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前做什么检查 常规检查
HPV疫苗前做什么检查 常规检查
宫颈刮片是目前广泛检查子宫颈癌最为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因为早期的宫颈癌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所以,在注射HPV疫苗前,最好检查一下是否有宫颈炎症或者早期癌变。当然,如果没有性生活经历是不要做这项检查的。
这种检测方法是用特制的小毛刷在宫颈处采集细胞,患者不会有痛苦和损伤。这种方法的准确率是相当高的,尤其是对HPV高危人群中使用。
宫颈筛查是检查什么
筛查方法哪家强?
以前用的宫颈刮片法(巴氏涂片),虽然便宜,但是准确度低已经基本淘汰了。现在主流的筛查方法是TCT和HPV检测。TCT在二线甚至三线城市都已经开展,而HPV检测目前在大城市才能进行。如果您所在的地区确实没有开展,那么做传统的巴氏涂片也是一个选择。
筛查什么时候开始?
<21岁不建议做宫颈癌筛查,因为这个年龄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病率极低,筛查没有太大意义。21岁以后开始筛查。
如何选择筛查方法?
21-29岁的女性只需要做TCT即可,不需要HPV检测,因为这个年龄段HPV感染率很高,但是多为一过性感染。而宫颈癌是需要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才会发生。
30-65岁的女性应该选择TCT+HPV联合检测。不推荐仅仅做HPV检测,但是仅作TCT是可以的(请看下文)
>65岁女性,如果以前的筛查都是正常的,那么不建议继续筛查。
每年都需要筛查吗?
嘻嘻,这是大家甚至很多医生最搞不清的地方。答案是:
所有年龄段都不需要每年筛查
30-65岁如果TCT+HPV正常,可以5年筛查一次(首选)
如果只有做TCT的条件,或者只需要做TCT(如21-29岁年龄段),那么每3年一次即可(次选)
很多亲们都去香港打过宫颈癌疫苗,但是请注意,打过疫苗也要按照上面的方法去筛查喔!
三个手段可远离宫颈癌
有报道称,阳光对人脑部松果腺体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可以激发性欲。有研究显示,妇女在日照充足的8月份感染HPV的几率是较阴冷的冬天的两倍。专家指出,在炎热的夏季,女性朋友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宫颈癌。
防范手段1:HPV检测。HPV通常通过性生活传播,可以通过HPV检查来确定宫颈是否有病毒感染,并随时监测。女性应定期进行HPV和细胞学检测,对及早发现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若HPV阳性、细胞学尚未表现为异常者,最好每年检查一次,这能及时发现女性身体的任何变化,在疾病初期进行治疗并提高治愈率。如HPV和细胞学均无异常,可以三年左右检查产一次。
防范手段2:定期做宫颈涂片检查。育龄女性应每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宫颈涂片也就是Pap Smear,我们常常叫它巴氏涂片。是指从子宫颈部取少量细胞样品,放在玻璃片上,然后在显微镜下研究是否异常。 通过简单的宫颈涂片,医生可以侦测到子宫颈细胞微小的极早期变化。
防范手段3:接种宫颈癌疫苗。目前,全球已有两种预防子宫颈癌疫苗Cervarix 和Gardasil问世,并在全球多个国家应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尚未进入临床)。专家认为,从疫苗效果来看,最适宜接种的人群是尚未发生性行为的年轻女性。此外,具有流产史、性行为发生年龄过早等宫颈癌高风险的女性也有接种的必要。
不久前结束的第25届国际人乳头状瘤病毒学术会议公布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显示,Cervarix疫苗所产生的中和保护抗体和记忆性B细胞水平创下新高。而中和抗体和记忆B细胞在保护女性免受HPV病毒感染,以及避免在之后发展为宫颈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迄今世界上最长的一项临床跟踪观察中显示,接种疫苗后7.3年,Cervarix所诱导的抗体水平仍然可以很高,说明疫苗保护具有长期性。
预防宫颈糜烂存在哪些误区
1、没有性生活所以不需要HPV疫苗
HPV能够通过***在配偶之间传染,同样也能经口和接触传染。2006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一种名为Gardasi的疫苗对四种类型的HPV有预防作用,其中两种通常是与宫颈癌有关,另两种与生殖器疣有关。年龄在13-26岁的女孩和妇女也可以接种疫苗。专家支持这种疫苗应该在妇女有性活动之前的她们年轻时就使用。
