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秋季艾灸养生 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秋季艾灸养生 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艾灸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有些人吃东西就发胀、老是嗳气、胃痛,也可用来调理脾胃,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就能增加胃肠消化道动力。

取穴: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右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艾灸:温和灸法,一周2-3次,每次5-10分钟。

穴位按摩解决肾阳虚

合谷

是人体保健的要穴,俗称“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可以称作是人体的第二保健大穴,每天按揉,可以很好地提高卫阳的功能。冬天和深秋以及夏秋之交的时候适宜艾灸合谷,春季和夏季的时候适合按揉。

按揉时应该朝着小指方向按,有酸胀的感觉为度,艾灸时应该拿着艾条在距离穴位约两指的地方进行灸。

足三里

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古人认为,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将体内部的邪气驱逐于三里以外,民间谚称:“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此穴可养胃、补肾、补肺,要配合合谷使用。

鱼际

是手太阳肺经的穴位,每天坚持掐揉双手的穴位,可保肺的平安无恙。一定要配合合谷、足三里使用。每天早饭前和晚饭前按揉双侧合谷穴各3分钟,然后再按揉或艾灸双侧鱼际和足三里穴各3分钟。同时,还可服用玉屏风散或者防风通圣散,或者泡点黄芪当茶喝,就可以大大增强卫气的护卫防御功能

中医怎么用艾灸养胃

用艾灸治胃病的妙用养生方法。艾灸养生疗法操作方便,下面教您如何用艾灸治胃病。

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胃痛可立即缓解。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痉挛趋于弛缓,胃蠕动强者趋于减弱;又能使胃蠕动弱者立即增强,胃不蠕动者开始蠕动。因此,除胃溃疡出血、穿孔等重症,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疗外,其他不论什么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胃神经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时止痛。

血海穴治疗肝血虚的症状

很多人看会书和电视就觉得眼睛酸胀,干涩不舒服,有的还会出现手脚麻木现象,往往不被引起重视,其实这是肝血虚的症状。为什么呢?《内经》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体为筋,所以肝血虚了就不能营养眼睛和筋脉,就会出现眼睛酸胀、视物不清、手脚麻木的症状,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可选用血海和足三里穴来补足肝血。

血海穴,血这里指脾血,海,指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故名。该穴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取该穴时应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或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最好每天9-11点在脾经经气最旺盛时按揉该穴,每侧按揉3分钟,以酸胀为度。

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是人体两个长寿穴之一,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足三里穴是胃经的要穴。胃是人体的一个“给养仓库”,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时地消化、分解、吸收,人体的其他器脏才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人才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况的好坏,对人们来说极为重要。而足三里穴则能担此重任。 该穴艾灸效果最好,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艾灸或用手指按压此穴,不但能补脾健胃,促使饮食尽快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还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人精神焕发,青春常驻。如果能每月用艾灸此穴10次,每天1次,每次15分钟,便可使人长寿。若家中无艾或不便艾灸,可以指关节按压足三里穴,亦可达到同等效果。

治疗产妇酸痛 治疗产妇酸痛

产后的妇女特别容易出现各种酸痛,台北市立中医医院主治医师刘桂兰表示,由于产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身体状况本来就比一般人虚弱,再加上医院里的冷气较强,如果疏忽了做好保暖的工夫,「风寒」便会趁虚而入,而一旦出现了各种酸痛时,又该如何帮妈咪们减缓疼痛呢?请看以下提供的各项「绝招」。

女人常按摩这4个穴位能提升气血

第一大穴,足三里。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要穴。有句俗话,叫做“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气血不足的女人,不妨经常揉足三里穴,每次左右旋转按压30下。

第二大穴,血海。女子以血为本,若要面若桃花,不可不养血,没病的时候养血补血效果自不待言。

第三大穴,太溪。意思大致就是溪水很多,这对女人养颜有什么好处呢?不是有句话说“女人是水做的”,肌肤要水嫩,自然离不开水的滋养,太溪就是身体里提供水源的重要穴位。

第四大穴,神门。养心安神的重要穴位,睡眠对于气血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那些睡眠不好的女生要经常按摩这个穴位。

