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的药物疗法
甲减的药物疗法
第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由于甲减病人自身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故需服用甲状腺激素药品来替代治疗。替代用的甲状腺激素药品有3种,即T3、T4和干甲状腺片。
T3:由于作用时间持续较短,故不常用于替代治疗。国内尚无成品药物出售。
T4:在国外许多国家常用T4替代甲状腺激素。每天所需的剂量约为100-200微克。国内尚无成品药物出售。
第二:干甲状腺片:
国内甲减病人主要用干甲状腺片进行替代治疗。干甲状腺片含有T3和T4两种甲状腺激素,价格便宜。每天用量40一200毫克。每片剂量多为40毫克,也有含60毫克的。
第三:病因治疗:
1、有的甲减病人还从病因上积极治疗,若是因为药物导致的甲减,减量或停用后,甲减可以自行消失;
2、若是下丘脑或垂体有大肿瘤,行肿瘤切除后,甲减有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3、若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治愈后,甲减也会消失;若是长期缺碘引起的甲减,需补充碘的摄入。
风寒感冒的药物疗法
西药感冒药主要由三类成分组成,一类是抗病毒治疗药物,如复方胺酚烷胺、金刚乙胺,二类是对症治疗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可以缓解发烧、周身酸痛和头痛症状,盐酸伪麻黄碱能消除鼻黏膜充血水肿,治疗鼻塞,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减轻打喷嚏、流泪,氢溴酸右美沙芬减轻咳嗽。三类是抗生素药物,主要用于感冒或流感继发的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细菌性肺炎等。西药处方:尼克、泰诺、感康、康泰克。任选一种+病毒灵,按说明书服用。处方提示:以上几种药品均具有解热镇痛,减轻鼻粘膜充血、镇咳和抗组胺作用。
高脂血症的药物疗法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常见的药物有雷尼普利(叫瑞泰),苯那普利(洛丁新),培哚普利(雅施达),咪达普利(叫达爽),以及卡托普利等。
2.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类),常见的药物有颉沙坦(代文),氯沙坦(科素亚),厄贝沙坦等。
3.钙拮抗剂(CCB类),常见的药物有氨氯地平(络活喜)、非洛地平缓释片等,都是有代表性,比较好的,还有一些拉西地平,带有“地平”的,一般都是钙拮抗剂。
4.β受体阻滞剂,常见的药物有β-洛克,美托洛尔,比绍洛尔等。
5.利尿剂,传统的氢氯噻嗪片(双氢克尿噻片),速尿片(呋塞米片),比较好的有吲哚帕胺片(国产的叫寿比山,进口的叫钠催离)。
6.α-受体阻滞剂,现在来讲,用的比较少,因为实验结果显示,对病人的长期疗效和预后效果不是太好,但是有的患者脂血实在将不下来,也可以考虑选用。
什么时候需要降血压药
1、只要血压高药物降压
对于这个问题,不仅患者,就是医生有时候也犯愁,因为血压测量起来变化太大,血压影响因素太多,因此,什么样的条件下测量的血压可以反映真实血压,就存在困难。
根据我对诊室血压测量的结果,有的病人刚入诊室测量血压正常,在确保没有情绪受到刺激的情况下,就诊完成后再测血压变成高血压水平了,还有更多的人是在入诊测量属于高血压,就诊完成后测量又恢复正常了,因此,强调标准化多次测量非常重要,有时候需要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现在有很多人是一量血压高点就马上用降压药,其实这是不符合《中国高血压指南》的原则。
2、首先考虑药物降压治疗(错)
《中国高血压指南》强调非药物疗法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基础地位,但有的病患,或者有的医生,觉得非药物疗法不重要,首先想到的是药物降压,其实是舍本求末。所以对于初次发现高血压,没有其它疾病的人,还是先实行1-3个月的非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就是控制盐、多蔬菜、适度锻炼与生活规律,戒烟限酒。有效则继续,无效则加用降压的其它措施
3、不管血压高的原因,血压高就直接药物降压(错)
随着医疗设备的发展,对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率越来越多,因此,年轻人发生高血压首先要从内分泌、肾性、血管性几个方面考虑,其次颈椎病,压力过大也可以引起血压暂时性升高。另外,不同的继发性高血压需要选择不同的降压药物。
4、药物降压可以随心所欲
药物降压重在规律,因为血压过高或过低都对重要脏器供血不利,严重高血压不能要求短时间内达标,服用降压血压在正常范围时不可随意停减药物,如果血压过低应规范减少降压药量。
二、最后归纳起来,符合以下条件需要药物降压治疗
1.确诊高血压,血压在2-3级,或有脑动脉瘤,冠心病,心力衰竭
