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物不推荐作为雾化吸入用药
哪些药物不推荐作为雾化吸入用药
1、地塞米松:结构上无亲脂基团,水溶性大,难以通过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肺内沉积率低,气道内滞留时间短,难以通过吸入发挥局部抗炎作用;且半衰期长,易体内蓄积,对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增强,故不推荐使用。
2、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除过敏性休克外,不推荐用于哮喘和慢阻肺的治疗。
3、α-糜蛋白酶:多肽酶,无证据表明可以吸入中小气道产生治疗作用,也无配伍相关的药理学研究数据,禁用超声方式进行雾化治疗。
4、庆大霉素:在我国临床应用较多,但其疗效及安全性尚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
5、茶碱:对气道上皮有刺激作用,不推荐用于雾化吸入治疗。
6、中成药注射液:应用经验及研究不足,疗效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均有待验证,不推荐使用。
慢性阻塞性肺炎怎么治疗
1、吸入药物联合应用。慢阻肺病情在中度 (Ⅱ期) 以上,气流受限程度较重,临床症状亦更明显和持续,稳定期治疗单用一种支气管舒张剂有时难以奏效,因此,有必要联合应用两种或多种支气管舒张剂或支气管舒张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些吸入药物的合剂,将两种吸入药物置于同一容器中,因此每次吸入可同时吸取两种药物,可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均匀分布,发挥更大效果。如可必特气雾剂;可必特雾化吸入剂;舒利迭干粉吸入剂;信必妥干粉吸入剂。
2、合理选用抗胆碱药。抗胆碱药能够阻断人体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黏液分泌增多,被推荐作为中度以上长期治疗的一线药物。该类药物不良反应较轻,如口干等。常用药物为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 ,每次吸药后疗效维持6~8小时,雾化吸入液,适于作持续吸入治疗,长效抗胆碱药噻托溴铵气雾剂,18微克/喷,疗效维持达12小时以上、可以减少每日用药次数,且疗效提高。
小儿哮喘用药三大原则
用药原则之一:预防用药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作遵循一定的规律,发病原因也因人而异。因此,家长应时刻留心观察,找出患儿的发病规律。一方面要让患儿尽可能避免接触有诱发因素的物质,另一方面应及时采用预防性用药,但大多数预防性药物在开始应用阶段,对症状改善较慢,往往需要连续使用2周以上才能发挥作用,所以,患者无论当时是否有症状,每日都要定时服用,这样才能起到预防作用。例如,如果患者在每年10月最易发病,那么在9月中旬就应该开始预防用药了。用药原则之二:有效用药小儿支气管哮喘在发作时,及时吸入药物治疗即可控制症状。但也有不少病人在数小时后哮喘症状再次出现,因此错误地认为雾化吸入治疗只适用于发作时,而且疗效短,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对一些近期内反复发作的患者,每日做3~4次的定时吸入,让药物的作用能够连续,从而可有效控制和缓解哮喘症状。如果经雾化吸入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甚至症状加剧,则表示病情恶化,应及时就医。此外,小儿支气管哮喘多在半夜或清晨发作,因此,患儿只是日间规则用药,而在8小时左右的睡眠期间却无法用药,以致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为弥补此缺陷,可以采用各种长效的支气管扩张剂。这些药物的共同特点是,药物释出速度恒定,药效可维持8~12小时左右,且副作用较少。患者在睡前服用可减少哮喘发作,亦可在晨起和睡前各服一次。用药原则之三:及早用药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早期病情较轻,及时使用解除支气管痉挛的药物,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病人认为一次发作较轻,且症状消失快,便不重视及早用药;或者平时经常有一些气促症状,但对于病情的变化没有觉察,以致未能及时调整哮喘用药时机。这些情况都会错过早期治疗的机会。如果等到哮喘加剧时才匆匆就医,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雾化比输液危害危害大?减少副作用的小技巧这篇告诉你 什么是雾化
雾化吸入最开始让我们熟知是哮喘病人的使用,气雾剂、干粉吸入剂、储雾罐、准纳器,都是哮喘儿童家长熟知的名词。所以一说到“雾化”,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家宝宝哪有那么严重啊,要做雾化?其实,雾化吸入现在已经不仅仅是用来治疗哮喘了,它对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很多呼吸道的疾病,都有一定疗效。
1、雾化吸入疗法:操作方便、局部用药、起效直接。
2、雾化吸入的药物:技术升级让可做雾化的药物种类越来越多,安全性也越来越高。抗生素、激素、帮助稀释痰液的药物等都有雾化剂型。
所以,如今雾化吸入已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药物、所有的情况都可以雾化,雾化吸入的应用、给药,都应该经过医生诊断指导,根据个体的差异,方案也会有所不同,任何治疗方法和药物都不能随意滥用。
1、雾化药物是经由气道粘膜吸收,静脉输液是进入血液。
2、雾化药物是局部用药,而静脉输入药物是到达全身。
3、相比起来,应该说雾化产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比输液还要小一些,而不是她听说的“雾化比输液危害大”。而且,雾化也可能是雾化生理盐水,不能笼统而论都是“药直接进肺”,要和医生详细沟通了解。
雾化吸入的药物有哪些?
