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神经发育的自测方法
婴儿神经发育的自测方法
食物反射:包括觅食反射、吮吸反射和吞咽反射。对出生仅半个小时并醒着的新生儿,当你用手指或乳头抚弄其脸颊时,他会转头、张嘴,并有吮吸、吞咽动作。
定向反射:婴儿出生12~24小时后,就会把眼睛转向光源;强的响声还可使其停止吮吸动作。
抓握反射:触摸出生两三天新生儿的手掌时,他会握紧拳头。
巴布金反射:新生儿躺着时,按住其手掌,头就会转来转去,嘴巴张开,就像打呵欠一样。
巴彬斯基反射:用手指轻划婴儿脚底外侧,由脚跟至脚尖,脚趾会像扇形样的张开。
防御反射:儿童出生后的头几天就能对温度或疼痛刺激产生泛化性反应,也就是说刺激其某一部位,会引起全身性的反应,如呕吐、喷嚏、眨眼、打哈欠、瞳孔反射等。
惊跳反射:当新生儿受到突然的刺激如响声等,就会伸开双臂、双腿,手指张开,背部伸展或弯曲,以及头朝后仰又迅速收回。
游泳反射:将新生儿托起面朝下,其四肢就会做游泳动作。
行走反射:托着新生儿的腋下让其光脚板接触平面,他会做迈步动作,看上去非常像动作协调的行走。
蜷缩反射:当新生儿缩起脚背碰到手面边缘时,他会做出如小猫动作相似的蜷缩动作。
判断小儿神经发育是否正常的方法
小儿的神经——精神发育随着小儿的迅速成长每日每时都在进行着复杂的变化。那么对小儿神经系统机能的发育是否正常,可按不同年龄进行观察:
1、出生至一个月:呈蠕动运动,手紧握,刺激后为全身反应;对光刺激有瞬目反应,对突然响声有惊跳,触睫毛能瞬目;饥饿或尿湿后啼哭;伴随啼哭发生呃逆、咳嗽或喷嚏时能发出声音;有惊吓、吸吮、寻找、握持等原始反射。
2、2个月:俯卧位时头可抬起数秒钟;见闪光闭眼,对突然响声仍能引起惊吓反射;头及眼可随物体向两侧移动45度,逗之能微笑;保持原始反射。
3、3个月:俯卧位能长时间抬头,可短时间拿玩具,全身性运动反射减少;盯眼看人,被刺激肢体有选择性运动;头及眼随物体转动可达90度,逗之能笑并发出声音;呀呀学语;原始反射尚存在,但处于过度时期。
4、4个月:肢体能分别运动;头可随声音转动;抓住玩具能往嘴里塞;逗之能大声地笑;惊吓反射及强。
5、5—6个月:能翻身,俯卧时能撑起胸部;能辨别生人,能玩玩具由一手移至另一手;有时能与熟人咿呀说个不休;吸吮反射仍存在。
6、7—8个月:能稳坐,开始学爬行;能辨认熟悉声音,拒绝不喜欢的食物;对陌生人表示害羞;能发出爸妈单音;仍有吸吮反射。
7、9—10个月:能熟练地爬行,用食指拨物体;能辨别食物;能挥手再见,用杯子喝水;能发出爸爸妈妈等音。
8、11—12个月:能牵着行走,短时间独立;能听音乐,辨别香臭;穿衣时会主动伸出手臂,拿起笔乱写乱画,试用匙吃,摇头表示“不”;能理解几个简单嘱咐,说1—3个单字;吸吮反射逐渐消失。
9、13—15个月:能蹒跚行走,易摔跤,试爬楼梯,拾起小纸片,开关小盒;喜欢红色,有触觉定位;能指眼指鼻,喜欢动物玩具;常常自言自语,能与意义的说出3—5个字;大小便时会蹲下。
10、16—18个月:边走带跑,偶摔到,喜爬床爬桌,开始自己吃饭,爱 掷球玩方块积木,能认得书上的人、动物、汽车等,能脱鞋袜,能讲到6个字语,回答简单问题,能控制大小便。
11、19—21个月:扶手上楼,学倒退走,能踢打皮球;认方圆;模仿扫地,擦桌子,学唱1—2句歌。
12、22—2岁半:熟练地上下楼梯及跑跳;喜欢看图书,对痛觉有精确定位;能画圈,叠纸,穿鞋袜;开始懂得集体概念,如“我们、大家”。
13、3—5岁:能穿衣扣钮,蹬三轮车;视力已发育成熟,能辨认五种颜色,能唱儿童歌曲,背诵歌谣,爱提问,喜模仿。
14、6—7岁时:运动感觉发育都比较成熟,有一定分析综合能力,为上学创造了条件。
新生儿一直睡觉不吃奶怎么办 新生儿为什么爱睡觉
