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怎么预防意外伤害方法
宝宝怎么预防意外伤害方法
1、蜂蛰狗咬,先拔刺,再冲水
带孩子到郊外游玩时,容易出现被蜜蜂等昆虫蛰伤的情况。蜂蛰伤有时会引发过敏反应,严重时孩子会出现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甚至休克。一旦孩子被蛰,如果有刺残留在孩子皮肤内,先用镊子把刺拔出来,再用手挤出被蛰伤处的毒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充分清洗伤口。与此同时,应尽快送往医院。此外,现在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孩子与其玩耍时也容易被抓伤或咬伤。6岁以下孩子身形小,一旦被猫狗咬伤,多为脸部和颈部,要尽快送往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前往医院前,小伤口可以立刻用清水和肥皂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如果伤口过大,则不宜过度冲洗,防止引起大出血。
2、跌落摔伤,分泌物,别硬堵
顽皮的孩子经常跑动、攀高,很容易摔伤。3—5岁的孩子,头部较大,自身平衡性又不好,摔破头部的案例极为多见。这就要求家长在孩子玩耍时要精心。在床上装置护栏,不要让孩子爬高。如发生意外,视孩子摔伤部位进行护理,摔破头部应赶紧送往医院,家长不要堵住和擦拭从耳、鼻中流出的分泌物,以免脑积液回流会造成颅内感染。
预防摔伤:经常发生摔伤的场所:床上、楼梯上、窗户上、树上、自行车上、娱乐设施上等等。爬行的宝贝最容易从床上摔下来,初学走路的宝贝最容易从窗户和楼梯上摔下来。在家里最容易摔伤的时间是吃饭前后。室内楼梯、台阶要安装防滑条、宝贝上下户外楼梯要有人搀扶。儿童坐椅必须保证落地面宽于坐面,才不易翻倒。同时椅子上应有安全带固定宝贝。不要把宝贝单独留在成人的床上。
3、澡盆溺水,趴床上,挤后背
3 厘米的水就能淹死一个孩子!”一点不假,3岁以下儿童因父母疏忽,自己在浴室里溺水身亡,排在儿童意外伤害致死原因的第五位。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看护者疏忽而造成。有的家长把孩子放在脸盘旁边,自己去别处拿毛巾,孩子一头栽进脸盆里,自己无法抬起头,意外就发生了。家长做好看护是一方面,一旦发生危险,应让孩子趴在床上,推挤孩子背部让水排出,必要时做人工呼吸。
宝宝吃鱼肝油可以打预防针吗
可以的。
通常健康的宝宝吃鱼肝油是为了预防缺乏维生素AD而导致的夜盲症、佝偻病等,而打预防针是接种特定的减毒或灭活的疫苗来帮助宝宝预防一些特定疾病的伤害。二者并没有冲突的,可以同时进行。
照顾一岁内宝宝的安全常识
预防宝宝掉下床
相信在很多的父母记忆里面小孩子都会有掉下床的经历吧,但实际上这些看似普通的一个现象,对于孩子来讲可能会潜在很大的威胁,尤其是床的位置比较高的话,那么当宝宝从上面摔下来之后可能造成的伤害就更大。如果是跟父母一起睡的孩子,很容易使因为大人熟睡而发生无意识地将孩子挤下床的现象,所以还是建议父母们应该给孩子准备比较合适的婴儿床,这些床的保护措施做的比较好,对于预防宝宝掉下床有很好的作用。
预防交通的意外
很多家长在照顾小孩子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有一不留神的时候, 尤其是家就住在一些大马路旁边的这些问题就更应该注重,对于小孩子来说车祸带来的撞击是会产生致命威胁的。除此之外父母们带小孩子出行坐车的时候,应该给孩子准备专用的婴儿座椅,也应该更加注意细节防护问题,注重预防这种意外事故的发生,才可以更好的保护孩子的生命健康的必须。
预防宠物伤害
孩子还小的时候其实对于动物都会非常的喜爱,他们喜欢和动物玩耍,但是家长们也一定要重视,很多的动物还是保留着原始的野性,如果孩子的一些行为不小心惹怒了它们的话,那么它们也可能会具备攻击性,所以容易伤害到宝宝,因此家长们尽量应该避免孩子单独和宠物玩耍,这样也是避免伤害的根本方法。
警惕儿童意外伤害
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大致可分以下三类:
一.物理性伤害:如意外窒息、溺水、割伤、摔伤、坠落伤、交通事故、烧伤、烫伤、鞭炮炸伤、电击伤以及洪 水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等造成的伤害。