一、 糖皮质激素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其可有效缓解哮喘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肺功能, 控制气道炎症, 减少急性发作次数以及降低死亡率。此外,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规律治疗同样适用于重度伴频繁急性加重的 COPD 患者。
但是地塞米松并不是合适的选择,地塞米松一种人工合成的水溶性肾上腺 糖皮质激素, 进入体内后须经肝脏转化后在全身起作用。地塞米松结构上无亲脂性基团, 水溶性较大, 难以通过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治疗作用。由于雾化吸入的地塞米松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 导致肺内沉积率低, 气道内滞留时间短, 难以通过吸入而发挥局部抗炎作用 。另外, 由于其生物半衰期较长, 在体内容易蓄积, 对丘脑下部 - 垂 体 - 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也增强, 因此不推荐使用。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应选择专门的吸入性制剂,如国内有布地奈德。雾化溶液: 0. 5 mg/2 mL; 1 mg/2 mL。, 一次 1 ~2 mg, 一日 2 次。
二、 β受体激动剂
支气管舒张剂是哮喘和 COPD 患者预防或缓解 症状所必需的药物, 而吸入治疗为首选的给药方式。常用药物及用量用法如下:
1. 硫酸沙丁胺醇溶液
雾化溶液: 5 mg/mL。
雾化器雾化给药, 切不可注射或口 服。间歇性用法可每日重复 4 次。成人每次 0.5-1.0 mL(2.5-5.0 mg 硫酸沙丁胺醇) , 应以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2.0-2.5 mL。也可不经稀释而供间歇性使用, 为此, 将 2.0 mL(10 mg 硫酸沙丁胺醇) 置入雾化器中, 让患者吸入雾化的药液, 至病情缓解, 通常需 3-5 min。
2.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
雾化溶液: 5.0 mg/2 mL。
作为初始治疗, 吸入性支气管舒张 剂应按需用药, 不必定时用药。体重 > 20 kg: 5.0 mg(1 小瓶, 2 mL) / 次, 24 h 内最多用 4 次; 体 重 <20 kg: 2.5 mg( 半小瓶, 1 mL) / 次, 24 h 内最多用 4 次; 如 1 整瓶药液未一次用完, 可在雾化器中保存 24 h。
PS. 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非选择性β受 体激动剂, 对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大, 一般除过敏性休克外, 不推荐用于哮喘和 COPD 的治疗。
三、 粘液溶解剂
目前,无论是α- 糜蛋白酶还是盐酸氨溴索,都没有证据表明可以让相关患者受益,反而有可能加重气道高反应性。
四、抗菌药物
宜尽量避免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 抗菌药物在 皮肤黏膜局部应用很少被吸收, 在感染部位不能达 到有效浓度, 且易于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
庆大霉素是我国临床雾化应用最多的了,但至今找不到循证的证据来支持。庆大霉素属碱性、水溶性抗生素,在碱性环境中呈非解离状态,作用效果较好。
而脓痰的酸性和厌氧环境常影响氨基糖苷类的抗菌活性,故用于雾化吸入有一定局限性。还有就是庆大霉素属于浓度浓度依赖型抗生素,这是吸入用药的软肋。
雾化吸入用什么药 雾化吸入的误区
在临床上,经常见到将一些静脉用药如糖皮质激素、氨茶碱、庆大霉素等作为雾化吸入的药物使用,是不可取的。
糖皮质激素的注射剂型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经呼吸道局部雾化吸入时,产生的雾化颗粒较大,达不到3~5μm的有效颗粒,因而药物只能沉积在大气道。由于其结构中无亲脂性基团,因而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较低,局部抗炎作用弱。其水溶性较大,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肺内沉积率低,很难产生疗效。
茶碱虽然可以扩张支气管,但对气道上皮有刺激作用,故临床上不主张用于雾化吸入治疗。
