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自制支具有效矫正宝宝O形腿

自制支具有效矫正宝宝O形腿

“O”形腿的“支具”治疗应选择 在适当的年龄,一般认为2~4岁的 幼儿合适,严重者可提前至1-2岁,因为此时期的婴幼儿骨髂发育迅速,且骨髂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好。

一般来讲,适合幼儿O形腿矫形的家庭自制“支具”有两种,一种是夹板矫正法,另一种是布带捆绑矫正法:

夹板矫正法:多用于单侧肢体畸形者。准备2条术质夹板或柳树皮或轻金属夹板,长度为患儿髋关节至足底长度再加1.5-2cm,宽3.5~4.Ocm,厚1.5 - 2.0 cm(视木质软硬而定),两端

的横断截面加工成内凹的半圆形,所有棱角打磨光滑。夹板放置于肢体的外侧,夹板与膝部间放一厚度约1.5~2.0cm面垫或海面,以保护皮肤不被夹板磨损;夹板的两端用l0cm宽的布

带将夹板与肢体缠在一起,用力适当,由轻到重,定期调整布带的力量,以患儿能够耐受为度:

布带捆绑矫正法:适用于双侧畸形者。在两个内踝(骨性突起)间加一厚度约1.5~2.0cm棉垫或海绵,在两膝部用l0cm宽的宽布带捆扎紧。

夹板固定或布带捆绑矫正矫治期一般为3个月,下肢畸形逐渐好转,而畸形严重或年龄较大(超过3岁)的儿童应适当延长矫治期,当矫冶至膝问距《0.5 cm时即可停止夹板矫治。若经

过3个月的矫形,O形腿改善不明显或的确很严重的O形腿,就应该到医院请骨科医生详细诊断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了。

夹板或布带捆绑嚣固切忌过紧,矫治期间原则上下肢不能负重,要求夹板每天24小时固定。根据情况,每天可分早晚两次松解夹板或布带,对下肢进行按摩和活动。

父母切忌让宝宝过早、过久地站立和学步,腿部力量不能过度承受身体重量,容易引起腿的变形,应遵循幼儿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

婴儿小腿不直怎么治疗

育儿专家表示,怀孕的时候,胎位位置、羊水多寡、胎次、胎儿本身大小、压胎现象等,都可能会对胎儿腿型异常有影响,宝宝在母亲子宫内身体呈一种屈曲状态,以致于出生后一段时间内看上去小腿有些弯曲。另外,从小宝宝身体的比例上看,头大,上身比腿长,看起来两小腿又短又弯。对于这种两小腿向内弯曲的现象,随着宝宝自然发育到两岁左右就会自行矫正,渐渐恢复成正常腿型。但部分宝宝会发生矫正过度的情况,于是就会在两三岁时,出现外观看起来像X的外翻腿型。这种腿型会在一段时间内随关节负荷的逐渐加重和活动的增加而加重,但如果家长注意引导,到宝宝五六岁时,会再次自行矫正,7岁后便接近正常了。

很多新妈咪一看到宝宝腿弯就觉得是罗圈腿O型腿。其实O型腿和婴儿腿弯是有区别的。

儿科专家崔玉涛说,O型或X型腿指的是髋、膝、踝,三个关节间的关系。胎儿期胎儿是卷曲在妈妈子宫内,双腿环抱屈曲,小腿弯曲是必然结果。出生后,特别是学会行走后很快变直。家长一定要观察髋、膝、踝关节间的关系,不必担心小腿的弯曲度。

孩子是不是“罗圈腿”,家长是可以初步判断的。

让宝宝仰卧,然后用双手轻轻拉直宝宝双腿,向中间靠拢。正常情况下宝宝的两腿靠拢时,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是并拢的,如果有间隙,就应引起重视,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宝宝下肢发育的问题。如果按上面的方法,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的间隙超过10厘米,很可能就是罗圈腿了,家长应马上带孩子就诊,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进行骨科矫正治疗。

