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是如何来治疗癌症的呢

中医是如何来治疗癌症的呢

中医对肝癌的治疗,如果从中医治疗胁痛、痞块、黄疸、腹水、出血等角度来看,可追溯到汉代张仲景《金匿要略》。近代医家在大量临床实践研究中发展了对肝癌的治疗方法。中医的治疗从配合放疗、化疗、手术和单纯服用中药两方面入手。其特点是症状改善较显著,不良反应小,全身状态保持较好,病情发展较慢,少数病人AFP可下降,肿瘤亦可缩小或带瘤较长期生存。中医治疗原则为辨证施治,其中健脾理气药进一步显示了中医治疗肝癌的优越性。

(1)药物治疗

1)肝气郁结证。

主证:右胁胀痛、坠疼,胸闷不舒,恼怒后加重,饮食减少,肝肿大,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化滞。

方药:逍遥散加味(《和剂局方》)。柴胡12g,当归12g,白芍15g,白术10g,茯苓10g,郁金10g,香附10g,八月札30g,甘草4g,沙苑子15g,青皮10g。

肝痛甚加川楝宇、玄胡索;肝郁化火加丹皮、山栀。

分析:本方以柴胡、郁金、香附、青皮疏肝理气,解郁止痛;当归、白芍、沙苑子柔肝养血;八月札理气活血;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和中,配合而成疏肝理气,和营健脾的方剂。

2)气滞血瘀证。

主证:胁痛如锥刺,痛牵腰背,固定不移,入夜剧痛,纳差,恶心,脘腹胀闷,胁下痞硬,呃逆嗳气,舌苔淡白,质紫暗,舌边尤甚,呈紫斑状,脉弦涩。

治法:破瘀散结,行气解毒。

方药:化瘀汤(《陕西中医》1991,11。484)。丹参、白花蛇舌草、大黄、醋鳖甲各30g,川楝子、当归、莪术、穿山甲、山栀各15g,赤芍、醋香附各20g,蜈蚣5条,郁金10g。

分析:本方以穿山甲、莪术、大黄破瘀散积,川楝子、醋香附理气化滞,白花蛇舌草、山栀清热解毒,丹参、当归养血和营,鳖甲滋阴软坚,郁金理气活血,蜈蚣开达肝气,全方以化瘀理气为主,兼及挟正。

3)肝胆湿热证。

主证:肝区疼痛,发热黄疸,烦躁难眠,口苦、口干,恶心作呕,纳食减少,大便干燥,小便短赤不利,肝大不平,质硬伴腹水,肝功损害,胆红质升高,舌质红或红绛,苔黄腻,脉弦或弦滑数。

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和剂局方》)。龙胆草3g,黄芩9g,栀子10g,木通3g,车前子草9g,当归9g,柴胡9g,生地黄9g,泽泻9g,甘草3g。

胸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加大黄9g、瓜蒌30g;黄疸重加茵陈15g、白毛藤24、郁金12g;口干重加石斛12g、知母10g;腹水重加生薏米24g、绞股蓝20g、猪苓15g。

分析:本方以龙胆草泻肝火,清下焦湿热,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柴胡疏肝,当归活血,地黄凉血养阴。泻中有补,疏中有养,使泻火而不伤阴。再配以木通、车前、泽泻使湿热从小便出,甘草调和诸药,泻火解毒。全方既可泻肝胆实火,又有清利下焦湿热的作用。

4)脾虚湿困证。

主证:腹胀,有时腹泻。肝脏肿大,质硬不平,肝功能轻度损害,下肢浮肿或有腹水。舌质淡,苔薄腻,脉滑或濡。

治法:益气、健脾、化湿。

方药:四君子汤(《和剂局方》)。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甘草4g。

上腹胀满加枳实、厚朴,腹泻加神曲、麦芽、焦山楂,全腹胀满加乌药、槟榔、大腹皮、降香、沉香,腹水再加车前子、猪苓,湿滞加苍术、厚朴。

分析:方中党参补气,白术健脾化湿,两者配合有健脾益气之功。茯苓淡渗,与白术配合健脾利湿。甘草甘平,配合党参以益气和中。本方具有健脾益气利水消胀的功效。对肝癌脾虚而致积聚,腹水等病机均为运用。

