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宝宝偏食习惯
如何纠正宝宝偏食习惯
找出宝宝偏食原因
引起偏食常见原因有未及时添加辅食、不良的饮食习惯(以饼干、面包代替正常饮食,误了正餐亦不在意)或因父母工作忙、压力大,没有耐心解决孩子吃饭问题,遇到棘手的问题,常以责问、训斥来解决,无形中给孩子造成精神压力,影响孩子食欲。久而久之,可能出现偏食或厌食,或沉溺于电视、电脑游戏,与伙伴之间交际不够频繁,被困于小小的空间之中,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无法完成高热高能的消耗,自然就不易产生饥饿感。
此外,也不排除因疾病导致的偏食。一方面是消化功能降低,身体不适,另一方面则因服药影响了胃口,导致暂时性偏食。
家长要先纠正偏食
解决宝宝偏食,妈妈首先要以身作则,改掉自己挑食的坏毛病,树立榜样效应。适应宝宝好奇心,给食物赋以拟人化,编些故事情节,或制作成孩子喜欢的动物图案、卡通人物造型,激发食欲,保管孩子胃口大开。其次,营造愉快的用餐气氛,改变就餐环境。避免把用餐时间变成父母训话或挑剔的时间。妈妈们不妨选一套漂亮的餐具,铺上色彩温馨的有动物图案的桌布,禁止一边喂一边玩玩具,爸妈经常追着喂的情景。更不能边看电视边吃饭,这样不但影响消化,也会让宝宝食不知味,失去了进食的乐趣,也丧失了与家人共同进餐的情感交流机会。
此外,也要加强户外活动,可以试着在餐前1小时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游戏等。一般运动后宝宝的饥饿感来了,吃起饭也会格外香。通常孩子用餐时间大约在30分钟左右即可。不要急着给宝宝吃含糖量高的饮料食品。“肚子饿了,便想吃饭”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孩子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玩心非常大,一旦有一点不饿就要玩,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引导孩子并帮助孩子安排好玩与吃的关系。
不要强迫孩子进食
孩子独立吃饭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过程,父母一定要放手,但在放手前可以做些预防的措施,减轻事后清理的麻烦。对于将食物散落一地,或自己不会用工具的,作为父母千万别灰心,毕竟短时间内就要宝宝学会使用餐具是不容易的,最好能多给予鼓励,让他们对自己产生学习的信心。千万不要强迫孩子进食,采用哄、骗、骂等方式强迫小孩进食,小孩会产生反抗情绪和厌食的心理。这些做法不仅没有达到让小孩好好吃饭的效果,反而对小孩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在宝宝吃饭问题上,父母一定要有细心加耐心。同时也要避免过于心疼孩子,凡事总爱包办代替。为孩子创造一个愉快融洽的进餐气氛,任何的参与是对孩子成长和树立信心必不可少的锻炼。
如何纠正宝宝偏食
1、家长要以身作则。宝宝的饮食习惯受家长影响很大,因此家长千万不能在宝宝面前说什么菜好吃、什么才不好吃,不要让自己的饮食嗜好影响到宝宝。还有,为了宝宝的健康,家长应以身作则,适当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吃什么就不让宝宝吃什么,应努力让宝宝得到充足而均衡的营养。
2、烹调方法多花心思。为了让宝宝吃得健康、不再偏食,家长应在烹调方法上下功夫,如注意食材颜色的搭配、适当调味或改变性状等,宝宝不爱吃菜就做成饺子、馄饨,不爱吃水煮蛋就做成蛋炒饭,总之要多变些花样,让宝宝总有新鲜感,慢慢适应之前不喜欢吃的食物。
3、不宜强迫。每个宝宝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偏食,如果家长越强行纠正,宝宝就会越反感,就更不愿意纠正偏食这习惯了。因此,家长不宜强迫宝宝吃不愿意吃的食物,否则会适得其反。
4、鼓励进步。当宝宝在纠正偏食时,只要有了进步,家长都有给予鼓励,这样宝宝也会更乐意保持自己的进步的。
4个小窍门帮助宝宝保护牙齿