儿科专家崔玉涛说,O型或X型腿指的是髋、膝和踝关节发育,特别是膝关节发育异常所致(如图),与大、小腿骨本身形状无关。严重佝偻病会并发O型或X型腿,但更多可能与在尚不能自行站立前就过早被动蹦跳、被动站立、被动行走有关。捆绑新生儿双腿不能预防O型或X型腿,预防佝偻病和避免过早蹦跳等有较好效果。

预防宝宝O形腿该怎么做

定期到医院体检

宝宝患了“O型腿”或“X型腿”,长到几岁时将变得难以矫正?朱微微表示,2岁半后,开始进入佝偻病后遗症期,如果是因缺乏维生素D导致“O型腿”或“X型腿”的孩子,到了2岁半后,便很难通过药物纠正了。

因此,对于3岁前的宝宝,多补充维生素D是预防“O型腿”或“X型腿”的重要方法。

由于孩子的腿型处在变化的发育过程中,很多妈妈不易判断自己的宝宝是否患上了“O型腿”或“X型腿”。朱微微建议,3岁内的婴儿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3年内至少体检8次。

不过早学站立和走路,不长时间保持一个方向的睡姿或坐姿,都是预防宝宝患“O型腿”或“X型腿”要注意的事项。

一岁半宝宝走路内八矫正的方法

如果他的双脚一直朝内,而且觉得这种走路姿势实在不雅,家长除了让孩子用正确的姿势坐、站、走、跑外,可采用以下方法:

1、给孩子摆正步型,由大人数着口令,让孩子慢慢地踏着节拍行走。每天练习的次数、步数及时间,可根据孩子脚步畸形的程度和形成时间长短而定,循序渐进。

2、直线迈步法。在地面上画两条间距约10~15厘米的直线,让孩子的脚尖和脚跟都在直线上来回走,步伐由慢到快。这样有意识地训练,持之以恒效果会很好。

3、直线跑步法在地上拉一条鲜艳的塑料带子或用彩色粉笔画一条直线,让孩子双脚平行站立于直线的两边,在大人的指挥下让孩子沿直线跑,跑时不要让孩子出现八字脚。此外,矫正内八字脚可用脚外拐踢毽子。当脚步矫正有所好转时,平时走路仍会恢复原型,此时,你要随时注意观察,及时提醒孩子。

4、家长可以在宝宝每晚洗完澡后或临睡前,让宝宝平躺在床上,再把双腿并拢,看看宝宝的双足是不是仍是内八,如果不是,那么就只是宝宝走路的姿势不好,大了可以慢慢纠正;如果宝宝平躺时双足仍是内八,那么家长可以用左手握住宝宝左脚脚踝踝骨下方约一指宽的地方,右手握住宝宝脚尖,用力均匀往外轻掰,再把脚尖往上轻推,双脚轮流,每天坚持二百下,只要宝宝配合,可以随时做。

5、如果宝宝缺钙的话要补充钙。防止患儿骨骼发生畸形(罗圈腿、X型腿、脊柱弯曲等),不使患儿勉强坐、站、走。最好每天让宝宝俯卧2-3次,使其头部抬高,以便胸部扩展。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应注意饮食,适当添加蛋黄,动物肝脏、蔬菜和含钙磷丰富的水果,如大枣、山楂含钙高,桔子、香蕉含磷丰富。胸部畸形可作腹卧位抬头展胸运动。下肢畸形可作肌肉按摩(O型腿按摩外侧肌群,X型腿按摩内侧肌群),增加肌张力,协助畸形的恢复。

6、在孩子4岁以后,如果仍有严重的内八字足,伴随着走路跑步时膝盖会相碰,容易跌倒。或者一脚的内八字程度远比另一脚严重,这都可能是不正常的情形,需及早到医院检查,让医生帮助矫正,根据轻重不同,需要2~3年的时间甚至更长。因此宝宝穿矫形鞋及矫形支具越早越好。有些严重的无法通过矫正改变,还是需要手术。

