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期的症状
绝经期的症状
1、月经改变。
大多数妇女月经变化从40岁左右开始,绝经年龄平均为49.5岁。少数妇女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甚至造成严重贫血。
大多数妇女月经变化从40岁左右开始
2、泌尿生殖道改变。
生殖器官开始萎缩,粘膜变薄,易发生老年性阴道炎及憋不住尿等。
3、神经精神症状。
主要为潮红、阵阵发热、出汗等血管舒张症状。情绪不稳定、激动易怒、抑郁多烦、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等。
4、皮肤皱纹逐渐增多。
女性在绝经期的时候,则会出现皮肤皱纹增多,并且可能会出现瘙痒的症状。而且毛发开始发白脱落,且易发胖。
5、心血管系统变化。
血压易波动,常出现高血压、心前区闷痛不适、心悸、气短,动脉硬化发生率增加,冠心病发病率也上升。
心前区闷痛不适、心悸、气短,动脉硬化发生率增加
6、骨质疏松。
从40岁左右起,女性骨质开始脱钙,每年钙丧失1%,如不补钙,可导致骨质疏松。其后果是脊柱的压缩,身材变矮,脊柱后突和行走困难,严重时产生脊柱压缩性骨折,容易发生骨折,常见于上肢桡骨远端及下肢股骨。女性骨折的发生率为男性的6~10倍。
妇女更年期维持多长时间
女性更年期是指45-55岁的妇女由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一个必经的生命阶段,它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
绝经前期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出现各种精神、神经症状;绝经期月经完全停止,持续时间应在1年以上,精神、神经症状持续存在;绝经后期,除精神、神经症状外,还出现因雌激素缺乏和年老所引起的各种器官系统的症状。
一般40岁以后就有可能出现月经不规律及其他一些更年期症状,多数人在45岁以后出现。不同地区、不同人,更年期开始的时间有差异。通常,更年期开始的时间平均为48岁左右,一般55岁前后就应该绝经了。
女人停经后的1—3年是比较痛苦的,更年期症状会比较严重。一般来说3年后就会逐渐减轻。但也有的人持续时间很长,10年、20年的都有,有人六七十岁还有更年期症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千万要重视起来。
绝经期症状有什么呢
女人更年期的症状有哪些?女人更年期盗汗潮红最普遍。
随着雌激素水平的逐渐降低,女人机体内血液中的钙含量也会不断下降,因此会伴随出现阵阵盗汗、发热、甚至潮红。症状严重的还会感觉到头晕心悸,持续的时间一般会在1~2分钟,长的会持续15分钟左右。
女人更年期的症状有哪些?女人更年期月经紊乱勿恐慌。
作为女人,一般都知道步入更年期后,随着卵巢功能的衰退,会出现月经紊乱的症状,最后月经完全消失进入绝经期。更年期到来,月经周期就经常出现紊乱,有的延迟到来,有的几个月都不来一次,搞得女人本身很是困扰。
女人更年期的症状有哪些?女人更年期心脑血管及脂代谢障碍要重视。
步入更年期后,因为长年累月的脂肪累积,运动量大大减少,很多女人会出现肥胖、体型急速增大的情况,从而会引发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出现这些症状后,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女人更年期的症状有哪些?女人更年期精神障碍也常见。
“你这么暴躁,是更年期到来了吗”,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评价别人,这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更年期的女人会出现血压上下波动,从而带来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发火,性情大变等,还有一个表现就是会经常忘记事,记忆力严重下降。
绝经期症状
1、阴道炎
阴道炎是最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雌激素是由女性卵巢分泌的,绝经以后的老年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一定较低,老年由于生殖器官萎缩,阴道的抵抗力下降,因此外界病原体极易侵入其生殖器官,从而引起阴道炎症。
2、尿道炎
女性膀胱尿道粘膜与阴道粘膜在胚胎分化期属于同一来源。雌激素缺乏时,膀胱尿道的粘膜也变薄,呈不同程度的萎缩性改变,造成萎缩性膀胱炎,因而抵抗力下降,易发生膀胱及泌尿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3、子宫出血
子宫出血又称为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由于绝境期妇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生殖内分泌功能引起的子宫出血,它是围绝经期妇女特患有的妇科疾病。这时老年女性要吃止血药和激素进行调节。
4、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病率每年在全球范围呈2%~3%上升趋势。乳腺癌的防治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乳腺癌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症状表现为: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乳头改变、皮肤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
绝经的诊断
根据病史及检查不难诊断。自然绝经的诊断是根据围绝经期妇女连续停经1年来进行回顾性判断,可以伴有或不伴有围绝经期症状,大多数不需借助辅助检查。人工绝经通过分析绝经的原因也不难确诊。对于停经时间较短的妇女,必须行盆腔检查,以了解子宫大小;必要时行尿妊娠试验和B超检查,以除外早孕。因为围绝经期妇女也会有偶发排卵而受孕,切忌想当然而按绝经处治疗治疗目的:缓解近期症状,早期发现、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等老年性疾病。原则上应以维持机体的健康为目标。如为预防绝经后退行性疾病则需要长期用药。
女人一般多大到更年期呢
女性有规律的月经周期时,卵巢能够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开始衰竭。通常来讲,女性绝经的平均年龄是49周岁,但有些女性40岁以前就进入绝经期,表现出绝经期症状,称为早衰。随着营养条件的改善,如今50周岁以后才开始绝经的女性也屡见不鲜。
绝经前的一段时间,孕激素分泌量先开始下降,女性会出现月经周期延长、月经不规律等症状。彻底绝经后,卵巢不再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时,有些女性就会出现一些明显的更年期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潮热出汗,脾气改变。此外还有阴道干涩、泌尿系统感染、关节疼痛、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皮肤出现色斑和皱纹等。失眠、抑郁是相对比较严重的更年期症状,有些人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可能和绝经后体内激素下降过快有关,也可能是心理因素所致。
根据更年期女性的不同病情,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病人表现出全身的症状,最常用的就是激素替代疗法,即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联合或周期治疗。如果只是出现了局部症状,比如阴道干涩、泌尿系统感染等,可以通过局部用药进行局部治疗。
女性绝经期症状有哪些?
