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耳部按摩手法 推擦两耳部

耳部按摩手法 推擦两耳部

身体端坐,用双手掌面横放在两耳廓上,稍加压力,先向后推擦.再回手推擦,回手推擦时耳廓侧向前。如此反复,一前一后,交替推擦至耳廓有热感为止。

面瘫按摩手法图 面瘫治疗辩证施治

主证:起病急,初期有耳后乳突部,耳内及面部疼痛,感觉异常,继之大仙两侧面部表情肌不对称,患侧额纹消失,不能蹙额,闭眼,露齿,鼓腮,吹气等,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对侧偏斜,常有流泪,流涎等,进食时食物常被嵌留在患侧颊与齿之间,两侧舌前2/3部味减退,听觉过敏,患侧眼轮匝肌反射减弱或消失。

治疗原则: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按摩手法:摩法,揉法,按法,一指禅推法,拿法。

取穴与部位:太阳,承浆,阳白,攒竹,四白,地仓,颊车,迎香,合谷,肩井,风池,翳风,太冲穴及头面部。

按摩步骤:

1.患者取坐位,按摩着立于其身侧,一手固定其头部,另一手用指掌摩揉法揉颜面部,反复1-3遍,然后以拇指的掌面和鱼际肌从额正中线开始,向外至双太阳穴,再向前下至颊部,掌揉至下颌,手法轻,放松与耳部,按揉2分钟,再用中指指腹点按太阳,阳白,攒竹,四白,迎香,颊车,地仓,承浆穴,约3分钟,用拇指从鼻背向外指摸3-5次。

2.用一指禅推法推风池,翳风及项部,约3分钟,以局部出现酸,胀,麻,痛感为度,再拿肩井穴1分钟。

3.用拿法施术健侧合谷穴约1分钟,再用拇指按,揉法施术于健侧太冲穴约1分钟。

仅限于脸下部的肌肉瘫痪,麻痹呈紧张型,皱额,蹙眉无障碍,味觉及唾液分泌不受影响,常伴随一侧肢体的偏瘫。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按摩手法:摩法,揉法,按法,一指禅推法,拿法,抹法,扫散法。

取穴与部位:太阳,承浆,阳白,攒竹,地仓,颊车,迎香,合谷,肩井,风池,翳风及头面部。

按摩步骤:

1.头面部,颈项操作同周围性面瘫操作法一致。

2.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用抹法,从印堂至太阳,扫散头侧胆经循行部位,按揉上述诸穴,时间约4分钟。

慢性支气管炎的推拿疗法

部分病人有哮喘症状,称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响,病人的体质减弱,免疫力逐渐下降,遇寒冷天气或天气变化,容易患感冒,而感冒又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形成恶性循环。目前虽然不乏控制感染的药物,但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和合并病毒感染,疗效虽有,却不够彻底。

长期坚持穴位按摩对慢性支气管炎有显著的疗效。

1 头部按摩

[有效穴位]迎香、百会、上星、桥弓、百劳等穴,及肺、气管、对屏尖等耳穴。

[按摩手法]

①用双手中指指腹点按左右迎香穴各50-100次。

②用右手拇指指腹点按上星、百会、百劳各50—100次。

③用双手拇指指腹部抹桥弓20-30次。

④揉捏对屏尖6分钟,频率每分钟90次,力度以轻柔为宜。

⑤棒点耳部肺穴、气管穴各5分钟,频率每分钟120次,力度适中。

2 手部按摩

[有效穴位]太渊、鱼际、合谷、孔最等。

[按摩手法]以上穴位每天点按50—100次,每天两次,1个月为1个疗程。症状平复后患者应坚持每天按摩1次,并做适当的身体锻炼。

[有效反射区]肺、支气管、心、脾、鼻、咽喉、胸椎等反射区。

[按摩手法]

①肺、支气管反射区每次各推压20—30次。

②心、脾、胸椎、咽喉反射区每次各按揉20—30次。

3 跳部按摩

[有效穴位]丰隆、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

[按摩手法]以上穴位每天点按50-100次,每天两次,1个月为1个疗程。症状平复后患者应坚持每天按摩1次,并做适当的身体锻炼。

[有效反射区]肺、支气管、心、脾、气管、咽喉、胸部等反射区。

[按摩手法]