按按这个穴位益寿延年

关元穴。将手放在脐下,四横指处即是关元穴。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功效,通过按摩、振动和艾灸这个穴位,能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古人将关元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则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臧福科教授说,现代研究表明,刺激关元穴能产生调节内分泌的功效,让身体的代谢成倍增加。并且,这种调节是双相的,即让亢进的机能减退,让减退的机能增强。因此,按摩、艾灸关元普遍适用于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治疗,如肾虚、宫寒不孕、痛经、糖尿病等。健康人每晚睡前用手指按揉关元穴,对身体极有好处。

合谷穴。合谷穴位于虎口的位置。在中医的《四总穴歌》里,有“面口合谷收”一句,就是说颜面及口腔的毛病都可以用合谷治疗,其实,合谷的作用远不止如此。臧福科教授说,研究表明,通过刺激合谷穴,能让身体的免疫机能大大增强,具体而言是使血中的白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强,战斗力增加3倍。免疫力增强了,人得病的几率就下降了,身体自然就强壮了。因为穴位在手上,取穴方便,平时自己就可以左右手互相按揉,让体质增强。

内关穴。西医称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中枢,中医则认为“心主神明”,心是脏腑中的君主,可见心的地位多么重要。心强大了,人体自然强壮。臧福科教授说,早在3000多年前,古人就认识到了内关穴具有保护心脏的功效。内关位于腕上三指,是心包经上的穴位,为何强心不按心经的穴位,而要按心包经的穴位呢?中医认为,心包是替心得病的脏器,因此,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缓解心绞痛、胸闷心悸、失眠等症状,都可以按揉此穴。

足三里。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这和中医常说的“脾胃是后天之本”是相通的。没有了胃肠道的消化能力,五谷杂粮就不能转化为人体的气血,强身健体就无从谈起。足三里位于膝眼外下四横指,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胃肠蠕动,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所以民间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一说。另外,足三里在健脑、改善心功能、调节内分泌方面,也都有效果。平时按揉或艾灸此穴,对保健大有裨益。

夏季艾灸养生的6大保健穴位

艾灸是中医传统的疗法之一,艾灸能治疗很多的疾病,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的功效。艾灸养生也是以穴位为基础的,艾灸特定的穴位可以起到更好的养生功效。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夏季艾灸养生的六大穴位。

关元穴。常灸关元穴,能防病保健、强壮体质,对全身衰弱、少气乏力、精神不振、下腹部虚寒有防治作用。灸治时点燃艾条,距关元穴3厘米处熏灸,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时,固定艾条不动,每次灸10~20分钟,以灸至局部稍红为度,每周灸1~2次。

神阙穴。神阙又名脐中,灸此穴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之效。常灸神阙穴有强壮体质、延年益寿的作用。灸治时点燃艾条,距神阙穴3厘米处熏灸,局部有舒适感时固定不动,每次灸10~20分钟,以灸至局部稍红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隔10~20天再灸。

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内踝高点直上3寸,胫骨后缘。艾灸三阴交,对消化不良、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心悸、失眠、湿疹等有防治作用。左手持艾条灸左侧三阴交,右手持另一艾条灸右侧三阴交穴,每次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1次。

足三里穴。常灸足三里,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防衰抗老、祛病延年。所以古人把足三里灸叫做“长寿灸”。点燃艾条,距足三里穴3厘米处熏灸,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时,固定艾条不动,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红为度,隔日灸1次,每月可灸10次。

身体各个系统的艾灸养生方式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关注学艾灸,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大椎、身柱、肾俞、足三里。

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肾阳虚按摩哪些穴位

合谷穴

合谷是人体保健的要穴,俗称“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可以称作是人体的第二保健大穴,每天按揉,可以很好地提高卫阳的功能。

按揉时应该朝着小指方向按,有酸胀的感觉为度,艾灸时应该拿着艾条在距离穴位约两指的地方进行灸。

足三里穴

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古人认为,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将体内部的邪气驱逐于三里以外,民间谚称:“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此穴可养胃、补肾、补肺,要配合合谷使用。

商阳穴

商阳穴位于食指尖端桡侧指甲旁。传统医学认为, 按揉该穴具有明显的强精壮阳之效,可延缓衰老。可用一只手的拇指按揉另一只手食指的商阳穴。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属于沿头面正中贯穿胸腹的任脉。所谓“任脉”,是指不论男女都与其生殖系统有密切关系的一支经脉,任脉上有不少具有强精壮阳效果的穴位。可用指压法按摩刺激关元穴,或是交替用左右手绕脐旋转按摩腹部,刺激任脉上的有关穴位。

