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吃什么好 对胃酸分泌减少者
浅表性胃炎吃什么好 对胃酸分泌减少者
如萎缩性胃炎,可给予浓肉汤、鸡汤等味道鲜美的食物,以刺激胃酸分泌,促进食欲;对高酸性胃炎应禁用肉汤、鸡汤以及过多的鲜味食品。可将肉类煮熟去汤后再烹制。食物要做得细、碎、软、烂。烹调的方法多采用蒸、煮、烩、炖与煨等。
慢性胃炎的症状 便秘与腹泻
大约有50%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腹泻症状,可能由于胃酸缺乏,食物在胃内未经过充分消化所引起。此外,胃酸分泌减少对胰液的分泌也受到影响,故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常可以引起胃源性腹泻,大便中常含有中性脂肪,胃消化的肌纤维与淀粉颗粒。反而慢性浅表性胃炎大便较为干燥,甚至有的会出现便秘症状。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规方法有哪些
一、推拿疗法
慢性浅表性胃炎推拿治疗可有摩腹揉穴法、脏腑点穴法、指压配合呼吸法、推颤运点捏脊法等八种手法,尤以摩腹揉穴法为常用。每日或隔日1次,30次为一疗程,隔1~2周后可重复。
二、胃壁细胞受体拮抗剂
组织胺H2受体、胃泌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均能减少胃酸分泌而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尤其对于高胃酸者尤为适宜,临床常用的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
三、控制和改善胆汁反流的药物
胆汁反流会因破坏胃黏膜屏障致慢性浅表性胃炎,故可用胃复安、止呕灵、吗丁啉、西沙比利及消胆胺等治疗,控制和改善胆汁反流。
四、针灸疗法
临床上常选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内关、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等穴。痞满甚者,加刺膻中、章门;情志抑郁者,加刺期门、太冲;上腹痛甚者,加上脘、梁丘;慢性浅表性胃炎食滞者加解溪;长期消化不良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加刺下脘、胃俞、脾俞。亦可采用灸法,选用中脘、足三里、胃俞、脾俞等穴,使用艾条灸或隔姜灸,均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五、控制幽门螺杆菌(HP)感染
HP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关系密切,杀灭HP的药物有利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钾二枸橼酸铋盐等。一般采用三种至四种药物联合用药加强清除HP的效果。
患了胃炎能喝酸奶吗
1.急性胃炎不适宜喝酸奶,因为酸奶中的微生物会发酵牛奶中乳糖,从而产生乳酸,这是一种比胃酸(盐酸)要弱的酸,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但是如果是急性胃炎的情况下,乳酸会对已经感觉不适的胃造成刺激.
2.我们通常所关注的胃炎,都是慢性胃炎,上面叙述的三种胃炎的胃酸分泌情况是不同的,这也决定了喝酸奶的适应性是不同的:
萎缩性胃炎(多发生于老人),胃酸分泌不足.
浅表性胃炎,胃酸分泌属于正常(或正常偏高或正常偏低状态)
肥厚性胃炎,胃酸分泌过多.
可以看到,这三种胃炎中,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适宜饮用酸奶.因为酸奶中的乳酸和葡萄糖醛酸能增加胃内的酸度,有利于帮助胃酸分泌不足患者的治疗和恢复。而对于胃酸分泌范围者,乳酸不会使胃内的酸度波动很大.另外,酸奶中的磷脂类物质会吸附在胃壁上,对胃粘膜起保护作用,使已受伤的胃粘膜得到修复。
而肥厚性胃炎,由于本身胃酸分泌过多,因此不适宜喝酸奶,这类患者可以喝牛奶来补充营养,同时,牛奶中含有的磷脂类物质可对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3.如果胃炎很严重,已经引发了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这往往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因此,这些患者处于溃疡活动期或在服用药物治疗期间,不宜喝酸奶。
慢性浅表性胃炎到底怎么回事
浅表性胃炎的病因分析
(1)药物刺激。服用解热、止痛等抗生素药物时,这些药物对胃黏膜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导致胃黏膜收缩缺血,诱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或加重慢性浅表性胃炎。
(2)免疫力下降。炎热的夏季,人体的免疫功能会下降。当人的免疫功能下降时,很容易患上疾病,其中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有的人免疫力强,患上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自愈,有的人免疫功能差,则不能自行好转,需要药物治疗。
(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国内外胃病专家发现,胃病是有传染病的,其传染源就是幽门螺旋杆菌。它是一种病
菌,在家族成员中最容易传播,如共用碗筷等。因此,家人常有这样的现场,一人患上胃病,其他成员也相继患上胃病,主要是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
(4)鼻腔、口腔、咽部慢性感染。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如齿槽溢脓、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细菌或其毒素的长期吞食,可反复刺激胃粘膜而引起浅表性胃炎。
