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发烧的原因有哪些 打预防针发烧

宝宝发烧的原因有哪些 打预防针发烧

防疫针都是由细菌、病毒或其毒素制成的,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宝宝打预防针后,就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其中发热最常见。

对大多数婴儿来说,低热更为常见,一般不需特殊处理,1—2天后自行缓解。也有少数婴儿反应较为强烈,有时体温超过39°C,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全身反应,这时注意水分的补充,可用温水擦浴,及时就医。

小孩发烧是怎么回事

感冒

不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细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症状不一,发烧、食欲下降、肠胃不适、拉肚子、耳鼻喉等问题都有。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

打预防针

因施打疫苗而有轻微发烧的宝宝很多,但会引起较明显发烧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疫苗后。若有身体不适或感冒则不适合带宝宝去打疫苗,以免症状混淆。72小时内是注射预防针发烧的观察期,超过就不是因为疫苗而引起的发烧了,家长要另外做判断。

脑炎、脑膜炎

6个月至3岁的宝宝是该病好发年龄。最典型也最受威协的症状就是容易高烧至39℃以上。而且伴随精神倦怠、眼神呆滞、食欲欠佳,甚至有抽筋现象出现。尽快就医是惟一的方法,目前惟一的检查方法是抽脊髓。

穿太多、发牙热、夏季热

这类原因所引起的发烧通常是短暂而无危险,但确是许多家长容易疏忽的。

宝宝高烧不退原因有哪些

一、宝宝发烧之非疾病因素

宝宝还小,所以体温极易受外在环境影响,以下情况都能引起宝宝发烧:

1、当温度过高时

当气温过高时,会有点像中暑的感觉,导致宝宝发烧。

2、衣服穿太多时

父母总是怕宝宝冷着导致感冒,但穿太多也不好,容易引起宝宝发烧。

3、水份摄取不够时

父母没有及时给宝宝喝水,宝宝渴了也不能明确的表达,导致摄取水分不及时。

4、水份流失时(流汗、腹泻)

父母跟宝宝玩闹时,宝宝玩性大发,通过剧烈运动后,导致疲劳流汗。

5、房间空气不流通时

父母怕有风会吹着宝宝导致感冒,结果房间没有新鲜空气,也导致宝宝身体易发热。

6、某些特殊药物作用

有些药物宝宝吃了后就会有发热的副作用。

7、打预防注射

父母为保宝宝身体健康,会带宝宝打预防针,有些针也会有发热的副作用。

若是宝宝体温一直呈现不稳定状态,则应考虑疾病的可能性。

二、宝宝发烧之疾病因素

宝宝小于3个月时

1、这个年龄的宝宝发烧以细菌感染最常见(如B型链球菌)。

2、还有呼吸道、泌尿道、肠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会引起发烧。

3、最严重的感染疾病是败血症。所以宝宝发烧时,父母一看情况不对,应立即带给医生检查,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宝宝大于3个月时

1、这个年龄的宝宝发烧原由最常见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

而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细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严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脓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无法从外表看到异常现象。

2、而且这个年龄的很多宝宝发烧原因都不明显,这时可以通过验尿检查来判断。

大小孩在泌尿道感染时可能出现频尿、小便痛,甚至于有小便失禁、腰痛的现象。

小婴儿则可能只有厌食、吐奶、腹泻、黄疸等现象,看不出泌尿道方面的症状,所以非常容易误诊。

少部份的泌尿道感染是因为泌尿器官先天发育畸型,例如肾脏的形状不对、输尿管 进入膀胱的角度不对等等,需要以手术治疗。

小儿发热预防

谨防环境因素造成宝宝发热

环境和人为因素也会引起小儿发烧,如寒冷冬季门窗禁闭,室温过高,加之小儿穿着过多或被褥过厚,常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这种情况下立即减少衣物或少盖被子,多饮水,1—2小时后体温就可恢复正常。——三分寒

因此,提醒爱子心切的爸妈,小儿发烧时不要惊慌失措,急急忙忙地吃药、打针,一味的要求医师退烧,而是应沉着冷静地观察病情,准确的找出引起发烧的真正原因。

警惕季节变换为宝宝增减衣物

每当季节变换或是寒流来袭,许多宝宝开始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水等感冒症状,在此时间内要及时为宝宝增添衣物,做好感冒预防。

