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精神病哪些表现
老人精神病哪些表现
1、思维破裂
患者思考问题时没有中心,第1个念头和第2个念头之间缺乏任何联系,讲话时前言不搭后语,颠三倒四,有头无尾,缺乏条理。医生完全无法与思维破裂的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和进行医疗检查。
2、情感障碍
对亲人疏远、冷淡,甚至敌对。对一切事物表现冷淡,漠不关心,整天闷坐,胡思乱想。情感障碍明显的患者完全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严重影响进食、睡眠和休息,对患者自身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3、敏感多疑
敏感多疑是老人精神病的早期表现,专家指出:对什么事都非常敏感,把周围的一些平常之事和他联系起来,认为是针对他的。如别人在交谈,认为是在议论他;别人偶而看他一眼,认为是不怀好意。
4、幻觉妄想
幻觉中以幻听为多,患者听到空中或房上有人对她讲话,或听到一些人议论她。患者的行为常常受到幻觉的影响,甚至服从幻觉的"指令"做出一些危险动作。幻觉妄想可导致突发行为改变,会突然出现自杀、自伤、冲动、出走、无自知力等精神症状。
5、性格异常
大多数性格异常表现为容易发怒,疑心重重,好管闲事,语言.罗嗦,常伴有妄想、幻觉、吝啬或无端慷慨,前者较多。妄想具有虚构倾向,其内心缺乏真实感,常喜欢“珍藏”一些废弃物,如搜集纸盒、布条.医学上称为“收藏癖”。
对于老年人精神病的症状有哪些
对于精神病想必大家在生活中都有所了解吧,因为精神病是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疾病,专家指出:这种精神病可以发生任何年龄段,老人也是主要的患病人群,老年人通常很孤独,心灵开始变的脆弱病,长时间下去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引发精神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那么,老年人精神病的症状有哪些?
第一、被害妄想
被害妄想是老人精神病的常见症状表现,而且,尤其是老人在退休之后很容易对一些事情敏感而且产生怀疑,因此精神分裂症的老人总是会认为自己的子女不喜欢自己,甚至有时会产生全家人都被杀害的妄想症。
第二、妄想与现实性
妄想与现实性也是老人精神病患者的常见症状表现,一般来说,出现这种妄想的一般是女性多于男性,而且在未婚、离婚、丧偶或者无子女的老人中多见,妄想的对象也多是老人身边的人,如伴侣、子女、同居室的人,妄想的内容多是物质、金钱、遗产等。
第三、敏感多疑
敏感多疑是老人精神病的早期表现,专家指出:对什么事都非常敏感,把周围的一些平常之事和他联系起来,认为是针对他的。如别人在交谈,认为是在议论他;别人偶而看他一眼,认为是不怀好意。
神经症会成为精神病人吗
所谓“精神病”,是指重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和反应性精神病。其特点是病人精神活动严重失调,不认为自己的精神有毛病,常把自己的病态的主观体验和幻觉妄想同外在客观现实混淆,他们不承认、也根本觉察不到自己精神失常。
神经症患者,越是担心、害怕得精神病或认为自己已经精神失常的病人,都不是精神病,也不会变成精神病。神经症与精神病是两类截住然不同的精神障碍,各有其内在的发生、发展与黑心归机制,并不能互相转变。神经症无论多严重,毕竟还是神经症;精神病无论多么轻,终归是精神病。
精神病与神经官能症的区别
早期神经官能症的症状表现主要会出现心情烦躁,劳累或者心烦意乱等。而所谓“精神病”,是指重性精神障碍 ,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和反应性精神病。其特点是病人精神活动严重失调,不认为自己的精神有毛病,常把自己的病态的主观体验和幻觉妄想同外在客观现实混淆,他们不承认、也根本觉察不到自己精神失常。
有的神经官能症患者常常担心、害怕得精神病或认为自己已经精神失常,其实神经官能症不是精神病。神经官能症与精神病是两类截然不同的精神障碍,各有其内在的发生、发展与心理机制,并不能互相转变。神经症无论多严重,毕竟还是神经症;精神病无论多么轻,终归是精神病。研究证实,神经症病人的精神病患病率并不高于正常人。
神经官能症就是精神病这种概念显然是不正确的,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分别对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知道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并不可怕,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治疗时要放松心情,对疾病治疗和生活要充满信心,才能脱离精神疾病。
老年性精神病发作怎么办
老年性精神病对患者来说绝对是一个噩梦,老人一旦患上精神病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症反应,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几乎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这对老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很多老人受到老年性精神病的干扰,还会出现智力发展受阻等危害,所以老人一旦出现以上老年性精神病就要及时接受治疗,那么老年性精神病发作怎么办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老年性精神病发作怎么办?老年性精神病发作的护理方法如下:
