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夏季游泳溺水怎么办

夏季游泳溺水怎么办

一、如何防溺水 。

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二、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三、对于溺水者,除了积极自救外,还要积极进行陆上抢救:

1、若溺者口鼻中有淤泥、杂草和呕吐物,首先应清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

2、溺者若已喝了大量的水,救护者可一腿跪着,另一腿屈膝,将溺者腹部放在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着溺者的头,将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在背部,使水排出;

四、怎样救助溺水患者?

1、清除口鼻里的堵塞物。

使溺水者头朝下,用手指清除其口中杂物,再用手掌迅速连续击打其肩后背部,让其呼吸道畅通,并确保舌头不会向后堵住呼吸通道。

2、打通呼吸道后,要立刻倾出呼吸道积水。

抢救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将溺水者俯卧于屈起的大腿上,使其头足下垂;然后颤动大腿或压溺水者背部,使呼吸道内积水倾出;或者让溺水者俯卧于抢救者肩部,使其头足下垂,当抢救者来回跑动时就可倾出其呼吸道内积水,注意千万不能让溺水者头朝上抱着。

3、倾水的时间不宜长,有水吐出后马上做人工呼吸将溺水者仰面躺在地上,使其头部后仰,用一只手捏住其鼻孔,嘴对嘴轻缓吹气,注意溺水者胸部有没有隆起和回落,如果有,说明呼吸道畅通。尽可能快做六次呼吸,然后每分钟十二次,直到其恢复正常呼吸。

4、胸外心脏按摩,如果患者心跳、呼吸全部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将病人仰卧在地上,按压者左手掌置于患者胸骨下 1/3处。右手掌压在左手背面,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2-3厘米。然后放松,频率为每分钟60-70次。应注意掌握好压力,防止用力过重致肋骨骨折、心包积液肝脏破裂等。对于儿童可用一只手按压。若能触到颈动脉搏动,说明心脏按压有效。

若是溺者已昏迷,呼吸很弱或停止呼吸,做完上述处理外,要进行人工呼吸。可使溺者仰卧,救护者在身旁用一手捏住溺者的鼻子,另一手托着他的下颚,吸一口气,然后用嘴对着溺者的嘴将气吹入。吹完一口气后,离开溺者的嘴,同时松开捏鼻子的手,并用手压一下溺者的胸部,帮助他呼气。如此有规律地反复进行,每分钟约做14—20次,开始时可稍慢,以后可适当加快。

夏季游泳溺水了怎么办 如何救治溺水人员

1.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2.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夏季游泳溺水了怎么办 岸上急救溺水者

1.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时间1分钟左右)但不要因为呛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

4.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去医院。


夏季游泳如何预防溺水

1、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3、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4、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5、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6、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7、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的急剧下降,会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8、在天然水域游泳时,切忌贸然下水。凡水域周围和水下情况复杂的都不宜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9、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荫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10、月经期间游泳,病菌易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宝宝夏季游泳安全指南

夏天将至,天气越来越热,游泳的吸引力也逐渐超越了跑步。然而,相比于跑道,泳池或是公开水域,却暗藏了很多危险。

近日,社交网络上的一篇题为《小男孩游泳回来一周之后离奇死亡,“干性溺死”这现象,家长们不能掉以轻心》的文章,吓坏了不少家长以及那些跃跃欲试跳入泳池的孩子们。

在文章中,一位4岁的美国小男孩因为在戏水过程中误吸了水,几天后就上吐下泻,并且肩膀痛,最终不幸离世,而在救治得出的结论是,这也为小朋友死于“干性溺死”。

在网络百科中,确实有不少关于“干性溺死”也叫作“二次溺水”的科学解释,然而专业医生从医学角度上来看,误吸水或水中杂物进入气道,的确会导致剧烈呛咳,甚至喉痉挛,严重时可发生负压性肺水肿或呼吸停止,但这种情况多在呛水后立即发生,不可能断断续续拖一个星期。

事实上,相比于“干性溺死”,儿童在泳池和开放水域的溺水更值得关注和重视。夏天来了,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游泳和戏水,是一门大学问。

溺水,第一大死因

在分析儿童正确游泳戏水的注意事项之前,有这样一系列关于儿童游泳溺水的数字,值得我们记住。

据《齐鲁晚报》报道,全球儿童安全网络发布了“中国儿童意外溺水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每年近5万因意外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溺水身亡的儿童数量占到了60%之多。如此换算,每年溺水儿童高达3万人。

除此之外,数据报告中显示,在中国1至1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同样是溺水。其中,4岁以下的幼童因为溺水死亡的数量占所有死亡原因的52%;而5至9岁的儿童因溺水死亡则占到了23%。

何时学游泳最合适?

