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3招帮您缓解腰背酸痛

3招帮您缓解腰背酸痛

1、呼吸

合理的呼吸方式能帮助集中精神,找准锻炼部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劳损恢复锻炼切忌操之过急,请先深吸一口气,在缓慢吐气的过程中完成一次静力对抗。

2、强化腰力

A.压背

动作要领:两脚与肩同宽站立,手扶桌子。用腹部去触碰大腿———在此过程中必须将腰部打直,臀部上翘,腰下陷,膝盖微弯———在最大位移处缓慢振荡几次。

TIPS:这个动作不容易到位,有条件的可以请家人或同事帮助扶住腰部。

B.天鹅翘首

动作要领:这个动作借鉴自普拉提,对加强腰部力量作用明显,因此又被称为“上班族的必修课”。平趴于地面,手放在肩膀两侧,脊柱、腹部慢慢收紧抬起(一定不能用手“撑起”身体),只到手臂打直。

恢复动作:天鹅翘首之后一定要做一组恢复动作,让之前受力的脊椎回复它的自然弯曲。动作如图所见。

C.肩基举桥

动作要领:平躺于垫子上,小腿垂直于地面,臀部收缩,感觉脊椎在依次抽离地面,直到身体呈一斜面。

TIPS:这个动作适用于腰间椎盘突出或腰部劳损特别厉害的人。

3、舒缓颈部

A.侧颈

动作要领:平视前方,躯干保持不动,头部缓慢靠向一侧(可视自身情况选择用同侧手加力),保持8至10秒钟再缓慢回复到原位。

TIPS:运动过程中不用憋气,集中精力于拉伸的肌肉,感觉它的运动。

B.压头

动作要领:这个动作可以很好地刺激斜方肌以及肩和颈部之间的肌肉组织。如图,将手放在头部侧后方,然后缓慢将头部朝斜下方推动到极点———再用头部用力,将手“顶”回原位。

TIPS:在过程中充分感受头和手之间的对抗。

中医教你缓解腰背酸痛

按摩肩井穴

该按摩手法很灵活,主要的手法是拿肩井,即将拇指放在肩井穴的位置,其余四指放在对侧,前后对应用力,向上做提捏的动作,每提捏一次后稍做休息,再次提捏。也可以自颈至肩、由内而外做提捏动作,还可以拍一拍、搓一搓,动作要轻柔缓和,切忌用暴力,反复操作10次即可通畅局部气血,缓解肩背部的肌肉痉挛。

舒缓后颈部疼痛

将2-3条毛巾扭成辫子状,两手各拉住一端,然后拉伸扭结好的毛巾,并把它们放在脖子后面,慢慢的上下揉擦你的脖子,有助释放紧张情绪。

舒缓上背部疼痛

靠墙站立,在左肩胛骨和脊椎之间放置一个网球,身体向后压住球,使它在同一区域内,上下来回移动,要小心别让球压到你的脊椎。然后将球放到右肩胛骨和脊椎之间,重复该动作。

缓解腰背酸疼的养生穴

人体经络一旦被堵塞,气血便会受阻,内脏也会失衡,长期累积会形成疾病。十二经脉的起点和终点都在身体末梢,其中有六条走到双手,停在十根指头。手心上有三条阴经走到大拇指、中指、小拇指;手背上则有三条阳经走到食指、无名指、小拇指,而另外六条通达脚趾的经脉也可以透过相似的经气,在手上得到表里的对应。

如果说双手是一窥健康的门户,那位于手足之端的井穴(几个穴位的统称),就是身体与外界沟通的窗口。《黄帝内经·灵枢》中,将井穴喻为水之源头,是人体精气所出的部位,认为其对于调节脏腑、气血、经脉之气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连接手指的六条经络及其相应经气为:大拇指的少商穴对应肺、脾;食指的商阳穴对应大肠、胃;中指的中冲穴对应心包、肝;无名指的关冲穴对应三焦、胆;小指的少泽穴对应心、肾;少冲穴对应小肠、膀胱。

井穴有清热、醒脑、安神的作用,中医会通过放血、针灸达到治疗效果,一般人平时可通过按摩井穴来保养身体,精神不济时,按摩十指井穴也能活络脏腑、重拾元气。

按摩的步骤是:依次按压指甲两侧,然后捏紧指甲上方的指头,接着揉压指甲根部的指头,每个手指按摩约20秒。按摩完十指只需3分钟左右,就能使手部井穴得到有效刺激。此外,指节上也有直接对应五脏六腑的穴位。空闲时随意按按各个指关节,或用热水杯热敷,也能让身心更为舒畅。