5)肝肾阴亏证。

主证:胁肋隐痛,绵绵不休,纳少消瘦,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头晕目眩,黄疸尿赤,或腹胀如鼓,青筋暴露,呕血,便血,皮下出血,舌红少苔,脉细虚数。

治法:养血柔肝,滋阴益肾。

方药:一贯煎(《柳州医话》)。北沙参9g,麦冬9g,当归9g,生地黄30g,枸杞子15g,川子6g。

烦热眩晕加女贞子15g、旱莲草30g、生龟板20g、生鳖甲20g、山茱萸15g,低热盗汗加白芍15g、丹皮15g、嫩青蒿10g;乏力腹胀加生黄芪20g、茯苓皮30g、半边莲30g。

分析:本方重用地黄、枸杞子,滋阴养血以补肝肾之阴;沙参麦冬和胃养阴;当归养肝活血;川楝子疏肝止痛而性寒不燥。全方滋养肝肾,疏肝理气。

单验方

1)安宫牛黄丸:牛黄、郁金、朱砂、冰片、珍珠、山栀、雄黄、黄芩、麝香等,制成丸剂。

主治:开窍镇痉,清热解毒,主治肝癌。

用法:每日一粒,吞服或温开水化服,显效后改2日或3日1粒。

2)肝癌直肠净化液:黄芪30g,大黄10g,丹参15g,红花5g,海藻20g,蒲公英25g。

主治:清热解毒,益气活血,主治晚期肝癌所致腹水、肝肾衰竭。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4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加95%乙醇,使用乙醇消毒。以药液灌肠,每日2次,每次250ml,灌肠后尽量保留。连用5天为一疗程。

3)葫芦素:甜瓜蒂分离提取有效成分,即葫芦素,制成片剂。

主治:肝癌。

用法:口服,开始每次0.3米g,每日3次,逐渐增加至0.5~0.6mg,1日3次,成人口服的最安全有效剂量为每日1.5~1.8mg,少数患者在服药期有轻度胃肠道反应,经对症支持治疗,容易缓解,一般不需停药。

4)槐耳冲剂:槐耳加工成冲剂。

主治:原发性肝癌。

用法:每日服⒊次,每次1~2包。

5)刺河豚皮:刺河豚皮干为末,或装胶囊。

主治:原发性肝癌。

用法:口服药末,每日30~50g。

6)华蟾素:干蟾皮提取加工为注射液。

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胀,治肝癌。

用法:肌肉注射每次4ml,每日2次。

7)美登木注射液:以美登木提炼加工为注射液。

主治:原发性肝癌。

用法:肌注每日2~3次,每次2ml,10~14天为一疗程。

8)鹿仙草“B”:鹿仙草经加工提炼得到提取物,定名为鹿仙草“B”。

主治:清热解毒,壮阳补肾止血生肌。治肝癌。

用法:口服,每次6g,每日4次。

9)钩吻:以钩吻研粉。

主治:肝癌。

用法:口服每日3次,每次50mg,3日后无反应增加至每次100~150mg。

10)冬凌草:以冬凌草加工成糖浆、片剂、注射液。

主治:肝癌。

用法:糖浆每日服3次,每次服30ml。片剂每日服3次,每次服5片。两种剂型同用2~3个月为一疗程。注射液每次静注75~100mg,隔日1次。

(2)外治法

1)如意金黄散。

主证:肝癌疼痛。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大黄50g,天花粉100g,冰片20g,黄柏50g,生南星20g,乳香20g,没药20g,姜黄50g,皮硝50g,芙蓉叶50g,雄黄30g。

将上药共研细末,将药末加饴糖调成厚糊状,摊于油纸上,厚约3~5mm,周径略大于肿块,敷贴于肝区肿块上或疼痛处,隔日换药1次,2次为1疗程,敷药期间停用一切止痛药物。如敷药后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或疱疹则暂停,待局部皮肤恢复正常后再敷。

分析:本方以大黄、黄柏、芙蓉叶、天花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乳香、没药、姜黄活血理气消肿止痛,南星、皮硝、冰片、雄黄化痰软坚消肿止痛。本方消肿止痛,治疗肝癌疼痛有一定效果。