1、喂养要定时定量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胃肠道消化功能,消化好、吸收好,孩子的牙齿生长才能更健康,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2、克服偏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
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纠正宝宝偏食的坏习惯,保证宝宝摄取的营养足够、均衡,以保证牙齿的正常结构、形态以及提高牙齿对齿病的抵抗力。另外,宝宝乳牙萌出时应注意补充钙、磷、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这样可以促进宝宝牙齿的发育和钙化,保证牙周组织的健康,减少牙齿病变的可能。
3、养成正确的吃奶姿势
有些宝宝吃奶的时候,会因为姿势不正确或奶瓶的位置不当,而形成下颌前突或后缩。长期如此,会导致宝宝的牙齿和颌骨畸形,不但会影响宝宝的容貌,还会影响咀嚼功能的发展。宝宝吃奶的时候,最佳姿势是半卧位,奶瓶与口唇呈90度角,同时奶嘴不压迫上下唇。
4、让牙齿做做运动
出牙期的宝宝特别喜欢咬人或者啃咬硬的东西,这是因为乳牙长出要挤压周边,从而让牙龈组织感到痒痛。这时妈妈可以让宝宝咀嚼一些较硬的东西,例如饼干、烤面包片、苹果片、胡萝卜片等,一方面缓解牙龈的不适,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咀嚼肌,促进牙齿和颌骨的发育。
妙招帮你纠正宝宝偏食现象
巧用宝宝好奇心
在餐桌上,如果有宝宝不喜爱吃的食物,那么先不要强迫宝宝去吃这种食物,以免宝宝对该食物有抗拒心理,宝宝还小,他们还不能懂得“营养”是什么意思。我们要做的是用好宝宝的好奇心,比如可以在宝宝面前津津有味地吃着他不喜爱吃的菜肴,并且跟伴侣交流对菜肴的正面感受,特别是关于口感方面的,几次之后,宝宝就会对该食物多了一份好奇心,同时为了加入爸爸妈妈的聊天中,开始吃他原来不爱吃的食物了。
不要给宝宝过多选择
在每次进食的时候,不要出现太多不同类别的菜肴,即使是大人,喜爱的东西也会不自觉地多吃点儿,宝宝的胃口不大,如果喜爱的东西太多,他自然会排挤那些他不喜爱吃的。要让宝宝吃下他原先不爱吃的东西,那么就要把“干扰项”尽量除去,餐桌上只出现两三个选项,最好的搭配是一个宝宝原来就喜爱吃的,但量不多,另外是宝宝不喜爱吃的,但你想给他吃的,让宝宝在没有太多选择的情况下进食。
如果你问宝宝:“宝宝,今天想吃什么?”宝宝的回答肯定是他熟悉的食物。如果你换一种方式问宝宝:“今天晚上想吃南瓜粥还是玉米粥?”让宝宝只能在这两种食物中进行选择,他的余地就小了。当然,妈妈们不会真的只准备这两样食物,宝宝的口味还是要照顾的,不用多,有一种他喜欢吃的东西做搭配就够了。
正确估计宝宝的进食量
宝宝虽然活动量大,但胃口小,我们不能对他们的食量有太高的期望值。事实上,有时宝宝吃掉一个鸡蛋饼,就已经能够为他提供足够的谷类和蛋白质了。如果你还是很担心,那就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
让宝宝尝试动手的快乐
宝宝都喜欢做妈妈的小帮手,当你在厨房忙着准备饭菜时,可以让宝宝适当地“劳动”一下。例如开冰箱自己取酸奶、帮妈妈拿蔬菜、搅拌凉菜等。尽管很多人认为对于宝宝来说,厨房里的危险太多,应该让宝宝远离厨房。
但事实上,如果父母在做饭时能照看到宝宝,并且教给宝宝避免危险的方法,厨房也不失为宝宝的一个快乐天地。在这里,既充实了宝宝的游戏,又培养了他劳动的兴趣,在吃饭时他还能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或许那个时候,宝宝就不会挑剔食物的种类,而只专心品尝他参与劳动后的食物变得多么美味了。
游戏引导
每个宝宝都喜欢做游戏,在游戏中扮演着生活中不能扮演的角色,妈妈可以利用宝宝的这一特性寓“饮食”于乐,在游戏中完成宝宝对新食物的尝试。例如在进餐前专门挑选一些与饮食有关的儿歌,通过儿歌引导宝宝吃青菜。“小白兔,白又白,爱吃萝卜和青菜”、“老奶奶拄拐杖,爱吃韭菜炒鸡蛋”等等,潜移默化中改变宝宝的不良饮食结构。曾经有个妈妈为了让宝宝吃胡萝卜,就编了一个好长的故事告诉宝宝,胡萝卜来自火星,宝宝可是个天文爱好者,这样一来,立即喜欢上吃胡萝卜了。
以身作则,鼓励提高
