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吃姜极易导致肝癌
这样吃姜极易导致肝癌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研究显示,黄樟素可引起肝癌,在小鼠的饲料中添加0.04%~1%的黄樟素150天到2年,可诱导小鼠产生肝癌。生姜中含有黄樟素,若过量食用生姜容易加大患肝癌的风险,此外,腐烂生姜产生毒素亦可致癌,因为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素,严重时会导致肝癌和食道癌的发生。因此,凡事都应适度,就如生姜一样,少吃补身强体,多吃就易患肝癌。
我国超8成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
为何产生肝癌?人体内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毒素越来越多,有的肝细胞就有可能产生基因突变,当控制生长的基因被破坏后,这个原本已停止分裂的细胞又会重新分裂,1个变成2个,2个变成4个……表现出来,形成肝肿瘤,在肝肿瘤中有些细胞因为病毒、外力反复破坏发生变异,不断分裂增生,侵蚀正常细胞,就变成了肝癌。
为何肝癌发病率如此高?专家表示,肝癌的主要发病原因是乙肝病毒,80%~90%的肝癌患者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在中国乙肝携带者占全部人口的10%左右,基数非常大,所以发病率看起来很高。据统计,中国内地去年新发肝癌41.8万例,死亡38万例;其中超8成是由于乙型肝炎未得到有效治疗,病情恶化造成。另外,每年约有5%的肝硬化患者转变成肝癌。
专家提醒,除乙肝病毒携带者之外,丙肝病毒携带者、嗜酒、有家族史的人也不可轻视。
肝癌出现症状时已到中晚期
早期肝癌并没有症状,直到肝癌中期了,才会有一系列的特征反映在患者身上,比如腹大、腹痛、黄疸、人消瘦、胃口差,等等。虽然早期肝癌没有症状,但我们仍有一系列的方法可以早期筛查,对于高危人群只需抽血查肝功能、肝脏彩超、查血清甲胎蛋白(AFP)即可。
哪些是高危人群?专家指出,一般为有肝癌家族病史者、5年以上肝炎病史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5-8年以上酗酒史以及确诊肝硬化患者。这类患者最好最好每3-6个月验血查一次甲胎蛋白,每半年做一个超声检查,有怀疑时还要加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否则,等出现肝区疼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再来看时,已经是中晚期了。”
极易导致癌症的八大食物
目前虽说生活条件好了,可是好像患上癌症的病人也一年比一年多,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引发癌症和日常生活饮食有着很大的关系,专家建议以植物性为主、动物性为辅的防癌健康食谱包括,每天三百克谷类食物(其中三分一为豆类、三分一为面粉类);500克蔬菜,其中必须有300克绿叶菜;200克动物性食物,如鱼类、禽类、蛋类、瘦肉;250克牛奶;50克黄豆制品。
此外,可用食疗适当补充抗氧化营养素,如VC、胡萝卜素,多吃含有VE、植物活性物质的种子、硬壳类食品及多芬类的茶叶、黄桐类的山楂、枸杞、银杏、大豆、菌类的灵芝等交换可增强免疫力,预防癌症。
腌制食品:咸鱼产生的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胺。咸蛋、咸菜等同样含有致癌物质,应尽量少吃。
烧烤食物: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烤鹅、烤乳猪、烤羊肉串等,因含有强致癌物不宜多吃。
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鱼、熏蛋、熏豆腐干等含苯并芘致癌物,常食易患食道癌和胃癌。
油炸食品:煎炸过焦后,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咖啡烧焦后,苯并芘会增加20倍。油煎饼、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条等,因多数是使用重复多次的油,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
霉变物质:米、麦、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霉变,被霉菌污染后会产生致癌毒草素——黄曲霉菌素。
隔夜熟白菜和酸菜:会产生亚硝酸盐,在体内会转化为亚硝酸胺致癌物质。
槟榔:嚼食槟榔是引起口腔癌的一个因素。
反复烧开的水:反复烧开的水含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生成致癌的亚硝酸胺。
过量吃姜易得哪种癌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说明吃生姜的对人体大有好处。但一项研究发现,过量食用生姜有增大患肝癌的风险。
过量食用生姜对健康危害大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研究显示,黄樟素可引起肝癌,在小鼠的饲料中添加0.04%~1%的黄樟素150天到2年,可诱导小鼠产生肝癌。生姜中含有黄樟素,若过量食用生姜容易加大患肝癌的风险。此外,腐烂生姜产生毒素亦可致癌,有人认为“烂姜不烂味”,这种想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很危险。因为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素,严重时会导致肝癌和食道癌的发生。因此,凡事都应适度,就如生姜一样,少吃补身强体,多吃就易患肝癌。
不良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肝癌
专家介绍,广州人尤喜吃鱼生,而且吃鱼生时还喝上烈性酒,本意为了杀菌,但是更容易引起肝硬化,并最终演变成肝部肿瘤。“鱼生多为河塘鱼,未经煮熟带有很多肝病寄生虫,再加上烈性酒,这种饮食习惯会给肝带来更大的负担。”专家说,特别是肝炎病人,这种吃法简直是“火上浇油”。
预防肝癌应多吃什么?
