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怎么刷牙
老年人怎么刷牙
将牙刷的刷毛与牙齿表面成45度,斜放并轻压在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轻轻做小圆弧状来回刷,上排的牙齿向下、下排的牙齿往上轻刷,注意轻刷牙龈,适当按摩可促进其血液循环。
平握牙刷,力度适中来回刷牙齿咬合面,保健型牙刷的动感刷毛可发挥不同部位的独特作用,分别深入清洁牙面及牙间缝隙;灵活纤薄的刷头,令难以触及的后臼齿也被清洁干净。
竖起牙刷,利用牙刷前端的动感刷毛轻柔地上下清洁牙齿内表面。
由内向外轻轻去除食物残渣及细菌,让您保持口气清新。
无牙老人怎么刷牙
1、“老掉牙”不是必然规律
很多老年人认为,人老了牙齿脱落是正常现象,对于口腔内剩余的牙齿更是不精心护理,抱有能用一天是一天,坏了就拔掉的错误心理。其实“老掉牙”不是必然规律,大多数是由于患者本身不注重口腔卫生,长期患有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造成的。只要大家能够掌握科学的口腔保健方法,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及时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就可以终生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老年人应该坚持每天刷牙,即使牙齿已经完全脱落,也应该用柔软的牙刷刷洗牙龈和牙槽。
2、正确刷牙维护牙齿健康
正确的刷牙方法是老年人维护牙齿健康的保证。首先,要选择适合老年人口腔保健的牙刷。牙刷的刷头不要太大,尽量短一些,刷毛最好是经过磨圆处理的,弹性较好的软毛牙刷。刷头过大、刷毛过硬,容易误伤牙龈和牙体。一把牙刷不要用得太久,1-2个月为宜;其次,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的时候刷毛应该与牙齿呈45°角,在小范围内进行水平颤动,每个牙面都要刷到;最后是牙膏的选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市场上正规销售的牙膏都可以依照个人喜好选择使用,效果差异不大。牙齿敏感或牙根暴露的老年人,可选择有抗敏功能的牙膏。黏膜破损、牙龈或牙周有炎症的老年人,可在刷牙后选择漱口水配合使用。
老年人日常牙齿护理
牙体缺损及磨耗
专家表示,牙龈萎缩、牙龈外露是目前中老年人最主要的口腔问题。最早的恒牙6岁时萌出,如果80岁了这颗牙还没掉,就使用了整整74年。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加上有些人刷牙方法不正确,即便牙齿再坚硬,也难免会有缺损及磨耗。
龋齿患病严重
龋病发病以细菌为主,老人更因牙牙根暴露增多,导致根面龋发病率升高。此外,残根残冠是中老年人龋病最为严重的表现。
口腔癌发病率上升
专家提醒,口腔癌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如果有尖锐的残根、残冠以及不良修复体反复咬合颊、舌或口腔溃疡数月不能痊愈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牙周病恶化
尽管牙周病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但其发病情况却比其他年龄段严重。如有些人自出生就从未洗过牙,随着时间积累,牙石越积越多,患上牙周病的几率就变得越来越高。
除了以上问题,楔状缺损、口腔粘膜病等也影响着我国老年人的口腔健康。专家建议,为了保护好老年人的牙齿,应该做到:
1.牙齿越少越需珍惜。不少中老年人在剩下几颗牙时,不管是吃东西,说话都及其不方便。其实牙齿在松动初期就要及时去医院看牙保健,缺牙一颗时就要赶紧种植上,否则会波及邻牙掉得更快。等到全口牙落得差不多再想到种牙,不仅难度更大,费用也更高。
2.每半年到1年去医院检查,尤其是出现了牙龈出血、冷热痛或咀嚼时牙痛等,要马上去就医。
3. 坚持正确的刷牙习惯。使用软毛牙刷,正确的刷牙方式才能有效清洁口腔。
另外,从中医角度讲,适当“叩齿”和“运舌”都是口腔保健的好方法。在饮食方面,中老年人应少吃甜食、软食。“叩齿”即上下齿“打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5下;“运舌”是指舌头在嘴里来回转动,促进唾液分泌,对预防粘膜性口干有一定效果。
