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肌的结构特征

心肌的结构特征

心肌细胞与骨骼肌的结构基本相似,也有横纹,但在结构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闰盘结构

心肌细胞为短柱状,一般只有一个细胞核,而骨骼肌纤维是多核细胞。心肌细胞之间有闰盘结构。该处细胞膜凹凸相嵌,并特殊分化形成桥粒,彼此紧密连接,但心肌细胞之间并无原生质的连续。心肌组织过去曾被误认为是合胞体,电子显微镜的研究发现心肌细胞间有明显的隔膜,从而得到纠正。心肌的闰盘有利于细胞间的兴奋传递。这一方面由于该处结构对电流的阻抗较低,兴奋波易于通过;另方面又因该处呈间隙连接,内有15~20埃的嗜水小管,可允许钙离子等离子通透转运。因此,正常的心房肌或心室肌细胞虽然彼此分开,但几乎同时兴奋而作同步收缩,大大提高了心肌收缩的效能,功能上体现了合胞体的特性,故常有“功能合胞体”之称。

横断面

心肌细胞的细胞核多位于细胞中部,形状似椭圆或似长方形,其长轴与肌原纤维的方向一致。肌原纤维绕核而行,核的两端富有肌浆,其中含有丰富的糖原颗粒和线粒体,以适应心肌持续性节律收缩活动的需要。从横断面来看,心肌细胞的直径比骨骼肌小,前者约为15微米,而后者则为100微米左右。从纵断面来看,心肌细胞的肌节长度也比骨骼肌的肌节为短。

超微结构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也可看到心肌细胞的肌原纤维、横小管、肌质网、线粒体、糖原、脂肪等超微结构。但是心肌细胞与骨骼肌有所不同;心肌细胞的肌原纤维粗细差别很大,介于0.2~2.3微米之间;同时,粗的肌原纤维与细的肌原纤维可相互移行,相邻者又彼此接近以致分界不清。心肌细胞的横小管位于Z线水平,多种哺乳动物均有纵轴向伸出,管径约0.2微米。而骨骼肌的横小管位于A-I带交界处,无纵轴向伸出,管径较大,约0.4微米。心肌细胞的肌质网丛状居中间,侧终池不多,与横小管不广泛相贴。总之,心肌细胞与骨骼肌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均各有其特点。

冬虫夏草及其形态特征和结构特征

冬虫夏草又名虫草,是我国民间惯用的一种名贵滋补药材,其营养成分高于人参,可入药,也可食用,是上乘的佳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冬虫夏草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滋补肺肾,对肺癌、肝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对肺虚久咳,气喘,肺结核咯血,盗汗,肾虚腰膝酸痛,阳痿遗精,神经衰弱及化疗、放疗后的红细胞下降都有疗效 。

形态特征

冬虫夏草为虫体与菌座相连而成,全长9~12厘米。虫体如三眠老蚕,长约3~6厘米,粗约0.4~0.7厘米。外表呈深黄色,粗糙,背部有多数横皱纹,腹面有足8对,位于虫体中部的4对明显易见。

断面内心充实,白色,略发黄,周边显深黄色。菌座自虫体头部生出,呈棒状,弯曲,上部略膨大。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长可达4~8厘米,径约0.3厘米。折断时内心空虚,粉白色。臭微,味淡。以虫体色泽黄亮、丰满肥大、断面黄白色、菌座短小者为佳。

结构特性

可溶性冬虫夏草多糖,是一种高度分支的半乳糖甘露聚糖,主链为由α(1→2)糖苷键连接的D-呋喃半乳糖基以及(1→4)键连接的D吡喃半乳糖基,非还原性末端均为D-呋喃半乳糖和D-吡喃甘露聚糖,支链含(1→3)、(1→5)和(1→6)糖苷键连接的D-呋喃甘露糖。

老人心衰临死前的症状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它可以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病人在去世之前大多会出现胸口闷的现象。这种现象如果发现不及时是会直接导致死亡的。或者是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达30~40次/分端坐呼吸面色灰白、发绀、极度烦躁、大汗淋漓同时可频发咳嗽等。

