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为什么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为什么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这种疾病来说在临床上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体之上,但是我们大人患有了上呼吸道感染这种疾病之后知道自己难受,怎么去治疗,对于小孩来讲我们只能在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才会发现,为此我们应该了解这是一种什么疾病。

  小儿感冒,俗称“伤风”,是感受风邪引起的肺系疾病,它是小儿最常见的病证。主要病位在鼻、鼻咽和咽部,西医学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反复发作者,称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有流行趋势者称为流行性感冒。

  本病的病因主要为病毒感染,约占原发感染的90%以上,亦有为细菌感染者,或二者合并感染,临床诊治时当细究病因,对因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本证病因为小儿形体稚嫩,藩篱疏薄,卫外功能薄弱之内因,及外感风寒,风热之外因。病机为外感风邪,邪犯肺卫,导致鼻咽失调而发本病。若素有脾胃不和,多夹有食滞;若邪热炽盛,引动肝风,则发惊搐。

  以上我们专家总结了上呼吸道感染这种疾病的相关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不会重视起来,此外小孩的抵抗力也比较低,和小孩的沟通也存在问题,所以我们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及时,此外还应该注意用药,不要因为用药不当增加上呼吸道感染这种疾病的严重程度。

病毒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前者表现为急性鼻炎、咽炎和喉炎,后者表现为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本类疾病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染,小儿、老人、营养不良及患有慢性病者更易患病。以冬春季发病较多。不少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风疹等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注意鉴别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过敏性紫癜的原因

1、感染因素

由于冬春季节小儿容易感染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容易引发小儿过敏性紫癜,约半数病儿童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也可能是猩红热、菌痢、尿路感染、脓疱疮、结核及病灶感染(皮肤、牙齿、口腔、中耳)等。

病毒感染中有风疹、流感、麻疹、水痘、腮腺炎、肝炎等。寄生虫感染也可引起本病,以蛔虫感染多见,还有钩虫、鞭虫、绦虫、血吸虫、阴道滴虫、疟原虫感染等。

2、食物因素

主要是动物性异性蛋白对机体过敏所致,鱼、虾、蟹、蛤、蛋、鸡、牛奶、豆制品、韭菜、牛肉干等均可能引起。

3、药物因素

如氯霉素、链霉素、异烟肼、氨基比林、阿司匹林、磺胺类、生物制剂、各种预防针、血浆制品、血液等药物均可能引起小儿过敏性紫癜。

4、毒素

如蜂、蛇、蝎子、蚊虫咬伤等,也可能引起发病。

5、部分异物

如花粉、柳絮、宠物的皮毛,以及油漆、汽油、尘埃、化学物品、农药、化学纤维等等,患儿都可以因为接触而发病。

早产儿容易得哪些病

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感染性肺炎是早产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新生儿的肺炎可以是吸入性的、自然感染,还可以是继发性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之后的感染。

除此之外,脐部感染、皮肤感染、口腔感染、消化道感染,都是早产儿容易患上的疾病。

你的呼吸道健康吗

白细胞增多、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感染性发热、呼吸道阻塞,具体表现如下:

1、急性起病。

2、早期有咽部不适、干燥或咽痛,继之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咳嗽。

3、可伴有头痛、发热、声音嘶哑、乏力、肢体酸痛、食欲减退。

4、鼻、咽、喉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三、如何预防孩子呼吸道感染?

预防孩子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高孩子呼吸道的免疫力,增强孩子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各种营养成分。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溶菌酶、乳铁蛋白等,有助于增进婴儿抗感染能力。尤其是分娩后最初分泌的初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及微量元素,特别是SIGA有助于预防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因此,母乳喂养的小儿一般较少发生伤风感冒。

2、体格锻炼

体格锻炼有利于增强小儿体质,提高对疾病的防御能力。体育活动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进行锻炼;如开窗睡眠,使小儿吸入较冷而新鲜的空气,上呼吸道粘膜,增加呼吸道的抵抗力。待小儿习惯开窗睡眠后,可进一步实行户外睡眠。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用温水洗浴,或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三浴(日光浴、水浴、空气浴)锻炼,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增加营养获得各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助于提高小儿的免疫力

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锌或维生素A,小儿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通过适当饮食调整,增加微量元素锌或维生素A的摄入,或用锌制剂和维生素A丸治疗后,这些小儿的免疫力可明显提高,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4、按时预防接种