打预防针前后要注意宝宝体温

宝宝打预防针前一定要检查宝宝是否有发热和其他身体不适的症状,尽量选择宝宝身体健康状态最佳的时候,这样疫苗反应不会和生理疾病混淆,同时宝宝身体状况好对疫苗的反应也会最低。

宝宝打完针后给他多喝水,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多喝水有助于排出身体的毒素,会让身体恢复得快些。特别是有发烧时更加要多喝,宝宝不会说话,但是哭得和平时不一样,家长就要多注意了。

还有就是针口不要碰到水,打完针的当天如果不是很热的话,建议擦身比洗澡好些,以免针口进水发炎。

专家锦囊:几招简单的退烧法

(1)多数宝宝发烧是因为受凉感冒引起,如果宝宝发烧时手脚冷,舌苔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父母可用生姜红糖水为之祛寒,在水里再加两三段一寸长的葱白,更有利宝宝发汗。

(2)如果宝宝发烧咽喉肿痛,舌苔黄,小便黄而气味重,说明孩子内热较重,这时不能喝姜糖水,而应喝大量温开水,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盐。

宝宝只发烧要怎么办

以下列举些能引起发烧的疾病。

1、感冒:不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感冒的症状不一,发烧、食欲下降、肠胃不适、拉肚子、耳鼻喉等问题都有。

2、耳鼻喉发炎:耳鼻喉的问题通常会有发炎现象,所以会有红肿的产生,是一种病毒感染,常见有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红肿(宝宝通常不愿意进食)等症状。

3、幼儿急疹(玫瑰疹):典型的症状就是会莫名高烧(39℃以上),大约持续3—4天,然后起红疹(此时烧会退去),红疹通常会慢慢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也没有其他并发症,爸妈不用担心。

4、打预防针:因施打疫苗而有轻微发烧的宝宝很多,但会引起较明显发烧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疫苗后。若有身体不适或感冒则不适合带宝宝去打疫苗,以免症状混淆。72小时内是注射预防针发烧的观察期,超过就不是因为疫苗而引起的发烧了,爸妈要另外做判断。

宝宝打预防针要注意什么

打预防针前

1.在打预防针的前一周,就要仔细照顾宝宝,减少感冒等不适症状的发生。

2.在打预防针之前一定要对医生如实回答宝宝的情况,因为有的预防针是有禁忌人群的,如对鸡蛋过敏的宝宝,不宜接种麻疹、流感等以鸡胚细胞培养的疫苗;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但可接种灭活疫苗。

3.如果是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前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4.在打预防针之前,家长们还应带好宝宝的《预防接种证》,以便让医生凭证接种,并在证上登记接种的疫苗名称和日期,以防止错种、重种和漏种。

打预防针后

1.宝宝在打完预防针后,需要在防疫站观察15-30分钟的。

2.打完预防针的当天注意不要给宝宝洗澡,以免针口感染。

3.宝宝注射的预防针中是有抗原的,家长要注意在之后多给宝宝喝白开水,预防宝宝发烧。

4.打完针后注意不要带宝宝到人多的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交叉感染。

5.一些加入吸附剂的疫苗容易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家长可用热毛巾对红肿的地方进行热敷。

6.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后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7.密切关注宝宝,看有无异常的发烧,注射地方有无异常反应。有了反应不要紧张,先到医院让医生确诊一下是否是疫苗的反应,然后安照医嘱治疗和护理宝宝。

8.在打预防针后的一周时间内要给宝宝吃的相对清淡一些,所吃的品种要简单,衣着不要过凉和过热。

宝宝发烧腹泻能打预防针吗

1、宝宝发烧腹泻为什么不能打预防针呢?主要是会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接种疫苗后可能造成免疫失败;且加重原有的疾病(感冒、腹泻);容易出现疫苗接种异常反应。

2、宝宝接种疫苗后由于个体差异,有些宝宝会出现一些疫苗相关反应:如发热、散在皮疹;有些还可能有轻微腹泻(接种口服疫苗有可能出现)。如果在接种疫苗之前宝宝有感冒发热、腹泻,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症状加重,也不利于观察判断是疫苗反应或是病情加重。