2、年龄很大了不再需要巴氏试验
预防宫颈糜烂,我们发现在老年人口患宫颈癌和HIV人数正在增加。妇女可能拥有新的性伴侣,这增加她们患宫颈癌和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告诉你的健康保健师巴氏涂片是需要的,即使你已经到了绝经期、接受过子宫切除术、或者年龄超过65岁。
3、妇科检查用处不大
从感染HPV病毒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自然病程,一般长达5年到10年。因此,女性只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完全有可能及时发现疾病的“苗头”,并将其扼杀在萌芽阶段。目前,早期宫颈癌患者经治疗后,其五年生存率高。预防宫颈糜烂,育龄期女性一定不要忽视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巴氏涂片或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等宫颈细胞学检查,这是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重要方法。
4、我还很年轻不用担心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年龄是48岁。然而并不都是这样的,有人在20多岁就被诊断出。HPV感染和不典型增生的癌前期病变在年轻人里也很常见。
5、接种过HPV疫苗就可以放心使用避孕套
预防宫颈糜烂,这种HPV疫苗将使你不被四种HPV感染,但还有其他类型的这种病毒和性传播疾病,这种疫苗是束手无策的。因此继续使用避孕套防止性传播疾病。
6、不需要巴氏试验检查
当一个妇女到21岁或当她开始有性行为后3年应该接受第一次巴氏试验检查。对于多久接受一次巴氏试验有不同的建议。询问你的医生你该隔多久筛查一次。即使你已经接种了HPV疫苗,你仍然需要有规律的巴氏试验。疫苗针对的是四类HPV而不是所有类型的引起宫颈癌的HPV,因此常规筛查还是很重要的。
宫颈糜烂也会找上准妈妈,对准妈妈的损害更大。轻度准妈妈宫颈糜烂能够密切注意调查,等临产后再进行医治,这样能够安产。可是若是是中度、重度宫颈糜烂的话,那么就要活跃采纳医治办法,但若是只是进行单纯部分医治,必定会影响生育,这样的损害远远大于不医治。
HPV病毒是什么 HPV病毒的12个问题
一
什么叫HPV?
HPV是人乳突状病毒的英文缩写,为小型环状DNA病毒,是性传播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可分为130多个亚型,与人体健康有关的主要是HPV1、2、6、11、16、18、31、33及35型。
二
HPV是怎么传播的?
主要通过性活动传播,包括与感染者肛交、口交,也可通过皮肤密切接触传播。刚开始感染并无症状和体征,症状或体征大多在感染数年后才出现,所以要确定初次感染的时间极为困难。
三
HPV感染常见吗?
对全球细胞学正常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宫颈HPV感染率波动在6.1%~33.5%,平均为10%。我国尚无大规模的HPV流行病学数据,仅有的数据提示,国内部分地区普通人群的HPV感染率在10%~14%,女性感染高峰期在18-28岁。
大多数HPV感染为一过性,80%的感染者在6-8个月内清除,但35岁以上感染者中有10-15%表现为长期感染,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四
HPV感染主要会引起哪些健康问题?
与HPV感染相关的健康问题主要是生殖器疣和宫颈癌。
HPV感染与5.2%的肿瘤相关,其中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始发因素和必要因素,HPV16、18型与70%的宫颈癌有关,16型多见于宫颈鳞癌,HPV18多见于宫颈腺癌。HPV6、11型与90%的生殖器疣有关。
在美国,在开展接种HPV疫苗之前每年因HPV感染引起的男女生殖器疣的发病人数是34-36万,即,约100个有性生活的成人中就有1个因HPV感染引起生殖器疣;每年与HPV感染相关的癌症发病人数女性17600,男性9300。
五
HPV可以引起哪些癌症?
HPV主要可以引起宫颈癌,也可引起其他部位的癌肿,包括外阴、阴道、阴茎或肛门,还可引起咽喉癌。癌症的发生一般在感染HPV数年后发生。引起生殖器疣和引起癌肿的HPV亚型各不相同。
目前尚无法预测HPV感染者是否一定会发生相关的健康问题,但毫无疑问,免疫功能低下者(例如艾滋病患者)更易发生宫颈癌、生殖器疣等健康问题。
六
什么是高危型和低危型HPV?