关于儿童游泳,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们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游泳最合适。

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国家一级运动员、中级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易梦觉就给出了他的专业看法——一般的游泳培训机构都会规定最小的学员应该从6岁开始学游泳,因为这个年纪,在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反应速度等方面都比较符合学习的要求。

然而,在易梦觉教练看来,“学习游泳”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在乎泳姿的戏水,而另一种则是正正规规地学习游泳。

“其实小朋友从出生开始就可以‘玩水’了,洗澡就算是一种玩水,在大一些的澡盆里,水温保持在32℃到36℃之间,泡上10到15分钟,这也是一个熟悉水性的过程。然后,等到长大了一些,再进入泳池游泳,这是比较好的过程。”

张长存教授是中国的第一代游泳冠军培育者,曾制定了《国家游泳训练大纲》,他也曾多次提出,“婴幼儿从小就应该学习游泳。学习游泳最重要的是,从小让孩子熟悉水性,和水建立信任和亲近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同样提倡“从婴幼儿开始培养水性”的欧美国家,学习如何自救以及强化自救能力,是婴幼儿游泳训练的第一课。

儿童游泳注意的4大事项

不管是在泳池还是公开水域,儿童游泳都需要家长或者专业的救护人员在周围陪伴。但即便如此,危险还是依然存在,所以在下水前,孩子们自身也要学会如何去保护自己。

1.游泳前务必检查身体

孩子在游泳前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患有某些疾病或发烧的孩子不要游泳。而例如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及各种传染病的孩子也不应该游泳。

2.准备活动必须做足

游泳时,人体要经历一个从静止到运动和适应水温的过程,如不做准备活动,可出现头昏、心慌、恶心、抽筋等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游泳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例如一些动态拉伸,把全身肌肉、关节活动开,使呼吸和血液循环加快,以适应下水后游泳的需要。

下水前先用适度冷水撩洒一下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面部、胸腹部、背部及四肢,使身体适应水的温度,避免下水后意外事故的发生。

3.不要到水情不明场所游泳

在水库或海边游泳,一定要先了解水情。哪里水深或浅?哪里流速快或慢?哪里有水草?哪里有漩涡?不要到深水区和急流区游泳。不要在不明水情的高处跳水,以免发生脑外伤等事故,造成水中昏迷以致淹溺。

4.游泳时遇到水草、漩涡要正确处理

游泳时,遇到水草不要继续向前游,应以仰泳的姿势从原路返回,以避免水草绕住肢体。万一被水草缠住了,不要惊慌,不要乱蹬,以免水草越缠越紧,可仰躺在水面上,一手划水,一手解开缠在身上的水草。

遇到漩涡时,应立即吸口气潜入水中,然后用力向外冲出,待游出涡心后再浮出水面,并迅速离开漩涡地区。

儿童溺水,应该如何施救

其实,提醒孩子和家长在游泳时注意那4大事项,共同的目的就是一个,防止儿童游泳时出现溺水的状况。

那么,如果真的出现了溺水,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成都市第二人名医院急诊科主任李和莅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就强调,正确科学的紧急处理,是挽回溺水儿童生命的第一步。

首先,应该迅速脱水上岸。

由于儿童在水中溺死的过程很短,所以应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从河里或塘里救上岸。若儿童是溺入深水中,抢救者宜从背部将儿童的头托起或拉住他的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随后,从水中救出溺水者后,应使其头部低于身体,以防呛水。

倾倒呼吸道积水,应将小儿俯卧救护人员肩上,头向下垂,使水自然流出;也可放在斜坡地面上倒立控水,然后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及杂草污泥,其目的是恢复呼吸道通畅。

紧接着,施救者应该促进呼吸,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即用口对准小儿口吹气,为防止漏气须捏住鼻子,使小儿的胸廓扩张,然后松开手,使肺里的气体自然呼出。如此反复多次,每分钟大约做20次左右。

如果溺水儿心跳、呼吸均已停止,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对小儿进行胸部按压时,非专业和专业急救者均可采用成人胸部按压的方法,即单手或双手掌跟按压胸骨下1/2处(约为乳头连线中点)。

注意不要按压剑突或肋骨,应根据患儿和急救者体型采用单手或双手按压法,但无论采用何种胸部按压方法均应使按压幅度达到胸廓厚度的1/3~1/2。

必须记住的是,心脏按摩每分钟100次。直到恢复心跳、呼吸后送往医院继续抢救治疗。

当然,所谓的“二次溺水”确实存在,李和莅主任就强调,夏季的确有少数溺水儿救护数日后突然死亡,这多半是溺水后合并肺炎、肺水肿等并发症,未引起足够重视所致。

什么是溺水啊?