一、老年性精神病发作之后要进行技能训练,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平常生活中要多多鼓励督促病人进行自我照顾,自我管理,吃饭时行为适宜,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自己安排时间等。这样有利于精神病治疗。如果精神病患者是由于强烈的精神创伤所引起,就应以解释性心理治疗,向病人分析并指出,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发病的精神刺激,并给予支持和鼓励。
二、要重视精神病治疗方法的选择,家属可以分析一下患者的病情情况,适当地掌握一点医学知识,这有利于患者得到更合理的治疗。开发病人对生活的兴趣。患者容易在空闲无聊时往往容易陷入幻想或悲观绝望中,如果患者有兴趣的话,就能够缓解病情了。这是精神病治疗的一种方法。
三、坚持正确的治疗原则,不能因为急于治病而耽误了病情,这个是精神病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的,老年性精神病发作的护理应及时解除顾虑,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战胜疾病,促使病情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四、重视病人的日常护理,家属对患者要有耐心,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以保持患者良好的情绪状态。
怎样鉴定精神病
大家可能对精神病的鉴定界限比较模糊,其实精神病确实是一种发作起来危害巨大的疾病,因此重视做好精神病的鉴定,并且积极避免精神病再次发作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我们需要对精神病的鉴定进行了解,这也是了解精神病的另外一个方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精神病怎么鉴定?精神病鉴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纵向的对比是与本人的过去相比,例如病人在性格、兴趣、接人待物、生活习惯、工作或学习的态度等方面有无改变。从心理学的角度判断,精神病鉴定与一个人精神活动有关,大致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看他的精神活动自身,即各种心理活动过程之间,他的认识过程、内心体验和意志活动是否协调一致。
二、看个性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且在他的各种心理活动过程和全部行为中,这种个性特征都能表现的恰当、连贯,这就是说从自身心理活动的同一性看问题。
三、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他所生活的环境对他提出的要求,他的谈吐和各种行为能否被常人理解,有没有明显离奇和出格的地方,这就是从心里与环境的统一性看问题。
精神病的类型鉴定包括神经病变与精神病的鉴定,经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的器质性病变,这些病变往往有明显疼痛、麻木、感觉丧事、瘫痪等症状或/和神经系统定位的体征,并可以通过医疗仪器找到病变的位置。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脑炎、脑膜炎、脑囊虫症、脑出血、脑梗塞、癫痫、脑肿瘤、重症肌无力等。患者应去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寻求诊治。
精神病应该如何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主治: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癫痫。西药方:齐拉西酮、氯氮平、奋乃静、氯丙嗪、利培酮、氟哌啶醇、富马酸喹硫平、舒必利、曲美托嗪、奥氮平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我国精神病患者是逐年增多,目前我国有精神病患者1亿人,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有的间歇发作,有的持续进展,并且逐渐趋于慢性化,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
心理治疗
传统观念认为,精神病是不可治愈的,一旦患上精神病,只能长期服用药物来维持正常的精神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心理疗法可以彻底治疗部分精神病,在北京等地,部分对精神病有深入研究的心理咨询机构已经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帮助病人彻底治愈精神病。
饮食疗法
食疗,又称食治、饮食疗法,又称食疗、食治,系利用各种食物经过特定工艺加工制成食品,通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过食用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西医和中医均有食疗。西药食疗通过膳食补充或控制各种营养素摄入,达到治疗营养缺乏性疾病或与营养有关的疾病的目的。
老人精神差须警惕肺炎
老人精神差须警惕肺炎
有位老人,今年65岁,最近感觉疲劳乏力,做什么事情都没精神,吃饭也没有胃口,但除了偶尔咳嗽一两声外,基本没其他表现。还是子女孝顺,硬要带老人去接受检查,结果一查查出个大叶型肺炎。
专家说,肺炎这种毛病一般预后不错,但如果是老人发生肺炎,一不小心就会引起更严重的感染甚至发生休克,不仅疗效差,不易痊愈,而且常导致肺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甚至造成死亡。所以这位老人的情况可以说非常凶险。
为什么老人明明患上肺炎,却不咳嗽、不发烧呢?