根据HPV的致癌性,将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
高危型HPV为16、18、31、33、35、39、45、51、52、56、58和59型,长期感染可引起宫颈癌、口腔癌、直肠癌或咽喉癌;低危型HPV为6、11、42、43、44型,感染后可引起肛门皮肤及男性外生殖器 、女性大小阴唇、尿道口、阴道下段的外生性疣类病变和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
七
如何预防HPV感染以及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HPV疫苗接种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HPV感染,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HPV疫苗接种在西方国家较为普及,在我国尚为普及。9~26岁女性接受疫苗接种,全程3剂,第1剂接种后,分别于1月、6月再接种第2剂和第3剂。
每次性生活正确使用乳胶安全套可以降低HPV的感染风险,但安全套并不能覆盖所有感染部位,所以安全套的使用并不保证绝对不感染。
八
如何知道自己有无HPV感染?
对病变组织、粘液或分泌物采用PCR技术进行HPV DNA检测和分型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诊断技术。
其他检查方法有,血清HPV抗体检测、病变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的HPV抗原检测等。
HPV筛查试验仅推荐使用于30岁以上女性的宫颈癌筛查,不推荐使用于30岁以下的女性。男性也不推荐做HPV筛查试验。
九
HPV所致的生殖器疣有哪些表现?
生殖器疣通常出现在阴茎或肛门周围生殖器区域,表现为一个小肿块或肿块,大小不等,可凸起或扁平(扁平疣),或呈花椰菜状(尖锐湿疣)。
疣可自行消失,或保持不变,或外形增大数量增多。医生通过视诊即可做出诊断。疣治疗后可以复发。与疣相关的HPV亚型感染不会引起癌症发生。
十
HPV阳性者如何筛查宫颈癌?
规范的做法是,第一步,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CT或LCT),常与HPV同时检测;第二步,进行阴道镜检查;第三步,对阴道镜检查发现有问题的部位取活检,进行病理学分析。这就是标准的宫颈癌诊断“三阶梯步骤”。
十一
宫颈癌的筛查有年龄要求吗?
宫颈癌筛查应在21岁开始。
21~29岁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 检查;30-65岁每5年进行一次细胞学和HPV联合检查,或每3年一次细胞学检查;65岁以上者若以往正常,可不再检查。
十二
对HPV感染如何治疗?
对病毒本身无特殊治疗,治疗仅针对因HPV感染所致的健康问题。
生殖器疣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治疗。治疗者可选择药物治疗;不治疗者,疣本身可能自行消失、也可能保持不变、也可能在外形或数量上会有增加。
宫颈癌前期应予治疗。在发展为癌之前,女性应常规接受巴氏试验检查并认真随访。预防始终优于治疗。
与HPV感染相关的癌症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HPV疫苗前做什么检查什么 检查HPV阳性还要注射疫苗吗
如果在检查的时候发现感染了HPV病毒,先搞清楚是哪种亚型病毒感染;
如:二价HPV疫苗是可以预防HPV16型和HPV18型,如果同时感染了这两种亚型病毒,那么就没有必要接种二价的HPV疫苗了,因为现阶段疫苗只能起到预防的作用,而没有治疗的作用,即使接种了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如果仅仅感染了一种HPV病毒的亚型,那还是可以接种HPV疫苗的,比如,九价的HPV疫苗可以预防HPV(6、11、16、18、31、33、45、52、58)型病毒,而你仅感染了其中的一种,那么接种这种HPV疫苗的话还是能很好地预防其他类型的HPV病毒引起的感染。
hpv检查是检查什么 hpv检查怎么做
hpv检查通过使用专用器械在阴道处刮取粘液及组织细胞,然后通过检测仪器检查是否存在HPV病毒,如果存在病毒的话又有哪些具体分型。hpv检查目前是一种较常见的宫颈癌筛查项目,一般我们会建议做妇科HPV检查要先做好注意事项,检查的前三天以内不要清洗阴道或使用阴道内药物,24 小时内不要和男性发生性行为,还要避开月经期。
怎么样预防宫颈癌更有效
宫颈癌,现在女性朋友最常见的一种严重性很高的妇科疾病。宫颈癌是每个女性朋友都可能患得的一种疾病,根据女性朋友自身抵抗力的强弱,可分为轻度宫颈癌和重度宫颈癌,如果女性朋友自身抵抗力的强,可以避免病变成癌,为此,我们来说说怎么可以预防宫颈癌?
