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穴位按摩 远离胃部不适

穴位按摩 远离胃部不适

通常来讲,我们都会注重养胃护肝和补肾。这些器官中,肠胃是比较敏感的,一旦肠胃不适,我们就会出现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那生活中应该如何养好自己的肠胃呢?专家表示,除了科学合理的膳食外,按摩这些穴位也很效果。

四缝穴:四缝穴属于经外的奇穴,位置非常好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的第二条横纹的中央。如果消化不良、胃积食等症状,不妨用大拇指用力掐按这个穴位。经常按摩四缝穴不仅可以调理肠胃,还可以治疗失眠和月经不调等症状。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的位置。如果有腹泻的症状,按摩足三里可以止泻。如果便秘,按摩足三里穴还有通便的作用。

大陵穴:位于手腕横纹的中点处。中医认为,五脏对应着五行。大陵穴在五行中属于土,对应着脾胃,又被形象地誉为我们身体中的“健胃消食片”。经常按摩大陵穴,可以帮我们祛胃火和提升胃动力。

中脘穴:位于人体的正中线上,在肚脐上面的四寸处。在按摩这个穴位的时候,必须要躺在床上,放松身心,然后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四指用力下压。按足六秒钟以后离开,然后再用手按压,如此反复十次,这样会让胃部感到非常舒适。

穴位按摩治疗胃酸过多

1.治疗缺酸症的穴位

缺酸症一般是在吃饭之后立即感到胃部不适。

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小腿肌腱外侧的穴位。

用力按摩足三里穴,会觉得有疼痛感一直延伸到脚尖。并且还可以用炙条(药店里有卖)炙烤3-7次。

2.治疗胃酸过多的穴位

胃酸过多一般是在空腹的时候,或者是吃饭后过了一会才感到胃部不适。

胃肠点——位于手掌一侧,手腕上方凹陷处的穴位。

脑膜区——位于手背一侧,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区域的穴位。

用发针或牙签来按摩这两个穴位的话,会更具功效。按摩刺激这两个穴位,如果不到位反而会有副作用,所以要注意每次按摩到有疼痛感即可。

第三疠——位于脚上第三脚趾趾根中部的穴位。

以上穴位,用炙条炙烤3-7次效果最佳。

健康小贴士:按摩好处多!按摩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按摩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供氧,加强心脏功能的作用;按摩对呼吸系统的作用一通过对穴位、经络、神经等的刺激及传导作用,影响肺的功能。如按摩肺俞、膈俞及相关穴,能够调整胸膈、肺的状态,从而产生镇咳、平喘、化痰作用,可加深呼吸,增加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恢复肺的弹性。同时使呼吸肌发达,增加肺活量,使肺保持良好状态;按摩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按摩的刺激,使胃肠道平滑肌的张力、弹力、收缩力增加,从而加速胃肠蠕动;同时通过交感神经的作用,使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兴奋,促进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按摩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使白细胞的数量增加,并能增强白细胞的噬菌能力。

胃部不适的朋友重要的是调节饮食习惯,胃部保养好了对我们摄入的营养素消化吸收,都有很好地促进作用,每天进行简单的穴位按摩,就能达到很好的保健效果了。

跑步后胃不舒服怎么办

跑步后不立即吃饭,特别是跑步后出现胃痛的人。在跑步结束之后,血液大多还作用于运动肌肉,提供给消化器官的很少。如果这时再去吃饭,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导致胃部不适的情况加剧。可以在跑步后1-2小时后吃一些流食,要避免吃生冷辛辣的食物。

在跑步结束之后,不要马上就坐下来休息,可以做一些身体伸展运动,对肌肉进行拉伸,这样不仅能帮助放松肌肉,消除身体疲劳,还能帮助缓解胃部不适的情况。

跑步后出现胃部疼痛的不适情况,可能是因大脑缺氧所致,可以在跑步结束后,先走动、休息一段时间后,通过抬高四肢或倒立来帮助四肢的血液回流心脏,帮助缓解胃部难受的情况。

跑步后出现胃难受甚至是疼痛的时候,可以尝试对内关穴或足三里等穴位按摩来帮助缓解不适症状。

点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胃部不舒服按摩三个穴位

胃部不舒服按摩三穴位

上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中脘穴

在胃部正上方4寸的地方就是中脘穴,这个穴位是治疗胃脘痛、腹胀、泛酸等很重要的一个穴位,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下脘穴

在胃的底下,肚脐上2寸处,胃和小肠的连接处,对应人体的小肠。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

对于食物在胃里下不去导致的食谷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以及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肠炎等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因为它在胃的下部,对于因为中气不足导致的胃病、胃下垂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平时工作累了,或晚上吃完饭看电视时,都可以用手轻轻按摩腹部的上中下三脘穴,充分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对于冬季防治胃部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山楂吃多了有什么坏处 山楂吃多了怎么办

1、多喝水

山楂会促进胃酸分泌,吃多了就会出现胃酸过多的情况。这时候可以多喝些温开水,稀释胃酸。同时应注意不要吃辛辣、生冷、刺激、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胃部不适。