2)癌痛散。

主证:肝癌疼痛。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山奈、乳香、没药、大黄、姜黄、栀子、白芷、黄芩各20g,小茴香、公丁香、赤芍、木香、黄柏各15g,蓖麻仁20粒。

上药共研末,取鸡蛋清适量,混合,搅拌均匀成糊状,敷于期门穴,再以纱布或蜡纸覆盖,胶布固定。疼痛剧烈者,6小时换药1次,疼痛较轻者,12小时更换1次,可连续使用至疼痛缓解或消失。

分析:本方以大黄、栀子、黄芩、黄柏清热消炎止痛;山奈、白芷、小茴香、公丁香、木香芳香走窜、理气散结止痛;乳香、没药、姜黄、赤芍活血祛瘀、消肿镇痛;蓖麻仁既有拔毒消肿止痛之功,且有大量脂肪酸,是赋形剂。期门穴为肝经募穴,经气所聚,敷贴穴位,较之单纯痛处,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3)针灸治疗

1)针方1。

主穴:肝炎点(右锁骨中线直下,肋弓下缘2寸处),足三里ST36。

配穴:阳陵泉GB34、期门LR14、章门LR13、三阴交SP6。

2)针方2。

主穴:百会DU20,双侧胃区(头部皮针)、内关PC6、三阴交SP6。

配穴:肝俞BL18、肾俞BL23、命门DU4、阿是穴。

(4)气功治疗

患者在进行备种中、西医治疗的同时,持之以恒地进行气功锻炼,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带病延年。

1)练功要领。

①原定放疗、化疗方案继续进行。

②适合于中期以前的肝癌患者,有一定的体力,能完成练功活动。

③要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2)常用功法。

①双修功(此处省略)。

②排肝气(此处省略)。

③甩手(此处省略)。

(5)药膳疗法

1)斑蝥烧鸡蛋:斑蟊2只、鸡蛋1只。功能破血散结,攻毒抗癌。鸡蛋壳上打一小孔,纳入斑蝥(去头足),棉纸封之,文火烧熟,去斑蝥,食鸡蛋。

2)弥猴桃根炖肉:鲜弥猴桃根100g,瘦猪肉200g。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合于锅内加水,用文火炖,至肉熟,食肉并喝汤。

3)壁虎酒:活壁虎5~10条,白酒(60度)500g。功能散结、止痛。将活壁虎放入盛有酒的锡壶或棕色瓶内,置暗处,一般浸7天。每日饮酒2~3次,每次饮10ml。

4)蛤蟆散:蟾蜍1~2只,功能解毒消肿,止痛。取蟾蜍(2只)的皮、心、肝、眼置瓦上焙黄,研成细粉,分成5包。取一只蟾蜍除去五脏,加水文火煮烂,冷成胨状。每次服药粉1包,每日服2次,黄酒冲服。药胨每次服1剂,隔日服1次。

5)箬叶粥:箬竹嫩叶60g,粳米适量,功能解毒消肿,止血止痛。先将箬竹叶水煎取汁,再加入梗米煮作粥。早晚2次,服粥适量。

6)赤鱼粉:赤鱼尾大刺1根(小刺用2根)。将鱼刺焙黄,磨粉。功能清热消炎,化结除症。每日服1次,用温开水冲服。

7)田七末藕汁炖鸡蛋:田七2~3g,藕汁30ml,新鲜鸡蛋1只。功能散瘀止痛,止血。将鸡蛋去壳,打入碗中搅拌,加入藕汁(用新鲜藕洗净,削皮,榨取藕汁)及田七粉,拌匀,可加少许冰糖。肝癌患者呕血或便血时适量食服。

8)鸡骨草蜜枣瘦肉汤:鸡骨草30g蜜枣7~8枚,瘦猪肉100g。功能清热利湿退黄。上三样加水适量煎煮,加盐少许调味,去药渣,饮汤食肉。

“蟑螂粉”治癌症不靠谱

究竟蟑螂粉对人体有什么用呢,它能用来治疗癌症吗?现如今有一种用蟑螂提取物做成的中成药,对加速伤口愈合有很好的疗效。

但至于网上所说的用蟑螂粉来治疗癌症这一说法不可取,毕竟蟑螂身上是有细菌的,它生命力顽强,体内的某种物质可以通过提取来为人们所用,可如果直接碾成粉的话,这样会给人们带来健康隐患。说这种粉可以治疗癌症,在医学上尚无法证实。

