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有哪些
老年病有哪些
1、尿失禁
尿失禁可严重影响老人的睡眠质量、正常社交,导致焦虑、抑郁等问题;经常尿在身上还可能带来皮肤发炎或褥疮等问题。据统计,60岁以上男性尿失禁的发生率约为18.9%,女性约为37.7%。然而,由于老人更爱面子,对此羞于启齿,导致就诊率极低,治疗常被耽误。
专家强调,尿失禁并不是难于启齿的事,需要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出现疾病症状,平时可穿戴成人纸尿裤;少量多次喝水,有尿意赶紧上厕所;临睡前最好少喝水;有意识地进行提肛运动,锻炼膀胱肌群。如果不小心尿在衣裤或被褥上,一定要及时换洗。
2、痴呆症
《经济学人》指出,在中国,约2/3的痴呆症为阿尔茨海默病,这个比例是1990年时的三倍,到2050年患病人数可能会再翻两番。痴呆症的发病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却不是衰老导致的自然现象,有时甚至是致命的。一般认为,在65~85岁的老年人中,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人数就升高1倍。专家认为,中国约有90%的痴呆症患者没有被发现。
痴呆症最大的破坏力就是损坏认知功能,尤其是记忆力。开始是“近事遗忘”,刚做过的事、说过的话转眼就忘了;随着病程进展,远期的事也会忘掉;到最后不认识亲人,出门找不着家,不懂得躲避危险。老年痴呆虽不能治愈,但早发现、正确服药能减轻症状、延缓病程。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脑部康复中心最新研究发现,84%的轻度痴呆患者可以通过大脑“健身”计划得以缓解,包括冥想练习、认知行为疗法、地中海饮食(其中包括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适度锻炼、合理减压和良好的睡眠习惯。
3、慢性疼痛
研究显示,老年患者的慢性疼痛发生率为25%~50%,其中45%~80%的明显疼痛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护理。疼痛带来难以忍受的折磨,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如果慢性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可导致机体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植物神经紊乱等。然而,很多老人因为不了解慢性疼痛的后期影响,往往只是靠随便吃点止痛药解决。
老年人最常见的疼痛有以下几种:颈肩腰腿痛,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60%~70%;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疼痛时间达到1个月就应到医院就诊,接受专业治疗。医生问诊时,需告知疼了多久,是哪种疼法(如针刺、刀割、撕裂、火烧、麻胀),什么情况下会加剧或缓解,有没有头晕、恶心等其他不适。
4、贫血
第三次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年男性贫血的发生率为11%,女性为10%。我国的统计资料提示,老年性贫血的发生率已达17%。贫血导致老年人体能、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质量下降,住院率、死亡率增加。然而由于轻度贫血的症状不很明显,经常会被老人所忽视。
贫血不是独立疾病,老年人尤其常见继发性贫血,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肿瘤、肾病、慢性感染都可能是主要病因。有数据显示,75%的宫颈癌、55%的肺癌、44%的结肠癌等都伴有贫血症状。当老人出现乏力、心慌、心跳加快等表现时,可到医院查血常规,看有没有贫血问题。若是贫血,需先排查是否有其他疾病;如为单纯的营养性贫血,经规范补铁治疗,一个月就能见效。饮食中要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C和铁。含铁丰富的食物包括动物内脏、海带、紫菜、菠菜、芹菜等;还应吃些酸味食物,如西红柿、酸枣、酸黄瓜等,促进铁吸收。