①肺、支气管反射区每次各推压30-50次。

②气管、咽喉反射区每次各按揉30-50次。

③甲状旁腺、心、脾反射区每次各按揉30次。

④胸部淋巴结反射区每次刮压30-50次。

⑤胸部反射区每次各推压30次。

4 躯干部按摩

[有效穴位]中府、膻中、巨阙、肓俞、肺俞、厥阴俞、心俞、肾俞、志室等穴位。

[按摩手法]

①按压肺俞、厥阴俞、心俞、肾俞、志室各30—50次,力度以酸痛为佳。

②按揉中府、膻中、巨阙、肓俞各50次,力度轻柔。

肺俞穴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特效穴,尤其是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所引起的咳嗽、吐血、胸部痛很有效;中府是治疗气喘、呼吸困难的特效穴,对咳嗽也有效;手部的侠白穴位于肺经,对胸闷、咳嗽、咳痰、心悸、气虚等很有效。以上穴位可反复按揉,多按摩几次。

5 生活注意

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戒除烟酒。

②避免胸背部受寒,冷天外出应戴口罩。

③居处要安静整洁,空气清新,勿去潮湿阴暗之所。

④急性发作或发热不退者,应到医院治疗。

点穴治耳聋

中医传统按摩法防治耳聋

按揉三穴:在外耳道前有一软骨凸起称为耳屏,如把耳屏比作小山,在耳屏前对应着两个山脚和山顶,自上而下于一条直线上排列着三个穴位,分别叫做耳门、听宫、听会。我们张嘴时三个穴位都会出现凹陷。按揉它们都有治疗耳鸣耳聋的作用。老年人每天可以用手指按揉它们,也可用食指或中指指腹上下搓擦,以发热为最佳的按揉程度。

指摩耳轮:中医有介绍,“以手摩耳轮,不拘遍数,所谓修其城廓,以补肾气,以防聋聩”。双手握空拳,以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作推摩直至发红发热。再用两拇指、食指、中指屈蜷成钳子形状,夹捏外耳道做向前、后、左、右的提扯动作,整套动作做6次。

鸣天鼓:两手掌心按住耳孔,食指放于中指上作弹击耳后枕部约20次。

振耳:接上法,手掌置于耳上,一紧一松挤压耳部。先慢而有力,再作快速振颤。

黄蜂入洞:将两食指或中指插入耳孔,指腹向前,转动3次再骤然抽出,每次做3遍。

点穴:按揉后枕部酸痛点及双侧风池穴,要有酸胀感。

猿猴摘果:用手经头上提捏对侧耳尖各14次。

全耳腹背按摩:搓热双手,手指伸直,由前下向后上推擦耳廓,然后反折耳廓推擦耳背返回,反复5~6遍;以掌心劳宫穴(握拳时中指指尖下)分别对准耳腹及耳背作按揉,使全耳发红发热。

面部按摩手法 推搓手法

单手或者是双手着力于局部,用轻柔手法做单向的移动或者是前后的移动,让皮肤和皮下组织受到推挤,有利于刺激该处并且促进新陈代谢。

耳部穴位按摩的方法

耳廓主要由弹性纤维软骨、软骨膜、韧带、退化了的耳肌及覆盖在最外层的皮下组织和皮肤所构成。耳廓的皮下有极为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分布。别看耳朵小,它上面分布着上百个可以用来防治疾病的常用穴位。中医传统疗法使用王不留行籽 贴压耳穴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下面教您几招耳部穴位按摩防病治病的按摩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现耳廓与人体各器官组织存在着一定的生理联系,20世纪50年代,法国人诺吉提出了人的耳朵形如胚胎倒影的理论, 并在全息理论指导下提出了供耳部针灸推拿使用的耳穴图。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防病治病,并能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 年的作用。具体耳部按摩方法如下: 耳部按摩1:时常手摩耳轮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