二.化学性伤害:常遇到的有:强酸或强碱灼伤、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农药中毒和有毒物质中毒等。
三.生物性伤害:如狗、猫、蛇咬伤、蜂、蝎、毒虫蛰伤以及食物变质中毒等。
下面介绍三种常见的儿童伤害:
婴儿意外窒息:新生儿和小婴儿不会抬头或不会翻身,母亲与婴儿同睡一张床,甚至同睡一个被窝,这样很容易 由于被子堵塞婴儿口鼻而使婴儿发生窒息死亡,母乳养婴儿时,孩子边吃边睡,当母亲也入睡后,乳房易堵塞婴儿口鼻,亦可 致婴儿发生死亡。新生儿和幼小婴儿不会翻身,如果采取仰卧位睡眠,一旦孩子发生呕吐物流入气管,亦可引起窒息和死亡。
另外,为婴儿喂奶、喂水或喂药方法不当,容易赞成呛水或呛药,从而引起窒息死亡。
溺水:有些人喜欢到未开放的江、河、湖、溪、渠、海等水里游泳。由于这些水域深浅不一,水势复杂,又缺乏 必要的救护手段及人员,很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在溺水者中,最多的是少年儿童,尤其是那些没有成人陪同的孩子们。冬初及 早春,冰层很薄,此时,儿童最易踏碎冰面而发生溺水事故。
幼儿因溺水而致死的事件也很常见。据统计,一九九一年我国一至四岁儿童因溺水死亡者就占十万分之三十四点 二,排在各种死亡原因的第三位。这些孩子主要不是由于游泳溺水,而是由于不慎跌入水中致死。
药物中毒:儿童药物中毒主要由于两种原因引起,一是家长不了解儿童用药注意事项,由药物引起中毒;另外最 多见的是儿童自行拿取药物误食而引起中毒。一至三岁幼儿好奇心强常趁大人不注意自取药片服用,造成中毒。
小孩抵抗力低怎么办
一、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运动和卫生习惯,能影响前述免疫和营养因素。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二、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因此没有免疫力的孩子都应接种疫苗。目前常规预防接种可以提升宝宝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肝、结核病、小儿麻痹、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的免疫力。自费疫苗接种可以选择水痘、肺炎球菌、流行感冒嗜血杆菌、流行性感冒病毒等疫苗,以降低宝宝被感染的机会。
三、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最好方法。要让孩子经常到室外活动,晒阳光和呼吸新鲜空气。
四、平时注意冷暖。
五、可以去医院检测一下宝宝的免疫功能是否达标,如果不达标医生会用药物调节的,单调节的话还是建议中药调节,西药对孩子伤害大。
六、家长一定要注意别让宝宝反复感冒这样大大降低宝宝的抵抗力,药物(特别是抗生素药物)也会损害宝宝的抵抗力的,让宝宝少去公共场所,少接触病菌。
半月板损伤的日常预防要点
1、做体育锻炼时应做好准备工作,待关节温热,反应灵活之后再开始运动;
2、不要在疲劳状态下锻炼,因此时容易动作协调,令膝关节扭伤而致半月板损伤;
3、加强肌肉力量练习,保证关节的稳定和灵活;练习时动作应避免幅度过大,以免造成意外。
4、上下楼梯时必须全神贯注,且踏稳之后,再动第二步以避免外伤。为了避免膝部外伤,平时可戴上护膝以预防意外。
5、饮食上少食油腻,高脂肪,多食多食蔬菜水果及粗粮。软组织未治愈前饮食忌吃公允鸡、鲤鱼、酸笋、牛肉姜等。
6、在治疗的基础上可适当做红外线理疗,有助于半月板康复。
宝宝晒伤症状 宝宝晒伤注意预防
1、每天的10:00-14:00,是日光照射最强时,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2、孩子外出时注意防护,如撑伞、戴宽边帽、穿长袖衣服,涂抹儿童防晒霜等,避免日光曝晒。
3、在烈日下呆上1、2个小时就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每次孩子在户外活动超过1小时,应立刻转移到阴凉处。
4、出门半小时前,就要涂上防晒霜,户外时间超过2小时,最好重新涂抹一次,最大程度减少日晒对皮肤的损伤。
警惕好动宝宝4种意外伤害
★坠落
从宝宝会翻身起,他就有可能从床上跌落下来;到七八个月会爬了,对身边事物的兴趣越来越浓、好奇心越来越盛、抓到想要的东西的欲望越来越强,从床上掉下来的几率也就大大地增加了。
★磕伤