除了平时的保养,我们也可以从手部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比如说,心血管疾病患者,多有不明原因的颈部酸痛、喉咙痛、胸痛、胃痛,甚至感到小指内侧、靠近无名指的整条手少阴心经麻木、紧缩。

然而,一般人对经络运行以及相关症状的对应并不熟悉,因此,中国全息生物学创始人张颖清提出的第二掌骨侧速诊法,成为了方便人们留意身体状况的好方法。

全息指的是人体的缩影。张颖清提出,食指下的第二掌骨直接对应全身,从最靠近指尖的位置算起,分别为:头、颈、上肢、心肺、肝、胃、十二指肠、肾、腰、下腹、腿足,堪称是人体缩小版。

第二掌骨侧速诊法的具体方法如下:用右手托起左手,将右手拇指指尖在左手第二掌骨的拇指侧与第二掌骨平行处,紧靠第二掌骨且顺着第二掌骨长轴方向轻轻来回按压,可觉有一浅凹长槽,第二掌骨侧的穴位即分布在此浅凹长槽内。

用右手拇指指尖,由远心端向近心端逐个按压穴位,按压时与穴位呈垂直方向,如此按压两到三次。如果在按压时,有明显的麻、酸、沉、胀、痛的感觉,则称之为有压痛点,可在此处稍用力揉压或按压,也可因此得知,其所对应的器官有病症。如果按压右手,则以左手相同的方法与步骤进行。不过专家提醒,局部有出血、皮肤病的人要避开伤口,糖尿病患者感觉神经反应迟缓,小心别太用力压破皮肤,也不建议孕妇乱按,以免按错穴位造成子宫收缩,导致流产。专家特别叮嘱,一旦感到身体不适,还应及时就医,捏手指并不能达到治病的效果。

腰酸背痛刮痧有用吗

有用。

中医认为,腰酸背痛主要是受寒湿之邪或体弱久病,亦或负重跌挫等导致经络气血不和而引起。刮痧有调血行气,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畅通血脉,祛寒邪等作用,采用刮痧的方式可以缓解酸痛不适的现象。

腰背酸痛刮痧主要刮拭督脉和膀胱经位置。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刮拭督脉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除腰酸背痛的疗效。

膀胱经牵动肩,背,下肢等部位,刮痧膀胱经可以促进腰背及下肢的血液循环,进而起到缓解腰酸背痛,消除疲劳的功效。

女人腰酸背痛什么原因 长期久坐

长期久坐会使得我们的血液流通不畅,且大多数人的坐姿都是有问题的,长期使用不健康的坐姿会使得我们腰背部产生酸痛的感觉。其实,这是大多数都市白领女士腰背酸痛的主要原因。

正确的方法是,每个小时都适当的溜达一下,接接水、上上厕所,缓解腰背劳累感。


生理期腰疼 小心盆腔炎来袭

不少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后常会伴有腰酸背痛的感觉,于是便采用捶打腰背等方法来缓解腰背酸痛。殊不知,这种捶打腰背的做法非但无法缓解腰背酸痛,反而会使其更为加重。

这是因为女性在捶打腰背后会使自身盆腔更加充血和血流加快,导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从而使腰酸背痛的感觉更加严重。

究竟腰酸为何会频频而至,它到底想对我们传达何种讯息呢?

其实,造成女性经期腰酸的罪魁祸首或许就是慢性盆腔炎,它是中青年女性最为常见的妇科病之一。临床上常表现有小腹疼痛、腰酸下坠、白带增多、痛经等特点。对于其发病原因,专家表示,中医理论认为女子以血为本,以血为用。气血顺畅,周流全身,和调五脏,洒陈六腑,使脏腑功能键全,冲任通调,则无妇科疾病。

本病的病理实质为血瘀,故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主,且本病迁延日久,湿为阴邪,易伤阳气,致阳气不足,寒凝瘀阻为多,故当配合温通之剂。但由于此病的病理特点致使药物不易达入病灶,往往难以起到最佳的治疗作用。因此建议患者可采用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借助药物通过直肠黏膜直接吸收的优势渗透至盆腔,直达病变的部位,从而起到改善盆腔局部微循环,促进炎症的修复及软化,防止炎症蔓延的作用。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推拿保健