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耳部按摩2:经常提拉耳屏、耳垂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 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耳部按摩3:多提拉耳尖

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 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如果自己是选择耳部穴位按摩的话,那么就可以选择给自己试试这些方法,让自己得到好的治病效果,当耳部穴位在按摩的时候必须要选择专业一点的中医药给自己治病,面对耳部穴位按摩的时候必须要轻轻的,不能加重,这样太重的按摩会给耳朵带来负担。

乳腺增生胸部按摩手法

乳腺增生胸部按摩手法

近几年来,女性患乳腺增生的概率居高不下,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到乳腺增生的困扰。乳腺增生如果不治疗很可能会发生恶变,在想治疗的话就有点难度了。常见的乳腺增生的保健方法也有很多,下面为大家介绍下乳腺增生的按摩方法吧。推抚法推抚法是按摩乳腺的一种常见方法,推抚过程中可疏通经络,减轻乳房胀痛等症状。具体做法: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胸部。先在患侧乳房上撒些滑石粉或涂上少许石蜡油,然后双手全掌由乳房四周沿乳腺管轻轻向乳头方向推抚50~100次。揉压法揉压法疏散乳房的结节、肿块,但力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意外伤害。具体做法:以手掌上的小鱼际或大鱼际着力于患部,在红肿胀痛处施以轻揉手法,有硬块的地方反复揉压数次,直至肿块柔软为止。

乳腺增生胸部按摩手法

揉、捏、拿法此法属于中医推拿常用方法,需专业推拿师帮助患者操作。具体做法:以右手五指着力,抓起患侧乳房部,施以揉捏手法,一抓一松,反复施术10~15次。左手轻轻将乳头轻轻揪动数次,以扩张乳头部的输乳管,可疏通乳房部位的经络。另外也可轻轻按揉乳根、膻中等穴位。振荡法具体做法以右手小鱼际部着力,从乳房肿结处,沿乳根向乳头方向作高速振荡推赶,反复3~5遍。局部出现有微热感时,效果更佳。

乳腺增生胸部按摩手法

乳房检查首先应观察乳腺的发育情况,两侧乳房是否对称,大小是否相似,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上,乳头是否 有回缩凹陷;乳头、乳晕有无糜烂,乳房皮肤色泽如何,有无水肿和橘皮样变,是否有红肿等炎性表现,乳腺区浅表 静脉是否怒张等。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女性朋友容易出现的一种病症,那就是乳腺增生了,我们知道乳腺增生会给女性朋友带来多方面的麻烦,所以女性朋友要重视这种病症,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乳腺增生的按摩手法。

3个自我按摩治疗耳鸣的方法

自我按摩治疗耳鸣法

1、捏耳法

首先擦耳廓、摩耳轮、揉耳垂,将手掌放在耳部前面,平贴在脸上,均匀用力向后推擦,擦过耳后,再从耳后将耳背向前轻轻推擦,反复做24次,以两耳出现热感为好。用食、拇指沿耳廓边缘上下来回摩擦36下,致耳廓发热。以双手食、拇指肚,分别揉双耳垂,先轻轻捏揉耳垂半分钟,使其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向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回复原形,重复10次。

2、鸣天鼓法

选择安静处,采用面南而立或坐式,全身放松,心平气和,双目微闭,进入“鸣天鼓”预备状态。将双掌捂于双耳的外耳廓(由于外耳上有全身的反应区及耳穴,所以经按摩能使耳部及全身获得调补),并在按摩时配合叩齿。按摩18~36次。结束后用舌在口内搅动产生“金津玉液”,分数口咽入下丹田中。

两掌心分别捂住双耳廓,使耳道与外界空气隔离,手指置于后脑部,指尖斜向枕部,并用双手食指掸击头的枕部约18~36次,可听到咚咚之声如击天鼓,也叫鸣天鼓。

3、掌心震耳法

双手搓热,双掌心分别贴紧双耳,再突然松开,听到“叭”的一声,起到震耳的作用,共几十次。

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坚持以上护耳操,听力下降定会有所改善,也有预防耳部疾患以及全身调理的养生作用。