以上就介绍了宝宝一岁左右的时候,出现的内八矫正的一些方法,所以作为家庭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你可以通过对以上介绍的一些方法,针对性的帮助孩子进行矫正内八,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矫正,你的孩子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善。

幼儿o型腿怎么办

宝宝过小,很多矫正的方法还不能配合,所以只能采取补钙和绑腿的方法,平时宝宝平躺时,妈妈也可以多进行宝宝腿外侧肌的按摩,也可选择一些矫正的鞋垫,随着宝宝的慢慢长大,能配合时,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

(1)直立,两脚并拢,两手扶膝做两膝向正前方的下蹲起立运动,做20~3O次。

(2)弯腰,两手扶膝做向左的和向右的绕环运动,做20~30次。

(3)两脚开立稍大,弯腰,两手扶膝做两膝向内相靠停耗练习,每次停耗10秒钟,做5~10次。

(4)两脚平行站立。先以脚跟为轴,做脚尖外展和内旋运动;再以脚尖为轴,做脚跟外展和内旋运动,各做20~30次。

(5)坐在椅子上,尽力用小腿夹住书,坚持一定时间。如果用橡皮带将两膝捆住做,效果更加显著。

(6)跪坐在腿上,塌腰,两脚慢慢向外向前移动,腰部随之也逐渐直起来。做15~20次。

另外下蹲时膝盖和大腿靠拢,对于矫正O型腿很有效。尽可能的下腰深蹲效果会更好

方法:双手叉腰,上身保持直立,双腿张开15—20厘米,脚尖略微向外,吸气时两膝靠拢慢慢下蹲,尽可能深蹲并停留片刻,感到腿部肌肉紧绷。呼气时慢慢打开双膝,伸直站立,重复10次。

如果实在矫正不过来,又影响美观的情况下,可以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O型腿的矫正方法包括:手术、仪器、夹板、绑腿、锻炼、矫正鞋垫等。手术适应于O型腿程度非常重,或者已经并发骨性关节炎,出现关节疼痛的患者。手术的好处是被动治疗,矫正立竿见影,不需要恒心和坚持。缺陷是手术技法不同,大多需要截骨,痛苦和风险大,费用高。

1.外固定器加胫骨结节倒U形截骨术。这种方法优点主要有:截骨术操作简单、安全、骨愈合快,不容易出现延迟愈合,采用外固定器便于掌握整形矫正时的角度,可使骨愈合角度准确,调整也方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下地活动,下肢肌肉不会出现萎缩。

2.胫骨结节倒U形截骨术,术后管形石膏外固定。

据统计,O型腿畸形完全矫正率可达96%以上。所以爸爸妈妈们也不用过分担心,这是有数据可以看的,是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到的,只要用上了最合适的方法。我相信你们的宝宝会没事的,在此希望你们的宝宝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容易引起膝盖病变的O形腿

人与人的脸形、体型都不相同。就算再相似,骨骼的构造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有不少人的膝痛和膝盖损伤是由于一些先天原因导致的。

人的腿形从大体上来说分为正常腿形、O形腿和X形腿。

所谓O形腿是指在双腿并拢站立时,膝盖和膝盖之间有间隙,且膝盖呈现出向外弯曲的一种腿形。这种腿形是很容易引发退行性膝关节炎的。

而X形腿是指膝盖以下部分向外弯曲的一种腿形。

O形腿的人,膝盖处于比身体中心部分更加外侧的位置,所以不管采取何种站姿,支撑身体重量的负担就更集中地落在了膝盖内侧。

O形腿的人的膝关节承受的体重负担侧重于内侧,这样就加重了内侧关节软骨的损伤,O形的程度也就渐渐严重,从而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如果这种负担一直持续下去,膝盖就会不断变形,最终引发疼痛。

