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种鸭孵化的注意事项
夏季种鸭孵化的注意事项
1、做好孵前的清洗消毒工作。
刚产出的鸭蛋外壳上有100—300个细菌,1小时后达到5000—6000个,尤其在高温季节细菌繁殖快,容易经蛋壳上的气孔进入蛋内,造成污染,如不消毒势必影响孵化。消毒方法可选用0·02%高锰酸钾或5%新洁尔灭溶液,用40℃左右的温水配制洗涤种蛋,晾后入孵,消毒液要经常更换,现配现用,也可选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熏蒸20分钟,然后打开门窗,尽快将气体排除。
2、及时入孵或合理保存种蛋。
南方地区6—9月份平均气温在27℃以上,当温度高于23·9℃时种蛋胚胎就会发育缓慢,甚至衰老死亡。不能及时入孵的种蛋应存放在种蛋贮藏室,有自动控制温度、湿度与通风的设备,以及有翻蛋装置。贮藏温度在10—15 ℃。
3、适当调低机内温度。
一般0—3天胚龄37·8℃,4—7天胚龄37·5℃,8—14天胚龄37·6℃,15—20天胚龄37·5℃,21—25天胚龄37·2℃。26天胚龄上摊床。
4、适当增加凉蛋和喷水的次数和时间。从第8天胚龄起每天喷水一次,12天胚龄起每天喷水二次,从第16天胚龄起每天喷水三次,直到上摊孵化。5天胚龄以后每天早、晚各凉蛋一次,每次约20—25分钟,使蛋壳温度下降到32℃左右,然后开机孵化。
5、严防超温孵化。
由于目前大多数孵化场并未安装空调,高温季节室温常达30℃以上,所以种蛋胚胎发育到16—17天胚龄后,由于胚胎自身产生热量,容易超温,即使孵化机内发热装置长期处于断热及通风孔全部打开,仍无法把胚胎发育的代谢热全部排出,这种情况下就应把前后机门打开一条约几厘米的缝隙,以加速排热,这样可以防止超温。
鲽的生物学特性
鲽科鱼类一般生活于泥沙底质的浅海底层,有些栖于较深水
层。如产于北大西洋和印度太平洋的瓦鲽,在深达1628米处也曾有发现。夜间摄食,
白天一般活动不多。冬季远离沿岸,在较深的海域越冬;待翌年春、夏季又游向沿岸
进行生殖和索饵活动。仔鱼初期两眼在体两侧,营漂浮生活。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变
态,左侧眼渐移往右侧,一俟变态完毕,即转营底栖生活。鲽科鱼类主要摄食鱼类、
甲壳类、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腔肠动物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在所摄食的鱼类中有
虎鱼类、幼鲱、胡瓜鱼、鳀、玉筋鱼、鳕等。
鲽一般在 2~8月集群游向近海进行生殖。雄鱼4~5龄,雌鱼6~7龄成熟。有的
种类性成熟期迟。分布于日本海、黄海、渤海的高眼鲽,每年春、夏季临近时集群
自越冬场游向近海,并于4~7月水温10~18℃时产卵。怀卵量在体长300~350毫米
时为28.9万粒,在体长350~400毫米时为71.4万粒。卵呈球形,浮性,卵径约0.85~
1.08毫米;卵膜薄而透明。无油球。受精卵在水温11.3~14.8℃时约83~113小时孵
出仔鱼,在水温16.4~19.0℃时约57~66小时孵出;刚孵出的仔鱼全长2.47毫米。
庸鲽从10月到翌年3月上旬、 水温3~9℃时,在近海100~300米深处产卵,怀卵量
为130~350万粒。卵大(卵径2.94~3.85毫米),膜薄,无色,无油球,在水温
6℃时要16天才能孵出。刚孵出的仔鱼全长6.5~8.5毫米,长到70毫米左右时完成
变态并渐沉入海底生活。
深海香鱼的营养 香鱼的季节
夏天。
香鱼是一种溯河产卵的洞游性鱼类,每年秋季在江河的中下游水流湍急的有砾石的地方产卵,以夜间为盛,卵具有粘性,可粘附在石砾上进行孵化,而且每逢水温下降的时候,产卵的鱼类也就越多。
秋末的时候孵化的幼鱼会下海过冬,到了来年春天的时候开始溯上河流,夏天会快速成长发育,到了秋天产卵后就终其一生,所以要想吃香鱼的话建议可以选择夏天。
