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宿泉丸+芍药甘草汤可改善
尿频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宿泉丸+芍药甘草汤可改善
频尿可以经由中药来改善,如一般频尿可服用宿泉丸,成分包括山药、益智仁及乌药,不分男女都可以服用,由于可以控制排尿力度,进而能够改善频尿症状;另外,芍药甘草汤则是可以使膀胱的括约肌放松,增加膀胱的容量,也能够改善频尿症状。
小孩尿床的偏方
1、缩泉丸
来源:宋·陈自明《校注妇人良方》
歌诀:缩泉丸中益智仁,再配山药与乌药, 温肾固涩止遗尿,小儿成人均能医。
组成:山药180克,乌药180克,益智仁18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冷开水泛丸。每服9克(儿童酌减),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各适量。
功效:温肾止遗,缩尿固涩。
方解:方用益智仁、山药温补脾肾,固涩小便;配以乌药气理散寒,以温振肾与膀胱气化之功。合而用之,共奏温肾止遗,缩尿固涩。
主治:下元虚冷,小便自遗或小禁,伴神疲怯寒、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细无力者。可用于小儿或成人遗尿以及老人、妇人及病后因脏气虚衰引起的小便失禁等病症。
加减:若肢冷畏寒明显者,加菟丝子、肉苁蓉、鹿茸、附子;面气短者,加党参、黄芪、五味子。
附记:凡湿热下注,下焦瘀血引起的小便频数,滴沥不畅,时有遗尿等症忌用。
2、遗尿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时毓民方)
歌诀:遗尿汤中桑螵蛸,黄芪党参补骨脂。 蚕茧菟丝金樱子,再加覆盆炙甘草。
组成:党参12克,菟丝子12克,蚕茧10只,补骨脂9克,金樱子9克,覆盆子9克,炙甘草45克,桑螵蛸15克,黄芪15克。
用法:上药水煎浓缩,加白糖适量,制成每剂4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20毫升。
功效:益气补肾,固涩止遗。
方解:方中以党参、黄芪益气;菟丝子、补骨脂补肾壮阳;金樱子、覆盆子、桑螵蛸固精缩尿;蚕茧有止渴,治小便过多之功。合而用之,共奏益气补肾,固涩止遗之功。
主治:小儿遗尿症。
加减:若睡眠过深,不易唤醒,加生麻黄9克,或石菖蒲9克,炙远志45克;兼有阴虚者,加当归9克,五味子45克;舌质淡有阳虚者,加肉桂3~4.5克。
附记:生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每剂用生麻黄9克,未发现心悸、多汗、失眠等副作用。
3、加味桂枝龙牡汤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歌诀:加味桂枝龙牡汤,白芍甘草桑螵蛸,益智姜枣肾气丸,因梦遗尿疗效好。
组成:桂枝9克,炒白芍12克,甘草9克,煅龙牡各30克,桑螵蛸30克,益智仁9克,生姜9克,大枣5枚。另加桂附八味丸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同时每晚临睡前服桂附八味丸10克。上为成人量,小儿酌减。
功效:安神养肾。
方解:因梦遗尿,是指睡梦中,自认为如厕,但醒后却是尿炕。这种遗尿,是由梦引起的,与神不内守有关。故方中以桂枝汤温养气血,调和阴阳表里;龙骨、牡蛎镇心而去梦境;桑螵蛸、益智仁缩小便。加桂附八味丸,补肾气以助膀胱固摄小便。
主治:因梦遗尿、形寒肢冷、心悸头昏、舌淡苔白脉细,症属心肾气虚者,均可用之。
附记:印氏云:经过反复使用,现本方已作为本人“抓主症”的常用方在临床运用。凡因梦遗尿者,率先用此,疗效甚好。
孕妇能吃甘草吗
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孕妇可以服用,但不建议多用。
适应病症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着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此外,现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常与乌贼骨、瓦楞子、马鞭草等同用。本品尚兼有利尿作用,故常以干草梢作治疗热淋尿痛的的辅助药。与大豆合用有解毒的功效,痢疾初作,不可用。
孕妇是可以去吃甘草的,甘草是属于一种补药,不过不能够食用的过量。一般都是按照标准食用就可以了。食用甘草不仅对孕妇有益处,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胃痛的问题,对于一些心气虚的人来说食用甘草是非常有益的,因为食用可以治疗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的状况。
芍药甘草茶的配料是什么,有何药效
芍药甘草茶的配料:芍药、甘草各15克。做法:将芍药、甘草冲洗 一下,放入沙锅中,加水煎取汤汁。佐餐食用。具有滋阴柔肝 缓急的功效。适用于肝阴血不足之阴茎异常勃起者。
甘草的营养价值
1抗酸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
2镇咳甘草含有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3抗炎抗过敏甘草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
4平衡女性体内激素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
5防治肿瘤甘草含有次酸,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
