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治疗
肺动脉高压治疗
治疗目的是主要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活动耐量、预防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PAH患者的治疗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药物治疗,而应该是一套完整的治疗策略,包括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支持治疗、血管反应性的评价、药物有效性的评价和不同药物联合治疗的评价。根据PAH的不同临床类型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PAH的功能分类,选择降低PAH药物。[2]
不同类型PAH治疗原则不尽相同,正确认识引起PAH的相关疾病,并针对相关疾病进行积极治疗,是治疗疾病相关性PAH的首要措施。例如:结缔组织病相关PAH应首先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药物或毒物所致PAH应首先停止使用药物或接触毒物。对于直接影响肺血管功能或结构的PAH,治疗上以纠正或逆转肺血管改变为主;目前国内可供选择的药物包括:前列环素类药物:如万他维;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波生坦、安立生坦等;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对于严重的PAH,可以考虑介入或手术治疗。
肺动脉高压要和哪些疾病区别开
肺动脉高压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meanpulmonaryarterialpressure,mPAP)≥25mmHg的一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可以作为一种疾病而独立存在,更常见的是很多疾病进展到一定阶段的病理生理表现。由于肺血管重塑引起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肺动脉高压是我国临床常见疾病,其致残和致死率颇高,也是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增加社会医疗负担的重大疾病。
应注意原发性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鉴别:
1.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已引起右心肥大、劳损或右心衰竭者比较容易诊断PH,但病人病情往往危重,已到了疾病的晚期,治疗困难,预后不好。因此,应做到肺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寻找肺动脉高压的病因。
先天性心脏病及慢性肺部疾病是肺动脉高压的常见病因。心脏杂音有助于判断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瓣膜病,但肺动脉高压时原有的心脏杂音可能减轻或消失。肺动脉高压心电图表现为右心室收缩期负荷过重,若同时有左房大或左室肥厚常提示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可能是心源性。X线检查也有特征性,同时有助于寻找肺动脉高压的原因。X线对肺实质性疾病的诊断是显而易见的,大的肺静脉血流再分布及KerleysB线反映肺静脉高压。肺血增多主要见于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二尖瓣狭窄,左房增大并可发现瓣膜钙化。超声心动图能准确地判断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及心脏结构改变。右心导管检查可测定肺动脉高压的程度,估测是否为可逆性。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包括DSA),以寻找血栓、血管畸形、发育不全或狭窄。对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也可行肺活检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2.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凡病人出现无法解释的运动性呼吸困难,运动中发生昏厥者,应疑及本病。若P2亢强,结合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后即可确诊。
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病因是什么
相关介绍: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PAH)较常见,部分患者尤其婴幼儿,若不及早治疗,可形成重度肺动脉高压,失去手术机会或使手术死亡率升高。婴幼儿患者左向右分流量较大、体格发育不良、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反复心衰及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应尽早施行心血管畸形矫治术。这样不仅可挽救生命,且可阻止心脏病及肺动脉高压对心肺的损害。
什么是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血压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血管床结构和/或功能的改变,导致以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最终致使右室扩张,引起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肺动脉正常收缩压(sPAP)、舒张压(dPAP)及平均压(mPAP)约为24、9、 16mmHg。静息状态下sPAP>30mmHg、dPAP>15 mmHg、mPAP>20 mmHg或运动过程mPAP>30mmHg均可诊断为肺动脉高压。mPAP在21~30 mmHg、31~50 mmHg和>50mmHg分别为轻、中和重度肺动脉高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病人,器质性肺动脉高压多发生在2岁以后。但一些先天性心脏病可早期发生肺血管病变,如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缺损、完全性房室通道、右心室双出口伴肺动脉高压等。
肺动脉高压的病因
肺动脉高压见于先天性心脏病、风心病、冠心病、肺部疾患(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和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等。肺动脉高压发病基因的研究已取得进展,目前至少发现了一种基因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有关。
以上是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健康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要是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就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我们的专家会为您做详细的介绍,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什么是肺动脉高压
什么是肺动脉高压?如今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病的意识明显提高。但忽视了对另外一种“高血压”的关注,那就是肺动脉高压。
大部分肺动脉高压患者起病隐袭,发展比较缓慢,开始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可能仅有一些气短、胸闷,休息后可以好转,所以对该病不易引起注意。后期随着肺动脉压力的进一步升高,可出现气喘、胸痛、头晕,容易晕厥。严重的患者出现右心衰的症状,如下肢水肿、肝脏肿大,甚至出现腹水或胸水等症状。一旦出现右心衰的症状,患者的预后就不容乐观了。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的统计资料表明,一般从诊断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后,患者的中位生存率为2~3年,比很多恶性肿瘤的存活时间还短。而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差,常常不能自理,需要家人照顾。所以这种高致残高死亡率的疾病,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常规的血压计不能测量肺动脉高压,绝大多数肺动脉高压是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精确测量肺动脉压力需要进行右心导管检查,后者直接在肺动脉测压,得到的结果最准确。所以,当发现肺动脉高压后,最好到医院进行右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
肺动脉高压既是一种疾病,又可以是其他疾病的一种表现。哪些疾病或哪些因素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呢?