茭白里面的黑点是什么 茭白什么季节吃最好
茭白分为双季茭白和单季茭白,前者一般在冬春季种植但是在夏季收获,而后者是在夏季种植,但是会在秋季收获,而茭白要在新鲜的时候食用,夏秋两季的茭白刚上市,营养价值很高,而且口感也很不错,生津止渴、消暑驱热的效果很不错。因此,在夏季和秋季是吃茭白的最佳季节。
幼鸭饲养方法
幼鸭饲养方法
放养法
1、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 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随着雏鸭的生长,可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决定放养鸭的补饲。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春天幼龄雏鸭放养前,要先进行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锻炼,逐渐进入放养园。
4、加强监管,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5、防疫灭病: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鸭子的食物很广,象现在大的养殖户就是饲料配合新鲜草料,有时也放养到稻田里 ,小时候养过,挖蚯蚓,摘嫩草,剩饭剩菜也能喂,比鸡还好养
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
及时开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加强保温 雏鸭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度,4-7日龄25度,2周龄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但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锻炼下水鸭子属水禽。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
预防疾病
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干爽。食槽、水槽需经常洗刷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要及时对雏鸭接种疫苗,防治疾病。
品种选择
稻田养鸭是一种粗放的饲养方式,而且在稻鸭共栖种养模式中,养鸭只是绿色优质大米生产的一个辅助性产业,主要起生物防治的作用。因此,在选择鸭品种时,重点考虑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的中小型优良品种。推荐饲养吉安红毛鸭和册麻鸭等蛋肉兼用品种。
(一)吉安红毛鸭
吉安红毛鸭体型短圆、颈粗短。公鸭大小适中,紧凑、前胸宽、胸肌发达。母鸭体型桃园、冯凑、眼大突出、明亮、胸肌发达。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良好,耐粗饲,觅食力强,肉嫩、瘦肉率高,羽毛生长与体重增长同步,是加工板鸭优质原料。据农村调查,以放牧为主,饲养80-90天,体重可达1000-1150克,其间补喂稻谷3-4kg,在板鸭厂育肥28天,体重1350-1400克(耗稻谷4kg),达到板鸭加工要求。红毛鸭开产日龄112天,产蛋率达5%日龄为134天,50%为186天,成年母鸭平均体重1450克。该鸭适合我省农村各种方式的饲养。
(二)山麻鸭