耳鸣的症状表现

总体说呈多样性,可单侧或双侧,也可为头鸣,可持续性存在也可间歇性出现,声音可以为各种各样,音调高低不等。

1、耳鸣与听力的关系

有些耳鸣病人伴有听力下降,有些听力正常,但是耳鸣不会引起或加重听力下降。

2、耳鸣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长期耳鸣会引起患者产生烦躁、焦虑、紧张、害怕或者抑郁的情绪,而不良的情绪状态可加重耳鸣,造成耳鸣与不良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心理因素在耳鸣发病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耳鸣如何诊断?

1、了解病史

进行耳部及全身临床检查。

2、听力学检查

纯音测听、声阻抗测听、耳鸣音调和响度匹配检测、耳鸣后效抑制和最小掩蔽级检测,及其他听力学及电生理检查。

耳部按摩手法 扣鸣天鼓

用双手的手掌掩盖住耳廓,让双手的手指自然的托在脑后,用双手的食指叩击中指,可听到“隆隆”的声音,可以连续叩击20下。

耳部按摩的好处

1、掏耳窝,掏空五脏毒素

耳窝是耳朵的中心区,五脏六腑对应的耳穴都在耳窝里,对耳窝里的各点进行刺激能调和五脏。耳窝不容易搓揉,所以要用手指掏。

掏耳窝

把食指或中指的指甲剪掉,放进耳窝里来回掏,争取让手指触及耳窝的每一处,每天掏100次,但不宜用力过度。

2、揉外缘,四肢强壮更长寿

耳廓外缘的耳穴主要对应于人的四肢。一般肢体健壮而敏捷的人,耳廓外缘比较宽大;肢体瘦小的人,耳廓外缘就相对窄小。长期揉耳廓外缘,可以使四肢强健。

揉外缘

用拇指的全部和食指的大部分夹住耳朵外缘,来回搓揉,每天100次。

3、摩耳背,降血压,通血管

耳背上有一条沟叫降压沟,它对应人体的脊背。摩耳背的作用相当于捏脊,可以调畅全身的气血。

摩耳背

食指和中指塞进耳窝,从反面托住降压沟,拇指指腹沿着降压沟从上往下摩擦,每天摩擦100次。

4、揉耳垂,健脑防痴呆

耳垂一带,是耳朵的头面区,这一区域的耳穴与人的头脑、面颊关系密切,经常按揉耳垂,可以美容养颜、醒神健脑。

揉耳垂

将食指和中指并拢塞入耳腔,拇指放在耳垂后面,3个指头尽量将头面区全部捏住揉动。食指和中指不动,拇指做搓揉动作,顺时针揉50次,逆时针揉50次。再把耳垂往下拉一拉。

5、搓全耳,效果翻倍,身强百倍

在对耳朵的各个区域进行了一遍按摩之后,还要搓一次全耳。这样可以使在先前按摩中获益的部位气机更加顺畅,通达全身。

搓全耳

用手掌搓耳朵,前后搓50次,再上下搓50次。

这套动作做完后,如果觉得耳朵发烫,浑身充满暖意,手上也微微出汗,说明效果达到了,全身的气血、经络和脏腑都得到了一次锻炼和清洗。

特别提醒1哪里不舒服给哪里“加餐”

如果四肢瘦弱无力,就要把重点放在耳朵的边缘;

如果肾亏阴虚,就要把重点放在捏三角上;

如果有胸闷、烦躁的症状,或有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就要把摩耳背作为重点。

2揉到痛点可能是疾病征兆

如果发现有几个部位揉上去很疼,这也许是某些疾病的征兆。不必管这个疼点叫什么穴,也不用管它对应什么部位,压上去很痛,继续按就没错。

记住这些疼痛点中的几个,在完成整套动作后,再适当按揉按,对身体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耳鸣按摩哪个部位图解 按摩耳门穴开窍聪耳

耳门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具有开窍聪耳,泻热活络之功效,经常按摩该穴位可聪耳利牙关,多用于治疗耳鸣,耳聋,聤耳,眩晕,牙痛,头颌痛,以及其他耳部疾病。

