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患者最有可能出现的就是血尿
肾炎患者最有可能出现的就是血尿
1、眼睑浮肿:是最明显的肾炎的症状,主要是因为肾脏对水的排泄和调节功能受到损坏,使患者体内的水量增多,过多的水积在体内疏松组织里,而眼睑是疏松组织较多的部位。眼睑浮肿的特点是早晨起床时明显,活动后减退。
2、血尿:血尿有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之分,也是常见的肾炎的早期症状。镜下血尿则只有在显微镜下观察才可以发现。而肉眼血尿即为肉眼可看见的血尿,尿色混浊且呈红色,有的患儿尿液中夹有血丝或者血块。血尿是大部分慢性肾炎的症状。
3、尿中泡沫增多:尿中多以以较小的泡沫为主,并且相互联在一起,久久不能散去,提示患儿尿中有蛋白,张力较高所致,同样是常见的肾炎的症状。做好预防工作最简单的办法是到医院查尿液,以排除蛋白尿的可能。
肾病的早期症状
1、水肿
肾炎水肿常以下肢水肿、晨起眼睑水肿为特点。下肢水肿常被误认为是站立过久所致。这也属于肾炎的早期症状表现。
2、肾炎的早期症状还有蛋白尿
出现蛋白尿时一般小便非常浑浊,出现泡沫不易消失。
3、血尿
大家对血尿都会产生一些误区,有人认为血尿就是小便中可以看到血,其实,肾炎的血尿肉眼是看不到的,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这种肾炎的早期症状是比较常见的。
4、感染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急性发作常常与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及皮肤等感染相关。因此,当患有上述感染性疾病时应检查尿常规。高血压:约1/3的肾小球肾炎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表现为头痛、记忆力减退、睡眠不佳症状等。因上述症状就医、并且发现血压升高的患者一定要检查尿常规,特别是年轻患者。
肾炎患者出现血尿的原因
血尿是肾炎的常见症状,血尿分为肉眼血尿与镜下血尿两种,前者表现为用眼睛就可直接看出尿液里有血,后者指需用显微镜才能在尿液中查到红细胞,大部分肾炎患者的血尿类型为后者,肾炎患者出现血尿的原因如下。
肾脏本身病变引发血尿
当患有肾炎时,患者的肾脏出现炎症反应,炎症使得肾脏充血水肿,肾脏内壁黏膜上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少量的红细胞可直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尿液;当肾脏炎症严重时,肾脏的组织可出现脱落,在脱落的同时会有少量出血。这两种情况导致的出血量一般较少,表现为镜下血尿,。
肾炎引发肾外病变
肾炎时除了导致肾脏本身病变外,还可引起其他疾病,输尿管炎最为常见。输尿管炎除了会导致患者尿频、尿急、尿痛外,病情严重时还可出现血尿,其原因是输尿管炎时输尿管内壁黏膜充血水肿,在尿液的冲刷下极易破损出血;除此之外,肾炎还可引发血液系统疾病,如导致患者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等,这些疾病都可导致出血,如出血发生在肾脏或是输尿管,都可引发血尿。这两种原因导致的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大,表现为肉眼血尿。
肾炎症状
肾炎起病急,病情轻重不一,大多数预后良好。一般在数月至1年内自愈,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常有水肿、高血压或短暂的氮质血症,b超下肾脏无缩小,部分病例有急性链球菌感染史,在感染后1~3周发病。
肾炎由急性肾炎迁延而来的只占少数,大多数慢性肾炎患者首次临床就诊即为慢性。对慢性肾炎患者应做出临床、病理、病因及肾功能的诊断。大多数慢性肾炎的病因不清楚,病理诊断需做肾活检。患者的肾功能需定期检查,以3~6个月检查1次为宜。
肾炎患者在发生肾炎前1-3周多有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史,如水痘、麻疹、皮肤脓疱疹、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齿龈脓肿、猩红热等,部分肾炎患者也可能没有前驱症状。
慢性肾炎患者的早期缺乏特异性的症状,患者通常会出现血尿、夜间排尿次数和尿量的增多、疲劳、乏力、腰痛、眼睑、颜面、踝关节浮肿、尿中泡沫增多、尿色异常等。
人体肾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只有当肾脏损伤到非常厉害的程度时,人才会感到有明显不适,但这时早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导致肾病不断恶化。早期发现肾炎,并及时加以治疗,是治疗肾炎的一个关键因素。
肾炎症状有哪些?以上就是专家对肾炎症状做的详细介绍,希望会对读者有所帮助,祝患者早日康复。
慢性肾炎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1、利水肿、温肾阳:肾炎的发病在中医理论上说是肿本乎水,由于肾司开阖,致使阴气太盛因此关门常阖。所以,中医治疗该类型的肾炎可使用温肾一法。因肾中的真阳之气上升,所以主张温肾治水,否则该病治疗起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消蛋白:中医治疗肾炎的方法就是要消除蛋白尿,因肾炎患者的蛋白尿常常有很多的细胞沉渣,这是因为清浊不分的结果,片面的强调固涩反而会使沉瘀胶结,导致浊气无法排泄,反而会渗漏精气。因此,治疗肾炎应注重消蛋白。