3、宝宝感冒腹泻吃了药的话再打预防针就会与其的药性冲突。同时,因为感冒发烧的时候宝宝抵抗力弱,压不住预防针的药性。是药三分毒,宝宝要写抗住了预防针的药性才能化其为己用。

4、预防针本来就是降低宝宝的免疫力的(短时间),如果宝宝这时候生病免疫力本来就差加上接种疫苗很容易加重病情,腹泻也会造成发烧的。生病的宝宝必须在停药三天后接种预防针。

宝宝5个半月发烧怎么回事

宝宝5个半月发烧怎么回事:

1、穿太多、室内温度太高

宝宝穿太多或室内温度太高这类原因所引起的发烧通常是短暂而无危险,但却也是许多家长容易疏忽的问题。

2、感冒

不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细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

3、耳鼻喉发炎

耳鼻喉的问题通常会有发炎现象,所以会有红肿的产生,是一种病毒感染。症状多变,常见的有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红肿(宝宝通常不愿意进食)等。

4、打预防针

因施打疫苗而有轻微发烧的宝宝很多,但会引起较明显发烧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疫苗后。因此,若有身体不适或感冒则不适合带宝宝去打疫苗,以免症状混淆。

5、尿道感染

5个月的宝宝发烧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尿道感染。女宝宝通常是大便、尿片污染;男宝宝则是膀胱输尿管回流所致。体现的症状除了容易发烧至38、5℃以上外,外观不易察觉。

6、脑炎、脑膜炎

6个月至3岁的宝宝是该病好发年龄,5个月的宝宝也有几率发病。最典型也最受威协的症状就是容易高烧至39℃以上,伴随精神倦怠、眼神呆滞、食欲欠佳,甚至有抽筋现象出现。

在对宝宝5个半月发烧怎么回事认识后,改善宝宝发烧问题,都是要先对原因进行了解,这样在缓解的时候才能够有很好方法,而且要注意的是,宝宝发烧严重的话,要选择物理和药物多种治疗方式,这样能够快速改善发烧情况。

宝宝发烧的原因

一般的小宝宝抵抗力低下,很容易诱发发烧,导致宝宝发烧的原因很多,如果不能了解宝宝发烧的原因,宝宝很难退烧,那么导致宝宝发烧的原因有哪些呢?

1胃肠发炎诱发宝宝发烧,一般胃肠发炎会有细菌感染引起的,进而引起宝宝发烧,如果不能对症治疗,会导致宝宝发烧反复。

2感冒也会引起宝宝发烧,宝宝抵抗力低下,容易导致细菌或是病毒感染,进而又发烧等症状,如果不能对症治疗,会引发中耳炎等疾病。

3打预防针会诱发宝宝发烧,有一些宝宝对药物比较敏感,很容易导致打预防针后有轻微的发烧,所以宝宝在打预防针后,家长要多关注宝宝的体温。

注意事项:宝宝发烧的原因很多,还有尿道感染、脑炎、脑膜炎等疾病引起的发烧,所以宝宝一旦发烧,家长要重视,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6个月宝宝发烧的原因

6个月的宝宝很容易发烧,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系统发布还不成熟,身体的抵抗力比较差,受到感染的几率比较高,所以常会有发烧的情形出现。

通常父母只注意疾病症状不注意病因,看到宝宝发烧、呕吐、咳嗽,就慌乱不已。回家吃了医生开的退烧药,等孩子又烧起来,就再来医院,问为什么吃了药,还发烧。只有找出引起发烧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并避免过度治疗。引起宝宝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2、身体疾病造成发烧,如生病、感冒、各式病毒、细菌的感染发炎、肿瘤癌症、自体免疫疾病、脱水等。

3、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如果宝宝有身体不适或感冒则不适合带宝宝去打疫苗,以免症状混淆。72小时内是注射预防针发烧的观察期,超过就不是因为疫苗而引起的发烧了,爸爸妈妈要另外做判断。