山麻鸭原产于福建龙岩地区,是我国优良蛋鸭品种之一。公鸭胸宽背阔,体躯较长。喙黄绿色、虹彩褐色。胫、蹼桔红色、背部羽毛灰褐色,腹部灰白色。母鸭身体细长、匀称紧凑、站立和行走时躯干与地面呈450角以上,头较小,喙呈古铜色、虹彩褐色、胫、蹼桔红色、通体麻褐色。据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测定,公母鸭平均初生体重42.78克,4周体重553.10克,90日龄体重1330克,72周龄(504日龄)体重1515克。成年公鸭体重1300克,成年母鸭体重1500克。母鸭开产日龄120日龄左右,500日龄产蛋280-300枚。山麻鸭具有开产早,产蛋高,适应性广,适合农村各种方式养殖。
饲养管理
(一)雏鸭饲养管理
雏鸭的饲养管理是俗称育雏,是养鸭十分重要的基础阶段。因此,须科学管理,给雏鸭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和清洁安静的环境等,尽量减少恶劣应激的影响。
1、雏鸭选择
育雏的季节须仔细考虑,特别是稻鸭共栖模式,应选择最佳的育雏季节,以取得最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稻鸭共栖的鸭苗主要是春雏和夏雏,秋雏和冬雏不作选择。
①春雏
指3-5月份孵出的雏鸭。春季气候逐渐回暖,阳光充足,对雏鸭生长有利,成活率和强健率高,到中鸭阶段,由于气温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体质好,生长增重快。稻鸭共栖的鸭苗应选择春雏,育雏结束正好与水稻栽插相衔接。不过春雏须注意做好保温工作,而且春季多雨高湿,气候多变,疾病容易入侵,处于炎热夏季的育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荫等工作,所以管理须仔细认真,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充分和完善。
②夏雏
指6-8月份孵出的雏鸭。此时高温高湿,雏鸭食欲差,生长发育受影响,成禽的生产力较低,且防暑降湿工作量大。不过,夏雏一般不需供热保温,作肉用商品鸭时只要适当做好防暑工作,饲养成本不会很高。
③秋雏、冬雏
秋雏是指9-10月份孵出的雏鸭。冬雏是指11-12月份孵出的雏鸭。与水稻种植在季节上不相适应。
2、育雏方式
根据现有鸭舍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育雏方式。针对稻田养鸭的具体情况,应集中育雏后,再分散下田放牧。介绍其中几种方式:
①平面地面育雏
即直接在鸭舍地面上铺厚垫料,如刨花、粗木悄、干禾草、干砂等,在其上育雏,定期清理更换垫料,使之保持清洁干燥,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不高,但不易控制疾病,育雏效果一般。
②半地半网育雏
即鸭舍1/3地面铺设离地网面,另外地面不铺网,只铺垫料。饮水全部放置在网上,这样舍内地面保持干燥。注意斜面坡度须小于250。此法成本适中,且利于清洁工作,效果较理想,所以比较常用。
③纸箱育雏
利用普通大一点的硬纸箱,将雏鸭养于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气时不用热源供温,可自温育雏,大大降低保温费用,且简单易行,投资小。但须注意保持干燥、卫生和通风,常在纸壁凿孔以通气,需适时分群转移,随着雏鸭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鸭移出至其它纸箱或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因此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工作繁杂,育雏数量有限,适合小规模养殖。
幼鸭饲养育肥方法
①放牧育肥。南方地区主要采用此法,放牧育肥与农作物收获季节紧密结合,是一种较为经济的育肥方法。通常每年有3个放牧育肥期:春茬田时期、早稻田时期和晚稻田时期。事先估算这3个时期农作物的收获季节,把鸭养到40-50日龄,体重达到2.1千克左右,在作物收割时期,便可放到茬田内充分采食落地的谷粒和小虫,经l0—20天放牧,体重可达2.5千克以上,即可出售屠宰。
