阳虚、气虚质的人,表现出手脚冰冷,免疫力地下、大便不成形,效果就更为理想。
另外还可根据自身不同的病症来选择艾灸的最佳时间点,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施灸,因为这个点是脾经的运行时间;又如中医认为下午的5点到7点是肾经当令的时辰,所以经常在这个时间段艾灸,可有效缓解肾虚的症状。
心悸艾灸哪里
心悸可以艾灸
心悸多因素体虚弱,心血不足或优思过度,劳伤心脾,使阴血亏损,心失所养,神志不宁;或肾阴亏损,水火不济,虚火妄动,上扰心神;如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上犯于心,心阳被遏,心脉痹阻,均可发为本病。临床上根据其证候特点,可分为心气不足,心阴亏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痰浊阻滞六种类型。灸法治疗本病以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为主,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艾灸相关穴位有补益心气,滋养阴血,宁心安神,补血定悸之功,对心悸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心气不足型心悸艾灸
治则:补益心气。
艾灸处方:膻中,心俞,气海,关元,间使。
艾灸方义:气会膻中与心俞同用可调补心气,气海,关元培补元气而固本,间使宁心安神,主治心悸,心痛。五穴相配,标本同治,心慌,心悸可止,失眠加神门,善惊加大陵,多梦加太冲。
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
2.艾炷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5-7壮,7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
心阴亏虚型心悸艾灸
治则:滋养阴血,宁心安神。
艾灸处方:阴郄,郄门,心俞,巨阙。
艾灸方义:阴郄,郄门分别为手少阴,厥阴经之郄穴,两穴同用能养阴定悸,心俞,巨阙为俞募配穴,能协调心经气机而收镇惊宁神之效;多梦加太冲,面赤加劳宫。
灸法:艾炷灸,用补法,每穴灸3壮,每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心脾两虚型心悸艾灸
治则:养心健脾,补血定悸。
艾灸处方:膈俞,脾俞,内关,足三里。
艾灸方义:膈俞为血会,内关宁心宽胸,二穴相配,养血定悸。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取脾俞,足三里以助生血之源,共奏健脾益血,养血定悸之效,烦热,虚火面赤加三阴交,太溪。
灸法:
1.艾条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10日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
2.艾炷灸:每穴3-5壮,每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哪些人不适合艾灸 艾灸改善体质
相对于阳气来说,人体津液属阴,犹如生命的泉水,滋润着身体的每个角落。如果津液损耗太多,就会造成身体的干涸,皮肤便不再水嫩,肠道也会犹如失水的河道,容易淤积成灾。
一般来说,阴虚中以血虚和肾虚最为常见,阴虚的朋友通常会容易感到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喜冷饮,舌红少津,有失眠、便秘、烦躁等毛病。因此,滋补养阴最为必要。选用艾灸疗法时,推荐灸足三里、关元、膏肓、太溪、肾俞,三阴交、涌泉、神门等穴。
如果体内的阳气不足,就会犹如寒风呼啸,会感到畏寒怕冷、手足不温,肌肉不实,精神不振,还会患有尿频、腹泻、发稀、黑眼圈、性欲减退、白带偏多等毛病。
阳虚中,以胃脾肾三脏阳虚较为多见。艾灸时,可以选用任脉、督脉、背部膀胱经上的穴位,比如神阙、气海、关元、中极、大椎、肾俞等,灸之能温阳散寒,补充人体阳气。
人气虚就会容易疲乏、语音低弱,气短懒言,易出汗,感冒等。气虚以心气虚,脾气虚最为常见。
艾灸时候,可以选择足三里、气海、心俞、脾腧、神门、内关等穴,以补气安神,生血养气。
外在表现多是油面、口苦、苔黄、易生痤疮、身重困倦、心烦急躁,女性容易带下增多,男性容易阴囊潮湿。
对于湿热体质,艾灸时候可以取大椎,曲池,合谷、中脘、丰隆、膻中等穴,宽胸理气,化湿去热。
痰湿体质的人,一般都比较胖,面部油脂较多,容易出汗,喜食肥甘甜黏,会造成高血压、月经不调等毛病。因此,痰湿的人最重要的是健脾利湿,化痰去浊。
艾灸时,可以选用阴陵泉、关元、肾俞、足三里等穴。尤其是阴陵泉,向来是祛湿大穴。
一般多由于气滞而血瘀,从而表现出肤色暗淡、容易长斑、色素沉着、舌暗或有瘀点,心情不快,容易生气。因此,需要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可以选择艾灸肝俞、期门、太冲穴,理气化滞,艾灸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活血化瘀。
脾虚便秘
阴虚体质的人可能患有的疾病比较多,但多数都与阴亏燥热有关。比如这类人容易便秘、生口疮,还有一些代谢比较旺盛的病,像甲亢。同时,阴虚体质的人也有患上高血压和失眠的倾向。
对于女性来说,要注意的是月经量少、后错,甚至闭经等月经病,因为阴虚血少了,量跟着就少,还迟迟不来,或者干脆不来了。
尤其应该提醒注意的是,阴虚体质者出现因脾弱导致的便秘的几率较大。脾气的功能减弱了,胃肠蠕动就会减慢,食物的消化吸收也变得十分缓慢。一方面,这是因为阴虚内热的人多喜欢喝冷饮,从而损伤了原本正常的阳气,导致脾气功能减弱。另一方面,阴虚质的人由于自身阴液亏虚,会本能地加强肠道对水的吸收。
那么,阴虚体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应当避免熬夜。熬夜不但损伤了阳,也消耗了阴,会让阴虚体质雪上加霜。另外,中医有句话&ldquo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rdquo ,也跟&ldquo 夜间养阴&rdquo 一个道理。秋冬时期阴气比较盛,我们应该因势利导来养阴气,尤其是晚上睡好觉,节制房事,惜阴保精。
其次,阴虚质的人性情较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常常心烦易怒。所以,这类人要时刻记得宁静安神,控制脾气,否则会因情绪过激,暗耗阴血,易加重阴虚质。
冬天艾灸的最佳时间
最好的时间是上午10-11点;下午2-4点为宜。
艾灸对于时间也是具有一定讲究的,一般艾灸最好的时间点是在白天日出后,这时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开始生发,艾灸身体可以顺着天地之阳气上升的趋势走,可以说事半功倍,像有一些阳虚、气虚质的人,表现出手脚冰冷,免疫力地下、大便不成形,效果就更为理想。其次就是根据不同的病症来选择艾灸时间,一般要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施灸,这时进行艾灸可以有效缓解肾虚的症状,是很有利于人人体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