宝宝发烧的原因及症状有哪些

宝宝发烧的原因

1、感冒。一般情况下宝宝发烧的原因都是由感冒引起的,这是最常见的因素。

2、打预防针。不少宝宝在打完预防针之后两天可能会出现发烧的症状。

3、穿太多。尤其是冬天和夏天的时候,妈妈没有根据天气来给宝宝加减衣物,就很容易发烧。

4、疾病因素。这主要出现在3个月之前的宝宝,常见的是细菌感染。

宝宝发烧的症状

从以上的内容我们知道了宝宝发烧的原因,下面来看看宝宝发烧的症状有哪些:

1、发热、脸红。这是最常出现的情况,很多宝宝在发烧的时候都会脸红发热。

2、睡不安稳。不少宝宝发烧都是在晚上,因此若是妈妈发现宝宝睡不安稳,那可能是发烧了。

3、恶心呕吐。宝宝发烧的症状还会有恶心,或是没有恶心突然呕吐,有时还会尿在裤子里。

4、食欲不振。宝宝发烧的话会没有食欲,而且提不起精神,整个人都焉焉的。

5、痉挛。宝宝发烧的时候,手脚、大腿可能会出现不能控制的痉挛、抽动。

宝宝发烧的治疗

从前面的内容我们知道了宝宝发烧的原因和宝宝发烧的症状,那么宝宝发烧怎么治疗呢?其实宝宝发烧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两种,一般若是发烧并不严重,就会使用物理治疗或是药物治疗,而若是温度过高,那就需要尽快就医治疗。

1、治疗宝宝发烧最方便迅速的方法就是使用退烧药,一般是使用水剂的,比如小儿美林糖浆。

2、物理降温也是不错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冷敷法、热水浴、酒精擦拭、冷水枕等方法。

3、宝宝发烧的时候父母不要慌,可以多给宝宝喝点水,帮助宝宝发汗,以此来降温。

不少父母都认为宝宝发烧会烧坏脑子,其实并不是这样,只有脑炎、脑膜炎这类的疾病才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宝宝发烧并不可怕,关键是找对原因,然后对症治疗。以上就是关于宝宝发烧的原因、症状及治疗的相关解答,希望对各位爸妈有所帮助。

宝宝长牙期可以打疫苗吗

宝宝长牙如果没有出现发烧症状,那么是可以打预防针的。宝宝长牙跟打预防针并没有冲突,如果宝宝在长牙期间没有其他异状,如发烧、感冒等,那么打预防针可以正常进行。不过打完之后多喝水,可以预防发烧。

宝宝长牙期间如果出现发烧症状,或者感冒等疾病,那么,家长最好不要带宝宝去打预防针。宝宝发烧期间打预防针,容易加重病情或者导致预防效果减弱。所以,宝宝长牙如果发烧的话最好不要打预防针。宝宝长牙发烧,要及时治疗退烧,期间多喝水。宝宝每次打预防针之前要测量体温,看宝宝有没有感冒发烧,如果感冒发烧了,要先退烧,治疗疾病并且没有用药的情况下再去。

相关推荐

宝宝打预防针发烧怎么办

宝宝打预防针发烧是正常现象,因疫苗本身就是一种减低了活性的病毒,接种后必然会起一定的副反应。一般在接种的当天或第2天,多为低热,一般不需要处理。宝宝的体温不超过38.5℃时,原则上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休息即可。如果宝宝发烧超过3天,或者体温达到38.5℃以上时,就要及时入院请医生处理。

小孩发烧不退的原因

1.感冒 不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细菌和病毒感染都可能。症状不一,发烧、食欲下降、肠胃不适、拉肚子、耳鼻喉等问题都。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但若照顾不当,并发中耳炎、脑炎、脑膜炎等,就会39℃以上高烧的危险。 2.耳鼻喉发炎 耳鼻喉的问题通常会发炎现象,所以会红肿的产生,是一种病毒感染。症状多变,常见的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红肿(宝宝通常不愿意进食)等。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

宝宝什么情况不能打预防针

1.宝宝正在感冒或发烧期间,是不能打预防针的,否则可能会导致病症加重。 2.宝宝患了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过检疫期的宝宝,是不能打预防针的,否则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的病情加重。 3.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宝宝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尤其是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癫痫和惊厥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疫苗和百、白破混合疫苗易发生晕厥、抽筋和休克等。严重佝偻病的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 4.患急慢性肾脏疾病、活动性