如:接种麻疹、百日咳、风疹等的预防针,可有效地提高小儿对这些呼吸道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切断这些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流行。

小孩发烧咳嗽有痰怎么办

宝宝咳嗽考虑是呼吸道感染导致的,还有感冒的情况。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作为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呼吸道感染是引起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临床表现易被认识,但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却很难明确。通过常规方法大约只能明确46%为获得性肺炎病因,对于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 只有40%能明确病毒病原 。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是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和毛细支气管炎的常见病毒,仍然有超过1/3的病例不能明确病原。

建议服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是治疗小儿感冒的常用药,兼具清热解毒、宣肺化痰,对于儿童感冒所致的发热、咳嗽、咽痛效果较好,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一可以收到消除炎症的作用治疗根本,二可以收到止咳的作用治疗其标。效果好副作用小。

以上就是关于小孩发烧咳嗽有痰怎么办的一个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孩子是非常容易患上一些呼吸道的疾病的,当家长们发现孩子出现一些异常的情况时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避免一些疾病给孩子带来大的伤害。

怎么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高呼吸道的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针对预防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建议家长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各种营养成分。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溶菌酶、乳铁蛋白等,有助于增进婴儿抗感染能力。尤其是分娩后最初分泌的初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及微量元素,有助于预防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因此,母乳喂养的小儿一般较少发生伤风感冒。

2、体格锻炼。体格锻炼有利于增强小儿体质,提高对疾病的防御能力。体育活动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进行锻炼;如开窗睡眠,使小儿汲入较冷而新鲜的空气,增加呼吸道的抵抗力。待小儿习惯开窗睡眠后,可进一步实行户外睡眠。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用温水洗浴,或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三浴(日光浴、水浴、空气浴)锻炼,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增加营养。获得各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助于提高小儿的免疫力。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锌或维生素A,小儿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通过适当饮食调整,增加微量元素锌或维生素A的摄入,或用锌制剂和维生素A丸治疗后,这些小儿的免疫力可明显提高,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4、按时预防接种,如:接种麻疹、百日咳、风疹等的预防针,可有效地提高小儿对这些呼吸道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切断这些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流行。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小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人每年可发病数次。病原体主要侵犯鼻、咽、扁桃体及喉部而引起炎症。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主要有:

(一)病原体

1、病毒: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常见的病毒有:①粘病毒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A及B型)、副流感病毒(1、2、3、4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等;②腺病毒:目前有30余种血清型可致轻重不等的上呼吸道感染;③小核糖核酸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B组、ECHO病毒以及鼻病毒。

2、细菌:细菌感染多为继发,因为病毒感染损害了上呼吸道局部防御机能,致使上呼吸道潜伏菌乘机侵入。少数为原发感染,常见细胞为β型A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亦可为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

(二)诱发因素

1、特点见第一节,表明防卫能力差。

2、育价段全身及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3、疾病影响

(1)先天性疾病:常见的如兔唇、腭裂、先心病及免疫缺陷病等。

(2)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此外肺结核变为常见诱因。

(3)营养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以及小儿腹泻等。

4、环境因素

(1)卫生习惯及生活条件不良:如住处拥挤、通风不良、阴暗潮湿、阳光不足、家长吸烟、护理不周以及呼儿平日缺乏锻烁防御功能更低下。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三个月以下婴儿

发热轻微或无发热。因鼻阻及鼻阻所致的症状较突出。如哭闹不安、张口呼吸、吸吮困难、拒奶、有时伴有呕吐及腹泻。

2、婴幼患儿表现

(1)全身病毒症状较重,病初突然高热39.5-40℃,持续1-2天,个别达数日,部分患高热同时伴有惊厥。

(2)患儿患上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则会出现鼻塞以及流鼻涕和咳嗽等症状,并且这些症状较严重。

(3)常伴有拒食、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4)体检除发现咽部充血外无其他异常体征。