②舍饲育肥。育肥鸭舍应选择在有水塘的地方,用砖瓦或竹木建成,要求鸭舍内光线较暗,但空气流通。育肥时鸭舍周围保持安静,适当限制鸭的活动,自由采食和饮水,定时放到水塘活动片刻。这样经过10-15天育肥饲养,可增重0.25-0.5千克。
鸭的种群分布
鸭是雁形目鸭科(Anatidae)鸭亚科(Anatinae)水禽的统称,或称真鸭。鸭的体型相对较小,颈短,一些属的嘴要大些。腿位于身体后方(如同天鹅一样),因而步态蹒跚。大多数真鸭(包括由于个体大小和体形原因而被不正确地称为雁的几种鸟)与天鹅、雁不同,具有下列特征:雄鸟每年换羽两次,雌鸟每窝产卵数亦较多,卵壳光滑;腿上覆盖著相搭的鳞片;叫声则显示出某种程度的性别差异。[1]
全国三大名鸭:高邮鸭、北京鸭、绍兴鸭
所有真鸭,除翘鼻麻鸭(shelduck)和海鸭,都在头一年内性成熟,仅在繁殖季节成对,不像天鹅和雁那样终生配对。根据鸭的特有行为,鸭可分为钻水鸭、潜水鸭和栖鸭3个主要类群。绿头鸭是一种典型的钻水鸭,是大部分家鸭的祖先。栖鸭如莫斯科鸭有长爪,是最喜欢树栖的鸭。潜水鸭(包括海洋)种类最多。绿头鸭春天从南方飞到北方产卵,秋天再飞到南方越冬。它们被人类驯养后,便失去了迁徙的飞性,而且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鸭蛋,不让它们停产抱孵。[2] 时间一长,家鸭就失去了孵蛋的本领。鸭子的眼睛有360度视域,不用转头就可以看到身后。
二○○六年六月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662号公告规定,北京鸭、攸县麻鸭、连城白鸭、建昌鸭、金定鸭、绍兴鸭、莆田黑鸭、高邮鸭等品种确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夏天的相关物候
炎炎夏日的夏季,各类生物已经恢复生机,大都开始旺盛的生命活动。很多生物会在夏季繁殖后代,各种动物选择夏季交配、生育,植物竞相开花结果。这主要是由于在夏季气候最热,各类食物丰富,而且对于卵生动物,卵更易于孵化。
夏季的花朵:荷花、 石榴花 、牡丹花、 栀子花、 夏(杜)鹃、 朱顶红、倒挂金钟、三色堇 、芍药、月季 、蔷薇、马蹄莲、米兰、金莲花 、白兰花 、木槿、合欢、百合、蜀葵、 玉簪、桔梗、半支莲、凌霄、昙花、山丹丹 、紫薇、紫茉莉、牵牛花、凤仙花 、万年青、萱草、八仙花、五色椒 、夹竹桃、大岩桐、 茉莉 、美人蕉、江西腊、 金银花、飞燕草、 四季海棠、令箭荷花、扶桑、无花果等。
沙丁鱼的生长繁殖
小沙丁鱼属在1龄或2龄开始性成熟,春、夏季为生殖期。怀卵量随种类和个体大小而有变化,多半在10万粒以下。卵球形,浮性,成熟卵径约0.6~0.9毫米,初仔鱼长约2.3毫米。
远东拟沙丁鱼是沙丁鱼中产量最高的鱼种。分布于日本近海,可分为4个群系,即太平洋群系、日本海群系、足褶群系和九州群系,其中以前两个群系较大。远东拟沙丁鱼的产卵场位于日本诸岛的近海,黑潮和沿岸水交汇的海域,但各海区、各群系的资源量及主要产卵场位置时有变化。怀卵量通常为27000~84000粒,产卵适温12~19℃。生殖在半夜进行。在17.5℃水温下,受精卵经56小时孵化。孵化期和仔鱼期的死亡率甚高,受精卵在孵化时已死亡70%,到受精后约50余日(仔鱼全长约17毫米)时存活率不到1‰。仔、稚鱼期主要摄食桡足类的无节幼虫。稚鱼至幼鱼期逐渐增加植物性饵料(硅藻等),但主要饵料还是浮游动物。在产卵场附近索饵生长的幼鱼长大到8厘米以上时于夏、秋季(6~10月)北上进行索饵洄游,秋季北方水冷,又逐渐南下。2龄达到性成熟,体长约212毫米,体重约116克。
鸡毛菜的栽培
鸡毛菜在本地应根据不同季节选择适宜的品种可确保周年生产。
一、春季栽培(一般在11月上旬至2月下旬在大棚里种植)
①品种选择:春季栽培应选择冬性强的品种。一般选用本地上海青、二月慢、三月慢、冬常青、特矮青、矮箕青等优良品种。