中医治疗癌症的禁忌

一、忌活血药用得太过

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癌瘤的一种方法,但是必须注意其适应症,如果肿瘤尚未切除,或确有血瘀之象,且患者身体尚实,这时才可用行气通络、活血化瘀之品。如果患者肿瘤已经切除,或已发生多处转移,体质较虚者,则尽量少用活血之品。因长期应用活血之品,可使病体更虚,并有可能激活癌细胞,极易造成血行转移加速或复发。有的因活血太过,还可造成血小板减少,而引起吐血、咳血、尿血、便血等失血倾向。

二、忌以毒攻毒药量过大

治疗癌症的中药有许多种,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利湿、理气和血等等。以毒攻毒之法,要根据病情、病位、病程及体质的强弱来决定使用何种药物,既辨证又辨病,不可一味地相信只有以毒攻毒才能治病。如果过多过量地应用其大毒的药品,而不采取用其它药佐之,那么后果是严重的。常听说,有的癌症患者误服“偏方”和毒性剧烈的中药而导致不应该的死亡。如果已经做完手术,体内肿瘤病灶全部摘除了,就不宜用此法,而应该用清热解毒等疗法较为稳妥。

三、忌泻下攻伐过猛

癌症是一种全身性消耗疾病。癌细胞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大量消耗着机体内的能量和营养物质,造成体内空虚,同时又带来一系列的营养障碍和代谢紊乱。此时治疗,当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切忌使用泻下药攻伐太过。

如大量使用泻下药攻伐过猛,则使患者体质更加虚弱,正气大伤,免疫功能和抵抗力急剧下降,尤其是手术后的病人,一旦倒下则很难恢复元气,这无疑会造成“雪上加霜”的结局。

四、忌补药用之不当

由于癌症造成的消耗,以至病人表现出相应脏器的虚损及全身体质的下降。这时医生及家属就会嘱咐病人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可是有的病人因缺乏常识,盲目服用一些补药,如人参、鹿茸、胎盘、蜂王浆等,这不但不起好作用,反而使病情加重,究其原因关键是没有对症。因为中药的补养药临床上分为四大类: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在药性上又有寒、热、温、凉之区别。具体治法上又有补心、补脾、补肺、补肝、补肾之不同。所以临床上要根据病人具体虚损程度及脏腑状况来有的放矢用药。如果不加区分,乱补一气,不但不能起到补虚扶正之目的,反而会加重病情。如有的病人本来就阴虚内热,结果过量服用人参、鹿茸等,造成咽干舌燥、口鼻出血、嘴唇起泡,简直是“火上浇油”。

补药和保健品都不可滥用,一定要有针对性才行。注意除了病情需要外,一般在夏季应少用补品,冬季才可适当进补,切记这一原则。

治疗癌症

1.手术治疗理论上,若是以手术完全移除肿瘤细胞,癌症是可以被治愈的。对早期或较早期实体肿瘤来说,手术切除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根据手术的目的不同,

可分为以下几种:(1)根治性手术:由于恶性肿瘤生长快,表面没有包膜,它和周围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的界限,局部浸润明显,并可通过淋巴管转移。因此,手术要把肿瘤及其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组织和可能受侵犯的淋巴结彻底切除。这种手术适合于肿瘤范围较局限、没有远处转移、体质好的患者。

(2)姑息性手术:肿瘤范围较广,已有转移而不能作根治性手术的晚期患者,为减轻痛苦,维持营养和延长生命,可以只切除部分肿瘤或作些减轻症状的手术,如造瘘术、消化道短路等手术。

(3)减瘤手术:肿瘤体积较大或侵犯较广,不具备完全切除条件,可以做肿瘤的大部切除,降低瘤负荷,为以后的放、化疗或其他治疗奠定基础。

(4)探查性手术:对深部的内脏肿物,有时经过各种检查不能确定其性质时,需要开胸、开腹或开颅检查肿块的形态,区别其性质或切取一小块活组织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明确诊断后再决定手术和治疗方案,为探查性手术。