1、睡眠是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过程。在婴儿清醒时,外界无数的刺激向大脑皮层袭来,这些刺激对于成人来说是一般的,但对婴儿来说却是强烈的,“雷电交加”的袭击很快就使小儿神经细胞陷于疲劳。为了补偿细胞的耗损,婴儿采取了保护性措施—长时间的深深的睡眠。
2、另外,婴儿在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地升高,而在觉醒状态下,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可见,婴儿长时间的睡眠不仅仅是为了恢复疲劳,而且是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机。因此,保证婴儿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是保证婴儿神经发育和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小儿脑瘫前期排查方法
1、询问病史主要针对脑瘫的高危因素进行询问。
患儿家族中是否有神经系统遗传病史,其父母是否为近亲结婚;患儿母亲妊娠时是否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疾病,是否接触过放射性物质,是否有宫内感染;婴儿出生时是否有窒息、产伤、惊厥,是否为早产、双胎或多胎,生后是否患过高胆红素血症、严重感染性疾病等。
2、观察患儿的早期临床表现常见的有以下几点:
1)喂养困难,吸吮及吞咽动作不协调。
2)烦躁,易惊,易激惹。
3)对周围环境反应差。
4)有凝视、斜视。
5)头不稳定,四肢活动少,躯于、四肢发软。
6)张口伸舌,身体发硬、打挺,动作不协调、不对称。
7)运动发育延迟,与正常儿相比落后至少3个月。
3、体格检查
1)原始反射检查:手抓握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出生4个月后仍存在,而吸吮反射、紧张性颈反射于出生后6个月仍不消失 。
2)VOjta姿势反射异常。
3)肌张力检查:患儿肌张力可表现为过高、降低或呈动摇性。
4、结合相关物理检查:
如脑电图、脑地形图、神经诱发电位、脑超声及头颅CT、MRI。
VOjta姿势反射检查适于4~6个月脑损伤儿早期诊断脑瘫。因为4个月以内婴儿神经发育多受原始反射支配和重力影响,应答反应不典型。4~6个月时姿势反射才能明确出现。7种姿势反射中出现2~3种异常就具有早期诊断脑瘫价值。
其次,Vojta姿势反射不能单独判断中枢性运动障碍。实际脑瘫检查中精神发育不全和其他类型的脑损伤患儿也可出现姿势反射检查结果异常。必须结合原始反射、立直反射、平衡反射和肌张力检查综合评价婴儿早期运动障碍。因此把v。it。姿势反射为主的婴幼儿神经发育检查与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对脑损伤儿出现运动障碍的预示性,提高脑瘫早 期诊断的准确性。
婴儿呛奶窒息是什么原因
婴儿呛奶窒息也是因为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会厌功能不灵,容易出现呛奶。还由于婴儿神经系统发育欠完善,一些反射还很薄弱,不能把呛人呼吸道的奶咳出,这便导致气道机械性阻塞而发生严重呼吸困难、缺 氧,即称为“呛奶窒息”。
怀孕一个月后才吃叶酸有用吗 孕妇吃叶酸的作用