相同道理,X形腿的人靠关节外侧来承受负担,所以外侧会进一步变形。

为了矫正O形腿,缓解疼痛,需要使用各种辅助器具,最常用的就是在鞋底外侧装上5~7厘米高的O形腿矫正器。

O形腿矫正器有很多种。有提高鞋底橡胶部分的和提高鞋垫部分的,以及固定脚踝的护膝类板子,分为室内用和室外用。不管哪一种,对疼痛的抑制作用都是因人而异的,所以请咨询医生意见后再使用。

O型腿6岁前矫正效果好

T 台上的模特大都拥有又直又长的双腿,很是令人羡慕。家长也希望孩子的腿型漂亮,不要出现X 型或O 型腿。那么该如何预防腿部畸形呢?一旦出现X 型、O 型腿,又该如何矫正呢?

婴儿过早站立会致畸形

膝内翻俗称O 型腿,是指在双踝关节并拢并伸直膝关节的情况下,两侧膝关节不能靠拢;膝外翻俗称X 型腿,是指在双膝关节并拢并伸直的情况下,两侧内踝不能靠拢。

造成这两种腿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过早负重,如过早站立或过度肥胖,都易因负重造成骨骺发育异常。二是喂养不当,添加辅食时间不对,造成宝宝营养跟不上。三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喜欢跪着玩耍,趴着睡觉。四是由于孩子患有佝偻病。

有的婴儿刚五六个月就喜欢站立,家长觉得宝宝这么早就能站非常棒,非但不阻止反而还很高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可能会对宝宝的腿造成不良影响。因为婴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还没有发育完全,难以支撑身体的全部重量,加之肌肉的力量较薄弱,骨骺受力容易弯曲变形,造成发育异常。如果长期处于站立姿势,就会出现腿部畸形,即O型或X型腿。

有句顺口溜叫做,“二抬五抓六会坐、八爬十站周岁走”。这是一岁内小孩正常的生长发育周期,家长应尽量遵循,千万不要擅自将其打乱。

宝宝O形腿和子宫里姿势有关

O形腿在宝宝开始能够站立或走路时会变得更明显,但随着腿部变得有力量能承担体重时,它们就会开始变直了。到孩子3岁时,就应该看起来不再是O形腿了。等到六七岁的时候,他的双腿就已经成型并会保持这个形状至成年。

现在你的孩子刚刚2岁,可能看起来还是有点O形腿,但应该比婴儿期有所改善。如果他到3岁时O形腿还是很明显,你就应该带他去看医生。

特别是如果你觉得孩子的腿弯得严重、只有一条腿弯或情况没有好转反而更糟时。如果只是因为维生素缺乏所导致的O形腿,那医生会给他开些维生素的处方。

通常来说,O形腿基本不需要治疗。但在极少数情况下,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来矫正严重的弯曲。不过,大多数专家都不建议使用矫正支架或矫正鞋,因为这样不但会导致孩子身体发育方面的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孩子在未来成长中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罗圈腿有什么坏处

一、 O形腿影响我们的形体美观

1、身体两侧的S型曲线被破坏,原本到膝关节应该内收的弧线消失,或者成为向外膨胀的曲线,视觉上就缺乏那种玲珑之美了。

2、由于O形腿的人,大小腿都是骨骼外侧肌肉多,内侧肌肉少,这样导致下肢外轮廓线更加外移。显得胯宽,小腿特别弯。

3、O形腿由于肌肉分布不匀称,显得大小腿都很弯,这样腿失去了笔直曲线,整个人也少了几分挺拔。

4、O形腿的人,两条腿之间巨大的缝隙,在视觉上非常不美观。

5、O形腿的人,由于小腿膝关节下面向外突起比较多,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小腿很短。