一两岁的宝宝刚学会走路,跌跌撞撞的,却又不甘寂寞,喜欢到处走走,容易被桌子角、向内开的门或窗户等硬的角碰着,被和他身高差不多的家具磕着。
★触电
对孩子来说,电源和插座真是太神奇了,一插上,灯亮了,电视屏幕上有声有图像了,在电脑上也能玩游戏了……它里面到底有什么,宝宝当然要探个究竟。
★烫伤
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家庭中遭遇烧伤和烫伤的,有50%以上是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孩子不小心碰倒暖瓶、水壶、热粥、洗澡水等烫伤时有发生。
宝宝如何预防雾霾伤害
1、雾霾天避免外出
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宝宝应尽量避免外出。家长应选择空气清新的时候,再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居家保持空气流通、清洁,干燥时建议使用加湿器,但应注意每日清洁防止滋生病菌。
2、外出戴口罩
雾霾天如果一定要外出,应该给宝宝戴上合适的口罩。购买口罩时一定要挑选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另外还应每天换洗,清洗后最好用开水消毒。带宝宝出门时应尽量远离人多拥挤的地方,减少病菌的接触。
3、外出归来及时洗脸
宝宝外出归来后,有害物质容易吸附在脸部皮肤上,建议及时用温水将附着在皮肤上的阴霾颗粒洗净,还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喷雾为宝宝清理鼻腔。
4、合理饮食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在宝宝的饮食方面,应合理搭配各种食物,让宝宝吃多种多样的食物,保证宝宝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素,以增强宝宝自身的抵抗力。
另外,家长应多带宝宝做运动,提高肺的供氧能力,促进骨生长及神经内分泌的控制与调节功能等,从而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冬季养生小常识 要谨防意外伤害
骨折
冬季路面冷硬,不慎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如果伤处有瘀血、肿痛,或者以不正常的姿势倒卧,就可能是骨折。严重骨折可有肢体畸形,或者开放伤口。一旦发生骨折,伤者可以用手及衬垫、衣物等扶持固定患肢,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应拨打120或者请他人帮助呼叫,直到医护人员抵达。
煤气中毒
冬季门窗紧闭,通风换气的频率降低,使用燃气热水器、煤气灶没关严,或是使用煤炉取暖,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事故。如果闻到家中有特殊的臭味,要仔细辨别和排除。确定有可燃气体泄漏,要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不要使用任何电器或通讯设备。
如果发现有煤气中毒者,在打开门窗的同时,把中毒者移到室外或空气新鲜的房间,确认安全后呼叫急救中心,松开患者衣扣,并摆放成侧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发现心脏骤停,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
脸蛋高原红怎么办
宝宝脸上出现红血丝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不必过于紧张了,有些小孩由于在子宫内羊水情况不良,另外小孩皮肤比较嫩,是有些会出现这个症状。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不要随便的使用药膏。
宝宝脸上出现红血丝不要随便的使用药膏以免伤害小孩的肌肤。此外,新妈妈还可以选择去美容医院做正规的激光治疗。激光去红雪丝效果神奇,治疗无痛无副作用,完全不用担心激光会伤害宝宝肌肤。激光的能量是可以根据宝宝的肌肤来调节的,治疗时间仅需几分钟,快捷方便,不会伤害到宝宝。
温馨提示:若你对婴儿面部红血丝如何治疗还不了解的话,可以去找正规美容机构与专业的医生进行沟通,让医师为孩子选择正规的解决方案!