牙缝大是什么原因 刷牙不正确导致
有的人刷牙方法,习惯不正确,刷牙力量过大,易对牙龈组织造成创伤,使得牙龈向根尖方向退缩,这样也会显得牙缝间隙较大。
中老年人如何保护口腔健康
口腔保健有利于进食和消化,因而对老年人显得格外重要,刷好牙是搞好口腔卫生的关键,刷好牙是搞好口腔卫生的关键。
也许有人会认为自己已刷了几十年的牙,还有不会刷牙之理。殊不知,到了老年期,刷牙的方法也要仔细研究。
首先要选择好牙刷,应选用刷头不太大,刷毛不太硬的保健牙刷。刷头过大,刷毛太硬,容易误伤牙龈和牙体。一把牙刷不要用得太久,特别是鬃毛牙刷,用1-2个月为宜。一旦刷毛弯曲、倾斜,就应更新。牙膏最好选用含氟牙膏,既能预防龋牙和牙周病,又可促进牙龈健康。如果牙龈有炎症,可以选用含洗必泰的牙膏,因为洗必泰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老人刷牙时不要用力过猛,要顺着牙缝方向慢慢刷,且刷牙的时间要长一点,可起到按摩牙龈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
老年人牙齿稀松,牙缝变宽,进食后牙缝容易嵌塞食物残渣,有时仅靠刷牙难以解决问题,此时合理使用牙签或牙线,也是一种很好的洁牙方法。牙签最好选用扁平木质的,使用时用力要适当,不要过猛过急,避免损伤牙龈。用牙线洁齿可用光洁柔软的尼龙线或丝线,绕在两中指上,用拇指压入牙缝,反复磨擦,清洁牙齿的邻面。
叩齿,也是进行自我保健的有效方法。古人就有“朝夕琢齿齿不龋”的说法。每天早起或睡前,或者闲坐闭目养神时,双唇紧闭,上下齿相互碰击,用力适中、均匀,开始时每回叩36次,以后逐渐增多。长期坚持叩齿,对牙齿的健康大有好处。
老年人除了易患牙周病和龋齿外,长期磨耗而致边缘粗糙、尖锐,容易咬伤舌缘或口颊黏膜,经常磨擦还可引起白斑或溃疡。对于长期不愈的发生在舌腹、口底和磨牙后区的溃疡,要尽快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防止恶变。
温馨提醒:老年人一般牙齿脱落得比较多,甚至有些老年人都已经用上假牙了,所以平时更应该多注意进行口腔方面的保健,虽然有些假牙还能拿下来,但是口腔的卫生还是需要特别的注意。
老人牙齿的四大问题的预防方法
人常说:人老牙先掉,所以很多老人并不把掉牙当回事。但世卫给老人定的目标是:到80岁,至少要保有20颗牙。其实,达到这个目标并不难,只要学会正确的护牙方法。2008年9月20日是第20个“全国爱牙日”,其主题为“关注中老年人口腔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曾在2001年对中老年人牙齿保健提出目标:80岁时,至少有20颗牙能正常咀嚼。但在我国,今年6月份,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5—74岁的老年人中,龋齿患病率高达98.4%,牙周健康率14.1%;有牙齿缺失的有86.1%,平均存留牙数为20.97颗。对此,专家表示,牙龈萎缩、牙根外露是目前中老年人最主要的口腔问题。 龋齿患病严重。龋齿发病以细菌为主,老人更因牙根暴露增多,导致根面龋发病率升高。此外,残根残冠是中老年人龋病最为严重的表现。 牙体缺损及磨耗。最早的恒牙6岁时萌出,如果80岁了这颗牙还没掉,就使用了整整74年。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加上有些人刷牙方法不正确,即便牙齿再坚硬,也难免会有缺损及磨耗。因此,保护牙齿首先要规范刷牙方法:用软毛牙刷;坚持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饭后漱口;使用牙签牙线等。 牙周病恶化。尽管牙周病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但其发病情况却比其他年龄段严重。如有些人自出生就从未洗过牙,随着时间积累,牙石越积越多,患上牙周疾病的几率就变得越来越高。 口腔癌发病率上升。专家提醒,口腔癌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如果有尖锐的残根、残冠以及不良修复体反复咬伤颊、舌或口腔溃疡数月不能痊愈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除了以上问题,楔状缺损、口腔黏膜病等也影响着我国老年人的口腔健康。