5、干燥症
口干、眼干、皮肤干燥等是老年人常见的不适症状,却未必都是正常衰老所致。老人泪腺、唾液腺、皮脂腺逐渐萎缩,泪液、唾液、皮脂分泌减少,确实可能出现各种干燥问题,但除了上述生理变化,还有一种被称为“干燥综合征”的自身免疫病,也会导致口眼干燥等症状,同时还会损害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及肾脏等。该病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3%~4%,女性相对多见。
老人一旦出现干燥症状,不论是否为“干燥综合征”所致,都应增加饮水量,饮食不宜过咸;多吃山楂、杏、猕猴桃等酸味水果,刺激唾液分泌;不要长时间盯着电视、手机看,常做眼保健操;经常涂抹护手霜、护肤乳。如果上述措施缓解作用有限,建议及时到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
老年病是很多的,所以儿女在生活中要多多注意老人的身体,定期的要给老人多体检,要时时的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让很多的疾病防患于未然,并且对待老人的疾病要有耐心,不要急躁。
老年病与饮食禁忌
不少老年人由于食欲不好,饮食常有偏食,喜欢吃某一种食物,这是应该纠正的。因为食物有五味,偏食则对身体有害。我国古代医家早就指出:“是故多食成,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凡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对于患病老人,不但不应多吃,还须少吃或忌吃某些食物。如患高血压、冠心病以及肾功能衰竭的老人,则须少吃甚至暂时不吃含盐较高的食物,如各种腌腊制品以及用盐卤做的豆腐等。因津液不足而患老年性便秘的人,因阴虚血燥引起的老年皮肤瘙痒者,以及慢性胃炎、脾胃阴虚者,就应少吃葱、姜、花椒、辣椒、羊肉等辛温燥热之品,否则会更加伤阴耗液。老年人的肾脏功能衰退最为明显,如果因为肾阳亏虚,失于固摄而发生老年性尿失禁,由于肾不纳气而患肺气肿,或因肾阳衰竭所致的慢性肾炎水肿等患者,则应少吃性甘塞的柿子、西瓜,螃蟹以及甘冷凉血的兔肉,甘凉滑利的菠菜。因为性寒食物会使阳气虚损更甚。中医讲气能行血,而老年人常因气虚推动无力使血液运行不畅,最终形成瘀血而发生脑血栓,此时应少吃酸味食品,如杏子、李子、乌梅等,因酸性收敛滞涩,更会使血瘀不化。
另外,老年人身体还常有各种不适,如因脾胃气虚而致、食后腹胀,饮食不化的,应少食“性滞,中气虚者食之令人腹胀”的胡豆;因脾胃虚寒而致腹泻的,应少食“滑中,发冷利”的鸭肉;因大肠积热而致痔疮出血的,应少食“立发甚速”的生姜;因肺虚燥热而致咳吐黄痰的,应少食“多令伤肺,大病尤忌”的胡椒;因阴血虚少,肝风内动而致头晕目眩的,应少食“动风,多食令人神昏、血气微”的香椿等。
老年病症忌食物品
糯米
其性黏糯,若作糕饼,性难运化。《本草求真》中曾告诫:“凡老人小儿病后均忌。”尤其不宜多食久食。若煮粥吃,又当别论。
咖啡
性温,味甘苦。据研究,咖啡中的咖啡因有使胆固醇增高的作用,可导致与动脉有关的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多,有冠心病的老人不宜多饮。另一方面,咖啡碱会增加体内钙的排泄,并能阻止胃对钙的吸收,从而使老人缺钙严重,形成骨质疏松症,所以,老年人切忌多吃常吃咖啡。
老年人忌食之物要根据自己体质的阴阳偏盛偏衰状况而分别对待。如老年人表现出阳气不足者,就当忌吃柿子、螃蟹、螺蛳、生菜瓜、黄瓜、生冷水果之类;如属阴虚火旺体质,又当忌食羊肉、狗肉、人参、肉桂之类;对患有老年性疾病者,应当根据自身病情,忌吃有碍疾病的食品。
吃苹果的好处 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身体中胆固醇过高所引起的,苹果中含有丰富的果胶,能预防身体出现胆固醇过高的情况,能很好的减少血糖含量。
苹果一般都是生食或榨汁饮用。下面介绍几个苹果食疗方,对某些老年病有帮助,供大家参考参考。
中医如何治疗老年病
(一)补虚应忌太过