2.药物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无明显低血压引起的脑缺血症状如头晕、头昏、心脏缺血如心绞痛发作加重等
3.属于继发性高血压
4.原发性高血压,无以上问题,但经非药物治疗1-3个月无效或血压进一步升高
食醋的药物疗法
食醋的药物疗法
1、治疗流感。食醋以每立方米空间用醋5-10亳升计算,取适量,以1-2倍水稀释后加热,蒸熏房间,每次约1小时,每日或隔日蒸1次,可消毒空气,预防流感传染。
2、治疗高血压。冰糖500克,放入食醋100毫升溶化,每次10毫升,每日3次,饭后服。溃疡病胃酸过多者不宜。
3、驱除蛔虫。每6小时服食醋2汤匙,连服2天,可驱除肠道蛔虫。
4、治疗月经不调。艾叶15克,用醋15克炒,煎汤,饭前冲鸡蛋黄2个食,每日2次。治疗虚寒性月经延后,经量少。
5、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引起的青紫肿痛可用热醋涂敷患处,每日3次,消肿止痛。
6、治疗皮肤病。神经性皮炎患者可用醋涂于患处,1日数次。醋中加入土槿皮用于治疗手足癣。
7、治鱼骨鲠喉。威灵仙30克,醋150毫升,加水1碗,煎药法为半碗,去渣加入100毫升醋慢慢吞服。
8、治疗牙痛。用陈醋50毫升、花椒100克,煎后含漱,可治疗龋齿牙痛。无龋齿者有防龋作用。
9、治疗蚊虫叮咬。食醋外涂于蚊虫叮咬处,具有止痒、消毒、防感染作用。
10、治疗头皮痒、脱发。用醋150毫升,加水200毫升,放在火上加热,趁热洗头,每天1次,可止痒和防止脱发,还可使头发润泽光亮。
11、预防食物中毒。凉拌菜中加入食醋,除调味外,尚杀死某些细菌特别是海产品中的嗜盐菌。
12、健美皮肤。蜂蜜和醋各1-2汤匙,温开水冲服,每日2-3次,治疗皮肤粗糙、黝黑。
13、消除疲劳。在浴池的水中加入适量食醋,洗浴后舒适解乏。
食醋的功效与作用
味酸、甘,性平。能消食开胃,散瘀血,收敛止泻,解毒。用于油腻食积,消化不良,喜食酸物,或腹泻;衄血,吐血,便血;咽喉肿痛;食鱼肉菜蕈引起的肠胃不适;病毒性肝炎。
1、消除疲劳
适量饮醋可以很好的消除疲劳,尤其是保健醋效果更好。
2、调解血液的酸碱平衡
醋可以调解血液的酸碱平衡。
3、促消化
醋可以帮助消化,利于吸收。能帮助人有效的摄入钙质。
4、预防衰老
醋可以预防衰老、美容护肤。这是因为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它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皮肤、头发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用加醋的水洗皮肤,能使皮肤吸收到一些十分需要的营养素,从而起到松软皮肤、增强皮肤活力的作用。
5、杀菌
醋可以增强肠胃道的杀菌能力。
6、护肝、护肾
醋可以增强肝脏和肾脏机能。
7、活血
醋的作用可以扩张血管,防止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生。
清肠除口臭的方法
1、首先是清肠。清肠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三种:①机械疗法;②药物疗法;③食物疗法。这三种方法,机械疗法比较痛苦,药物疗法虽然能清除体内宿便,但凡药三分毒,所以最科学的清肠方法就是食物疗法,而食物疗法除了饮食外及清肠保健食品外,最经济、最有效的就是自我清肠。
2、其次是坚持适度的运动锻炼。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并持之以恒地参加锻炼,还可常做俯卧撑、揉腹等,有利于增强腹肌,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出粪便,使肠道内菌群保持平衡,防止肠道老化。
4种糖尿病非药物疗法
针灸疗法:可选三阴交、足三里、阳池、外关、太冲、太溪、复溜、胰俞、脾俞、胃俞、肝俞、肾俞等穴。采用针法或灸法,每日或隔日一次,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针灸可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对血糖的良性自我调节机制。
拔罐疗法:可选背部肺俞、脾俞、肾俞或腹部中脘、天枢、水道等穴。涂上润滑剂,拔罐或走罐后留罐5~1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以一月为一个疗程。
心理疗法:要让病人知道,糖尿病不可怕,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防治糖尿病知识,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是可以控制的。乐观情绪有利于维持糖尿病患者内环境的稳定,而焦虑情绪会引起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等应激激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加重病情。