溺水是指大量水液被吸入肺内,引起人体缺氧窒息的危急病症。

多发生在夏季,游泳场所、海边、江河、湖泊、池塘等处。溺水者面色青紫肿胀,眼球结膜充血,口鼻内充满泡沫、泥沙等杂物。

部分溺水者可因大量喝水入胃、出现上腹部膨胀。多数溺水者四肢发凉,意识丧失,重者心跳、呼吸停止。

冬天游泳对身体有什么伤害 什么季节学游泳比较好

建议夏季游泳比较好。

一般从养生来说四季都适合游泳,春秋皮肤干燥,游泳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达到养生效果;夏季炎热,温度高,游泳能达到降温作用,并且保持身体健康;冬季游泳馆游泳可以使你在温暖的水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帮助身心发展,所以游泳是一项对身体有益无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最佳养身运动。


孩子溺水,其实不会挣扎喊叫!孩子溺水急救方法 玩水,先要排除安全隐患

任何高发安全事件,家长一定要做好预防,尤其是溺水这种夏季高发事故,更不能掉以轻心。

孩子玩水的年龄没有特别限制,但成年人要全程陪同,看紧孩子,孩子自己也要戴腋下圈或穿救生衣。

如果是要学游泳,一般是建议孩子到了5岁以上再学。当然,孩子是否适合学习游泳要综合考量,家长要谨慎考虑。


夏季游泳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为了避暑,都会选择游泳来锻炼身体。虽然游泳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而且还具有降暑、减肥等诸多好处,但是在游泳的时候,要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以防发生不测。

夏季游泳注意事项

1、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3、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4、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5、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6、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7、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的急剧下降,会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8、在天然水域游泳时,切忌贸然下水。凡水域周围和水下情况复杂的都不宜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9、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荫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10、月经期间游泳,病菌易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游泳时腿抽筋怎么办

游泳时腿抽筋怎么办?夏天来临了,大家都喜欢下水游泳,以求清凉舒爽,但因为防护措施不当或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一些人在享受清凉的同时,却在不经意间为自己的安全埋下隐患,有的甚至发生溺水悲剧。近日来,溺水事故频发,上周四晚11时多,年仅28岁的郗先生就因为在开门水库游泳,不幸丧生水底。这些活生生的案例,给大家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大家对溺水事故频发的热议。今天小编就带你去了解下游泳时候腿部抽筋怎么办?(

游泳中有时会发生抽筋.抽筋,就是肌肉强直性的收缩. 往往因过度疲劳, 游泳过久或突然受冷水刺激造成。当发生抽筋时,应立即上岸擦干身体. 如果在深水处或腿部抽筋剧烈. 无法游回岸上, 此时应沉着镇静、 呼人援救, 或自己漂浮在水面上,控制抽筋部位,往往经过休息抽筋肌肉自行缓解, 泳者上岸休息.

抽筋的处理方法,通常根据产生的部位,分别进行处理。

手指抽筋: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张开后,又迅速握拳,如此反复数次,

手掌抽筋:用另一手掌将抽筋手掌用力压向背侧并作振颤动作。

手臂独筋:将手握成拳头并尽量曲肘, 然后再用力伸开如此反复数次。

小腿或脚趾抽筋: 用抽筋小腿对侧的手, 握住抽筋腿的脚趾, 用力向上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小腿的膝盖上, 帮助小腿伸直.

大腿抽筋: 射曲抽筋的大腿与身体成直角并弯曲膝关节,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 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做振颤动作, 随即向前伸直.

腹直肌抽筋: 腹直肌抽筋即腹部(胃部)处抽筋, 弯曲下肢靠近腹部, 用手抱膝, 随即向前伸直.