老年人身体羸弱,阴阳失调、气血不足、脏腑亏虚者多,因此,补法为治疗老年病之根本大法。但临证施用补法,应该注意老年患者病机属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以及脏腑亏虚之不同,根据患者体质状况、气血盛衰之多寡,乃至虚损程度之变化,分别予以补阴、补阳、补气、补血等治法。而不能补阴则过于滋腻、补阳则过于刚燥,峻补气血导致滞塞不通。故用药补虚当防偏颇。否则非但难以治病,甚至可导致他病。
(二)祛邪慎用攻伐
老年之人虽然气血虚衰多用补法,但亦常受外邪侵袭,形成虚实夹杂之证,故治疗亦当崇“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但老年人常有真虚假实之情况,所以祛邪也应慎重,攻不可太猛,太过则伤正,更伤元气,正气难复,仍达不到治疗之目的。临证论治应做到攻邪“衰其大半而自止”,不可求功心切。 在用药上做到“汗而勿伤,下而勿损,温而勿燥,寒而勿凝,消而勿伐,补而无滞,和而无泛,吐而无缓。
(三)除病攻补兼施
老年之病,多虚实夹杂。实则宜泻、虚则宜补、处理不当,反见“实实虚虚”之弊。不能治病、反而添疾。故治疗老年病应做到补而不偏,攻而不伤,补中有泻、泻中寓补。自然攻补兼施乃是以病有邪实为前提。因此,临床应详细审察、仔细权衡,分辨虚实之程度,或则攻补兼施、或则先攻后补,或则二补一攻,或则二攻一补,如此才能做到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滞邪。
(四)论治缓急得当
病有缓急,治从标本。老年人因身体虚衰,抵抗力弱、故其患病有时急如星火,险象迭生,故治疗应救急为主。如患外感,邪从外侵,自当立刻祛邪,攻邪要迅速而慎重;邪去则扶其正气,扶正则应缓缓图之。再如老年阳气衰微,如病重阳脱,则急应予大量参、附之品急救其虚脱;待危象已除则缓缓调其阴阳。因此,老年疾病急则论治亦急,邪去则缓扶正气。反之,如病情不急,治应缓之,因为老年病大多属慢性过程,兼之正气虚弱,恢复较慢,太急则欲速不达。
(五)立方主次分明
老年之人,多年积累,诸病纷至。且其病情亦多复杂,往往虚实夹杂,寒热兼见,多脏亏损、气血双虚、矛盾错综,治疗虽胸中了然,但治老年病之立方常令人颇费心思,如攻其邪则虚损正之虞,治一脏恐碍另一脏之功能等等。因此,在认真辨证的前提下,用药不能面面俱到,但可做到主次分明,强调君臣佐使,相互协调,力求配伍严谨,以收功效。
(六)用药小量缓慢
老年疾病多属慢性者,故治疗欲求速效颇难,且老年体质虚弱、抵抗力弱、兼以对药物之反应各不相同,对药物的耐受性亦与常人相异,故老人用药应慎重,不易药量过大,应予小量用药,缓缓治疗,逐渐收效。另外,有些疾病缠绵不已,但病势并不危重,治疗亦可用丸药,如《金匮要略》薯预丸之类丸剂,可资效法。
(七)调理当重食疗
注意饮食调摄,不仅是健身长寿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更是治疗老年疾病的一大疗法。故《千金翼方》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同时古人对饮食的调摄十分重视,认为是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尤其对于老年人更为重要。《养老奉亲书》谈到:“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赖饮食,以资气血”,可见对于食疗之重视。还认为,老年人厌药喜食,“以食治疾,胜于用药。”指出:“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疾,治未愈,然后命药。”老年病治疗中食疗的调理一同用药治病,当分食物之四气、 五味、升降、归经等,同时还应注意老年人的饮食忌宜及不同疾病的饮食忌宜。食物之四气,可分温热寒凉,温热性食物如胡椒、葱、姜有温经通阳之效;寒凉之食物如翠衣、苦瓜有清热去暑之功。食物之五味,亦各有其功效,如辛味能散气,酸味能收敛等。其升降与归经情况与药的效应大致相同。总之,治疗老年病时不能忽视食疗在治疗中和调理方面的作用。
老年病人的骨科护理
1.临床资料
男性2l例,女性33例,年龄在60—7O岁33例,7l一80岁18例,8l一83岁3例;其中髋部疾病占24.07%(股骨颈骨折8例,股骨粗隆问骨折4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各种腰部疾病占31.48%(腰椎间盘突出9例,腰椎失稳5例,胸腰椎压缩骨折1例,椎体滑脱2例),关节疾病占16.70%(膝关节各种疾病6例,骨与关节感染3例),其他骨科疾病占27.78%.平均住院天数为28d.
