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寒的中药 生姜
治风寒的中药 生姜
用药部位:根部,以老姜为佳。
功效:辛温无毒,能散寒发表,止呕去痰,治疗风寒头痛,伤风鼻塞等症。
建议:夜晚不要食用姜来去风寒,秋天也最好少用,因为秋主收而姜主散;不要与黄连、黄芩、夜明砂同用,单用可生食,也可熬生姜汤,以红糖调和。
可乐能加热喝的吗
可乐煮姜、白酒擦身、鼻子插葱……这些治感冒的偏方你信吗?随着秋季转凉,感冒病人增多,在快报“寻找民间偏方”活动中,读者推荐不少有意思的治疗感冒的方子。相关专家昨天告诉记者,这些偏方虽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并非适合所有的人,如果滥用还可能伤身。
偏方:可乐煮姜治感冒
“可乐煮姜治感冒?是的啊,效果是挺好的。”感冒出现头痛、流清水鼻涕,可以把六七片生姜和一大瓶可乐放在一起煮开,每天喝三次,连续喝了两天后感冒有好转。
更搞笑的是,还有人用“鼻子插葱”这个偏方来治疗感冒,就是在两个鼻孔内各塞进一根鲜葱条,两三个小时后取出。有人说,使用鼻子里插根葱这个偏方治疗感冒,通常一次可痊愈,倘若不行,第二天再塞一次,据说这样直接在鼻腔内消毒杀菌,加快治疗感冒的速度。
“姜丝可乐”只治风寒感冒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等不同类型,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疼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以发热为主。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发热轻、无汗。流鼻涕的一般是风寒感冒,如果不流鼻涕,一般是风热感冒。
姜是辛温之品,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很多民间验方治疗风寒型感冒都用生姜做主药,所以当人遭遇风吹雨淋、风寒侵袭时,及时服用红糖姜汤、可乐姜汤,会取得不错的效果。风热感冒属于人体伤于风热,如果这时再服用生姜类温热药,就如同火上浇油,更加重内热。而流感就更不能用“姜丝可乐”了,因为中医认为,流感亟需用苦寒中药清瘟败毒,而“姜丝可乐”显然不具备苦寒之性。
那么,怎么做可乐姜汤呢?
1.拿一小块生姜切碎拍碎放入锅中,倒入约一碗量的可乐。
2.小火加热至沸腾,光冒泡泡不行哦,一定要沸腾。
3.稍稍晾凉后过筛,如果切丝切片的不过筛也行。
可乐也不能喝的过多,可乐打开以后要尽量快喝,不要打开太长时间,对于孩子来说也不要经常喝可乐,预防感冒需要日常增强免疫力,多运动,多吃有营养食物,不要熬夜。熬夜免疫力下降会容易造成感冒。
治风寒的中药 细辛
用药部位:茎。
功效:辛温散寒,主治风寒引起的咳嗽、头痛、拘挛等症。
建议:该药不可和硝石、藜芦同用;因为味浓性烈,不可多用,少量细辛泡水喝可缓解病情。
生姜加葛根能除湿吗 发汗解表
葛根是常见的中药材,葛根性质寒凉,可以用于治疗轻扬升散、善发表解肌退热,用治外感表证,头痛身热、项背强痛等症;中药生姜辛而微温,既发散风寒,又温肺止咳,用于风寒客肺、痰多咳嗽,从功效上来说,葛根和生姜都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可解肌退热,非常适宜风寒感冒人群服用。
伤风头痛什么症状
1、伤风头痛什么症状
本证起病多较急,以头痛为主要表现,其特点为头痛以前额、太阳穴区为着,常牵连颈项部伴有拘紧感,遇风寒可加重,由于风寒束表,毛窍闭塞,卫阳被遏,故可表现为头痛无汗、恶风寒,无热则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等。外感风寒引发的头痛,通常没有先兆症状期而直接进入头痛发作期。
2、伤风头痛的中药治疗
2.1、【组成】连须葱白5根,淡豆豉49 粒。【用法】水煎热服。【主治】风寒头痛。证见头痛时作时止,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
2.2、【组成】核桃连壳打碎,连须、葱头各7 个,生姜12 克,茶叶9 克。【用法】水煎温服。【主治】风寒头痛。
2.3、【组成】生姜1 块。【用法】火内煨热,切成4 片,分贴于前额及太阳穴,以胶布固定。【主治】风寒头痛。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吃什么好
方1、葱白粥
组成:糯米60克,生姜5片,连须葱白5茎,米醋5毫升。
用法:糯米生姜捣烂,然后加进葱白米醋煮粥,趁热饮用,并温覆取汗。
功效:发汗解表。
主治:风寒感冒,咳嗽初起,痰白稀薄,头痛恶风,不发热。
方2、姜糖饮
组成:生姜10克,红糖15克。
用法:生姜洗净,切丝,以沸水冲泡,盖5分钟,调入红糖,应有足够辛辣味,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和胃。
主治:风寒感冒,风寒咳嗽痰稀,鼻流清涕,头痛恶风者。
方3、生姜饴糖煎
组成:生姜10克,饴糖5克。
用法:加水适量煎服。
功效: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主治:风寒咳嗽,不发热,畏寒,痰稀,流涕者。
来源:民间验方。
方4、杏仁萝卜煎
组成:杏仁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风润肺,降逆化痰。