叶酸对细胞的分裂生长,核酸、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胎宝宝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补充叶酸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重要手段。孕期头3个月是胎儿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准妈妈在此时缺乏叶酸,就容易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增加脊柱裂、无脑儿的发生率。
孕妇高烧不退会影响胎儿吗 孕妇早期发烧对胎儿危害大
在受孕3-4周期间是胎儿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假若孕妇的体温高于38.5℃,切持续高烧24小时以上,就会增加胎儿发生神经发育缺损的几率。
这主要是因为流感病毒对胎儿带来的伤害会超过发烧本身所带来的热伤害,而一般的感冒病毒也可能增加少许流产的机会,但不会增加胎儿畸形的概率。
芝麻的营养价值 预防胎儿神经发育缺陷
芝麻中大量的叶酸能够有效为孕妇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
孕妇适度喝酒不会影响婴儿神经发育
根据最新的调查显示,怀孕期间适量饮酒不会影响婴儿的神经发育。孕妇每天饮酒量不超过一玻璃杯,就可以保证子宫内部环境的稳定。
有7000名10岁的孩子接受了测试,调查人员记录下他们母亲在怀孕前后的饮酒情况。
根据调查,大多数受过良好教育的妇女饮酒量适中,而相反,那些工人阶层的妇女在经过怀孕期戒酒后,大多数都会大量饮酒甚至酗酒。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怀孕期间,大多数妇女滴酒不沾。即使有些人喝酒,量也很小。没有人过量饮酒,因为大家知道孕期大量饮酒会对婴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一天一杯白酒,是可以接受的适度饮酒量。
当我们对孩子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时,我们发现,那些母亲在孕期适度饮酒的孩子的平衡能力更好。适度饮酒的妇女比起不饮酒的妇女,更偏向于中产阶级。她们的社会地位更高。出生于中产阶级的孩子,比出生在工人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优越条件。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也更好。
调查还涉及了丈夫在妻子怀孕期的饮酒量。有超过一半每周喝一到两瓶,有五分之一的人每天至少喝一瓶酒。
母亲在怀孕前及怀孕后饮酒较多的孩子和那些父亲饮酒较多的孩子的平衡能力,特别是静态平衡能力更好,
在孕期适度饮酒可以促进孩子平衡能力的发展。但是平衡能力和后期的锻炼也有很大的关系。有些人还指出孩子平衡能力还与他们的家庭环境有关。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饮酒与平衡能力的关系。研究会继续进行。
婴儿神经发育的自测
宝宝发育不全包括的内容很多,外部畸形一眼就能看出来,对于深藏于内部的则不好把握。不少刚做父母的家长都想早早地了解小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是否正常,在此,香港玛丽医院的医师向大家介绍一种通过观察婴儿的无条件反射情况,可检测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是否正常的简便方法。
食物反射:包括觅食反射、吮吸反射和吞咽反射。对出生仅半个小时并醒着的新生儿,当你用手指或乳头抚弄其脸颊时,他会转头、张嘴,并有吮吸、吞咽动作。
