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宝宝皮肤外伤该用什么药
夏季宝宝皮肤外伤该用什么药
络合碘(碘伏)
用处:擦伤、碰伤、划伤
用水稀释10倍来冲洗被污染的伤口,黏膜的伤口也可以用络合碘。擦伤、碰伤、划伤后,先用清水(生理盐水、未开封过的瓶装纯净水)清洁,用纸巾吸干,如果血能自行止住,只要用络合碘彻底清洁伤口就可以。伤口不要覆盖,也不用急着擦软膏药,保持伤口干燥。
创可貼
用处:浅表正流血的小伤口
清洁的、浅表的又正在流血的小伤口用创可貼,可以起到保护创面和止血的作用。但是,小而深的伤口不要用创可貼,最好送医院处理。另外,创可貼有吸收液体的功能,如果沾了水要马上换掉。创可貼每天都要换新的。
百多邦软膏(莫匹罗星软膏)
用处:小伤口红肿、发炎
如果孩子的小伤口有红肿、发炎的迹象,可以使用百多邦软膏,这是一种外用抗生素,每天用3次,5天为一个疗程。眼周围部位出现伤口红肿、发炎时,不能用百多邦软膏,而应该用红霉素眼膏。
夏天给宝宝使用纸尿裤应注意这些
妈妈注意!夏天给宝宝使用纸尿裤应注意这些
1、勤换
夏天可以适当增加值尿裤更换频率,大约3小时一次。
2、晾干
妈妈们为宝宝们取下纸尿裤后不要马上更换新的,让皮肤进行适当的“呼吸”,尽量使宝宝的小屁股保持皮肤干爽。
3、多加观察
用上纸尿裤后,要细心观察宝宝的小屁股上有没有起红疹,尤其是在宝宝的大腿根部,最容易出现“敌情”,一定要保持干爽。
妈妈看过来!夏季纸尿裤的选择tips
1、抑菌
夏季选择纸尿裤,除了要注意表层的柔软度之外,还应该注意纸尿裤表层是否有抑菌效果。纸尿裤的表层一般都采用非常薄的无纺布,而优质的纸尿裤一般都会在表层中添加一定的护肤成分,比如芦荟,从而达到抑制细菌、保护宝宝皮肤。
2、干爽
在纸尿裤的检测标准中,有一项“滑渗量”指标,反映的是产品表面的亲液性。滑渗量小,表明液体能够较快渗透到吸收层,从而保证产品能够较快地吸收液体,保持皮肤的干爽。好的纸尿裤表层以及导流层往往采用锁水设计,排尿后感觉表层依然比较清爽,不粘黏也没有绒毛脱落的问题。
3、弹性
好的纸尿裤腰围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能符合宝宝的身体曲线。夏天宝宝排汗比较多,不贴身的腰围会和宝宝的皮肤来回摩擦,就算表面再柔软,对宝宝的皮肤也会有损伤。
4、舒适
裁剪方面应比较舒适。纸尿裤贴身设计在裆部应该有所体现,一些纸尿裤为了增大吸水量,裆部往往比较宽,这样宝宝穿上以后大腿内侧和纸尿裤外层的摩擦较多,对皮肤也有一定的损伤。
5、柔软
现在纸尿裤所采用的魔术贴虽然避免了以前使用别针的烦恼和安全隐患,但是腰贴所用的材料也很容易划伤宝宝的皮肤,尤其是夏季更容易造成感染。所以好的纸尿裤,腰贴的颗粒摸上去应该细腻柔软,不容易划伤皮肤。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据了解,尿不湿属于相对干净的卫生用品,但并不是无菌产品,孩子长期被包裹,尿不湿不透气,如果不勤换易造成感染问题。
特别是夏天,家长不能过度依赖尿不湿,可让尿布和尿不湿交替使用,让孩子私处经常透气,保持干燥,等小屁股完全晾干后再换上。
夏季宝宝皮肤护理常识
皮肤受伤害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感染因素三种。
从物理因素来讲,皮肤非常容易被抓破、划伤。
从化学因素来讲,出汗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用不恰当的清洗用品如碱性、酸性及质量不好的肥皂,还有不干净的水等,都会引起皮肤损伤而被感染。
从感染因素而言,自然界存在大量病原微生物,如不经常清洗不洁皮肤,就有被感染的可能。
细菌病毒易侵扰
天气炎热,细菌繁殖旺盛,诸如脓疱病、疖肿,乃至疔、疮、痈、疖都会在宝宝身上出现。当然,痱子、日光性皮炎更是最常见的了。
1、脓疱病