绝经期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甚至有人在绝经过渡期就开始出现了绝经期症状,并且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之后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绝经期症状影响了女性的方方面面,也即是更年期,女性绝对不能少看这个绝经期。一起来看看女性绝经期症状表现吧。
1、月经变化
绝经意味着月经终止,常有月经周期和月经量的改变。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无排卵和月经量增多。26~40岁的无排卵月经为3%~7%,41~50岁为12%~15%。很多女性表现为周期延长,而经期和血量正常。少数人表现为失去月经周期,呈不规则流血,月经量增多,甚至出现贫血。
2、潮热出汗
这是经期期最主要和最特异的症状。发生率为70%~80%。表现为阵阵发热,自胸部开始,涌向头颈部,甚至波及全身,突发性出汗,头晕,心悸和乏力,发作次数从每天20多次到每周1~2次。潮热发作时,血管扩张。潮热常是卵巢功能衰竭的征兆,预示着卵巢功能下降,多数与月经变化同步,每个女性的波动程度不同。
3、精神神经症状
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脾气急躁不能控制,发脾气后有自责,神经质,固执,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头痛,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和抑郁等症状,甚至出现精神病表现。这是与个体性格、职业和文化背景等有关。家庭中的突发事件有可能加重症状。
5、乳房的变化
绝经后,乳房由于缺乏雌性激素而逐渐萎缩,逐渐退化,乳房体积变小、松软下垂,皮肤皱襞增加等。甚至乳房出现了病变的肿块也会随之缩小和不痛了。
4、心血管症状
28.9%患者有假性心绞痛,有时心悸、胸闷。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属于正常生理范围,但是发作时用扩血管药物都不见改善。约有15.2%患者出现轻度高血压,阵发性发作,伴有头昏、头痛、胸闷和心慌。
绝经期女性应正视激素补充治疗
我国超过20%的女性正处于绝经期,她们中的绝大多数正忍受各种绝经期不适症状带来的烦恼,但只有1%的女性接受激素治疗。面对如此低的治疗率,医院妇产科徐苓教授日前呼吁医生和患者改变观念,对有适应证的绝经期女性积极采用激素治疗。
专家说,处于绝经期的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丧失,体内的雌激素骤降,从而出现潮热、失眠、易怒等不适症状,且绝经10~15年后患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老年慢性疾病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而激素治疗是解决绝经期症状的根本办法。世界各国激素疗法已非常流行,它不仅可以缓解绝经期相关临床症状,更可以降低远期相关疾病的风险,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的。激素治疗能有效缓解绝经期潮热等血管收缩症状,预防和治疗泌尿生殖道萎缩性病变,改善血脂代谢,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控制骨量丢失,调整心理,恢复自尊,使妇女能正常生活及参与社会交往。
然而,我国女性对于绝经期普遍存在三大误区:一是不知道自己到了绝经期;二是知道自己到了绝经期,虽然有很多身体上的问题,却没有引起重视,没有采取应对措施;三是知道自己到了绝经期,也想采取措施,却不了解应对绝经期症状的正确方法。徐苓介绍,女性健康倡议(WHI)一项数据调研显示,45~65岁之间有绝经症状的女性中,仅有1%接受了治疗。事实上,女性面对绝经期出现的种种不适症状,不应报以消极忍耐的态度,而应积极治疗,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消极对待或者服用保健品改善绝经期症状的观念都是错误的,尤其是服用不明成分、不明剂量的保健品,不仅不能改善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其安全性也值得怀疑。对于年龄超过40岁的女性正确的做法是:如果出现月经紊乱并伴有绝经期症状,应该先到妇产科或者绝经期科室,检查一下体内激素水平,判断是否进入绝经期,从而对症下药。