按摩取穴:位于面部,在耳屏上切迹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时凹陷处,左右各一。

按摩手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反复按揉耳门穴,持续按揉2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日反复按揉多次,此方法可很好的缓解耳部疾病导致的耳鸣,耳聋,耳朵流脓等症;也可用手指指腹端点按耳门穴,适度用力按压,反复按摩3分钟,可以有效的缓解耳鸣,耳聋,牙痛等症状。

按摩减肥分哪些部位和区域

面颈部按摩

主要以揉、提、分、拍手法为主。按摩由轻到重,由额部、面颊、鼻部、颌部、耳部、颈部、头顶部按顺序按摩,每次5~10分钟。

四肢按摩

主要以推拿、揿等手法。上肢多用拿、搓、拍、点等手法,下肢多用推、揿、拍、搓等手法,脂肪丰满处可适当施用重手法,采取自上而下,向前向后推拿,以便使肌肉的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改善肌肉代谢,增加对脂肪的消耗,达到减肥的效果。

背腰部按摩

主要以推、按、拿手法为主。一般按摩10分钟左右,后背部、后腰部、臀部按摩主要以按、揉、点为主,手法宜重。

胸腹部按摩

主要以摩揿、按、提拿、揉、合、分、轻拍、刺等手法。每次10分钟为宜,促进心肺功能增强,促进肠的蠕动、腹肌的收缩,使脂肪转化为热量而得到消耗,从而减少胸部和腹部脂肪的堆积。在应用按摩手法时,操作者和被按摩者呼吸动作应适当配合。操作方法:施术者将拇指、掌根或用手掌按压在患者的某个部位或者穴位上,然后让患者作腹式呼吸,当呼气时,施术者也随着呼气;当吸气时,手法可轻些。如此反复进行操作,直至病人施术部位有发热或者感到舒服为止。

足底

运用足部保健推拿法,对肥胖症能起到一定的减肥作用。1.肥胖症足部保健反射区:A.甲状腺,B.心脏,C.肾上腺,D.肾脏,E.横结肠。2.操作:A.食指按压,其它四指握拳法。B.拇指按压,其它四指握拳法。3.随症加减:肥胖伴有痰多、头重、倦怠乏力,按压肺气管、支气管、脾、肾、输尿管、膀胱等反射区;伴有心悸、浮肿,主要按压心血管各反射区。4.加强重点反射区的按摩。5.足趾部按压脑、脑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反射区,拇指、食指捻揿各足趾。6.足底部 按压心血管系统各反射区,以及肾、脾、肾上腺、胃、腹腔神经丛、胰反射区等。7.足部按摩后多喝水,以排除体内毒素。

怎么按摩耳朵

按揉耳垂

用双手拇指与食指将耳垂捏住,进行揉搓使其发红发热,然后将耳垂向下牵拉,在送开手让耳垂弹回去。注意力度宜先轻后重,按揉至局部有热感。

推擦两耳部

身体端坐,用双手掌面横放在两耳廓上,稍加压力,先向后推擦.再回手推擦,回手推擦时耳廓侧向前。如此反复,一前一后,交替推擦至耳廓有热感为止。

推擦耳后

将两手指分别贴附在两侧耳后,进行上下推擦,直至耳朵有热感为止。

牵拉耳廓

先举一手,由肘过头,伸向对侧。捏拉对侧耳廓,向上牵拉耳朵,一拉一松,连做20—30次,然后换手牵拉对侧耳廓20—30次。

3个自我按摩治疗耳鸣的方法

1、捏耳法

首先擦耳廓、摩耳轮、揉耳垂,将手掌放在耳部前面,平贴在脸上,均匀用力向后推擦,擦过耳后,再从耳后将耳背向前轻轻推擦,反复做24次,以两耳出现热感为好。用食、拇指沿耳廓边缘上下来回摩擦36下,致耳廓发热。以双手食、拇指肚,分别揉双耳垂,先轻轻捏揉耳垂半分钟,使其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向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回复原形,重复10次。