预防胜于治疗,在皮肤尚未构成严重问题时及时将细胞错误讯息恢复。而且基因工程保养品除了预防血管扩张问题外,还可预防及治疗黑斑、青春痘、粉刺、敏感脆弱等问题,让宝宝更加健康漂亮。只要冬天注意脸部保暖,夏天注意防晒,减少脸部刺激。经常轻轻按摩血丝部位,可以促进血液流动,有助于增强毛细血管弹性,不要过分担心。
如何预防宝宝 发生眼外伤
首先,要告诉宝宝眼睛的重要性。宝宝的自觉防御是预防眼外伤最重要、最有效、最让人省心的一种方法。例如,家长可以蒙住宝宝的眼睛,当其陷入黑暗时,告诉他如果没有保护好眼睛,就会陷入黑暗,以后不但生活不方便,而且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在知晓了后果后,宝宝就能够有意识地避免眼外伤的发生了。
其次,家长在为宝宝选择玩具时,要考虑到玩具与宝宝的年龄及其适应性是否相匹配。许多玩具若没有得到正确使用,极易出现危险事件。尤其是对于一些投掷类的玩具,更要谨慎选择。
最后,要指导宝宝正确使用危险物品,比如铅笔、剪刀以及筷子等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又必不可少的东西。
预防儿童意外伤害
如何有效预防意外伤害?
来自全国死亡监测网的资料显示,意外伤害是我国0~14 岁儿童的第一死因。全国每年有超过20万的0~14岁的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快速增加,而且致伤残人数远远大于死亡人数。 深圳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宋萍介绍,意外伤害是突然发生的事件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主要包括车祸、跌落、烧烫伤、中毒、溺水、异物吞噬、切割伤、动物叮咬等。宋萍表示,儿童意外伤害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无法预料、不可避免的,但家长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90%的意外伤害是可以预防的。
防窒息 别给小孩玩塑料袋
家长应避免将过小的物品给小儿,教育孩子不要随意玩弄塑料袋,尤其不要让孩子头戴塑料袋玩耍。
吞入异物 切勿喂水和食物
常见的异物主要有硬币、纽扣等,有些儿童用的劣质塑料勺由于质地比较脆,很容易被咬断或者边缘变得锋利,而且这些碎片容易被吞咽下去,对咽喉、食道都有所伤害。因此家长要收好小物件,特别是尖锐的物品,应该选用质量过硬的餐具。在吃东西时家长切莫训斥、打骂孩子。如果发现孩子吞食了异物,不要试图通过喂水和食物帮助孩子排便,必须送到医院去,而且在途中要尽量让孩子保持安静。
防溺水 别让孩子单独靠近水源
不能将孩子单独留在浴盆、水盆、水池中或湖泊、溪流附近。孩子游泳,一定要有成人陪同。
若遇到溺水事件,将溺水者救上岸后,一看反应,若无反应需立即呼救,请人拨打120,二看呼吸、摸脉搏,若无呼吸、脉搏,即刻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即采用传统的A-B-C心肺复苏急救顺序。持续心肺复苏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儿童意外伤害研究报告
一、儿童意外伤害概况
根据案例具体情况,我们将儿童意外伤害分为10类:水的伤害、火的伤害、电的伤害、动物伤害、食物药物伤害、危险品伤害、危险行为伤害、道路交通伤害、公共场所及其设施伤害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伤害。通过对10类伤害中每个案例内容的细致分析,我们对案例反映的伤害结果、受害儿童年龄、性别、每种伤害类型的特点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总结出了儿童意外伤害概况以及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本部分是对概况的介绍,将在第二部分介绍预防建议。
第一,伤害结果。报告统计的儿童伤害总人数为907人,其中死亡485人,占总数的53.5%。其中水的伤害、道路交通伤害、危险行为伤害是造成儿童死亡人数最多的3类伤害,死亡人数占该类伤害受害人数比例分别达到75.8%、57.8%、55.8%。
另外,媒体每报道一个造成死亡的意外伤害案例,就有数倍没有被报道的非死亡案例。《世界儿童伤害预防报告》将这种情形比喻为金字塔:死亡是最小的在顶部的部分,住院伤害居于中部,非住院伤害作为最大的群组在金字塔最底部。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死亡案例都得到了报道。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儿童意外伤害的实际受害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比我们统计的数量要多得多。