按照国际上最新的分类,肺动脉高压一共可分为五大类,三十几种疾病可以引起。包括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疾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肺动脉高压;由于减肥时尚的流行,部分服用过氛氟拉明、右氛氟拉明等食欲抑制剂(减肥药的一类)的人也会患上肺动脉高压,还有多种食欲抑制剂是否导致肺动脉高压还在争论之中。
由于环境的污染等等原因,怀孕的妈妈暴露在各种危险因素之中,导致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如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发展成为肺动脉高压。最高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肺循环的压力大于体循环的压力(正常时肺循环的压力只有体循环的五分之一),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丧失了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机会。
门诊经常会有不明原因的胸闷、气急的患者,检查后发现肺动脉高压,进一步检查发现肺动脉血栓栓塞,有下肢静脉曲张、长期卧床、活动少的老年患者容易发生。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比较少。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研究的深入,一些新药的研制成功,如前列环素、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给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带来了希望,国内的一些医生使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取得一些疗效,目前国外正在使用该类药物进行临床前的试验。
由于肺动脉高压发病隐蔽,以前受诊断水平的限制,以及没有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等原因,很多病人在痛苦和绝望中度过余生。现在随着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多种新药的上市,治疗肺动脉高压不再只是梦想。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分几大类
第一步:肺动脉高压:第一大类是真正的肺动脉高压,包括特发性和遗传性肺动脉高压,属于罕见病。先天性心脏病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发展成为肺动脉高压。所以说肺动脉高压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步:左心疾病引起的肺高血压:第二大类常见病是风湿免疫性疾病,也叫结缔组织病。叫做它的免疫性风湿、类风湿性疾病。比如说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血管炎等都会引起肺动脉高压,这个发病人数也很多。心脏病的终末期都叫心衰,心衰都会影响肺静脉高压,传到肺动脉引起肺动脉高压。病人需要注意:高血压、瓣膜病、心肌病的一部分患者最后会发展成为肺动脉高压。伴有肺动脉高压的心脏病和没有肺动脉的心脏病预后是不一样的。
第三步: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肺高血压:第三大类是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肺高血压。大家知道中国是一个老慢支、慢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肺部疾病的高发。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这些疾病最后多多少少都会引起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衰竭。还有一些夜间睡眠障碍的病人,这些病人也会发生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
第四步:血栓栓塞性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第四大类就是栓塞引起的肺动脉高压。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是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其中肺栓塞经排成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心血管疾病,实际上是一个发病率极高、致死率极高的一种疾病。如果肺栓塞没有致死,它的后果就是肺动脉高压而致残,最后也一般死于心衰。
第五步:混合型:第五大类就是各种混合性的,原因不清楚的代谢性疾病。非常多见的血吸虫病可以引起肺动脉高压。另外,艾滋病毒感染可以引起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七大病因总结
肺动脉高压既是一种疾病,又可以是其他疾病的一种表现。肺动脉高压是指孤立的肺动脉血压增高,比很多恶性肿瘤更加凶险,如果患者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超过20mmHg,或活动时肺动脉平均压大于30mmHg即可诊断为肺动脉高压。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因是什么?