眼皮的结构特点

眼睑由浅及深分别是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睑板和睑结膜。

(1)皮下组织:为疏松结缔组织、易水肿。

(2)肌层:主要是眼轮匝肌和提上睑肌。

(3)睑板:有睑板腺。

眼睑分上睑和下睑,上、下睑之间的裂隙称睑裂。睑裂的内、外侧端分别称内眦和外眦。内眦呈钝圆形,附近有一微陷的空间,叫做泪湖,泪湖底上有蔷薇色的隆起称泪阜。上、下睑的内侧端 各有一小突起,突起的顶部有一小孔,叫泪点,是泪小管的开始处。

上、下睑都有前、后两面。前面为皮肤,后面为结膜。二者之间有皮下组织,肌层和睑板。前后两面移行部叫脸缘。睑缘有睫毛约2、3行,上下睫毛均弯曲向前,故闭眼时并不妨碍睑裂的关闭。睫毛有防止灰尘进入眼内和减弱强光照射的作用。睫毛根部有睫毛腺,此腺的急性炎症即称麦粒肿。眼睑的皮肤细薄,皮下组织疏松,故可因积水或出血而肿胀。肌层主要是眼轮匝肌的睑部,该肌收缩时睑裂关闭。

睑板tarsus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呈半月形。上、下睑板的内、外侧端各 合成水平走行的结缔组织带附着于眶缘,称睑内侧韧带和睑外侧韧带。睑板内有许多睑板腺,与睑缘成垂直排列,并开口于睑缘。睑板腺分泌油样液体,有润滑睑缘防止泪液外溢的作用。睑板腺被阻塞时,形成睑板腺囊肿,亦称霰粒肿

儿童皮肤结构特点

皮肤及皮下纤维组织较薄,角质层细胞间彼此联系松弛,容易脱落。基底层细胞的发育尚不完全,表皮和真皮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表皮较易脱落。抵抗干燥环境能力较差,人体在夏季排汗多,代谢系统容易失衡,到了秋季,局部皮肤会因缺少充足的水分而出现干燥脱屑等现象;

皮肤色素细胞较少,容易被阳光中的紫外线灼伤;

蚊虫叮咬的毒素易引发过敏反应,有的昆虫叮咬还能传播疾病;

皮脂腺发育尚不成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也是在逐渐地完善过程中,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各种病原体的感染。

动脉的结构特点

内膜由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组成。内皮下层位于内皮之外,为较薄的疏松结缔组织,内含少量平滑肌纤维。内弹性膜由弹性蛋白构成,弹性膜上有许多小孔。在中动脉的横切面上,因血管壁收缩,使内弹性膜呈波浪状,可做为内、中膜的分界线;中膜较厚,主要由10~40层平滑肌组成,故称肌性动脉;在平滑肌之间有少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平滑肌纤维的舒缩可控制管径的大小,调节器官的血流量。此外平滑肌纤维具有产生结缔组织和基质的功能;外膜厚度与中膜相近,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在外膜与中膜交界处有外弹性膜相隔,外膜中有小血管、淋巴管神经分布。

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结构特点

管径在0.3~1mm之间,为小动脉,管壁结构与中动脉相似,但各层均变薄,内弹性膜明显,中膜含数层平滑肌,外弹性膜不明显,平滑肌舒缩可使管径变小,增加血流阻力,因此小动脉也称外周阻力血管;管径在0.3mm以下者为微动脉,管壁由内皮和1~2层平滑肌构成,外膜较薄。

大动脉的结构特点

大动脉又称弹性动脉,如主动脉、肺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和髂总动脉等。大动脉与中动脉是渐变的,其间没有明显界限。内膜比中动脉内膜厚,内弹性膜与中膜的弹性膜相连续;中膜:最厚,主要由40~70层有孔的弹性膜构成,故又称弹性动脉。在弹性膜之间还有平滑肌及少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外膜较薄,由结缔组织构成,其中有营养血管、淋巴管、神经等。外弹性膜与中弹性膜相连,故分界不清。

墨鱼的结构特征

乌贼亦称墨鱼、墨斗鱼,乌贼目海产头足类软体动物,与章鱼和枪乌贼近缘。现代的乌贼出现于2,100万年前的中新世,祖先为箭石类。特征为有一厚的石灰质内壳(乌贼骨、墨鱼骨或海螵蛸,可入药)。