第二,伤害与年龄。儿童意外伤害受害人数随年龄的变化有所增加和减少。0~3岁受害人数随年龄的增加迅速增加,从1岁以下受伤害人数的33人增加到3岁的104人,增长了2.2倍;3岁以后受害人数逐渐递减,直到17岁受到意外伤害的儿童人数减少到只有8人。
如何防范宝宝在幼儿园受到意外伤害
专家告诉父母,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加强宝宝与同伴交往的技巧
不少孩子一旦脱离成人的怀抱,会显得手足无措、郁郁寡欢,对新问题和新情境缺乏应变能力,在同伴面前变得紧张、拘谨。
2.有时打闹是孩子特有的表达方式
孩子年龄小,交往表达的方式和大人不一样。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比较稚嫩,他们往往用动作来表达对同伴的喜欢,而对方孩子可能不理解或不喜欢这种特别的方式,误认是别人欺负自己了。
3、父母的过分关注造成孩子心理的不适
即使孩子天天回家告状,爸爸妈妈也不应过分焦虑。你的情绪是导致孩子越来越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从父母的话语、神态、动作中感觉到了不安,心理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形中会产生压力,久而久之变得更害怕与同伴交往了。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地帮他建立自信。你不妨这样做——
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大胆与同伴交往
多创造让孩子在家里表演的机会,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将孩子表演的过程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给孩子自己欣赏。过些日子后,鼓励他在家庭聚会中当着亲朋好友的面表演;如果他怯场,可以让大家观看孩子表演的录像。也可以让孩子邀请要好的同伴一起到家里举办“礼物分享”派对,请每个小伙伴准备一份小礼物,在欢快的气氛中互相交换礼物。孩子在送给别人礼物的同时,也得到了其他孩子的礼物,这种惊喜可以帮助他走出正常社交的第一步。让孩子轮流表演唱歌、舞蹈或朗诵,最好是他有兴趣或擅长的,鼓励他和同伴分享家里的食物和图书等等。孩子会从同伴的微笑、家人的赞许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关注孩子内心的需求,引导孩子合理宣泄情绪
如果孩子比较内向胆小,不愿意向亲人或伙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妨利用他的兴趣爱好,鼓励他大胆表达。例如:有的孩子很喜欢卡通人物,不妨给他与卡通人物独处的时间,鼓励他将想说的心里话通过录音机或MP3传递给卡通人物。等孩子不在家时,再仔细收听他与卡通人物的对白,并模仿卡通人物的声音录下帮孩子解决问题的录音。几次以后,孩子会从中学到不少好方法,试着与同伴交往。
让孩子在幼儿园充分表现,增强自信心
当孩子的心理建设初步完成后,可以及时与幼儿园老师进行沟通,请老师给孩子在班级里表现的机会。当然,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过程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家长要有耐心。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孩子出现何种状况,都不要打击他的自尊心,鼓励和支持是这类孩子最需要的。孩子碰到交往中的小难题,你不妨换个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在一起游戏,鼓励他在交往中学会交往。
如何防范幼儿园意外伤害
幼儿园意外伤害的源头,一般来自于活动场地、设施不安全因素,也有来自教师工作期间疏于职守及来自孩子自身的动作发展差,无安全意识等。前两项是外因是条件,这里谈谈作为内因的根本,如何让孩子从自身出发,加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及如何提高孩子身体素质。这才是防范幼儿园意外伤害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