3、止血尿、重清热:肾炎病人出现血尿是因热蓄肾和膀胱导致的迫血妄行的形成的。然而热也有虚实之分,实热病比较急,由外邪入侵所致。所以,治疗该病应从清热凉血开始。虚热病型的患者病程比较长,君火一动,相火也随之出现,灼伤血络。因此,应使用清心之方补肾。
4、水肿症状进行治疗:采用金银花,益母草,蝉衣,白茅根等药物配治成方剂,对肾炎的水肿、蛋白尿症状表现进行治疗。
5、对肾炎出现蛋白尿的症状进行治疗:采用一些剂量的蝉衣,适量的蛇舌草,七叶一枝花,益母草,知母,黄相,适量的覆盆子等药物配制成方剂,对出现了蛋白尿伴随上呼吸道发生的感染的肾炎患者是很适用的。
肾病的危害是不可小觑的,一旦出现就应该及时的治疗,以上是为大家介绍的中医治疗肾炎的方法,大家一定要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医生及时的治疗,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感冒可致肾病
5岁的小强(化名)不久前突然出现全身水肿,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医被确诊为急性小管间质肾炎。接诊他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邹和群教授说,在追溯病史时发现,就在小强出现水肿的几天前,他刚得了一次感冒,感冒并不严重,两三天就好了,但这很可能就是他患上肾炎的罪魁祸首。
感冒为何会导致肾炎?邹和群解释,感冒本身并不会导致肾炎,而是机体对感冒的反应导致了肾炎。一些感冒发生时,病毒或细菌侵入人体,机体识别这些外来物,动员防御体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当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这种情况下虽可以消灭外来抗原(细菌或病毒),但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也会随着血液循环运行到肾脏,沉积到肾组织,导致炎症细胞浸润,诱发炎症性反应,从而引起肾炎。
那么,感冒后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可以预防肾炎的发生?邹和群指出,由于免疫系统的作用而引起的这类肾炎是没有办法预知的,作为患者能够做到的就是有这个意识,早期自我发现。急性肾炎大都在咽痛或上呼吸道感染后1至2周发病,发病时表现为:轻重不一的食欲减退、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头痛、精神差等非特异性症状;小便量减少,颜色深而混浊,继而出现肉眼血尿,但持续时间不长,数天后多转为镜下血尿(即肉眼看不到的血尿);绝大多数肾炎患者有蛋白尿,一般病后2~3周尿蛋白可转为少量或微量,2~3个月后多会消失,而持续性蛋白尿的出现则提示有转变为慢性肾炎的可能;面部、眼睑、双下肢浮肿。
如果在感冒后出现了以上症状要及时就医。特别是间质性肾炎,就像前面提到的小强那样,往往血尿和蛋白尿都不明显,不容易被及时诊断出来。
肾病早期症状表现有哪些
肾病的早期症状之浮肿。这种症状有时候常被大家所忽略,这里小编提醒你,肾病的水肿常常先出现在眼睑、面部、阴囊等比较疏松的地方,以后才会出现下肢水肿,严重时亦可全身水肿,少数人也可有腹水。当然其他疾病也常常伴有浮肿,这时比较简单的区分方法是看伴不伴有眼睑或面部的浮肿。如果有的话多半是肾性水肿。
肾病的早期症状第二个症状是腰疼。肾病病人常常没有明显的腰疼表现,或者说发现肾炎后才感觉腰疼,以为肾炎就是腰有病,所以才会感觉有腰疼,这种腰疼大不如肾盂肾炎及肾结石的腰疼,肾盂肾炎的腰疼多为一侧,而肾结石的腰疼多很剧烈且多向大腿内侧放射。
最后一个较为突出的症状是血尿。因为部分病种,如iga肾病,在早期是有血尿发生的。血尿分为两种,即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镜下血尿是用肉眼看不到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有红细胞。如果有肉眼血尿即表示尿里面的红细胞有很多了。当然,有血尿也不一定是肾炎,此外,女同志的血尿要注意是不是为月经期所引起。
这里补充的一点是,对于高血压等症状来说,肾炎患者可有可没有,常于尿毒症后期才产生。
肾病的早期症状大概就是以上几种,患者一旦发现以上症状,最好到当地医院检查一下,一经确诊为肾病,必须马上治疗。
早期儿童肾炎的症状有哪些
如果在儿童的尿液中发现了大量的泡沫,并且散去时间缓慢,就有可能是肾炎,泡沫增多常常是有蛋白的现象,出现蛋白尿的症状。患者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肾炎的病人可伴或不伴高血压,但如果发展到尿毒症,则常伴高血压,且很难控制,一般来说,有高血压的病人预后常常比没有高血压的病人差。,其常见其他分类主要有、眼睑浮肿、血尿、尿中泡沫增多等分类。患者会有不自觉的水肿的表现,可能只是局部的,也可能是全身的。水肿是最先表现出的症状,少数人也可有腹水。
急性肾炎的早期症状,少尿可与浮肿同时出现,尿色深,每日尿量可少于400毫升,个别患者甚至无尿。有些肾炎患者会出现血尿,肉眼可发现尿色呈浓茶色,一般可持续数日甚至数周。急进性肾炎也有少尿特征,同时伴有恶心、乏力和食欲不振等早发症状。
儿童肾病的分类排尿的时候,儿童肾炎患者可能有疼痛的症状,一般炎患者还会有低烧发热的现象,表现为畏寒,体温多在38~39℃之间,也可高达40℃。热型不一,一般呈弛张型,也可呈间歇或稽留型。伴头痛、全身酸痛,热退时可朋大汗等。肾炎患者有腰痛,多为钝痛或酸痛,程度不一,少数有腹部绞能,沿输输尿管向膀胱方向放射。
肾炎到底有哪些早期症状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可知,肾炎患者多数会有高血压、镜下或肉眼血尿,稍微严重的会对肾功能有所伤害,病理上多表现为渗出及(或)增殖性病变,如系膜增殖、膜增殖、内皮细胞增殖等。而肾病表现为“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及低蛋白血症,尿液检查一般无血尿,临床上也少有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病理上多以变性为主,如上皮细胞变性、膜性肾病等。