专家建议,为了尽早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目标,至少做到: 1.坚持正确的刷牙习惯。 2.每半年到1年去医院检查,尤其是出现了牙龈出血、冷热痛或咀嚼时牙痛等,要马上去就医。 3.牙齿越少越需珍惜。不少中老年人在剩下几颗牙时,嫌麻烦便想把牙齿全都拔了安假牙。其实,尽量保留自然牙不仅能避免牙槽骨的吸收,也可以提高假牙的稳定性与咀嚼功能。此外,从中医的角度讲,适当“叩齿”和“运舌”都是口腔保健的好方法。“叩齿”即为上下齿“打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5下;“运舌”则是指用舌头在嘴里来回转动,促进唾液分泌,对预防黏膜性口干有一定效果。在饮食方面,中老年人应少吃甜食、软食
预防老人牙齿松动的措施
1、老年人既要常漱口,又要常刷牙:
有的老年人认为只要经常漱口就能保护牙齿,不必总刷牙。其实,常漱口很有必要,但漱口代替不了刷牙。因为刷牙既能清洗牙齿表面的污垢,又能杀灭口腔中的细菌。人们长期坚持刷牙可以有效地防止牙菌斑和牙石的形成。因此,老年人应该养成常刷牙和常漱口的习惯。
2、老年人要少吃坚硬的食物:
人的牙齿上包有一层珐琅质,若经常吃一些坚硬的食物,会使这层珐琅质因过度磨损而受到破坏,甚至使深层的牙本质暴露在外,使牙髓神经失去保护。因此,老年人应尽量少吃甘蔗、榛子等坚硬的食物,更不能用牙齿去启瓶盖、拔钉子,以防止牙齿受到损害。
3、老年人要定期洗牙:
有的老年人认为保护牙齿只要坚持刷牙就可以了,没必要总去洗牙。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其实,刷牙是不能代替洗牙的。这是因为牙刷只能刷到牙齿的正面和上面,却无法刷到牙齿的背面和侧面。若一个人长期只刷牙不洗牙的话,那么在其牙齿的背面和侧面就会形成大量的牙菌斑和牙石。而洗牙则可通过一些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去掉牙齿各个面上的牙菌斑和牙石,从而达到彻底清洁牙齿的目的。
古代的女人刷牙吗
对古代人来说是没有刷牙这个概念的,所以也就没有像今天的牙刷一样专业用来刷牙的器具,尽管如此,聪明的古人还是想出了很多方法以保持牙齿清洁。下面看看古代女人保持牙齿清洁的办法。
1、牙刷的替代品
1.1、杨柳枝
在甘肃省敦煌莫高石窟196窟西壁有晚唐时期刷牙的画面。牙刷是柳枝做成的。据考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牙刷和刷牙资料。在晚唐时期,那时都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 在赤锋县大营子村挖掘出土的辽庆应九年(公元595年)的附马墓中,有两把骨柄牙刷,长19厘米,有8个栽毛孔,分两排,孔部上下相通,有金属丝结扎过的痕迹,牙刷栽毛部的长度为2.5厘米,与现代牙刷极为相似。而外国的栽毛牙刷则是在公元15~17世纪才有的。
从古书有记载来看,到了南宋,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1.2、木条
大约在一千五百年前,古人已经知道利用半圆形木条来刮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据说,这种木条缘自印度和中国,最终传入日本。起初,这种“牙刷”是僧侣在祭祀以前用于洁净牙齿的用具,后来逐渐被普通人使用。后来,有人在这种木条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木条一端削尖,另一端做成刷状。
2、牙膏
牙膏宋代,已有了类似牙膏的替代物,古人以茯苓等药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来漱口。如果怕清洗不干净,便用手指代替现在的牙刷,在不然,就是先前说的杨柳枝,沾上古牙膏清理牙齿。
老年人没牙齿也应刷牙
王奶奶今年78岁,牙齿早已掉光了。因为没有牙齿,她也就不再刷牙了。自从没有刷牙后,王奶奶早上起床后总感觉嘴里苦苦的,平时出气也感觉有一种臭味。自觉身体也不如从前,经常三天两头地“感冒”。她到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大病,不过医生告诉她要继续坚持刷“牙”。王奶奶很纳闷,我都没有牙了,还刷啥?