(5)胃酸。胃酸是胃液中的酸性分泌物,正常胃内胃酸能够与胃蛋白酶一起消化食物,并杀灭消除胃内幽门螺旋杆菌,当胃酸分泌过多时,胃酸在中和消化食物的同时残留较多,就会腐蚀胃粘膜,蚕食胃壁,导致溃疡发生或者粘膜层的炎症。
(6)吸烟。烟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分泌量增加,从而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慢性炎性病变。
上文中介绍了一些引起浅表性胃炎的病因,了解了这些病因以后,我们才能够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浅表性胃炎。首先我们要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尽量要少吃多餐,不能暴饮暴食,饮食清淡健康,拒绝宵夜烧烤,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吃点养胃护胃的食物。
慢性浅表性胃炎怎么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可因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泛酸,偶有呕吐。
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其中比较明确的病因有:
1.细菌、病毒及毒素
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逐渐演变而成浅表性胃炎。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如齿槽溢脓、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细菌或其毒素的长期吞食,可反复刺激胃黏膜而引起浅表性胃炎。经发现90%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胃内有慢性炎症改变。
2.吸烟
烟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分泌量增加,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慢性炎性病变。
3.药物
某些药物如水杨酸制剂、皮质激素、洋地黄、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4.刺激性食物
长期食用烈酒、浓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过饥或过饱等无规律的饮食方式均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5.循环及代谢功能障碍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静脉高压时,使胃长期处于瘀血和缺氧状态,导致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弱,胃酸分泌减少,细菌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胃黏膜炎性损害。慢性肾衰竭时,尿素从胃肠道排出增多,经细菌或肠道水解酶作用产生碳酸铵和氨,对胃黏膜产生刺激性损害,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
6.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
经胃镜发现或证实胆汁反流是引起浅表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手术后十二指肠液或胆汁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黏膜屏障,促使H +及胃蛋白酶反向弥散至黏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导致浅表性胃炎。
7.幽门螺杆菌(Hp)感染
1986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第八届会议上提出了Hp感染是浅表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Hp致病机理可能主要是通过破坏胃黏膜屏障,使H+反向弥散,最终引起胃黏膜的炎症。
8.心理因素
由于心理卫生不健康,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忧虑或抑郁状态,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导致胃黏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造成胃黏膜血流量减少,破坏胃黏膜屏障作用,形成胃黏膜慢性炎症反应。
浅表性胃炎饮食宜忌
慢性浅表性胃炎吃什么好
1、消除病因。彻底治疗急性胃炎;戒烟戒酒;避免有刺激性的食品和药物;治疗口腔慢性感染,饮食规律等。
2、多吃软食。食用易于消化的食品,尽量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细嚼慢咽,让牙齿把食物完全磨碎使食物能与胃液充分混合。免用生冷、酸辣和硬质食品。少食多餐,粗粮细做。
3、如有营养不良或贫血,应多给蛋类、多食新鲜蔬菜和动物肝脏、肾脏等。
慢性浅表性胃炎饮食禁忌:
1、胃酸过多者,应禁用浓缩肉汤及酸性食品,以免引起胃酸分泌更多,可用牛奶、菜泥、淀粉、面包等,味要清淡,少盐。
2、胃酸过少者可给浓肉汤、肉汁以刺激胃酸的分泌,帮助消化,促进食欲。
3、忌戒烟忌酒,切勿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均。