2.临床护理
2.1 心理护理:掌握骨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当老年患人带着病痛就医时,面对的是医护人员和其他住院的病人,要等待各种检查、治疗、手术,加之大多数生活自理能力差或者已完全丧失,于是表现出烦躁、焦虑、恐惧、激动、多语、失眠等,这些心理状态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为解除老年病人思想负担,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最重要的是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我们要根据老年病人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业余爱好、家庭情况及经济状况等,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与老年病人进行亲切的交谈,护患之间相互沟通,使之信任我们并对自己的伤病有所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对待老年病人一是要尊重他们,二是要理解他们,三是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要经常与老年病人进行思想沟通。处处体贴照顾。
按摩足三里有什么好处 抗衰老
足三里还是抗衰老的特效穴位,在该穴位处按摩,有着调节肠胃功能,补肾强筋,防病健身等抗衰延年的作用,对各种常见的老年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老年冠心病人的心理护理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科收治了96例男性冠心病病人,年龄68岁~85岁,平均75.6岁;其中心绞痛39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3例,心律失常54例。
2心理分析
2.1焦虑心理老年人的适应能力差,患病后住进陌生的医院,住院后饮食起居休息睡眠等日常生活难以适应,病人性格变的脆弱,心情不定,情绪低落。由于病人正常的生活和活动受疾病限制,需要他人照顾,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怀疑,认为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从而产生悲观、失望、自卑心理。
2.2恐惧心理老年人由于年老多病,加之对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性质不了解,容易自我扩大疾病的严重性和受死亡的成胁,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2.3敏感心理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过度注重自感变化,对治疗方案及医护人员的言行和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过度敏感,过喜、过悲、过虑、过怒等均可导致情绪波动及病情变化。
2.4固执心理老年人平时性格同执,病后更是坚持己见,漫长的病程导致他们易发怒,埋怨家人照顾不周,对医生护士不满意,喜欢别人恭敬服从,希望得到子女的关怀,也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同情陪伴。
3心理护理
3.1了解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理解尊重了解病人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尊重他们,不要改变老年病人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嗜好。护士以端庄娴淑的仪表,过硬的操作技术,热情和蔼的态度,高度负责的职业责任心,关心体贴病人,认真倾听病人的诉说,细心分析其意图,满足病人心理上和生理上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从而使其在心理上得到宽慰,感情上得到满足。
3.2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稳定病人的情绪在临床上经常发现有些老年病人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心情异常而导致疾病的发作。应告诫老年病人不良情绪是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因素。护士要指导他们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以宣泄、平息、转移等手段来调节心理平衡,控制疾病发生的因素。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碍。
3.3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冠心病知识宣教绝大多数病人及家属不懂医学知识,更不了解冠心病的有关知识,通过宣教使他们对此病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应给病人以家庭支持,家属要关心体贴病人,给病人易消化、高纤维、优质蛋白的清淡食物,少食多餐,避免食用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消除不良因素的刺激。
3.4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环境老年病人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室内空气要新鲜,温度湿度要适宜,卧床病人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协助做一些适当的肢体活动,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尽量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老年病诊断鉴别
1、老年人特有的疾病:这类疾病只有老年人才得,并带有老年人的特征。 在老年人变老过程中,机能衰退和障碍发生,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老年性耳聋,脑动脉硬化以及由此引致的脑卒中等等。这类与衰老退化变性有关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
2、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既可在中老年期(老年前期)发生,也可能在老年期发生。 但以老年期更为常见,或变得更为严重。 它与老年人的病理性老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长期劳损或青中年期患病使体质下降有关。 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痛风、震颤麻痹、老年性变性骨关节病、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性白内障、老年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皮肤搔痒症、老年肺炎、高脂血症、颈椎病、前列腺肥大等等。
3、青中老年皆可发生的疾病:但在老年期发病则有其特点,这类疾病在各年龄层都有发生,但因老年人机能衰退,同样的病变,在老年人则有其特殊性。例如,各个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生肺炎,在老年人则具有症状不典型、病情较严重的特点。 又如,青、中、老年皆可发生消化性溃疡,但老年人易发生并发症或发生癌变。
孩子也会得老年病
老年病是指由于年龄增长,身体各部位机能退化而引起的疾病,比如“颈椎病,关节炎”等,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小孩子也患上本该是年老后才得的病,这是什么原因呢?
繁重的学习、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孩患上了如颈椎病这样的“老年病”,家长要小心提防。长期的伏案学习使他的颈椎出了毛病。暑假时,学 生有了放松的时间,但是他们又将大部分时间花在打电脑游戏上,长时间的固定坐姿使他的颈椎疾病突然暴露出来,他的脖子疼得几乎不能动。此后,孩子被家长送 到医院治疗,但还没完全治好时,开学使他的治疗中断。小亮在做作业时旧病复发,再次被送到医院。
过去,在正常情况下40岁以 上的人才会得颈椎病,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小孩得了颈椎病,仅今年暑期,他就治疗了7个患颈椎病的小孩,都是10来岁。患病原因大都与小 亮相似,学习任务繁重,每天学习时间长达8小时至10小时;生活习惯不良,长时间坐着看电视、上网、打游戏。
席梦思床垫看似舒服但是不适合儿童和老人睡,容易造成脊椎变形。儿童不应该成为电脑迷,IPHONE迷,应该多加锻炼,做一个健康阳光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