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脚烂怎么治 控制血糖
糖尿病脚烂怎么治 控制血糖
实际上导致患者发生脚部腐烂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患者长期的高血糖导致血管、神经病变,因此糖尿病患者发生了脚部腐烂除了积极地处理和治疗疮面之外,还应该注意做好血糖的控制,保证平稳、健康。除此之外,还可使用药物或是手术的方法疏通足部血管,避免脚部受到严重的威胁。
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血糖
1、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糖尿患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如今糖尿病已经越来越“大众化”,所以大家要有勇敢面对,既来之则安之,只要有足够勇气面对现实,树立必胜信心,科学施治,迎糖而上,糖尿病没有什么可怕的。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先后注册了甜蜜的家园、糖友网、怡康等糖尿病论坛,在糖友们的帮助下,学到了不少糖尿病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许多患者初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治疗之路。当然,在这之前,也痛苦过。但是痛苦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在这两者之间,我选择了快乐。
2、患者应该告别坏毛病、坏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许多糖尿病病人都有过,不运动、贪吃、抽烟、酗酒、熬夜,正是由于这些坏习惯,导致疾病缠身。所以糖尿病患者应毫不犹豫地戒掉了烟、酒,适度饮食,按时作息,每天晚上10:30准时睡觉(特殊情况除外)。此外,还坚持散步、快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多项有氧运动。
3、从严治嘴,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守饮食原则:
糖尿病人的健康第一步,就是控制饮食,如果抵挡不住美食诱惑,放开了自己的嘴巴,其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血糖会不断升高。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是:
1.主食(米、面类)一般按要求分配,如果饥饿感强烈,则多吃蔬菜。
2.主食方面经常吃一些粗粮,如玉米、荞麦、豆类。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晚餐都要吃一小碗苦荞粑粑。副食则多以蔬菜、瓜果为主,对一些于治糖有辅助作用的食物,我会经常吃,如苦瓜、柚子皮(作菜)、番石榴、雪莲果,最近血糖比较平稳,每天吃一个苹果。
3.总量控制,弹性分配。如果患者的情况是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常常不听话,所以要经常采取分餐的方法,一餐分成两餐吃,然后在两餐之间(上午10:00,下午16:00),再吃一“餐”。但注意总量控制。这样既解决了饥饿的问题,又控制了血糖升高的速度。
糖尿病人脚肿怎么治疗
一、糖尿病脚肿的治疗原则:
1、糖尿病肾病治疗原则尚无特效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绝大多数不宜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或雷公藤治疗亦无明显疗效。
2、应积极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治疗、口服降糖药和应用胰岛素。糖尿病肾病治疗原则当出现氮质血症时,要根据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和种类。
3、限制蛋白质摄入量(≯0.8g/日),必要时加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治疗。
4、伴高血压或浮肿但肾功正常者,可选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糖尿病肾病治疗原则在肾功能不全者,应选用袢利尿剂或吲哒帕胺片;高度浮肿者除严格限制钠的摄入应适当扩容利尿;若血压过高或有心功能不全经积极扩溶利尿病情无改善者可考虑透析治疗。
5、积极将血压降到18.6Kpa以下。糖尿病肾病治疗原则建议首选ACEI,在降压的同时可改善GFR和减少尿白蛋白排出率,但要防止功能性GFR下降;酌情合用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和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6、糖尿病肾病治疗原则应积极治疗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7、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和粘附的药物,糖尿病肾病治疗原则如潘生丁抵克力得阿司匹林或肝素等,辨证施治正确使用中药,尤其对控制血糖,改善微血管病变有良好的作用。
8、糖尿病肾病治疗原则当Ccr在10~15ml/min或血肌酐530~710μmon/L时可考虑替代治疗。
二、糖尿病脚肿怎么治疗?
1、控制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想控制和治疗脚肿首先应该做好的就是控制血糖,保证血糖的正常和稳定。对于血糖的控制包括饮食治疗、口服降糖药和应用胰岛素。糖尿病肾病治疗原则当出现氮质血症时,要根据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和种类。
2、体育锻炼
运动和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同样重要。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即单位量的胰岛素可以降低更多的血糖)。心、脑系统疾病患者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根据情况安排运动。因此糖尿病人锻炼是不可缺少的方法。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强调的是运动对于生命健康的重要意义。据可续研究最新发现,运动对于危害生命的大敌——糖尿病,有明显的预防效果。
糖尿病脚烂怎么办 到医院检查
糖尿病脚烂了极有可能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由于由于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支端神经损伤,从而造成下肢组织病变,引发烂脚。
因此首先去医院检查,如检查确实是糖尿病足,再对症治疗。
妊娠糖尿病的治疗
如果单靠运动和饮食还不能控制血糖,准妈妈可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药物治疗,如优降糖、二甲双胍、胰岛素等。袁庆新说,有的孕妇害怕用药会对胎儿有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如胰岛素的分子量大,不会通过胎盘,所以对胎儿没有任何影响,而血糖控制不住才会对孕妇胎儿造成危害。
此外,在妊娠期血糖偏高或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有1/3在产后会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袁庆新建议,不论是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妈妈们都应该在产后6―8周重新做一次糖尿病筛查,及早防治,控制好病情。
当糖友遇到脚痛是该怎么办
每一个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都要积极地控制血糖,尤其是糖尿病脚痛,他已经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的糖尿病并发症。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容易引发糖尿病足,糖尿病脚痛就是的前期症状。这些问题相信在糖尿病患者的心中都存在过疑问吧,为了更好的治疗你的疾病,请看下文详细解说。
糖尿病患者高度警惕糖尿病脚痛
糖尿病除了使动脉硬化外,还可以令微细的血管变窄,脚会因为血液循环不足而疼痛。除了影响血管,它还会影响神经线的运作,令患者有神经痛,脚是体内最易受神经痛影响的部位之一,因此就造成了糖尿病脚痛。糖尿病患者,同其他患有慢性病的人一样,对疼痛的忍耐力减低,尤其是当血糖上升时,患者对糖尿病脚痛特别敏感。患糖尿病的人,很容易受细菌感染,而且一受感染,复原的时间比正常人为长。所以患者常有脚溃疡,严重者可引致脚组织坏死。
糖尿病脚痛怎样治疗?
