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宝宝积食的五大食疗方
治疗宝宝积食的五大食疗方
1、糖炒山楂。
功能:
清肺、消食。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做法: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2、山药米粥。
功能:
调补脾胃,滋阴养液。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做法: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3、白萝卜粥。
功能:
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4、大黄香油。
做法:
取2-3片(10-15克)大黄,2两香油,把大黄和香油放到勺子(其它合适的容器也可以)中熬制;把大黄炸焦,炸成黑色,然后用筷子把大黄捞出来,再放10克冰糖,等冰糖溶化了,就好了。
5、鸡内金粉。
做法:
把鸡内金粉(鸡胃中的那层黄皮,焙干后碾成粉末)用温水送服早晚各一次,或是放在粥里,掺在饭里,放在奶里都可以,每次3-5克,15天为一个调理周期。
婴儿消化不良按摩
方法/步骤
消食比较好理解,可以用山楂片、消食片,导滞则需要加些理气的元素,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潘月丽还向家长推荐了几款成药,比如导滞丸、化积口服液、消食片。“其实,积食是标症,真正的问题是出在孩子的脾虚上。脾一直比较虚的孩子,更容易积食,家长应该格外注意,平时就应该给孩子健脾。”对于日常健脾,潘月丽推荐了“山药米粥”食疗方: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宝宝积食消化不良试试穴位按摩方法
以三岁孩子的取穴和推拿次数为例:补脾经300次,清大肠300次,推板门200次,清胃经200次,顺时针按摩腹部100次,按中脘和天枢穴各10-2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家长还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症状的轻重适当增减次数。”
宝宝积食消化不良试试穴位按摩方法
将孩子的拇指微屈,再用右手拇指从拇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脾经”;从虎口推到食指外缘的指端,称为“清大肠”;以左手握住孩子拇指,以右手拇指自大拇指掌面第2节推向指根,称为“清胃经”。
宝宝积食消化不良试试穴位按摩方法
4
糖炒山楂:取红糖适量,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白萝卜粥: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宝宝积食可以吃鸡蛋吗
宝宝积食期间是不宜继续食用鸡蛋的,鸡蛋内含有十分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而且蛋黄内还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如果宝宝积食期间继续食用很有可能会加重宝宝积食症状,影响到宝宝健康,所以宝宝积食是不可以继续吃鸡蛋的哦。
别以为只是小问题很可能是缺什么 积食
如果宝宝头发竖着长,还伴有不爱吃饭,不思饮食的问题,那很有可能是宝宝积食导致的。
可采用小儿推拿:捏脊治疗。
做法:在宝宝脊椎从下往上用双手捏脊,每天睡前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每次捏3—5分钟为宜,可治疗宝宝积食问题。
治疗宝宝积食便秘的独门绝招
1宝宝消“积”第一招 纠正喂养方式
很多妈妈常常要求我开些开胃药,她们总是希望几副中药就能调整好宝宝的肠胃功能。其实,改变不良的喂养方法才是防治宝宝疳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宝宝胃口不好时,千万不要硬塞宝宝吃饭,此时即便威逼利诱让他吃下去,也是难以消化吸收的,有些宝宝还会呕吐出来,常诉腹痛,令他更厌恶进食,损伤肠胃功能。“此时正确的方法是少吃,让宝宝的肠胃得以休息调整”。另外,饭前不要给宝宝吃零食,可以跟宝宝说:“饭后可以吃一点。”
宝宝半岁~1岁期间,须改变临睡前喂食(如喝一大瓶牛奶)或半夜喂食的习惯。
2宝宝消“积”第二招 简单推拿按摩
捏脊:让宝宝趴在床上,夏日可脱去上衣,露出背部,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连续捏五六次为一组,捏第三次时,每捏三下须将皮肤向上方提起。此法最好坚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组。推脾土: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纹面(见图下①),妈咪可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每天1次,每次200下。
揉板门:板门在大鱼际隆起处(见下图②),妈咪可用拇指顺时针给宝宝揉推,每天1次,每次50下。摩腹:妈咪先搓热手掌,然后顺时针给宝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3宝宝消“积”第三招 神奇食疗方
1、喝健脾汤水。妈咪可经常选用以下有助健脾的食材和药材煲汤或煲粥给宝宝食用———白术、土茯苓、云苓、茨实、淮山(干品)、太子参、元肉、红枣、虫草花、五指毛桃。注意:以上药材、食材的使用分量均为10克,每次选用1-2种,加上鱼或鸡、猪骨、鹌鹑煲汤或煲粥均可。在高温多雨的天气里,宝宝容易暑湿相夹,则可多选用炒扁豆煲汤。
2、每周一次用谷芽、麦芽各10克,山楂5克煲水给宝宝喝。
注意:宝宝在喝山楂水的那一两天,尽量少吃肉类。
特别提醒:少喝冷饮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冷饮、冷食,然而,冷饮、冷食最伤孩子的脾胃,造成脾胃虚寒、脾胃不和。喜欢冷食冷饮的孩子,大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时间长了,日见消瘦,可造成发育迟缓。
小儿积食怎么办
宝宝积食的表现
1、宝宝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
2、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3、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4、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涨,肚子疼。
5、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6、同时,还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等症状。
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妈妈们要多注意预防哦!!!