庆大霉素由于其分子中含多个羟基和碱性基团,属碱性、水溶性抗生素,在碱性环境中呈非解离状态,作用效果好。而脓痰的酸性和厌氧环境常影响氨基糖苷类的抗菌活性,故此类药物用于雾化吸入有一定局限性。
有动物试验表明,庆大霉素既会对气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引发炎性反应,气道内炎症细胞及介质聚集,继发性自由基损害等;又会对气道黏膜产生毒性,使气管黏膜上皮表面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受损。
另外,有研究者发现,使用生理盐水1ml加庆大霉素4万单位,每日2次雾化吸入,在第7天时可导致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下降,削弱了肺部清除病原体的能力。
在临床使用雾化吸入治疗时,医务人员除了要注意选择药物及其配制等因素以外,还应该注意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雾化吸入药物的配伍,以达到雾化吸入的最佳效果。
雾化吸入用什么药
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用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常用药物有:
常用药物为异丙托溴胺,水溶液浓度为0.025%。成人每次2ml,儿童每次0.4~1ml,加入等量生理盐水雾化吸入,也可直接原液吸入,每日2~3次。吸入剂量的10%~30%沉积在肺内,胃肠道黏膜吸收量少,对呼吸道平滑肌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吸入后10~30分钟起效,1~2小时作用达高峰,1次吸入后作用可维持6~8小时。其主要用于COPD急性发作以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
该药物的不良反应极小,但也有吸入后引起急性尿潴留的报道。因此,对于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病人以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沙丁胺醇。其水溶液浓度为0.05%,雾化后形成直径2~4 μm 的气溶胶颗粒,经吸入给药10%~20%可达下呼吸道。常规使用剂量为2 ml药物加等量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吸入后5分钟即可起效,15分钟可达高峰,药效可维持4~6小时。其主要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以及COPD有明显支气管痉挛的病人。
由于此类药物对心脏和骨骼肌的β受体也有部分激动作用,所以部分病人吸入后会出现心悸和骨骼肌震颤。有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甲亢的病人应慎用此类药物。
常用药物有布地奈德,具有局部高效和全身安全的特点。药物浓度为1 mg/2ml,每次使用2ml,每日2~3次。经气雾给出的药量中约10%沉积在肺部,成人分布容积约300L,儿童为3.1~4.8L/kg,显示其具较高的组织亲和力,可发挥强有力的局部抗炎作用,小剂量就能起到治疗作用。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起效迅速,10~30分钟即可发挥气道抗炎作用,适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尤其适用于儿童哮喘病人。如果与抗胆碱能药物及(或)β2受体激动剂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更佳。
应当注意的是,医师要叮嘱病人在雾化吸入后彻底漱口,以防止出现口腔、咽峡部黏膜念珠菌感染。
α-糜蛋白酶虽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液稀释易排出,但长期雾化吸入会导致气道上皮鳞状化生,并偶可致过敏反应,目前已很少应用。
盐酸氨溴索可调节呼吸道上皮浆液与黏液的分泌;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维持肺泡的稳定;增加呼吸道上皮纤毛的摆动,使痰液易于咳出。其溶液浓度为15mg/ml。成人每次2~4ml,每日2~3次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抗生素对呼吸系统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间歇或短期预防性吸入抗生素可以有效降低上呼吸道革兰阴性菌的菌落形成率。目前,临床上将抗生素的雾化吸入,主要用于治疗重症病人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医院获得性肺炎。