宝宝皮肤娇嫩的程度,用娇嫩的桃子来比喻是再恰当不过了,真是皮细肉嫩。所以一旦受到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感染,就会发生脓疱病。
脓疱在宝宝皮肤上的表现为形状是一粒粒的水疱或脓包,也有些表现为疱疹,在它们的周围,皮肤会出现红晕、局部红肿。
2、疖肿
也有把疖肿称为热疖,就是俗称“热疖头”的。
疖肿发生在浅表皮肤,表现为红、肿、热、痛,但实际病灶延及皮肤深处,这也是感染造成的。如皮肤不干净,没有及时清洗,尤其是没有用流动的水清洗,使用了不干净的毛巾擦洗等,就会先出现毛囊发炎,进而炎症发炎即形成热疖。
3、痈
痈比较少见,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4、痱子
夏天最常见的就是痱子、汗疹。
它的出现一是因为出汗较多;二是因为汗腺、汗孔堵塞排泄不畅;三是被堵塞的汗孔表面出现炎症。实际上,痱子、汗疹就是汗孔及其周围皮肤的局部炎症哦。
轻度痱子的颜色一般为红色。
当出现脓头时(这是由红色痱子+细菌感染而形成的小脓肿),则是比较严重的痱子了,俗称“脓头痱子”。如果脓头被宝宝抓破,还会成为疖肿、脓疱,所以痱子和前面所说的皮肤疾病也是有关联的哦。
因为睡觉时背部卧床,背部受捂、出汗不畅,所以宝宝的背部会出现很多痱子。痱子会让宝宝感觉发痒,睡不安宁,影响睡眠质量。
5、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也是需要注意的。
比如宝宝在大太阳底下玩耍了较长时间,进行了旅游等外出活动,在游玩时没有戴上草帽、太阳帽,就会发生日光性皮炎。
由于皮肤被太阳紫外线灼伤出现充血,浅层皮肤可因灼伤而呈现鲜红色,并感觉发烫、疼痛,严重的会出现水疱,而且越清洗皮肤会越感觉痛。
及时发现 着重预防
对这些皮肤疾患,爸妈要做到及时发现,认真护理,并着重预防。
1、及时发现
要做到及时发现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以上的这些皮肤疾患,大都发生在宝宝暴露的皮肤上,如腋下、脖颈、背部、双臂等处。
2、护理和预防
如果这些措施到不到位,是会直接影响到宝宝出现皮肤疾患的哦:
皮肤受伤害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感染因素三种。
从物理因素来讲,皮肤非常容易被抓破、划伤。
从化学因素来讲,出汗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用不恰当的清洗用品如碱性、酸性及质量不好的肥皂,还有不干净的水等,都会引起皮肤损伤而被感染。
从感染因素而言,自然界存在大量病原微生物,如不经常清洗不洁皮肤,就有被感染的可能。
细菌病毒易侵扰
天气炎热,细菌繁殖旺盛,诸如脓疱病、疖肿,乃至疔、疮、痈、疖都会在宝宝身上出现。当然,痱子、日光性皮炎更是最常见的了。
1、脓疱病
宝宝皮肤娇嫩的程度,用娇嫩的桃子来比喻是再恰当不过了,真是皮细肉嫩。所以一旦受到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感染,就会发生脓疱病。
脓疱在宝宝皮肤上的表现为形状是一粒粒的水疱或脓包,也有些表现为疱疹,在它们的周围,皮肤会出现红晕、局部红肿。
2、疖肿
也有把疖肿称为热疖,就是俗称“热疖头”的。
疖肿发生在浅表皮肤,表现为红、肿、热、痛,但实际病灶延及皮肤深处,这也是感染造成的。如皮肤不干净,没有及时清洗,尤其是没有用流动的水清洗,使用了不干净的毛巾擦洗等,就会先出现毛囊发炎,进而炎症发炎即形成热疖。
3、痈
痈比较少见,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4、痱子
夏天最常见的就是痱子、汗疹。
它的出现一是因为出汗较多;二是因为汗腺、汗孔堵塞排泄不畅;三是被堵塞的汗孔表面出现炎症。实际上,痱子、汗疹就是汗孔及其周围皮肤的局部炎症哦。