导致宫颈癌的主要“黑手”是人乳头瘤病毒 (HPV)。宫颈表面的鳞状细胞和宫颈黏液一起发挥保护作用,感染HPV后,大部分女性自身能清除体内的病毒。“但是,有不到10%的女性无法把病毒清除干净,导致病毒的持续性感染。”专家指出,这样,HPV便与宫颈鳞状细胞的DNA整合,使得鳞状细胞发生病变。
HPV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据专家介绍,性行为中,黏膜或多或少会有些微小损伤,只要一方携带HPV病毒,病毒就很容易侵入另一方的生殖道黏膜。因此,有过性经验的女性均有感染的机会。性伴侣越多,感染的概率就越大。有统计指出,80%的女性都曾在一生中感染过HPV。
HPV有近100个亚型,其中有15个与宫颈癌发生有关,高危亚型有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其中又以16、18型最常见。境外接种的疫苗主要针对这两个亚型。
“国外疫苗分为二价和四价两种,前者涵盖了HPV16、18两种亚型,后者涵盖了HPV16、18、6、11四种亚型。”专家解释说,现有疫苗主要根据在国外常见的高危亚型研制,跟国内流行的病毒亚型有所不同。国内常见的高危亚型还有58、31等。如果打了宫颈癌疫苗,遇到其他高危亚型,仍有重复感染的可能。
“第一次”前打疫苗效果最好
到境外接种宫颈癌疫苗并不便宜,需打三针,每针几千元。因此,目前到境外接种疫苗的女性多为高收入人群,其中大多数已处于性活跃期。“一旦有了性经验,就意味着可能已接触过HPV病毒,甚至受到了感染。再打疫苗的话,保护效果就没有那么理想。”专家说,宫颈癌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是在女性有第一次性行为之前,最好能像乙肝疫苗一样,在女性幼小时就进行普种。据了解,国外接种HPV疫苗的人群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即将进入青春期或者正当花季的女孩。
疫苗虽有上述局限,仍不失为降低感染风险的积极预防手段。不过,从防范宫颈癌的角度来看,“熟女”预防宫颈癌,未必要抱定疫苗这一棵“树”。
“感染HPV后,病毒可潜伏在细胞内若干年,一旦机体免疫力降低,潜伏的病毒可恢复活动。”他说,从潜伏感染期到进入HPV相关的肿瘤期,特别是发展成宫颈癌,中间有大约10年左右的时间,还会有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在病理上称“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的警示,足够采取防范措施,保护自己免于陷入癌魔之手。
目前最佳的检查组合方案为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加HPV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相结合,能测出绝大部分高度和低度的病变。三甲医院做这两项检查费用约五百多元,对女性而言,少置办几瓶护肤品或几件衣服就可了解自身健康风险。
做TCT和HPV检查需在妇检时采集标本,用专用的小刷子在宫颈上刷取若干细胞,只消几分钟时间,不痛也没有创伤。检查前也不需要做什么准备,只要避开月经期就可以了。若检测HPV为阴性,可一到两年查一次宫颈细胞学。如果检测HPV为阳性,应三到六个月复查一次TCT。如果两项检查皆为阳性,“升级” 为宫颈癌的风险要高很多,还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
总之,作为女人就应该定期做妇科检查,在检查结果出来后,哪方面有问题就应该及时就医解决,另外,一旦出现不正常阴道出血,应马上进行宫颈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祝女性朋友们幸福健康每一天!