专家指出:“科学进行激素治疗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绝经期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剂量精确的激素治疗是目前正确解决绝经期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治标又治本的方法。2007年国际绝经学会(IMS)在《关于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的最新推荐中》就指出:应将激素补充治疗作为维持绝经后女性健康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医师推荐使用含天然雌、孕激素的药物作为治疗绝经期症状的首选,且越早开始治疗(即在60岁之前或绝经10年内开始治疗)越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危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的激素替代治疗的趋势是采用最低的有效剂量,也就是在保证有效缓解绝经期症状的同时,又不会对人体造成负担。
针对有人对激素治疗会有不良反应的担忧,徐苓说,雌激素是人体自身产生的激素,女人一生都离不开它。当卵巢功能不足,缺乏雌激素时,就应该进行补充。它并不会增加肿瘤和肥胖的发生,也不会导致对激素产生依赖。
专家认为,只要把握适应证,如果没有禁忌证,绝大多数绝经期妇女,特别是有绝经期症状,接近绝经时间或绝经10年以内或60岁以前的绝经期女性均可以考虑使用激素补充治疗。属于这个范围的有:子宫切除术后(人工绝经)及卵巢早衰的妇女;受到绝经期症状的困扰,尤其是发生与雌激素降低有直接关系的泌尿生殖道炎症,经一般抗炎治疗收效不大者;绝经期综合征症状严重,经一般治疗收效不大者;绝经后出现代谢障碍(如明显血脂异常)和骨质疏松症明显者等。
绝经期症状
1.月经变化 绝经意味着月经终止,但围绝经期常有月经周期和月经量的改变。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以滤泡期缩短为主,无排卵和月经量增多。如26~40岁的无排卵月经为 3%~7%,41~50岁为12%~15%。不少人表现为周期延长,2~3个月或更长,而经期和血量正常。少数人表现为月经失去周期,呈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量增多,甚至出现继发性贫血。
2.潮热出汗 潮热出汗是围绝经期妇女最主要和最特异的症状。发生率为70%~80%,25%~50%可持续5年以上。表现为阵阵发热,起自胸部,涌向头颈部,可波及全身,接着为突发性出汗,伴有头晕、心悸、乏力,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次数从每天20余次到每周1~2次不等。既往曾有人测得发作时会有皮肤温度上升,发作后降至正常,可能与发作时血流速度加快有关,没有更多的临床意义。潮热发作时,虽然有血管扩张,但并没有血压变化。潮热常是卵巢功能衰竭的征兆,许多妇女月经还没有紊乱,但可有潮热出现,预示着卵巢功能下降;也有少数妇女绝经时没有潮热,绝经10~20年以后才出现;多数是与月经变化同步的,其程度也有波动。
3.精神神经症状 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脾气急躁而不能控制,发脾气后又有自责,神经质,固执,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头痛,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抑郁等症状,严重者似精神病表现。其发生可能与5-羟色胺、内啡呔等神经递质有关,也与个体的性格、职业和文化背景等有关。家庭中的突然事件,如亲人死亡、离婚、退休、子女离家等,都可能加重症状。
4.泌尿生殖器萎缩 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内外生殖器和膀胱、尿道都会发生萎缩。阴道皱襞变平,上皮萎缩变薄,检查时可见毛细血管透过上皮呈散在性红点,容易招致感染,因而老年性阴道炎成为绝经后妇女十分常见的疾病。子宫颈和子宫体都萎缩,常可以见到子宫颈变平。卵巢萎缩而摸不到。绝经后妇女如摸到卵巢,应注意肿瘤。泌尿系统的萎缩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和应力性尿失禁。盆腔支持组织萎缩则会出现子宫脱垂和阴道前后壁膨出。生殖器的萎缩会导致性交痛、性生活困难,而出现继发性性欲丧失。
5.第二性征变化 乳腺失去雌孕激素的周期性作用而渐渐萎缩,并下垂。皮肤失去雌激素的作用,表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减少而变薄,丧失弹性,出现皱纹。
1.临床诊断 自然绝经的诊断是根据围绝经期妇女连续停经1年来进行回顾性判断,可以伴有或不伴有围绝经期症状,大多数不需借助辅助检查。人工绝经通过分析绝经的原因也不难确诊。
对于停经时间较短的妇女,必须行盆腔检查,以了解子宫大小;必要时行尿妊娠试验和B超检查,以除外早孕。因为围绝经期妇女也会有偶发排卵而受孕,切忌想当然而按绝经处理。
2.卵巢早衰 对于40岁以前绝经的妇女,则常需依靠辅助检查来确诊。一般以血中FSH>40U/L为诊断依据。为避免FSH脉冲分泌的影响,可以隔天抽血标本两次。E2水平较低,但早期可能有波动,可供参考。LH升高,绝经后可达40U/L以上,但其上升较FSH迟缓,故FSH/LH>1。
妇女更年期适时干预可防老年疾病
“更年期”最长可持续三四年