轻度痱子的颜色一般为红色。
当出现脓头时(这是由红色痱子+细菌感染而形成的小脓肿),则是比较严重的痱子了,俗称“脓头痱子”。如果脓头被宝宝抓破,还会成为疖肿、脓疱,所以痱子和前面所说的皮肤疾病也是有关联的哦。
因为睡觉时背部卧床,背部受捂、出汗不畅,所以宝宝的背部会出现很多痱子。痱子会让宝宝感觉发痒,睡不安宁,影响睡眠质量。
5、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也是需要注意的。
比如宝宝在大太阳底下玩耍了较长时间,进行了旅游等外出活动,在游玩时没有戴上草帽、太阳帽,就会发生日光性皮炎。
由于皮肤被太阳紫外线灼伤出现充血,浅层皮肤可因灼伤而呈现鲜红色,并感觉发烫、疼痛,严重的会出现水疱,而且越清洗皮肤会越感觉痛。
及时发现 着重预防
对这些皮肤疾患,爸妈要做到及时发现,认真护理,并着重预防。
1、及时发现
要做到及时发现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以上的这些皮肤疾患,大都发生在宝宝暴露的皮肤上,如腋下、脖颈、背部、双臂等处。
2、护理和预防
如果这些措施到不到位,是会直接影响到宝宝出现皮肤疾患的哦:
婴儿头顶湿疹的一些建议
事件发展都是有内外因的,病情也是一样。湿疹是由于内外因混合引起的一种皮肤病,所以我们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去预防、解决湿疹问题。
宝宝皮肤出现过敏湿疹情况,可能跟接触了过敏原有关系,如果宝宝是纯母乳喂养的,妈妈一定要忌口,不吃酸、辣、麻、海鲜等刺激性食物,主要以清淡少油为主,如果是混合喂养,可以换换别的品牌奶粉试试。
发生湿疹处的皮肤非常敏感,受不住外界刺激,所以我们不要使用含化学成分的洗发露给宝宝洗头,也要避免使用热水,免得刺激到病灶,加重病情,正确的做法是冬季用温水,夏季用常温水。
用一段时间的毛巾上常会藏匿一些污渍、细菌,如果没有及时消毒或者换新的,再继续使用会感染宝宝病灶。所以我们应该定时(建议一个礼拜一次)对毛巾进行消毒,利用微波炉消毒或者将毛巾洗干净后烈日曝晒或者放干净的锅里煮沸10分钟。
夏天宝宝容易出汗,汗液不及时擦掉容易造成宝宝头部湿疹溃烂加重,所以,我们应及时用干净柔软的毛巾沾湿清水,轻轻擦拭,房间也应该通风,降温,降低宝宝出汗量频率。
不要因为宝宝长了湿疹就把宝宝头发剃光光,如果宝宝因为痒而去抓头而且抓破了的话,就会引起头皮细菌感染,会加重湿疹症状的。头发实在长了,适度剪短就好了。
我们还应该把宝宝指甲剪短,防止宝宝抓头,适当的适用药物治疗,帮宝宝止痒(具体药物要咨询医生)
如果要带宝宝外出的话一定要避开中午的大太阳,最好带上宽松点的帽子或者雨伞,防止宝宝头部皮肤被紫外线照伤。
夏天宝宝晒后如何护理
炎热夏季,紫外线照射量增多,很多家长认为这是“补钙”的好时机。夏季因“晒太阳补钙”而晒伤的婴幼儿不在少数。儿科专家指出,婴幼儿皮肤娇嫩,细心呵护很关键,但学会事后科学地处理也很重要。
晒伤又称日光性皮炎,是由于日光的中波紫外线过度照射后,引起人体局部皮肤发生的光毒反应。一般表现为日晒后3-6小时于日晒部位皮肤变化从轻度红斑伴短暂鳞屑形成至疼痛、水肿,严重时可形成水疱,有明显灼痛、可有全身不适等。
由于宝宝皮肤嫩薄,稍有不慎,就会晒伤,因此防晒以及晒后护理很重要。“对于晒伤,关键是注意预防,首先要避免在强烈阳光下暴晒,应当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照射量。夏季,早上8点后的日照开始增强,不适合小宝宝晒,最迟也不要超过9点;而下午最好是5点后的夕阳比较安全。”
在夏季外出,专家提醒爸爸妈妈们最好于外出前30分钟给宝宝的皮肤涂上宝宝专用的SPF≥15的防晒霜,最好是纯天然成分的,并做好遮阳防护工作(如使用太阳帽、太阳伞等),值得提醒各位妈妈的是,阴天也同样要做好防晒,因为对于宝宝来讲,阴天的紫外线也一样具有杀伤力。
