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分离怎么办
子宫内膜分离怎么办
(1)一般疗法
子宫内膜分离应卧床休息,宜半卧位,以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及宫腔分泌物的引流;可做下腹部热敷,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并止痛; 要保持大便通畅,以减轻盆腔充血,并有利于毒素排泄。
(2)清除宫腔残留物及其它异物
发生于分娩或流产后的子宫内膜炎,如疑有胎盘组织残留,应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立即予以清除,但以轻轻清除突出宫腔残留物为宜,尽量不要刮宫,待抗生素达到一定剂量、炎症得以控制时,方可行刮宫术,以防炎症扩散。
(3)扩宫引流及雌激素治疗
对于慢性子宫内膜炎以及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可用扩张宫颈口的方法配合治疗,以利于宫腔分泌物的引流,并祛除诱因。老年患者还可应用少量雌激素。
(4)手术治疗
本法适合于因粘膜下肌瘤或息肉而致的慢性子宫内膜炎,此时单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因此可考虑手术切除。
流产后不孕的原因
流产后导致不孕,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流产次数太多,流产术中或术后产生并发症,给身体留下病根,从而导致流产后不孕。具体原因如下:
1、子宫内膜炎、间质多炎性细胞不但可以杀害精子,而且也会造成血管及内膜分泌欠佳,永久性闭经。易造成未来不孕与流产。
2、宫颈内口或宫腔粘连:由于子宫内膜损伤后并发感染所致。宫颈内口粘连,月经血不能外流,积在宫腔内,或通过输卵管流向盆腔而引起腹痛,以后可继发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粘连程度轻可使月经减少,如果严重粘连可造成闭经。
3、输卵管炎症阻塞:有较重的宫颈炎或手术时消毒不严格,会将细菌带入宫腔引起感染,从而引发输卵管炎进而造成输卵管阻塞。
4、造成盆腔炎导致盆腔粘连,导致女性不孕的发生。
5、子宫内膜功能层受损:是由于吸宫或刮宫过度所致。如果内膜功能层部分受损,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减少;若内膜功能层全部受损,则造成闭经,但无官腔粘连症状。
6、过度吸宫、刮宫会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被吸净或刮掉,使子宫内膜不能再生,造成长期闭经。
7、术后不洁性交或护理不善造成上行感染,造成附件卵巢周围粘连,或输卵管远端与周围肠管及大网膜粘连造成积液等,使精子无法进入输卵管壶腹部正常受精,造成不孕。
8、流产后的心理冲击,破坏了女性的正常心理平衡。例如性冷漠、性恐惧等。
流产后不孕怎么办?
可选择做输卵管通畅度治疗,可做输卵管通气、通液、理疗等。或是宫腔粘连治疗,一般是用探针、小刮匙来分离粘连。由于粘连清晰可见,不仅可看到粘连范围,并可判别粘连的性质,所以分离彻底,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
来月经有异味怎么办 放松心情
经血是子宫内膜和血液以及子宫内膜分泌物的混合物,所以会散发出与普通的血液不同的独特味道。这些现象都并不表示有疾病,无需产生不必要的紧张担心。
子宫内膜分离激素治疗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1982年Meldtum及Lemay报道,应用LHRHa治疗内异症获得良好效果。LHRH对垂体有双相作用。LHRH大量持续应用,使垂体细胞呈降调反应,即垂体细胞受体被激素占满无法合成释放FSH、LH、而起反调节作用。副反应为潮热、阴道干燥、头痛、阴道少量流血等。
2.内美通(Nemestran):即3烯高诺酮(R2323),为19去甲睾丸酮衍生物,具有较高抗孕激素活性及中度抗雌激素作用,抑制FSH及LH分泌、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异位内膜萎缩、吸收。
