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者如何自我保护
心衰者如何自我保护
心力衰竭是各种疾病损害了心脏的正常功能,使心脏收缩力减弱或心脏舒张不充分而难以推动正常血液循环的结果。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力衰竭表现有劳累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休息时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还表现为下肢踝部水肿和尿量明显减少。心力衰竭是一种可由多种疾病导致的共同病理状态,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心力衰竭的慢性心血管病是高血压(血压食品)、冠心病及糖尿病(糖尿病食品)。
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科学的手段自我保护,是延缓病情进展、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环节。患者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控制好引起心力衰竭的疾病
如针对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通过长期治疗把收缩压及舒张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减少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
预防可促发心力衰竭的因素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预防呼吸道感染
已有心力衰竭病症但病情稳定的人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因此,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
●掌握好活动量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选择清淡少盐饮食
饮食应少油(油食品)腻,多蔬菜(蔬菜食品)水果(水果食品)。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保持健康(健康食品)的生活方式
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食品)。
合理用药
有的药物治标迅速,可很快缓解症状,而有的药物则需要长期服用才能改善心脏功能,延长寿命。利尿剂,这是惟一能控制体液潴留的药物,但不能单独用来控制心力衰竭,使病情稳定。洋地黄制剂(地高辛)则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等作用减轻患者症状。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开博通、蒙诺等),所有左心收缩功能减退的心力衰竭病人都要用,除非病人对这类药物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但这类药的应用要早期开始,并长期使用才能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β-受体阻滞剂,所有左室收缩功能不良的心力衰竭病人,在病情稳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用,但绝不是用药越多越好,而是要少而精,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心衰患者的日常护理
1、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而言,一定要注意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大部分急性期和重症的心力衰竭患者,是需要卧床休息的,当心功好转后,应下床进行适当活动,如散步等,当脉搏大于110次/分或感到有心慌、气急与异搏感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
2、对日常生活中诱发心力衰竭的原因,要有正确的认识,减少诱因,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劳累、感染是诱发心衰的常见原因,对慢性心衰病人来讲,无论遇到何种感染,均应早期应用足量抗生素。体弱患者有感染时,体温一定很高,可能只表现为倦怠、嗜睡、食欲不振等,应注意观察。
3、心力衰竭的治疗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不是不治之症,患者不需要过多的担心,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心理护理慢性心衰病人,应保持平和心态,不要自寻烦恼。生活上不过分依赖别人,但也不要逞强。对自己的病,应重视,但也不要过分关注,以免因过于紧张而诱发急性心衰。
4、心力衰竭要注意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病情恢复是有帮助的。心力衰竭患者饮食的原则是低钠(盐)、低热量、清淡而易消化,注意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足量维生素、无机盐、适量脂肪,戒烟戒酒,少食多餐,避免因饱餐而加重或诱发心衰。
5、心力衰竭患者想要早日摆脱疾病的纠缠,一定要持之以恒的接受治疗,不能半途而废,也要根据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换药,以免引发严重不良后果;要熟悉常用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利于早发现早治疗。
6、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要定期进行复查,如心电图、心功能测定、体重与水肿情况,还要注意定期抽血复查地高辛浓度和血钾、钠、镁以及尿素氮、肌酐等,若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对心脏功能二级以下患者应加强产前检查,至少每两周1次。患者应有足够的休息,避免较重的体力劳动,进低盐饮食。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有贫血者应积极治疗。孕妇应于预产期前2周入院待产。有心衰者应立即入院治疗。孕妇对毛地黄类药物耐受性较差,用药时应注意毒性反应,如呕吐、脉缓、胸痛等。孕期最好服用排泄较迅速的毛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0.25mg,口服2/日,2~3天后酌情改服一次。此类药物服用剂量不要求达饱和量,以防万一发生心衰后,能有加大剂量的余地。
凡有以下情况者,应设法终止妊娠。
1、心脏病较重,代偿功能在三级以上者。
2、既往妊娠有心衰史或妊娠早期即发生心衰者。
3、风湿性心脏病有中、重度二尖瓣病变伴有肺动脉高压者或紫绀型先心病。
4、患有活动性风湿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及有严重的心律失常者。
5、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肌炎。