(5)预防性手术:用于癌前病变,防止其发生恶变或发展成进展期癌,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患者,可以通过预防性结肠切除而获益,因这类患者若不切除结肠,40岁以后约有一半可发展成结肠癌,70岁以后几乎100%发展成结肠癌。

2.化学治疗是用可以杀死癌细胞的药物治疗癌症。由于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最大的不同处在于快速的细胞分裂及生长,所以抗癌药物的作用原理通常是借由干扰细胞分裂的机制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譬如抑制DNA复制或是阻止染色体分离。多数的化疗药物都没有专一性,所以会同时杀死进行细胞分裂的正常组织细胞,因而常伤害需要进行分裂以维持正常功能的健康组织,例如肠黏膜细胞。不过这些组织通常在化疗后也能自行修复。因为有些药品合并使用可获得更好的效果,化学疗法常常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的药物,称做“综合化学疗法”,大多数病患的化疗都是使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化学治疗的临床应用有四种方式:(1)晚期或播散性肿瘤的全身化疗:因对这类肿瘤患者通常缺乏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常常一开始就采用化学治疗,近期的目的是取得缓解。通常人们将这种化疗称为诱导化疗。如开始采用的化疗方案失败,改用其他方案化疗时,称为解救治疗。

(2)辅助化疗:是指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后,针对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病灶,防止其复发转移而进行的化疗。例如骨肉瘤、睾丸肿瘤和高危的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可明显改善疗效,提高生存率或无病生存率。

(3)新辅助化疗:针对临床上相对较为局限性的肿瘤,但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有一定难度的,可在手术或放射治疗前先使用化疗。其目的是希望化疗后肿瘤缩小,从而减少切除的范围,缩小手术造成的伤残;其次化疗可抑制或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现已证明新辅助化疗对膀胱癌、乳腺癌、喉癌、骨肉瘤及软组织肉瘤、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及头颈部癌可以减小手术范围,或把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经化疗后变成可切除的肿瘤。

(4)特殊途径化疗:

1)腔内治疗:包括癌性胸腔内、腹腔内及心包腔内积液。通常将化疗药物(如丝裂霉素、顺铂、5-氟脲嘧啶、博来霉素)用适量的流体溶解或稀释后,经引流的导管注入各种病变的体腔内,从而达到控制恶性体腔积液的目的。

2)椎管内化疗:白血病及许多实体瘤可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膜最容易受侵。治疗方法通常是采用胸椎穿刺鞘内给药,以便脑积液内有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椎管内常用的药物有甲氨喋呤及阿糖胞苷。

3)动脉插管化疗:如颈外动脉分支插管治疗头颈癌,肝动脉插管治疗原发性肝癌或肝转移癌。 3.放射线治疗也称放疗、辐射疗法,是使用辐射线杀死癌细胞,缩小肿瘤。放射治疗可经由体外放射治疗或体内接近放射治疗。由于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都较正常细胞快,借由辐射线破坏细胞的遗传物质,可阻止细胞生长或分裂,进而控制癌细胞的生长。不过放射治疗的效果仅能局限在接受照射的区域内。放射治疗的目标则是要尽可能的破坏所有癌细胞,同时尽量减少对邻近健康组织的影响。虽然辐射线照射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都会造成损伤,但大多数正常细胞可从放射治疗的伤害中恢复。肿瘤对放射敏感性的高低与肿瘤细胞的分裂速度、生长快慢成正比。同一种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与放射敏感性成反比,即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则放射敏感性高,而分化程度高者则放射敏感性低。因此临床根据肿瘤对不同剂量放射线的反应不同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对放射敏感的肿瘤,常照射50~60戈瑞,肿瘤即消失,如淋巴瘤、精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及低分化的鳞状上皮细胞癌、小细胞未分化型肺癌等。另一类属是中度敏感的肿瘤,要照射到60~70戈瑞左右,肿瘤才消失。再一类是对放射不敏感的肿瘤,其照射量接近甚至超过正常组织的耐受量,放射治疗的效果很差,如某些软组织肉瘤和骨的肿瘤等。肿瘤的放射敏感性还和其生长方式有关,一般向外突性生长的肿瘤如乳突型、息肉型、菜花型较为敏感,而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如浸润型、溃疡型,则敏感性较低。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率并不成正比。放射敏感性的肿瘤,虽然局部疗效高,肿瘤消失快,但由于它的恶性程度大,远处转移机会多,因而难以根治。鳞状上皮癌的放射性属中等,但它的远处转移少,故放射治愈率较高,如皮肤癌、鼻咽癌、子宫颈癌。另外,对淋巴肉瘤、髓母细胞瘤等较敏感。高度敏感的有多发性骨髓瘤、精原细胞瘤,卵巢无性细胞瘤、尤文瘤、肾母细胞瘤等。高度敏感的肿瘤可以放疗为主,早期宫颈癌、鼻咽癌、舌癌、早期的食管癌等放疗的五年生存率均可达90%以上。这些癌症的晚期放疗有时也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从90 年代后期开始在治疗某些类型癌症上得到明显的效果,与化疗一样可以有效治疗癌症,但是副作用与化疗相较之下减少许多。在目前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这项治疗的原理是使用具有特异性对抗癌细胞的不正常或失调蛋白质的小分子,例如,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但耐药基因的出现是目前阻碍进一步提高疗效的主要障碍。