2、鸣天鼓法

选择安静处,采用面南而立或坐式,全身放松,心平气和,双目微闭,进入“鸣天鼓”预备状态。将双掌捂于双耳的外耳廓(由于外耳上有全身的反应区及耳穴,所以经按摩能使耳部及全身获得调补),并在按摩时配合叩齿。按摩18~36次。结束后用舌在口内搅动产生“金津玉液”,分数口咽入下丹田中。

两掌心分别捂住双耳廓,使耳道与外界空气隔离,手指置于后脑部,指尖斜向枕部,并用双手食指掸击头的枕部约18~36次,可听到咚咚之声如击天鼓,也叫鸣天鼓。

3、掌心震耳法

双手搓热,双掌心分别贴紧双耳,再突然松开,听到“叭”的一声,起到震耳的作用,共几十次。

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坚持以上护耳操,听力下降定会有所改善,也有预防耳部疾患以及全身调理的养生作用。

天窗是什么意思 天窗的治疗用法

1、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2、针刺方法:天窗穴,直刺0.5—1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耳部咽喉部扩散。

3、艾灸方法:天窗穴,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4、按摩手法: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天窗穴穴位并做环状运动,每次按摩2分钟。

相关推荐

夏季女性瘦脸按摩

瘦脸按摩技法(一) 第一,纵拉赘肉,在你的脸上均匀地涂抹上按摩霜,然后再颊骨的部分纵拉赘肉,并且有意识地向外拉开;然后纵拉的位置慢慢向下移动,一直到鼻翼为止。每一次纵拉动作都要持续约5秒钟,不然效果不明显,整个按摩过程持续进行1分钟为宜。 第二,横向拉开,双手洗净后干,然后贴在脸颊上,轻轻抚平鼻唇沟的皱纹和鼻翼部分的细纹,然后将皮肤轻轻横向拉开,这个按摩动作反复进行约一分钟即可。 瘦脸按摩技法(二) 第三,托颊骨,在脸上均匀涂上按摩霜,轻轻摩,然后用手指的指腹由颊骨部分往上托,同时进行摩按摩

按摩耳部缓解女人肾虚吗

1. 扫外耳: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声。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2. 拔双耳: 两食指伸直,分别伸入两耳孔,旋转180度,反复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鸣响,一般拔3-6次。此法可使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 3. 鸣天鼓: 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扣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 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不仅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之法,而且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耳鸣、眩晕

面部按摩可帮女性延缓衰老

1、果皮按摩法 如苹果皮、西瓜皮等两块,左右手各捏一块,沿口角、鼻翼的两侧向外、上,并作环形摩动,然后再由前额正中间向额角揉、旋摩,约3分钟。 功效:此法以果皮中的维生素及其他成分营养面部,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养颜美容。 2、面部热敷按摩法 用热毛巾敷于面部,以双掌在面部隔毛巾做顺时针按摩约3分钟。每晚睡前按摩1次。按摩前应认真清洗面部皮肤,按摩后可适当涂敷护肤用品。 功效:热敷按摩能使面部毛孔开放,有利于皮肤的吸收、废物的排出和营养的吸收。 3、蛋青浴面按摩法 以双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

老人通经络常按摩耳朵

那么有什么方便快捷的方法通经络,养肾呢?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通过按摩耳朵就可以达到养生防病的功效。并且,按摩耳朵养生不仅可以健肾,而且对于全身经络及五脏六腑都有一定的保健效果。 1、耳后:用两手中指指面,分别置于两耳后,沿翳风、瘛脉、耳壳后、颅息上下来回各20~30次,至局部皮肤发热。此法具有滋肾养肝,降低血压的作用。 2、鸣天鼓: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叩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

女人按摩5特区排毒驻颜又养生

特区一:腹脐 养生关键词: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脐部是养生专家很重视的保健“要塞”,中医称腹中央肚脐为“神阙”。对腹脐部按揉刺激、调理,可益肺固肾,安神宁心,舒肝利胆,通利三焦,防病健体。 揉腹还对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保健方法: 两手重叠,按于肚脐,适度用力,同时保持呼吸自然,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 对于平日缺乏锻炼的人群,建议养成在闲暇时间或散步的时候双手掌交替拍打(频率为每秒钟一次)中下腹部20分钟,有促进腹部新陈代谢的作用。 特区二:耳部