宝宝的饮食习惯受父母影响很大,因此父母一定不要在宝宝面前议论什么菜好吃、什么菜不好吃,自己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不要让父母的饮食爱好影响到宝宝。为了宝宝的健康,父母应该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不能因为自己不喜爱吃什么就不让宝宝吃,尽力使宝宝得到全面丰盛的营养。对宝宝战胜偏食的每一点提高,爸爸妈妈都应予以鼓励,这样宝宝自己会很乐意继续提高的。
宝宝偏食怎么办该如何纠正
宝宝偏食怎么办之从食物入手
宝宝偏食的话,那么就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这时候父母就赶紧想办法让纠正宝宝的这个坏习惯。但是如果你家宝宝只是偶尔不吃某些事物的话,那么就先不要那么快的下定结论,因为也很可能是只是因为宝宝讨厌食物的外观或者是口味而已。
所以小编建议父母们可以尝试改变食物的外形或者烹饪方式,给宝宝新的感受,这样宝宝就会不知不觉的将食物吃下去了。又或者是或者是可以将菜拼盘成宝宝喜欢的形状,这样宝宝会更愿意吃的哦!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宝宝生病的时候介绍新菜。
宝宝偏食怎么办之参与制作
宝宝一般都会对新鲜的食物感到好奇的,所以可以父母可以带上宝宝一起参与买菜,洗菜,烹饪的过程,这样可以让宝宝乐于品尝自己的努力的成果。
宝宝偏食怎么办之控制点心和零食
现在的宝宝都比较吃零食和一些小点心之类的食物,这往往就影响到宝宝的食欲,甚至养成了偏食的坏习惯。如果发现自己的宝宝有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那么就要尽量少让宝宝在非用餐时间吃太多的东西,同时也要注意慎选一些富含影响而非高热量的食物。
宝宝偏食怎么办之适度管教
有些父母会比较溺爱自己的宝宝,宝宝说不吃家长就顺从,这样的行为是相当不可取的。这里小编要提醒父母的是,就算是宝宝不敢吃或者是不喜欢,不愿吃的东西,哪怕是一小口,父母也要让宝宝尝试着认识食物的味道。
此外,如果宝宝还是不愿意的话,那么就可以定下一个用餐的时间,时间一到就立即把食物都收起来,饿他一顿,让宝宝体会下因为偏食不吃而肚子饿的感受,同时父母态度一定要坚定,不能心软,这样一两次宝宝偏食的现象一定会有所改善的。
如何纠正宝宝偏食
1、有足够耐心去等待。
2、不要给宝宝过多的选择。宝宝的口味要照顾的,但不用多,有一种他喜欢的东西做搭配就够了。
3、正确估计宝宝的食量。宝宝虽然活动量大,但胃口小,宜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在下一餐给他提供含维生素较多的水果,以弥补前一餐营养不均衡的缺憾。
4、让宝宝尝试动手的快乐。
5、游戏引导。如在进餐前专门挑选一些与饮食有关的儿歌,通过儿歌引导宝宝吃青菜。
6、妈妈“做大厨”。练好厨艺“内功”,饭菜要常变花样,上下餐之间不要重样。
7、适度放权,让宝宝按自己的需要选择食物。给宝宝尽可能提供健康、丰富的食物,创造宽松、积极的进餐环境,在他们过于偏食时给予提醒。
断奶后期宝宝注意事项
断奶后期 宝宝开始挑食
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开始主动关注与吃有关的东西,逐渐产生独立意识,喜欢随心所欲,妈妈这个阶段要让宝宝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断奶后,宝宝开始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经常会因挑食跟妈妈闹,但是宝宝对食物的喜好都是暂时的,如果妈妈将宝宝不喜欢吃的食物经常放在宝宝手边,就可以慢慢纠正宝宝偏食的小毛病。
断奶后期 纠正边玩边吃的坏习惯
断奶后期,很多宝宝喜欢边吃边玩。这个时候妈妈可以让宝宝随便吃30分钟,然后结束进餐。即使宝宝再想吃也不要喂他,以此向宝宝表示妈妈坚定的意志。妈妈重复这样做一两次,就能纠正宝宝边玩边吃的习惯。
如果不及时纠正宝宝边玩边吃的坏习惯,将来很难改变。而且还要让宝宝养成坐着吃饭的习惯。有的宝宝喜欢躺着吃饭,这容易发生窒息的危险,也不利于培养宝宝独立近视的习惯。宝宝在出生7个月后一般都能独立坐着,妈妈要准备好宝宝的专用饭桌,培养宝宝与爸爸妈妈一起用餐的习惯。
如何纠正孩子偏食的坏毛病
老人有种说法:“宝宝想吃什么就是肚子里面缺什么!”真的是这样吗?可是,宝宝总是想吃麦当劳怎么办?