6、O形腿的人,由于大腿曲线变化,从正面看,显得腿短,上下肢比例失调。

7、O形腿的人,由于身体重量过多集中于膝关节内侧,在行走时,不易保持平衡,容易摇摆,形成鸭子步,步态难看。

二、O形腿对人心理的影响

腿部的畸形不仅仅影响体型与健美,对人体健康也有损害。对人们体型的危害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O形腿对健康的影响

对人体的健康的影响给。由于O形腿破坏了膝关节正常力的分布,使关节一侧所受的生物应力增大,对侧相对减少。天长日久,还会引起膝关节行走时疼痛,关节活动也受影响,进而易导致骨性膝关节炎。

O形腿对人们的危害大小、需不需要治疗与其严重程度及人的认知心理有密切关系。重度(二膝间距离10厘米以上)患者属于症状最严重的,无论患者爱不爱美都应该到专业的医院进行咨询和治疗;对于中度的O型腿(二膝间距离3-10厘米),有的朋友不在乎,认为这不算什么,不挡吃,不挡喝,管它好不好看呢?还有人说,我想治疗,就是没有钱,没有时间。这是对自己、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不同,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生活。北京兴和骨伤医院所提供的服务是针对那些对生活负责任、善待自己、追求高质量高品位人生的朋友。选择我们医院采用微创孟和架外固定手术矫正治疗,一定没错,矫正O形腿,提高自信心,近期疗效是体形健美,远期疗效是避免了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远期损伤!!!

宝宝O形腿和子宫里姿势有关

据了解,一位名为军妈的网友在宝宝村发帖求助:她的宝宝从一出生起,家里的大人就觉得他有点O形腿。不过军妈的同事告诉她自己的宝宝生下时也这样,等到长大一些就好了。

可是眼看着快2岁的孩子依然还有点O形腿,不免让军妈又再一次陷入担心之中。是不是要趁早为他做点什么矫正治疗?看看宝宝村的专家是如何认为的吧。

和其他孩子一样,你的宝宝生下来时的O形腿,可能是由于他在子宫里的姿势所造成的。

O形腿在宝宝开始能够站立或走路时会变得更明显,但随着腿部变得有力量能承担体重时,它们就会开始变直了。到孩子3岁时,就应该看起来不再是O形腿了。等到六七岁的时候,他的双腿就已经成型并会保持这个形状至成年。

现在你的孩子刚刚2岁,可能看起来还是有点O形腿,但应该比婴儿期有所改善。如果他到3岁时O形腿还是很明显,你就应该带他去看医生。

特别是如果你觉得孩子的腿弯得严重、只有一条腿弯或情况没有好转反而更糟时。如果只是因为维生素缺乏所导致的O形腿,那医生会给他开些维生素的处方。

通常来说,O形腿基本不需要治疗。但在极少数情况下,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来矫正严重的弯曲。不过,大多数专家都不建议使用矫正支架或矫正鞋,因为这样不但会导致孩子身体发育方面的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孩子在未来成长中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宝宝几个月可以学站

一般在宝宝9-10个月时就能独自站立了。9-10个月的宝宝抓着东西就会站立,他们最喜欢的就是牵着妈妈的手站立,似乎这样最有安全感。其实,还有一点是抓着妈妈的手,他可以借力。练习站立是孩子开步走的前奏,等孩子站得很好以后就可以在大人的扶持下练习向前走了。

宝宝站立的训练方式

1、两手扶站:训练婴宝宝站立时,要由易到难逐渐进行。刚开始时,可用双手支持在宝宝的腋下,让其练习站立。当宝宝两手扶站较稳时,可训练一手扶站,让宝宝一手扶站,另一只手去取玩具。

2、练习独站:成人可双手扶着宝宝的腋下,让宝宝背和臀部靠墙,两足跟稍离墙,双下肢稍分开站稳,然后慢慢放手,并拍手鼓励宝宝独站。

3、起立练习:教婴儿从俯卧位双手撑起身体,再双腿跪起来,呈爬姿,抓住栏杆站起来。

训练宝宝学站的注意事项

孩子学站每次不应超过5分钟,因为相对体重而言,孩子下肢的支撑能力是不足的,过早过多地站立会影响下肢的形状。有人说孩子站多了所以成X形腿或O形腿,其实不然,形成X形腿或O形腿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