十五分钟晨起保健法

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做15分钟的床上保健操,又名全身保健按摩。天冷在被窝里按摩,天暖则在床上或椅上“露天”进行。 从头、颈、手、肩、胸、腹到腿顺势而下,最后坐床按腰部和搓脚底涌泉穴结束。做完这一套,全身轻松,精神爽利,为全日工作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精力和体力基础。 本来在“自我篇”内谈到具体疾病的治疗时,已介绍过有关按摩动作,但为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概念,在此,不怕重复,结合实际顺序再全面论述。 (1)准备动作。 先热手掌,活动双腕关节和双肘关节。双手轮流抓摩双掌,进而左右手轮流从掌根内侧向肩部,再从肩部

支气管哮喘按摩哪里 寒哮的按摩方法

症状:呼吸急促,喉中哮鸣,痰白而黏,或者稀薄多沫。胸膈满闷如窒,面色晦暗,背部寒冷,口和不渴,或渴喜热饮,或伴随发热,恶寒,头疼,舌苔白滑,脉浮紧。 按摩取穴:膻中,天突,璇玑,列缺,太渊,风池,风门,丰隆,肺俞,定喘,胸部,腹部。 按摩手法: 1.患者取坐位,拿者站于患者背后,用拇指,食指同时按,揉两侧风池穴各1分钟;再以拇指按,揉或禅肺俞,定喘,风门诸穴。反复拿各1分钟。 2.患者取仰卧位,拿者站于患者右侧, 用拇指按,揉丰隆,列缺,太渊诸穴。每穴持续按压1分钟,以得气为度;继以中指勾揉天

中医教你8个解决耳鸣的方法

1.鸣天鼓:双手掌心紧按耳朵孔,中指和食指放在头后枕部轻轻叩击,使耳内隆隆如闻鼓声,每次叩击36下。 2.点按鼓膜:双手食指轻轻插入耳孔,使耳道完全闭塞突然拔出;或双手掌心紧压耳廓后突然拔开,可感到鼓膜活动及耳内“嘣嘣”作响,每次20下。 3.耳廓:将手掌放在耳部前面,平贴在脸上,均匀用力向后过耳后,再从耳后将耳廓带倒向前,反复18次,以两耳出现热感为好。 4.摩耳轮:用食指、拇指沿耳轮边缘上下来回摩36下,至耳廓发热。 5.揉耳垂:以双手食指、拇指指腹,分别提揉耳垂,先轻轻捏揉耳垂半分

中医教你面部按摩方法

按摩方法】 1.头面部操作 (1)浴面:两手搓热,或以温水温热后,手指并拢,平掌紧贴面部,作洗脸上下动作,上至发际下至颌骨下缘。然后按揉面部各穴。 (2)鼻:用两手中指指腹鼻之两侧,由攒竹至迎香。然后两手食指位于鼻根,用力挤压穴位,配合振法,再由鼻根向鼻翼两侧迎香滑动按揉。 (3)按抹捏鼻:两手指尖紧按迎香穴,边按边振动;然后揉鼻尖,并向鼻根部移动;再以拇、食二指面从鼻根部、鼻梁部向鼻翼部抹动;最后以拇、食二指捏鼻孔,一捏一放,每分钟60次左右。 (4)鸣天鼓:两手掌掩耳,食指叠于中指指背侧,

按摩耳朵养生功效多

1、耳后: 用两手中指指面,分别置于两耳后,沿翳风、瘛脉、耳壳后、颅息上下来回各20-30次,至局部皮肤发热。具有滋肾养肝,降低血压的作用。 2、拎耳屏: 双手合指放在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3、扫外耳: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声。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4、拔双耳: 两食指伸直,分别伸入两耳孔,旋转180度,反复3次后,立即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