②整地施肥:由于鸡毛菜生长期比较短,因此在耕地前一个星期,每亩施入腐熟人粪尿1000㎏作基肥,然后将畦面整细耙平,筑成畦宽(连沟)1.8~2m。
③播种:在整好地的基础上及时播种,播种要均匀,播后浅耙畦面,然后踏实或拍实。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播种量每亩约2㎏。
④田间管理:鸡毛菜一般追肥2-3次,每亩每次追施尿素5㎏左右。
⑤采收:春季大棚种植一般于播后40-50天采收,亩产1000㎏左右。
二、夏季栽培(一般在4月至8月播种)
①品种选择:夏季栽培一般选择耐热品种,如抗热605、夏冬青、正大抗热青一号、抗热青三号等优良品种。
②整地施肥:夏季种植正处于台风、暴雨、高温干旱季节,因此要筑成深沟高畦,以利灌排(基肥同上)。
③播种:高温季节,播种至出苗应覆盖遮阳网。因天气干旱,播种前一天应浇足底水,渗水后播种,播种至出苗前要保持畦面湿润。由于气候炎热干旱,夏季播种量宜多,一般每亩撒播种子2-4㎏。
④田间管理:夏季种植鸡毛菜一般追肥2次。第一次在子叶展开后,亩施尿素5㎏左右;第二次在两片真叶出现后追施,亩施尿素10㎏左右。浇水要掌握轻浇、勤浇的原则,切不能大水漫灌,浇水最好在上午8点以前或下午5点以后。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黄条跳甲等,可用艾美乐、菜喜等药剂进行交替防治。
⑤采收:夏季种植鸡毛菜于播种后20-25天采收,亩产750㎏左右。
三、秋冬栽培(一般在8月至11月播种)
①品种选择:一般选择抗热605、矮抗青、红明青、冬常青、上海青等优良品种。
②整地施肥:与秋季栽培相同。
③播种:秋季播种正值高温季节,播种时如土壤干旱,可先行灌溉,待土壤胀松后再整地播种(或播种后每天浇水1-2次,直至出苗),冬播和春播用种量基本相同。
④田间管理:出苗后追肥2-3次,秋季栽培主要病害是病毒病,有时也发生霜霉病。虫害以蚜虫为主,小菜蛾、菜青虫也有为害,应及时防治。
⑤采收:秋季种植鸡毛菜一般于播种后25-30天采收,冬季种植鸡毛菜一般于播种后45天左右采收
刺蛄的习性
淡水龙虾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沟及稻田等水域,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及各种水草均是适口饵料,在这些水域中生长良好。幼虾生活在浅水区或池边,喜穴居,有时躲藏在石砾水草的隐蔽处,通常虾穴挖在大水面周岸粘土较多沼泽地芦草丛生的滩岸地带,虾穴一般圆形,向下倾斜,深达30厘米左右,且曲折方向不一。淡水龙虾栖息地点常有季节性移动现象,春天水温上升,虾多在浅水处活动;盛夏不温较高时就向深水处移动;冬季在洞越冬。淡水龙虾蜕皮、生长和繁殖也在洞穴中进行,以防被伤害,并且该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雨水季节,淡水龙虾也经常会爬上陆地活动。该虾并具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一般能耐饿3~5天;秋冬季节一般20~30天不进食也不会饿死。摄食的最适温度为25~30℃;水温低于15℃以下活动减弱;水温低于10℃或超过35℃摄食明显减少;水温在8℃以下时,进入越冬期,停止摄食。淡水龙虾雄虾的寿命一般为20个月,雌虾的寿命为24个月。
淡水龙虾一般是10月底至翌年3月间交配抱卵,不同的水域交配时间不一,过早交配卵子常常未成熟,过迟则卵子过熟而老化。交配的适宜水温为22~25℃,交配季节最好不要捕捞,让其抱卵孵化,繁衍后代。淡水龙虾在春、夏、秋季交配,一年可产卵3~4次,一般体长7~10厘米、体重15~30克的亲虾,其怀卵量为220~270粒,而个体大小不同,其怀卵量差距很大。正常情况下,交配产卵后的抱卵虾需有1~2月的孵化过程(即胚胎发育),需消耗很大的体力,因而要加强对抱卵虾的营养和培育。抱卵虾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2~27℃,孵化时间6~10周。虾苗培育前需清塘消毒、过滤进水,然后施有机肥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供虾苗摄食。一般虾苗培育时放养幼体密度为15~20万,如用“豆浆”法培育,则放养密度可为16~18万。