乌贼身体可区分为头、足和躯干三个部分,躯干相当于内脏团,外被肌肉性套膜,具石灰质内壳。

头位体前端,呈球形,其顶端为口,四周围具口膜,外围有5对腕。头两侧具一对发达的眼,构造复杂。眼后下方有一椭圆形的小窝,称嗅觉陷,为嗅觉器官,相当腹足类的嗅检器,为化学感受器。

足已特化成腕和漏斗。腕10条,左右对称排列,背部正中央为第一对,向腹侧依次为2一5对,其中第4对腕特别长,末端膨大呈舌状,位体前端,呈球形,其顶端为口,共有10条腕,有8条短腕,还有两条长触腕以供捕食用,四周围具口膜,称为触腕,可以捕食,能缩入触腕囊内。各腕的内侧均具4行带柄的吸盘,触腕只在末端舌状部内侧有10行小吸盘,此称触腕穗。雄性左侧第5腕的中间吸盘退化,特化为生殖腕或称茎化腕。可输送精荚入雌体内,起到交配器的作用。

根据茎化腕可鉴别雌雄。腕和触腕是乌贼的捕食和作战武器,不仅弱小的生命将丧生于乌贼的腕下,即便是海中的庞然巨物-鲸,遇见体长达十余米的大乌贼也难对付。漏斗位头的腹侧,基部宽大,隐于外套腔内,其腹面两侧各有一椭圆形的软骨凹陷称闭锁槽。

与外套膜腹侧左右的闭锁突相吻合,如子母扣状,称闭锁器,可控制外套膜孔的开闭。漏斗前端呈简状水管,露在外套膜外,水管内有一舌瓣,可防止水逆流。当闭锁器开启,肌肉性套膜扩张,海水自套膜孔流入外套腔;闭锁器扣紧,关闭套膜孔,套膜收缩,压水自漏斗的水管喷出。此为乌贼运动的动力。

乌贼的身体像个橡皮袋子,乌贼有一船形石灰质的硬鞘,内部器官包裹在袋内。

在身体的两侧有肉鳍,体躯椭圆形,共有10条腕,有8条短腕,还有两条长触腕以供捕食用,颈短,头部与躯干相连,有二腕延伸为细长的触手,用来游泳和保持身体平衡。头较短,两侧有发达的眼。头顶长口,口腔内有角质颚,能撕咬食物。

乌贼的足生在头顶,所以又称头足类。头顶的10条足中有八条较短,内侧密生吸盘,称为腕;另有两条较长、活动自如的足,能缩回到两个囊内,称为触腕,只有前端内侧有吸盘。

躯干呈袋状,背腹略扁,位头后。外被肌肉非常发达的套膜,其内即为内脏团。躯干两侧具鳍,鳍在躯干末端分离、鳍在游泳中起平衡作用。由于躯十背侧上皮下具有色素细胞,可使皮肤改变颜色的深浅。乌贼躯体方位依其在水中的生活状态,头端为前,躯干末端为后,有漏斗的一侧为腹,相反一侧为背。但根据软体动物的体制与乌贼的形态比较,其前端应为腹侧,因足让腹侧,后端为背,背侧为前,腹侧为后,这是乌贼的形态学位置、但为了观察叙述简便多采用前种定位。

乌贼身体扁平柔软,非常适合在海底生活。乌贼平时做波浪式的缓慢运动,可一遇到险情,就会以每秒15米(54公里/小时)的速度把强敌抛在身后,有些乌贼移动的最高时速达150千米。它不但逃走快,捕食更快。乌贼是水中的变色能手,其体内聚集着数百万个红、黄、蓝、黑等色素细胞,可以在一两秒钟内做出反应调整体内色素囊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颜色,以便适应环境,逃避敌害。乌贼的体内有一个墨囊,里面有浓黑的墨汁,在遇到敌害时迅速喷出,将周围的海水染黑,掩护自己逃生。