总结:游泳时腿抽筋怎么办?“旱鸭子”,不太敢下水,出去游泳,“旱鸭子”还是少下水为妙。不过我认为不管自己会不会游泳,都不要太逞强,特别在水库里游泳,不能游太远,水库的水很冷,很容易抽筋。

关于游泳安全的标语

关于游泳安全的标语(一)

1 请各儿童监护人看管好自己的小孩。

2 场内不得追逐打闹,否则后果自负。

3 严禁在池内跳水、潜水、嬉戏打闹。

4 贵重物品请自行保管,否则后果自负。

5 物品只供存放,不作保管。

6 小心池壁,请勿碰撞。

7 地面湿滑,注意安全。

8 身高1米3以下的儿童不得到大游泳池游泳,初学者不得到深水区游泳。

9 请当面点清泳票,泳牌和现金,离场后概不负责。

10 雷雨天气,暂停开放。

11 地下室电房重地,危险!请勿靠近!

12 浅水区1.1米←→深水区1.6米

13 设备已坏,请注意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关于游泳安全的标语(二)

1、爱惜生命,请勿戏水。

2、安全第一,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从我做起。

3、安全第一位,不要让水带走你的生命。

4、安全健康游泳,畅享戏水快乐。

5、安全使用游泳池,照顾儿童勿忽视。

6、安全是生命的基础,安全是欢乐的阶梯。

7、安全小事不管,溺水丧生不远。

8、安全游泳,预防为主。

9、安全驻心间,健康永相伴。

10、不明水域,请不要下水游泳。

11、不为一丝清凉,丢了一生性命。

12、常伴儿童左与右,泳池畅泳乐无忧。

13、常在水边走,安全记心头。

14、池水无情人有行,请三思而后行。

15、此处发生溺水500起,至今未看溺水者上岸。

16、大人时刻顾孩童,泳池嬉水乐无穷。

17、大手牵小手,安全去游泳。

18、儿童使用游泳池,成人时刻要注意。

19、儿童戏水泳池乐,成人照顾伴在旁。

20、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1、高高兴兴游泳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22、关爱生命旅程,预防溺水,注意交通安全。

23、孩童泳池乐游游,成人伴实免忧愁。

24、孩子的贪玩,父母的伤痛。

25、河水湍急,小心溺水。

26、湖边之行,慎于足下。

27、湖水因为美丽,让人忘了危险。

28、加强安全教育,建设平安校园。

29、加强领导,切实落实预防溺水安全措施。

30、江河水下藏杀机,玩水游泳须注意。

关于游泳安全的标语(三)

1、畅游不忘安全,健身自当努力。

2、畅游无阻,游出健康好身体。

3、畅游无阻,游出快乐好心情。

4、畅游一夏,健康每天。

5、畅游一夏,清凉一夏。

6、从这里游向大海,从此刻积累健康。

7、滴滴山泉水,尽享健康游。

8、多游多健康,常来常欢乐。

9、健康从这里积蓄,游泳从现在开始。

10、健康生活游过来,美好人生泳(永)多彩。

11、就是这个感觉,一个机灵的邂逅。

12、开心游一游,健康多又多。

13、来绿道泳馆,享惬意人生。

14、来绿道游泳,放松享健康。

15、绿道,全家的选择。

16、绿道全民游泳馆,绿色休闲好泳馆。

17、绿道泳馆好,健康真需要。

18、绿水泳戏,道别一夏。

19、绿野无处寻,仙尊在绿道。

20、劈水斩绿,精彩人间。

21、亲情游,游出全家健康。

22、清凉水世界,自在泳向前。

23、清凉一下,健康一夏。

24、清凉一夏,就在绿道。

25、清凉一夏,绿道泳馆等你来。

26、全面健康,乐享游泳。

27、如鱼得水,享受惬意生活。

28、身边海滩,游出健康。

29、生命源于碧水,生命在于运动。

30、暑热怕什么?游泳凉一夏。

相关推荐

哪些疾病人群不宜游泳运动

夏季正是游泳的好季节。但为了自己和他人身体健康,有些人不宜参加游泳。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和精神失常的人,下水容易突然晕倒或失去知觉。患有癫痫病的易抽搐的人不宜游泳,以防因突然发病而失去游泳技能发生危险。患有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红眼病、性病、体癣等传染性皮肤病患者,不可参加游泳,以防止传染病传播。耳聋者不宜参加游泳,因耳聋者中耳内调节平衡的器官也会受到损伤,从而削弱了身体平衡能力,常因失去平衡

幼儿游泳真的好吗?

