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用艾灸怎么调理 胆囊炎艾灸操作手法
胆囊炎用艾灸怎么调理 胆囊炎艾灸操作手法
常规灸法,胸胁部和背部适合用艾灸盒施灸,下肢适合用艾条灸和温针灸法,每处或每穴5-10分钟,急性期每日2次,慢性期每日或隔日1次。
具体操作手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有发红现象为宜,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灸后多喝水,稍事休息,同时注意保暖。
前列腺炎艾灸什么地方
艾灸可以起到辅助治疗前列腺炎的作用。
艾灸疗法主要是通过用艾条在特定穴位进行熏灸,直接或间接的温热刺激,通过经络传导作用来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具有理气活血,调理冲任,培肾固本,通调冲任之功。是辅助治疗前列腺炎的一种方法,但是不能彻底治愈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患者可以艾灸以下部位:
急性期前列腺炎
症状:患者排尿不尽,尿后余沥不尽,时常滴出白色粘液,伴随尿频,尿急,尿时涩疼,会阴疼痛等,舌苔薄黄或白,脉弦。
艾灸疗法:灸中极,关元,会阴,气海,三阴交,阴陵泉,复溜穴。
操作手法:用艾条温和灸,将一支艾卷点着,施灸者右手持艾卷垂直悬起于穴位上,离皮肤3-4厘米,直接照射,以病人觉得温热舒服,以致微有热痛感觉为度,每穴可灸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消肿排脓。
慢性期前列腺炎
主要症状:患者排尿不尽,尿后余沥不尽,时常滴出白色粘液,伴随腰酸乏力,性欲减退,遗精,阳痿,早泄等症。
艾灸疗法:
方法一:灸肾俞,足三里,太溪,大墩,精宫,归来,命门,三角灸,太冲穴。
操作手法:取新鲜独头大蒜,切成厚0.1-0.3厘米的蒜片,用细针于中间穿刺数孔,放于穴位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每灸3-4壮后可换去蒜片,继续灸治,艾炷如枣核大,每穴灸5-10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通淋利尿。
方法二:灸会阴穴。
操作手法:令患者仰卧,暴露阴部,臀部略垫起,取会阴穴。用艾灸架固定在会阴穴上施灸,或教会患者携艾卷在家自信熏灸会阴穴,每日下午灸治,每日20-40分钟,以灸至局部温润红热为度,灸后嘱患者注意休息,每日1次,每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3天。
加减:伴随腰骶痛者加灸肾俞,次髎;伴随少腹不利者加灸关元,三阴交;伴随睾丸坠胀者予以大墩穴点刺放血。
功效:益气健脾。
用艾灸治疗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
在临床甲状腺结节又分为,囊性结节,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囊肿,炎性结节,实性结节等。
通过我在临床用艾灸40多年的观察,艾灸的消炎效果和灸后的吸收率都是很高的。艾灸可以治疗子宫肌瘤,盆腔积液,卵巢囊肿,那么对于各种结节也会有同等的治疗作用,我想只要是坚持治疗,况且是囊性结节的,治疗的效果应该是很好的。
所以对于囊性结节,炎性结节,甲状腺囊肿,用艾灸的治疗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治疗选穴:阿是穴艾灸是必须的,这叫做靶向定位疗法,就是主要艾灸病灶部位,促使其吸收。如果结节小于1.5cm的,可以随时观察,若结节大于1.5cm,可以考虑治疗。如果在治疗中,发现结节增长很快,请马上到医院去检查。因为有些人的甲状腺结节有可能是恶性的,我们自己是不能够判断的。
艾灸治疗甲状腺结节,除艾灸病灶部位外,还可以协助艾灸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命门。每天可以选择几个穴位艾灸,但是患处是需要每次都要灸的。同时还应该疏导肝胆经,章门,太冲,肝俞,阳陵泉等穴位,也可以选择性地艾灸。
中医认为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失敛。在此基础上,复遭情志失调,精神创伤。古代药典《九卷、针经》---《灵枢》归于“瘿瘤”范畴,《诸病源候论·瘿候》说:“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
说明中医早就认识到情绪和精神因素对发生的影响。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若原来体质就肝肾阴亏,则更易炼液成痰,壅滞经络,结于项下而成瘿。
艾灸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方法是什么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甲状腺处于持续高功能状态,合成和释放过多的甲状腺素,致集体神经、心血管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内分泌疾病的总称。以颈部甲状腺肿大为特征,俗称“大脖子病”,同时伴有凸眼、心悸乏力、多汗、消瘦等症状,以女性多见,且多在20-40岁之间发病。主穴:大椎,肺俞,风池。施灸方法:取坐位或俯卧位;将艾条点燃,对准穴位施行温和灸,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每穴灸治10分钟。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