如果宝宝一旦被晒伤,爸爸妈妈也不要慌张,事后要学会做些简要处理。如尽快冷敷来减轻热力进一步损伤皮肤,如冰水袋等。如果起水疱,需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将疱刺破,但不要撕掉皮,轻轻挤出疱液,然后敷上药物。
炎热夏季宝宝三个防要做到位
夏季宝宝防蚊
夏天天气闷热潮湿,蚊虫大量繁殖,宝宝皮肤娇嫩,加上身上奶味大,简直就是蚊虫的香饽饽。想让宝宝度过“无蚊”的夏天,防蚊工作赶紧展开吧。预防蚊子一般可以分为室内预防和室外预防,首先咱们先来说说室内防蚊工作。一是清洁,居室内下水道,水养植物,家居积水都是容易滋生蚊虫的地方,妈妈平时要注意积水清理以及勤给植物换水哦。二是隔离,建议为四周的门窗安装上纱窗、纱门,蚊子就无法飞不进屋内啦,同时建议在床上吊上蚊帐,无蚊干扰,宝宝自然睡得香。
夏季宝宝防痱子
夏季气温升高,加上宝宝新陈代谢旺盛,皮肤汗腺分泌增多,如果不及时清洁,皮肤汗液排泄不畅,可恶的痱子就开始缠上宝宝了。夏天对抗痱子,预防很重要,我们已经知道没有及时清理宝宝身上的汗液,是长痱子的罪魁祸首,那么妈妈们防痱的首要工作当然就是尽可能让宝宝不出汗啦。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活动;家里保持清爽通风,必要时开空调降温;穿着宽松的棉质或是亚麻衣服,以上这些都能有助于保持宝宝身体干爽,少出汗哦。
活泼好动才是他们的天性,宝宝动起来,出汗自然少不了,因此,妈妈们则要辛苦一点了,每天给宝宝勤洗澡,勤换衣,不让汗水有机会黏在宝宝的身上,始终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干爽。必要时还可以在洗澡后,在宝宝容易长痱子的皮肤上涂抹一定量爽身粉。最后给妈妈们提个醒,建议挑选宝宝专用,安全无刺激洗护产品,给宝宝全方位防痱体验哦。
夏季宝宝防晒
夏天紫外线异常强烈,即使是躲在室内都有可能受到紫外线的影响,外出就更不用说了。宝宝的防晒工作丝毫马虎不得。防晒,当然数物理防晒啦。主要的物理防晒包括防晒衣、遮阳帽、遮阳伞、太阳眼镜以及物理防晒霜。前面的四样相信不用过多的介绍了,纯正的物理防晒,短时间的外出防晒必备,一整套搭配使用,防晒效果更佳哦。可是如果要带宝宝长时间外出,除了以上的这几种防晒方式之外,还建议为宝宝涂抹上防晒霜。化学防晒霜是通过成分吸收有害的紫外线,从而实现阻挡紫外线的效果,一般不建议给宝宝使用。物理防晒霜阻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而且成分仅停留在皮肤表层,对宝宝皮肤的刺激小,一般推荐妈妈给宝宝优先选择物理防晒霜。
夏季宝宝皮肤护理常识
皮肤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夏天人容易出汗,而宝宝的皮肤尤其娇嫩,这是人一生当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时期,并且还具有被感染性。
皮肤受伤害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感染因素三种。
从物理因素来讲,皮肤非常容易被抓破、划伤。
从化学因素来讲,出汗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用不恰当的清洗用品如碱性、酸性及质量不好的肥皂,还有不干净的水等,都会引起皮肤损伤而被感染。
从感染因素而言,自然界存在大量病原微生物,如不经常清洗不洁皮肤,就有被感染的可能。
细菌病毒易侵扰
天气炎热,细菌繁殖旺盛,诸如脓疱病、疖肿,乃至疔、疮、痈、疖都会在宝宝身上出现。当然,痱子、日光性皮炎更是最常见的了。
1、脓疱病
宝宝皮肤娇嫩的程度,用娇嫩的桃子来比喻是再恰当不过了,真是皮细肉嫩。所以一旦受到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感染,就会发生脓疱病。