案例:两个月宝宝学游泳溺亡 2013年4月22日下午,黄浦区一名不足两个月大的男婴在家中浴缸套充气脖圈游泳时,母亲有事离开,套在婴儿颈上的脖圈不知何故松开,等母亲回来时,婴儿已经溺水。虽经医院抢救至今仍未脱离生命危险。家长观点:贵点咱不怕孩子喜欢就好 帆帆再过2天就满周岁了。出生还不到一个月,妈妈魏梅就带着他到妇婴保健院开的游泳馆内游过水。魏梅说,头一次游泳,帆帆还不适应,哭了一会,但是大人一哄很

蛙泳和自由泳是最好的选择 学习游泳的建议

1.如果可以的话,学习游泳不要速成,一点要打好基础,为以后学习各种泳姿都做足准备,后来居上。而且速成的蛙泳,大多都存在动作问题,往往需要长期的纠正。2.学习游泳一定要注重安全,除了游泳前做好必要准备,最好学习一下如何在溺水时自救,溺水时如何救人,溺水时如何被别人救。

哪些人不适合游泳锻炼

夏季正是游泳的好季节。游泳既可消暑,又可增强体质,磨练意志,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但为了自己和他人身体健康,有些人不宜参加游泳:▲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和精神失常的人,下水容易突然晕倒或失去知觉。▲患有癫痫病的易抽搐的人不宜游泳,以防因突然发病而失去游泳技能发生危险。▲患有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红眼病、性病、体癣等传染性皮肤病患者,不可参加游泳,以防止传染病传播。▲耳聋者不宜参加游泳,因耳聋者中耳内

会游泳的人为什么溺水 游泳溺水自救方法

游泳的时候因呛水,抽筋或体力不支发生溺水时,切勿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并迅速将身体翻转成仰卧或踩水姿势,使口鼻露出水面,保持呼吸畅通。呼吸的时候,应该用口充分吸气,用鼻子缓缓呼气,并且不要将气呼完,以使肺中贮留部分空气,使身体保持较大的浮力。划水的时候,游泳者的两臂应该连续而有节奏的在体侧轻微用力,做较小的划水,压水动作,两脚不停的向下蹬水或打水,以增加身体上浮的反作用力,从而使溺水者身体能浮出水

医建议夏日游泳禁忌

1、空腹游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小编每次在游泳结束之后都会有很强的饥饿感,全身都没什么力气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游泳是一项需要全身都运动的锻炼项目,特别是胳膊和腿的运动量非常大,会消耗人体大部分的热量。如果我们在游泳之前未进食任何东西,就很容易造成血糖降低,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很有可能因为血糖过低而导致昏迷不醒。如果游泳者因为空腹,血糖低,体能消耗大,特别容易在水中出现肌肉颤抖、头晕眼花、虚脱、昏

溺水安全知识有哪些

一、预防溺水的措施:1、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二、溺水时的自救方法: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

什么是干性溺水

溺水分为干性溺水和湿性溺水。所以,溺水死亡可以没有水。关于干性溺死国内网上给的定义和韩国电视上说的不太一致,国内网上说是由于淹溺者突然受到冷水刺激与极度惊慌引起反射性喉痉挛及支气管痉挛导致窒息而死,肺部没有积水。但韩国电视上说‘干性溺水”指的是进入肺部的水量少,当时没有任何生命危险,出水之后几个小时内死亡。一般多发生于游泳初学者,尤其儿童,不知不觉呛了少量水到肺里,初并不影响各项活动,随着时间推迟

大海游泳注意事项是什么

到了海边的时候,先要进行观察,记得,要注意海边的警界线,或者是提示牌,不能超越警界线或者是到提示牌提到的危险区域。确定海边必须有救生人员值班的情况下,再到海边去游玩。如果没有救生人员在的话,则不要轻易下水,以免出现意外。不会游泳的人会借助充气物体来进行悬浮,这是可取的,但也会有意外的发生,那就是当充气圈或者是游泳圈出现漏气的时候,怎么。因此,建议不会游泳的人,即使是用游泳圈去海里玩,也需要有会游

夏季幼儿防溺水小常识

一、发生溺水的常见原因有:1、在水边玩耍,下水摸鱼虾,捡落入水中的物品;2、游泳时抽筋或在水中打闹;3、到井边打水不慎落入井中;4、雨天掉入沟坑;5、暴雨来临时无躲避处所。(特别注意:不要在大树下或在有高压线下面避雨,以防雷击。)二、预防幼儿溺水的措施:1、教育孩子充分认识到溺水的危害性;2、教育孩子不要到水库、河边、池塘、等有水源的地方玩耍戏水;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