在临床甲状腺结节又分为,囊性结节,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囊肿,炎性结节,实性结节等。
通过我在临床用艾灸40多年的观察,艾灸的消炎效果和灸后的吸收率都是很高的。艾灸可以治疗子宫肌瘤,盆腔积液,卵巢囊肿,那么对于各种结节也会有同等的治疗作用,我想只要是坚持治疗,况且是囊性结节的,治疗的效果应该是很好的。
所以对于囊性结节,炎性结节,甲状腺囊肿,用艾灸的治疗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治疗选穴:阿是穴艾灸是必须的,这叫做靶向定位疗法,就是主要艾灸病灶部位,促使其吸收。如果结节小于1.5cm的,可以随时观察,若结节大于1.5cm,可以考虑治疗。如果在治疗中,发现结节增长很快,请马上到医院去检查。因为有些人的甲状腺结节有可能是恶性的,我们自己是不能够判断的。
艾灸治疗甲状腺结节,除艾灸病灶部位外,还可以协助艾灸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命门。每天可以选择几个穴位艾灸,但是患处是需要每次都要灸的。同时还应该疏导肝胆经,章门,太冲,肝俞,阳陵泉等穴位,也可以选择性地艾灸。
艾灸疗法,得到了很多医疗专家的认可,以上就是艾灸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方法,如果您也是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可以采取以上的治疗方式和注意事项,穴位治疗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采用穴位治疗的方法治愈很多疾病。所以希望艾灸治疗方法也能为您带来希望。
针刺阳陵泉怎么操作正确
针灸阳陵泉操作方法
取穴:坐位,膝关节半屈,腓骨小头最突点前下方,胫腓关节处。
简易取法:坐位,屈膝成90°,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缘与下缘交叉处有一凹陷,即是本穴。
进针方向:从外向内与小腿侧面成90°。
深度:直刺,向胫骨后缘斜下刺入,深1-3寸,有酸胀感向下扩散;直刺,沿胫骨后缘处水平刺入, 透阴陵泉,深3寸,有整个膝部酸胀;斜刺,向后下方,进针1-2寸,可有麻电感向足背部放射。留针20分钟。
施灸: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作用
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为本经脉气所入,且足少阳胆经循行“过季胁”,阳陵泉为治疗胁肋部疾病经验要穴,该穴有疏泄肝胆,和解少阳,清热除湿,祛风散邪,舒筋活络,缓急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坐骨神经痛,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膝关节炎,小儿舞蹈病等。
注意事项
若向对侧透刺阴陵泉时,应注意进针的角度和方向,以防刺伤动脉,静脉和神经。
忌针刺手法过强,进针后会有触电样针感窜行至足心,此时应稍提针,改变针角度再行刺入,如强行捻转或大幅度提插则可损伤神经,导致下肢麻木,行走困难,形成针感后遗。
禁用瘢痕灸,本穴皮下肌肉浅薄,位于关节附近,一般不宜使用艾柱瘢痕灸,以防艾火灼伤皮肤,影响关节活动。
磁灸治疗甲状腺结节
一、用艾灸怎样来治疗甲状腺结节呢?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
在临床甲状腺结节又分为,囊性结节,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囊肿,炎性结节,实性结节等。
通过在临床用艾灸40多年的观察,艾灸的消炎效果和灸后的吸收率都是很高的。艾灸可以治疗子宫肌瘤,盆腔积液,卵巢囊肿,那么对于各种结节也会有同等的治疗作用,我想只要是坚持治疗,况且是囊性结节的,治疗的效果应该是很好的。
所以对于囊性结节,炎性结节,甲状腺囊肿,用艾灸的治疗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二、用艾灸治甲状腺的艾灸方法
很多人提到用艾灸是否可以治疗甲状腺结节。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要看你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属于哪一类,有的人灸后,甲状腺结节消失了,缩小了。有些人灸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看到明显的疗效。所以在这里我再一次强调,艾灸并不是万能的,他的有效率不是百分之百,所以参与艾灸的网友,希望你们自己先做好心理准备,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率。
