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心综合征怎么办
胆心综合征怎么办
胆汁性肝硬化:是因胆道阻塞,胆汁淤积而引起的肝硬化,较少见,可分为继发性与原发性两类。原发性者更为少见。诊断依据:①中年以上妇女,皮肤明显瘙痒、肝大、黄瘤;②血清总胆固醇明显增高,血清胆红素轻、中度升高,碱性磷酸酶增高,胆酸浓度增加;③IgM升高,抗线粒体抗体阳性且滴度高。如能穿刺取得组织学证据,则更有助于确诊。 心源性呼吸窘迫:是指由于静水压增加等因素所引起的心源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左心功能不全所致心源性肺水肿,进而导致的呼吸衰竭。心源性呼吸困难主要由左心和(或)右心衰竭引起,两者发生机制不同,左心衰竭所致呼吸困难较为严重。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各种胸肺及支气管病变而继发的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以右室肥大为特点的心脏病。大多数肺心病是从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少部分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有关。肺源性心脏病常年存在,多于冬春季节并发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本病属于中医学“喘证”、“痰证”、“水肿”、“饮证”范畴。
胆结石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结石、胆管结石(又分肝内、肝外)的总称。胆道系统主要是为了行使运送、贮存、浓缩以及排泄胆汁的作用,因此倘若胆道系统本身构造或者胆汁成分有所变异,就会在胆道系统任何部位形成固体结晶的“胆结石”,甚至造成胆道阻塞,更进一步刺激胆道系统衍生癌症病变。
胆结石对人体的危害有以下几点:
1、急性胆囊炎:有时结石因体位的转动或进食油腻食物,引起胆囊收缩迫使结石阻塞胆囊管,引起急性胆囊炎。常出现胆绞痛,胆囊积脓,甚至坏死、穿孔、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休克而危及生命。
2、阻塞性黄疸:胆结石有时可自行或药物治疗作用下进入胆总管,继发胆总管结石症,一旦结石嵌顿,即可出现胆绞痛,畏寒、发热,全身黄染,化脓性感染休克。
3、胆石性胰腺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约40%胰腺炎由胆石症引起;希腊、意大利等国家,这个比例上升为75%;在中国,50%-80%的胰腺炎由胆石症引起。胆石性胰腺炎往往是十分严重的出血或坏死性胰腺炎。而许多胆结石合并胰腺炎的病例常常在切除胆囊后便极少复发。这就充分说明胆石病与胰腺炎的发病的确有关系。
4、胆心综合征:胆结石导致胆囊病变通过内脏交感神经的兴奋,使心脏冠状动脉痉挛,以致冠状动脉血量减少,从而发生心绞痛,称之为“胆-心综合征”。
5、引发胆囊癌: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约70%-80%的胆囊癌伴有结石,并认为胆结石是胆囊癌的一种癌前病变。有学者指出,有胆结石的病人罹患胆囊癌的危险性是无结石者的6-15倍;结石的大小与胆囊癌的发生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有40%的胆囊癌患者结石大于3厘米,12%小于1厘米,且直径3厘米以上者发生胆囊癌的危险性要比1厘米以下的高10倍;结石时间长短也与发生胆囊癌相关,胆结石长期存在往往会引起胆囊萎缩、钙化,而钙化性胆囊或瓷样胆囊中约有20%-60%的患者发生胆囊癌。
胆心综合症 胆心综合症和心绞痛怎么鉴别
本病主要需和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相鉴别。其主要鉴别要点包括:
1、胆心综合症多具有胆道疾病病史或反复上腹部疼痛病史,且多于进食后、平躺休息中发作,而心绞痛、心肌梗死多为寒冷、情绪激动、劳累状态下发作;
2、胆心综合症发病多为右上腹疼痛,可伴有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3、胆心综合症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口服扩冠药物治疗后无效或疗效较差,而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较短、冠心病疼痛经扩冠治疗后可缓解;
4、胆心综合症心电图表现多为一过性,疼痛症状消失后心电图可恢复正常,可与冠心病心电图表现相鉴别;
5、冠心病中急性冠脉综合征多伴有心肌钙蛋白、心肌酶学改变,而胆心综合征一般不会出现上述改变。
胆心综合征的症状
1.先有胆系疾病再继发心脏症状;
2.心前区有程度不同的闷痛或绞痛,每次发作时间较长,有的可持续数小时,常有心悸、心跳不规则及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改变;
3.心脏症状多由吃油腻食物或情绪激动而诱发,使用硝酸甘油或救心丸不易缓解,而用阿托品、杜冷丁则可缓解.