6补充能量甘草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糖类,能够为机体补充能量。
7安神除烦甘草富含碳水化合物,有助缓解疲劳,解决头晕目眩、失眠易怒、健忘沮丧等症状。
8解毒甘草富含纤维素,能够帮助身体排出毒素,特别适合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痈疽疮疡、农药或食物中毒的患者服用。
9止痛甘草制成芍药甘草汤可以治疗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
芍药的治病功效及食疗方
芍药的治病功效及食疗方
芍药,又名白木、余容,四五月长叶,叶子有好闻的香味,七八月开白色花,秋季采挖。
中医认为,芍药味苦,性平,具有祛瘀止痛、清热凉血、清肝降火的功效,能治疗血热妄行、损伤淤血、痛经、闭经等症。
治病功效
1、治小便五淋
赤芍药一两,槟榔一个,面裹煨,研末,每次服一钱,加水一盏,煎至七分,空腹服用。
2、治风毒骨痛
取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为末,夹绢袋盛,酒三升,浸渍五天,每次服三合,每天服三次。
3、治经水不止
取香附子、熟艾叶、白芍药各一钱半,加水煎汁服用。
4、治腹中虚痛
取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钱,夏月带黄岑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肉桂一钱,加水二盏,煎剩下一半,待温热后服用。
食疗方
芍药甘草汤
材料:甘草10克,芍药30克,白糖30克
做法:芍药、甘草润透后切片,放入锅里,加1000毫升水,中火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加白糖融化,搅匀即可。
功效:温中补阳
芍药粥
材料:粳米50克,芍药6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芍药加水煎汁,去渣,粳米洗净倒入锅中,加入芍药汤,熬粥,加白糖调味即可。
甘草功效与作用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 ,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7 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
8. 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其作用强度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浸膏。
治疗腿抽筋的奇效小偏方
小腿抽筋时虽然剧痛难忍,但这种情况即使不予医治也能慢慢自愈。不过,持续疼痛和反复抽筋的时间太长,对机体造成的痛苦太大,还会严重影响睡眠,应该立刻解除痛苦。可是腿抽筋多数都是在夜间睡眠时发生的,三更半夜找谁来帮忙呢?还得靠自己。
这里有一个治抽筋的好偏方,对治疗小腿抽筋很有效果。
这个偏方很简单,就是喝芍药甘草汤。该偏方由两味中药组成,一是芍药(白芍),二是甘草。为什么用白芍呢?因为白芍味酸,养阴柔肝,调和营卫;而甘草味甘,缓急止痛,且能补虚。酸甘化阴以养肝,肝需柔养,气急则平,因此能解痉止痛。从药理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芍药、甘草中的成分具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而且经多年临床证明,此方对多种急性痛证,尤其是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都有很好的效果,是治疗腿抽筋的很有效的方法。
简而言之,芍药味酸,酸味入肝,甘草味甘,甘味入脾,因而这味芍药甘草汤才被誉为止痛的良药,并且不用担心“良药苦口”,难以下咽,因为芍药甘草汤并不苦口。芍药甘草汤的配制非常方便,芍药和甘草这两味药在一般的中药店就能买到。
具体操作是取白芍20克,甘草10克,或用开水冲泡,或用温火煮,可以作为茶水饮用。请注意,这里说的芍药、甘草一定要是生白芍、生甘草,不要炙过的,炙过的药性就变了,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还有一个方法,可以立解痉挛,即刻消除剧痛。如果有人帮助,见效更快。方法就是,改卧为坐,伸直抽筋的腿,用手紧握前脚掌,忍着剧痛,向外侧旋转抽筋的那条腿的踝关节,剧痛立止。旋转时动作要连贯,一口气转完一周,中间不能停顿。旋转时,如果是左腿,按逆时针方向:如果是右腿,按顺时针方向。如果有人帮助,因是面对面施治,施治者的方向正好相反,而脚关节的旋转方向不变。要领是将足向外侧一扳,紧跟着折向大腿方向并旋转一周,旋转时要用力,脚掌上翘要达到最大限度。
其实,小腿抽筋都是有原因的,比如冬天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准备活动不充分;夏天游泳水温较低,都容易引起腿抽筋。晚上睡觉没盖好被子,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也会痉挛得让人疼醒。或者剧烈运动时,肌肉连续收缩过快,也容易引起抽筋;或者长途旅行、登高时,每一次登高,都是一只脚支持全身重量,这条腿的肌肉提起脚所需的力量将是人体体重的六倍,这样小腿肌肉最容易发生疲劳,当它疲劳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痉挛。
肠炎的治疗方法