2、吃碱性食物

吃山楂导致胃酸过多,可以多吃一些碱性食物来中和。如海带、苹果、菠菜、大豆、胡萝卜、牛奶等。少吃酸性食物,如各种肉类、面包、啤酒、巧克力等。

3、穴位按摩

中脘穴位于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经常按摩中脘穴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吞酸、呕吐等有一定效果。上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按摩上脘穴可治胃痛、呃逆、范围、呕吐等症。

4、服用药物

如果吃山楂产生严重的不适感,那么就需要采取药物治疗了。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遵医嘱服药。不要擅自采用偏方,以免加重病情。

按摩2个穴位轻松远离更年期

每个人都会有更年期,但是女性比较多见,一般在五十岁左右的时候就会出现了,症状也比较明显和突出。

男性也同样存在,只是由于男子性腺开始衰老的时间较晚,出现症状的人较少而已。更年期也有提前至39岁或延迟至58岁者,但为什么同样是人,而更年期有的来的早有的来的迟?有的症状表现的明显有的表现的不突出呢?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云:“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说明古人对更年期早有认识,从中医角度讲,更年期是阴虚造成的,尤其是肝阴虚造成的。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过四十,阴气自半”。如果阴气去了一半的话,那么我们的生命也会走下坡路了。

而更年期女性多男性少,女性表现的症状明显,男性表现的不明显,则主要是女性以血为本,有经、带、怀孕、生育等,都离不开血,而血属于阴,阴气耗损的比男性多,所以更年期女性则多见,症状表现的也明显,更年期来的早晚主要取决于肝阴虚的程度。

太溪穴,出于《灵枢·本输》,为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原穴,别名吕细,吕,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也,此指穴内物质为纯阴之液。《会元针灸学》云:“太溪者,山之谷通于溪,溪通于川。肾藏志而喜静,出太深之溪,以养其大志,故名太溪。”《经穴解》云:“穴名太溪者,肾为人身之水,自涌泉发源;尚未见动之形,溜于然谷,亦未见动之形,至此而有动脉可见。溪乃水流之处,有动脉则水之形见,故曰太溪。溪者;水之见也;太者,言其渊不测也。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该穴功效重在补肾,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

“人的肾脏中藏有元阴和元阳,是生长发育的根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根于肾,肾之既病,百病皆生”《针灸甲乙经》言穴“太溪穴在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即在足内侧,内踝的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8个穴位按摩让近视远离你

穴位按摩治疗近视

1、鱼腰穴

位置:鱼腰穴就处在瞳孔直上、眉毛中间的位置。

按摩手法:用食指在眉毛处以画圈的方式进行轻揉按摩,直至眉毛处感觉到热为止。

2、晴明穴

位置:睛明穴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按摩手法:每隔两个小时用大拇指和食指以画圈的方式按压此穴位,可令疲劳的双眼立刻得到放松。

3、液门穴

位置:位于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按摩手法:每天晚上临睡觉前按揉手上的液门穴3~5分钟,马上就会觉得嘴里面和眼睛里有液体出来,能够较好的缓解眼睛干涩的症状。

4、四白穴

位置:在你正视向前看的时候,在眼眶边缘下面有一个凹陷的地方,你按这个地方的时候会非常的酸,它是一个小的凹陷,这个凹陷叫眶下孔。

按摩手法:每隔两个小时用食指以画圈的方式按压此穴位,可让血管里的血更加充盈,让它的流速有一些改变,这样对眼睛有一些好处。

5、上明穴

位置:鱼腰下面、眼睑的上部捱着眼眶的部位叫上明穴。

按摩手法:用食指在眉毛处以画圈的方式进行轻揉按摩,直至眉毛处感觉到热为止。

6、率谷穴

位置:太阳穴在眉梢再往外边一点,按揉太阳穴,再往外一个穴位,就是在耳尖直上1寸半的地方,有一个率谷穴。

按摩手法:每隔两个小时用大拇指和食指以画圈的方式按压此穴位,此穴位上的颞肌也是邵阳经所过的路线,按揉它以后,对放松你眼周的肌肉非常有好处。

7、四神聪

位置:百汇穴的前后左右有四神聪,这个穴是一个安神的穴。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和食指以画圈的方式按压此穴位,可缓解眼疲劳,起来放松眼睛的效果。

8、天柱穴

位置:枕骨粗隆下面1.3寸有一个特别大的经,这个经的旁边是天柱穴。

按摩手法:大拇指进行按压,感到酸痛即可。可缓解眼睛疲劳还能放松颈肩,对脖子的玉枕和天柱特别的重要。

胃部不舒服按摩三个穴位

上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中脘穴

在胃部正上方4寸的地方就是中脘穴,这个穴位是治疗胃脘痛、腹胀、泛酸等很重要的一个穴位,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下脘穴

在胃的底下,肚脐上2寸处,胃和小肠的连接处,对应人体的小肠。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