胆心综合征的注意事项
1、由于严重感染病人可能存在中毒性新陈代谢失调,必须先控制炎症,改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
2、术前要常规使用胆碱能M受体阻滞剂如阿托品、654-2。
3、对年龄超过55岁,伴有心前区疼痛及心电图异常者,术前应请内科医生会诊,术中严格心电监护并尽量采用全麻。
4、术中常规1%普鲁卡因封闭胆囊三角,以减少胆心反射发生。
5、术中一旦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行膈下心脏按压,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力争中短时间内完成心肺复苏。只有做到以上各项才能降低手术危险性。
心脏病的主要信号是什么
“心脏病的症状很狡猾,很容易被别的疼痛所迷惑。”急性胆囊炎有引发心脏病的可能性,但并不多见。
急性胆囊炎引发心力衰竭,吕树铮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实际上是心肌梗死,表现为胆区部位的疼痛;另一种是胆囊炎引起的胆绞痛、心绞痛,叫胆心综合征,因为胆囊剧烈的疼痛诱发的心绞痛和心脏缺血,这种情况的基础是心脏本身就有毛病。
另外,带状疱疹的症状是持续腰背部疼痛,会掩盖心绞痛,很容易误诊。
很多人都认为只有胸口的疼痛才可能是心肌梗死,其实还有很多症状都是心肌梗死的症状,比如牙痛、肩周痛、上腹部痛、带状疱疹类疼痛,甚至胆囊炎疼痛等,这些非直接的症状,往往会让人误诊或忽视。
其实对于心脏病的高发人群,出现15分钟以上的胸背急性疼痛,患者都应该被尽快送往医院,检查一下心电图,以防被心肌梗死的假相所迷惑。
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至少应该做一次心脏方面的检查,哪怕是最简单的心电图、血压、血脂、血糖也好。
胆心综合症 消化系统临床表现
疼痛性质以闷痛、隐痛为主,较少出现刺痛及绞痛症状。疼痛部位多位于右上腹及心前区。疼痛持续时间较长,进食后较为明显。体征上部分有上腹部及剑突下压痛(+)、Murphy征(+)。
部分有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一般为胃内容物或夹杂黄绿色液体。
胆心综合症 胆心综合症的检查
本病主要的辅助检查包括腹部B超、心电图,必要时可结合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进行分析。
胆心综合症目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上胆道疾病出现心脏不适及心电图异常、心脏不适及心电图异常且扩冠治疗无效的需考虑本病。胆囊手术术后或内科保守治疗胆道疾病后心脏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可帮助诊断本病。
胆结石对人体的五点危害
一、胆心综合征:胆结石导致胆囊病变通过内脏交感神经的兴奋,使心脏冠状动脉痉挛,以致冠状动脉血量减少,从而发生心绞痛,称之为“胆-心综合征”。
二、急性胆囊炎:有时结石因体位的转动或进食油腻食物,引起胆囊收缩迫使结石阻塞胆囊管,引起急性胆囊炎。常出现胆绞痛,胆囊积脓,甚至坏死、穿孔、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休克而危及生命。
三、胆石性胰腺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约40%胰腺炎由胆石症引起;希腊、意大利等国家,这个比例上升为75%;在中国,50%-80%的胰腺炎由胆石症引起。胆石性胰腺炎往往是十分严重的出血或坏死性胰腺炎。而许多胆结石合并胰腺炎的病例常常在切除胆囊后便不再复发。这就充分说明胆石病与胰腺炎的发病的确有关系。
四、引发胆囊癌: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约70%-80%的胆囊癌伴有结石,并认为胆结石是胆囊癌的一种癌前病变。有学者指出,有胆结石的病人罹患胆囊癌的危险性是无结石者的6-15倍;结石的大小与胆囊癌的发生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有40%的胆囊癌患者结石大于3厘米,12%小于1厘米,且直径3厘米以上者发生胆囊癌的危险性要比1厘米以下的高10倍。
五、阻塞性黄疸:胆结石有时可自行或药物治疗作用下进入胆总管,继发胆总管结石症,一旦结石嵌顿,即可出现胆绞痛,畏寒、发热,全身黄染,化脓性感染休克。
深入了解胆结石的症状
(1)恶心与呕吐:多数患者在胆绞痛发作的同时伴有恶心与呕吐,重者伴出冷汗。呕吐后胆绞痛常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呕吐的持续时间一般不会很长。