提到甲状腺结节: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尤其是中年女性多见。临床上有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都可以表现为结节。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的发病率高,但单发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较高。
三、所以对于囊性结节,炎性结节,甲状腺囊肿,用艾灸的治疗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治疗选穴:阿是穴艾灸是必须的,这叫做靶向定位疗法,就是主要艾灸病灶部位,促使其吸收。如果结节小于1.5cm的,可以随时观察,若结节大于1.5cm,可以考虑治疗。如果在治疗中,发现结节增长很快,请马上到医院去检查。因为有些人的甲状腺结节有可能是恶性的,我们自己是不能够判断的。
艾灸治疗甲状腺结节,除艾灸病灶部位外,还可以协助艾灸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命门。每天可以选择几个穴位艾灸,但是患处是需要每次都要灸的。同时还应该疏导肝胆经,章门,太冲,肝俞,阳陵泉等穴位,也可以选择性地艾灸。
艾灸美容的方法
艾灸棒内胆头朝下,从内胆尾部装入艾条,使艾条落入内胆头部,再将内胆放入艾灸棒外壳,通过内胆尾部弹簧进行调整使夹住艾条的内胆落到外壳的头部,使用5分钟左右要按一下内胆尾部弹簧让艾条往前移动,以免熄灭。用完一根后要清理灰尘后再使用第二根。在使用过程中请勿敲打艾灸棒,这样会导致艾条熄灭和断裂(无烟艾条会相对易断。使用时敬请注意:艾条燃烧一定时间,艾灸棒头会比较烫。建议使用者在手掌滚动来降低温度。每次使用前须在施灸部位抹上温灸用的艾精油。
1、面部温灸方法:额头→太阳穴→眼部(瞳子胶、承泣、四白)→脸颊→鼻翼→嘴周→颌尖→颈部→耳周,以此顺序由下向上打圈,上有力下无力。面部时间:10分钟,眼部时间:3分钟。
2、身体温灸方法:腹部用精油按摩完之后进行温灸。用温灸棒在腹部来回滚动,再点脐周穴点:归来、气海、关元。时间:15分钟。
操作步骤:
1、将艾条一端点燃,将燃端向前放入温灸棒中。
2、轻压温灸棒弹簧,使艾条落至顶端
3、以手掌试温度高低,确定温度适中,即可开始温灸。
4、每次灸5-15分钟,使穴点经络疏通皮肤光滑、红润。
胆囊炎用艾灸怎么调理
胆囊炎艾灸穴位:
日月:乳头直下3个肋间隙,即第7肋间隙。
期门:乳头直下2个肋间隙,即第6肋间隙。
肝俞:背部第9胸椎下旁开1.5寸。
胆俞: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阳陵泉: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
胆囊穴:阳陵泉穴下1寸左右的压痛点。
解析:日月,期门分属胆,肝二经,均位于胁肋部位,从局部疏调肝,胆之气;胆俞,肝俞配日月,期门为专治肝胆病症的前后配穴法;阳陵泉是治疗胆道病症的第一要穴;胆囊穴位专治胆腑病症的新穴,解痉镇痛。
具体操作手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有发红现象为宜,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灸后多喝水,稍事休息,同时注意保暖。
胆囊炎艾灸哪里 胆囊炎艾灸取穴解析
治则:疏利肝胆,消炎镇痛。
解析:日月,期门分属胆,肝二经,均位于胁肋部位,从局部疏调肝,胆之气;胆俞,肝俞配日月,期门为专治肝胆病症的前后配穴法;阳陵泉是治疗胆道病症的第一要穴;胆囊穴位专治胆腑病症的新穴,解痉镇痛。
阳陵泉的准确位置视频 阳陵泉主治疾病
1.按摩阳陵泉对抽筋,筋骨僵硬,酸痛有特效;长期按压,对胃溃疡,肝炎,胆石症,高血压,肋间神经痛,肩关节痛,膝关节痛,下肢麻木,胆绞痛,胆囊炎,胆道蛔虫,耳鸣,耳聋等症有很好的改善,医治和保健作用。
2.针刺阳陵泉可使胆囊收缩,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对慢性胆囊炎,结石症有治疗效应。
3.阳陵泉坐位筋之会穴,具有舒筋和壮筋的作用,艾灸阳陵泉可以用来治疗下肢筋病,改善下肢肿痛,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艾草的作用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艾草,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常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中医针灸里面的灸法,把艾叶加工成的“艾绒”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治疗各种炎症慢性支气管炎。
可用艾叶油胶丸,每次2丸,每日3次,10日为1个疗程,可连服2-4个疗程,对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有很好疗效。亦可用鲜艾叶 1000g,洗净切碎,放入4000ml水中浸泡4-6小时,煎煮过滤约浓缩为3000ml。每次服40ml,每日3次,对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气喘、肢冷、舌淡者,能有效缓解症状。
第2步治疗月经不调经期延长。