需要注意的是覆盖在呼吸道上皮的表层液体为等渗液,pH值为中性。吸入抗生素的渗透压过高或pH值过低会引起咳嗽,甚至导致气道痉挛。
硫酸妥布霉素和头孢他啶的pH值适于吸入给药,吸入的抗生素应溶于生理盐水中,浓度为100mg/ml。
为了增强雾化吸入的效果,或缩短雾化吸入的时间,医师会把多种药物溶液或混悬液混合后让患者同时吸入。
如抗胆碱能药物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更强,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持久的特点。临床可以使用上述2种药物各2ml进行雾化吸入。但将液体混合吸入时一定要注意各种药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及其相容性,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等。
一般来说,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氨溴索、妥布霉素可以配伍。布地奈德可以与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色甘酸钠、异丙托溴铵、非诺特罗、乙酰半胱氨酸配伍,但不推荐将异丙托溴铵与色甘酸钠配伍使用,因为两者混合后可生成类似于油质、非晶体的配合物而出现沉淀。妥布霉素不能与布地奈德和色甘酸钠配伍。
嗓子有痰咳不出偏方 自制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可以湿润咽喉,稀释嗓子中的黏稠痰液,以便痰液排出。如果在雾化的时候合适的加入一些药物,可起到更好地化痰利咽的效果。现在就给大家介绍一款非常简单的中药自制雾化方法。
用沙参30克,麦冬15克,桔梗、生甘草各10克,加水500毫升煎取汁液,滤净药渣,取药液放入家用简易雾化器中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每次使用药汁300毫升即可。能够快速缓解嗓子有痰咳不出来等咽喉不适。
如何治疗儿童哮喘效果最好
一、小儿哮喘的一般治疗措施:
(1)纠正低氧血症:严重的低氧血症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死亡。小儿哮喘患者应尽快吸氧(鼻管或面罩),通常需要吸入比较高的氧流量(3~8L/min)才能纠正低氧血症,使血氧饱和度达到95%以上。
(2)小儿哮喘患儿注意液体补充:避免痰液黏稠。但补液量不宜过多,以免诱发急性肺水肿。
(3)监测血钾浓度: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药均可引起低钾血症,故用药过程中应监测血钾浓度,根据血钾水平予以补钾。
二、迅速缓解小儿哮喘患者气道痉挛:
(1)β2受体激动药:首选雾化吸入作为小儿哮喘的第一线治疗。静脉注射β2受体激动药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并不优于吸入药物,且易产生手颤、心率增快、心率失常等不良反应,故不宜常规使用,仅用于小儿哮喘严重发作,已出现呼吸浅弱,甚至昏迷或呼吸心搏骤停。经雾化吸入足量β2受体激动药加抗胆碱能药物及全身使用皮质激素未能控制喘息症状者。静脉滴注沙丁胺醇推荐剂量为0.1~0.2μg/(kg•min)。在无上述药物的医疗单位,可使用肾上腺素0.01~0.02mg/kg皮下注射,但有明显的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而且维持作用时间短(<1h)。
(2)抗胆碱能药物:小儿哮喘患者吸入抗胆碱能药物的支气管扩张作用不如β2受体激动药,且起效慢,故不推荐单独使用。但在吸入β2受体激动药的同时,联用抗胆碱能药物可增强支气管扩张作用并延长作用时间,通常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3)茶碱:茶碱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作用一直有争议。目前认为,在吸入足量β2受体激动药的基础上再用茶碱不能增加支气管扩张效果,却有增加副作用的危险,通常在急诊室治疗的前4h不推荐使用。但对于因重度及危重小儿哮喘发作而需住院的病人建议静脉使用氨茶碱。
小儿哮喘在家的雾化治疗