还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小腿不直就怀疑他有O形腿,这也不对。几个月的孩子小腿的胫骨都是向外侧弯曲的,并没有谁的小腿骨直得像一根棍子一样。这是生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长大后就好了,因此也不必过于担心。判断真正的O形腿或X形腿应看膝关节和踝关节能否同时并拢,而非长骨是否笔直。

相关推荐

三步矫正O型腿不是梦

一、一次性矫正 就是在骨头截断之后,直接用手将腿扳正,然后再固定,可以选择内固定如钢板螺钉,也可以选择外固定支架。这种方法没有好不好之说,关键是看适应症,即这种适合什么样的病人,我推荐这种方式:第一,畸形程度比较轻,容易一次矫正到位者,第二,对外观疤痕比较在意的,如漂亮美眉,单纯外固定即可,不用逐步牵张,逐步牵张容易切割皮肤,有点受罪,第三,对疼痛耐受差者,第四,老年人,没有同时增高愿望者,第五,虽然畸形严重,但CORA点分散,通过两处截骨即时可以矫正者。 二、除了一次性矫正,还有与之相对应的逐步矫正

宝宝学走路应注意什么

1. 注意时机 学走路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随着宝宝肢体运动能力的日益增强,在经历翻身、坐、爬、站之后,走路就被提到日程上来。 每个宝宝开始学走路的时间都不相同,甚至可能出现较大的差距。因此,学走路并没有所谓最适当的时机,必须视自身的发展状况而定。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来说,宝宝在11~14个月时开始学走路。如果在11个月以前就有学走路的意愿,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只要宝宝在1岁6个月之前能独立走路,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宝宝还没有到达学走路的年龄,而且本身也缺乏走路的意愿,那就不能强迫宝

佝偻病怎么治疗 矫正治疗

佝偻病造成的骨骼畸形,较轻的一般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而自然矫正,不需要采取特别的矫形措施。为了帮助胸廓畸形的纠正,可让小儿经常作俯卧抬头或扩胸运动。严重漏斗胸、四肢畸形(如严重的O形腿、X形腿),往往不能自然矫正,对小儿的发育妨碍很大,因此,4岁以上的小儿在佝偻病痊愈以后,可考虑外科手术矫正畸形。

新生儿脚歪怎么矫正

婴儿的脚本身就是向里(看起来就象个O型腿),这些是正常的。 就是脚象7字型一样!歪里面去了 建议观察到6个月大,到时是否有存在问题就知道了,因为6个月以内的婴儿,本身正常的脚就是向内的,不好判断(专业人员都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家长非专业人员,经常有判断误差,不要随便下结论) 医生说是在胎里受到挤压所以才歪的,看看她这个月会不会长直!右脚是正常的 1、所有的胎儿在子宫腔中,都是“挤成一团的”(不可能是直躺的),所以,所有的婴儿分娩后6个月以内,脚都是成“O型”内弯的。 2、婴儿的这种生理性内弯,不可能是“一

婴儿过早学站立易致罗圈腿

幼儿过早站立学走路 易出现腿部畸形 家长们总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觉得自家宝宝越早学会站立和走路越好。现在有很多妈妈愿意把宝宝放入学步车内,认为这样既省劲又可以防止小孩摔倒,但实际上,长期依赖学步车对宝宝的成长可能不利。由于宝宝骨骼还没有完全发育到能支撑身体的全部重量,过早使用学步车让宝宝站立或走路,宝宝的脚跟基本不用力,过多使用会让宝宝习惯性地形成前脚掌着地的走路姿势,出现O形腿、X型腿等情况。因此学步车使用应该恰当,尤其不能过早、过多地使用。 专家提醒家长,有的宝宝刚5、6个月就喜欢站立,但不能因此就让他