意大利研究人员近日在《国际肿瘤杂志》上发表报告指出,少饮酒、多食用奶制品和新鲜水果,能够减少人们患肝癌的可能性。
这份报告说,意大利国家肿瘤研究所研究人员经过长时间跟踪研究发现,在控制饮酒的情况下,如果每天食用奶制品(如牛奶和酸奶),人们患上肝癌的几率将比普通人减少78%。若每天坚持食用新鲜水果,则患肝癌的几率可减少52%。
研究人员说,肝癌患者通常嗜酒,或者曾经患肝炎等传染病,目前肝癌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是器官移植。
此次研究表明,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酒精摄入量,就可以降低患肝癌的危险。
导致肝癌的原因
诱因:与乙、丙、丁型肝炎病毒有关
科研人员已证实,主要通过血液传染的乙型、丙型与丁型病肝炎毒与肝癌关系密切,而通过饮食传播的甲型肝炎病毒与肝癌无关。
我国有1.2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约占全世界人口的30%,其中300万人会转为慢性肝炎,约30万人转为肝硬化,最终有部分乙肝患者转变为肝癌。
肝癌转化过程大致如下:乙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据统计,肝癌患者中乙型肝炎相关者约占70~80%,丙型与丁型肝炎相关者约为15~20%,另5%的肝癌患者则可能与酗酒、寄生虫感染、长期服用避孕药有关。
先防肝炎
因此,预防肝癌首先必须预防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的感染途径有四种:母婴传播一般认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中约有1/3(约3千万)来源于母婴传播。由于感染早,90%以上发展为慢性感染。研究表明,6岁以前的儿童感染后慢性化的危险性为30%左右,而成人期获得性感染者中仅5%慢性化。
血液传播及医源性传播经血液传播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如:输血或使用血制品、血液透析、被针头或手术刀意外刺伤、共用刮胡刀及牙刷、文身、补牙等。
性接触传播男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的精液具有传染性。
其他方式病毒亦可能通过破损的口腔粘膜和昆虫叮咬传播。丙型与丁型肝炎患者在我国尚少,经血液途径传播,主要通过输血感染。
此外,在我国因酒精所致的肝损害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长期的过度饮酒,通过乙醇本身和它的衍生物乙醛可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而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在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病是中青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酗酒有增多趋势,尽管酒精性肝病的发生率尚无精确的统计,但并不少见。由于国内肝病主要由肝炎病毒引起,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数量更多,可能掩盖了实际上是酒精作为病因的肝病。因此正确认识酒精引起的肝损害,及时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良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肝癌
核心提示:专家介绍,广州人尤喜吃鱼生,而且吃鱼生时还喝上烈性酒,本意为了杀菌,但是更容易引起肝硬化,并最终演变成肝部肿瘤。“
由于 乙肝 高发以及不良饮食习惯,广州市的肝癌发病率高达30—40/10万,属全国的高发地区。有关专家呼吁,广东居民应改变嗜好吃鱼生和喝烈酒等促使肝癌高发的不良饮食习惯。
专家介绍,广州人尤喜吃鱼生,而且吃鱼生时还喝上烈性酒,本意为了杀菌,但是更容易引起 肝硬化 ,并最终演变成肝部肿瘤。“鱼生多为河塘鱼,未经煮熟带有很多肝病寄生虫,再加上烈性酒,这种饮食习惯会给肝带来更大的负担。”专家说,特别是肝炎病人,这种吃法简直是“火上浇油”。
预防肝癌应多吃什么?