哮喘是小儿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目前没有治愈的方法,但能通过药物、避开过敏原来控制发作,而家庭护理在儿童哮喘的控制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小儿哮喘在家用药要注意方式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小儿哮喘在家的雾化治疗。
长期药物吸入控制治疗
治疗疗哮喘的药物包括两类:控制类和缓解类药物。缓解药物,或称为急救药物,指按需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气道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控制药物,或称为维持治疗药物,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达到并维持临床控制。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中,尤其强调了吸入性激素对于控制和治疗哮喘的重要性。
吸入给药以其使用方便、药物副作用小、患儿无痛苦、安全、局部抗炎作用强等特点,为国内外的指南强烈推荐。只有中重度哮喘发作,在吸入药物不能缓解的情况下,建议静脉使用平喘或抗炎药物,可以短期(3-5天)静脉使用激素。
药物吸入要注意方法
吸入激素制剂有干粉剂、气雾剂以及压缩雾化。干粉剂代表药物是信必可和舒利迭,气雾剂有普米克、辅舒酮和万托林气雾剂。使用气雾剂前要摇晃药瓶,使药雾充分混匀。使用干粉吸入剂时,为了达到治疗效果,让药物微粒充分弥散并沉积到下气道,吸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先慢慢呼出肺内气体(但不要对着吸嘴呼气),再将吸嘴放入口中。尽量把肺内的气体排出,以利更多更深地吸入药物;
2、深深地平稳地吸入药物,吸入流速有一定要求:舒利迭为30L/min,信必可为60L/min;
3、将药瓶从口中拿出,继续屏气约5-10秒钟,然后经鼻将气慢慢呼出。目的是让药粒充分弥散到大小气道。
4、每次用药后漱口,将口中残留药粒清除掉,减少口腔副作用的发生。
选用气雾直径小的雾化机
压缩雾化可以在家中进行。但是选择家用雾化器有讲究,雾化器选择不好,效果就大打折扣。好的雾化机应符合2个要求:
一是要求雾化机不会影响雾化药物的理化特性,药物不被分解和破坏;
二要求喷出的药雾颗粒直径为1-5um,这样的雾粒才能进入下气道,到达支气管,甚至细支气管、肺泡,发挥局部治疗效果。根据专业医生的经验,市售的压缩雾化机以百瑞和欧姆龙品牌为佳,价格应该在1000元以上。
雾化治疗时药物要充分吸入
雾化也有注意事项:
首先是要求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要吃东西;
第二、雾化之前尽量不要擦面霜,雾化完后要洗脸漱口,以减少颜面部药物的吸收。
第三、雾化时面罩要和颜面部紧密接触,不留空隙。有实验显示,面罩离开颜面部1公分,进入呼吸道的药物量就少了50%,离开2公分就少了25%,这样雾化吸入的疗效就打了折扣。
第四、雾化时要求孩子安静配合。哭闹时雾化吸入的药量比安静吸入时减少,这与哭闹状态下呼吸浅促、没有有效吸气有关。也有家长会等孩子睡着以后再雾化,这也是不合适的,因为孩子睡着后呼吸比较浅,甚至闭口呼吸,进入气管的有效药量明显减少,达不到治疗效果。
小儿哮喘要用药几年
1、吸入用药
一旦确诊哮喘即应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常用的吸入剂有二丙酸倍氯松、布地奈得,分3次吸入。3岁以下患儿可用储雾罐辅助送气,目前对于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是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雾化吸入治疗。
2、口服用药
病情较重的急性病例应给予泼尼松短程治疗(1到7天),分2到3次。一般不主张长期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
3、静脉用药
严重哮喘发作时,医生会采用这种治疗方式,即静脉给予琥珀酸氢化可地松或氢化可的松,分2到3次输注。一般静脉糖皮质激素使用1到7天,症状缓解后即停止静脉用药,若需持续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可改为口服泼尼松。
所以对于小儿哮喘用药的年限也没有具体的数据,这主要还是根据患者自身的病症情况来决定,但还是希望家长朋友们对于孩子哮喘的治疗不要老是依靠药物,应该增强孩子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这样对病情的恢复才有帮助。
支气管哮喘疾病如何治疗?