专家表示,这其实是老人患病的一个特点。在一般人看来,既然发生肺炎就肯定会发热、咳嗽,但事实上,老年人往往没有明显的典型症状,不以发热、咳嗽为首发症状,而仅仅表现为消化、精神系统的症状,因此更容易被忽视。
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呼吸道老化,免疫功能差,抵抗力弱,机体适应性差,所以因为感冒并发肺炎时,往往表现出的是食欲不佳、恶心、胸闷或者头晕、嗜睡、乏力、神志模糊、精神萎靡等症状,如果不小心就非常容易被忽视。特别是老年人多数还伴有其他疾病,如果在此基础上继发肺部感染,后果更为严重。
因此,如果您家中的老人出现感冒后久治不愈,呼吸急促、胸闷、脉弱要及时就诊;有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四肢软弱无力、精神萎靡、疲倦、乏力、嗜睡等表现,一定要尽快送老人就诊,以免耽误病情,引发其他并发症。
预防老年性肺炎很关键
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受凉感冒。如患了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彻底地进行抗感染治疗,以防发展成肺炎。患慢性病,尤其是合并呼吸道疾病的老人,要积极治疗,还可以定期注射肺炎疫苗。
另外,老年人应适量、合理地锻炼身体,使机体逐渐适应天气冷热变化。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日多吃一些营养高、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以利痰液稀释排出,不吸烟、不酗酒,尽量少去人声嘈杂、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
晚上睡觉前,用热水充分泡泡手和脚,使之温热充血,约10分钟左右,这样能通过神经反射使上呼吸道、鼻咽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局部抵抗力增强。
精神病的初期表现是什么
精神病分类各国的标准不同,目前我国对精神疾病的习惯分为十四种,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1、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比较常见的重型精神病之一,常见症状有精神恍惚、狂躁不安、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打人毁物、抑郁多疑等,病程迁延不愈。
2、偏执型精神病: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症状。
3、情感障碍:为较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改变为基本临床表现。
4、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本人精神上感到很痛苦。通常始于童年,并持续终生,主要有偏执型,反社会型、冲动型、表演型,依赖型、自恋型。
5、性心理障碍:指两性行为在心理上偏离正常而导致活动行为上的异常,常见症有:窥阴症、露阴症、恋物症、恋童症、着装异性症。
以上就是我们国家常见的精神病种类。每一种精神病都有自己的表现情况,也会带来不一样的后果。精神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严重的甚至对患者的家庭、社会都会带来很可怕的后果,所以面对精神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处理,咨询相关的医生和治疗机构,让自己的心理变得健康。
神经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主治: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癫痫。
西药方:齐拉西酮、氯氮平、奋乃静、氯丙嗪、利培酮、氟哌啶醇、富马酸喹硫平、舒必利、曲美托嗪、奥氮平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我国精神病患者是逐年增多,目前我国有精神病患者1亿人,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有的间歇发作,有的持续进展,并且逐渐趋于慢性化,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
心理治疗
传统观念认为,精神病是不可治愈的,一旦患上精神病,只能长期服用药物来维持正常的精神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心理疗法可以彻底治疗部分精神病,在北京等地,部分对精神病有深入研究的心理咨询机构已经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帮助病人彻底治愈精神病。
饮食疗法
食疗,又称食治、饮食疗法,又称食疗、食治,系利用各种食物经过特定工艺加工制成食品。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过食用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的食疗比西医食疗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它不仅包括西医学中的营养疗法,还包括诸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食除积、补精益气等治疗作用在内。
西药食疗通过膳食补充或控制各种营养素摄入,达到治疗营养缺乏性疾病或与营养有关的疾病的目的。
老人精神保健有利健康
一、以读书代替看电视读书能刺激思考,使大脑积极活动,防止细胞过早老化。
二、看电视要有选择不要单纯从娱乐的角度出发或全套节目都看,而应多观看能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节目。
三、阅读报纸每个离退休老人应订阅1~2份报刊,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四、参加讨论会积极参加社区、团体组织的学习讨论,在老年协会中起骨干作用,通过各种讨论,促进思维活动,锻炼心智。
五、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增进人际交往,提高大脑反应能力。