3.达那唑:是一种合成甾体17α-乙炔睾丸酮的衍生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下丘脑GnRH产生,从而使FSH、LH合成及释放减少,导致卵巢功能受抑制。亦可直接抑制卵巢甾体激素的合成或竞争性与雌孕激素受体结合,从而导致异位内膜萎缩,不排卵及闭经。丹那唑还有轻度雄激素作用,产生毛发增多,声音变低沉,乳房变小及痤疮出现等男性化表现。丹那唑另一常见副作用是水分潴留及体重增加。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应用。丹那唑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并可能对肝细胞产生一定损害,故患有肝疾患的妇女禁用。
常用剂量为400mg/d,为2~4次口服,从月经开始服用,一般在1个月左右症状即有所减轻。如无效,可加至600~800mg/d,取得效果后再逐渐减至400mg/d。疗程一般为6个月,90~100%均取得闭经的效果。
丹那唑对盆腔腹膜的内异症疗效较好,对大于1cm直径卵巢异位肿块疗效较差。
4.三苯氧胺(Tamoxifen,TMX):为双苯乙烯衍生物。剂量为10mg×2/d,月经第五天开始,20天为1疗程。
5.合成孕激素:可用炔异诺酮、炔诺酮或甲孕酮(安宫黄体酮)等作周期性治疗,使异位内膜退化。从月经周期第六天开始至第二十五天,每日口服上述一种药物5~10mg。疗程视治疗效果而定,此法可抑制排卵。因此,对希望生育者,可从月经周期第十六天开始到第二十五天,每日应用炔异诺酮或炔诺酮10mg。这样既可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又不致于影响排卵。部分病例在治疗期有较重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痛发胀、子宫绞痛、乳房疼痛以及由于水分潴留及食欲改善而体重过度增加等,给予镇静剂、止吐剂、利尿药及低盐饮食可以减轻。
睾丸素:对本症也有一定疗效。应用剂量应随病人之耐受量而定。最好开始剂量为10mg,每日2次,于月经周期后2周开始口服。这种剂量很少影响月经周期及发生男性化副作用。但要达到止痛目的常需持续服用几个周期。此后可减低剂量再维持治疗一个时期后,停药观察。如能妊娠,则本病即能治愈。
6.外敷法:血瘀的形成多由肝郁气滞、脾虚气弱或肝肾两亏所致,亦可由外邪寒、湿、火三气或凝滞引起。中医古方桂苓宫膜贴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传统黑膏药,针对淤血导致痛经的病理,可疏肝活血、祛瘀止痛,以生姜擦拭皮肤后,一贴敷于神阙穴(肚脐)、一贴敷于后腰命门穴。
子宫内膜的介绍
子宫内膜(endometrium,uterine endome- trium)是指构成哺乳类子宫内壁的一层。对雌激素和孕激素都起反应,因此可随着性周期(发情周期、月经周期)发生显著的变化。
子宫内膜分为致密层、海绵层和基底层3层。内膜表面2/3为致密层和海绵层统称功能层,受卵巢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变化而脱落。基底层为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不受卵巢性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关于子宫内膜厚度的知识
子宫内膜分为致密层、海绵层和基底层3层,内膜表面2/3为致密层和海绵层统称功能层,受卵巢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变化而脱落。基底层为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不受卵巢性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子宫内膜在不同时期,厚度也是有所不同的:1增生期子宫内膜约9-10mm;2分泌期,子宫内膜的厚度约为5~6mm;3月经期:子宫内膜厚度可以达到8-10mm。
子宫内膜的厚度是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的,月经周期第5天起子宫内膜处于增生期,内膜不断增厚至月经第14天,可增厚至3-4mm;月经后半周期,内膜处于分泌期,但仍继续增厚,至月经来潮前内膜厚可达10mm。