墨鱼通过漏斗喷射水流形成反作用力推动身体前进。用触腕凶猛掠食,以游泳浮游生物为食;同时本身又被金枪鱼、鲨鱼、带鱼、鳗鱼、抹香鲸等捕食。雌雄异体,用茎化腕传送精荚,产出的卵粒象成串的葡萄附着其它物体上,雌雄亲体双双用漏斗,向卵进行喷水清洗。1、体分头部、足部和胴部;

2、石灰质内壳;

3、心耳和鳃的总数相同,为2个;

4、口内有颚片和齿舌;

5、神经系统高度集中,有复杂脑的结构。

口:顶部中央。

眼:1对,两侧。

嗅觉陷:眼的后方,靠近外套膜的边缘,

漏斗陷:头部腹面的凹陷,漏斗贴附部位。

足部:分腕和漏斗两部分。

漏斗:足特化而成,腹面;运动,排泄物、生殖产物和墨汁排出的通道。

触腕:基部粗大,顶端尖细,内侧生有吸盘。

共有10条触腕,第3、4对腕之间有1对是专门用来捕捉食物的触腕。比较狭长,可以完全缩入基部的触腕囊中。触腕上通常具有1个很长的柄,柄的顶端呈舌状,称触腕穗,内生吸盘,有时还有钩,主要用来攫取食物。

心衰病人死前都有这样的表现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它可以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病人在去世之前大多会出现胸口闷的现象。这种现象如果发现不及时是会直接导致死亡的。或者是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达30~40次/分端坐呼吸面色灰白、发绀、极度烦躁、大汗淋漓同时可频发咳嗽等。

心衰的诊断是预防的前提所以即使发现可以少很多的麻烦。根据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心血管病的病史,有休息或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的临床症状,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肝脏肿大的体征,有心腔扩大、第三心音、水平升高等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客观证据,有收缩性心力衰竭或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特征,可作出诊断。

对于心衰来说预防是首要任务,我们可以通过高维生素饮食,多休息、多吸氧,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等措施来避免发生心力衰竭。

女人阴道结构特征

阴道是由粘膜、肌层及外膜构成的肌性空腔器官,长约11厘米左右,直径约2.5厘米左右的,富于伸展性。

上端环绕子宫颈,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连接子宫及外生殖器。当妇女直立时,阴道呈竖立方向与子宫颈的夹角略大于90度。阴道开口位于女阴后方,在尿道开口之后。前方有膀胱和尿道,后方邻直肠。临床上可隔直肠壁触诊直肠子宫陷凹、子宫颈和子宫口的情况。阴道下部穿经原生殖膈。膈内的尿道阴道括约肌和肛提肌的内侧肌纤维束均对阴道有括约作用。

阴道前壁短,长约6~7cm,上部借膀胱阴道隔与膀胱底、颈部相邻,其中、下部借尿道阴道隔与尿道相邻。阴道后壁较长,长约7.5~9cm,上部与直肠子宫陷凹相邻,中部借直肠阴道隔与直肠壶腹相邻,其下部与肛管之间有会阴中心腱。子宫颈与阴道壁之间形成的环形腔隙,称阴道穹。阴道穹可分为前、后及左、右侧部,其中阴道穹后部较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邻。腹膜腔内有脓液积存时,可经此部进行穿刺或切开引流。

阴道经常处于前后壁相接触的塌陷状态。阴道的下部较窄,下端以阴道口(vaginalorifice)开口于阴道前庭。在处女,阴道口的周围有处女膜(hnmen)附着,可呈环形、半月形、伞状或筛状。处女膜破裂后,阴道口周围留有处女膜痕。

相关推荐

脑垂体的结构特点

脑垂体虽小,却分好几个部分,大体上分为前叶和后叶,后叶又分中间部和神经部两部分。前叶和后叶中间部合并在一起叫腺垂体,它由腺体组织所构成。腺体组织主要由3种细胞组成,根据染色不同它们分为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和嫌色细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这些细胞已有新的分类方法,根据细胞能分泌什么激素来命名,把能分泌生长激素的细胞叫生长激素细胞,能分泌泌乳素的细胞叫泌乳素细胞,依此类推。后叶的神经部主要由神经纤维及神经胶质细胞所组成,所以又叫神经垂体。