4、忌难消化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咖啡、辛辣之物。
浅表性胃炎吃什么好
1.无刺激性,含低纤维质,易于消化,具有足够营养的饮食;
2.每次饮食的时候尽量少吃一些,分多个时段进食,在吃饭的时候保持轻松,保持心情愉快。
3.浅表性胃炎注意食用酸碱平衡。当胃酸分泌过多时,可喝牛奶、豆浆、吃馒头或面包以中和胃酸,当胃酸分泌减少时,可用浓缩的肉汤、鸡汤、带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帮助消 化,要避免引起腹部胀气和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豆类、豆制品、蔗糖、芹菜、韭菜等。
4.浅表性胃炎在平时饮食中尽量做到清淡、少油腻、少脂肪过高的食物,如肥肉、奶油、油煎食物能延缓胃的排空,易增加腹部饱满感。应减少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胡椒粉、芥末粉等均不利于胃粘膜炎症的恢复,不应食用。
5.浅表性胃炎对胃酸分泌减少者,如萎缩性胃炎,可给予浓肉汤、鸡汤等味道鲜美的食物,以刺激胃酸分泌,促进食欲;对高酸性胃炎应禁用肉汤、鸡汤以及过多的鲜味食品。可将肉类煮熟去汤后再烹制。食物要做得细、碎、软、烂。烹调的方法多采用蒸、煮、烩、炖与煨等。
浅表性胃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浅表性胃炎是种很常见的胃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很多人都患有浅表性胃炎,但是却并不了解患上浅表性胃炎的原因,这样对治疗疾病是不利的,很多浅表性胃炎都是由于大家不良的生活习惯引发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浅表性胃炎的患病原因。
浅表性胃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经研究发现几乎任何能影响机体的因素都能引起浅表性胃炎。其中比较明确的病因有:
(1)吸烟: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分泌量增加,从而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慢性炎性病变。根据 EWARD发现,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40%可发生胃粘膜炎症。
(2)细菌、病毒及毒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粘膜病变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逐渐演变而成浅表性胃炎。
(3)鼻腔、口腔、咽部慢性感染: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如齿槽溢脓、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细菌或其毒素的长期吞食,可反复刺激胃粘膜而引起浅表性胃炎。经发现90%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胃内有慢性炎症改变。
(4)刺激性食物:长期食用烈酒、浓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过饥或过饱等无规律的饮食方式均可破坏胃粘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5)心身因素:由于心理卫生不健康,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忧虑或抑闷状态,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尤其是交感神经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亦会导致胃粘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造成胃粘膜血流量减少,破坏胃粘膜屏障作用,久而久之形成胃粘膜慢性炎症反应。
(6)循环及代谢功能障碍:胃粘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及其对各种损伤因素的防御能力,均与充足的粘膜血流量密切相关。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静脉高压时,使胃长期处于瘀血和缺氧状态,导致胃粘膜屏障功能减弱,胃酸分泌减少,细菌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胃粘膜炎性损害。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尿素从胃肠道排出增多,经细菌或肠道水解酶作用产生碳酸铵和氨,对胃粘膜产生刺激性损害,导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
(7)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经纤维胃镜发现或证实胆汁返流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手术后十二指肠液或胆汁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向弥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导致慢性胃炎。
上面就是对浅表性胃炎患病原因的介绍,专家提醒大家,浅表性胃炎的治疗需要的是耐心,胃炎患者需要的是长期的调理,大家不能急于求成,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饮食,疾病的治愈是指日可待了。