肺动脉高压病因1、血管收缩
丛样病变形成是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最终的血管形态学改变;而其早期为小动脉中层肥厚和无平滑肌的细动脉肌型化,这提示血管收缩可能是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初始机制。血管扩张药物能降低某些患者的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进一步支持血管收缩机制参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雷诺病经常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合并存在,也有利于血管收缩的病因机制。
门电压钾通道阻滞剂4-氨基吡啶不能提高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细胞内钙含量,但能增加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细胞内钙水平,表明某些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平滑肌细胞KV通道缺失或下调,提示钾通道异常可能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因中起一定作用。
肺动脉高压病因2、肺血栓栓塞
组织学上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不同于致丛性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中层肥厚较轻,内膜纤维化呈偏心性,从不发生扩张性病变,类纤维素动脉炎及丛样病变形成,与致丛性肺动脉病不同。
肺动脉高压病因3、家族因素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家族进行了充分的基因性质调查,认为家族性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特征是常染色体占优势的疾病,伴不完全的外显率和基因早现遗传。进一步认定基因缺陷位于一个特殊的染色体,对家族性肺动脉高压的基因解释涉及三核苷酸复制的更大延伸的突变。
肺动脉高压预防措施和预防恶化
肺动脉高压病因4、药物与饮食
口服避孕药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尚不明确,某些患者发病可能与其有关。多数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没有不规则的用药和异常饮食的历史。1967~1970年在欧洲应用节食药aminorex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率突然增加10倍。这些人可能是遗传易感或与常用药物,如可改变肝脏代谢的对乙酰氨基酚同用有关。他们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不同,预后较好,停药后多数恢复。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可以服用速效救心丸吗
速效救心丸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常用药。临床研究显示,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速效救心丸治疗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疗效令人满意。 肺动脉高压表现为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通常导致右心功能衰竭并最终致患者死亡,其临床症状没有特征性,出现气短、晕厥、胸痛等症状而不能用常见心肺疾病解释时,应考虑肺动脉高压的可能,尽早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诊。 近年来,随着对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细胞和分子基础的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治疗方法。但传统疗法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基石,特殊治疗应建立在传统规范治疗基础上。新型治疗药物(前列环素类似物、内皮素受体拮抗药等)的引入,使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此类药物价格昂贵,一般患者家庭无力承担,基层临床医师应尽量选择既有效又价廉的药物来治疗此病。 速效救心丸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川芎嗪和冰片,川芎嗪在体内主要分布在肝、心、脾、肺等器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等作用,因此可以用于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速效救心丸治疗老年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可显著提高疗效,显著降低肺动脉收缩压,改善患者的活动耐力和生活质量,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价格低廉,是基层医院治疗肺动脉高压较好的选择。
怎样对肺动脉高压进行正确的诊断
根据肺动脉高压诊治指南,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为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25mmHg。应注意原发性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鉴别。
1、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已引起右心肥大、劳损或右心衰竭者比较容易诊断PH,但病人病情往往危重,已到了疾病的晚期,治疗困难,预后不好。因此,应做到肺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寻找肺动脉高压的病因。
先天性心脏病及慢性肺部疾病是肺动脉高压的常见病因。心脏杂音有助于判断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瓣膜病,但肺动脉高压时原有的心脏杂音可能减轻或消失。肺 动脉高压心电图表现为右心室收缩期负荷过重,若同时有左房大或左室肥厚常提示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可能是心源性。X线检查也有特征性,同时有助于寻找肺动脉高 压的原因。X线对肺实质性疾病的诊断是显而易见的,大的肺静脉血流再分布及KerleysB线反映肺静脉高压。肺血增多主要见于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二尖 瓣狭窄,左房增大并可发现瓣膜钙化。超声心动图能准确地判断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及心脏结构改变。右心导管检查可测定肺动脉高压的程度,估测是否为可逆性。选 择性肺动脉造影(包括DSA),以寻找血栓、血管畸形、发育不全或狭窄。对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也可行肺活检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2、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凡病人出现无法解释的运动性呼吸困难,运动中发生昏厥者,应疑及本病。若P2亢强,结合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后即可确诊。
特别提醒:儿童肺动脉高压更易被误诊
儿童肺动脉高压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先心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另外还有家族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等。