宝宝O型腿的原因有哪些

1、维生素D的缺乏 婴儿时期,正是宝宝快速长身体的时候,需要补充许多钙质、蛋白质、维生素等,但是妈妈们不能盲目的补充哦!其中促进宝宝长身体的钙,需要维生素D才能被有效的吸收。而造成宝宝O型腿的原因,就是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居多。 2、纸尿片的使用不正确 相信宝宝的尿床是让妈妈们很头疼的一件事,所以有的妈妈为了孩子在夜间有个舒适的睡眠,以及自己也方便省事,就会给宝宝用上超大号加厚纸尿片,可是,对于小baby来说,那些纸尿片真的太大了,所以他们的腿就自然而然的朝外弯曲,以形成足够的空间。 3、过多的使用学步

如何有效预防O型腿

一、坚持正确坐姿与错误坐姿很多小朋友喜欢跪坐,会让腿型成W型,这样是错误的坐法,应让宝宝盘腿坐即可。 二、尽量避免趴睡虽然趴睡不一定直接证明会对宝宝的腿型造成不良的影响,但是当宝宝趴睡时,会让小朋友的脚踝呈内翻或外翻状,长时间下来,也可能影响他的腿型。 三、避免跪坐一些正在学爬或是学走路的小朋友,可能会爬一爬就坐起来的状况,小朋友跪坐时,他的脚大多成外翻状,这时候家长们最好尽量帮宝宝移动脚型,帮他回复到正常的状态,不过还是尽量避免让他跪坐比较好。 四、按摩法目的是使关节向直的方向纠正。根据孩子膝关节畸形的

O型腿的矫正

O型腿的矫正方法包括:手法矫正、手术、仪器、夹板、绑腿、锻炼、矫正鞋垫等。 一、手术矫正 手术适应于O型腿程度非常重,或者已经并发骨性关节炎,出现关节疼痛的患者。手术的好处是被动治疗,矫正立竿见影,不需要恒心和坚持。缺陷是手术技法不同,大多需要截骨,痛苦和风险大,费用高。 1.外固定器加胫骨结节倒U形截骨术。这种方法优点主要有:截骨术操作简单、安全、骨愈合快,不容易出现延迟愈合,采用外固定器便于掌握整形矫正时的角度,可使骨愈合角度准确,调整也方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下地活动,下肢肌肉不会出现萎缩。 2.

宝宝O型腿的家庭矫正方法

O型腿的家庭矫正方法除了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家长还可以帮助宝宝进行以下练习: 夹书本法。两腿夹书本,坐在椅子上,两腿伸直、夹紧,在踝关节上部(小腿下部)夹一本厚薄适宜的书,坚持在数分钟内不让书本落下。练习时可在膝关节下部扎一根绳子,效果更好。 抬腿法。平躺,双足曲起,小腿与大腿成45度,臀部抬起,使上身与大腿成一平面。 压腿法。弓步侧压腿,一腿压30次,交替各进行2次。 倒走法。向后迈步走,注意要脚跟先着地,路线走直。每次走八步。 杠铃法。肩负适合重量的杠铃,两腿分开约同肩宽,慢慢下蹲至全蹲(膝角小于90

X型腿是佝偻病吗

宝宝1岁内大都有轻度的膝内翻——“O型腿”,但不严重;1岁半~6岁时,又常会转成轻、中度的膝外翻——“X型腿”,但不严重。轻度的膝内翻和轻、中度的膝外翻,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正常生理现象,无需治疗,7岁前能自行矫正。当然也有少数可能是病理现象,如果宝宝的身高明显比同龄的宝宝低,膝内翻/膝外翻明显比同龄的宝宝严重,或左右侧不对称(某一侧比对侧严重),亦或7岁后没有自行纠正,则应及时到骨科就诊。