宝宝积食了怎么办?
1、饮食疗法
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点,选择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类食物,可适当吃些鱼虾。
宝宝头发竖着长是怎么回事 原因五:积食
如果宝宝头发竖着长,还伴有不爱吃饭,不思饮食的问题,那很有可能是宝宝积食导致的。 怎么办 可采用小儿推拿:捏脊治疗。
解决办法:
在宝宝脊椎从下往上用双手捏脊,每天睡前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每次捏3—5分钟为宜,可治疗宝宝积食问题。
宝宝积食食疗 麦芽山楂饮
炒麦芽10克,炒山楂6克,红糖适量。用水煮炒麦芽及炒山楂,去渣取汁,用红糖调味,随意饮用。有和胃、消食、导滞的功效;适用于因食积停滞胃脘而引起嗳气呕吐、厌食不饥、胃肠消化力弱及睡卧不宁等。
中医如何治疗宝宝积食
宝宝积食可以分为虚症和实症两大类。实症是最多见的,就是所谓的脾胃不和。治疗的时候可以用一些调理脾胃的中药,如同仁堂的小儿化食丸。
手法最常用的是捏脊,又安全、又有效。家长的手法不一定非常熟练,但是基本方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每次捏的时间也比较短。
具体方法:食指贴着皮肤,拇指在前,沿脊柱两侧从下往上捏,把肌肉捏起来稍微用点力。因为脊柱两侧全都是穴位,稍微用一点力,就会刺激穴位,每天可以捏一到两次,来回捏四五遍算一次。
捏脊跟针灸的原理基本上是一样的。通过捏脊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实验研究也证明它是有效的。当然,这是一种方法,不一定对每个孩子都有效,但它是安全的,没有副作用,可以作为保健的方法在家里经常使用。
除此以外,还有扎四缝穴、按揉胃部。中医这些方法,一般配合着用,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习惯的调整。
宝宝积食可以吃鸡蛋吗 药物治疗
宝宝积食症状严重的话就不得不采取药物来进行治疗,一般来说宝宝积食并没有伴随发烧或者其他不良反应的话使用一些健胃消食的药物即可,但是如果宝宝积食患有低烧、大便干结、咳嗽、呕吐等不良反应的话就需要借助其他药物来进行治疗,建议家长们还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
小孩拉肚子怎么处理
一、宝宝积食拉肚子拉几天能好
一般来说,宝宝积食拉肚子3-7天就会好。
不过,如果比较严重、护理不当可能要持续两周到半个月不等;
治疗得当的可能三五天就能痊愈。
二、具体分析
1、宝宝积食导致的拉肚子一般都是急性肠胃炎或者细菌感染引起的,家长应该先给宝宝止泻,然后辅以食疗缓解宝宝积食的症状。
2、所以,对于宝宝拉肚子一般几天能好这个问题,只要找出相对应的原因对症治疗,一般3-7内会有所好转。
三、处理方法:
1、若宝宝年龄在6个月以内,是母乳喂养,需要继续母乳喂养;如果不是母乳喂养,可以用宝宝日常食用的奶或者奶制品继续喂养,轻症的宝宝适当减少吸奶量;
2、若宝宝年龄在6个月以上或已开始食用固体食物,则给些米粥或其他淀粉混合食物,有条件的家庭可加些蔬菜、鱼或肉末,每次喂饭可加些植物油。
3、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吃一些容易腹泻的食物,如:豆浆。
4、服用一些益生菌的调理药物,服用后,益生菌就会在宝宝肠道内迅速定植,抑制肠道内的有害细菌,让肠道菌群恢复正常的平衡状态。
5、爸妈需要合理喂养、调整宝宝的饮食。为孩子准备的辅食,要注意饮食卫生,以防病从口入,孩子使用的餐具要每天煮沸消毒,爸妈千万不能偷懒哦。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给宝宝随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6、如果通过护理后,宝宝还是继续拉稀,爸妈可以带宝宝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止泻。
宝宝积食食疗 谷芽麦芽水
以谷芽、麦芽各15克,加水煮沸后小火再煮15分钟即可。谷芽、麦芽(中药店可以购买),有生发胃气,消食导滞的功效,且谷、麦是日常主食,以其胚芽煎水,气味清淡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