相关推荐

艾灸5个穴位能祛湿

1.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我们都很常听,它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坚持艾灸足三里10-15分钟可以快速祛湿。 2.丰隆穴:这个穴位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相对鼓起的位置,每天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3.解溪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坚持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可以祛痰祛湿,并解除下肢水肿问题。 4.关元穴:关元穴有助养生保健,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坚持对这个穴位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艾灸10-15分钟可帮助祛湿。 5.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

冬病夏治 夏天艾灸好处多

细数夏季艾灸养生的好处 治哮喘 伏天艾灸效果更好,每个伏天的第一天开始艾灸,直到三伏结束。穴位分别是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之间)、大椎穴(第7颈椎下凹陷中)、陶道穴(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治腹泻 夏季因为饮食不注意或腹部受凉,经常会出现腹泻,对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可健脾益胃、补中益气、保暖治寒。这几个穴位分别是:中脘穴(脐中上4寸)、建里穴(脐中上3寸)、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边缘)。 治胃痛 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有什么

调和脾胃功能 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常灸足三里,可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改并对肠胃,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预防中风 艾灸足三里还可以补气壮阳,调和五脏六腑,使气血宣通畅达,能有效预防中风的发生。 强身健体 身体虚弱,精力不足,易于疲劳者,通过艾灸足三里,可以达到强壮身体,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补益肾精 艾灸足三里可以补益肾精,疏通筋骨,健步强腰,对于肾之精气不足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早泄以及坐骨神经痛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艾灸养生保健灸法有哪些

艾灸养生作用十分的丰富,既可以激发和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又可以温经散寒、扶正祛邪、通经活络,受到医家的重视。艾灸是我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保健良方,保健功能十分的显著,因此得到很多人的推崇和信任。艾灸是通过点燃艾绒通过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起到养生和保健的作用,是一种简单而比较容易从左的有效养生和治疗病症的方法。 第一、艾灸养生保健灸法 艾灸足三里穴。犊鼻穴下的三寸位置就是足三里穴,它和胫骨前缘有着一横指的距离。简单准确找到穴位的方法推荐,正坐屈膝,用手去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一寸的位置便是。经常用

艾灸足三里的神奇功效

胃处于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时,艾灸足三里可“理上”,腹部正中出现不适,艾灸足三里可“理中”,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艾灸足三里可“理下”。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效。

艾灸:老人养生保健绝招

艾灸法——绿色养生疗法 艾灸法,就是借助艾草燃烧时发出的药力和红外线温热刺激,来熏灼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理论认为,艾灸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使人体元气充足,精力旺盛,抗衰延年。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艾灸相关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能够增加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如果长期施灸保健穴位,就能够达到调合阴阳,健脾合胃,固本培元,补中益气,强壮全身,祛病延年的效果。 三十而立要艾灸 艾灸养生,对于30岁以上的人尤为重要。王

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延年益寿

艾灸是一种很好的养生保健方式,通常艾灸足三里穴气海穴和关元穴,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可以使人体容光焕发和神清气爽,延缓人体的衰老速度属于一种比较好的养生中医养生

手脚凉灸哪里

1、手脚凉灸哪里: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 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手脚凉灸哪里 【施灸方法】:艾灸足三里是以温和灸为主,尽量不要发生灸疮。艾灸足三里,可以使用单眼艾灸艾灸,每穴施灸时间在10-20分钟,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每穴施灸时间在

手脚凉灸哪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 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施灸方法】:艾灸足三里是以温和灸为主,尽量不要发生灸疮。艾灸足三里,可以使用单眼艾灸艾灸,每穴施灸时间在10-20分钟,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每穴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

哪些人冬天艾灸养生最好

哪些人冬天艾灸养生最好 阴虚质:这类人形多瘦小,面色多偏红或有颧红,常有灼热感,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多喜饮冷,唇红微干,冬寒易过,夏热难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数。本体质秦伯未老中医主张长期服用首乌延寿丹,认为本方有不滋腻、不寒凉、不刺激、不蛮补四大优点,且服后有食欲增进,精神轻松愉快的效果。 阳盛质:凡强壮的,声高气粗的,好动的人,属于阳盛体质。此类人平素喜凉怕热,神旺气粗,口渴喜冷饮,尿黄便结,病则易发高热,脉洪数有力,舌红苔薄黄。本体质之人不易患病,一经患病,多为急性病、暴发病。故饮食方面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