5.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利用人体内的免疫机制来对抗肿瘤细胞。已经有许多对抗癌症的免疫疗法在研究中。目前较有进展的就是癌症疫苗疗法和单克隆抗体疗法,而免疫细胞疗法则是最近这几年最新发展的治疗技术。

6.中医中药治疗配合手术、放化疗可以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促进患者恢复,增强对放化疗的耐受力。

半枝莲的营养价值 预防癌症

半枝莲多糖对肉瘤细胞和腹水肝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常用来治疗癌症。


抗癌食品 杏仁

杏仁是许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坚果,它具有很好的抗癌效果。杏仁中含有的苦杏仁苷现在也被认为是治疗癌症的辅助药物,常常被用来治疗晚期的癌症病人。


中医能不能治疗癌症

一、中国的气化宇宙观

中国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观念为其它民族所无,即对于“气”的观念。中国人将宇宙视为整体性的,循环不已的,进而对整个世界,人的生命,乃至个人的身体也视为整体性,循环不已的。

二、中医的身体观

由中国的气化宇宙观发展到中医方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所谓“气血循环”的观念。只要我们维持一个气血循环的状态,就表示我们生机无穷,若气血不能循环,中医谓之“气滞血淤”,表示某些地方阻塞,使得循环过程不能完整,人便会生病。而中医的针灸、放血、用药或拨罐等,其最后目的便是要完成“气血循环”。

三、癌症的肇因

气血循环没有办法达成的时候人便生病了,癌症是种种病症之一,而它又属于较严重的病症,癌症患者的气血循环问题较大,因为它形成肿瘤,造成阻塞,对整体循环的妨碍很大,中医方面把癌症视为积滞看待。

四、癌症的对治

西医抗癌采取攻的手段,即开刀、化疗、放疗等直接的治疗,而中医则把握攻,补,泻三个原则。首先发掘肿瘤形成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攻的对治之法,也就是下猛药,攻完之后的改善方法则为补,补完之后再采取泻的手段。

五、中医的治疗法则

中医将人身视为一个小宇宙,所有五脏六腑,肝、肾、脾、胃、心、小肠、肺、与大肠,不仅互为表里,互为阴阳,彼此之间更有功能的关系,而使“气血循环”能够达成。中医对治癌症采取“阴阳五行”的直观法则,整个阴阳太极,则是从丹田(小腹)开始分阴阳气血走脊椎绕一圈,其内有五脏六腑,而其中有两个主要系统:肝肾系统――此为先天之气,由父母遗传而来,不宜补,需靠休养生息。脾胃系统――此为后天的养份,可由注意饮食来保养。

中医可以治好癌症吗

得了病,要受到身体跟心理的双重折磨,这时候中医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身体的痛苦,西医的手术跟化疗有时候比疾病本身更可怕,这时候中医则显得更加温柔,说成以柔克刚可能更加准确。