日常生活中腰背酸痛,可以前往正规的医院进行推拿按摩保健,缓解腰背疼痛,但是急性腰损伤或急性腰背痛的患者应强调充分休息,同时应避免施行作用于腰椎骨关节的各种推拿按摩手法治疗,具体请听从专业医生指导。


月经来潮总是腰酸背痛

月经是每个女孩子最亲密的好朋友,透过月经的一些反应和一些情况,可以看透一个人的健康程度,所以有很多的人提出月经来潮总是腰酸背痛怎么回事啊?针对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月经是女性的正常生理期,也是女性最贴身的好朋友,它关系着女性妇科的健康,所以经期护理很重要,经期如果护理不当的话很容易导致盆腔炎。

你知道吗,女性在经期不经意的某个小动作背后,或许就隐藏着一种妇科疾病。比如,不少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后常会伴有腰酸背痛的感觉,于是便采用捶打腰背等方法来缓解腰背酸痛。

殊不知,这种捶打腰背的做法非但无法缓解腰背酸痛,反而会使其更为加重。这是因为女性在捶打腰背后会使自身盆腔更加充血和血流加快,导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从而使腰酸背痛的感觉更加严重。究竟腰酸为何会频频而至,它到底想对我们传达何种讯息呢­

妇女经期莫捶腰

不少妇女,月经来潮前后,常有腰酸背痛,于是常用捶打腰背等方法,来缓解腰背酸痛,其实这种捶打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这是因为,妇女在月经期间,由于盆腔充血,会使人感到轻微不适,例如腰酸、小腿或下腹部发胀、乳房胀痛、大小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等,也有部分妇女还伴有疲倦、嗜睡、面部浮肿、情绪不稳定、脾气急躁等全身症状,这些都是经期的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无需治疗。然而,此时如果人为地随意用力捶打腰背,往往会加剧腰背酸痛,这是因为捶打腰背后,会使盆腔更加充血和血流加快,导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反而使腰酸背痛更加严重。同时由于妇女在月经期全身和局部的抵抗力降低,捶腰不利于经期子宫内膜剥脱后创面的修复愈合,也容易引起感染而患急慢性的妇科疾病。由此可见,妇女经期莫捶腰,否则不利经期身心健康。

阵痛怎么缓解 腹壁按摩

随着产程进展,阵痛会逐渐加强,每次间隔时间变短,疼痛变得更加剧烈。此时,可用双手轻轻按摩腹部,并配合深呼吸,安抚胎儿,缓解疼痛。也可让家属帮忙按摩背部,用热毛巾热敷背部,缓解腰背酸痛感。


相关推荐

米酒能缓解腰酸背痛

01取大豆200克,米酒300毫升。将大豆翻炒一下,趁热的时候浸泡在米酒里,加入少量水煮成汁液,即可服用。爷爷就常常按这个方子饮用大豆米酒,脊椎问题缓解了不少。02大豆米酒热饮还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手脚麻木等疾病。因为米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葡萄糖,有活气养血、滋阴补肾的作用,大豆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适合中老年人服用。03患有腰酸背痛等脊椎病,还可以通过按摩来治疗。把双手握拳,在腰部两侧凹陷的地

怎么缓解怀孕腰酸背痛

怎么缓解怀孕腰酸背痛1.上班的时候给自己准备一个靠背,坐姿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在椅子上面放一个靠背,这样能够有利于缓解背部的压力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减少腰酸背痛的症状。2.孕妈妈们的走路姿势也是很重要的,孕妈在怀孕的时候走路不要低着头,应该是站直了抬起头,然后走路的时候一定要缓慢一点,保持全身的平衡。3.准备一个孕妇枕,就是晚上睡觉的那种,可以直接放在孕妇的后背靠着,能够缓解睡觉时的腰酸症状

白领赶走疲劳的七种方法

1、拉伸双臂需直立站好,将双手在头部上方扣紧,同时收紧肩胛。保持10秒钟,放松,重复5~10次。接着,恢复到站立姿势,双手在脑后扣紧,收缩肩胛骨,保持10秒钟,放松,重复5-10次。2、困倦时候揉中指办公室一族在长时间地工作之后,很容易出现困倦的状态。这时,他们可以揉捏双手中指的指尖来赶走困意。3、点头运动要保持坐立姿势,头部稍微下倾,仿佛在点头。点头的力度要以颈部感到拉伸感为宜,停顿10秒钟,接

