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立即停药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立即停药
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药,迅速让患者平卧,有助于脑部的血液供应,并给患者盖好被子,注意保暖,且立即通知医生。
青霉素为什么要做皮试 青霉素过敏有什么症状
青霉素过敏症状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者可致死亡。有的小剂量青霉素注射后都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因此青霉素皮试后需要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及时告知医生便于医生的治疗。
青霉素的副作用
1、青霉素类的毒性很低,但较易发生变态反应,发生率约为5%?10%.多见的为皮疹、哮喘、药物热、严重的可致过敏性休克而引起死亡。
2、大剂量应用青霉素抗感染时,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反射亢进、知觉障碍、抽搐、昏睡等,停药或减少剂量可恢复。
3、使用青霉素前必须作皮肤过敏试验。如果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ml~1ml,同时给氧并使用抗组胺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注:由于青霉素过敏性反应实为杂质引起的,所以目前有部分进口高纯度青霉素无需皮试,可直接使用)
4、肌注钾盐时局部疼痛较明显,用苯甲醇溶液作为稀释剂溶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则可消除疼痛。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首选肾上腺素
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毫升(小儿减量)。若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再皮下或静脉注射0.5毫升,直到脱离危险期。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可收缩血管,增加血管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排血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复苏抢救
若出现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并同时行人工呼吸,及时复苏抢救生命。
青霉素治疗淋病有哪些并发症
青霉素分为天然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两类,临床上常用的是青霉素G钠、青霉素G钾、氨苄青霉素等,配成水溶液后即不稳定,遇酸、碱、醇及金属离子很易破坏,室温状态下,24小时后抗菌效能丧失大半,故应临时配制临时使用。
青霉素具有强大的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作用,广泛运用于临床,对淋球菌来说是首选药物,但其主要副作用是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休克发生极快,约半数在几分钟内出现,其余约在20分钟内发生。病人主要有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病人可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死亡。所以医生在用药前一定要询问有无过敏史,做好皮肤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应用。如停药超过3天,或用药过程中,更换不同批号的,应重新做过敏试验,特别要注意避免局部用药,因局部作用更易发生过敏反应。这位仁兄,通过这样来预防性病实在不可取,本身易造成过敏反应,还有可能使对方产生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而出现生命危险。
中西药均需警惕过敏反应
当孩子生病,需要注射青霉素的时候,医生总要问家长:孩子用过青霉素吗?有无过敏现象,要不要做一下皮肤试验?
这里所说的过敏反应,实质上也是一种免疫反应。在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当病菌或其他异物侵入身体以后,免疫系统就会产生免疫反应,把病菌等消灭,这是对人体有益的免疫反应。
但是,有些孩子的这种防御功能过强,会对某些物质产生过强的反应,甚至引起组织损伤,造成病变,这就成为不利于人体的免疫反应,也就是过敏反应。比如,当孩子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时,可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或者荨麻疹,出现心慌、气短、哮喘、出冷汗、脸色苍白、嘴唇青紫、血压降低甚至休克,如果不及时抢救会造成生命危险。
过敏反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据专家研究,随着化学合成物品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药物新品种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药物过敏反应的病例也会大大增加。在美国,50年代初,平均每7人就有1人患过敏反应,70年代增加到5:1,到了90年代增加到3:1。
据研究,过敏反应并非是西药所独有,有些中药也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穿心莲、双黄莲、鱼腥草、紫珠草、乌贼骨、羚翅解毒丸和云南白药等,都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
从过敏的发生率来看,化学合成药品的致敏率高于天然药物,中药的致敏率比西药低。当然,中药过敏问题也不可忽视。如果怀疑复方药剂中有某些中药可能引起过敏,可以分别逐一口服,以观察反应。
过敏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应予警惕。如果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积极治疗。抢救的关键在于争分夺秒,尽快采取必要的措施。首先应让病人躺平,头部处于低位。立即注射肾上腺素0.3~1.0毫升。
必要时可在10~15分钟重复注射肾上腺素,病情危重者可静脉注射。要注意保暖,如发绀或呼吸困难,应给氧气或进行人工呼吸。紧急时也可以用指甲压迫“人中”穴,或针刺双侧“内关”。
有的病人可能有轻度的过敏性休克症状,如全身无力、寒颤、头晕等,这时也不要麻痹大意,应该进行必要的治疗。为了防止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对于一些容易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最好在医生的监督下注射,不要擅自在家中自行注射。
在给孩子用药前,更要提高警惕,观察有无药物过敏反应。如查明诱因,尽早诊治,过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除了青霉素还有哪些药物需要皮试?
需要皮试的药物
青霉素类
说到皮试,首当其冲的就是青霉素类药物。
因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也较常见,用药后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因此此类药物,在用药前一定要进行皮试。
皮试液浓度为 500 U/ml,皮内注射 0.05-0.1 ml,20 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阳性反应者不能应用本药。
青霉素皮试对预测过敏性休克起着重要作用,但皮试阴性者不能排除出现过敏性反应的可能。
用药后,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吸氧,应立即肌注 0.1% 肾上腺素 0.5-1 ml,必要时以 5% 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注射。
临床表现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 1 次,心跳停止者,可给予肾上腺素心内注射。同时静脉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补充血容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对于需要青霉素皮试的患者还出了快速仪器试验法。
其原理为在脉冲电场的作用下,将药物离子或带电荷的药物由点击定位无痛导入皮肤。
该方法的优点为操作简单、无痛、儿童较易接受,高敏患者如有感觉不适,可随时关机停止药物渗透。
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的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得多,但静注和口服头孢菌素均可发生过敏反应,严重者还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和喉头水肿,甚至窒息死亡。
目前对头孢菌素应用前是否需要进行皮试试验目前尚有争议。也有人很疑惑如果青霉素阳性,能否选择头孢菌素类药物。
一般对于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阳性的,若选用头孢类,则必须对头孢类原液进行皮试,皮试结果为阴性的则可以继续使用,若阳性,则停止使用。
若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的则可以直接选用头孢类进行使用。不管是否进行皮试,或皮试阴性,在首次使用后的 0.5-1 h 内应严密观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征兆,应迅速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罗氏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时隔两年再次更新,「给药前需进行过敏试验」告示已被取消。
链霉素
链霉素为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结核分枝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链霉素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低于青霉素,但死亡率较高。因此用本药前必须做皮试,皮试阳性者不能使用该药。
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突然发生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迅速死亡。
轻者注射肾上腺素后即可缓解。
重者需输液输氧,使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进行抢救。还有的患者在注射后 7-14 天发生血清病。
因此,在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之前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