1、寒邪犯胃证:症状见胃痛暴作,疼痛如绞,畏寒喜暖,遇寒痛甚,得热痛减,多有受寒病史,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弦紧。治则为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方选良附丸加减(高良姜10g、香附10g)。
2、宿食停滞证:症状见胃脘胀痛拒按,嗳气或矢气则舒,嗳腐吞酸,进食加重,不思饮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爽,舌苔白厚或厚腻,脉滑等。治则为消食导滞、理气和胃。方选保和丸加减(山楂10g、神曲10g、茯苓15g、陈皮10g、莱菔子30g、连翘15g、麦芽10g)。
3、肝胃气滞证:症状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嗳气频频,善太息,舌苔薄白,脉象多弦。治则为舒肝理气、和中止痛。方选柴胡舒肝散(柴胡15g、芍药15g、枳壳10g、陈皮10g、川芎9g、香附10g、甘草5g)。因肝郁蕴热,火热犯胃引起的肝胃郁热证,症状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喜冷饮,脉弦滑数。治则为舒肝泄热、和胃止痛。方选化肝煎(青皮10g、陈皮12g、芍药l0g、丹皮l0g、泽泻10g、贝母15g)。
4、因湿热内蕴,阻滞中焦引起的湿热中阻证:症状见胃脘疼痛,胀满嘈杂,泛酸,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则为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方选黄连温胆汤(黄连6g、半夏10g、茯苓10g、陈皮12g、竹茹10g、蒲公英30g、甘草6g)。
甘草梢的功效有哪些
甘草梢可以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1. 中药甘草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 中药甘草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着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3. 中药甘草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
4. 中药甘草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5. 中药甘草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中药甘草调和诸药。此外,现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常与乌贼骨、瓦楞子等同用。中药甘草尚兼有利尿作用,故常以干草梢作治疗热淋尿痛的的辅助药。
芍药甘草汤治疗静脉曲张
脚抽筋是俗称,医学术语为腓肠肌痉挛。这不仅仅是局部的病变,往往也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我曾发现一些肝病患者可以出现严重的脚抽筋,用芍药甘草汤及其加味方后,脚抽筋好转,肝病也得到控制。此外,有些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肾结石急性发作、肺动脉高压、高粘血症等患者,也有类似情况。
患者不仅有脚抽筋,还有下肢发凉、走路疼痛、局部皮肤发暗浮肿、脚底开裂等。所以,我在临床上也将脚抽筋及其附带下肢的症状作为使用芍药的一个指证。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其实也不仅是下肢肌肉的拘急痉挛,患者的腹肌也会表现的紧张。用手按压腹部,常常感到肌肉发硬。日本古方家吉益东洞的经验是:“腹皮挛急按之不弛”。
即腹直肌挛急,或腹壁虽弛缓,腹底肌肉却呈拘急之状。如《建殊录》记载:“云州医生祝求马,年可二十,一日,忽苦跟痛如锥刺,如刀刮,不可触近,众医莫能处方者。有一疡医,一位当有脓,刀辟之,亦无效矣。于是迎先生,诊之,腹皮挛急,按之不弛,为芍药甘草汤饮之,一服,痛即已”。
静脉曲张对人体的影响是很大的,严重的甚至造成患者无法正常行走,因此做为患者一定要进行正规的治疗,上面的方子虽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做为病人也不可自行用药,一定要在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下来用药,以避免因负作用受到影响。
白芍甘草汤
白芍甘草汤的功效白芍甘草汤同时发挥了白芍和甘草消炎、镇痛的作用,可用于痛经、胆石症等疾病的治疗。
芍药甘草汤为柔肝解痉、和营止痛之良方。此方仅由芍药(白芍)、甘草两味药组成,白芍味酸,养阴柔肝,调和营卫。甘草味甘,缓急止痛,且能补虚。酸甘化阴以养肝,肝得柔养,气急则平,故能解痉止痛。药理研究表明,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经临床证明,此方对多种急性痛症,尤其是平滑肌痉挛引起之疼痛,均有较佳疗效。现列举数则如下:
原发性痛经:白芍50克,甘草5克。水煎两次,将药液浓缩约50毫升,于行经当天分两次服,连服3~4天,解痉止痛。
胆绞痛:多为胆石症突发。白芍、甘草各等份,研为细末合匀,每次取15克用水调成稀糊状,文火煮数沸,晾温后服用。一般服后15分钟可止痛,且无副作用。
三叉神经痛:表现为一侧面颊阵发性剧痛,痛时闭目流泪,翘嘴咬牙,数秒钟可暂止,旋即再作。白芍(酒炒)30克,甘草(蜜炙)12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