中医治疗癌症最早源于周朝,是在宋朝就开始有了“癌”字。可以说中医治疗癌症是有很渊源的历史的。特别是近30、40年,中医治疗癌症得到了大量的临床和科研的证实,也得到了大量医学界专家的认可。不但中医医生认可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而且相当多的西医生也认可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癌症的出现对患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会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等。中医治疗癌症有独特的优势,在治疗中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目标,注重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虽然见效较之西医缓慢,但是通过中医扶正培本的方式,可提高机体自身对癌症细胞的防御能力,同时也可以弥补西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患者身体素质,从而达到抑制癌症发展的作用。

癌症只是一种病,其实乐观积极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勇敢的面对,有一颗坚信康复的心,良好的心态配合中医的治疗,注意饮食,注意运动,保持心理的健康,癌症不是不治之症,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在这条路上与大家同在。

中医治疗癌症有效果吗

癌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随着中医技术的发展,中医治疗癌症也是很多人的选择。但是中医的治疗方法并不是适合于每个人的,要治疗疾病,患者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才能够保证疾病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癌症现在已经被国内外医疗专家广泛的认可,大量的临床试验及科研研究已经证实了中医治疗癌症的效果。在古代的医疗文献中,早有关于癌症的病因、病名以及治疗方法,例如乳岩(即乳腺癌)、肾岩(又称肾岩翻花,即龟头癌)、舌岩(即舌癌)、噎膈(即食道癌)、症瘕积聚(各种腹部肿瘤或转移癌)、恶疮(即皮肤癌)、瘿瘤(即淋巴癌或转移癌)、鼓胀(癌症并发腹水)、癃闭(尿路肿瘤)等等。治疗方面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口服及外用中药、针灸截根疗法。

1、治疗癌症常用的中药:灵芝、红豆杉、蟾蜍皮、蟾酥、冬虫夏草、西洋参、全蝎、黄芪、当归、三七、绞股蓝、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山慈菇、铁树叶、薏苡仁、百合、穿心莲等。

2、治疗癌症的方剂:启膈散、通幽汤、生脉饮、五味消毒饮、茵陈蒿汤、柴胡疏肝散、一贯煎等。

3、针灸截根疗法:在后背的华佗夹脊穴上找出疾病的反应点,用银针刺入穴位(反应点),分不同的肌肉与筋膜的层次运用手法把纤维剥断,.在针刺位置拔上火罐或真空罐,让淤血和秽物从针眼中流出。根据不同的病情,取穴位置和个数都不尽相同。

另外,中医在外科发展史上与内科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但是对于癌症的治疗外科少有提及,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癌症的原发瘤上不仅有加速转移癌细胞生长的因子,同时也有抑制转移癌细胞生长的因子,因此如果癌症已有转移且并没有因为癌瘤的压迫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内科治疗是最佳的选择。

中医治疗癌症的方法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这种方法不是适合于每个患者的,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患者们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就诊。同时还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够更快的治疗疾病,对症下药。

相关推荐

中医如何治疗癌症腹水呢

中医治疗癌症腹水偏方秘方1[组成] 生水蛭5g,蜈蚣(带头足)5条,牵牛子、甘遂各l0g,枳实30g,薏苡仁20g。[制用法] 将上药共研细末,黄酒调成糊状,以神阙穴为中心,平敷于腹上,厚2mm,4日内换药1次,1剂用2次,4剂为1个疗程。配合支持疗法。[疗效] 用上药治疗癌性腹水44例,部分缓解(腹水量80%)14例,好转10例,稳定11例,无效4例,死亡5例。中医治疗癌症腹水偏方秘方2[组成]

中药可以治疗肿瘤吗

中药能否治愈癌症 中医学对肿瘤的治疗从病机和病症入手,标本兼治,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曾获得一定疗效。但到目前为止,中医有治愈癌症的零星经验,没有很多案例。更没有单用中医中药治愈癌症的经验,有所谓“带瘤生存”者,即癌症肿块仍然存在,但能相对稳定,病人自觉好,无痛苦,外表一如常人,会使少数中晚期患者存活5年以上,这一治疗效果比一般西医药治疗的疗效稍好,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提高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癌症治疗