现在癌症盛行,特别是妊娠合并心脏病,很多得了这个病的患者不知道饮食上吃什么好,其实平常的时候多多的吃点白色蔬菜绝对能够起到抗癌的效果哦。
心脏不好应该注意什么 避免屏气
屏气可因胸腔内压增高而使血压上升;因回心血量减少和心排血量减少,血压随之下降,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对心脏不好的了来说,特别是心衰或者潜在心衰者,这种血压的大幅度波动可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或心悸梗塞。因此心脏不好者应该避免屏气及与屏气有关的动作,如俯首提重物、用力解大便等。
心衰患者如何自我保护
●预防呼吸道感染
已有心力衰竭病症但病情稳定的人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因此,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
●掌握好活动量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选择清淡少盐饮食
饮食应少油(油食品)腻,多蔬菜(蔬菜食品)水果(水果食品)。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保持健康(健康食品)的生活方式
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食品)。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检查
血循环时间测定:左心衰臂者至舌循环时间延长,多在20~30s(正常值为9~16s),右心衰者臂至肺时间延长,可>8s(正常4~8s),同时有左心衰者,臂至舌时间亦可明显延长,单纯右室衰者,臂至舌循环时间应在正常范围。
1、X线检查
心脏的外形和各房室的大小有助于原发心脏病的诊断,心胸比例可作为追踪观察心脏大小的指标,肺淤血的程度可判断左心衰的严重程度,慢性左心衰时可见肺叶胸膜增厚,或有少量胸腔积液;肺间质水肿时在两肺野下部肋膈角处可见到密集而短的水平线(Kerley B线);肺泡性肺水肿时,肺门阴影呈蝴蝶状,右心衰者继发于左心衰者,X检查显示心脏向两侧扩大,单纯右心衰者,可见右房及右室扩大,肺野清晰;也可见上腔静脉阴影增宽,或伴有两侧或单侧胸腔积液。
2、心电图
可有心房,心室肥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基础心脏病变,V1导联上P波终末负电势(Ptf-V1)与肺楔压有一定关系,在无二尖瓣狭窄时,Ptf-V1<-0.03mm·s,提示早期左心衰的存在。
3、超声心动图
测定左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内径,并计算出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和平均周径缩短率,可反映左室收缩功能,测量收缩末期室壁应力(半径-厚度比)/收缩末期容量指数比(ESWS/ESVI),是超声心动图测定整体左室功能较为精确的指标,可在不同的前,后负荷情况下反映左室功能,测定二尖瓣前叶EF斜和脉冲多普勒技术测量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或流速积分(ETVI/ATVI)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左室舒张功能。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评估老年人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可靠而实用的办法,其优点是价廉,快速,适宜床边应用,Morgan等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老年人左心室射血分数,并结合临床表现,诊断老年人心力衰竭,结果表明,70岁以上老年人左心功能不全现患率为7.5%,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功能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82%的老年人中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是可靠的,而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亦较可靠,Gardin等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老年人左心室舒张功能,结果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最大流速随增龄而减少,房性充盈最大流速随增龄而增大,而且二者在女性显著大于男性,提示老年人左心室舒张功能随增龄而减退。
4、运动耐量和运动峰耗量测定
动耐量试验能在一定程度内反映心脏储备功能,正常值:运动做功量6~10METs,运动时LVET增高>5%,运动时最大氧耗量>20ml/(min·kg),AT>14ml/(min·kg)。
5、放射性核素与磁共振显像(MRI)检查
核素心血管造影可测定左,右心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容积和射血分数,通过记录放射活性-时间曲线,可计算出左室的最大充盈速度和充盈分数以评估左室舒张功能,MRI能更精确地计算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心搏量和射血分数,MRI对右室心肌的分辨率也较高,故能提供右室的上述参数。
6、创伤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应用漂浮导管和温度稀释法可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和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Ⅰ),在无二尖瓣狭窄,无肺血管病变时,PCWP可反映左室舒张末期压,PCWP正常值为0.8~1.6kPa(6~12mmHg),PCWP升高程度与肺淤血呈正相关,当PCWP>2.4kPa(18mmHg)时即出现肺淤血;>3.3kPa(25mmHg)时,有重度肺淤血;达4kPa(30mmHg)时,即出现肺水肿,CⅠ正常值为2.6~4.0L/(min·m2)当CⅠ<2.2L/(min·m2)时,即出现低排血量症状群。
慢性心衰的家庭护理
1、保持情绪的平和
慢性心衰患者由于病情痛苦,病程较长,预后较差,很容易产生烦躁、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这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而且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急性发作。而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愉快的心情则对慢性患者的病情大有裨益,所以家属要注意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多开导患者积极面对。家属对患者的病情要重视,但是不能过分关注,以免引起患者过度紧张。另外,家庭中不愉快的事情尽量不告诉患者,以防患者因生气、难过、激动导致心衰急性发作。
2、保障休息与睡眠