宝宝拉肚子好了多久可以打预防针 宝宝打预防针后注意事项

宝宝在打完预防针后,需要在防疫站观察15-30分钟的。 打完预防针的当天注意不要给宝宝洗澡,以免针口感染。 宝宝注射的预防针中是抗原的,家长要注意在之后多给宝宝喝白开水,预防宝宝发烧。 打完针后注意不要带宝宝到人多的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交叉感染。 一些加入吸附剂的疫苗容易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家长可用热毛巾对红肿的地方进行热敷。 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后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密切关注宝宝,看无异常的发烧,注射地方无异常反应。了反应不要紧张,先到医院让医生确诊一下是否是疫

宝宝打预防针后可以洗澡吗 宝宝打预防针后要注意什么

1、给宝宝接种完疫苗之后不要立即离开,就在接种站观察30分钟后再离开,防止宝宝不适或不良反应。接种之后为防止宝宝发烧,可多给宝宝喝些白开水,如果是吃母乳的婴儿可多给吃几次母乳。 2、接种后保持注射部位干燥、清洁,不要让孩子去挠,防止针眼感染。 3、打预防针后,宝宝要避免剧烈活动,家长要注意观察,如果宝宝轻微发热反应,一般在1~2天就会好,如果反应加重,应请医生处理。

宝宝打喷嚏能打疫苗吗 什么情况下宝宝不能打预防针

1.患感冒、发烧、腹泻等某些急性疾病时,宝宝不能打预防针,因为的疫苗宝宝是不能注射的。 2.患肝炎、结核等传染病以及严重心脏病时不能给宝宝接种疫苗,因为患这些病的宝宝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接种可能会加重病情。 3.患皮肤类疾病的宝宝也是不能打预防针的。 4.属于过敏体质的宝宝也不宜打预防针,最好是先咨询医生。 5.过急性传染病却还没过检疫期的宝宝也是不宜打预防针的。

宝宝打预防针发烧

现在从宝宝出生开始就打不完的预防针。很多家长会注意到,宝宝打完预防针后的当天或者1-2天后会发低烧,严重时甚至会演变为感冒发烧。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宝宝打完预防针后需要注意什么呢? 宝宝在三岁之前需要打很多的预防针,一个月一次,甚至时半个月一次。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生谭小华告诉大家,宝宝在打完预防针后出现低热等一些不良反应都是比较常见的。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反应呢?因为我们打预防针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机体产生对该病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我们打的疫苗都是这种致病菌被消灭了其致病

宝宝鼻塞可以打预防针

宝宝鼻塞不可以打预防针宝宝出现鼻塞的症状,不建议去医院打预防针。因为鼻塞就是因为宝宝受凉了引起的感冒症状,虽然没发烧但是还是最好不要打预防针了,预防针就是减毒或灭活的菌苗,期待在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以达到防病的效果。 现在宝宝鼻塞如果再打预防针可能会引起因预防针而致病的,所以,建议多让宝宝喝点水,注意保暖,待感冒康复后,再接种疫苗。

婴儿多少度才算发烧

一、婴儿多少度算发烧 正常小儿的腋下体温为36℃-37℃之间,超过37.4℃即可认为是发热。在正常情况下,小儿的体温可以波动于一定范围。体温在37℃以上就算是发烧了。37.5℃-38.4℃是低烧,38.5℃以上就是高烧了。但每个子孩子身体状况都不一样,要依孩子的体质而定。 如果是按直肠温度来算,正常宝宝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一般来说,口腔温度较直肠温度

得了湿疹可以打预防针 打预防针要注意什么

宝宝打预防针之前,家长要给宝宝洗洗澡,换上干净衣服,向医生说清楚宝宝的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 打预防针后,宝宝要避免剧烈活动,家长要注意观察,如果宝宝轻微发热反应,一般在1~2天就会好,如果反应加重,应请医生处理。 在饮食方面,不要给宝宝吃些小鱼、小虾或香菜之类的“发物”,意在让预防针“发”出来以取得疗效。另外一些家长则主张“忌口”,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生怕干扰了预防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