对于食物在胃里下不去导致的食谷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以及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肠炎等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因为它在胃的下部,对于因为中气不足导致的胃病、胃下垂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平时工作累了,或晚上吃完饭看电视时,都可以用手轻轻按摩腹部的上中下三脘穴,充分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对于冬季防治胃部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相关推荐

手部穴位按摩治疗湿疹效果好

手部按摩能增强人体的排毒功能,可调节内分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坚持运用,对湿疹有较好的疗效。 手部按摩穴位选择:揉按合谷、神门、八邪、止痒点等穴位。 手部按摩反射区选配:按摩肾、肾上腺、膀胱、输尿管、肺、脾、胸腺淋巴结、上下身淋巴结、腹股沟、胃、甲状旁腺、大肠等反射区,尤其是肾上腺、输尿管、膀胱、脾反射区。 中医提醒,湿疹患者在进行手部穴位按摩的同时,还要积极寻找病因,远离致病源,避免食用易致过敏或刺激性食物。 手部穴位按摩 调脏腑又美容 人的手部有很多重要的养生穴位,如劳宫穴、鱼际穴、少府穴、合谷穴

手部穴位按摩治疗湿疹效果好

手部按摩能增强人体的排毒功能,可调节内分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坚持运用,对湿疹有较好的疗效。 手部按摩能增强人体的排毒功能 手部按摩穴位选择:揉按合谷、神门、八邪、止痒点等穴位。 手部按摩反射区选配:按摩肾、肾上腺、膀胱、输尿管、肺、脾、胸腺淋巴结、上下身淋巴结、腹股沟、胃、甲状旁腺、大肠等反射区,尤其是肾上腺、输尿管、膀胱、脾反射区。 中医提醒,湿疹患者在进行手部穴位按摩的同时,还要积极寻找病因,远离致病源,避免食用易致过敏或刺激性食物。 手部穴位按摩 调脏腑又美容 人的手部有很多重要的养生穴位,如

泪囊炎护理

1、忌过食辛辣炙煿等有刺激性的食物,特别是素患眼疾者,更需注意,以免脾胃蕴积湿热,引发眼病。 2、避免过度视力疲劳。用眼应以不觉疲倦为度,并注意正确的用眼姿势,距离、光源是否充足等。每用眼一小时左右,让眼放松一下,如闭眼养神、走动、望天空或远方等,使眼得到休息。尽量不要长时间在昏暗环境中阅读和工作。 3、坚持定期按摩眼部。可做眼保健操进行眼部穴位按摩,如按摩晴明穴、横竹、瞳子骨、太阳、医风等穴位。通过按摩,可加速眼部血液循环,增加房水中的免疫因子,提高眼球自身免疫力。

胃不舒服按哪个部位 按摩天枢穴

位置: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 适应症: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 用手按压天枢穴,可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其应用以治疗肠胃疾病为主。

脾胃不好按摩穴位

1、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2、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两肋 将两只手的手掌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由乳房下缘

养胃按摩穴位

1、中医首先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2、中医常用天枢穴。 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3、中医推荐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

泪囊炎的护理知识

1、忌过食辛辣炙煿等有刺激性的食物,特别是素患眼疾者,更需注意,以免脾胃蕴积湿热,引发眼病。 2、避免过度视力疲劳。用眼应以不觉疲倦为度,并注意正确的用眼姿势,距离、光源是否充足等。每用眼一小时左右,让眼放松一下,如闭眼养神、走动、望天空或远方等,使眼得到休息。尽量不要长时间在昏暗环境中阅读和工作。 3、坚持定期按摩眼部。可做眼保健操进行眼部穴位按摩,如按摩晴明穴、横竹、瞳子骨、太阳、医风等穴位。通过按摩,可加速眼部血液循环,增加房水中的免疫因子,提高眼球自身免疫力。

养胃这些部位得多按摩按摩

1、按摩大陵穴对胃好 这个穴位在五行属土,对应着脾胃,是一味很经典的“健胃消食片”,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动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它在手掌根,腕横纹的中点上。 2、按摩四缝穴对胃好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后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穴解决,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3、按摩内关穴对胃好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约三横指(约2寸)的距离处,在中间二骨

胃不舒服按哪个部位 按摩四缝穴

位置:第2、3、4、5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点取穴。 适应症:对胃脘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呃逆等胃不舒服症状均有奇效。 用大拇指用力掐按上述四个位置,直到胃不舒服的感觉缓解或消失位置,

厉兑的定位和主治

定位:位于人体的脚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按摩厉兑穴可以帮助缓解燥热的情况出现,在夏季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个穴位来帮助润燥清热,让远离燥热,平静的身心,让大家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情,缓解狂躁症。 在生活中经常按摩厉兑可以很好的缓解和消除足背疼痛感,这个穴位在进行刺激的过程当中千万不要过度的进行强烈性的刺激,要缓和的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按摩才是,如此才可以见效。 厉兑穴也是可以帮助很好的消除咽喉肿痛,对于提高咽喉部位的健康有很好的作用,可以给的身体带来更多的健康关怀,有效的提高咽喉部位健康。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