浅表性胃炎的饮食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饮食宜清淡,少刺激性,晚餐勿过饱,待食物消化后再睡觉。否则,会增加胃部不适感。
在平时饮食中尽量做到清淡、少油腻、少脂肪过高的食物,如肥肉、奶油、油煎食物能延缓胃的排空,易增加腹部饱满感。应减少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咖喱、胡椒粉、芥末粉、浓咖啡等均不利于胃粘膜炎症的恢复,不应食用。
对胃酸分泌减少者,可给予浓肉汤、鸡汤等味道鲜美的食物,以刺激胃酸分泌,促进食欲;对高酸性胃炎(胃酸分泌过多者)应禁用肉汤、鸡汤以及过多的鲜味食品。可将肉类煮熟去汤后再烹制。食物要做得细、碎、软、烂。烹调的方法多采用蒸、煮、烩、炖与煨等。
饮食要有规律和营养:浅表性胃炎的恢复比较慢,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对疾病治愈的帮助是不可忽视的。注意食物搭配,最好有干有稀,有蛋白质食品也有少量主食。
细嚼慢咽,定时定量,禁忌暴饮暴食:患者应该吃一些比较软的,容易消化的食物,这样可以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减轻胃的负担,有利于消化,如牛奶、豆腐、胡萝卜和一些发酵的食品,并注意少食多餐,切记暴饮暴食。
浅表性胃炎的检查方法介绍
①X线钡餐造影:在大多数慢性浅表性胃炎无异常表现。萎缩性胃炎通过气钡双重造影可显示胃粘膜萎缩,胃皱壁相对平坦、减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酸分泌低下。
②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查:慢性胃炎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阳性率高达70~90%,可通过胃镜取胃粘膜组织检查,也可查患者血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抗体。另外还可以在慢性胃炎抗幽门螺旋菌治疗前后检查,作为追查指标之一。
③胃镜检查:结合直视下活检是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浅表性胃炎常以胃窦部为最明显,多为弥漫性,胃粘膜表面呈红白相间或花纹状改变,有时见散在糜烂,常有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物。传统胃镜的局限性十分大,其效果也有限。 胃肠医院引进的三维一体无痛胃镜检测,不仅安全科学,还能准确定位,为各种肠胃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数据。
④胃酸量测定:基础胃酸分泌量(BAO)指在无食物、药物刺激状况下连续5小时的胃酸分泌量。测定每小时基础胃泌酸量(BAO),最大泌酸量(MAO),高峰泌酸量(PAO),有助于诊断萎缩性胃炎。(推荐阅读: 浅表性胃炎的检查方法主要有哪些)
⑤血清壁细胞抗体试验和血清胃泌素测定:可作为诊断萎缩性胃炎及分型的参考指标。血清壁细胞抗体试验和血清胃泌素测定:多数胃体胃炎,血清壁细胞抗体常呈阳性,而血清胃泌素多升高。相反,胃窦部胃炎则血清壁细胞抗体多呈阴性,而血清胃泌素降低。
浅表性胃炎吃什么好
浅表性胃炎注意食用酸碱平衡。当胃酸分泌过多时,可喝牛奶、豆浆、吃馒头或面包以中和胃酸,当胃酸分泌减少时,可用浓缩的肉汤、鸡汤、带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帮助消 化,要避免引起腹部胀气和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豆类、豆制品、蔗糖、芹菜、韭菜等。
浅表性胃炎在平时饮食中尽量做到清淡、少油腻、少脂肪过高的食物,如肥肉、奶油、油煎食物能延缓胃的排空,易增加腹部饱满感。应减少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胡椒粉、芥末粉等均不利于胃粘膜炎症的恢复,不应食用。
浅表性胃炎对胃酸分泌减少者,如萎缩性胃炎,可给予浓肉汤、鸡汤等味道鲜美的食物,以刺激胃酸分泌,促进食欲;对高酸性胃炎应禁用肉汤、鸡汤以及过多的鲜味食品。可将肉类煮熟去汤后再烹制。食物要做得细、碎、软、烂。烹调的方法多采用蒸、煮、烩、炖与煨等。
浅表性胃炎饮食禁忌
1、胃酸过多者,应禁用浓缩肉汤及酸性食品,以免引起胃酸分泌更多,可用牛奶、菜泥、淀粉、面包等,味要清淡,少盐。
2、胃酸过少者可给浓肉汤、肉汁以刺激胃酸的分泌,帮助消化,促进食欲。
3、忌烟忌酒,切勿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均。
4、忌难消化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咖啡、辛辣之物。
浅表性胃炎食疗方法
1.鸡内金、黄芪各20克,胡萝卜块、白萝卜块各100克,葱花、姜丝、食盐、味精、植物油各适量。前2味水煎取汁,入其余各味煮至萝卜酥熟人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食用。具有健脾消食、理气导滞等作用。适用于脾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等。
鸡内金、白术各20克,枳实10克,熟猪肚丝、大米各克,料酒、葱花、姜丝、食盐、味精各适量。前3味水煎取汁,人大米煮化,加入其余各味和匀煮成粥即可。每日1剂,分2次食用。
2.山楂、鸡内金、炒麦芽各20克,鲜山药块丁、小米各60克,饴糖适量。前3味水煎取汁,人小米煮化,加入山药和匀煮成粥,加饴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食用。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导滞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饮食减少、脘腹饱胀、肠鸣腹泻或消化不良等。