“想吃什么就是肚子里面缺什么”这种饮食观念在民间非常普遍,但在科学上这种观念被证明是没有根据的。你是非理性的妈妈吗?你是否也曾为了满足宝宝的欲望,而以这种方式来溺爱他呢?
其实喜欢吃同种食物是口味的表现,口味的形成除了一小部分来自遗传因素外,大部分都是后天形成的。而在宝宝成长过程中给他们影响最大的就是宝宝的父母。父母的错误观点和行为都给宝宝的饮食习惯和口味造成影响。
“乖宝宝,鱼肉的营养好,吃了脑子聪明,身体好。”有的家长专给孩子吃鱼肉之类的荤食,逐渐使宝宝对鱼肉有了“营养丰富就是好”的概念。同理,若家长本身就认为吃蔬菜没营养,在给孩子安排膳食时只配肉蛋,不搭或少配蔬菜,慢慢的宝宝就会形成只吃肉不吃菜的坏毛病。
有的母亲为了保持体态美对肥肉不敢问津,在宝宝幼小心灵中扎下了根,跟着大人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潜移默化地造成宝宝的偏食。
在家长错误概念和行为的影响下,造成宝宝对麦当劳等洋快餐的青睐,家长们是否记得这样的场景:在经过麦当劳的时候,有的父母就会说:“宝宝乖,要是听话就带你去吃麦当劳好不好?”这时的父母就会让宝宝觉得麦当劳是很好吃的,是只有在听话的时候才能得到的奖励,所以在潜意识里对这种食品很向往。加之口感好、环境好,所以造成宝宝总是想去吃。
微量元素缺乏
除了家长的影响,宝宝身体内某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缺乏也会导致宝宝对食物的偏好。比如锌缺乏时宝宝会食欲下降,对油腻食物不感兴趣。当平时摄入的维生素量不足,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c缺乏时,也可以导致宝宝偏食。
数据
根据专家多年临床观察和统计分析,有半数以上的儿童存在偏食行为。
其中70%左右是不爱吃蔬菜或水果。
有30%左右的儿童特别偏爱糖。
还有15%左右的儿童偏爱油炸食品、洋快餐。
约10%以下不吃荤食。
如何纠正宝宝偏食?
不吃蔬菜的宝宝
可以把蔬菜打成菜泥,和成馅,包饺子包子等,或者做成羹,还可以与面混合做成颜色不同的面皮来包馅。不仅有助于营养吸收,而且非常可爱。
爱吃糖的宝宝
可以找一些对宝宝身体有好处、有甜味道的食品替代。比如蜂蜜和冰糖。用替代品给宝宝做些造型可爱的小点心,渐渐宝宝就会忘掉糖了。
偏爱油炸食品的宝宝
油炸食品对宝宝的危害特别大,最好不要给宝宝吃。如果宝宝一时接受不了,可以给宝宝一些口感酥脆的饼干来缓解。
不吃荤的宝宝
可以把肉类熬成汤然后和蔬菜一起煮,这样就算宝宝不吃肉也可以吸收到营养。也可以将肉和各色蔬菜混合做成形状各异的小丸子,加上味道鲜美,宝宝是拒绝不了的。
专家建议:在纠正宝宝的偏食问题上,应该使宝宝初步懂得什么是营养,怎么吃,吃什么才算有营养。在必要时候可以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来改善食欲。
在宝宝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合理的膳食安排,同时也需要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给宝宝一个良好的心理导向。
膳食安排
营养专家们提出,要给宝宝餐桌上建一个“金字塔”形的膳食结构:
(1)底层是主食:五谷杂粮和豆类;
(2)倒数第二层:蔬菜、水果,其中深色蔬菜应占1/2以上;
(3)倒数第三层:新鲜牛奶及奶制品;
(4)倒数第四层是鱼、肉类、蛋;
心理导向
注意培养孩子对不同类食品的兴趣,引起孩子良好的食欲;同时大人不要在孩子面前随便议论某食物不好吃,以免造成宝宝对某种食物的抗拒心理,养成挑剔饭菜的坏习惯。
小习惯大问题
不要小看一些小习惯,因为有时正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习惯,导致了宝宝的偏食。比如,不规律的进餐时间,进餐时间过长,边吃边玩,边看电视边吃,在宝宝就餐时,家长在旁边说教打骂,都可能给宝宝不良的就餐刺激。让宝宝在舒适恬静的气氛中就餐,如果宝宝能养成很好的就餐习惯,对纠正偏食将大有益处。 (5)塔尖即少许油、盐、糖和调味料。
孩子偏食不是一方面原因造成的,父母要多在餐桌上给孩子带个好头,如果父母都偏食,又如何教育孩子不偏食呢?
