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计划外疫苗
正确理解计划外疫苗
对于疫苗家长们往往有很多误解方,有的人认为只需要接种计划内疫苗,计划外疫苗就可以忽略。这种想法是很错误的。
我国目前使用的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法律和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如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乙肝疫苗等。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也有人称为“计划免疫外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狂犬疫苗、流行性感冒 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轮状病毒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第二类疫苗。第二类疫苗预防的疾病并非危害不严重,而且有些疾病传播速度 非常快。如水痘在幼儿园有一人发病,可能几天之内其他孩子都会被传染。有时候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将一些二类疫苗纳入一类疫苗管理范畴,也是考虑到 这些疾病的危害,并着力于扩大保障力度,让孩子尽可能接种疫苗。
“计划外疫苗”所针对的传染病,有些是属于地方或局部流行的(如出血热 等);有的流行普遍,传染性也强,虽可自行痊愈,转归良好,但易留下后遗症(如风疹、水痘);有的对健康宝宝并无大碍,只对体弱多病的宝宝造成威胁(如流 感、肺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还有的传染病与人为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如狂犬病虽然病死率极高,但只要远离狗和猫就不易被感染。考虑到地域性差 异,有些在本地区不存在的疾病,不会推荐当地儿童接种。
俗话说,防患于未然,小小的一个针剂,总比以后生病了再去抢救来得简单
计划内和计划外疫苗的区别
卫生部规定的计划免疫类疫苗主要是四种:即预防麻疹的麻疹疫苗,预防结核的卡介苗,预防小儿麻痹症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及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百白破疫苗。此外,乙肝疫苗、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风疹、腮腺炎疫苗,也被列入计划免疫管理范围。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上通常也列有以上9种疫苗,人们通常把这些疫苗称之为计划内疫苗。
而接种证上没有列出的还有预防水痘、甲肝、肺炎、流感、出血热、狂犬病等疾病的疫苗,均属计划外疫苗。面对种类繁多的疫苗,家长们很想知道,哪些预防针是必须打的,哪些是自愿选择的。对此,有关部门的解释是:这些疫苗由地方卫生防疫机构根据疾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规律,确定针对某一重点保护人群接种,或是向公众推荐,由人们自己选择接种或不接种。只有当某一地区出现疫情或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为避免某些传染病暴发流行,才会有针对性地要求人群普遍接种某种疫苗。
计划外疫苗有哪些
计划外疫苗一般有水痘疫苗、HIB疫苗(B型嗜血流感杆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流感疫苗、23价肺炎球菌疫苗、出血热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1、水痘疫苗
接种作用:水痘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疾病,在幼儿园中,如果一人得病,可能将整个幼儿园的宝宝传染。这种病可引起发烧及皮肤长水泡、脓泡,还可能造成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或是并发细菌感染。如果在1岁半以前感染水痘,还可能终生隐藏反复发作带状疱疹(俗称皮蛇)的危机。当宝宝上幼儿园前,要完成接种,有些幼儿园在入园时会询问,只有接种过水痘疫苗才接收入园。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好方法,在接种1次后,体内血清抗体的转阳率可达98.6%并可维持2年。
2、HIB疫苗(B型嗜血流感杆菌疫苗)
接种作用:b型嗜血流感杆菌感染是严重的传染性疾病。HIB是寄生于上呼吸道的一种常见细菌,5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若5岁前的孩童受到感染,常造成脑膜炎、肺炎、骨髓炎等致命性反应。欧美各国多已将嗜血流感杆菌疫苗列入常规注射。建议只要家庭经济条件许可,家长应选择给孩子接种该疫苗,接种年龄应在2个月以上,一般小于6个月初种3针,间隔1-2个月,1岁半时再加强一针,大于6个月至1岁的孩子初种仅需2针,间隔1-2个月,1岁半加强免疫一次。1-5岁儿童只需注射一次。
3、轮状病毒疫苗
接种作用:小儿秋季腹泻,又称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宝宝秋天发生的腹泻,主要是轮状病毒引起。这种疫苗主要是预防宝宝由轮状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腹泻,保护率在60%-70%左右,不能完全避免宝宝得病,但减轻宝宝腹泻症状的效果比较明显。建议想让宝宝接种该疫苗的妈妈,在宝宝满6个月即可进行接种,因为此病最容易侵犯 6个月-2岁的宝宝。
4、流感疫苗
接种作用:6-35个月是宝宝自身免疫功能正在发育和成熟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对外界病毒的抵抗能力相对于大龄宝宝更弱,在遇到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容易感染流感。宝宝感染流感之后容易引发肺炎、中耳炎和心肌炎等并发症,所以应给宝宝接种流感疫苗。一般来说, 6个月-3岁的婴幼儿需要注射儿童剂量,第一次注射一针,间隔4周后再接种第二针。
5、甲肝疫苗
甲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是由甲肝病毒通过病人粪便污染食物和水造成传播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它具有传染性强,流行面广,发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等特点。发病主要以春、秋两季为主。预防甲型肝炎除了要注重个人卫生外,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甲肝疫苗。凡是对甲肝病毒易感者,年龄在1周岁以上的儿童、成人均应接种。
6、23价肺炎球菌疫苗
接种作用:肺炎球菌可引发多种疾病,如脑膜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等,病死率高。肺炎球菌有90多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就是选取了23种最容易致病的病菌,分别提纯其抗原性强的多糖,按比例混合制成疫苗,起到抗肺炎的作用,能覆盖85%-90%的肺炎球菌侵袭。