合理安排每天的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有利于保护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家属除了让患者保证每天晚上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以外,还应提醒患者每天中午也要休息一个小时。
3、遵循医嘱服药
慢性心衰属于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必须长期坚持服药治疗。虽然有些患者一次就需要服用十来种药物,但是家属必须提醒患者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切不可擅自停药、减药或换药,否则容易引起病情恶化。
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诊治
1、 病史、临床症状与体征 具体见前面所述。急性心力衰竭较好诊断,但慢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断应详询病史,仔细检查,尤其要注意发现左心衰的早期表现,如劳力性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颈静脉充盈、肝肿大等。
2、 辅助检查 (1)实验室常规检查:①血、尿常规可正常。②心衰较重,用利尿剂时间较长,可发生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③严重肝淤血,肝功不全时,血清酶可升高。④晚期心衰可致肾功能不全,尿素氮可升高。⑤心衰早期,血浆心钠素升高;pro-BNP>1800可明确诊断为心衰。心衰持持时间过长又较严重时,心钠素可降低。(2)心电图:左心衰时可发现左室肥大劳损、心动过速或其他心律失常(多为原发病表现)。V1导联P波末电势(PTF—V1)可间接反映左房及左室的负荷及功能。在无二尖瓣狭窄时,PTF—V1<—0.04MM/S,则肯定有左心室功能不全,PTF—V1的负值越大,左心功能不全越严重。
左心衰如为单纯性者,心电图可发现右心室肥厚或伴劳损;如继发于左心衰者,则有双侧心肌肥厚表现。
3、 X线检查 左心衰:可发现左室或左房扩大,可出现肺淤血、间质性肺水肿、肺泡性肺水肿等。右心衰:单纯性者可见右房及右室扩大;继发于左心衰者,心脏向两侧扩大。可有两侧或单侧胸腔积液。
4、 超声心动图 可显示左、右心室肥厚或心腔扩大,左或右心房也可扩大。可以进行心功能测定。可有局限性或整体性收缩活动减弱,EF下降。
5、 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 可迅速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并可反映室壁节段运动。核素分布局限性稀疏。
6、血循环时间测定 左心衰者臂至舌循环时间延长,多在20~30秒(正常为9~16秒);右心衰者臂至肺时间延长,可达8秒以上(正常为4~8秒)。全心衰两者均延长。
7、静脉压测定 主要反映右房及右室舒张期负荷。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6~10CMH2O(0.588~0.981Kpa),超过10~20CMH2O(0.981~1.18Kpa)提示右心衰可能。肘静脉压正常值为3~14.5CMH2O(0.294~1.42KPa),右心衰可增至25CMH2O(2.453KPa)。
心衰患者的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应根据心功能情况决定活动和休息原则:心功能一级患者,可不限制活动,但应增加午休时间;轻度心力衰竭(心功能二级)患者,可起床稍事轻微活动,但需增加活动的间歇时间和睡眠时间;中度心力衰竭(心功能三级)患者,以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为宜;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四级)患者,必须严格卧床休息,给予半卧位或坐位。对卧床患者应照顾其起居,方便患者的生活。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避免因长期卧床,而导致肌肉萎缩、静脉血栓形成、皮肤损伤、消化功能减退及精神变态等不良后果。
(2)饮食
患者应摄取低热量饮食。病情好转后可适当补充热量和高营养。饮食以少盐、易消化清淡饮食为宜;选择富有维生素、钾、镁和含适量纤维素的食品;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加重呼吸困难;避免刺激性食物;宜少量多餐,根据血钾水平决定食物中含钾量。
(3)保持大便通畅
心衰患者保持大便的通畅是护理措施的一个重要事项。所以,患者需要进行排便的练习,也可以在饮食中加入膳食纤维来帮助患者进行排便。
(4)吸氧
一般流量为2~4L/min,应观察吸氧后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改变,随时评估呼吸困难改善的程度。
(5)加强皮肤口腔护理
长期卧床患者应勤翻身,以防局部受压而发生皮肤破损。加强口腔护理,以防发生由于药物治疗引起菌群失调导致的口腔黏膜感染。
(6)控制静脉补液速度
一般为每分钟1~1.5m1(20~30滴)。
2.心理护理患者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进行心理的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3.情观察和对症护理
(1)注意早期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率增加、乏力、头昏、失眠、烦躁、尿量减少等症状,应及时与医师联系,并加强观察。如迅速发生极度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口唇青紫等表现,同时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发绀、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应警惕急性肺水肿发生,立即准备配合抢救。
(2)定期观测水电解质变化及酸碱平衡情况,低钾血症可出现乏力、腹胀、,心悸、心电图出现U波增高及心律失常,并可诱发洋地黄中毒。少数因肾功能减退,补钾过多而致高血钾,严重者可引起心脏骤停,低钠血症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嗜睡等。
4.并发症预防和护理
(1)呼吸道感染
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两次,避免阵风,寒冷天气注意保暖,长期卧床者鼓励翻身,协助拍背,以防发生呼吸道感染和坠积性肺炎。
(2)血栓形成
由于长期卧床,使用利尿剂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下肢静脉易形成血栓。应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下肢和作下肢肌肉收缩,协助患者作下肢肌肉按摩。用温水浸泡下肢以加速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栓形成。当患者肢体远端出现局部肿胀时,提示已发生静脉血栓,应及早与医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