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疗法,特别适用于老年肥胖患者。具体可根据自身情况,每日坚持15~30分钟,采用打太极拳、慢跑、散步等方式锻炼。
老人失眠要怎么用药呢
一、用非药物疗法纠正失眠
失眠的老年人 ,应当尽量采用非药物疗法来改善睡眠状况 ,如白天不要睡觉 ,夜间按时就寝 ,增加室外活动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采用气功疗法或利用食品催眠等。
二、不要单一用药
不能因偶尔失眠或精神焦虑 ,就服用安眠药。而应该找出失眠的原因 ,对症下药 ,祛除病根。确实需要服用安眠药时 ,不要长期单一用药 ,应选择 23种以上药物交替使用。失眠好转后应该立刻停药 ,这样可以避免药物成瘾。
三、选用短效类安眠药
需要服用安眠药的老年人 ,应该选用短效类安眠药 ,如速可眠和水合氯醛等 ,也可以服用安神镇静的中药 ,如酸枣仁、夜交藤等 ,不要服用安眠酮和苯巴比妥等长效类安眠药。
四、成瘾者要科学撤药
如果服用安眠药已经成瘾 ,应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递减药量撤药法和轮换替代撤药法逐步停药 ,绝不可以突然停药 ,以防发生意外。
嘴唇起泡的药物疗法
1、红霉素软膏
局部外用。取该药品适量,涂于患处,一日2次。
2、黄连上清片
口服,一次6片,一日2次。
3、牛黄解毒片
口服,小片一次3片,大片一次2片,一日2~3次。
tips:除了上述方法外,最重要的是在平时生活中少吃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样可以避免上火。另外,在平时生活中还应该避免舔嘴唇,因为唾液中盐分较大,会加重嘴唇的干裂情况。
甲亢的相关治疗方法
甲亢的治疗方法一:抗甲状腺药物
最常用的是甲巯咪唑(又称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这两种甲亢的治疗药物疗效确切、安全、无创伤、经济、方便、易于购买,儿童、成年、老年病人和孕妇或哺乳病人均可应用。它们不使甲亢眼病加重,不引起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都能有效地治疗甲亢。抗甲状腺药物可使40%~60%甲亢病人得到缓解。其缺点主要是:点复发率高达60%~80%。点副作用较多,包括药疹、白细胞减少、肝功损害、粒细胞缺乏等,发生率为5%~30%。严重的副作用可使病人死亡,在治疗甲亢过程中需监测血像、肝功等指标。点抗甲状腺药物过量可引起甲减。点疗程长,甲亢的治疗需要1.5~2年,减药过程中病情易反复。
甲亢的治疗方法二:手术治疗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是治疗甲亢最古老的方法,优点是病人的甲功在术后迅速恢复正常,效果显着,治愈率70%~90%,缺点是不能避免术后甲亢复发或并发甲减,可能引起喉返神经损伤、手足搐搦、甲亢危象等并发症。术后甲亢复发率10%~40%,甲减发生率5%~60%。
桥本氏病用什么方法治疗最好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是治疗桥本氏病最古老的方法,治愈率70%~90%。
缺点是不能避免术后桥本氏病复发或并发甲减,可能引起喉返神经损伤、手足搐搦、桥本氏病危象等并发症。术后桥本氏病复发率10%~40%,甲减发生率5%~60%。
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①有甲状腺手术史者;②有重度浸润性突眼症状者;③处于妊娠早期(3个月内)或晚期(6个月以后)的桥本氏病患者;⑤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2、药物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可使40%~60%桥本氏病病人得到缓解。
其缺点主要是:①复发率高达60%~80%。②副作用较多,包括药疹、白细胞减少、肝功损害、粒细胞缺乏等,发生率为5%~30%。严重的副作用可使病人死亡,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像、肝功等指标。③抗甲状腺药物过量可引起甲减。④疗程长,需要治疗1.5~2年,减药过程中病情易反复。
各类型桥本氏病患者均适用,但更适合病情较轻者。
虽然说没有最好的疗法,只有最合适的疗法,但医学是往前发展的,最新的疗法往往在适应症方面更广,治疗效果方面更显著,而副作用也最小。
临床表明,中医治疗可以针对桥本氏病的病根从疏肝理气、滋阴降火、化瘀活血、益气宁心、软坚散结等多方面进行有效治疗,以达到疗效显著,同时还能有效的克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所至的一系列毒副作用和不适症状,避免手术治疗所造成的不可逆的和破坏性的不良后果,治疗桥本氏病疗效独特、显著、无毒副作用,给桥本氏病患者在治疗上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
脚筋断了药物疗法
(一)外用药物
初期及中期,宜祛瘀消肿,理气止痛。常用祛瘀止痛药膏等敷之。如红热较明显,宜消瘀清热,解毒退肿。常敷四黄散、清营退肿膏等。症状较轻者,可搽红花油(成药有售)、万花油(成药)等以舒筋活血。