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子宫内膜厚度为8-12毫米,最低不能低于6毫米。一般来讲,在刚刚怀孕后子宫内膜厚度在10mm左右。
宫腔内有异常回声必须做清宫手术么
一般医疗超声辅助检查时是通过超声波的回声显影来探查人体内部结构的手段,宫腔回声即指女性子宫的超声波回声。
子宫疾病是妇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多为月经淋漓不尽、经期延长或者不规则阴道出血。因为子宫内膜息肉体积较小。经腹部超声难以发现,经过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率,但是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癌仍然不易鉴别。
目前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是宫腔内病变诊断的首选方法,但子宫腔通常处于闭合状态,有些宫内病变即使经阴道超声也难以辨认其确切病变类型。近年来,宫腔超声造影术开始应用于临床。宫腔超声造影术是指将造影剂通过导管注入子宫腔,使宫腔扩张、内膜分离,
应用超声更好地评价宫腔内病变。
正子宫内膜因素是辅助生殖技术(ART)胚胎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行ART前,常规于晚卵泡期采用阴道B超观察子宫内膜情况。正常情况下,晚卵泡期内膜表现为三线征(A型内膜),然而部分患者却表现出分泌期才能出现的均质内膜(C型内膜),甚至强回声团,可能影响内膜容受性和胚胎着床。本文对晚卵泡期子宫内膜B
子宫内膜因素是辅助生殖技术(ART)胚胎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行ART前,常规于晚卵泡期采用阴道B超观察子宫内膜情况。正常情况下,晚卵泡期内膜表现为三线征(A型内膜),然而部分患者却表现出分泌期才能出现的均质内膜(C型内膜),甚至强回声团,可能影响内膜容受性和胚胎
子宫内膜分离异位的治疗
1、卵巢型内异症(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治疗
卵巢内异症是内异症的最常见部位,占内异症的17% ~44%,临床难以与其他肿瘤相鉴别,且药物治疗难以有效缩小囊肿体积,故以手术治疗为主。腹腔镜手术因其微创、术后粘连少而成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首选术式。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囊肿剥出术、囊肿剔除术、囊肿穿刺辅以囊壁烧灼术,其中囊肿剥除术可较彻底清除病灶,术后复发少,妊娠率明显高于囊肿剔除术。
2、 腹膜型内异症的治疗
对于腹膜型较浅的病灶可进行烧灼或汽化,对于深部浸润的病灶应切除。且腹腔镜术后恢复快、盆腔粘连概率低,可能比开腹手术更利于提高术后生育力。开腹手术则仅适用于病灶粘连广泛,多发或面积巨大的患者。腹腔镜手术的盆腔视野优于开腹手术,前者可放大4~6倍,能清晰显现子宫直肠陷凹、宫骶韧带(宫骶韧带【译】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起自子宫颈阴道上部后面,向后绕过直肠的两侧,止于骶骨前面)、阔韧带后叶(阔韧带【译】是子宫两侧的双层腹膜皱襞,由子宫前后面的腹膜向盆侧壁延伸而成。)等处的微小病灶。一项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内异症腹腔镜术后5年的复发率仅为19%。Hart等对比内异症术后的平均妊娠率,发现开腹手术的妊
3 、其他部位内异症的治疗