3、三岁以上患儿

多不发热或低热,个别亦有高热,伴畏寒、头痛、全身酸困、食欲减退,一般上呼吸道的其他症状明显,鼻塞、流涕、喷嚏,声音嘶哑及咽炎等。

扁桃体肥大的危害 扁桃体肥大引发肺源性心脏病

扁桃体肥大的儿童不仅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而且还容易患鸡胸、漏斗胸,长时间严重阻塞呼吸道还会导致肺扩张换气不顺,引起肺动脉压升高,甚至诱发肺源性心脏病。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症状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病毒较短,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较长。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合膜炎。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多于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于成年人。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

4、咽结膜热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体检可见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哪些疾病可诱发小儿咳嗽

上呼吸道感染

也就是感冒,是由于病毒经过鼻腔和咽喉进入到人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发炎。小儿患上感冒时,一般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

支气管炎

大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发病较急,一开始多为干咳,随之逐渐出现咳嗽、咳痰等不适,严重时因呼吸困难而出现缺氧,嘴唇变为青紫色。

肺炎

2岁以内的小儿大多是支气管肺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而引起。一般会有干咳,还会出现气促、口唇发绀、鼻翼扇动等现象。除了新生儿外,通常会发烧到39℃。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因

(一)病原体

1、病毒: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常见的病毒有:①粘病毒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A及B型)、副流感病毒(1、2、3、4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等;②腺病毒:目前有30余种血清型可致轻重不等的上呼吸道感染;③小核糖核酸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B组、ECHO病毒以及鼻病毒。

2、细菌:细菌感染多为继发,因为病毒感染损害了上呼吸道局部防御机能,致使上呼吸道潜伏菌乘机侵入。少数为原发感染,常见细胞为β型A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亦可为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

(二)诱发因素

1、特点见第一节,表明防卫能力差。

2、育价段全身及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3、疾病影响

(1)先天性疾病:常见的如兔唇、腭裂、先心病及免疫缺陷病等。

(2)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此外肺结核变为常见诱因。

(3)营养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以及小儿腹泻等。

4、环境因素

(1)卫生习惯及生活条件不良:如住处拥挤、通风不良、阴暗潮湿、阳光不足、家长吸烟、护理不周以及呼儿平日缺乏锻烁防御功能更低下。

(2)气候骤变,如寒冷易引起鼻部粘膜舒缩功能紊乱,有利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哪些原因导致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一部分,常常发病在冬春季。在我国,急性呼吸道感染高居小儿感染性疾病之首,占儿科门诊数39%~65.5%,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占35.4%~60.2%。如何降低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我国儿科医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简说小儿喉腔

呼吸道是呼吸气体的必经通道,分成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喉正好处在两者的交界处,其本身属于上呼吸道。小儿喉腔相对较成人狭长,呈漏斗状;喉软骨发育尚未完善;而喉和声带黏膜柔嫩,血管及淋巴丰富,容易发生充血和水肿。同时,小儿咳嗽排痰能力远较成人弱,分泌物容易在漏斗状的喉部积聚,这一切解剖生理特点的不利因素使小儿尤其是2~3岁以下婴幼儿容易得喉炎,炎症时又容易引起喉腔狭窄,甚至产生喉部急性梗阻、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和猝死。

都是病毒惹的祸

急性喉炎大部分是由病毒所引起,而引起喉炎的病原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急性喉炎往往先有1~2天流涕、咳嗽等症状,之后出现不同程度发热、声音嘶哑,并出现特征性的犬吠样咳嗽(俗称“破嗓子”)和吸气性喉鸣。严重者可有吸气性呼吸困难、鼻翼翕动、面色青紫、烦躁、难以平卧入睡,而喉中痰声辘辘,这些症状往往在夜间更重,患儿可以出现呛咳、呛食等现象。

熟悉这些症状使我们对急性喉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作为家长应该重视的不只是患儿有无高热,而是患儿有无喉梗阻症状,因为重度喉梗阻一旦贻误诊断会危及生命。

三种疾病可诱发小儿咳嗽

哪些疾病可诱发小儿咳嗽

上呼吸道感染

也就是感冒,是由于病毒经过鼻腔和咽喉进入到人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发炎。小儿患上感冒时,一般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

支气管炎

大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发病较急,一开始多为干咳,随之逐渐出现咳嗽、咳痰等不适,严重时因呼吸困难而出现缺氧,嘴唇变为青紫色。

肺炎

2岁以内的小儿大多是支气管肺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而引起。一般会有干咳,还会出现气促、口唇发绀、鼻翼扇动等现象。除了新生儿外,通常会发烧到39℃。