主治:风寒咳嗽,畏寒,痰稀,流清水涕者。
方5、核桃生姜饮
组成:核桃肉5枚,生姜汁40毫升左右。
用法:核桃肉捣烂,用生姜汁送服。
功效: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主治:风寒咳嗽,畏寒,痰稀者。
来源:民间验方。
方6、冰糖茼蒿
组成:鲜茼蒿菜90克,冰糖适量。
用法:鲜茼蒿菜水煎后去渣,加进冰糖溶化后服。
主治:风寒咳嗽,咯痰清稀,畏寒,舌淡、苔薄白者。
方7、柚皮煎
组成:柚皮3~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功效:顺气化痰止咳。
主治:风寒咳嗽,咽痒,吐白痰,舌淡,脉浮。
方8、萝卜糖水
组成:红萝卜200克,麦芽糖20克。
用法:红萝卜洗净(不去皮)切碎加进麦芽糖,搁置一夜,把溶成的红萝卜糖水频频饮服即可。
功效:止咳化痰,清利咽喉。
主治:风热咳嗽,咳而不爽,痰黄粘稠,口干欲饮者。
方9、饴糖豆浆
组成:豆浆1碗,饴糖15克。
用法:豆浆加糖共煮沸,空腹服。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
主治:痰火喘咳,发热口干,痰黄稠难咳出者。
来源:民间验方。
方10、雍菜萝卜汁
组成:雍菜、白萝卜蜂蜜等量。
用法:雍菜、白萝卜同捣烂,取汁1杯,用蜂蜜调服功效:清肺,化痰。
主治:肺热咳嗽,鼻出血,发热,口干,痰黄稠。
止咳化痰中药方有哪些
在患上很多疾病的时候,往往会有咳嗽和痰多的症状,就像平时的感染,虽然被治好了,但依然会长时间的咳嗽,这个时候就可以服用一些止咳化痰中药方,往往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提前是我们要对这方面有所认识。那么,止咳化痰中药方有哪些?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1、萝卜葱白治风寒咳嗽
做法: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成一碗汤,连渣一次服。
适用: 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做法: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适用: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芫荽汤平伤风咳嗽
做法: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芫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
适用: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萝卜蜂蜜治风寒咳嗽
做法: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适用: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上面就是对止咳化痰中药方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对大家的认识有帮助。止咳化痰中药方有很多种类型,主要是针对不同疾病使用的,在用药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对症,千万不能盲目。如果一些患者的情况比较严重,建议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
驱寒气中药有哪些
中医对于病情,可以用“八纲辨证”法说明,分成“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这个八纲辨证,虚跟寒都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所以我们就说这个人虚寒。寒体质的人就怕冷,再加上虚就更怕冷了。
冬季,很多人都会感觉脖子周围酸胀、发冷、疼痛,用自制的中药包热敷后,能疏通经络、驱寒除湿,可在按摩前,平时看电视、用电脑时使用,特别适合中老年人。
驱寒中药生姜: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驱寒中药香薷:香薷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及石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广西、湖南、河北等地。夏、秋二季采割,晒干,切段,生用。传统认为香薷有发汗解表驱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等功效。
驱寒中药荜澄茄:荜澄茄属温里性中药,用于胸腹疼痛,呕吐反胃,食欲不佳,寒疝腹痛,寒湿郁滞引起的小便混浊。
驱寒中药羌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驱寒中药苍耳子:苍耳子属祛风湿中药,主治: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驱寒中药附子: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大辛大热,温阳逐寒。