脓疱在宝宝皮肤上的表现为形状是一粒粒的水疱或脓包,也有些表现为疱疹,在它们的周围,皮肤会出现红晕、局部红肿。
2、疖肿
也有把疖肿称为热疖,就是俗称“热疖头”的。
疖肿发生在浅表皮肤,表现为红、肿、热、痛,但实际病灶延及皮肤深处,这也是感染造成的。如皮肤不干净,没有及时清洗,尤其是没有用流动的水清洗,使用了不干净的毛巾擦洗等,就会先出现毛囊发炎,进而炎症发炎即形成热疖。
3、痈
痈比较少见,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4、痱子
夏天最常见的就是痱子、汗疹。
它的出现一是因为出汗较多;二是因为汗腺、汗孔堵塞排泄不畅;三是被堵塞的汗孔表面出现炎症。实际上,痱子、汗疹就是汗孔及其周围皮肤的局部炎症哦。
轻度痱子的颜色一般为红色。
当出现脓头时(这是由红色痱子+细菌感染而形成的小脓肿),则是比较严重的痱子了,俗称“脓头痱子”。如果脓头被宝宝抓破,还会成为疖肿、脓疱,所以痱子和前面所说的皮肤疾病也是有关联的哦。
因为睡觉时背部卧床,背部受捂、出汗不畅,所以宝宝的背部会出现很多痱子。痱子会让宝宝感觉发痒,睡不安宁,影响睡眠质量。
5、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也是需要注意的。
比如宝宝在大太阳底下玩耍了较长时间,进行了旅游等外出活动,在游玩时没有戴上草帽、太阳帽,就会发生日光性皮炎。
由于皮肤被太阳紫外线灼伤出现充血,浅层皮肤可因灼伤而呈现鲜红色,并感觉发烫、疼痛,严重的会出现水疱,而且越清洗皮肤会越感觉痛。
及时发现 着重预防
对这些皮肤疾患,爸妈要做到及时发现,认真护理,并着重预防。
1、及时发现
要做到及时发现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以上的这些皮肤疾患,大都发生在宝宝暴露的皮肤上,如腋下、脖颈、背部、双臂等处。
2、护理和预防
如果这些措施到不到位,是会直接影响到宝宝出现皮肤疾患的哦:
◎如果爸妈在宝宝出汗后用冷水毛巾擦汗,会导致毛孔的收缩而堵塞,所以只有用温水毛巾或热水毛巾擦汗,毛孔才能够开泄畅通。
◎要使用流水,才能防止感染。如果用清洁剂,要选用适合宝宝用的消毒香皂、消毒洗液。
◎当然,要记住经常用清水擦洗哦。
◎使用痱子粉、花露水等也是不错的方法。
◎还可以在洗澡水中滴入几滴酒精,如家中没有酒精,花露水也可以,因为它其中就含有酒精成分。
◎宝宝体表酸性物质较多时,皮肤也容易有疾患。比如宝宝吃了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高糖食品,都可使酸性物质增多。
所以要让宝宝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同时还要保持大便的通畅,如冬瓜汤、丝瓜汤、番茄、西瓜、绿豆汤等都是很好的夏季清凉食物。
◎对日光性皮炎,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光照、外出戴凉帽啦。
3、咨询专科医生
最后,爸妈可不要给宝宝乱买药,如抗生素、抗感染药等,都会造成宝宝皮肤过敏,甚至会出现不可估量的后果。询问专科医生,他会给宝宝有针对性地配一些相应、合适的药物内服外治。
爸妈用心呵护,宝宝才会快乐无忧。
这一个夏天,宝宝将不再会因为皮肤疾患而难受、哭闹了。
夏天婴儿穿几件衣服
1. 不能穿的太“暴露” 皮肤娇嫩的宝宝,最好不要穿着太“暴露”的衣服暴露在阳光下,因为他们皮肤里用来遮挡紫外线的黑色素细胞发育还不够成熟。外出的时候,孩子如果长时间穿着过于暴露的服装,可能会使皮肤晒黑、晒伤,因而变得粗糙,甚至出现红、痛、肿以及光过敏等皮肤性疾病。