简单地说,“围绝经期”就是“更年期”。一般是指在40岁之后出现更年期症状或者是月经有改变到绝经后一年的时间,这就叫围绝经期,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更年期。绝经标志着女性卵巢功能的衰竭,而女性绝经前由于卵巢功能的减退,性激素波动性减少(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导致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就是围绝经综合征。主要体现在月经改变,周期不规律、月经量过多、稀发、频发。潮热出汗,有41%的女性会发生于绝经过渡期,人感到特别燥热不安,汗特别多。精神心理抑郁、焦虑、多疑、易激怒、失眠等,多在绝经过渡期出现,随停经时间延长发生率下降。心血管早期症状:血压波动、血压升高。泌尿生殖道症状,阴道干涩、性交困难及反复发生的老年性阴道炎、尿道炎。
“如果有以上某种症状,就可以判断您已经有围绝经期综合症了。”万兰主任介绍,围绝经期的干预治疗是越早越好。据调查显示,有50%的女性会出现围绝经期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最长可持续3-4年左右。随着女性年纪的增长,特别是在60岁至75岁,患者很有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骨折、心血管疾病、漏尿、子宫脱垂、老年痴呆等老年性疾病,增加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雌孕激素个体化干预治疗
在围绝经期中出现各种不适及相关疾病,都和雌激素的逐渐衰减或骤然减退有关,围绝经期是使用雌孕激素替代治疗的“时机窗”,万兰主任介绍,雌激素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以下几种:(1) 单用孕激素治疗:如果患者只有月经紊乱,无明显其它症状的,可单用孕激素来治疗调整卵巢衰退过程中的月经问题。(2)单用雌激素治疗:适用于已切除子宫患者,出现更年期症状或其他激素补充治疗适应证。(3)雌孕激素周期治疗:适合有子宫患者,如出现更年期症状、卵巢早衰的可交替使用雌孕激素贯续周期治疗,缓解更年期症状,恢复规则月经。(4)雌孕激素连续联合治疗:适合有子宫患者;有更年期症状,或其他激素补充治疗适应证;已经绝经,不希望来月经的患者。
“实际上,有一部分的人会担心,用雌激素治疗会诱发癌症。”万兰主任说:“实际用过雌孕激素替代治疗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几率比不用的人要少。但也有一些患者是不适合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比如乳腺癌患者,或是有乳腺肿块,或是非常罕见的病,如脑膜瘤等。”万兰主任提醒患者切勿自己盲目购买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及保健品,补充雌激素一定要经专科医生诊断后,根据个人情况指导个体化用药治疗!激素补充治疗的原则是:有适应症无禁忌症、个体化、最低有效剂量。万主任说:“很多更年期患者会觉得变‘黄脸婆’了,围绝经期激素补充治疗,可以说是最有效的‘美容护肤品’。”
除此之外,万兰主任强调也要从心理、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方面调节,有利于和谐度过围绝经期。
绝经期症状有什么呢
女性进入绝经期后,最容易出现的还是心理上的问题。主要是由身体症状引起的。妇女绝经期心理问题包括抑郁、易恕、焦虑、神经质、易激动、爱痛哭、注意力不能集中和窒息感等等。偶而,抑郁可能极严重。少数妇女在绝经期有严重郁症。轻度抑郁症较多见。
进入绝经期,女性会表现出哪些症状呢?在身体上的异常表现还是很多的。在绝经期妇女最常见的是物理症状如潮红。绝经期妇女仅仅5种心理症状增加:如头痛、易怒、神经质、情绪低落及窒息感觉。从心理学角度看,绝经不可能是妇女一生中最坏时期,对更年期妇女应加强卫生宣教,提高妇女对更年期生理过程的了解,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加强身体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和充分的睡眠,绝经期症状会很快过去的。问题是有些妇女不把自己的不舒服告诉医生,不去治疗,而宁愿忍痛并且逐渐开始对性生活产生厌烦和反感。
进入更年期的女性,应该积极的做好应对绝经期的准备,主要是进行心理准备和相应的物质准备,在进入绝经期之后,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积极锻炼身体,需要治疗的时候要积极治疗。
根据以上的介绍我们知道,绝经期是每个女性都要经历的阶段,绝经期也并不可怕,只要每个女性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过度紧张,了解哪些症状是正常的,家人在这个阶段也要给予足够的关心,让女性可以轻松的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不要给她们增加更多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