宫颈癌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误解一:感染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形成子宫颈癌必须的条件
这种病毒通过性传播,但大多数感染类型都能通过最新的疫苗来预防。避免hpv感染明显减少了妇女的宫颈癌危险。而且通常持续感染hpv后,子宫颈癌缓慢发展,并以被称为不典型增生的癌前期病变出现,如果在这个阶段被发现,就能更有效地治疗,防止发展成宫颈癌;用巴氏涂片和hpv测试进行筛查都能发现这些癌前期病变。
误解二:我还很年轻,不用担心子宫颈癌。
事实:子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年龄是48岁。然而并不都是这样的,有人在20多岁就被诊断出。hpv感染和不典型增生的癌前期病变在年轻人里也很常见。
误解三:我没有性生活,因此我不需要hpv疫苗
事实:hpv能够通过性交在配偶之间传染,同样也能经口腔和接触传染。2006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一种名为gardasi的疫苗对四种类型的hpv有预防作用,其中两种通常是与宫颈癌有关,另两种与生殖器疣有关。一个疾控中心咨询委员会推荐对年龄在11~13岁的女孩可常规使用gardasil。专家支持这种疫苗应该在妇女有性活动之前接种。
误解四:我已经接种了hpvu曲轴,所以我不需要在性交时使用避孕套
事实:这种hpv疫苗将使你不被四种hpv感染,但对于其他类型的性传播疾病,这种疫苗是束手无策的。因此仍继续使用避孕套。
误解五:我不需要巴氏试验检查
事实:当一个妇女到21岁,或当她开始有性行为后3年,应该接受第一次巴氏试验检查。对于多久接受一次巴氏试验有不同的建议,询问你的医生你该隔多久筛查一次。即使你已经接种了hpv疫苗,你仍然需要有规律的巴氏试验。疫苗针对的是四类hpv而不是所有类型的引起宫颈癌的hpv,因此常规筛查还是很重要的。
误解六:我年龄很大了,不再需要巴氏试验
事实:我们发现老年人患宫颈癌和hiv人数正在增加。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妇产科临床助理教授laurenzuschnick博士说,老年妇女可能拥有新的性伴侣,这增加了她们患宫颈癌和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巴氏涂片是需要的,即使你已经到了绝经期,接受过子宫切除术,或者年龄超过65岁。
误解七:我的医生给我进行了妇科检查,这和巴氏试验是一样的
事实:巴氏试验从子宫颈收集细胞,然后送到实验室测定,而妇科检查,是医生对子宫颈和其他附件的物理检查。这两个对于早期宫颈癌诊断都很重要。
误解八:我的巴氏试验不正常,意味着我一定得了癌症
事实:不一定的,你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可能是hpv检查,阴道镜检查或者有关癌细胞的活组织检查。一个异常的巴氏检查可能表明了一种可以治疗的癌前期病变。相反,一个阴性的巴氏试验不一定说明肯定没有患癌。大约10%的巴氏试验是假阴性结果,意味着这个检查不能鉴别这里的问题。如果你有诸如出血,疼痛的问题,即使你的巴氏试验是正常的也应寻求进一步治疗。
误解九:如果我被诊断为宫颈癌,我只能等死
事实:在宫颈癌幸存者中有92%是早期,晚期宫颈癌的生存机会低一些。由于筛查不够,在发展中国家幸存者更少。常规普查有助于在早期,可治疗的阶段诊断宫颈癌。
误解十:在完成宫颈癌治疗后,在剩余的生命中我将活在担心癌症复发的阴影中
事实:如果宫颈癌复发,最可能是在治疗后2年内,对大多数病人随访5年后发现,复发的危险已经相当低了。
子宫癌的10大认识误区
误区1:宫颈癌无法预防
很多专家认为认为,人们的行为习惯,如多个性伴侣、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大幅增加癌症风险,因此改变这些生活状态、定期体检都能减少发病。
特别是2006年上市的宫颈癌疫苗,更是能为阻断此癌症的发病立下汗马功劳。1月23日,美国癌症协会出台新指南,建议9岁以上的女性都应该接种宫颈癌疫苗,同日,英国政府也发表声明,12岁以上的女性都将列入疫苗接种的计划人群中。
误区2:宫颈糜烂会变成癌
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这样不正确的认识,以为宫颈糜烂会引起子宫癌,因而对宫颈糜烂特别害怕。其实,二者之间,经过医学的研究表面,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首先,糜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烂”,它可以是一种生理现象,育龄期女性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翻,替代宫颈鳞状上皮,呈现出“糜烂”状。另外,女性在青春发育期前和绝经期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低,所以“糜烂”也少见。
误区3:感染HPV就会得子宫癌
首先,子宫癌的发病确然和一种叫作人乳头瘤的病毒(HPV)关系密切。研究表明,持续感染高危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是子宫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因素。但是,凡是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通过性接触而感染HPV病毒。约有8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过这类病毒。