鸭的种群分布
钻水鸭
绿头鸭(Mallard;一种典型的钻水鸭)是大部分家鸭(参阅家禽〔Fowl〕条)的祖先,是最受欢迎的猎禽之一。绿头鸭春天从南方飞到北方产卵,秋天再飞到南方越冬。它们被人类驯养后,便失去了迁徙的飞性,而且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鸭蛋,不让它们停产抱孵。时间一长,家鸭就失去了孵蛋的本领。分布全世界,主要在内陆水域,最常见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潜水鸭
潜水鸭包括最多海洋种类,如绒鸭、海番鸭; 也包括秋沙鸭族(其中大多数喜欢栖息在淡水地区,参阅秋沙鸭(Merganser)条)。一般生长在澳大利亚。
栖鸭
栖鸭如莫斯科鸭有长爪,是最喜欢树栖的鸭。以赤麻鸭(红鸭)为典型的硬尾鸭族(参阅硬尾鸭(Stifftail)条)极多水栖,其特征是腿位于身体紧後方。啸鸭(Whistling duck;亦称树鸭)不是真鸭,而与雁和天鹅亲缘关系更密切。该族分布广泛,尤以热带最多。
鸡毛菜在本地应根据不同季节种植
一、春季栽培(一般在11月上旬至2月下旬在大棚里种植)
①品种选择:春季栽培应选择冬性强的品种.一般选用本地上海青、二月慢、三月慢、冬常青、特矮青、矮箕青等优良品种.
②整地施肥:由于鸡毛菜生长期比较短,因此在耕地前一个星期,每亩施入腐熟人粪尿1000㎏作基肥,然后将畦面整细耙平,筑成畦宽(连沟)1.2m.
③播种:在整好地的基础上及时播种,播种要均匀,播后浅耙畦面,然后踏实或拍实.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播种量每亩约2㎏.
④田间管理:鸡毛菜一般追肥2-3次,每亩每次追施尿素5㎏左右.
⑤采收:春季大棚种植一般于播后40-50天采收,亩产1000㎏左右.
二、夏季栽培(一般在4月至8月播种)
①品种选择:夏季栽培一般选择耐热品种,如抗热605、夏冬青、正大抗热青一号、抗热青三号等优良品种.
②整地施肥:夏季种植正处于台风、暴雨、高温干旱季节,因此要筑成深沟高畦,以利灌排(基肥同上).
③播种:高温季节,播种至出苗应覆盖遮阳网.因天气干旱,播种前一天应浇足底水,渗水后播种,播种至出苗前要保持畦面湿润.由于气候炎热干旱,夏季播种量宜多,一般每亩撒播种子2-4㎏.
④田间管理:夏季种植鸡毛菜一般追肥2次.第一次在子叶展开后,亩施尿素5㎏左右;第二次在两片真叶出现后追施,亩施尿素10㎏左右.浇水要掌握轻浇、勤浇的原则,切不能大水漫灌,浇水最好在上午8点以前或下午5点以后.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黄条跳甲等,可用艾美乐、菜喜等药剂进行交替防治.
⑤采收:夏季种植鸡毛菜于播种后20-25天采收,亩产750㎏左右.
三、秋冬栽培(一般在8月至11月播种)
①品种选择:一般选择抗热605、矮抗青、红明青、冬常青、上海青等优良品种.
②整地施肥:与秋季栽培相同.
③播种:秋季播种正值高温季节,播种时如土壤干旱,可先行灌溉,待土壤胀松后再整地播种(或播种后每天浇水1-2次,直至出苗),冬播和春播用种量基本相同.
④田间管理:出苗后追肥2-3次,秋季栽培主要病害是病毒病,有时也发生霜霉病.虫害以蚜虫为主,小菜蛾、菜青虫也有为害,应及时防治.
⑤采收:秋季种植鸡毛菜一般于播种后25-30天采收,冬季种植鸡毛菜一般于播种后45天左右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