其实大多数肾炎患者在早期都会有水肿的特点。专家介绍肾炎患者的水肿症状一般是先从面部开始,然后蔓延到下肢。有时眼睑、手脚都会有肿胀感。再就是少尿,有时候与水肿同时出现。有些会出现血尿,这种情况一般壮年男性多发。急性肾炎患者在病前可能会有感染作为征兆。慢性肾炎多数无急性肾炎病史或链球菌感染史,病因不好确定,这些是比较常见的肾炎的早期症状,希望您及时的治疗肾炎。
由于慢性肾炎的急性发作而发现。在慢性肾炎的晚期,临床上要区分慢性肾炎和其它原因所致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可能有困难。慢性肾炎的病程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主要视其根底病理类型及有否并发症,特别是高血压。有些病人发现尿异常后,可经历多年才发生终未期肾功能衰竭。由于慢性肾炎多数有高血压,而其尿常规改变可很轻微,临床表现亦可无特殊,故易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肾小动脉硬化症,这也是肾炎的早期症状。
有学者报告,临床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者,有≥20%的病例经肾活检显示为原发性肾小球病(特别是IgA肾病),这些病人中,大部分在30岁以下,并常有镜下有血尿和蛋白尿。目前国内外有些书刊,认为终未期肾脏病的透析病人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肾脏病。
弥漫性狼疮肾炎的症状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所引起的一种免疫性肾炎,此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女性。狼疮性肾炎在早期时,患者关节肿痛多呈对称性。约半数狼疮性肾炎患者有晨僵,仅少数狼疮肾炎患者有关节畸形。
得了红斑狼疮,患者的全身可能会出现间断发热;颧部红斑,由于形状似蝴蝶,又称蝶形红斑;无痛性口腔溃疡;多个关节肿痛;发生癫痫或精神异常;手足遇冷变得苍白,温暖后转为紫红,继之恢复常色,又称雷诺氏现象。
狼疮肾炎,顾名思义,此病也会对患者的肾脏有所影响,单纯性血尿或蛋白尿;血尿、蛋白尿伴浮肿、腰酸或高血压,即肾炎样表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浮肿,即肾红斑狼疮症状病综合征样表现;血尿、蛋白尿伴肾功能急剧减退,呈急进性肾炎表现;慢性肾功能衰竭表现。生活中可表现为其中一种情况。
从以上的症状我们可以看出,狼疮肾炎的症状有多种,而且有些症状有时并不典型,仅有肾脏异常时,常被误诊为肾炎、肾病综合征或慢性肾衰,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病情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带来尿毒症、心衰或败血症等不良后果。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对于女性肾病患者应自查是否存在上述全身症状,如果存在,应进一步做相应的化验检查。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比较少见的症状,那就是弥漫性狼疮肾炎了,我们知道弥漫性狼疮肾炎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要做好对于弥漫性狼疮肾炎的预防工作,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弥漫性狼疮肾炎的症状表现。
狼疮性肾炎患者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原因
狼疮性肾炎患者除了肾脏会发生相关的病理性改变外,其他重要器官或系统也会发生病变,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其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狼疮性肾炎患者易并发血管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其病理基础是血管炎,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动脉炎,出现内膜甚至是血管全层的炎症,影像学最先表现就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和斑块形成。
2.狼疮性肾炎患者肾血管受损
肾脏是血管最为丰富的组织之一,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小管均较早受累,出现蛋白尿、高尿酸血症、低蛋白血症,甚或肾病综合征,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高血压及代谢紊乱。代谢紊乱和增高的血压对动脉内膜造成严重损害。
3.合并其他疾病
有研究证实年龄增长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能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另外有较多的报道表明非系统性红色斑狼疮患者颈动脉中内中膜厚度增厚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