其它部位的内异症主要包括如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凹、阴道直肠隔,直肠内异症及膀胱输尿管内异症,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切除深层的病灶,因为病灶的切除率与疼痛的缓解程度呈正相关, 1992年国际妇科内镜诊治标准中明确规定,切除和(或)修补肠道、膀胱和输尿管是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常规手术程序,对于分布于子宫直肠陷凹、阴道后穹窿等部位的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 DIE)病灶可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手术。因此,在DIE手术中涉及切除和(或)修补肠道、膀胱及输尿管时,腹腔镜手术可能逐渐取代开腹手术。但腹腔镜操作困难,需要熟练的手术技术,开腹手术的病灶切除率最高。许学岚等[3]对8例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手术或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结果因盆腔严重粘连和病灶深,而有3例残留病灶。开腹手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手的触觉功能,感知深处病灶并进行准确分离,在彻底切除深部和大块病灶的同时较好的防止肠管、输尿管、血管等重要结构的损伤。即使出现严重损伤,也可以及时进行修补等补救治疗。
产后子宫恢复的过程
1.子宫体的恢复
胎盘娩出后,子宫会即刻收缩,可以摸到腹部呈球形很硬的子宫体,其高处与肚脐水平同高。之后,子宫体高度每天会降1-2厘米,约在分娩后10-14天,子宫变小降入小盆骨腔内。
2.子宫颈的恢复
生产刚结束后时,因为子宫颈充血水肿,而变得极其柔软,子宫颈壁很薄,7天后才能恢复原状。7-10日后子宫颈内口关闭,直到分娩后大约4周,子宫颈才能恢复正常大小。
3.子宫内膜的恢复
胎盘、胎膜与子宫壁相分离,经由母体排出后,会从子宫内膜的基底层长出新的子宫内膜。分娩后约10天,除了胎盘附着面,其余部分的子宫腔会完全被新生的内膜覆盖。刚生产后,胎盘附着部分的子宫壁面积有手掌那么大,产后约2周,直径缩小到3-4厘米,直到产后6-8周愈合。
快来月经时子宫内膜厚度是多少
一般正常子宫内膜厚度在5-10MM不等,子宫内膜在不同时期,厚度也是有所不同的:1 增生期子宫内膜约9-10mm。2 分泌期,子宫内膜的厚度约为5~6mm。3 月经期:子宫内膜厚度可以达到8-10mm。对于月经前子宫内膜厚度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关于月经前子宫内膜厚度这个问题为您解答如下:子宫内膜分3期:1、增生期:月经周期的第5-14天,内膜有1-2mm增生为3-5mm,内膜表明高低不平。2、分泌期:月经周期的第 15-19天,至分泌晚期子宫内膜增厚成海绵状约厚1.0-1.2cm。3、月经期:月经周期的第1-4天。
月经前子宫内膜厚度
子宫内膜厚度不是固定的,有周期变化。月经周期的15-28天,也就是月经来前半个月,这个时期属于子宫内膜分泌期,和黄体期相对应。如果黄体期没有受精,那么黄体会慢慢衰退,不能继续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子宫内膜会坏死,此时就由黄体期进入月经期。
月经周期15-28天对应子宫内膜由3个分泌阶段,分泌早期、分泌中期以及分泌晚期。分泌早起,是月经的地15-19日;分泌中期是20-23日;分泌晚期是24-28日。每个周期子宫内膜的厚度都会有相应的变化。
如何区分先兆流产和宫外孕
怀孕早期流产的症状明显的是出血,这是因为胚胎组织与这个内膜脱离,拉扯到了子宫内膜,是子宫内膜发生破裂,就会流血。只有知道了流产的症状是什么,才能才能及时发现早期流产,对它采取积极的措施。流产的症状,还有一个就是腹痛,是宫缩似的疼痛,与一般的腹痛不一样。
1、腹痛:
怀孕早期流产症状时腹痛系阵发性宫缩样疼痛,出现阴道流血后,胚胎分离及宫腔内存有的血块刺激子宫收缩,出现阵发性下腹疼痛,特点是阴道流血往往出现在腹痛之前。晚期怀孕早期流产的症状则先有阵发性子宫收缩,然后胎盘剥离,故阴道流血出现在腹痛之后。怀孕早期流产症状时检查子宫大小、宫颈口是否扩张以及是否破膜,根据妊娠周数及怀孕早期流产症状过程不同而异。
2、阴道流血:
阴道流血发生在妊娠12周以内怀孕早期流产症状者,开始时绒毛与蜕膜分离,血窦开放,即开始出血。当胚胎完全分离排出后,由于子宫收缩,出血停止。早期怀孕早期流产的症状均伴有阴道流血;晚期怀孕早期流产症状时,胎盘已形成,怀孕早期流产症状过程与早产相似,胎盘继胎儿娩出后排出,一般出血不多,特点是往往先有腹痛,然后出现阴道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