山楂20克,炒谷芽、炒神曲、莱菔子各10克,萝卜片克,葱花、姜末、食盐、味精各适量。前4昧水煎取汁,入其余各味和匀煮至萝卜酥熟人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食用。具有消食和胃、理气消胀等作用。适用于饮食停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脘作胀、食后尤甚,有时暖气、胃纳不香等。
浅表性胃炎的病因是什么
吸烟:
烟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分泌量增加,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
药物:
某些药物如水杨酸制剂、皮质激素、洋地黄、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从而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酸:
胃酸是胃液中的酸性分泌物,正常胃内胃酸能够与胃蛋白酶一起消化食物,并杀灭消除胃内幽门螺旋杆菌,当胃酸分泌过多时,胃酸在中和消化食物的同时残留较多,就会腐蚀胃黏膜,蚕食胃壁,导致溃疡发生或者慢性浅表性胃炎。
循环及代谢功能障碍:
胃黏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及其对各种损伤因素的防御能力,均与充足的黏膜血流量密切相关。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静脉高压时,使胃长期处于瘀血和缺氧状态,导致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弱,胃酸分泌减少,细菌大量繁殖,容易造成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尿素从胃肠道排出增多,经细菌或肠道水解酶作用产生碳酸铵和氨,对胃黏膜产生刺激性损害,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
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
经纤维胃镜发现或证实胆汁返流是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手术后,十二指肠液或胆汁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
细菌、病毒及毒素:
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逐渐演变而成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检查和鉴别
一、慢性胃炎的实验室检查
1.胃酸
浅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略低,而萎缩性胃炎则明显降低,空腹常无酸。Burhol用加大组胺法观察47例浅表性胃炎的最大胃分泌量平均为17.4mmol,46例萎缩性胃炎平均为5.6mmol,正常对照44人平均为19.8mmol。
某院100例萎缩性胃炎,91例用五肽胃泌素及组胺法测定胃酸结果:无酸13例;低酸18例;正常酸60例。无酸和低酸共31例,占34.1%。
2.胃蛋白酶原
由主细胞分泌,在胃液、血液及尿中均可测得。蛋白酶水平高低基本与胃酸平行。但主细胞比壁细胞数量多,所以在病态时,胃酸分泌常常低于蛋白酶原的分泌。
Joske观察胃液和血液胃蛋白酶原水平与活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常常一致,蛋白酶原低者活组织检查多数为萎缩性胃炎。
3.内因子(IF)
IF由壁细胞分泌,壁细胞减少IF分泌也减少,两者是严格平行的。正常分泌量平均为7700U/h。检查IF对萎缩性胃炎、胃萎缩及恶性贫血的诊断有帮 助。IF明显减少有利于以上3种疾病的诊断。恶性贫血病人极少数在胃液中尚可检出微量IF,但不足以供维生素A、B12吸收之用。慢性萎缩性胃炎IF也可以减少到400~600U,但可以维持低水平的维生素B12吸收。据Ardeman的研究400~500U的IF可以供吸收1mu;g维生素B12之用。 食物刺激胃液分泌每5~10ml即含IF 400~500U,因此可以解释萎缩性胃炎虽IF分泌也很低但不发生恶性贫血。
4.胃泌素
胃泌素由胃窦G细胞分泌。正常血清胃泌素含量各处报道不同(30~140pg/ml),我院检查结果为(130.84plusmn;8.34) (SE)pg/ml;浅表性胃炎平均为(219.09plusmn;36.04)pg/ml;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平均为 (566.22plusmn;140.3)pg/ml;B型平均为(246.76plusmn;9.52)pg/ml。胃泌素能促进胃液特别是胃酸分泌,由于反馈作用胃酸低时胃泌素分泌增多,胃酸高时胃泌素分泌减低。此外血清胃泌素高低与胃窦黏膜有无病变关系密切。无酸的病人理应胃泌素升高,但若不高说明胃窦黏膜病变严重G细胞减少。
5.壁细胞抗体(PCA)
PCA在A型胃炎的阳性率较高,此抗体的检测有助于慢性胃炎的分型,对慢性胃炎发生的病理过程的认识及治疗有帮助。
6.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
1979年Vandelli检查106例B型胃炎,GCA阳性者8例,A型35例全部为阴性。恶性贫血病人35例及供血员115例也全部为阴性。
二、慢性胃炎与其它肠道疾病的的鉴别
胃癌:
慢性胃炎之症状如食欲不振、上腹不适、贫血等少数胃窦胃炎的X线征与胃癌颇相似,需特别注意鉴别。
消化性溃疡:
两者均有慢性上腹痛,但消化性溃疡以上腹部规律性、周期性疼痛为主,而慢性胃炎疼痛很少有规律性并以消化不良为主。
慢性胆道疾病:
如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常有慢性右上腹、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的症关,易误诊为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