相关推荐

经常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怎么回事呢

其原因主要有小孩先天性心脏病、肺发育不良、气管食管瘘;小儿免疫功能低下,加上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营养不良、白血病;小儿的喂养方式不当、环境污染等因素。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诊断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标准为: 0-2岁,每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7次,下呼吸道感染3次; 3-5岁,每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6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 6-14岁,每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5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一、普通感冒 成人多数为病毒引起。起病较急,初期的时候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 二、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根据病毒对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可表现为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

上呼吸道感染护理

注意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 做好对症护理,督促病人多饮水,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痰多时给予雾化吸入,有痰及时咯出。 防止并发症,出现听力减退,外耳道流脓,头痛加重,应警惕中耳炎和鼻窦炎。 感冒症状减退后,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禁烟,根据季节调整衣服的厚薄,注意营养摄入,增强抗病能力。 做好心理护理,解除不安情绪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病毒较短,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较长。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药物疗法 可分去因疗法及支持疗法。去因疗法中对病毒感染多采用中药治疗。有人从初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药物 乳中提取分泌性IgA滴鼻,每日0.3~0.5mg/kg,分6~8次,连滴2~3天,结果认为满意。细菌性感染则用青霉素或其它抗生素。大多 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病毒感染,抗生素非但无效,还可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于病毒繁殖,必须避免滥用。当合并细菌感染时,如β溶血性链球菌A组所引起的咽炎或扁桃体炎,青霉素有效,如2~3天后无效,应考虑其他病原体感染。高热时,先用冷毛巾湿敷前额或整个头部,每1

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呼吸道感染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前者表现为急性鼻炎、咽炎和喉炎,后者表现为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本类疾病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染,小儿、老人、营养不良及有慢性病者更易病。以冬春季发病较多。不少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风疹等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注意鉴别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主要有: 1、急性起病。 2、早期有咽部不适、干燥或咽痛,继之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咳嗽。 3、可伴有头痛、发热、声音嘶哑、乏力、肢体酸痛、食欲减退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是指鼻、鼻窦、咽、喉部的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常可侵及口腔、中耳、眼部、颈淋巴结等邻近器官,如炎症向下蔓延则可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婴儿表现为起病急,进食减少、腹泻、呕吐、发热。高热时可引起高热惊厥,而咳嗽症状不明显,儿童表现为咳嗽、鼻塞等局部症状为主,如为链球菌感染,可引起急性肾炎、风湿热等疾病。本病预后良好。 虽说这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预后良好,但是也要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平时要注意孩子的饮食与保暖,

引起咳嗽的常见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是由于病毒经过鼻腔和咽喉进入到人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发炎。小儿上感冒时,一般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 2.支气管炎:大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发病较急,初期多为干咳,随之逐渐出现咳嗽、咳痰等不适,严重时因呼吸困难而出现缺氧,嘴唇变为青紫色。 3.肺炎:2岁以内的小儿大多是支气管肺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而引起。一般会有干咳,还会出现气促、口唇发绀、鼻翼扇动等现象。除了新生儿外,通常会发烧到39℃。 4.急性喉炎:当病毒或细菌通过喉部时,也会引起喉部感染。急性喉炎除了

上呼吸道感染咳嗽

临床可分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咳嗽如寒咳、热咳、伤寒暴嗽、肺塞咳嗽、肺热咳嗽、痰热嗽、秋燥咳嗽内伤咳嗽如食积咳嗽、呷嗽、涎嗽、痰血嗽、肺燥久咳、脾虚久嗽、肾虚久嗽等。 1用拇指推脾经、肺经各100 次 2用拇指罗纹面在小儿掌心内八卦处作旋转运摩左右手各1分钟。 3用中指在天突和膻中穴上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各2分钟。 4用手指点揉肺穴、咳喘点、胸腔呼吸器区每穴点揉2分钟。5用拇指推大鱼际区100次。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1 病因 其原因主要有小孩先天性心脏病、肺发育不良、气管食管瘘;小儿免疫功能低下,加上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营养不良、白血病;小儿的喂养方式不当、环境污染等因素。 2 诊断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诊断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标准为: 0-2岁,每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7次,下呼吸道感染3次; 3-5岁,每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6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 6-14岁,每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5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