缓解腰酸背痛的方法

1.设置手机闹铃,定时活动。很多手机可以随意设置多组闹铃,提醒自己在特定时间起身活动、拉伸运动或散步。等到养成运动习惯,就可以让它“下岗”了。2.边走边说。要长时间接听手机时,不要趴在桌前,最好戴上耳机,走出户外,边走边说,但走路速度不宜过快。3.设置电脑屏保,定时休息。按一定时间间隔预设电脑屏保,每次出现屏保,立刻停止工作5分钟,伸展四肢。4.藏起电视遥控器,手动调台。有意藏起电视遥控器,可强迫

如何缓解腰酸背痛

一、最好以侧躺方式,弯曲身体,倒卧在床垫上。床垫过软或是过硬时,最好调整床垫硬度。如果习惯仰卧,就要把枕头垫在膝盖后方,让脚部稍微提高。二、在温水中泡澡,时间勿超过十五分钟,最好搭配市面上发售的温泉粉、浴油或香精,可以减缓腰痛的痛苦。三、检查自己的鞋子。把鞋头呈现尖形、鞋跟高于五公分以上、鞋子材质过硬的鞋子,全部收起来。改穿圆形或方形鞋头的平底鞋,多功能形运动鞋也适合穿着。四、检查厨房流理台的高度

如何缓解孕期腰酸背痛

1、适量运动孕妇由于胎儿一天天长大,体重一天天增加,最适于孕妇的运动就是散步。散步时要量力而行。孕晚期散步时要有人陪伴,当有敏感宫缩时就停下脚步,休息片刻。散步时注意尽量在平坦的地方走路,因为孕晚期腹部增大孕妇看不见脚下,以免道路不平导致摔跤。不建议登山、爬楼梯,因为这种负重做功的运动对孕妇可能会很吃力,增加腰部的负担。孕妇宜穿软底鞋或运动鞋,好穿好脱,不能穿高跟鞋;最好不是系带子的鞋,以免带子松

孕妇腰酸背痛如何缓解

1、当怀孕早期发生腰酸背痛时,准妈妈就要特别注意平常的各种姿势,避免恶化。此时,孕妇若有进行运动的习惯(轻度运动),仍应保持。2、孕期应保持良好的姿势,包括站姿、坐姿及睡姿。(1)站姿:怀孕中期及后期,应避免长时间站立,稍有不适就要坐下或躺下。(2)坐姿:孕妇坐着时,可以在椅背上放柔软靠垫,舒缓背部压力;而双脚也可放于矮凳上,助腿部血液循环。(3)睡姿:孕期躺下时可将两腿垫高,协助血液循环,消除

经期腰酸背痛怎么缓解

1、热敷月经来临时,你是否觉得四肢冰冷,包括整个腰部都是冰冰的。此时在腰部放个温暖的东西瞬间能缓解疼痛。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仰卧在床上,用温水将毛巾打滴(以不滴水为度)垫于腰间疼痛部和稍下面的骶部,上面再放一热水袋,热敷约10分钟,然后分别在腰两侧热敷10分钟。2、补充钾、铁女性经期那几天是身体最虚弱的时候,适当的调节饮食可有效补充身体所流失的营养、增强抵抗力。如吃一些含钾和铁的食物,钾能缓

腰酸背痛的缓解运动

1)远眺登高远眺,可调节眼肌和晶状体,减轻眼睛的疲劳,改善视力。具体方法是:每天早晨、傍晚或大脑疲劳时,在自家的阳台或登上山峰,有规律地转动眼球和平视远处的山峰、楼顶、塔尖等景物。长年坚持,必有好处。2)张嘴在学习、做家务或看电视的间隙,将嘴巴最大限度地一张一合,带动面部全部肌肉,进行有节奏的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延缓局部各组织器官的老化,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方法如下:坐在椅子上或床上,嘴巴轻

孕晚期腿疼是怎么回事

孕晚期由于身体的负担越来越沉重,下背部、臀部、腿部疼痛以及抽筋的状况也会经常产生,这时你不妨每次花5分钟做一些伸展练习,这样可有效缓解腰背酸痛,增强腹肌张力,并拉伸髋、腿,为分娩做好准备。有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孕期并发症的孕晚期妈妈不适合做这套练习。如果你没有以上并发症,身体状况良好,并从孕中期开始运动,那就可在孕晚期放心做这套练习了。伸展练习一动作要领:脚掌相对而坐,双手撑于臀后,双膝主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