然而,感染了HPV并不一定会患子宫癌,因为每个健康女性体内都有一定的免疫力。研究证实,感染HPV后,大多数女性的免疫系统可以把进入体内的HPV清除。只有少数女性由于无法消灭进入体内的HPV,造成HPV持续感染,才有可能引起子宫癌前病变。
误区4:安全套与子宫癌无关
目前宫颈癌疫苗只对4种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有预防作用,但针对其他引起宫颈癌的诱因,新疫苗依然束手无策,继续使用安全套,能更多地减少宫颈癌。
误区5:妇科检查不重要
很多女性朋友都会忽略妇科检查,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不单单是妇科检查的频率低,我国普通人的常规体检频率也是非常低的,人们没有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这和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有关系的。
但是女性,更需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特别的育龄女性,务必不能忽视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巴氏涂片或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等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发现子宫癌前病变和子宫癌的重要方法。妇科专家建议,防止子宫癌,只有定期检查,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有康复的可能。
误区6:年轻不会患宫颈癌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因此女性21岁或有3年性行为后,就应该接受第一次巴氏涂片检查,多久接受一次则须咨询医生。而且即使接种了疫苗,仍需做巴氏涂片检查。事实上,年龄并不代表什么,即使你已经到了绝经期、接受过子宫切除术、或者年龄超过65岁,巴氏涂片检查都仍然很有必要。
误区7:巴氏涂片检查结果呈阳性就是癌
巴氏涂片检查从子宫颈收集细胞,然后送到实验室测定;而妇科检查,是医生对子宫颈和其他附件的物理检查,并不一样。不过,它们对于早诊断都很重要。此外,如果巴氏涂片检查结果呈阳性,不一定就是得了癌,需要进一步检查,如做人乳头瘤病毒检查、阴道镜检查或者有关癌细胞的活组织检查等,以明确诊断。相反,如果有诸如出血、疼痛的问题,即使巴氏涂片检查结果正常,也应进一步治疗。
误区8:宫颈癌只能等死
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歇期出血都是宫颈癌的信号,其他还有异常排泄物或盆腔局部痛等。早期宫颈癌病人的存活几率都比较大。此外,宫颈癌复发大多是在治疗后2年内,一旦熬过5年,复发危险就很低了。
打宫颈癌疫苗的注意事项
1.接种疫苗之前,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必须先做TCT和HPV检查,在没有异常情况下才可以接种。
2.需要根据相应的年龄段来接种对应的疫苗。比如2价疫苗适合的年龄阶段是在9~25岁,而四价疫苗是适合20~45岁的女性。
3.不要在发热、感冒、感染性疾病急性期等进行注射,以免发生疫苗不良反应时难以鉴别。
4.一般情况下注射完宫颈癌疫苗要及时的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还要每年进行一次宫颈癌的排癌筛查。
HPV疫苗前做什么检查 接种了HPV疫苗还要检查吗
有的朋友认为打了HPV疫苗就不用再去做检查了,其实,接种了HPV疫苗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HPV疫苗不能保持永久的免疫力,期限一般为5年;
当前的HPV疫苗只能预防部分HPV亚型病毒感染,而HPV病毒有100多种亚型,可能还会存在其他亚型病毒的感染;
所以,即使是注射了HPV疫苗,也要定期去做HPV的检测,做到疾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打HPV疫苗前检查 HPV检查结果转阴了可以注射疫苗吗
HPV的检查结果转阴了是可以注射HPV疫苗的。因为即使你曾经感染了某种类型的HPV病毒,你的体内也不会自动产生抗体,治愈后仍然会有感染的可能。所以HPV转阴后及时接种HPV疫苗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防止感染复发。
什么人不适合打宫颈癌疫苗 打宫颈癌疫苗之前要做检查吗
1.没有过性生活的女性在注射疫苗前,一般是不需要做特殊检查的。
2.有过性生活的女性需要做宫颈癌洗标检验(目前比较推荐TCT)和HPV病毒DNA检测。如果检查发现宫颈病变或有HPV病毒感染,建议暂时先不要打宫颈癌疫苗,因为会对疫苗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有宫颈病变,就需要先进行治疗,等病情好转以后再去行宫颈癌疫苗的注射。
如果有HPV感染,比如HPV16和HPV18,可以将注射疫苗计划推迟一年,因为一般情况下病毒在9个月后会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