中医“金典β细胞修复疗法”的含有抗氧化成分番茄红素,能够清除过多的自由基,使胰岛β细胞、受体、抗体功能逐渐恢复,从而使调控代谢糖的能力提高,并且抑制脂肪酸的释出,促进组织对糖的利用,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逐渐恢复正常,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脚痛。
以上内容便是我们为你提供的,当糖尿病患者遇到脚痛时,该怎么做的相关内容,如果你发现以上情况的话,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给你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祝你早日康复。
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
第1步:血糖自我检测
糖尿病自我护理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每天检测自己的血糖。医生会根据患者当前的个人情况制定一个血糖检查表,告诉患者应该在什么时间检测血糖。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肯定要比单纯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的患者的血糖检测频率更高。
第2步:控制目标个体化
“如果不懂得检测数值的意义,那么结果就只是一些毫无价值的数字。”戚以勤表示,糖尿病患者首先需要咨询医生检测结果(包括自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在什么范围内才算达标。2007年版《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所建议的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4.4~6.1mmol/L,非空腹血糖4.4~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因此最好向医生询问适合自己的控制目标。
第3步:明明白白用药
就诊时要多问。如果医生让服用降糖药,一定要先问清楚将要服用的药是什么,为什么要开这种药。可以自己设计一个药物服用时间表,以保证按时服用,避免漏服。
第4步:做好饮食计划
了解并记录自己的饮食情况,以便逐渐摸清不同食物对血糖的影响情况。对于糖友来说,没有绝对的饮食禁区,关键是要控制好摄入量。戚以勤建议糖尿病“新手”最好去看一次营养师,他会告诉你一些饮食方面的基本要领,并制定饮食计划。
第5步:注意运动安全
Ⅱ型糖尿病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运动!专家指出,要降血糖,就要坚持每天运动锻炼,但是要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记得在每次运动前和运动后测血糖,以避免出现低血糖。
第6步:合力抗击糖尿病
最后就是寻求家人、朋友或患者互助小组的支持和帮助。糖尿病的治疗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漫长的治疗之路上,患者可能气馁或者有所松懈,这时需要身边人的支持与鼓励。
糖尿病应如何控制高血糖
1.控制总热量:糖尿病的饮食中比较关键的是要控制摄取的食物总量,来维持患者的体重在一定的范围呢,尽量不要导致营养不良的情况。一般老年人,每日摄人热量在1500~1800千卡,胖人宜减少到1200~1500千卡。其中碳水化物占总热量60%左右,相当于主食300~400克。粗杂粮中的糖类分解较缓慢,适于糖尿病人。
2.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要充分: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是人体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它还可以降低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可以有效的保持血糖值平衡。因进食量减少可引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故宜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类含果糖较多,血糖控制不好时最好免食。
3.防治并发症:糖尿病的病程通常比较长,不少糖尿病患者很担心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因为它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很大。而对并发症应该如何预防呢?食物中必须控制胆固醇含量,一般不超过300毫克/日,相当于每日一个鸡蛋。少食或不食动物油脂及含胆固醇高的动物脏腑类食物。糖尿病病人还易并发肾功能不全,要经常检查尿蛋白。
糖尿病高血糖如何控制
1、饮食控制是基础:糖尿病本身就是糖代谢紊乱性的疾病,能量摄入要进行控制,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2、日常运动不可少:现代的医学发现,运动不但能降低血糖,还能改善胰岛功能,增加胰岛素的活性,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乐观心态很重要:不管你信不信,心情能很大程度上影响胰岛功能,现代的研究发现,开朗的心情和郁闷的心情两种情况相比,胰岛功能差别达到20%以上。
4、调整用药:有一些糖尿病患者症状比较轻,通过饮食和运动治疗就能控制住血糖了。但是当饮食、运动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就需要药物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