驱寒中药肉桂:适宜平素畏寒怕冷,四肢手脚发凉、胃寒冷痛、食欲不振、呕吐清水、腹部隐痛喜暖、肠鸣泄泻者食用、
此外,除上述所说,寒性体质人可以服用些补阳的药物,如四逆汤,平时可以吃点补阳气的食物如狗肉,羊肉之类的。 冬天气温低,寒气重,人体生理机能减退,阳气渐弱,对能量与营养要求较高。养生之道,贵于御寒保暖,提高抗病能力。
怎么样,相信通过上面的讲解,大家对于驱寒气中药有哪些有了一定的把握,如果你觉得你也是一个十分害怕寒冷的人,就煲一些驱寒气中药调理一下吧,如果你不敢自己用药的话,也可以找一个老中医确诊后再用药。
姜汁可乐晚上喝要紧吗 姜丝可乐能治疗感冒吗
姜丝可乐只能治愈风寒型感冒。
如果是得了风寒感冒,则患者会感觉全身怕冷、流涕,且舌苔淡白,感冒过程中不出汗。而风热患者往往会有发热、出汗的症状,还会感到喉咙痛,且流黄涕、大便干结。此类病人建议选用辛凉的药物泡水喝,如菊花、金银花、板蓝根等冲水喝,或者吃些银翘解毒颗粒等中成药,对症施治。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等不同类型,并非感冒都适宜服用辛温的姜汤发汗来治疗。风热感冒属于人体伤于风热,如果这时再服用生姜类温热药,就如同火上浇油,更加重内热。而流感就更不能用“姜丝可乐”了,因为中医认为,流感亟需用苦寒中药清瘟败毒,而“姜丝可乐”显然不具备苦寒之性。
秋季感冒了吃什么好的快 风寒感冒
表现:恶寒中、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治疗以辛温解表为主。
做法:生姜3片,红糖适量,开水泡饮。
功效:生姜发汗解表;红糖补中益气;两者结合主治风寒感冒,早晚饮用一杯。
做法:大米50克,常法煮粥,临熟加苏叶10克,再煮熟,去叶喝粥。
功效:开宣肺气、发表散寒、行气宽中,适用于感冒风寒、咳嗽、胸闷不舒等病症。每日饮用2-3次。
做法:葱白5段,粳米适量。粳米加水,旺火煮沸后,加入葱白熬煮成粥。
功效:解表散寒,和胃补中。适用于风寒感冒,每日饮用2-3次。
在月子期间感冒能喝姜汤吗
生姜味辛、性微温,入肺、胃、脾三经,入肺经外能发汗,内能化痰,入胃经又善温中止呕,因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散寒、暖胃止吐、祛痰止咳、解毒等功效,因此对治疗感冒非常有效。
姜糖水是民间常用的食疗方法。姜糖水的作用主要是防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症。姜糖水之所以能够防治风寒感冒,是因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作用。生姜不仅是家庭必备的调料,也是常用的中药之一。
对于一般的人群来说,姜汤都是适用的,但阴虚内热及邪热亢盛者忌食。哺乳期的妈妈如果患风寒感冒,喝姜汤是可以的,生姜属药食同源,对妈妈和婴儿无碍,另外姜汤可加入红糖,对产妇更有益处。
受凉头疼的用药治疗
本证起病多较急,以头痛为主要表现,其特点为头痛以前额、太阳穴区为著,常牵连颈项部伴有拘紧感,遇风寒可加重,由于风寒束表,毛窍闭塞,卫阳被遏,故可表现为头痛无汗、恶风寒,无热则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等。外感风寒引发的头痛,通常没有先兆症状期而直接进入头痛发作期。
治风寒头痛便方
方1【组成】连须葱白5 根,淡豆豉49 粒。【用法】水煎热服。【主治】风寒头痛。证见头痛时作时止,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
方2【组成】核桃连壳打碎,连须、葱头各7 个,生姜12 克,茶叶9 克。【用法】水煎温服。【主治】风寒头痛。
方3【组成】生姜1 块。【用法】火内煨热,切成4 片,分贴于前额及太阳穴,以胶布固定。【主治】风寒头痛。
四种感冒类型的食疗方
一、风寒感冒
头痛无汗、四肢疼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咳嗽、痰白清稀,口不渴。治疗应选择辛温解表类药,宣肺散寒。中成药可选择感冒冲剂、小柴胡片等。
1、姜丝萝卜汤
生姜25克,萝卜50克。制法:生姜切丝,萝卜切片,两者共放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再加入红糖适置,稍煮1~2分钟即可。祛风散寒解表。每日1次,热服。
2、菜根姜片饮
白菜茎根、萝卜根各1个,生姜3片,红糖50g,白菜茎根、萝卜根共切粗片,和生姜、红糖4味加水适量,煮开3~5分钟即可。祛风散寒。适宜风寒感冒患者。
3、五神饮
荆芥、苏叶、生姜的用量各10克,茶叶为6克,红糖为30克。将荆芥、苏叶、生姜切成粗末,和茶叶一起同开水冲泡,稍许片刻,再放红糖一起搅拌,然后在煮沸后趁热服用,服后盖被,如出汗不畅,一小时后可再服一次。可以使畏寒、身痛的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有效治疗感冒。
4、葱姜糖水
小葱2-3根,老生姜片、红糖各适量。将小葱、生姜片分别洗净,置小锅内,加水约500克煎到小半碗,去渣留汁,加红糖。趁热喝,每晚1剂,连服3次。此汤辛温解表,主治风寒感冒伴咳嗽。
5、葱豉汤
葱白2根,豆豉10克。用水500毫升,入豆豉煮沸2~3分钟,之后加入葱白、调料出锅。解表散寒。趁热服用,服后盖被取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