2. 夏季衣物的质地以全棉为主 一般来说,含有化学纤维的面料重量轻、价格廉、花色品种多,因而有人喜欢用它做夏天的衣服。但是由于宝宝的皮肤比较娇嫩,而夏天又是个非常特殊的季节,因此在面料的选择上要特别当心。如果宝宝的衣服直接接触皮肤,则以纯棉的天然纤维最为适合。
3. 夏季宝宝衣物要杜绝装饰品 好的衣物,首要条件就是没有金属附件,尤其是对周岁内的宝宝。到了夏季,更要注意这一点,宝宝的衣物以选择按扣为主,拉链和明扣都可能伤到宝宝娇嫩的肌肤。另外,系带的衣服也是夏季不错的选择。
夏季宝宝疾病预防原则
1、防止中暑:
如果宝宝先是肤色发红,触摸宝宝的皮肤能感觉到干燥发热。
宝宝烦躁不安,有的会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昏眩、抽搐、或进入昏迷状态,测量体温时可高达39℃以上。宝宝很有可能就是中暑。妈妈们应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四周环境通风,温度适宜。
2、宝宝脱水要注意:
医学上称为婴儿夏季脱水热。脱水前期无明显症状,宝宝一旦有不明原因的哭闹不停、烦躁不安,妈妈就要小心了。出现这种现象,妈妈们应及时给宝宝补充足量的水分。该症是因炎夏气温高、气候干燥,宝宝通过排汗而丢失大量的水分所致。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引起宝宝发热,有时体温可达39℃到42℃。
3、饮水不足也会引起腹泻:
天热,宝宝大量出汗,如果饮水不足,体内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都减少,影响到宝宝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宝宝就极容易腹泻。宝宝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严重者可因脱水及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
4、警惕夏季伤风感冒:
夏天的特点就是烈日炎炎,离寒冷远了离感冒似乎也远了。但其实,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以及皮肤散热、保温调节功能都差,夏天室内空调环境、室外高温,室内外温差大,宝宝就很容易在夏日里伤风感冒。
5、蚊虫叮咬易引起皮肤病:
夏天也是蚊虫活动的时节。宝宝幼嫩的皮肤就成了攻击对象,它们比成人更容易被蚊虫叮咬。宝宝很容易抓破皮肤而引起细菌感染,因此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蚊虫,宝宝的手脚被蚊虫叮咬后,会留下色素沉积,而反复抓破结疤可能会留下像小红豆一样的疤痕,也就是所谓的“红豆冰”现象。它不仅仅有碍肌肤的美观,严重的还会转变成蜂窝性组织炎。妈妈们应在每天睡觉之前,喷洒无毒害的杀虫剂,或者给宝宝使用蚊帐。出行的时候可以带上万金油、绿油精等药膏。
6、户外活动防晒伤:
夏天随着户外活动的增加,晒伤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增。晒伤后宝宝皮肤会变红,有刺痛和瘙痒感,有的宝宝会哭闹,而有的宝宝则只会在皮肤脱皮或刺痛感来的时候才表现出烦躁不安。有些妈妈不愿意为刚出生的宝宝用防晒霜,认为宝宝不需要,或是担心防晒乳液会伤害宝宝的娇嫩皮肤,而事实上六个月大以上的宝宝,就可以开始用防晒乳液了。长时间在户外,可选择防晒系数15-25的防晒乳液,每隔4-5小时给宝宝擦一次。
7、谨防外伤感染:
蚊虫叮咬后,宝宝抓破伤口,如果细菌侵入,就很容易形成伤口感染。所以在宝宝被蚊虫叮咬后,最好马上给宝宝搽上专用药水,防止因瘙痒引起的抓挠。
宝宝夏季护理非常重要,谨记以上秘诀,拒绝宝宝夏季疾病,在让宝宝健康度过炎炎夏日的同时,也让妈妈安心、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