(2)胆绞痛或上腹痛:胆绞痛是一种内脏性疼痛,多数是因胆囊管被结石暂时性梗阻所致。如果胆囊有急性炎症并存时,则胆囊壁可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或增厚等病理表现。
(3)消化不良:消化不良表现为对脂肪和其他食物的不能耐受,常表现为过度嗳气或腹部膨胀,餐后饱胀及早饱、烧心等症状。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可能与胆石的存在或并存有胆囊炎等有关。
(4)畏寒、发热:当并发急性胆囊炎时,患者可有畏寒、发热;当胆囊积水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胆囊积脓或坏疽、穿孔时,则寒战、发热更为显著。
(5)黄疸:单纯胆囊结石并不引起黄疸,只有当伴有胆总管结石或炎症(胆管炎),或胆囊结石排入胆总管引起梗阻时可出现黄疸,部分患者伴有皮肤瘙痒。
(6)右上腹压痛:部分单纯胆囊结石患者在体检时,右上腹可有压痛。如并发急性胆囊炎时,则右上腹明显压痛,肌紧张,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胆囊,Murphy征阳性。
(7)胆心综合征:因胆囊结石等胆道疾病,反射性引起心脏功能失调或心律的改变,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称为胆心综合征,而患者的冠状动脉或心脏并无器质性病变。
胆结石对人体的危害有什么
1、胆心综合征:胆结石会使患者的神经比较兴奋,使得心脏出现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状动脉血量减少,从而诱发心绞痛,医学上把它称为胆心综合征。
2、急性胆囊炎:有时候结石会因为体位的转动或者吃了一些过于油腻的食物,造成胆囊收缩使得结石阻塞胆囊管,最终引起急性胆囊炎。经常出现的症状有胆绞痛、胆囊积脓,甚至坏死、穿孔、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休克而危及生命。
3、胆石性胰腺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的胰腺炎是因为胆结石引起的,而且这个比例一直在上升。胆石性胰腺炎往往是十分严重的出血或坏死性胰腺炎。
4、引发胆囊癌: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约70%-80%的胆囊癌伴有结石,并认为胆结石是胆囊癌的一种癌前病变。
5、阻塞性黄疸:胆结石有时可自行或药物治疗作用下进入胆总管,继发胆总管结石症,一旦结石嵌顿,即可出现胆绞痛,畏寒、发热,全身黄染,化脓性感染休克。
胆心综合征的注意事项
1、由于严重感染病人可能存在中毒性新陈代谢失调,必须先控制炎症,改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1] 。
2、术前要常规使用胆碱能M受体阻滞剂如阿托品、654-2。
3、对年龄超过55岁,伴有心前区疼痛及心电图异常者,术前应请内科医生会诊,术中严格心电监护并尽量采用全麻。
4、术中常规1%普鲁卡因封闭胆囊三角,以减少胆心反射发生。
5、术中一旦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行膈下心脏按压,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力争中短时间内完成心肺复苏。只有做到以上各项才能降低手术危险性。
胆心综合征的治疗
病例选择标准:排除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均有胆石症病史、症状及体征,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慌或心前区不适、胸闷等,经B超检查已确定结石的大小、部位,心电图检查表现:窦性心动过速或T波异常,部分导联心肌缺血等不同程度心肌损害。
治疗方法:感染严重时用氧氟沙星100ml静滴,2次/日,疼痛消失3天后停药。舒胆通口服40mg/次,日3次,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1次/日,15天为1个疗程,结束后做心电图复查。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指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复查心电图正常。有效指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电图显示无心肌缺血,仅部分T波异常。无效指症状体征有缓解,心电图无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