能让小宝宝开胃的三大秘技
“我的宝宝特别挑食,只爱吃甜的、软的,蔬菜全都吐出来,每次喂饭都特别累,又要讲故事,又要哄,硬塞她则又哭又闹,一吃就是一个多小时。我真很担心,这样下去她会不会营养不良啊?”
1-7岁是宝宝偏食好发期,此时正值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偏食对宝宝的危害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营养失衡:宝宝需要的所有营养就像一块跷跷板,只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才能让营养跷跷板保持平衡,确保宝宝健康快速的生长发育。
鱼、肉、蛋、奶、蔬菜、水果、谷类中的营养各有侧重,只有每天吃足这7类食物才能保障宝宝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但调查显示,偏食宝宝这7类食物吃得少,更有些宝宝不爱吃其中的2-3种,他们的营养跷跷板当然会出现失衡状况。
另外,偏食宝宝往往边吃边玩,吃一顿饭常常超过一小时,不仅影响营养的摄入,甚至会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
体重不达标:偏食宝宝营养摄入不足,生长发育容易出问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摄入不足,体重偏轻,长高速度也减慢。研究发现,偏食宝宝的低体重发生率是饮食正常宝宝的2倍。
影响智力发育:研究发现,正常宝宝的智力发育指数要比偏食宝宝高14分,偏食宝宝还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抵抗力差易生病:由于饮食不均衡,偏食宝宝不能很好地从食物中获取营养来提高免疫力,因而更容易生病,经常会感冒发烧。另外,偏食宝宝也容易患贫血、佝偻病等营养缺乏相关的疾病。
出现极端性格:妈妈们可能不知道,各类食物在宝宝的性格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营养不平衡很可能促使宝宝形成极端性格。研究表明,幼儿时期营养不良的宝宝与营养良好的宝宝比较,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此外,家长经常用威胁、责骂等方法逼迫宝宝吃东西,这样不仅不能纠正宝宝偏食,还会使宝宝产生逆反心理,长此以往使亲子关系变得紧张。
宝宝饮食的3大“秘密”
专家指出,宝宝不愿意尝试新食物,是源于自我保护。对待新食物人们都会有一种“陌生感”,但对于生性敏感的宝宝,陌生感会让他们产生“恐惧”,结果自然会排斥。所以宝宝对“眼熟”、“口熟”的食物更加偏爱,熟悉的食物能让宝宝增加“安全感”和“信任感”,更易于宝宝接受和尝试。
怎样才能让宝宝逐渐熟悉那些对自己有益的食物呢?妈妈需要了解三个与宝宝饮食有关的“小秘密
小秘密1: 妈妈熟悉,宝宝也熟悉。
妈妈在孕期和哺乳期间对食物的喜好度,会影响宝宝对食物的接受度。根据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在孕期和哺乳期妈妈经常喝胡萝卜汁,她们的宝宝往往比其他宝宝更能接受胡萝卜口味,宝宝更熟悉妈妈所食食物的味道。
小秘密2: 宝宝熟悉有过程。
宝宝在接受新食物要有很长的一个适应期,但是有75%的妈妈在宝宝“拒绝”几次后,就误以为宝宝以后也不会喜欢这种食物,忽略了宝宝对食物的熟悉过程。妈妈们要有意识地给宝宝扩大食物的选择面,尽可能让偏食宝宝尝试新食物。任何一样孩子不吃的东西,应变换方法耐心尝试,10次不少,20次不多。
小秘密3:宝宝在“玩”中熟悉食物。
宝宝在尝试熟悉某种新食物前,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一闻,二玩,三吃”,但很多妈妈都不了解宝宝的这种行为,看见宝宝在玩食物就会阻止宝宝熟悉新食物。
盛晓阳教授坦言,宝宝先天偏爱“眼熟”食物,而妈妈们的“偏”养也给宝宝偏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就是因为很多妈妈对宝宝的溺爱,加重了宝宝偏食的状况。”
Tips偏食宝宝缺乏哪些营养?
营养专家指出,偏食宝宝主要缺乏两个“7”:一是 “7”类膳食摄入不全,即肉、鱼、蛋、奶、蔬菜、水果、谷类吃得少,面临多种营养缺乏;二是“7”种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即维生素C、D、E、叶酸、钙、铁、锌缺乏。妈妈们要尽早采取行动,帮助偏食宝宝逐步改善偏食习惯,并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保障宝宝的健康发育,同时减轻自己对宝宝营养缺乏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有助于在轻松的氛围下培养宝宝健康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