儿童肺动脉高压的症状与成人相同,有活动耐力下降和呼吸困难等。但也有其特殊性,孩子更喜欢跑来跑去,年龄较小的患者常常不能自行表述呼吸困难、胸闷等 症状,故而常因晕厥、气促、心率快、咳嗽、易感冒、活动后口唇青紫等就诊。以晕厥就诊的患者经常被误认为神经系统疾病,从而被建议做脑电图等神经系统检 查,常常被误诊为癫痫或精神异常。如果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应想到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性,可为患儿做心脏彩超,以及时发现肺动脉高压。因为有些孩子的死 亡原因可能被归于肺炎、哮喘、癫痫或婴儿猝死综合征,所以实际患病率可能更高。
在我们所诊治的患者中,儿童患者约占肺动脉高压患者总数 的13%,其中先心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约占儿童患者总数的63%,常见的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为26%;结缔 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大约占11%,可由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引起。
根据肺动脉高压诊治指南,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为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25mmHg。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应包含两部分:①确诊肺动脉高压;②确定肺动脉高压的类型和病因。
肺动脉高压能治吗
多吃一些还有还有一些营养物质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些食物,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护理也是比较关键的戒除一切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积极的治疗愈发的疾病同时那对于一些先天性的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检测和治理。
1.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已引起右心肥大、劳损或右心衰竭者比较容易诊断PH,但病人病情往往危重,已到了疾病的晚期,治疗困难,预后不好。因此,应做到肺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寻找肺动脉高压的病因。
先天性心脏病及慢性肺部疾病是肺动脉高压的常见病因。心脏杂音有助于判断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瓣膜病,但肺动脉高压时原有的心脏杂音可能减轻或消失。肺动脉高压心电图表现为右心室收缩期负荷过重,若同时有左房大或左室肥厚常提示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可能是心源性。X线检查也有特征性,同时有助于寻找肺动脉高压的原因。X线对肺实质性疾病的诊断是显而易见的,大的肺静脉血流再分布及Kerleys B线反映肺静脉高压。肺血增多主要见于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二尖瓣狭窄,左房增大并可发现瓣膜钙化。超声心动图能准确地判断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及心脏结构改变。右心导管检查可测定肺动脉高压的程度,估测是否为可逆性。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包括DSA),以寻找血栓、血管畸形、发育不全或狭窄。对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也可行肺活检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2.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凡病人出现无法解释的运动性呼吸困难,运动中发生昏厥者,应疑及本病。若P2亢强,结合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后即可确诊。
以上就是肺动脉高压如何进行治疗,多吃一些一些营养物质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些食物,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护理也是比较关键的戒除一切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积极的心态进行治疗,增加日常生活中的锻炼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运动。
肺动脉高压发病原因
1.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约占全部肺动脉高压的78.8%。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后期经常会并发心功能不全,在中、重度患者中会引起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肺血管重构,进一步导致肺动脉高压。
2.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先心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主要由心内分流引起。未经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为30%,而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约为15%。
3.结缔组织疾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
包括各种风湿、类风湿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血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都可以引起肺动脉高压,在我国发病人数很多。这一类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比例很高,且能显著影响预后,而原发病的识别与处理至关重要。
4.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我国是烟草大国,由此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等慢性肺部疾病高发;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这些疾病最后也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衰竭。睡眠呼吸障碍患者也会发生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缺氧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是国外少有而我国常见的一种疾病。这些患者,由于肺泡缺氧,继而发生低氧性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升高。
5.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都很高,由此而诱发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也有很高的发生率,临床上也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