定向反射:婴儿出生12~24小时后,就会把眼睛转向光源;强的响声还可使其停止吮吸动作。
抓握反射:触摸出生两三天新生儿的手掌时,他会握紧拳头。
巴布金反射:新生儿躺着时,按住其手掌,头就会转来转去,嘴巴张开,就像打呵欠一样。
巴彬斯基反射:用手指轻划婴儿脚底外侧,由脚跟至脚尖,脚趾会像扇形样的张开。
防御反射:儿童出生后的头几天就能对温度或疼痛刺激产生泛化性反应,也就是说刺激其某一部位,会引起全身性的反应,如呕吐、喷嚏、眨眼、打哈欠、瞳孔反射等。
惊跳反射:当新生儿受到突然的刺激如响声等,就会伸开双臂、双腿,手指张开,背部伸展或弯曲,以及头朝后仰又迅速收回。
游泳反射:将新生儿托起面朝下,其四肢就会做游泳动作。
行走反射:托着新生儿的腋下让其光脚板接触平面,他会做迈步动作,看上去非常像动作协调的行走。
蜷缩反射:当新生儿缩起脚背碰到手面边缘时,他会做出如小猫动作相似的蜷缩动作。
以上这些反射,有些由于大脑皮层的成熟而受到抑制,在一定的时间内会消失;有些则具有明显的保护人体的作用,不会消失。凡有上述反射的婴儿,一般说明其神经系统发育正常,否则就有可能是不正常的表现。特别是某些婴儿如缺乏多种无条件反射,其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的可能性则较高,可请医生作进一步检查诊断。
判断小儿神经发育是否正常的方法
1、出生至一个月:呈蠕动运动,手紧握,刺激后为全身反应;对光刺激有瞬目反应,对突然响声有惊跳,触睫毛能瞬目;饥饿或尿湿后啼哭;伴随啼哭发生呃逆、咳嗽或喷嚏时能发出声音;有惊吓、吸吮、寻找、握持等原始反射。
2、2个月:俯卧位时头可抬起数秒钟;见闪光闭眼,对突然响声仍能引起惊吓反射;头及眼可随物体向两侧移动45度,逗之能微笑;保持原始反射。
3、3个月:俯卧位能长时间抬头,可短时间拿玩具,全身性运动反射减少;盯眼看人,被刺激肢体有选择性运动;头及眼随物体转动可达90度,逗之能笑并发出声音;呀呀学语;原始反射尚存在,但处于过度时期。
4、4个月:肢体能分别运动;头可随声音转动;抓住玩具能往嘴里塞;逗之能大声地笑;惊吓反射及强。
5、5—6个月:能翻身,俯卧时能撑起胸部;能辨别生人,能玩玩具由一手移至另一手;有时能与熟人咿呀说个不休;吸吮反射仍存在。
6、7—8个月:能稳坐,开始学爬行;能辨认熟悉声音,拒绝不喜欢的食物;对陌生人表示害羞;能发出爸妈单音;仍有吸吮反射。
7、9—10个月:能熟练地爬行,用食指拨物体;能辨别食物;能挥手再见,用杯子喝水;能发出爸爸妈妈等音。
8、11—12个月:能牵着行走,短时间独立;能听音乐,辨别香臭;穿衣时会主动伸出手臂,拿起笔乱写乱画,试用匙吃,摇头表示“不”;能理解几个简单嘱咐,说1—3个单字;吸吮反射逐渐消失。
9、13—15个月:能蹒跚行走,易摔跤,试爬楼梯,拾起小纸片,开关小盒;喜欢红色,有触觉定位;能指眼指鼻,喜欢动物玩具;常常自言自语,能与意义的说出3—5个字;大小便时会蹲下。
10、16—18个月:边走带跑,偶摔到,喜爬床爬桌,开始自己吃饭,爱 掷球玩方块积木,能认得书上的人、动物、汽车等,能脱鞋袜,能讲到6个字语,回答简单问题,能控制大小便。
11、19—21个月:扶手上楼,学倒退走,能踢打皮球;认方圆;模仿扫地,擦桌子,学唱1—2句歌。
12、22—2岁半:熟练地上下楼梯及跑跳;喜欢看图书,对痛觉有精确定位;能画圈,叠纸,穿鞋袜;开始懂得集体概念,如“我们、大家”。
13、3—5岁:能穿衣扣钮,蹬三轮车;视力已发育成熟,能辨认五种颜色,能唱儿童歌曲,背诵歌谣,爱提问,喜模仿。
14、6—7岁时:运动感觉发育都比较成熟,有一定分析综合能力,为上学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