专家介绍,每个正常人的口腔中都藏有数以亿计的细菌,漱一次口可使细菌减少15%-25%,而刷一次牙,可使细菌减少70%左右,没有牙齿的老年人由于对食物的咀嚼能力下降,口腔中各种腺体的分泌功能也下降,更应该注意口腔卫生。
此外,多数人不了解刷牙还可以预防老年性肺炎。老年人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功能都有所下降,口腔中的异物易错吸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
刷牙时,牙刷刺激牙龈、牙槽引起的兴奋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可使中枢神经所支配的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功能增强,有利于保护呼吸道。因此,老年人即使牙齿已完全脱落,也应该用柔软的牙刷刷洗牙龈、牙槽。这对预防呼吸道感染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老年人掉牙怎么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老年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为:到80岁至少保存20颗能够正常咀嚼、保证生理需要的功能牙,维持最基本的口腔功能状态或通过最低限度的修复,尽可能恢复口腔功能,保持老年人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但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患各种牙病的情况非常严重。在接受调查的65—74岁的2.3万多名城乡居民中,10.51%的人满口牙一颗不剩,仅有57.68%的人有20颗以上的恒牙,仅存的天然牙中龋齿和牙周病的患病率也很高。这是因为,老年人的口腔保健知识比较贫乏,身体机能又开始衰老,所以患龋齿、牙周病的几率远远高于年轻人。
那么,怎样才能防止老年人掉牙呢?专家说,老年人要提高自身的口腔保健能力,定期接受口腔医生的检查和指导。重点是预防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生,终止现有疾病的发展,防止再失牙,并且修复已经缺失的牙齿。专家建议说,老年人应坚持早晚刷牙,如果有条件,最好每顿饭后也能刷牙或漱口。刷牙时不要流于形式,要做到有效刷牙。老人刷牙时不要采用“拉锯”式的横刷,要顺着牙缝方向慢慢竖刷。刷牙的时间要保证3分钟,这样可起到按摩牙龈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
还有,老年人牙齿稀松,牙缝变宽,进食后牙缝容易嵌塞食物残渣,有时仅靠刷牙难以解决问题,这时合理使用间隙刷、牙签或牙线,也是一种很好的洁牙方法。牙签最好选用扁平木质的,使用时不要过猛过急,避免损伤牙龈。
专家还说,叩齿是进行自我保健的有效方法。古人就有“朝夕琢齿齿不龋”的说法。老人可在每天早起或睡前,或者闲坐闭目养神时,双唇紧闭,上下齿相互碰击。叩齿时用力适中、均匀,一般先叩磨牙50次,再叩门牙50次,再咬合叩全口牙齿50下。长期坚持叩齿,对牙齿的健康大有好处。
另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老人的口腔保健也必不可少。老人要少吃过热、过冷、过酸、过甜的食物;多吃粗粮以增强牙齿的咀嚼力量和自洁作用;多进食新鲜蔬菜与瓜果,给牙周组织提供足够的营养;注意均衡使用两侧牙齿咀嚼。平时咀嚼一些木糖醇口香糖也是比较便捷的护齿方法。
此外,专家建议说,老年人要注意保持口腔内剩余牙齿的健康。最好每6个月进行一次定期的口腔检查,因为龋齿和牙周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是无痛性进展的,而且靠吃药治不好,必须由专业医生治疗。对于已经有的口腔疾病要进行积极的治疗,龋齿要充填,牙周病要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以阻止疾病的发展。对已明确不能保留的残根、残冠牙和松动牙,应尽早拔除,不必可惜。拔牙后3个月就可以镶牙了。缺失牙要及时进行修复,镶一副合适的假牙可以减轻余牙的咀嚼负担,提高咀嚼效率,进而促进身体健康。假牙不合适时,要及时到医院修改调整,保持假牙处于功能状态。
总之,口腔保健的钥匙就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一分呵护一分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让健康的牙齿伴随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