支气管哮喘疾病如何治疗? 支气管哮喘疾病有轻度、中度和重度之分,不同程度的病情的治疗方案也是不同的。那么支气管哮喘疾病如何治疗呢? 轻度症状治疗方案:1.按需吸入β2激动剂,效果不佳时口服β2激动剂控释片。2.口服小剂量控释茶碱。3.每日定时吸入糖皮质激素(200~600μg)。4.夜间哮喘疾病可吸入长效β2激动剂或加用抗胆碱药。中度症状治疗方案:1.规律吸入β2激动剂,或口服长效β2激动剂,必要时使用持续雾化吸入。2.口服控释茶碱或静脉点滴氨茶碱。3.加用抗胆碱药物吸入。4.每日定时吸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600μg/日)。5.必要时口服糖皮质激素。重度症状治疗方案:1.持续雾化吸入β2激动剂,加用抗胆碱药物吸入或静脉点滴沙丁胺醇。2.静脉点滴氨茶碱。3.静脉用糖皮质激素,病情控制后改为口服,乃至吸入用药。4.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避免严重的酸中毒,pH值<7.20时应适量补碱。6.氧疗;有指征时进行机械辅助通气。7.防治呼吸系统感染。支气管哮喘疾病如何治疗? 支气管哮喘疾病有轻度、中度和重度之分,不同程度的病情的治疗方案也是不同的。那么支气管哮喘疾病如何治疗呢? 轻度症状治疗方案:1.按需吸入β2激动剂,效果不佳时口服β2激动剂控释片。2.口服小剂量控释茶碱。3.每日定时吸入糖皮质激素(200~600μg)。4.夜间哮喘疾病可吸入长效β2激动剂或加用抗胆碱药。中度症状治疗方案:1.规律吸入β2激动剂,或口服长效β2激动剂,必要时使用持续雾化吸入。2.口服控释茶碱或静脉点滴氨茶碱。3.加用抗胆碱药物吸入。4.每日定时吸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600μg/日)。5.必要时口服糖皮质激素。重度症状治疗方案:1.持续雾化吸入β2激动剂,加用抗胆碱药物吸入或静脉点滴沙丁胺醇。2.静脉点滴氨茶碱。3.静脉用糖皮质激素,病情控制后改为口服,乃至吸入用药。4.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避免严重的酸中毒,pH值<7.20时应适量补碱。6.氧疗;有指征时进行机械辅助通气。7.防治呼吸系统感染。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疾病,主要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主要表现为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主要集中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发作之后症状会渐渐缓解,或者进过药物干预之后会缓解。
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原因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遗传因素,变应原和促发因素。
遗传因素
医学界认为哮喘病的出现大都都是与基因遗传相关,有哮喘病史的患者亲属患病率比没有哮喘病史的家族高,根据相关研究,亲缘关系约接近,患病的几率会越高,患者的病情会越严重,其后代子孙患哮喘病的几率也提高。
变应原
1.室内外变应原。变应原主要指容易引起哮喘病发作的外在因素。在室内,尘螨是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变应原,是引起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尘螨可以存在皮毛,唾液,尿液和粪便等分泌物中。尤其指阴暗,潮湿和不通风的地方容易滋生尘螨。另外,其他的室内变应原还有花粉和草粉。
2.职业性变应原。有的职业需要常常接触到某些变应原,是哮喘病发作。比较常见的变应原有谷物粉、面粉、木材、饲料、茶、咖啡豆、家蚕、鸽子、蘑菇、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松香、活性染料、过硫酸盐、乙二胺等。
3.药物和食物添加剂。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普奈洛尔等是诱发哮喘的变应原,此外非皮质激素类的抗炎药也是主要的变应原。
促发因素
在某些特定的环境或条件内,可能促发支气管哮喘病。如空气污染、吸烟、呼吸道病毒感染、妊娠以及剧烈运动、气候转变、吸入冷空气等都容易诱发哮喘病的发作。此外,精神因素同样是诱发哮喘病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