白术、当归、茯神、炒枣仁、桂圆肉、乌贼骨各10g,远志、甘草、木香、艾叶炭、棕榈炭各6g,黄芪15g,人参3g,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对气虚型经期延长疗效佳良。
第3步治不孕症。
用艾叶与其它药物配合制成食疗药膳,治疗因脾肾阳虚所致的不孕症,有较好疗效。用法:取鹌鹑2只,去毛和内脏,阿胶、菟丝子、鹿角胶各15g,人参、川芎各10g,艾叶30g。先将菟丝子、艾叶、川芎、人参水煎去渣取汁250ml,后将鹌鹑和药汁放蒸碗内,隔水炖烂熟,趁热兑入阿胶、鹿角胶吃肉喝汤。
第4步针灸。
艾草常用于针灸。如治面瘫,将干艾叶搓成花生米大的绒团,取2分硬币大生姜8片,用针在姜片中心穿孔数个,上置艾柱,先灸下关穴,然后由下关至颊车穴反复移动。移动时姜片不能离开皮肤每片隔姜灸3壮为宜。灸至皮肤温润红热,患者能忍耐为宜。每日灸1次,7日为1个疗程 (面瘫患者口歪斜向左侧,则灸右侧;反之,灸左侧)。
第5步减肥。
操作方法,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分别靠近关元、丰隆两学x位,熏学x10分钟左右,至局部发红为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3~5个疗程能起到有效的减肥效果。
第6步抗菌作用。
艾草根
以小野艾叶烟熏,对于多种致病真菌也有抑菌作用。小野艾水浸剂及煎剂,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野艾的水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第7步平喘作用。
实验证明,野艾浸剂对豚鼠支气管有舒张作用。
第8步利胆作用。
实验表明,艾叶油对小鼠也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使其胆汁流量增加26%。
第9步理气血,逐寒湿。
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第10步止血作用。
艾叶水浸液给兔灌胃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但亦有认为艾叶的止血作用未能证实。艾叶为临床上常用止血药,温经止血常炒炭用,药理实验初步证明:艾叶制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第11步促进子宫收缩。
实验表明,野艾煎剂可兴奋家兔离体子宫,产生强直性收缩。粗制浸膏对豚鼠离体子宫亦有明显兴奋作用。
第12步艾叶浴。
取新鲜艾叶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程。
艾叶虽然用途广泛,但应注意也有其副作用,对消化道及皮肤有一定刺激性。大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一系列中毒症状。
艾蒿有什么作用
1、治疗各种炎症慢性支气管炎。
可用艾叶油胶丸,每次2丸,每日3次,10日为 1个疗程,可连服2-4个疗程,对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有很好疗效。亦可用鲜艾叶 1000g,洗净切碎,放入4000ml水中浸泡4-6小时,煎煮过滤约浓缩为3000ml。每次服40ml,每日3次,对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气喘、肢冷、舌淡者,能有效缓解症状。
2、治疗月经不调经期延长。
白术、当归、茯神、炒枣仁、桂圆肉、乌贼骨各10g,远志、甘草、木香、艾叶炭、棕榈炭各6g,黄芪15g,人参3g,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对气虚型经期延长疗效佳良。
3、治不孕症。
用艾叶与其它药物配合制成食疗药膳,治疗因脾肾阳虚所致的不孕症,有较好疗效。用法:取鹌鹑2只,去毛和内脏,阿胶、菟丝子、鹿角胶各15g,人参、川芎各 10g,艾叶30g。先将菟丝子、艾叶、川芎、人参水煎去渣取汁250ml,后将鹌鹑和药汁放蒸碗内,隔水炖烂熟,趁热兑入阿胶、鹿角胶吃肉喝汤。
4、针灸。
艾草常用于针灸。如治面瘫,将干艾叶搓成花生米大的绒团,取2分硬币大生姜8片,用针在姜片中心穿孔数个,上置艾柱,先灸下关穴,然后由下关至颊车穴反复移动。移动时姜片不能离开皮肤每片隔姜灸3壮为宜。灸至皮肤温润红热,患者能忍耐为宜。每日灸1次,7日为1个疗程 (面瘫患者口歪斜向左侧,则灸右侧;反之,灸左侧)。
5、减肥。
操作方法,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分别靠近关元、丰隆两学x位,熏学x10分钟左右,至局部发红为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3~5个疗程能起到有效的减肥效果。
6、抗菌作用。
以小野艾叶烟熏,对于多种致病真菌也有抑菌作用。小野艾水浸剂及煎剂,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野艾的水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7、平喘作用。
实验证明,野艾浸剂对豚鼠支气管有舒张作用。
8、利胆作用。
实验表明,艾叶油对小鼠也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使其胆汁流量增加26%。