活血化瘀:血脉瘀阻,瘀血内积日久成癌,中医认识肿瘤病机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肿瘤在初诊断时就可见“血管癌栓形成”,晚期肿瘤常可合并静脉血栓,高凝状态肿瘤的常见现象,故可见瘀血阻滞的确肿瘤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活血化瘀法可有效缓解肿瘤症状。另外,肿瘤患者容易合并贫血,贫血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中医活血化瘀法大家唐容川提出“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活血化瘀可改善肿瘤患者的贫血现象。按照“活血化瘀”

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口腔癌有没有关系

如果说患者已经口腔癌患者的话,那么它出现了颈部淋巴结肿大,还有可能,口腔癌引起的,这个时候就可能口腔癌转移到淋巴上了所以引起淋巴结肿大。2所以建议患者还马上到医院去做一个相关的检查。这个时候,如果想要治疗的话,那就只能通过全身化疗进行治疗,虽然说,治愈率比较小,但也不说没有一点儿希望的,所以不能放弃。3另外,现在临床上还有采用生物免疫疗法治疗癌症中晚期的,这种治疗方法也可以说目前

中医中药治疗癌症的好处

1、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多数的肿瘤病人说,局部治疗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而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辩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2、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运用中医中药术后

茯苓的功效 抗癌抗肿瘤

茯苓含含有丰富的抗癌成分,其中包括抗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氨基酸等。食用茯苓,可以抑制癌细胞的产生,破坏癌细胞的DNA,移除我们体内致癌的自由基等,不管预防癌症治疗癌症,茯苓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功效。

中医治疗癌症

胃癌的中医治疗方法:1、肝胃不和型主症:上胃脘肛满,时时作痛,窜及两胁,呃逆呕吐,脉沉或弦细,舌质淡黄。治则:舒肝和胃,降逆止痛2、脾胃虚塞型主症:胃脘隐痛,喜按就温,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面色苍白,肢冷神疲,便溏浮肿,舌淡而胖,苔白滑润,脉沉缓。治则:温中散寒,健脾和胃3、瘀毒内阻型主症:胃脘刺痛,心下痞硬,压痛刺痛,吐血便黑,皮肤甲错,舌质暗紫,脉沉细涩。治则:解毒祛瘀,活血止痛4、胃热伤阴型

中医治疗癌症有什么办法

抗癌中草药:抗癌中草药,具有抗癌效验的中草药,在防癌抗癌、减少放化疗质量等方面具有肯定的疗效。同名书籍按照功效将300余味具有抗癌效验的中草药分为6章介绍。中医治疗癌症五大王法:本周“肿瘤防治宣传周”,医科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透露,前就诊的癌症患者中60%~80%刚到医院时,就已经进入中晚期。对于中晚期肿瘤的治疗,手术、放化疗均应慎之又慎,尤其老年患者。手术、放化疗治疗如缺乏足够依据,或者说身

中医治疗癌症的四大误区

误区1中医只能肿瘤的“最后手段”?错!中医早期介入治疗效果更好王大妈患有乙肝多年,最近王大妈经常觉得右肋骨下疼痛难忍,疼痛持续增强。她去医院一检查,被医生诊断为肝癌,她找遍所有西医的办法也没效果,于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求助于中医。如果能早些介入治疗,大多肿瘤病人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还很不错的。在肝癌的早期治疗中,要进行切除手术的,但肝癌切除后复发率极高,如果在进行手术后就马上开始中医药的治疗,就

中医治疗癌症的注意事项

中医治疗癌症的注意事项事项一、忌活血药用得太过活血化瘀中医治疗癌瘤的一种方法,但必须注意其适应症,如果肿瘤尚未切除,或确有血瘀之象,且患者身体尚实,这时才可用行气通络、活血化瘀之品。如果患者肿瘤已经切除,或已发生多处转移,体质较虚者,则尽量少用活血之品。因长期应用活血之品,可使病体更虚,并有可能激活癌细胞,极易造成血行转移加速或复发。有的因活血太过,还可造成血小板减少,而引起吐血、咳血、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