后期,以活血止痛为主。常用宝珍膏(成药)、万应膏(成药)等。如肌筋硬拘挛可用八仙逍遥汤、海桐皮汤熏洗患处。可起到温经止痛、滑利关节的作用。
(二)内服药物
在脚筋断裂初期肿痛剧烈时,宜散瘀止痛。可服云南白药(成药)、三七散等止痛消肿的药物。
中期,宜舒筋活血。可服舒筋汤,舒筋活血汤等。
后期,常兼夹风寒外邪、局部疼痛乏力,活动功能障碍,宜养血和络,祛风宣痹。常服小活络丹、补肾壮筋汤等。
神经衰弱的非药物疗法
一、神经衰弱非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①放松疗法:这是一种通过一定的程度训练,学会精神上和躯体上放松的一种行为疗法。即练习如何按照自己的意志逐渐放松全身肌肉,藉而获得心理上的松驰。具体做法是以舒适的姿势靠在沙发或躺椅上。首先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头部,把牙关咬紧,使两边面颊感到紧张,然后将牙关松开,咬牙的肌肉就会产生松驰感,逐次将头部各处骨肉一一放松,接着把注意力转移到颈部,尽量使脖子的肌肉弄得很紧张,感到酸痛,然后把脖子的肌肉全部放松,觉得轻松为止。第三步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两手上,将两手用力握紧,直至发麻、酸痛、两手开始放松,然后放置在舒服位置,并保持松软无力状态。第四步是把注意力移到胸部,先做深吸气,憋几秒钟,缓缓把气吐出,再吸气,如此反复,让胸部觉得轻松为止。这样反复类推,将注意力集中肩部、腹部、腿部,逐次放松。最后,全身软软地处于轻松状态,保持2~3min。按此法学会如何使全身肌肉放松,并记住放松的次序,照此法做2次/d,持之以恒,可使自己的心身轻松,从疾病中解脱出来。
②催眠暗示疗法:此法须在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它是利用催眠术使患者处于类似睡眠的状态,然后进行言语暗示或精神分析,以达到了解病因和消除症状的治疗目的。进行催眠暗示治疗时,医生首先让患者集中注意力,凝视一物体,同时用单调的语言,使患者进入类似睡眠的状态,然后针对患者的病状,用坚定有说服力的言语暗示,改善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最终治愈疾病。如上例中的患者,经过医生半个多月的催眠暗示治疗和自我放松治疗后,失眠症状消失,神经衰弱得以痊愈。
二、神经衰弱非药物治疗:
自我按摩法如有头痛者,可以擦颜面,摩太阳穴;如有头晕者,可以加用“鸣天鼓”手法;如果有失眠、心悸者,可用擦涌泉法,临睡前做。具体操作法如下:鸣天鼓:两手心掩耳,食指放在中指上,然后让食指滑下,弹击脑后(风池穴附近)20~30次,可听到击鼓样的声音,这对减轻头昏头痛有一定的作用。根据中医理论,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针灸这个穴位能治头痛、目眩、项强等疾患,用食指弹击风池穴实际上就是用“点叩”的手法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因此有助于减轻上述症状,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擦涌泉:两手握热后,用右手中间三指擦左足心,至足心发热为止,然后依法用左手擦右足心。一般以擦四次为佳。按中医理论,涌泉穴位于足心,为足少阴肾经的起点,按摩这穴位,能引导虚火下降,有助于治失眠、心悸。
三、神经衰弱非药物治疗:
散步和旅行根据实验研究,神经衰弱患者作较长距离的散步(例如2~3km),有助于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减轻血管活动失调的症状(如头痛、两太阳穴跳痛等)。日常生活也有这样的经验,散步后精神较振作,心情较舒畅。体力较好者尚可参加短距离的拉练行军或旅行参观,可以受到思想教育,并转移注意力,改善情绪,锻炼体力。
四、神经衰弱非药物治疗:
冷水浴冷水的刺激有助于强壮神经系统,增强体质。因此,神经衰弱患者适宜于做冷水浴;在早晨起床后进行。早期先用温水擦身,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习惯以后改用冷水擦身,最后用冷水冲洗或淋浴,每次30s到1min左右;从夏天起可以参加游泳,如能坚持到秋冬,效果更大。
五、神经衰弱非药物治疗:
音乐疗法通过多年的研究,认为音乐主要影响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对人的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系统有直接影响,能使大脑皮层出现新的兴奋灶。此外,音乐能促进消化道的活动,影响心脏血管系统,使血脉畅通,加速排除体内废物,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六、神经衰弱非药物治疗:
其他运动情绪较差、精神萎靡不振的患者适宜于进行提高情绪的游戏或运动,如乒乓球、篮球、划船、跳绳、踢键子等,也宜于在户外做轻量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