9、理气血,逐寒湿。
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10、止血作用。
艾叶水浸液给兔灌胃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但亦有认为艾叶的止血作用未能证实。艾叶为临床上常用止血药,温经止血常炒炭用,药理实验初步证明:艾叶制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11、促进子宫收缩。
实验表明,野艾煎剂可兴奋家兔离体子宫,产生强直性收缩。粗制浸膏对豚鼠离体子宫亦有明显兴奋作用。
12、艾叶浴。
取新鲜艾叶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程。
艾叶虽然用途广泛,但应注意也有其副作用,对消化道及皮肤有一定刺激性。大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一系列中毒症状。
艾灸疗法治疗胆囊炎
主穴:阳陵泉、期门、日月、胆俞、太冲、足临泣。
配穴:发热加大椎、合谷;绞痛加丘墟、足三里;胸满或呕吐加膈俞、内关、丰隆。
灸法:艾罐熏灸或艾条温和灸,每次3~5穴,每穴10~15分钟;着肤灸,每次3~5穴,每穴3~5壮。每日灸2次,7日为1疗程。
【附注】灸法治疗本病效果较好。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适度营养并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节饮食,调摄精神,适度的体育锻炼,可减少此病的发作。
胆囊炎用艾灸怎么调理 胆囊炎艾灸哪里
日月:乳头直下3个肋间隙,即第7肋间隙。
期门:乳头直下2个肋间隙,即第6肋间隙。
肝俞:背部第9胸椎下旁开1.5寸。
胆俞: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阳陵泉: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
胆囊穴:阳陵泉穴下1寸左右的压痛点。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1、治疗各种炎症慢性支气管炎
对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有很好疗效。可用鲜艾叶1000g,洗净切碎,放入4000ml水中浸泡4-6小时,煎煮过滤约浓缩为3000ml。每次服40ml,每日3次,对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气喘、肢冷、舌淡者,能有效缓解症状。
2、治疗月经不调经期延长
白术、当归、茯神、炒枣仁、桂圆肉、乌贼骨各10g,远志、甘草、木香、艾叶炭、棕榈炭各6g,黄芪15g,人参3g,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对气虚型经期延长疗效佳良。
3、治不孕症
用艾叶与其它药物配合制成食疗药膳,治疗因脾肾阳虚所致的不孕症,有较好疗效。用法:取鹌鹑2只,去毛和内脏,阿胶、菟丝子、鹿角胶各15g,人参、川芎各10g,艾叶30g。先将菟丝子、艾叶、川芎、人参水煎去渣取汁250ml,后将鹌鹑和药汁放蒸碗内,隔水炖烂熟,趁热兑入阿胶、鹿角胶吃肉喝汤。
4、针灸
艾草常用于针灸。如治面瘫,将干艾叶搓成花生米大的绒团,取2分硬币大生姜8片,用针在姜片中心穿孔数个,上置艾柱,先灸下关穴,然后由下关至颊车穴反复移动。移动时姜片不能离开皮肤每片隔姜灸3壮为宜。灸至皮肤温润红热,患者能忍耐为宜。
5、减肥
操作方法,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分别靠近关元、丰隆两学x位,熏学x10分钟左右,至局部发红为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3~5个疗程能起到有效的减肥效果。
6、抗菌作用
以小野艾叶烟熏,对于多种致病真菌也有抑菌作用。小野艾水浸剂及煎剂,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野艾的水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7、平喘作用
实验证明,野艾浸剂对豚鼠支气管有舒张作用。
8、利胆作用
实验表明,艾叶油对小鼠也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使其胆汁流量增加26%。
9、理气血,逐寒湿
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10、止血作用
艾叶水浸液给兔灌胃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但亦有认为艾叶的止血作用未能证实。艾叶为临床上常用止血药,温经止血常炒炭用,药理实验初步证明:艾叶制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11、促进子宫收缩
实验表明,野艾煎剂可兴奋家兔离体子宫,产生强直性收缩。粗制浸膏对豚鼠离体子宫亦有明显兴奋作用。
12、艾叶浴
取新鲜艾叶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