六、参观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在参观时切忌“走马观花”,应细读说明,使大脑皮层建立新的有益的联系。
七、有计划地接受教育积极参加有关会议,不断地、自觉地接受新思维、新事物、新形势的教育,使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八、培养多种业余爱好和兴趣如书法、绘画、摄影、钓鱼、种花、养鸟等等,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方面的科学知识。
九、多写信通过写信、写作、记日记、同亲友交流思想及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促进脑力活动。
十、独处时不要无所事事可以打打牌、下下棋,以增进心智。
除此之外,听音乐、散步、运动、旅游、玩手球等,既可增强体质,陶冶情趣,又可促进思维,从而收到减慢记忆力衰退的效果。
重症精神疾病的类型
一、中毒性精神障碍:某些非依赖物质(如苯中毒、铅中毒、一氧化碳、食物中毒、医学药物中毒)短期大量或长期少量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后,造成精神障碍,这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病分类。
二、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这是由于躯体疾病影响了大脑功能而造成的,如:心、肺、肝、肾发生疾病,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或代谢产物堆积,或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从而继发脑功能紊乱,这也属于重性精神病。
三、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本人精神上感到很痛苦。通常始于童年,并持续终生,主要有偏执型,反社会型、冲动型、表演型,依赖型、自恋型,人格障碍是重性精神病分类之一。
四、精神分裂症:为较常见的重性精神病分类,多起病于青壮年主要可分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等,常见症状有:精神恍惚、狂躁不安、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打人毁物、抑郁多疑等,病程迁延不愈,病人及家属痛苦万分。
五、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由于脑组织直接受到损害而造成的器质性精神病,如: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等因素所致,这类精神障碍也属于重性精神病分类。
精神疾病治疗
精神病西医治疗:
精神病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工作治疗,娱乐治疗,心理治疗及各方面疏导,以消除或减轻病者的种种障碍。另外,饮食疗法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药物治疗
主治: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癫痫。
西药方:齐拉西酮、氯氮平、奋乃静、氯丙嗪、利培酮、氟哌啶醇、富马酸喹硫平、舒必利、曲美托嗪、奥氮平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我国精神病患者是逐年增多,目前我国有精神病患者1亿人,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有的间歇发作,有的持续进展,并且逐渐趋于慢性化,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
心理治疗
传统观念认为,精神病是不可治愈的,一旦患上精神病,只能长期服用药物来维持正常的精神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心理疗法可以彻底治疗部分精神病,在北京等地,部分对精神病有深入研究的心理咨询机构已经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帮助病人彻底治愈精神病。
老年人精神病的治疗方法有几种
一、多病人秋冬或开春季节病情易反复,这与气候变化,病人一时不能适应有关。因此,当季节转换时,及时增添衣物,平时加强体质锻炼,亦可防止或减少发病。病人及家属要了解一些精神卫生知识和概念,提高自我防御能力。
二、严格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不要认为病情轻了,好了,就擅自减、停服药,要始终与医生保持联系,由医生根据病情指导调整和减停服药。
三、适当体育锻炼及文娱活动,尽可能多干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杜绝饮酒、控制吸烟、注意休息、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态平衡。
四、老年人精神病的治疗方法有几种?树立信心也属于老年人精神病的治疗常识之一,消除思想顾虑和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适应及自我调节能力。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和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更好的适应社会、家庭生活和工作。
如何发现老人精神异常
1、怪:指行为、语言、生活习惯等明显改变,出现一些怪异现象。一些患者由于精神因素影响,出现虚幻、怪异的听觉。
2、疑:即无中生有或认为同事、邻居、亲属等对其迫害。有的病人认为他人嫉贤妒能,从而与别人结怨为仇。
3、懒:是一种与其本人一贯表现不相符合、超乎常情的病态“懒”。表现为不愿料理生活、不更换衣服、不打扫卧室、不愿走亲访友、不喜欢与人交谈,懒于参加一切社会活动。
4、呆:表现为呆滞少动、反应迟钝、动作缓慢、语言吞吐。有的病人生活起居被动,可较长时间坐着、站着或躺卧,常独自闭门、足不出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