铁蛋白的结构

铁蛋门的分子结构是由一层蛋自壳围绕着铁和磷酸盐分子组成的铁核,外径12~13 nm,分子量500 kDa(Harrison等,1991)。从不同来源(如人、马、牛蛙和细菌等)的铁蛋白结构特征来看,所有的铁蛋白虽然在一级结构上变化很大(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有时才达到14%),但本质上都有相同的体系结构(Harrison等。1996)。蛋白壳均为由24个哑基以高度对称性方式组成的内空心结构,空心直径约为8nm,其中的氢氧化铁核中可积累多达4 000个铁原子且不影响蛋白表面和与其它分子的相互作用;蛋白亚基中包括亚铁

人们为什么会有心力衰竭

1.原发性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2)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及心肌病均可导致心力衰竭,以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 (3)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其他如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的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 2.心脏负荷过重 (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心室肌代偿性肥厚以保证射血

肌酸组成结构

肌酸(Creatine)是由精氨酸(arginine)、甘氨酸(glycine)及甲硫氨酸(methionine)三种氨基酸所合成的物质。可以由人体自行合成,也可以由食物中摄取。 肌酸,是人体内自然产生的一种氨基酸衍生物,它可以快速增加肌肉力量,促进新肌增长,加速疲劳恢复,提高爆发力。肌酸在人体内储存越多,力量及运动能力也越强。 它不仅可以快速提供能量(人体的各项活动是靠ATP,即三磷酸腺苷提供能量,而ATP在人体内的存储量非常的少,运动时,ATP很快就消耗殆尽,这时肌酸能够快速的再合成ATP以供给能量)

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及分类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 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 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均可造成心肌结构

怎么辨别马心的好坏?

新鲜的马心,心肌为红或淡红色,脂肪为乳白色或微带红色,心肌结实而有弹性,无异味。变质的猪心,心肌为红褐色,脂肪微绿有味,心肌无弹性,组织松软。心的上部有结节、肿块、颜色不正,有斑点或心外表有绒毛样包膜粘连。

心肌病的特征有哪些

动物实验中病毒不仅可以引起病毒性心肌炎,且可以引起类似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变,近年来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本病患者的心肌活检标本中发现有肠道病毒或巨细胞病毒的RNA,说明本病与病毒性心肌炎关系密切。过去认为大多数DCM病例是散发或特发的,但现在发现家族性的至少占40%~60%。家系分析显示大多数DCM家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线粒体和X连锁遗传。另一方面,免疫反应的改变可增高对疾病的易感性,亦可导致心肌自身免疫损伤。 一、出现不明缘由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 二、在进行体检时可伴有心脏扩大

羽绒服120g充绒量厚吗 羽绒服充绒量越多越暖和吗

不是。 一般正常情况下来说,羽绒服充绒量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很多人觉得羽绒服是否保暖主要决定于羽绒服充绒量的多少,但其实羽绒的充绒结构特点才是决定羽绒服保暖而轻盈的特征,羽绒越多越暧和,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一般羽绒服主要由面料层、羽绒面料(填充料)层、里料层构成,这三层结构都对羽绒服的保暖性产生影响。

女性长期没有性生活的危害 诱发妇科炎症

女性阴道所处位置特殊,加之其结构特征的原因,阴道内存在大量病菌,但阴道有自净功能,会经常v分泌一种粘液,这种粘液能起到杀菌作用。如果长期不过性生活,阴道受不到充分刺激,粘液分泌就会减少,自净能力因此降低,从而导致病菌入侵,诱发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之类的妇科炎症。

心肌病的特征有哪些

一、出现不明缘由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 二、在进行体检时可伴有心脏扩大明显,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出现杂音,心衰得以缓和后,其杂音可以得到减轻或专家消失。 三、在进行检查时,心电图可有多样的、多变的心律失常改变。 四、进行X线检查时可发现有心脏明显扩大呈球形。 五、超声心动力检查可发现有全心腔大,特别是左室流出道扩大显著,心室壁变薄,收缩功能明显减弱,二尖瓣开放幅度减少。 六、排除其它心脏病及继发性心肌病。 七、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可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