意大利研究人员近日在《国际肿瘤杂志》上发表报告指出,少饮酒、多食用奶制品和新鲜水果,能够减少人们患肝癌的可能性。
这份报告说,意大利国家肿瘤研究所研究人员经过长时间跟踪研究发现,在控制饮酒的情况下,如果每天食用奶制品如牛奶和酸奶,人们患上肝癌的几率将比普通人减少78%。若每天坚持食用新鲜水果,则患肝癌的几率可减少52%。
研究人员说,肝癌患者通常 嗜酒 ,或者曾经患肝炎等传染病,目前肝癌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是器官移植。
此次研究表明,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酒精摄入量,就可以降低患肝癌的危险。
哪些人群容易导致肝癌呢
为什么有的患者发生了肝癌之后一直察觉不到呢,其实对于肝癌来说呢早期的症状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于是就很容易耽误肝癌疾病的治疗的,对于肝癌来说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群发生的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一下发病人群有哪些呢?
由于肝癌早期非常微妙,表面上没有丝毫的痕迹,很少得到治疗。当肝癌在临床上出现症状时,患者的平均存活期一般只有3~6个月左右,因此,如何早些发现肝癌及防治肝癌,从而远离肝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哪些人群最容易得肝癌?
1、男性
肝癌患者中男性病人明显多于女性。调查显示,肝癌男女之比约为7-10:1,即男性肝癌病人数是女性的7—10倍。男性为什么是肝癌的高危人群,目前尚无确切的解释。不过,很多的医学专家分析认为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可能对某些肝癌致病因素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2、中老年人
肝癌的高发年龄大多在四十岁以后,这是因为致癌因子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长达数十年之久。所以肝癌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50—60岁是肝癌高发年龄段。此外,肝癌的发生与人体的免疫功能衰退也有关。
3、乙肝病人
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乙肝流行的地区往往是肝癌的高发区,患过乙肝的人比没有患过乙肝的人患肝癌的几率要大,这种几率高达10.7倍之多。有学者认为,乙型肝炎病毒引发肝癌的途径,是先有乙型肝炎病毒酿成肝炎,肝炎又导致肝硬变,使肝细胞发生不典型增生,继而发展成肝癌;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慢性肝炎可以不经过肝硬变阶段而直接导致肝癌的发生。但他们不同的观点中有一点是一致的,即: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是人类肝癌发病诸多因素中的主要因素。
4、饮食不洁者
长期进食霉变食物、食含亚硝酸盐食物以及食物中微量元素硒的缺乏也是促发肝癌的重要因素之一。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是诱发癌症的主要因素,黄曲霉毒素是目前为止唯一一种明确其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同时它也是肝癌的辅助病因之一。亚硝酸盐存在于自然界的很多食物中,蔬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大约是4毫克/公斤,豆类更高,可以达到10毫克/公斤。亚硝酸的盐是不会蓄积在体内的,它可以通过尿液排出,日常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大量的亚硝酸盐对能人体产生很大危害,它可以转变成亚硝胺类物质,这类物质有明确的致癌作用。
上面介绍的一些人群是最容易导致肝癌的,对于肝癌来说一些男性还有一些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是很容易发生肝癌的,如果处于这样的人群的人一定要注意肝癌的发病,只有多预防这样的人群才能够防止肝癌的发生。
生姜的食用禁忌
姜素以药食俱佳见称,经常食用能保健强身,养生益寿,但阴虚体质的人群是绝对不能吃。
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再吃辛辣的生姜,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所以秋季不宜吃姜。此时吃姜也不宜过多,以免吸收姜辣素,在经肾脏排泄过程中会刺激肾脏,并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等症状。
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尤其是阴虚体质的人,绝对不能吃姜。阴虚就是燥热体质,表现为手脚心发热,手心有汗爱喝水,经常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心烦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温,阴虚的人吃姜会加重阴虚的症状。
腐烂生姜产生毒素可致癌,因为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素,严重时会导致肝癌和食道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