7、出血热疫苗
接种作用:适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疫区易感人群,按0、14天程序接种,半年加强一针。
出血热病症简介: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症状是发热,包括头痛、腰痛等,除此之外,可能出现面颈、胸部潮红。该病可导致肾脏损害以及侵犯全身多器官组织,而且暂时没有特效药治疗,重点在于灾区预防。
8、狂犬病疫苗
接种作用:世界上还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发病后的死亡率几乎100%。所以,凡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或抓伤后,都应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宝宝若被严重咬伤,如伤口在头面部、全身多部位咬伤、深度咬伤等,应联合用抗狂犬病毒血清。
男士打了新冠疫苗多久可以要孩子
不影响备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说,基于对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备孕期男女双方都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而且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也有提到,备孕不是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对于有备孕计划的男性或女性,不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推迟怀孕计划。
什么是计划外疫苗
什么是计划外疫苗?除国家规定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种的疫苗都属于推荐疫苗,也就是计划外疫苗。这些计划外疫苗都是本着自费、自愿的原则,妈妈可以有选择性的给宝宝接种。如果妈妈不是很清楚那些是计划外疫苗,可以对照儿童接种证,在证上没有列出的预防水痘、甲肝、肺炎、流感、出血热、狂犬病等疾病的疫苗,均属计划外疫苗。
百白破进口疫苗多少钱
百白破疫苗属于1类疫苗(国家计划疫苗),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一定要打。百白破普通疫苗国家免费提供的,是不需要收费的。
不过,进口的百白破疫苗是需要收费的,价格在我国百白破精致疫苗价格的十倍左右,为170元每次,其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价格会有细微波动,波动幅度在10元左右。
计划内疫苗接种正常反应
有些宝宝接种疫苗后在发生正常免疫反应的同时产生一些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这被称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又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两种。
一般反应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正常反应,很多妈妈认为没有反应,就没有效果反应越大,效果越好,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虽然有些反应是不可避免的,但过重的反应会为受种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是生命危险,随着科技的发展,疫苗质量不断改进,一般反应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除了个别人因机体差异反应略重外,大部分人反应轻微,大多在2-3天即可恢复,一般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或生活。
正常反应的表现: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全身反应如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38.5℃以下,持续1-2天即可恢复正常。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即可。如果宝宝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可以做物理降温、吃些富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并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若持续高热则要去看医生了。
来月经能打新冠疫苗吗 打新冠疫苗对男性备孕有没有影响
没有影响。
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有提到,备孕不是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或男性,不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其次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也表示:“我们在对疫苗开展接种的经验基础上,对疫苗的安全性也有了理解,实际上进入备孕期的时候,不需考虑疫苗对备孕的影响,男女双方都可以接种疫苗。”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接种新冠疫苗对于男女性备孕都是没有影响的,可以正常进行接种,不需要太担心。
打新冠疫苗对男性备孕有没有影响
没有影响。
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有提到,备孕不是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或男性,不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也表示:“我们在对疫苗开展接种的经验基础上,对疫苗的安全性也有了理解,实际上进入备孕期的时候,不需考虑疫苗对备孕的影响,男女双方都可以接种疫苗。”
新冠疫苗对男性生殖系统有影响吗
没有。
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有提到,备孕不是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或男性,不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其次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也表示:“我们在对疫苗开展接种的经验基础上,对疫苗的安全性也有了理解,实际上进入备孕期的时候,不需考虑疫苗对备孕的影响,男女双方都可以接种疫苗。”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接种新冠疫苗对于男性生殖系统是没有影响的,可以正常进行接种,不需要太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